她传奇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江西美术  作者:高伟  页数:284  字数:19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首先声明,这本书是我自己主动要求再次审读的。动机是不放心,出于职业习惯,我对美术出版社出这种社科类、文字多的书有不怎么放心的毛病。没承想,读着,认真读着,忽然有了为这本书,为这本书的作者写点什么的冲动,尽管我与作者至今未曾谋面,也未有过任何意义上的神交。  言为心声。镜子造出来是照自己用的。  高伟为自己制造了十四面镜子,原来是用来照别人的,虽然她试图不断地转动着调整方位去照亮她的叙述对象,没承想更多地还是照出了自己,照出了她对她的叙述对象的所思所想所悟,以及在这种体验过程中对自己的确认与超越,当然包括她对自身角色的解读与寻找。  英国的人类学家认为:在男权文化体系里,女人构成了一个“失声的集团”,其文化和现实圈与男性主宰集团的文化和现实圈部分重合,却又未被其完全包容。溢出重合区的月牙状领域,处在主宰集团的边缘地带以外,学术上称为“野地”。  高伟的这本书和她自己,完全溶为了一体,成为这片野地上一丛倔强的花,这丛花呈现出自由意识的酣畅呼吸。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了十四个被上帝眷顾的女人的故事,包括《费雯·丽:爱情凄美到消殒的绝代佳人》、《波伏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人》、《玛丽莲·梦露:一个美艳女人的失落》、《卡米尔·克洛岱尔:把爱情发育成疾病的“爱情烈士”》、《张爱玲:因爱神伤的凄美女子》、《王小慧:让自己发光的女人》、《卡米拉:为王子种下爱情之毒的睿智女人》、《普拉斯:用诗歌与死亡接吻的女诗人》、《杰奎琳:不可超越的第一夫人》、《张曼玉:风华绝代的狐美女人》等。

作者简介

高伟:女,现在青岛晚报工作,出版诗集《风中的海星星》、《机器时代》(与人合著)。诗歌曾在《诗刊》、《绿风》、《诗歌月刊》等刊物上发表,曾收入诗歌年度选集。出版随笔集《感情的时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书籍目录

序一:美丽与哀愁的灵性传递 序二:绚烂生命的灵魂之痛费雯·丽:爱情凄美到消殒的绝代佳人波伏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人玛丽莲·梦露:一个美艳女人的失落卡米尔·克洛岱尔:把爱情发育成疾病的“爱情烈士”张爱玲:因爱神伤的凄美女子王小慧:让自己发光的女人卡米拉:为王子种下爱情之毒的睿智女人普拉斯:用诗歌与死亡接吻的女诗人杰奎琳:不可超越的第一夫人张曼玉:风华绝代的狐美女人莎乐美:令极品男人情伤的自由女神弗里达·卡洛:被命运谋杀了的女画家邓肯:颠覆世俗的现代舞女神胡因梦:不可思议的生命传奇跋:这只是我的一种想法而已

章节摘录

  谈论费雯·丽,当然不能不谈及奥立弗·劳伦斯。最初知道他俩的故事,是那种粗略的知道,道听途说式的那么一种知道。是那样的一对神仙情侣,他们在一起二十年,热恋,然后结婚。是劳伦斯主动离开费雯·丽的。是在费雯·丽得了癫狂症与肺病之后,劳伦斯与另外一个女演员结了婚。费雯·丽却怎么也无法把劳伦斯忘掉,到死都没有。费雯·丽死去的时候,床头柜上放着的竟然是劳伦斯的照片。这个情景一想就容易让人流眼泪,为这个绝色女人的痴情。这样的结局当然让我在情感上绝然地袒护着费雯·丽,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因为费雯·丽是受伤者,因为费雯·丽是女人。在情感领域之中,被称为第二性的女人看起来更容易变成受伤者。她们一开始是鲜花,二十来岁的时候。那样的时候,再英俊的男人也是用来陪衬这鲜花的绿叶。艳丽之后,她们突然就凋谢了,凋谢得势不可挡。而男人照样以很鲜活的绿叶的样子继续去和另外一些正在盛开的鲜花相互陪衬。最要命的是女人天生就容易把爱情当作第一事业。爱情果真随着青春一起凋零的时候,它在女人的身体里发育得已经足够构成对于女人一生致命的伤害。这样的例子在平凡的女人之中时常出现。出现了也就出现了罢,女人平凡了,也就只能构成平凡的小事例,仅仅能构成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费雯·丽是高贵的女人,是天使一样的女人,费雯·丽的卓越足够构成事例的特殊性。其实,像费雯·丽这样的女人,无论她的一生成为怎样的结局,都可以构成特殊性。她如果很幸福,我们就会拿她举例,拿她当成绝美的女人容易获取幸福的样板了。当然了,费雯·丽真实的结局更容易让我们慨叹。因为男人与女人的情事中,悲剧太多,喜剧太少。我们拿费雯·丽来慨叹婚姻带给女人的不安,拿费雯·丽来慨叹男人对于女人的伤害。费雯·丽的悲情鼓励了我们慨叹时的理直气壮。  后来,我看了比较详尽的费雯·丽的资料,还看了比较详尽的劳伦斯的资料,我对这两个大明星同时产生了同情。这当然不是说,我对费雯·丽所受伤害的同情度有所减弱,而是说,我试着开始减弱曾经对于劳伦斯的那种所谓的“恨”了。当然了,劳伦斯如果能在费雯·丽得了那么严重的精神疾病之后,在费雯·丽最需要他的时候,能给她一个丈夫、一个男人的安慰与爱,那么,劳伦斯不仅能够成为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还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丈夫。一个艺术家比之一个普通男人,成为一个伟大的丈夫就更容易些,只要他做得和普通男人一样有些耐心,他得到的认可就会比普通男人多得多。艺术家的名望特别容易帮助他成为一个好丈夫。但是,把这样的期待赋予劳伦斯,我们自己都觉得有些苛刻了。劳伦斯来到世上,天生就是为了当一个艺术家的。他也需要被别人宠爱。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起过劳伦斯和费雯·丽在一起的好,我说他们“比好还好”。就是说,他们在一起看起来真是好到让我找不到词表达了。费雯·丽与劳伦斯一见钟情。当时,他们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婚姻。在一篇介绍费雯·丽与劳伦斯恋情的文字中,提到了费雯·丽的前夫。作者说18岁的费雯·丽“莫名其妙地嫁给了比她大十几岁、对她所钟情的戏剧艺术十分冷淡的、一位名叫赫伯特·利霍尔曼的律师”。  还提到费雯·丽很快就当上了妈妈,那时她刚刚20岁。当然了,特别多的没有好结局的婚姻都可以被回味成“莫名其妙”。我们总得为一件背运的事情找一个合适的理由。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真实的情况是这个叫赫伯特的男人很不错,他一直宠着费雯·丽。他很尽丈夫的职责,希望妻子相夫教子,希望小家庭生活安逸,过相依为命的日子。这其实是很好的一种日子,格外多的人愿意选择这样的日子,是平凡的人特别本分特别安全的一种日子。这种日子却仅仅符合20岁的费雯·丽的生活欲求。费雯·丽是因为爱情和他走到一起的,还生儿育女。很快地,费雯·丽那颗崇尚艺术的梦想壮大了起来。演艺事业果真是她所无比热爱的,她的身体根本阻挡不了她对于梦想的无比热爱,她的血液被驱赶着,畅快而且躁动地流淌,全是奔往她的演艺梦想之境的。一个安宁下来的家是留不住费雯·丽的身体的,即使身体被假装留在了家里,她的心也早不在场了。费雯·丽的梦想极大地挖掘出她原本就呆在身体里面的艺术天分。她本来就是个美丽至极的女人,是块等待着挖掘和开垦的艺术矿藏。演员生活和非演员生活是有着不一样的生活节奏的,对一些东西的认识也很不相同。他们开始了生活和见解上的摩擦。有一次,霍尔曼已经计划和妻子作一次乘游艇航海的旅行,一切准备就绪。费雯·丽却为一个不起眼的电影中的小角色而推掉了这个旅行计划。一个认为两人世界重要,一个认为演电影重要,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角色。谁又有错呢?理念不同罢了,选择不同罢了。所以,费雯·丽与霍尔曼的分手根本就不能令人惊奇。分手后的霍尔曼也算得上是豁达的,他和费雯·丽的友谊保持得不错。霍尔曼算得上是一个优雅的男人。只是他娶错了费雯·丽。费雯·丽终究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那种厉害的艺术家之一。这一点霍尔曼在认识费雯·丽的时候没有估计到。像费雯·丽这样伟大的艺术家,大约是无法和平常的霍尔曼把情事走到底的。费雯·丽和劳伦斯才真匹配。费雯·丽这么认为。我们也这么认为。而匹配,原本就是一种和谐和圆满。人本能地走向和谐和圆满。  依我的理解,费雯·丽在认识劳伦斯之前,无论她嫁给了谁都会显得“莫名其妙”。再说了,一个不到20岁的女人的确还没有机会知道她所需要的男人是怎么回事儿,尽管这么大的女人的情爱之花早就绽放了。所以,十几岁的女人与男人相遇,其结果很容易被弄成“莫名其妙”。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不是传记,不是解读,也不是报告,更不是故事,而是用一个女性的心灵去体悟,用一个中年女性个人经验去触摸的一部思想笔记。  这是一次美丽与哀愁的灵性传递。  ——作家、江西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陈政

编辑推荐

  起先是那么丰硕的爱情啊  像花朵在盛春上挂着差点把枝头压弯  是一些什么样的误会与波折 让这爱情  最后露出白骨的消殒  佳人死于乱世 比蓝桥上的断魂还无奈  忘掉你的命运 才能忘掉眼前这一枚黄叶的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她传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2条)

 
 

  •   这是第三次购买高伟的《他传奇》,春天的时候第一次购买,书到后就被备战高考的女儿拿走了,然后她的作文里就出现了邓肯、波伏娃、张爱玲等名字,于是她的作文常常得高分,终于以语文129分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临行,她拥挤的背包里又塞进了《他传奇》。
    第二本买了送给重庆的汪姐,她收到后说,这样的书是可以读到老的……
    于是有了第三次购买,虽然还没细读,但我相信一个诗人用心灵书写的文字一定精彩。
  •   一些是我们熟知的女人,一些不是。但角度是独特的。
  •   读高伟的作品,是一种享受,唯美的笔下似不经意地流露出布尔乔亚的精致与细腻,字里行间好比嵌隐着一首演绎情感的钢琴曲,时而跌宕,时而低回,时而高亢,时而委婉,既古典浪漫,又不失新潮时尚,轻柔地倾诉出一种婉约,带着个人的强烈意愿,跳跃在一个一个方块字中,如同一行行五线谱,灵性毕现地贴于文本,仿佛可以直接置于谱架去弹奏。

    说高伟,必说她的散文。时下的写作圈子里写散文的大有其人,几乎是个人即可自诩为“散文家”,然而真正能打动人的东西并不多,多的是那些假装纯纯的伪小资们,酸不唧唧拿拿捏捏带着一股子轻浮臊气的东西都被称作为散文,抑或是弄几支残柳败梅充当虚假高潮的呻吟,也被冠以散文雅号。但是高伟不同,她的散文中有一种让人阅后难忘且荡气回肠的大气,若同一古典朽物,被她有机地注入了鲜活的时尚元素,以诗人的高度,丝丝入扣地诠释了散文的精髓,用灵魂对话,陶冶了脑际间的散漫与凌乱,让人读后掩卷深思。
  •   一位男士给我推荐的这本书,书店没有卖,在当当买来之后,成为了我的枕边书。作者高伟文笔很细腻,视角比较独特,很深入人心。我很喜欢!是一本男女都爱看的书,值得推荐。
  •   一直很喜欢高伟。这本书不仅文笔优美,潺潺如清流,也非常有珍藏价值。
  •   阅读此书后感触收获极大,不错!
  •   很不错的一本书 受益匪浅 。
  •   受益匪浅的一本书,四天就看了一遍了。
  •   这本书里的许多人物,都是我喜欢的。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   有这样的感觉:比起浮躁年代太多的文字游戏,这本书胜在其深刻度上。
  •   是正版,很喜欢,在当当买书很实惠,赞~(≧▽≦)/~
  •   不太喜欢,不想看完,没有什么意思
  •   现代人,真得需要耐心读书,不要虚华浮躁啦!
  •   很好的质地,很好的文字,
  •   给同事买的,她说很不错。
  •   最近比较忙,只看了十四个被上帝眷顾的女人之张爱玲,作者的角度蛮独特。很喜欢牛皮纸这种封面。
  •   被上帝眷顾的女人
  •   坦白说,比我之前的想像要好,高伟用她女人的视角写了十四位传奇女性,还是值得一看。
  •   这本书主要以女作者女人感性的一面去评论了几个名女人,主要以感情线为主导。个人认为中等吧,因为我还是喜欢以每个人特别的才能或者强项来以描写个人生平。
  •   说是被上帝眷顾,其实是要靠自己努力奋斗的。值得一读的书。
  •   因为读了《他传奇》,便有了读《她传奇》的念头。其实更喜欢《他传奇》里边文字的柔韧度。但又因《她传奇》,我领略了部分伟大或者让我敬仰的女性。莎乐美、卡蜜儿、弗里达,种种经典。读了一本书,便读了更多
  •   很感性 从作者自身的角度写传奇女性 喜欢莎乐美 可惜那是世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   不知道该怎么说,看了,有点沉重。站在最顶端的人也是寂寞的。
  •   这本纸张不算好,算99新,还有作者签名呢?
  •   简单看了一下,帮朋友买的,纸张一般
  •   书很好。遗憾的书还没看完
  •   读到某些篇章,个人感觉作者还是有些不敢下笔。但是又多少人敢这样大胆的一次性去评价这么多出色的女人呢,还是挺喜欢的书中的一些话语,适合静静的看。
  •   就是觉得一般般~~~
  •   语言不是很简洁
  •   印刷的质地很好,文字也很优雅
  •     毕业论文答辩接近尾声时,老师问为什么研究一个人的作品一定要研究他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当时我很囧,因为我认为这个太顺其自然了,就像3²+4²=5²一样,大家都这么认为啊。甚至不经意间想起这个片段,我都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请教那位老师。
      后来看了这本书,终于知道原来这是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中很重要的一点。
      其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我在图书馆借阅过,却没有坚持看完。
  •     【波伏娃】
      
      哲学家周国平说过性行为、爱情和婚姻这些两性关系的三种形式及其
      
      难以调和的矛盾性质。它们是和人性的三个层面相对应的:性行为是
      
      人的生物性;婚姻是人的社会性;爱情是人的精神性。生物性是一个
      
      基础,如果没有性,爱情和婚姻都谈不上,都不可能产生,都没有存
      
      在的理由。这是它们的一个共同的生理基础。但是,性、爱情、婚姻
      
      又是三个不同的东西。性是肉体生活,遵循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
      
      活,遵循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的是社会原则。
      
      萨特的小说《理智之年》。那个小说里面的一个细节至今让我回味不
      
      已。小说的主人公叫马洛。有一天马洛在她漂亮的情人家中。他们刚
      
      干完那件事。马洛赤身赤裸,两腿之间躺着垂头丧气的生殖器。马洛
      
      突然意识到,它就像个大儿子,男人终生都在为它操劳。我想,这是
      
      男人萨特借主人公之口说出的自己的一句话。这是哲学家萨特替凡俗
      
      男人萨特说出的一句话。这句话其实承载了哲学意义上悲悯精神。这
      
      种悲悯,从一个男人性觉醒时就开始了,它一直会持续到男人用不动
      
      自己的肉身为止。
      
      【梦露】
      
      梦露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没人知道我不愁吃不愁穿但不为人爱,
      
      不知快乐是什么滋味,我只求在生活中能善待他人,他人也同样善待
      
      我。我们是公平交换。我是个女人,我需要被一个男人真心去爱,同
      
      时我也会真心地爱他。我做过尝试,但这种事压根儿就没有发生过。
      
      梦露的这句话是特别真实的。梦露向男人寻求爱情的真切劲儿也是诚
      
      实的。但是,爱,与怎么爱,是两码事。梦露的活法根本就是不会爱
      
      人的那么一种活法。一切向外部世界扩张的活法,一切走向虚荣繁华
      
      的活法,都不可能得到幸福。这种活法或许可以得到名声,可以得到
      
      金钱,可以得到男女关系,甚至是狂欢的男女关系,惟独不可能得到
      
      幸福。用这样的活法去爱人也是荒谬的。再加上被梦露爱上的男人也
      
      不是一些会爱懂爱的男人。两个同样不会爱人的男人与女人,加在一
      
      起的生活肯定是混乱加上混乱。
      
      【张爱玲】
      
      王安忆对曾是同一个时期的女作家苏青和张爱玲进行过形象的描述。
      
      王安忆说,苏青是跃然于眼前的,我们好像能看得见她。她是上个世
      
      纪上海三四十代的马路上走着的一个人,去剪衣料,买皮鞋,看牙齿
      
      ,跑美容院。我们在苏青身上可以试出五十年前上海的凉热。而张爱
      
      玲却是坐在窗前看的。张爱玲是远着的,看不清她的面目,看清了也
      
      不是你想看的那一个。王安忆是个鬼才,她能把张爱玲说得这么到位
      
      。写张爱玲是冒险的,尽管这个世界上写出了那么多关于张爱玲的文
      
      字,有了那么多对于张爱玲情感世界乃至人生历程所给出的判断与结
      
      论。总觉得张爱玲还是在窗前看着的,从那一个世界往阳世里看,歪
      
      着头,有那么点看光景的味道。从那个世界往这边看的张爱玲依旧有
      
      着深刻到歹毒的眼光。看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写出叫张爱玲的这个女人
      
      的一些东西。然后张爱玲发出一以贯之的沉默或者冷笑。张爱玲品牌
      
      的沉默和冷笑。张爱玲大约是不怕被误会的。
      
      张爱玲起初户口薄上的原名是叫张瑛,小名小瑛。小瑛上学的时候,
      
      出国留学一段时间回来后的母亲嫌张瑛的名字不好听,就给女儿起了
      
      一个英文名字ailing,中文译过来为烦恼(生病的)。
      
      洋气如黄逸梵者一定是按着忧郁这个长相给自己的女儿起名字的。这
      
      个有意味的词条译成中文读音却显得又土又俗,这也许是黄逸梵没有
      
      想到的。张爱玲后来也写文章说起自己名字的恶俗。
      
      同是服膺胡兰成同样不关心政治的苏青把刊有张爱玲文章的《天地》
      
      杂志寄给胡兰成。苏青的这个举动因此被几乎所有的张迷理解为这对
      
      才子才女相识的契机。胡兰成曾经在文中写道,初读张爱玲的文字,
      
      才看到一二节,不觉身子坐直起来,细细地把它读了一遍又一遍。张
      
      爱玲的才华轻易地就把阅览无数的这个才子给震住了。我想,杂志上
      
      张爱玲的照片也让胡兰成感到比较舒服的吧,不然胡兰成不会主动向
      
      苏青要了张爱玲的地址,亲自上门拜访。果真如苏青向胡兰成所说的
      
      ,张爱玲不会给拜访者以机会的。胡兰成又是格外自信的,他把自己
      
      的名字和电话号码写出来放在门洞里,请求张爱玲能够会见他。然后
      
      不等张爱玲回话,胡兰成就走了。
      
      张爱玲因为不知道有范秀美的存在还心情不错,他对胡兰成说,我一
      
      路上想着这里是你走过的,及在船上望得见温州城了,想你就在那里
      
      ,这温州城就像含有宝珠在放光。
      
      王安忆有过这样的洞见。她说,张爱玲对于现世的爱好是出于对人生
      
      的恐惧。她对世界的看法是虚无的。张爱玲曾说过长的是磨难短的是
      
      人生。于是这短促的人生中,不如将它安在短视的快乐里,掐头去尾
      
      ,因头尾两段是与长的磨难接在一起的。只看鼻子底下的一点享受,
      
      做人才有了信心。
      
      洁尘以为学张爱玲还不如学三毛学琼瑶安全。三毛是虚荣的,但还浪
      
      漫。琼瑶虽然幼稚但还视爱情为生命的首要,总还是有些诗情。那个
      
      把诗情彻底消解后的张爱玲是不可仿造的,女人学了,从根本上就走
      
      味了。洁尘的见的真是一针见血。是的,凡俗女人够不到张爱玲阅世
      
      的高处,是学不着张爱玲什么的。而一个女人果真抵达了张爱玲阅世
      
      的高处,她还用得着向谁学习什么吗?
      
      有一个作家曾经分析了张爱玲嫁给赖雅的原因。他说,张爱玲从离开
      
      祖国的那一天起,在乘船远足的那一瞬间,她就已经不再是中国大红
      
      大紫的那个女作家了。现在这个叫张爱玲的人,只是一个仅仅想生活
      
      下去的普通女人,一个褪去了繁华名声,平凡得只是没有安全感的中
      
      年女人了。一个普通的中年女人嫁给了一个大她不少的美国作家,或
      
      许就不是一件多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她的好友夏志清评价她的时候用了一个词:绝世凄凉。有一个台湾女
      
      记者发现了她,为了采写到第一手资料,索性当她的邻居住了下来。
      
      张爱玲发现了女记者,一个晚上她偷偷地搬家了。是的,她一生孤独
      
      ,晚年更孤独。1995年9月8日那一天,房东发现她已经去世了。张爱
      
      玲死去的时候,躺在简陋房间中惟一一张行军床上,身下垫着一床蓝
      
      色毯子。她出奇的瘦。脸色却是安详的。
      
      【卡米拉】
      
      把戴安娜介绍给查尔斯,并且让戴安娜变成查尔斯的妻子,是卡米拉
      
      犯下的一个重大错误,或者说是卡米拉和查尔斯共同犯下的一个重大
      
      错误。虽然这个重大错误的前因是美好的:卡米拉想让查尔斯过上正
      
      常的生活,想让盼望中的英国人民有一个未来的王后。用"物色"这个
      
      词语来表达戴安娜之于查尔斯的婚姻,大约是妥帖的。被"物色"来的
      
      爱情,更是显得荒诞。可戴安娜果真是这么被卡米拉介绍给查尔斯的
      
      。比起其他女子来,戴安娜最具备未来王后的条件:美丽的容貌。修
      
      长的身材。优雅的气质。贵族的血统。年轻。是个处女。戴安娜是那
      
      么的单纯,不懂得什么叫性生活,连与男人接吻的事情都没有干过。
      
      卡米拉认为查尔斯要的应该就是这样的女人。不轻浮,不复杂。这样
      
      的女人或许不会给王子带来太多麻烦。查尔斯第一次约见戴安娜,似
      
      乎也被这个美好的女子迷住了。朴素的戴安娜对查尔斯说起了一年前
      
      在查尔斯叔叔葬礼上的一些事情。她说,当查尔斯走在送葬的队伍之
      
      中时,看上去是那样的悲痛,那是她所看到的最令人伤心的一幕,她
      
      的心在为他滴血。戴安娜还以为那太不公平了,查尔斯当时好孤独,
      
      应该有一个关心照顾他的人才是。查尔斯为戴安娜的体恤感动了。他
      
      以为戴安娜的内心里面比自己以为的戴安娜有着更为丰富的东西。
      
      
      
  •     写给她的十四行诗
      
      
      一)
       她有像猫一样的绿色眼珠。
       她是《乱世佳人》里那个娇蛮自私又刚强坚韧的南部女子。她和克拉克•盖博在屏幕上的深情一吻使斯佳丽和白瑞德的形象永恒地静止、经典地凝固在那一瞬间。
       她是《魂断蓝桥》里的一缕芳魂,却无缘嫁给那个还不知道她确切姓名就急急忙忙要娶她为妻的英俊男子。她为他失去工作,她因为生计也因为他的“死讯”堕落,她在战后归来的人群中意外和他相遇,却觉得自己再也配不上这段感情。
       她有如此的相貌,甚至不必拥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甚至不必拥有如此的相貌。
       她嫁给一位律师,有了自己的孩子。她本来可以像很多中产阶级太太一样在家庭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她爱上了戏剧,也爱上了戏剧里的王子。
       她和律师离婚,他和自己的前妻离婚,她在前一段婚姻结束仅仅两天后嫁给了他。
       她以为她遇到像王子一样倜傥的对象,有像电影一样传奇的过程,就能获得像童话一样美好的结局。
       她以为,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只是,她忘了,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包括她的神经在漫长的20年婚姻里变得面目全非。
       她歇斯底里,精神狂躁,两次流产,不得不接受治疗。
       是她给自己太大压力还是他不够体贴包容,是爱得不够还是爱输给时间。
       总之后来的后来,他爱上了别的女子。像他的上一段婚姻一样,他求她原谅。同样是选择一个放弃另一个,不过,这次,被放弃的那个是她。
       离婚之后,她在另一个男人的陪伴下接受治疗和度过余生。
       一九六七年七月七日,她被人在卧室内发现一睡不醒。她带着自己所有的梦想与野心就此安眠。
       三个爱过她的男人,并排坐在追悼仪式的前排。
       他在她的葬礼上说:我和费雯丽虽然不能白头携老,但她仍是我最仰慕的女人!
       她听不到了。
      
      二)
      
       她起初叫诺玛。
       她是被人收养的私生女。
       她心中的父亲是克拉克•盖博。
       她16岁时就嫁给一个航空公司的夜班装配工。
       出名前她矫正牙齿、改变发型、在左颊点上后来著名的销魂痣,还摘掉了自己的两根肋骨。
       她有很多任男朋友,嫁过三次。第二任老公是棒球队员,后来认领了她的遗体并主持了她的葬礼,坚持每周三次在她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直到20多年后他也去世了。第三任老公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大师,没有出席她的葬礼,因为她在他心中早就死了。
       她和总统、总统的弟弟关系暧昧。她打电话给第一夫人表示准备取代后者的位置。她在总统的生日宴会上风情万种地高唱生日快乐。她的死因至今是个谜。
       她的生命像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她是性感的化身,她是永恒的传奇,她在娇羞地嘟着红唇,她在等待地铁里的风把裙子吹起。
       西川为她写了一首诗:
       这样一个女人被我们爱戴。
       这样一个女人我们允许她学坏。
       这样一个美丽的女人,
       酗酒、唱歌、叼着烟卷。
       这样一个女人死得不明不白。
      
      三)
      
       那个男人的生命里,
       最初,我只读到,卡米尔。
       我们叫她罗丹的情人。
       后来,我却读到,罗斯。
       罗丹的另一个情人。
       在卡米尔的传记里,罗斯一出场已经40岁了。
       在罗丹的传记里,罗斯却是他第一个心仪者。
       年轻的罗丹为了和同样年轻的罗斯相识,费尽心思。
       他请她当他的人体模特,请她看电影游泳和成为他的情人。
       他为她塑像,叫做《宝贝》。
       她为他生了儿子,在他当兵的战乱期间侍奉他的双亲、保护他的作品。
       认识53年后,76岁的罗斯终于等到罗丹的一纸婚书。
       两周后,罗斯去世。同年,罗丹去世。两人合葬。
       而卡米尔,是另外一个故事。那个电影叫做《罗丹的情人》。
       扮演卡米尔的,是同样天才的法国女演员,伊莎贝拉•阿佳妮。
      
      四)
       如果可以选择但是只能选择一件,作为女人,你会怎样选择:
       美貌、智慧、权势、财富、普通安宁的生活。
      
       别着急给我答案。看看她是怎么做到的。
      
       她在最好的贵族学校读书。每门功课都是A等,受过优良的芭蕾舞和交际舞训练,醉心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读拜伦和王尔德的文字。没有错过任何好的东西。
       她当选过社交场所的皇后。毕业后在华盛顿先驱时报当记者。期间认识了她后来的丈夫,未来的美国总统。
       她改写了白宫历史,成为不可超越的第一夫人。
       1963年,肯尼迪遇刺。她就在遇刺现场、自己丈夫的身边。
       几年后,她嫁给旧相识、世界首富希腊船王。
       船王去世后,50岁的她又一次做出了让人震动的选择——回归职场。她去了一家出版社工作,一周工作4天,年薪1万美元。
       晚年的她找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他和她同龄,爱读书,好旅游,喜欢歌剧和其他艺术,享受大自然。
      
      五)
      
       1970年22岁的他爱上23岁的她。
       他是王子,必须要娶符合王室要求的女子,比如处女。
       她不仅不是处女,还有别的男朋友,一个叫安德鲁的男人。
       他曾经几次向她求婚,她拒绝了,还选择了在他一次远航时嫁给了安德鲁。
       他和别的漂亮女人谈情说爱,他最终选择一名有贵族血统的幼儿园教师做妻子。
       而那个女子,在今后的岁月里被打磨得光芒万丈,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王子丈夫。
       王子夫妇因为王子和她的亲密关系争吵和冷战。他和妻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他们离婚。王妃死于一场全世界最著名的车祸。成为永恒的戴安娜王妃。
       最后的最后,她还是嫁给了他,成了满脸皱纹的他的满脸皱纹的妻。
      
       “王子的婚姻也是一双鞋子,只是这双鞋子看起来是世界上最华美的一双罢了。
       可是,这双华美的鞋子究竟合不合脚,只有鞋子的主人知道,这是爱情的逻辑,王子的婚姻也必须遵从。
       戴安娜的一生,用她娇美的生命,亲自打碎世上最美的童话给我们看。”
      
       “同一个男子,在戴的立场上看,是一个花心的不负责任的丈夫……
       在她的立场上看,他却是一个忠贞的痴情男人。
       这个男人原本可以阅尽太多漂亮的聪明的女人的春色。
       他却只在一个又老又不美的女人身上驻扎自己的爱情。”
      
       “戴安娜曾经表示:
       怎么会被这么个女人打败呢?
       真是见了鬼,她又老又不美,还有头皮屑!”
      
       总之,
       “她终于和他待在了一起。
       一个不美的女人和一个不英俊了的男人,
       一个老旧的女人和一个老旧了的男人。
       他们终于可以合理而且合法地生活在一起。
       他们终于给彼此的深爱一个合适的位置。
      
       我从照片上看到了老了的她和他,
       真实而自然的笑容是那么轻易地流露出来,
       像月光那么自然地倾泻在温情的土地上。
      
       我感到她和他有着那么一种老旧的般配,
       一种令人舒服的合适。
      
       我其实早就不对人间的幸福胡乱地下定义了,
       可我愿意相信她与他的笑容表达的就是人间的幸福。
      
       我还愿意再重复一变我所使用过的那个比喻:
      
       他们就像一条豆荚里的两颗豆子,彼此相爱,十分相像。”
      
      会员:268608
      
  •     之前看一本叫《影响世界的100个女人》,杰奎琳排第一名,当时我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本书,我知道了。
  •     最近一段时间,情绪一直困在一个胡同里,走不出来,做什么事都不开心。都快把自己逼进死角了。昨夜开始看连谏寄来的《她传奇》,随手拿起,慢慢地翻看,看着看着,心慢慢地静了下来。
      
      高伟说的多好啊。“一个无论多么优秀的女人,都要懂得在生活中有所退让。懂得退让的女人其实是懂得保护自己的女人。生活其实是一门多种学科的课程,事业只是其中的一门。一个人即使事业取得了极高分,也无法弥补其他内容欠缺所造成的伤害。女人更是如此。经历过一些沧桑的女人其实应该及时地让自己生命的力量从外部的世界上撤退下来,把它们用来保护自己的内心,把它们用来储备自己独立的能力,使自己有力气不依靠男人。即使男人从自己的身边逃离,也不至于把自己弄疯。和生活较劲,和男人较劲,是会把自己逼疯的。聪明的女人不仅应该使自己不疯,还应该使自己日益活得淡然和宁静。”
      
      是的,我不应该纠结在他怎么了的问题上,就算他再不出现,我也应该过好自己的日子。本来我就没有非他不可的事,所以万不可把自己逼疯。那样只会惹得他人笑话。随他去吧。我自看我的云起云落,写我的字读我的书。奈他何?
      
      早晨5:30醒来。看天色还早,继续读《她传奇》。传奇里我喜欢王小慧,喜欢这个慧心,勇敢,聪明,微笑的女子。很早就读过她的《视觉日记》感动于她的执着和清醒。一个女人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要什么,是很明智的。很多时候,女子都会被旁枝杂念吸引,而她没有,果断的拒绝虽然使他人为她而死,但这不是她的错。只能说对方不够理智。再次读高伟的王小慧,还是被王小慧感动。这个时代让我感动和仰视的女子很少,王小慧算一个吧。喜欢她嘴角浅浅的笑,这样传奇一生的女子让人敬佩。
      
      第一次读高伟的书,还是被她的文笔吸引,她的大气,客观,豁达和恬静都在文字里一一呈现。跟着她的文字慢慢地进入各个女子的传奇里,让我浮躁的心得以安静下来。
      
      看过这么多女子的传奇,让我对生活对情感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一直不解为什么我会有那么多的不满和不安。为什么偶尔我会被他人吸引,而这被吸引让我很自责,总觉得一个已婚的女子还会有感情上的波动是不应该的。其实这样很正常,是人性里的一种自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正因为自身的不完美,才会被他人吸引。人很多时候是不够完美的,然而大多数的人都不肯承认自身的不完美,总以为自己是最好的。其实不是的,艳丽如梦露,聪慧如波伏娃,执着如费雯丽等,一个一个时代的女性,在感情上,在生活里都不是完美的,造就她们的传奇在于个性和所处环境。只是当时她们也没有完全认清到自身的不完美和男人的别样心思,所以才会逼疯才会不安的死去。
      
      活在当下,平凡如我这般的女子,欠缺的很多,所以才更需要有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出现的问题,遇见问题想想正反两面,也就会安然无恙的生活下去,慢慢地把自己修炼成为一个大度豁达,宁静淡定的女子。我们这般普通的女子成不了大时代的传奇,但我们可以成为一个睿智的人。这个目标应该不难实现,只要我们自己努力了,看开了,上帝也一定会眷顾我们。
      
      
  •     陈政
      
       首先声明,这本书是我自己主动要求再次审读的。动机是不放心,出于职业习惯,我对美术出版社出这种社科类、文字多的书有不怎么放心的毛病。没诚想,读着,认真读着,忽然有了为这本书,为这本书的作者写点什么的冲动,尽管我与作者至今未曾谋面,也未有过任何意义上的神交。
      
      一
      
       言为心声。镜子造出来是照自己用的。
      
       高伟为自己制造了十四面镜子,原来是用来照别人的,虽然她试图不断地转动着调整方位去照亮她的叙述对象,没诚想更多地还是照出了自己,照出了她对她的叙述对象的所思所想所悟,以及在这种体验过程中对自己的确认与超越,当然包括她对自身角色的解读与寻找。
      
      
      
      二
      
       英国的人类学家认为:在男权文化体系里,女人构成了一个“失声的集团”,其文化和现实圈与男性主宰集团的文化和现实圈部分重合,却又未被其完全包容。溢出重合区的月牙状领域,处在主宰集团的边缘地带以外,学术上称为“野地”。
      
       高伟的这本书和她自己,完全溶为了一体,成为这片野地上一丛倔强的花,这丛花呈现出自由意识的酣畅呼吸。在这丛花的指引下,我们得以打开那些藏有顶级女人的神秘山洞,窥见那红颜艳照后的苍凉莞尔。
      
       正是这丛花的越位,使得我们欣赏名人传记有成为一种心理阅读的可能。风流韵事其实只是发生在男女之间的事,只是附着了全息扫描仪之后,老套的爱情故事常新,似曾相识的旧脸孔抹上了崭新的戏剧性油彩。
      
       读完全书,我觉得文本以外,高伟式的东方想象远未结束。
      
      
      
      三
      
       已经完全告别了传统的叙事方式,也已经完全迥别于男性的语言逻辑。不是传记,不是解读,也不是报告,更不是故事,而是用一个女性的心灵去体悟,用一个中年女性个人经验去触摸的一部思想笔记。
      
       更重视对自然的、生命的、两性的关注,其中有对细微与伟大的体察,对琐碎与简约的判断,对平淡与激情的分析。女人欣赏女人,女人书写女人。把男人放在客体的位置,且根据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指点评判。不管怎么说都是时代的进步,也帮许多憋闷了许久的同类狠狠地出了一口才情的恶气。
      
       这是一次美丽与哀愁的灵性传递。
      
       音乐家常说,灵魂在上,技巧在下。
      
       而高伟的叙述则是灵魂在上,叙事方式也在上。因为在这里,形式与内容得到了较为完美的锲合,得到了几乎和谐的共振。因为在这里,语言与思想相结合的魔力,足够让许多心灵频谱相近的读者,掉入她设下的“美丽陷阱”。
      
      
      
      四
      
       相对男性,女性有着独特的孕育生命的体验,有将爱视为第一生命的天然禀赋,有更加敏感和多情的第六种感觉。我从龙应台的许多作品中可以体察得到,原以为只有海峡对岸的天空才能培养出那样的细腻,没诚想在高伟这里,我也得到了同样的体察。
      
       面对恐惧,人类都要躲避。男人躲到美酒中,女人躲到爱情里。
      
       如果是讲述十四个男人的故事,我相信,“爱情”或“性”这两个词,仅仅是鸡精一类的调味品。偏偏这是讲述十四个女人的故事,于是“爱情”或“性”,就成为了盐。
      
       一个女人既然拥有女人的血肉之躯,还会有自己的情色特征。女人给了女人一双女人的眼睛。女性视觉更注重的是体验。高伟这样的女诗人注重的是自身的切肤体验,最起码也是一种心理体验。我还以为,想象性心理体验是她的叙述强项。
      
       “面对梦露,男人们觉得她身上既有天使的味道,又有荡妇的味道。男人们觉得这种味道好极了。而天下的女人没有不愿意让自己长成梦露那种模样的,对于精神上有着严格追求的女人也愿意。当然了,这样的女人同时还愿意保留自己精神上的质量。”
      
       这种书,只有作为女人的高伟能够写得出来。
      
       纵使是同等才华,男性高伟要写的,恐怕是另外一部关于女人的书。
      
      五
      
       才女是用来发挥自己天才的女人。高伟这样说。
      
       其实她自身的“与众不同”,也是自个儿不小心发出的声音。
      
       是优雅,是诗韵,是灵性,是气质,是智情,是才艺。
      
       天才与女人的关系是血腥的。高伟还这样说。她以成都女诗人翟永明为例。她认为翟永明是度过了普拉斯死亡诗域的女人,而度过了这种诗域的女人,她的生命有可能走向更大的辽阔。
      
       这就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动念,抑或为我们设下了一种担心:高伟,你自己有没有度过你认为的普拉斯死亡诗域?因为你在叙述别人爱情故事的疆域上,表现得那么纵横捭阖、信心满满,人们便有理由期待,你在另外一片领土上的挥洒自如、潇洒倜傥。
      
      
      
      六
      
       再次审读变成了一次精神旅游,是我始料未及的结果。
      
       我想在这里向时间致敬!感谢时间为我们在高伟之前,安排了那么多美丽杰出的女人,又在合适的时间安排了另一个合适的女子出场,她愿意,她们也愿意在一起倾心交谈,诉说衷肠。这个女子在她们的人生中,醉着自己的爱情,疼着自己的爱情。再用文字粘贴下来,让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如诗、如歌、如梦的工场,如伤、如痛、如鲜活的绝望。让我们随着她们的人生在高伟的文字面前荡气回肠了许多天,惊心动魄了好多回。
      
      
  •     阮直
      
      《她传奇》(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6月)这本书的责任编辑邱建国先生和作者高伟与我都是多年相知颇深的朋友。邱先生提出让我写高伟这本书的序的时候,我回绝了,因为心虚,高伟的这些文字曾让我深深震动,我怕我的解读配不上这些出自灵魂的文字。而且,她的思想和文字都充满了她自己的味道,一个灵魂丰饶的女人几近不可复制的味道,在它们面前,我的文字是自甘寂寞的。是在邱先生的坚持下,我写了这篇序。
      
      
      
       一
      
       一个平庸者的灵魂都装得下一个天空,那么,一个杰出伟大的灵魂,就是一个宇宙了,而一个个美丽、魅力、智慧、天才女性的灵魂就是无数个不同的彩色宇宙。
      
       本书的作者高伟就承揽下了这么一个伟大的工程——解读无数个不同的彩色宇宙。
      
       人读懂人其实很难,不用说读懂一个天才的女性艺术家,连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人,相互之间不也都缺乏沟通与理解吗。
      
       就说《她传奇》这本书的作者高伟吧,十五年前我有一次机会阅读了她。在一个笔会上相处了几天,结果是一次误读。那个身材修长,长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剪了个男孩子发型的她,总是像一只溜边的黄花鱼,躲避着喧哗,无论是宴会、舞会、晚会,她都属于边缘地带的人,这样的小女生别说解读人的灵魂了,连风情她都不解。我好像就没听见她笑过,也没听过她一次有点分贝量的说话。我还以为这孩子她太小,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在这么多的作家与资深编辑面前有自卑感。
      
       误读,彻头彻尾的误读。这次会议不久,我就收到了她的诗集《风中的海星星》,并知道,人家在是山东省的著名的诗人——多大的误读。
      
       这之后,我就成了她的编辑,她不仅诗歌写得好,散文、随笔写得也好,在我们这个城市,她的知名不比她在青岛差,她写给当地报纸的作品几乎都是头条刊发的。一帮子文学青年形成了“高伟迷”,大家聚会时常把话题扯到一个几千公里之外,谁也没见过的作家头上。魅力!她文字的独特魅力让读到她作品的人着迷了。这就算是对一个人的解读吗,也不是的。
      
      
      
       二
      
      
      
       2006年我在《文学自由谈》第4期上读到一篇《没有一个女人装得出她的眼神》,是解读普拉斯的,我惊呆了,打去电话。她极其平静地说,我已经写十几篇关于世界杰出女艺术家、作家、诗人的随笔了。从 2003年起就陆续在《文学自由谈》、《作家》等杂志上发出了。
      
       我的崇拜之心油然而生,我要来高伟完成的全部这类作品,虔诚地拜读着。我知道我又一次误读了高伟,高伟不是那种美女型写花写草,写情写爱的诗人,也不是都市类报纸职业型的专栏作家,高伟是一位对人的身心灵有着极度敏感和深刻研究,富有哲思型的作家。她的阅读量惊人,她阅读的书籍让我生畏,现代、当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作家、诗人、天才型艺术家的作品她都阅读,并写出评论性文字,坚持数年,成为了她的生活常态。这是她能写出这些惊人的大随笔的必要准备。高伟的写作无论是形式还是语言都是“复合型”的写作。她的诗借助情与爱,写的是人性中的本质,写的是生命的低吟浅唱,写的是一个哲人在拷问灵与肉的质疑与困惑。她的散文、随笔从没有过传统的“情境”、“意境”的垒筑手法,而是那种文化意义上的“复合型”随笔,像英伦才子德波顿有“思考中的优雅,在优雅中的深刻”,像英国学者、天才作家C·S.·路易斯能帮助她的读者“去想爱,去看清爱、去体会爱”,像最敢颠覆人性的青年作家谢宗玉那样,高伟的真话也能为我们“上火的灵魂”放血。
      
       就说那篇从灵魂深处解读普拉斯的随笔吧。我们知道艺术家的灵魂在大众的眼里是一些异类,他们身上有一种神秘的特质,从远处看,绚丽夺目,缤纷斑斓,造成了他们作品非同凡响的品质。但赋予他们品质奇异的精神元素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精神的歧义。那么解读这些人的灵魂方式有多种多样,哲学家喜欢解读思想的价值观,社会学家的解读重在伦理视角,文学评论家则解读艺术家们塑造的人物形象,诗人高伟的解读则是他们的爱与恨,高伟关于这些女人随笔的线路图走的是情感线,心随情走,笔动意中。从这个视角解读这些杰出女人的情感世界,就容易诱惑着我们阅读的欲望。
      
       我们平凡,可我们对不平凡生命的激情、对天才女人们那个永远让人渴望窥视的情感之门充满着打开的欲望,高伟做成这件事。她开启天才女人的情感之门,一是给大众阅读,但同时更是为她自己的灵魂寻找另一个灵魂的对接点,这是给小众的阅读,也是救赎自己那多年抱持的情怀与信念。借助着解读这些天才的灵魂,高伟困惑者心灵也得到了一次索性的、孤注一掷的释放。
      
       年轻时的高伟就欣赏伟大诗人普拉斯,可她看到了普拉斯与休斯的情感之路也没有摆脱“天才与女人的关系是血腥的”归宿。高伟也愤怒了。当休斯六次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普拉斯的墓碑上又六次被刮得一干二净时,高伟开心极了。高伟与当时的民众一样觉得休斯没资格把自己的名字与普拉斯同辉。“长大后的高伟”,“思想长成芦苇的高伟”,就把“当年极端的愤怒”“小心地压抑了”。天才才能知道天才。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道德批判论者,一个说教者。我们警惕着,因为“冬天的思想者只剩下了骨头”,他使我们的世界都变得贫乏。
      
       大众的道德审判是大众的道德法庭授予的“私权”,对人性审判的证据,对天才灵魂审判的证据,大众的平凡价值观有致命的不足。这何曾不是一种误读。接近天才灵魂的解读,让自己的灵魂也接近天才,高伟是这样的人。
      
       无论哪种解读,都需要高伟说的那样“我们的思维是住在同一胡同同一门牌号码”,疯狂、迷幻、极度的忧郁或痛苦、不能控制的激情、专注于自我、幽闭或狂躁等等,好像是这些天才女人们都有的共性,这就让解读者不能用常人的思维与价值观与之对接,这个工程的难度有如在大众的灵魂与天才女人的灵魂之间架设青藏铁路。高伟完全驾驭得了。高伟在解读莎乐美时说,“在情爱这个战场上女人们真是天才手下的残兵败将。女人特别容易从天才的情爱中争取来破损的权利,身体与心灵的破损。即使这个女人本身是个天才也不容易幸免。这其实已经不是一个可以去质疑的事情。生活中大量平凡的女人不也是被大量的平凡男人搅和得心灵的战场一片狼藉吗。”女人们能找到自我救赎的那条大道吗,绝大多数人是找不到的。这不是女人的能力问题,而是生命属性与社会文化这两条绳索的双重绑架让女人无法挣脱,自由行走。
      
       在高伟的价值观中,没有哪一种神圣的东西不在质疑之中,真理、历史、艺术、伟大的男情女爱,那么多天才女性付出的圣洁之爱,几乎就没有一个得到善终的回报。世间有多少爱,就有多少苦痛付出。也如别尔嘉耶夫在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说的那样“男人对女人从没有过爱情,只有淫威与怜悯。女人只是男人跟自己结算时侯的报表”。
      
       唯有一个莎乐美这样的天才倒是有了足够力量对付这个世界,她不仅具备了天才男人们的天才,还多出了女人“内在的优雅和与生俱来的高贵”,所以,莎乐美“留给我们的回味是她作为个体女人的独立与博大”。因为对付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情爱要有更高的智慧与能力才行。在高伟看来,“这个世界上情感的错乱比之这个世界上看得见的物质上的军事上的错乱更加严重,它们不是以肉眼看得见的发生而已。这些天才人物是一些超越了制度缺陷的人。对于自己自由之尊,对于他人的自由之尊,源于天才的天才之处。但是,把天才们的处事知道拿来要求凡人去模仿,同样是一件荒诞的事情。”哪个女人不想成为莎乐美,可是哪个女人有莎乐美的资格?莎乐美是一个个例,个例可以拿来启迪人,但不能用来效仿。
      
       读完高伟的这些作品,令人伤心地看到,那些天才的女作家和艺术家,都感到自己处在一种精神崩溃的边缘;有的则直接走向精神崩溃的深渊。“她们死的死,伤的伤,死里逃生的几个活得也郁闷,甚至生不如死。”高伟就是从中找到了丰富的个案进行研究,并毫无困难地宣称,心理的异常正是造成他们作品非凡的根源。可是,令人喟叹的是,这一点并不由你选择——是要生活正常,还是要艺术上的非凡?对于天才的女艺术家们,后人只能以这样的悲剧形式对她们悲剧的生命进行一种纪念,在这样的纪念中让我们渴望着实现超越。高伟完成的是“用一种人性钻探另一种人性,用另一个灵魂把另一个灵魂卷走”
      
      
      
       三
      
      
      
       高伟对这些天才女人的解读有别于传记文学,因为高伟的写作就不是用叙述的语言在讲故事,是灵魂在场的抒写。她诗化的语言引领着我们在这些天才的女人面前“精神试图超越人性,灵魂则试图进入人性”。她在写到胡因梦时,“与女人的灵与肉发生最深重的恋爱事件,往往是女人灵魂省悟之后,上帝把胡因梦的初恋安排得隆重而且凝重……她那个小小的年纪还承担不起这种质地情结的隆重。”这样的语言思维就是在开启自己、开启每一个知性的读者。高伟的语言本身就充满着对人性与智慧的警觉,我们读着高伟的这部书,没有一点读传记文学的感觉,无论哪种文字形式,我都惧怕没智慧,没心声,甚至连话语的方式都波澜不惊的表达。高伟的随笔语言是诗化的,“诗化的本质”又是哲理,它处处充满着作者的体温,有心灵的疑难,有灵魂的冒险,有对语言超强的敏感。她对那些天才女人的解读和发现,也是对自我、对存在的反复追问和深刻的印证。没有好的语言表述,即便你的写作是灵魂在场,也像没有主持人的一场乏味的晚会。
      
       高伟在解读这些杰出天才女性的同时,也洋溢着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高伟的文字是那样高贵与优雅,明澈而富有质感,流动着诱惑,有时还具有对传统语法的“颠覆性的破坏”,让阅读的人经历一下电击,无论高伟的语言句子多么长,内在诗的韵律、节奏都能跳跃出来。“其实,一个女人与一个男人,想证明一段感情是不是真实的,只问一下自己与对方的交往能不能产生心灵的疼痛就行了。真爱着,疼一定产生,即使大量地分泌着蜜汁的激情阶段也必定同时会产生那种痛。快乐与痛楚是真爱这枚硬币的两面,甚至疼痛的感觉是会远大于快乐的。这是上帝的规则。”这样哲理、诗化的段落是高伟这部书中的精华,在我的阅读中都是“经典”。
      
      解读别人灵魂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灵魂的一次解读,解读好自己是解读好对方的基础,一个不擅长解读自己的人你无法想像他对别人的解读有多准,解读谁都不是一个作家的终极目的,我们的解读实际上应给服从于自己要追求的那个生命的自我救赎,是把自我经验在理性意识的帮助下升华出一种人类的博爱情怀。高伟就是以自己的灵魂向对方的灵魂领域去探险,去和她们“对话”。当然,这是一件难事,它会让不同质地灵魂的人都满意,因此,高伟不也把那些杰出女人的“艳情史”讲出来了吗,那些,也足够大众阅读了。
      
  •      。周蓬桦
      
      
      
       这本叫《她传奇》的书,其实感觉书名有些弱。我知道在成书之前,它拥有一个令人想入非非的书名,比现在的书名牛得多,也准确,更切中要害。出于某种原因,很遗憾那个书名没有被签发“准生证”。那个书名,叫《上帝的私生女》。写这个书评,我有些战兢地借用过来,是想恢复这本书内核的犀利与独特性。现在的书名,我认为遮蔽了作家思想的锋芒与穿透力,摆放在书架上,很容易将其混同于一般的畅销读物。如果真是那样,亲爱的读者就粗心了些。
      
       上帝的“私生女”是个什么概念呢?你不能理解为是上帝犯下了俗人的错误,搞得生活不好收拾——上帝如果像俗人这般轻易被什么俘获,那就不是上帝了。尽管,上帝犯下的过错多不胜数,比如遥远的战乱与近处的灾祸,比如当下时空中的中国人,物质生活比过去好了,可怎么就出现了这么多的精神困惑?上帝让我们心浮气躁,每天围绕鸡毛与蒜皮打转,消磨我们与时间搏斗的意志,扼杀我们追求真理的哲学灵光,让我们顺从轨道运行生存游戏,服从衰老与平庸,进而踏踏实实地服从死亡。于是,我们从出生那天始,似乎已经注定逃脱不了平庸的命运。因此可以说,我们注定得不到上帝的眷顾,所以我们只好盲目从众,加入世俗的洪流。
      
       但这位在世人眼里原本公正的上帝,也是有私心的,就是他老人家对地球上的另一部分生命,格外的偏袒了——这就有了《她传奇》中的女主人公们。她们是费雯.丽、波伏娃、玛丽莲.梦露、普拉斯、莎乐美、邓肯、弗里达.卡洛、张爱玲……等等十四位“被上帝眷顾的女人”。她们要么倾国倾城,要么天赋过人,要么才华出众,要么特立独行……在这个布满灰尘的大地上,她们都无一例外地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一个个美丽凄婉的传奇。其实,是上帝在赋予她们俗人生命构成的同时,赋予了她们一颗热爱艺术的灵魂。而这,让她们与普通的灵魂有了本质的区别。
      
       在时光列车飞速运行了一个多世纪之后,这些非凡的女性,又在高伟的笔下很诗意地复活,有了栩栩如生的温度,有了细腻另类的详解。让我们知道,这些非同寻常的生命,如何在战乱、灾难、离异、贫穷与颠沛流离中持有了高贵的秉性,又如何在物质与灵魂的两难境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她们的选择,总被时间证明是对的,在淹没的驳船露出水面后,化为风景的绚烂与妖娆,桅杆之上旗帜飘扬;而她们的人生,无论离世界多么遥远,都已经化为都市的中心话题:巴黎、纽约、伦敦、东京、上海……在都市的广场,她们已经成为雕像和纪念碑。她们的生平与艺术创造,也传播到人类偏僻的角落,传播到那些热爱艺术的人们的心灵,产生了永不灭绝的回响。
      
       书写的意义,仅仅是为了重温吗?不,高伟的这本书,绝非一般意义上的人物传记,而是提供给读者更多的思维空间,是站立在高原上的仰望,又有匍匐于泥土里的交融,即把人物的命运与性格走向,呈现出探讨的姿态,与笔下的人物一同呼吸,散发着个人化自由挥洒的气质。换句话说,高伟是真正热爱自己笔下的人物的,这种热爱,甚至呈现出一种极端性。在现实中,她是个出色的诗人和散文家,她优美的文笔,成全了这本书的整体品格。而具有极端色彩的文字,需要格外的勇气和自信。
      
       当今,在网络媒介提供八卦便利的时代条件下,书写众所周知的传奇人物,在耳熟能详的史料里增加点虚构的细节,算不得一件难事。在高伟做这项工作的开始,我曾经为之付出的劳动担心,常言道:画鬼容易,画人难。我担心她是在做一件未必出彩的事情,但当读完全书后,像穿越雨季的隧道,随着明亮的光线越来越近,这种隐隐的担心也随之消失,而另一个丰富立体的精神世界,在眼前徐徐展开。
      
      
      
      
  •      女人天性是善妒的,面对比自己任何方面都好的事物,即便只是自己的错觉,亦或他人随口一说,则此女要么郁郁伤身,要么久不回神,要么出手遏杀,不管怎么样细微奇妙的区别都能引起不美好的结果。
      
       然而女性之间对于美丽的喜爱、分享、惺惺相惜的情谊却鲜少被积极宣传。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女性的话语权是缺失的,即便个别努力发声者,也因为缺乏媒体这个喇叭,而效果微乎其微。男性的视角就是人类的视角,包括他们欣赏的女性标准。
      
       然而这本书里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不止是传记、不单纯只有故事,一个个散发魅力的女性伴随着流畅优美的文字,以及作者细腻感性的触角,14个人物鲜活起来,即便其中很多人物我们通过别的传播渠道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同时也早已形成了个人对于他们的理解和评价,但与作者同行一次,再度审视,发现原来他们光鲜亮丽的后面有着那么多值得一提的点。
      
       说他们是上帝眷顾的女性一点不为过,因为即便我们按照书中所写穷尽一生去模仿,也未必能够学得一星半点,我理解女性的高贵之处就在于她将自身的气质、才华、理想、职业梦想与外表等要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未必全是出类拔萃的杰出的方面,但结合在一起必定是最独特,发挥的最淋漓尽致的一位。
      
       序言里总结的好,“才女是用来发挥自己天才的女人。其实她自身的“与众不同”,也是自个儿不小心发出的声音。是优雅,是诗韵,是灵性,是气质,是智情,是才艺。”
  •   :)我的
  •   退回到自己,保护自己,呵
  •   经历过一些沧桑的女人其实应该及时地让自己生命的力量从外部的世界上撤退下来,把它们用来保护自己的内心,把它们用来储备自己独立的能力,使自己有力气不依靠男人。即使男人从自己的身边逃离,也不至于把自己弄疯。和生活较劲,和男人较劲,是会把自己逼疯的。聪明的女人不仅应该使自己不疯,还应该使自己日益活得淡然和宁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