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仪礼经传通解》语音研究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厦门大学  作者:李红  页数:28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仪礼经传通解》是朱子晚年亲自主持编纂的一部礼制方面的鸿篇巨制,也是他的绝笔之作。  《朱熹口语文献语言通考之3:朱熹语音研究》探析通解音注的分类与挑选,筛选出有效可靠的音切,从中探讨时音与方音的音变,探讨音注之来源。从而揭示宋代福建读书音的语音系统,寻找时音音变的蛛丝马迹,探究宋代福建方音的面貌并与现代闽方音相对比,为闽方音的发展史梳理脉络。

作者简介

李红,2006年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毕业,进入厦门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8年到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音韵学、文献学。与博士导师李无未合著《宋元吉安方音研究》,出版专著《宋本<切韵指掌图>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关于《仪礼经传通解》
 第二节 《仪礼经传通解》及朱熹音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朱熹非叶韵音的研究价值
第二章 《仪礼经传通解》的注音体系
 第一节 《仪礼经传通解》的注音方法
 第二节 《仪礼经传通解》的反切用字
第三章  《仪礼经传通解》反切的声母系统
第一节 唇音
第二节 舌音
第三节 牙音
第四节 齿音
第五节 喉音
第六节 半舌音
第七节 半齿音
第四章  《仪礼经传通解》反切的韵母系统
 第一节 阳声韵
 第二节 阴声韵
 第三节 入声韵
第五章 《仪礼经传通解》反切的声调系统
第一节  《通解》反切的平声
第二节  《通解》反切的仄声
第六章 《仪礼经传通解》直音的声母系统
第一节 牙音
第二节 舌音
第三节 唇音
第四节 齿音
第五节 喉音、半舌音、半齿音
第七章 《仪礼经传通解》直音的韵母系统
第一节 阳声韵
第二节 阴声韵
第三节 入声韵
第八章 《仪礼经传通解》直音的声调系统
第一节 平声
第二节 上声和去声
第九章 《仪礼经传通解》语音系统分析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四章《仪礼经传通解》反切的韵母系统  第一节阳声韵  一、通摄  反切音中东自注15例,董自注4例,送自注32例,董东2例,送用2例,合计55例。冬自注8例。钟自注55例,肿自注52例,用自注76例,肿用3例,合计186例。  (一)通摄的内部混同  东钟相注有四例:  纵,朱注“在红反”,从东平通合一。《广韵》有二音,子用切,去用,精;即容切,平钟,精。《集韵》有二音,祖动切,上董,精;足勇切,上肿,精。  奉,朱注“肤孔反”,帮董上通合一。《广韵》扶拢切,上肿,奉。《集韵》抚勇切,上肿,敷。  翁,朱注“於勇反”,影肿上通合三。《广韵》乌红切,平东,影。《集韵》邬孔切,上董,影。  《通解》通摄有东钟合用例,但无东冬,冬钟合用例。但《广韵》即冬钟合用,东冬分立,这里东钟有合用例,在《通解》时代的通语中,东冬钟合并是定论。但在南方读书音中仍然尽量保持三韵的分立。在《诗集传》中,这三韵合流却非常明显。  A.许世瑛例  许世瑛例较为简单:  1.“墉、讼、从”是钟韵字,将“牙”改叶为“五红反”,将“家”改叶为“各空反”,都是东韵字。  2.“诵、邦”三字为韵,“诵”,为用韵字,叶为“疾容反”,“邦”,叶“卜工反”,是东韵字,东钟两韵字就可以通押了。  3.“总”是董韵字,“勇、竦”二字是“肿”韵字,“共”字,改叶为“居勇反”,为肿韵字。“魇”,改叶为“莫孔反”,是董韵字。“龙”为钟韵字,叶“丑勇反”;“动”改叶“德緫反”,为董韵字,所以董肿二字通押。  4.“仲、宋、悚”三字为韵,“仲”为送韵字,悚为东韵字,叶为“敕众反”,为送韵字。“送、宋“通押”。  许世瑛案语:“东钟两韵字可以押韵的例子很多,……可是没有冬韵字,跟东钟两韵字通押的例证,幸亏有了送宋两韵字相押的例子,于是我们就可以根据音韵结构来推测东冬钟三韵以及和他相配的上去声董肿跟送宋用都可以通押的了。换句话说平上去三声各只是一个韵了。”①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朱熹《仪礼经传通解》语音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老公的参考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