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约束的日本

出版时间:2005-4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约翰・内森  页数:240  译者:周小进,胡应坚(校对)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你要了解当代日本么?    你知道目前日本在世界种种举措的原因么?    一位美国著名学者勾勒了日本现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和对日本世界地位的影响,让你从各个层面解读日本。    本书旨在描述当代日本生活,中心论点是:日本民族迫切地需要恢复作为记忆存留在想象力中的本土文化,以免它在现代化进程中被“外国”因素所吞噬。

作者简介

约翰·内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日本研究专业教授,曾将三岛由纪夫和大江健三郎的小说翻译成英文。他的菱《老索尼的私生活》受到广泛赞扬,曾入选1999年《商业周刊》最佳书籍排行榜。内森是《纽约客》和基他杂志的撰稿人。
周小进,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翻译及英语文学研究工作,著有《劳森》,译有《浮生如梦》、《健介的王国》等。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房子里的妖怪:迷茫的日本儿童第二章 家庭危机第三章 算术文化第四章 创业者第五章 新民族主义(一):追寻幻象第六章 新民族主义(二):传统的机构化第七章 “太阳王”石原慎太郎第八章 “魔术师”田中康夫后记:走出青春期资料来源致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无约束的日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研究小日本,
  •   侧面看日本
  •   浏览一下,还不错。送货很快,但书皮有点脏。
  •   特别适合孩子阅读的书
  •   韩国美女检察官和美女韩国聪明
  •   从一个美国人的角度看日本.中国人难以心平气和做到这样的观察和解析.不错.值得推荐.
  •   作者在日留学专修日语,类似“日本通”似的人物。本书谈及日本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对了解日本社会现状有帮助。内容及文字都能吸引人读下去,而且有所收获。
  •   看多一点别国文化好处多。政界的人物也有介绍。
  •   这本书还是挺好的呢。。。内容也很不错的啦。。。喜欢。
  •   本书我是在出版后就于书店买到的,可一直放到6,7年后的今天才开始看。只是看了开头的一部分,就知道这绝对是一本研究,了解日本的好书(翻译的也到位),有点后悔了,居然没早点看。推荐喜欢这方面的书籍的朋友收藏。顺便说一句,我那本上写的是一版,但只印了5000本。哎,严肃的东西难道就只能这么点印量吗,悲哀。估计类似什么一本书读懂xx国,一口气读懂xx人那样的快餐垃圾的印数会比这大得多的多。
  •   了解一个民族,不但应看这个民族自我评价的书,还可以阅读那些有这些国家生活经验的人的书,这才是了解。
  •   纸张很好.印刷也很清晰.只是书脊用胶用得不好.有些剪裁不齐的样子.所以胶用得不好.但是倒也不影响阅读.书是一本好书~算是进一步了解日本的好窗口~
  •   还不错,是一个新的审视角度~~
  •   封面的材质挺有趣,有种磨砂质感。内容正如封面第一行所写:“好看的学术译丛”,恰如其分。的确是本很好看的学术书。书后没有列出丛书的其它书目,这算是个小小的遗憾。
  •   美国作者约翰内森 青年时期就读东京大学 撰写此书是通过自己的广泛知识与认识角度上 通过访问当事人(包括大江健三郎,石原慎太郎、田中康夫、盛田昭夫等) 进行深入采访了解后 所做的 能收益所有读者的一本值得收藏之良本。此书是欲了解日本的读者不得不读之佳作。
  •   对于近代日本的各种行为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并且也给出了日本之所以如此的某些理由不错不错~
  •     经济腾飞、追求物欲的社会、安居房、激烈校园竞争、衰退、大规模失业,种种现象惊人地相似,中国会走上一条类似的老路吗?
  •     算术文化:
      日本的公司环境充满“温情”,是“湿”的,西方的公司环境是“干”的。白发斑斑的公司大堂接待者。对邻居假装上班的失业者。高失业率导致高自杀率、离婚率。
      大前研一说过,日本大企业第一代创业者退下来以后,接班人大都是熬出来的高龄官僚,四平八稳,逐渐失去市场。加上泡沫破灭,企业困难,终身雇佣制破灭。
      卡洛斯 戈恩在日产原领导人义一的支持下,废除“年功序列”,以市场为导向,将“干”法引入日产并成功。义一压制保守势力的反弹,他才是关键人物。改变前的日产等级森严,作为美国项目总经理的义一,打报告给日本总公司建议上轻型载货车项目,竟然三年才批下来,怪不得会濒临破产。
      
  •      当代日本是个让人爱恨交加的万花筒。社会成本高昂得令人咂舌,全然一个欲壑难填的消费社会;高科技产品眼花缭乱,全民陷入一种毫无目的的创新疯狂里;唯欧美马首是瞻,全民染发巴不得脱胎换骨;政党林立却只见自民党执政,忽左忽右貌似民主其实难以琢磨;地铁里满眼麻木冷漠,居酒屋却觥筹交错,歌舞伎町人宴鼎沸;一边是恪尽职守和克己忍让,一边是歇斯底里的纵欲和狂欢。
       这样的图景,谁看到都会傻眼。有的傻眼到语无伦次,比如《某某看日本》式的浮光掠影,有的则狠下心来寻个究竟,比如这本《无约束的日本》。当一个美国人敢在日本街头骑着摩托风驰电掣,被警察逮住之后当街朗读《古事记》的时,就不应该怀疑这个人探究日本社会的决心和胆量。这个叫做约翰内森的美国犹太人,将本尼迪克特开创的日本研究向后拓展了半个世纪,更近距离诊断战后日本社会50年来的时代脉搏。
       在克服了语言障碍和日本社会的排斥性后,作者如鱼得水,深入学校、普通家庭、企业、政府,与学生家长、离异夫妻、失业者、传统农民、企业家、政客、右翼份子交往,抱着谨慎的态度审视眼前匪夷所思的一切,忽而像个社会学家针砭时弊,忽而像个资深记者秉笔直书,忽而成了文学评论家,犀利而略带同情地观望着这个孤立无援孤芳自赏的群体。
       8个章节,1篇序言1篇后记,似10个专题报道,每篇都主题鲜明,数据充分,材料翔实。开宗明义,以日本人的整体彷徨为切入点,依次考察日本学校暴力和厌学问题,传统破裂后的家庭危机,失业和劳工关系,新型企业和创业者,并着墨更多于新民族主义及右翼份子的突起,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表现,言论和根源做了详尽有力的探讨。
       在突破文化藩篱之后,作者敏锐捕捉到上述庞杂表象的实质,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当代日本社会乱象烘托下,显现为谨慎的真知灼见。近代后日本民族身份认同的混乱和战后整体潜意识的焦虑,使得日本社会出现种种有可能重蹈覆辙的迹象,民族身份的确立与否,给这个民族的前景和亚洲的和平增加了诸多不明朗的因素。作者不对上述命题进行枯燥的探讨,而是通过细微材料和具体事例一一捕获来佐证,其中,对大江健三郎、三岛由纪夫、夏目漱石等作家及作品的现实关注,将主题升华到一个更具人文关怀的高度。大江健三郎的迷思和反省最终让他获得诺贝尔奖、三岛由纪夫将身份回归到天皇而走向自戕,夏目漱石则在西洋文学的撞击下几近发疯,三人的身份迷失,代表了民族整体的共性,始料未及的是共性在战后骤然以右翼和新民族主义的趋势显现,不得不再这个民族归入瞬息万变的青春期性格之列。
       青春期是危险而矛盾的,它隐含多种分裂性格。正如作者所说:“离开一个,偶遇一个,仅仅几分钟的事情,却让我感到在矛盾的两端来回。”当这个迷失的邻居在走钢索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睁开第三只眼?
      
  •     我没有对日本文化作过研究,不好说此书在同类书中如何如何的话。对日本文化有点兴趣,以前读过相关的几本书,但好像基本也就停留在蜻蜓点水的表面介绍与引入。
        
      这本书,给想了解日本某些方面的文化与社会架构的人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更准确地说,它揭开了那种千篇一律被繁盛樱花覆盖下的日本的面纱,仿如打破的水晶球,一地碎片,我们开始看到一些真相。
        
      这本书里面,有一些很负面的日本形象,但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始终保持一个相当客观的姿态。这读起来很舒服,没有被强迫接受或反对的感觉。
        
      这很重要。
        
      但我想,本书最最集中的笔墨应该是着眼于日本这个国度对自己的国际定位。很有些“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味道,日本在为它曾经的战争付出着代价,这个代价在有些人看来昂贵,在有些人看来相应,但不管怎么说,日本人的心理有着巨大的矛盾,历史定位的罪感与民族主义的心理崛起成为两股必然的交锋。
        
      这是一个矛盾的日本,然而它正在慢慢地走出美国的权威控制与神话笼罩,从国内的自我重新定位开始,试图在世界体系中寻找新的国际地位。这其间不乏努力,这努力不乏是非,到底孰是孰非,只能留待世界鉴定了。
  •     尽管《无约束的日本》一书的内容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好,但是还是不得不佩服作者敏锐的洞察力——无法想象作者是一个精通日语的美国人。
      
      正如简介所述,书中围绕“日本民族迫切地需要恢复作为记忆存留在想象力中的本土文化,以免它在现代化进程中被‘外国’因素所吞噬”的中心论点展开了论证,但还我对其论证过程不太适应,虽然过多传记式的人物描写和一些纪实一方面有助于通过细微之处了解日本民族复杂矛盾的心态,但另一方面忽略了从广度上揭示日本社会现状的必要性。
      
      好在作者能够在书中时不时的强化其论点同时客观的描述了日本现状,使我们能够知道,日本民族其独有的心态形成的客观性。
      
      我们大可以用三个时间段来划分日本民族心态渐变的过程,即上世纪30年代战败以前,战败后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经济大萧条以前和经济大萧条以后。
      
      作者着重分析的是经济大萧条以后的日本民族心态的变化,从家庭入手,到企业,到社会,最后到整个民族。而值得指出的是,书中或明或暗的在表明经济大萧条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诱因。因为在大萧条以前,从战后恢复过来的日本,经济迅速发展,一举成为了当时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强国,人们沉浸在无比荣耀的幸福感和希望当中——通过努力奋斗终究可以换来幸福,也正是这种目标和动力推动了日本的飞速发展。
      
      然而,在经济萧条之后,伴随而来的企业的不景气和失业的增加,不断地摧残着战后日本民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努力奋斗一辈子到头来还是会失败,很多日本人再次开始发觉他们曾经已经发觉但是一度遗忘过的体会:他们的生活中缺少了某种根本的东西。
      
      书中两处描写很让人深思:一个是每天的清晨,都有很多西装革履的日本人早早的来到公园、图书馆等地,打发时间——他们都是被辞退的失业人员,原先稳定的工作状态突然被打破使得他们顿时空虚起来,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来给与自己心灵上的安慰,尽管他们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另一个是有一次一个老师问班上的孩子将来打算做什么,并要求他们写下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无法下笔,而且开始抽泣——他们感到绝望,因为他们隐约的意识到,无论他们怎么努力,似乎都看不到将来是什么。
      
      当然,书中很多的部分还是谈到了日本民族特殊的心理:一方面在精神上希望从传统中重拾自我,另一方面却在物质上自觉或不自觉默许“西化”。因此,在一种扭曲的矛盾心态下,很多日本人在迷失和堕落,空虚和无助充斥着周围的一切。更可怕的是,这种不正常的状态正在逐渐向下一代蔓延——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辍学,自闭或者刻意的标新立异来支撑那早已被架空的躯壳。
      
      因此,为了重新找回自信和自尊,振奋自己的民族,也难怪会滋生诸如石原慎太郎这样的极端民族主义者,更难怪这样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在日本会有如此大的号召力——通过书中关于这个极右分子介绍,我多少想通了一些长期以来的疑问。
      
      但是不管怎样,日本能在上世纪初就造出航空母舰,上世纪70年代从战后的衰败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发展经验和民族精神就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无论是从其发展方式还是其民族心态,都客观的去评判和扬弃,这才最重要的,也是我看过此书后的一大感想。
      
      
  •     “共识的日本”何在
      
      
      
      无疑,中日之间20年脉络的大变迁中,一个重要的事实是:一个上世纪80年代之日本形象在中国彻底消失,不可能再恢复,而由另一个“庞杂而可怕”的日本形象将其取代。
       一个曾经以“阿信的故事”风靡中国的日本,一个以《排球女将》震撼中国的日本,一个在《血疑》、《追捕》中,彰显人性真善美的日本,消失了;一个以茶道和插花,以秩序和清洁而让中国人欣赏的日本,一个在战后废墟上,以“日本制造”而崛起,甚至挑战“美国世纪”,而让中国人佩服的日本,消失了。
      对于在一场巨大的浩劫之后,痛感自己落后,渴望复兴的中国而言,那些艰苦卓绝的创业努力,令人赞赏,那些坚忍卓绝的民族精神,学习世界先进文明的心态,以及成功崛起的道路,无疑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榜样,日本充分展现了它所具有的历史坐标式的魅力和意义。
      但仅仅十年之后,这一“共识的日本”就面目全非:中日之间充满血与火的历史隧道和争吵不休的现实被打通,双方在历史和价值观上相互“仇视”,在地区主导权和石油能源的战略上相互争夺,极端强悍的民族主义被引燃,而对于日益“绿色化”的台湾,一个态度暖昧的日本,一个与美国国家战略捆绑的日本,被越来越视为中国崛起道路上的“战略对手”,而在日本,“中国机会论”被“中国威胁论”压过。
      这可能是中日之间一个世纪性的困惑,为什么曾经的“共识”,最终如此分裂而对决?
      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日本的确是一个参照。真正对“美国世纪”的权力第一次发动挑战的是日本。20年前,其在美国引起的愤怒和喧嚣,远远超过10年后发出的“中国威胁论”。日本崛起在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中能够达到这样的深度:握有世界第二大的经济权力,文学、艺术和科学,赢得诺贝尔奖这样的世界性声誉;在最辉煌的时刻,日本杰出的知识分子曾代表东方与史学大师汤因比进行东西方文明的对话。20多年前,对于一个从通向莫斯科的道路和内乱中猛醒的中国,他们看到的高度成功的日本,似乎提供了一种不用实施纯粹的“西方制度”,就能跻身拥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国家之列的可能。
      在近代的“世仇”与战后崛起的神话之间,中国的“精英”,韬光养晦地看到日本对于中国现代化的经济角色,强大的资本、技术、企业的好处,而搁置更深层的中日历史和心理的东西。实际上,对于中国的现代化选择而言,日本就是一面镜子,其中可以折射出中国对于现代的误读。
      正如,日本模式中根深蒂固的强势政府操控,在一个“失落的10年”中,成为被饱受批评的旧秩序,而在这之前却被解读为独特的日本竞争力的来源。
      问题是当时为什么那样解读日本?因为,中国同样对国家力量主导现代化充满眷顾。所谓“亚洲价值观”式的东西在中国同样大行其道,亚洲的高度往往被视为高楼大厦的高度,而不是现代的人的高度。我们对于现代文明主流的价值观,大半是在经济利益的链条上和实用主义中兜着圈子。而中日之间被搁置而没有以现代文明审判的历史,恰好很不幸地属于这一部分。
      当迈克尔·波特追问“日本还有竞争力吗”之时,美国在经济领域再次胜出,而日本陷入所谓“失去的10年”。于是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美国的榜样取代了日本,对日本当年的敬佩心情发生了变化。而在一个利益争夺和分化剧烈的10年之后,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和认同发生了相当的分裂。在主流的价值观无法凝聚社会之时,不满和激愤就会投身到那些最容易宣泄的民族主义的火山口上。而对于一个在高速变迁中,重新寻求认同和价值观的中国,再没有一个支点,能够比日本命题更能凝聚中国人的普遍感情,承载中国人对命运的宣泄;再没有一个舞台,能够弥合那样分裂的社会认同。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直被视为“成功的日本”也正在经历危机和分裂。而这个关键的历史图景,我们恰恰在固化的“日本观”中无法敏锐、深刻地把握。
      直到约翰·内森再次提笔写作。他前所未有的深入到日本的家庭、学校和正在危机中重组的公司,也与强硬的民族主义者石原慎太郎对话,与“傲慢的”漫画家小林纪善对话,与一直追求“独立的人”的大江健三郎恳谈。的确,还没有谁能够打通这样的脉络,从公司的世界到社会、政治的世界,同时观察一个正在变动的日本。
      在《自由的日本:一个变化中的国家正在寻求民族意志和民族自豪感》一书中(这比中译本《无约束的日本》题名更准确),他洞察到这个国家正在经历的分裂和焦虑。内森发现在经济发展停滞的压力下,历来以团结紧密、遵纪守法著称的日本社会出现了裂痕,在这种压力下,日本“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幻灭感、异化感、不确定感和存在一种单纯的愤怒”,另一方面,“出现一种新热情,努力为一种新的民族自豪感鼓与呼”。
      正如大江健三郎所说:我们日本人的身份已经逐渐枯萎。在欧洲人和美国人看来,我们似乎是日本人,但在我们自己心里,我们是谁呢?我们能用什么作为构建自我身份的基础呢?
      与美国在特定历史框架下的“伙伴关系”,战后经济巨人的成就,已经无法再为日本人提供这种基础。日本正在危机和分裂中寻求自己的身份确认和共识。内森再一次以其非凡的热忱和功力还原一个正在变动的日本,一个正在寻求共识的日本,但“日本的共识”或“共识的日本”在哪里呢?是石原慎太郎还是大江健三郎?是民族主义还是一个现代的独立的人?哪种切实可靠的“自我感觉”又是什么呢?
      这样,一个在危机中重新寻求国家认同的日本,与中国崛起迎面相遇。借助美国,意图恢复“正常国家”的日本,将中日之间的战略竞争,与历史的创伤复合起来。在日渐浓烈的民族主义式的情绪中,双方就自然被视为可能阻碍各自崛起的“敌人”。
      从来没有一个“日本梦”出现,就像“美国梦”那样具有灵魂性的召唤。整个世界都在功利主义套取所谓日本的“成功经验”,至于日本的成就或许只是作为“美国梦”的附属物对待。
      而对于一直在实用主义中变动“日本观”的中国人,问题关键也在于“中国共识”又在哪里呢?
      
      
  •   日本的昨天,就是中国的今天;日本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在孙文,周树人等一批仁人志士,东渡扶桑,梦想取得真经的时候起,中国就一直在追赶着日本前进了
  •   写得肯切...
  •   这本书是08年为数不多的让我读后仍意犹未尽的书。
  •   “共识的日本”何在?答案恐怕是从来没有共识。
          
    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之日本形象在中国彻底消失,不可能再恢复,而由另一个“庞杂而可怕”的日本形象将其取代“,为什么?
          
    因为当初是距离产生美感,重新睁眼看世界的国人,敬佩于日本的成就,觉得紧邻日本能够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不过一连串的交往以后,大家发现那不过是”看起来很美“。在一系列家电、钢铁、汽车的的技术引进项目后,我们总发现日本有点坑爹,吃了亏的国人不再喜欢日本人了。同时随着民族情绪的增长,旧的伤疤又不断被翻出来。 有个一而再,再而三的占你便宜的邻居,大概没人会喜欢。
          
    刚看完《菊与刀》,觉得还是美国老太太的观点实在,推荐楼主好好看看。
  •   这样,一个在危机中重新寻求国家认同的日本,与中国崛起迎面相遇。借助美国,意图恢复“正常国家”的日本,将中日之间的战略竞争,与历史的创伤复合起来。在日渐浓烈的民族主义式的情绪中,双方就自然被视为可能阻碍各自崛起的“敌人”。
    日本对中国情感的复杂程度怕不是这三两句话就能说清的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