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天环游地球记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光明日报  作者:凡尔纳  页数:132  字数:121000  译者:陈筱卿  
Tag标签:无  

前言

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编辑将《中外名著榜中榜》的书目寄给了我。看到这些书目,一种无法言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那实在是一些再熟悉不过的书名,让我一下子回到了40多年前的中学时代。1959年,我读完小学,考上初中。这在今日,实属平常,但在当时,还真算回事儿。家里人认为,中学生就不能再看作小孩子了。身份变了,待遇也随之改变。印象深刻的有三条:一是有了早餐费,可以到街上“自主择食”  (上小学时只能在家吃早点);二是可以使用钢笔(上小学时只能使用铅笔);三就是可以读大人们读的书了(上小学时只能看童话和连环画)。这第三条待遇我还提前享受了:在开学前的暑假中,我一口气读了许多“大人书”。这是我和中外名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时,我的母亲在大学里当资料员,借书有“近水楼台”之便,每天下班,她都会给我带书回来,我也就一通狼吞虎咽,看完再让母亲去借。读些什么,早已记不清了,无非挑那些好玩的读,半懂不懂,囫囵吞枣。现在回忆起来,最喜欢读的外国名著,竟是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如果还有什么,那就是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了。这些书,肯定读了不止一遍,否则不会如此刻骨铭心,念念不忘。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书决不是我的启蒙读物。我的启蒙读物和许多孩子一样,也是《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格列佛游记》等等。但为什么记忆深刻的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带有探索(探案或探险)性质的书呢?我想,这与心智的逐渐成熟有关。初中,是一个人的心智由懵懂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中外名著的作用,就像是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户,让我们看见外面那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时期,读到什么并不重要,读懂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读,是想读,是读个没完。有了这份好奇心,就有了阅读名著的冲动;而有了这份冲动,就能培养阅读的习惯。进入高中以后,我的阅读范围更加广泛了。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就是我在高中时阅读的,当然还有契诃夫的小说和泰戈尔的诗。至于中国文学名著,则最爱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杂文。我很晚才读《红楼梦》(这与时代有关),但我认为:《红楼梦》是最应该推荐的不朽之作。说这些话,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不过讲讲个人的经历和心得体会;提到的那些书,也未必人人必读,不过举例说明而已。读书是一件“谋心”的事。归根结底,是要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安顿,心智得到开启,精神得到寄托,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它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或强求。也因此,我不主张什么“青年必读书”。在我看来,书只有“可读”,没有“必读”(做研究除外),所以只能“推荐”,不能“要求”。我作此推荐,因为在我看来,这套丛书所选,大多都值得推荐。尤其值得一提的,光明日报出版社还做了一件极好的事,就是把这些书的价格定到了最低。这可真是功德无量!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虽然家境尚好,却也买不起许多书。每次逛书店,往往乘兴而去,惆怅而归。我们知道,名著,并不是读读就可以的,它应该伴随我们的一生。名著,也不该束之高阁,让人仰望,而应该像朋友一样就在我们身边。这就需要将名著的出版“平民化”,让“旧时王谢堂前燕”,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我想,这大约是这套丛书的又一个意义吧!易中天2007年6月17日于厦门大学

内容概要

《居里夫人自传》是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留下的唯一的人生自述,真实再现了居里夫人凭着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执著,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生历程。这部自传自1924年出版以来,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相继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成为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个人传记之一,被誉为不同年龄、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通用教科书”。它还入选了哈佛大学113位教授开列的“推荐阅读书目”和法国权威杂忠《读书》推荐的“个人理想藏书”书目。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世界青年心目中的“人生导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奋发向上,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取得辉煌成就。

作者简介

玛丽·居里(1867—1934年),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她和丈夫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她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她和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

书籍目录

译本序居里夫人自传皮埃尔·居里传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菲利亚·福格和“万事达”谈妥了互为主仆1872年,伯林顿花园萨维尔街7号——谢里登于1816年就是在该寓所辞世的——住着一位菲利亚·福格先生。尽管他似乎并不想干点什么能够引人注意的事情,但却是伦敦改良俱乐部的一位最特别、最惹人注目的会员。这个菲利亚·福格代替了为英国增光添彩的最伟大的演说家之一的谢里登,成了该寓所的主人。他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底细,只知道他是一位极其高尚文雅的人,是英国上流社会最卓越的绅士中的一位。、有人说他像拜伦——只是脑袋像,因为他的脚可是无可指责的——但他却是一个长着小胡子和颊髯的拜伦,一个沉着镇定的拜伦,活到100岁也不会变老的。菲利亚·福格肯定是英国人,但也许不是伦敦人。人们在交易所,在银行,抑或在旧城区的任何一家商行里都从来没有见到过他。伦敦的所有船坞或码头都从来没有停泊过一艘船东叫菲利亚·福格的船只。这位绅士从未参加过任何行政管理委员会。无论是在律师团体,或者是四法学会的中院、内院、林肯院、格雷院,都从未听到过他的名字。他从来也没有在大法官法庭、女王王座庭或者是财政审计法院、教会法庭打过官司。他既不搞工业,也不从事农业,既非行商也非坐贾。他既没参加英国皇家学会,也没参加伦敦学会;既没加入手工业者协会,也没加入罗素学会;既非西方文学学会的一员,也非法律学会的会员;与女王陛下直接主持的科学与艺术联合会也不沾边。总而言之,他不属于英国首都从亚摩尼卡学会到旨在消灭害虫的昆虫学会的名目繁多的学会中的任何一个。菲利亚·福格就是改良俱乐部的一个会员,仅此而已。有人会觉得奇怪,这样一个神秘的绅士,怎么会成为这个尊贵的俱乐部成员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是经由巴林兄弟介绍才加入的,因为他在巴林兄弟银行有个户头,账面上总有存款,所开的支票向来是“见票即付”的,所以在该银行里有点“面子”。这个菲利亚·福格很富有吗?这毫无疑问。但是,他是怎么发的财,这一点连消息最灵通的人也说不清楚。而福格先生是最清楚不过的了,最好还是去向他本人打听吧。不管怎么说,他一点也不铺张浪费,但也不小气抠门,因为无论什么地方,公益、慈善、赞助上缺钱的话,他总会不声不响地,甚至是隐姓埋名地捐上一点。总之,没有谁比这位绅士更不愿与人交往的了。他说话甚少,好像是因为沉默寡言而更加神秘莫测。然而,他的生活是有板有眼的,只不过他做什么事都是那么刻刻板板,一成不变,所以人们对他就更加胡乱猜测了。他旅行过吗?这有可能,因为没有谁比他更深谙世界地理。即使是再偏僻不过的地方,他也好像知道得一清二楚。有时候,只需简明扼要的几句话,他就能指点迷津,廓清俱乐部里流传的有关旅行者们失踪或迷路的莫衷一是的传言。他能指出到底是什么原因,而且他的话常常像是他有千里眼似的,最后总是被证实是正确无误的。此人大概是遍游了各地——至少在脑海里遍游过。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多年以来,菲利亚·福格没有离开过伦敦。比别的人有幸稍多了解他一点的人证实说,除了在他从自己住所径直前往俱乐部的路上遇见过他而外,谁也说不出在别的什么地方见到过他。他唯一的消遣就是看报和打“惠斯特”。玩这种极其适合他性情的安安静静的牌戏,他常常是赢家。但赢来的钱从不装在自己的腰包里,而是去做好事,在他的善行义举的支出中占了很大的份额。不过,必须指出,福格先生显然是为消遣而打牌,而不是为了赢钱。打牌对他来说是一场战斗,一场与困难的较量,不过,这是一种不动胳膊腿,不挪窝,也不累的较量,而这正对他的脾气。大家都知道菲利亚·福格没有妻室儿女(对非常老实的人来说,这种情况是会有的),也没有亲戚朋友(这一点就罕见了)。菲利亚·福格孑然一身住在萨维尔街的寓所里,谁也没有进过他的家门。关于他的生活起居,从来就无人谈起过。只要一个仆人就够伺候他的了。他午餐、晚餐总是分秒不差地在俱乐部的同一个餐厅、同一张餐桌上吃。他从不请客会友,也不招待任何生人,总是午夜12点整回家睡觉,从不享用改良俱乐部为会员们准备的舒适房间。1天24小时,他有10小时呆在家里,或者睡觉,或者梳洗。他在俱乐部里即使散步,也总是一成不变地在细木镶嵌地板的门厅里,或是在回廊上踱方步。回廊上方是一个饰有蓝彩绘玻璃窗的圆顶,由20根红斑岩爱奥尼亚式圆柱支撑着。他如果用晚餐或午餐,俱乐部的膳房、储柜、渔场、奶站总是向他的餐桌奉上美昧可口的食品;俱乐部的侍者,身穿黑制服,脚登厚绒软底鞋,表情持重地用萨克斯产的上等餐巾衬垫着的高级瓷器餐具伺候他;为他品尝雪利酒、波尔图红葡萄酒或是掺有桂皮、香蕨或肉桂的玫瑰红葡萄酒,用的是俱乐部独一份儿的水晶杯;为了让他的饮料保持清凉爽口,俱乐部的冰块取自美洲的湖泊,运费昂贵。如果说按这种条件生活的人是个古怪之人的话,那应该说古怪倒也不赖!萨维尔街的住所虽说不上豪华,但却极为舒适。再说,主人的生活习惯一成不变,所以家务杂活也不多。不过,菲利亚·福格却要求他唯一的仆人一定得严格守时,按部就班。就在10月2日这一天,菲利亚·福格辞掉了詹姆斯·福斯特——这小伙子的罪过是为他刮胡子送来的是46℃的水,而不是应该送来的48℃的水。福斯特在等着他的接替者,后者应在11点到11点30分前来。菲利亚·福格端坐在扶手椅里,双脚并拢得像在受检阅的士兵一样,两手按在膝头,身子笔直,脑袋昂起,注视着挂钟指针的移动。这是一只复杂的挂钟,既能表示时分秒,又能显示年月日。11点30分敲响,福格先生根据日常习惯,要离开家门,前往改良俱乐部。正在这时候,有人敲响了菲利亚?福格呆着的小客厅的门。被辞退的詹姆斯?福斯特进来了。“新仆人到。”他说。一个30来岁的小伙子走了进来,行礼致意。“您是法国人,名叫约翰?”菲利亚?福格问他。“对不起,先生,我叫让。”新来的仆人回答,“外号叫‘万事达让’。这说明我天生能处理各种事情。我认为自己是个诚实的小伙子,先生。但是,实话实说,我干过好几种行当。我当过流浪歌手,当过马戏演员,能像莱奥塔尔一样表演马上杂技,能像布隆丹一样走钢丝。后来,为了发挥自己的才能,我当了体操教师。最后,我在巴黎当上了消防队的中士,甚至还救过几次大火。但我离开法国已有5年了,因为想尝尝居家过日子的生活,便来英国当仆人。可我没找到活儿,又听说菲利亚。福格先生是联合王国最严格、最深居简出的人,我便投到大人的门下了,希挈在这儿过上安静的牛活,连我那‘万事达’的绰号也给忘掉。”“我需要‘万事达’。”绅士回答,“别人把您举荐给我。我知道您有一些长处。您知道我的要求吗?”“知道,先生。”“那好。几点了?”“11点22分。”“万事达”从背心口袋深处掏出一只大银表来回答说。“您的表慢了。”福格先生说。“恕我冒昧,这是不可能的。”“您的表慢了4分钟。没关系。知道慢多少就行了。好,从此刻起,也就是从1872年10月2日星期三上午11点29分起,您就是我的仆人了。”说完,菲利亚?福格便站起身来,左手拿起帽子,动作机械地戴在头上,没再多说一句话便出门去了。“万事达”听见大门关起的声响,知道是他的新主人出门了,然后又听见一声响,那是他的前任詹姆斯?福斯特卷起铺盖走了。“万事达”独自一人呆在萨维尔街的那所房子里。第二章 “万事达”深信他终于如愿以偿“万事达”深信他终于如愿以偿“毫无疑问,”“万事达”一开始有点惊诧地寻思,“我在蒂索太太家里见到的好好先生,简直同我的新主人一模一样!”在这里应该交代一下,蒂索太太家的那些“好好先生”都是些蜡像,在伦敦深受青睐,除了不会说话,简直是栩栩如生。“万事达”在刚才初看到菲利亚·福格的那短暂一瞬,已经匆匆但仔细地打量了他未来的主人。他大概40岁光景,面庞高贵而俊秀,高挑的身材,前额平而光,连太阳穴都不见皱纹。他面容苍白,没有红润,长着满口好牙。他似乎最高限度地达到了相士们所说的“动中有静”的程度,这是那种多干事少开口的人所共有的长处。安详,冷静,眼睛清亮,眼皮不眨巴,简直是在联合王国常常遇见的那种镇定自若的英国人的标准型,是安吉莉卡·考夫曼的妙笔绘出的带有点学究气的英国人的典型。综观这位绅士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给人的印象是,凡事都四平八稳,沉着冷静,简直像勒鲁瓦或厄恩肖的一只秒表一样的准确无误。这是因为,菲利亚·福格确确实实是准确性的化身,这可以从“他的双手和双脚的动作”清楚地看出来,因为人和动物都一样,四肢本身就是表达情感的器官。菲利亚·福格是属于绝对按部就班的那种人,从不慌慌张张,总是有所准备,从不多迈一步,多动一动。他从不多走一步路,总是拣最近的道走。他绝不朝天花板乱看一眼,从不多做一个多余的动作。人们从未见他激动过,慌乱过。他是世界上最沉得住气的人,但他从未误过事。不过,大家将会知道,他离群索居,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社会交往。他知道,在生活中,总要与人交往,发生摩擦,而摩擦就会误事,所以他从不与任何人发生摩擦。至于人称“万事达”的让,他是个地道的巴黎人,到英国5年来,一直在伦敦当仆人,可一直没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主人。“万事达”绝不是那种弗隆丹或马斯卡里尔式的人物。这种人挺胸昂首,装模作样,目光冷漠,其实只是一些无赖罢了。不,“万事达”可是个好小伙子,模样讨人喜欢,嘴唇稍微有点翘起,时刻准备尝尝什么或亲亲什么的样子。他长着~颗人人觉着可亲可爱的圆脑袋,是个温情而殷勤的人。他两眼碧蓝,红光满面,脸胖乎乎的,胖得自己都能看得见自己的颧骨。他宽肩阔背,身材魁梧,肌肉发达,力大无比,那是他年轻时锻炼的结果。他一头褐发,有点乱蓬蓬的。如果说古代雕塑家深谙密涅瓦的18种梳理头发的方法的话,“万事达”却只知道一种梳头方法:三下五除二地就完事了。

编辑推荐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是凡尔纳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也是世界科幻小说的经典之作。凡尔纳是现代科幻小说的奠基人,有“现代科幻小说的鼻祖”、“科学时代的预言家”之称。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十大作家之一。1 986年入选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个人理想藏书”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自始至终,居里夫人的语言是平静而温和的,然而这沉着中却透露出强大而稳定的精神力量。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战争、饥寒、在学术界受冷落,她的口中从没有说过一句抱怨;即使在最光辉的时刻,那平静的口吻中也没有一丝得意。
    我想居里夫人所坚持的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吧。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这在居里夫人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纵观居里夫人的成长之路,我们可以发现她少年时享受到了一份中国孩子很难拥有的自由,也正是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出了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皮埃尔居里。皮埃尔居里小时候因为无法适应学校的生活而退学,最终在父亲的指导下自学成才。居里夫人的收获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学所得。居里夫人在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时说,她认为学校的课程太多,作业太多,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云云。我很赞同她的说法,因为我自身就是当前教育体制的受害者。这么说可能会有人批评我:自己不努力,不要怪别人。好吧我接受批评。我还没有坚强到可以忍受每天做着不喜欢的事来消磨自己求知的热情,我感到很沉重的压力,从四面八方而来,思维的触角完全伸展不开……
  •   一直很敬仰居里夫人,今读其自传,受益颇多。
  •   六角丛书的书真不错,很实惠,打折后就更便宜了,比一般的书便宜。推荐一下
  •   老师推荐读物,孩子喜欢阅读。
  •   这种书可以让孩子多读。
  •   很喜欢的一本书, 主要是内容啦
    很实惠的价格
  •   无论如何都值得一读。
  •   很不错的一本书,不但价格便宜,而且质量也很好,我很喜欢。
  •   价格便宜,而且书页不错
  •   这本书介绍了居里夫人和她丈夫的成就与付出,很伟大,很辛苦,鼓励人心,励志。建议大家都去看看。
  •   太简单了,好像没什么过程,是居里夫人自己就这样不想多写吗?那就表示夫人真的太伟大了
  •   居里夫人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相信此书能够给一个不错的诠释
  •   装帧、价格、内容等方面都不错,只是封面收到的时候有些破损。另外快递公司的服务很不错
  •   六角丛书的名著基本是节译或节选的。不推荐。
  •   儿童最佳读物
  •   80天环游地球记
  •   还行不错,帮别人买的
  •   有条件我也想
  •   中外名著榜中榜:80天环游地球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