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简要读本

出版时间:2003年1月第1次版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余秋雨  页数:43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个选本的选择标准,主要着眼于表述的方式,而不是表述的内容。作者们写文章,有时希望读者关注自己的话题,有时则希望读者关注“文章”本身,这个选要侧重于后者。对话题中,只作了一个最粗浅的划分:上卷有关人生体验,中卷有关国内行旅,下卷有关海外行旅。本书的内容包括前言、上卷、牌坊、庙宇、夜航船、老屋窗口、信客、乡关何处、酒公墓、三十年的重量、家住龙华、长者、中秋;中卷、废墟、道士塔、阳关雪、沙原隐泉、三峡、都江堰、贵池傩、青云谱随想、白发苏州、江南小镇、风雨天一阁、一个王朝的背影、流放者的土地、苏东坡突围、遥远的绝响、抱愧山西、历史的暗角;下卷、这里真安静、我一定复活、向谁争夺、河畔烤鱼、文字外的文明、人生的最后智慧、再闯险境、黑影幢幢、国门奇观、甘地遗言、罗马假日、围啄的鸡群、列前细妆、悬崖上的废弃、有口难辩、谁能辩认、悬念落地、奇怪的日子、玲珑小国、生命的理由、尼雅尔萨迦、大雪小村、附录:几篇书序。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

书籍目录

前言上卷  牌坊  庙宇  夜航船  老屋窗口  信客  乡关何处  酒公墓  三十年的重量  家住龙华  长者  中秋中卷  废墟  道士塔  阳关雪  沙原隐泉  三峡  都江堰  贵池傩  青云谱随想  白发苏州  江南小镇  风雨天一阁  一个王朝的背影  流放者的土地  苏东坡突围  遥远的绝响  抱愧山西  历史的暗角下卷  这里真安静  我一定复活  向谁争夺  河畔烤鱼  文字外的文明  人生的最后智慧  再闯险境  黑影幢幢  国门奇观  甘地遗言  罗马假日  围啄的鸡群  列前细妆  悬崖上的废弃  有口难辩  谁能辩认  悬念落地  奇怪的日子  玲珑小国  生命的理由  尼雅尔萨迦  大雪小村附录:几篇书序

章节摘录

  一我的书架上有一部明代文学家张岱的《夜航船》。这是一部许多学人查访终身而不得的书,新近根据宁波天一阁所藏抄本印出。书很厚,书脊显豁,插在书架上十分醒目。文学界的朋友来寒舍时,常常误认为是一部新出的长篇小说。这部明代小百科的书名确实太有意思了,连我自己巡睃书架时也常常会让目光在那里顿一顿,耳边响起欸乃的橹声。  夜航船,历来是中国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我的家乡山岭丛集,十分闭塞,却有一条河流悄然穿入。每天深夜,总能听到笃笃笃的声音从河畔传来,这是夜航船来了,船夫看到岸边屋舍,就用木棍敲着船帮,招唤着准备远行的客人。山民们夜夜听到这个声音,习以为常,但终于,也许是身边的日子实在混不下去了,也许是憨拙的头脑中突然卷起了幻想的波澜,这笃笃笃的声音产生了莫大的诱惑。不知是哪一天,他们吃过一顿稍稍丰盛的晚餐,早早地收拾好简薄的行囊,与妻儿们一起坐在闪烁的油灯下等候这笃笃声。  当敲击船帮的声音终于响起时,年幼的儿子们早已歪歪扭扭地睡熟,山民粗粗糙糙地挨个儿摸了一下他们的头,随即用拳头擦了擦眼角,快步走出屋外。蓬头散发的妻子提着包袱跟左  后面,没有一句话。  外出的山民很少有回来的。有的妻子,实在无以为生了,就在丈夫上船的河滩上,抱着儿子投了水。这种事一般发生在黑夜,惨淡的月光照了一下河中的涟漪,很快什么也没有了。过不了多久,夜航船又来了,依然是笃笃笃、笃笃笃,慢慢驶过。  偶尔也有些叫人羡慕的信息传来。乡间竟出现了远途而来的老邮差,手中拿着一封夹着汇票的信。于是,这家人家的木门槛在几天内就会跨进无数双泥脚。夜间,夜航船的敲击声更其  响亮了,许多山民开始失眠。  几张汇票使得乡间有了私塾。一些幸运的孩子开始跟着一位外乡来的冬烘先生大声念书。进私塾的孩子有时也会被笃笃声惊醒,翻了一个身,侧耳静听。这声音,与山腰破庙里的木鱼  声太像了,那是祖母们向往的声音。  二  一个坐夜航船到上海去谋生的人突然成了暴发户。他回乡重修宅院,为了防范匪盗,在宅院四周挖了河,筑一座小桥开通门户。宅院东侧的河边,专修一个船码头,夜航船每晚要在那里停靠,他们家的人员货物往来多得很。夜航船专为他们辟了一个精雅小舱,经常有人从平展展的青石阶梯上下来,几个佣人挑着足够半月之用的食物上船。有时,佣人手上还会提着一捆书,这在乡间是稀罕之物。山民们傻想着小舱内酒足饭饱、展卷卧读的神仙日子。  船老大也渐渐气派起来。我家邻村就有一个开夜航船的船老大,早巳成为全村艳羡的脚色。过去,坐他船的大多是私盐贩子,因此航船经常要在沿途受到缉查。缉查到了,私盐贩子总被捆绑起来,去承受———种叫做“趱杠”的酷刑,,这种酷刑常常使私盐贩子一命呜呼。船老大也会被看成是同伙,虽不做“趱杠”,却要吊打。现在,缉查人员拦住夜航船,见到的常常是神态高傲的殷富文士,只好点头哈腰连忙放行。船老大也就以利言相讥,出一口积压多年的鸟气。  每次船老大回村,总是背着那支大橹。航船的橹背走了,别人也就无法偷走那条船。这支橹,就像现今小汽车上的钥匙。船老大再劳累,背橹进村时总把腰挺得直直的,摆足了一副凯旋的架势。放下橹,草草洗过脸,就开始喝酒。灯光亮堂,并不关门,让亮光照彻全村。从别的码头顺带捎来的下酒菜,每每引得乡人垂涎欲滴。连灌数盅后他开始讲话,内容不离这次航行的船客,谈他们的风雅和富有。  三  好多年前,我是被夜航船的笃笃声惊醒的孩子中的一个。如果是夏夜,我会起身,攀着窗沿去看河中那艘扁黑的船,它走得很慢,却总是在走,听大人说,明天傍晚就可走到县城。县城准是大地方,河更宽了,船更多了,一条条晶亮晶亮的水路,再也没有泥淖和杂藻,再也没有土岸和残埠,直直地通向天际。  第二天醒来,急急赶到船老大家,去抚摩那支大橹。大橹上过桐油,天天被水冲洗,非常干净。当时私塾已变成小学,学校的老师都是坐着航船来的,学生读完书也要坐着航船出去。整个学校,就像一个船码头。  橹声欸乃,日日夜夜,山村流动起来了。  夜航船,山村孩子心中的船,破残的农村求援的船,青年冒险家下赌注的船,文化细流浚通的船。  船头画着两只大大的虎眼,犁破狭小的河道,溅起泼刺刺的  四  这下可以回过头来说说张岱的《夜航船》了。  这位大学者显然是夜航船中的常客。他如此博学多才,不可能长踞一隅。在明代,他广泛的游历和交往,不能不经常依靠夜航船。次数一多,他开始对夜航船中的小世界品味起来。  船客都是萍水相逢,无法作切己的深谈。可是船中的时日缓慢又无聊,只能以闲谈消遣。当时远非信息社会,没有多少轰动一时的新闻可以随意评说,谈来谈去,以历史文化知识最为相宜。中国历史漫长,文物典章繁复,谈资甚多。稍稍有点文化的人,正可借此比赛和炫示学问。一来二去,获得一点暂时的满足。  张岱是绍兴人,当时绍兴府管辖八县,我的家乡余姚正属其中。照张岱说法,绍兴八县中数余姚文化气息最浓,后生小子都得读书,结果那里各行各业的人对于历史文物典章,知之甚多,一旦聚在夜航船中,谈起来机锋颇健,十分热闹。因此,这一带的夜航船,一下去就像进入一个文化赛场。  他在《夜航船序》里记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日:“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日:“是两个人。”僧日;“这  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日:“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日:“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你看,知识的优势转眼间就成了占据铺位的优势。这个士子也实在是丢了吾乡的脸,不知道“澹台”是复姓倒也罢了,把尧、舜说成一个人是不可原谅的。让他缩头缩脚地蜷曲着睡,正是活该。但是,夜航船中也有不少真正的难题目,很难全然对答如流而不被人掩口耻笑。所以连张岱都说:“天下学问,唯夜航船中最难对付。”  于是,他发心编一部初级小百科,列述一般中田文化常识,使士子们不要在类似于夜航船这样的场合频频露丑。他把这部小百科名之曰《夜航船》,当然只是一个潇洒幽默的举动,此书的实际效用远在闲谈场合之上。    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壅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  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愣愣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三十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  说,三十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片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文革”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了六十年代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师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时我们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者郑逸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不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文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了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一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向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尼老师,你明知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  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老师的办法,凭孩子们的直觉,这些老师当时似乎都受着或多或少的政治牵  累,日子过得很不顺心。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老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到上个月为止,那些印了我的名字却未经我授权出版的书籍,已被我收集到整整一百种。其中,保持原有书名和篇目的有五十八种,不知什么人替我编的“选集”有四十二种。“选集”的比例显然增加了,因为去年作家出版社为我印了一本照相版的《盗版举证》,“选集”的比例还只有三分之一。  “选集”中,收了不少不是我写的文章,其中有几本,虽然印了我的名字,却没有一篇是我写的。看来这样的事他们已经做顺手了,有一阵他们不是硬把几十年前别人写的一堆文章塞在我的名下吗?  这次他们倒是真正的慷慨,因为那些收入我的“选集”的文章,多半出自操办者自己的手笔。,稍懂文墨的读者看一眼就会哑然失笑,发现这些在文坛呼云唤雨的人并非事事能干。真正的创作不太容易,一动笔就显露无遗。  确实,一个人的文笔是生命的自然流露,其中埋藏着近似基因的东西,不管负载什么内容,相隔多少时间,都不会改变深层“密码”。据说《静静的顿河》是不是肖洛霍夫写的这桩公案,最后就是靠电脑捕捉字里行间的“密码”才了断的。真希望这样的技术能早一点在中国普及,好给那么多胆子越来越大的盗窃者、栽赃者制造一点麻烦。    我目前只能采取最原始的办法:既然伪本的“选集”已经泛滥,那就出一、二个正版的选集来抵挡一下吧。当然,最后淹没的很可能是正版选集,更有可能的是,正版选集也被盗印,一起加入伪本的行列。那该怎么办?不知道。  对于那帮子人物我实在不想再说什么,但还是要向读者交代几句——  这个选本的选择标准,主要着眼于表述的方式,而不是表述的内容。作者们写文章,有时希望读者关注自己的话题,有时则希望读者关注“文章”本身,这个选本侧重于后者。对话题,只作了一个最粗浅的划分:上卷有关人生体验,中卷有关国内行旅,下卷有关海外行旅。  这种选法,也许比较切合我前面说的文笔与生命的关系吧。                 余秋雨               二○○二年十一月

编辑推荐

  这是一段人生的旅程,这是一次思想的飞跃,这是一次精神的享受,这里有真诚的勇敢,这里有洒脱的情怀,这里,文化显得更加厚重而冷漠,历史显得更加沉着而冷静,这里穿越了世界的文明,跨过了人间的风雨,《余秋雨简要读本》带你走进一个细腻而深刻的文化世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余秋雨简要读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选本,但是余秋雨经典的篇目基本都在里面了,不错
  •   非常喜欢余秋雨,文字,感情都很美
  •   余秋雨老师的书就是好看,但是包装给我有点磨损所以观看时有点心情差,但还是一本不错的书
  •   书涵盖了余秋雨很多知名作品,美中不足是字体有点儿小啊
  •   有文化的梳理,有人格的抒情;
    让人可以流连于文字中的悠悠厚味;
    让人可以着迷于古人心的荡荡性情;
    不可不读,正如标题所言,真的不可不读;
  •   好书,老师建议买的。
  •   名人作家的眼光就是不同,看了获益匪浅,很不错。值得一读,细细品味。
  •   走进大家,品味经典,感受人文化气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   挺全面的余秋雨读本,给女友买的,他读者挺好,是秋雨先生授权的,挺不错的,喜欢余秋雨,支持他。
    不过书到手的时候发现封面有点黑了,可能是时间长的原因吧。
  •   像是旧书,书的封皮和封底全是脏兮兮的手印,这是我在当当上买书最差的一次。上一次是封皮的薄膜破了,送人用弄得很尴尬,这次又这样,唉,真是无语了。原先都是货到付款,书从来没出现过问题,觉着信得过才网上支付的,网上支付了两次,却都是这种情况的,不敢再在当当网网上支付买东西了。伤心。
  •   个人有一本《余秋雨读本》,这次邮递的这本图书质量不太好,有破损,主要是邮递过程中的事情,请当当与邮局处理好关系。
  •   这个封面和我买的不太一样,但是看起来挺有质感。内容相当不错,值得一读,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老师把它作为历史推荐读物?
  •   书很脏。有破损。而且很久才拿到。不过内容很好啦、
  •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读!
  •   内容我喜欢,但是送到时已是无包装的了,封面被虐过!!
  •   书是07年的显得很旧也没有那个套在书外面的推荐的纸内容到算是精华
  •   学校老师提议学生阅读的,还不错的一本书.
  •   喜欢余秋雨的作品风格的肯定喜欢,不喜欢的肯定还是不喜欢。
  •     评《余秋雨:简要读本》
      
        “余秋雨”很早就知道,然而却一直没有完完整整看过一本他的书,直到春节后的一天,看了凤凰台《秋雨时分》。很巧,那一期正好是盘点前面的节目,因此信息量也特别地多一些,然而,就这一次,便抓住了我的思想:无论是从取材,从直述的形式,从语言的技巧、都是我所从未见到的高度与深度。
        我特别地喜欢这句话“在文化面前,没有谁可以当老师”。一开始我想:这也许是一种谨慎而高明说法吧!电视毕竟是一个大众媒体,受众层次太复杂、太广泛,如何要让大家欣然接受又没有生硬的入侵感是个不小的难题。以我多年的观察,这恰恰是凤凰的精华所在,它总是能在合适的时候找到最合适的人,说出那些大家最想听到的话。这背后,若没有一种厚重的人文力量与成熟的运作团队,恐怕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吧?
        不是说余秋雨吗?怎么跑题了呢?这不由得让我想到李敖在清华演讲时,一个学生问他:“请问凤凰卫视对您有什么影响?”李敖笑答:“谁影响谁啊?”,我想这一句话用在余秋雨先生身上也是适合的吧!是啊,这是一种相互影响,同时又双赢的局面,受益的当然是观众啦!
        希望余老师不要介意,我想他也不会介意。要不是凤凰这位红娘,我就不会走近他,至少不会这么快走近他。对于一位成全美好缘份的“媒婆”,说几句由衷的赞美之言应该不为过。
        回到正题。
        看完节目后,我立马去凤凰网找有没有节目的文字版,发现只有近几期的,节目中听到的我想要的那些没有。然而,对于余秋雨的兴趣,并没有因此中断。
        第二天,立刻去书店。很显然店员对他的书已经非常熟悉了,径直把我带到“现代文学”的书架前,第一排便全是他的书。《文化苦旅》、《秋雨录》、《霜冷长河》、《借我一生》等等。由于并不是专门做学问,因此我有个懒习惯:买选集。选集虽不能深入了解,但因为大多是精华,其间总可捕到一些风,捉到一些影,然后再考虑是否深入,于是自然地选了《余秋雨简要读本》。
        这一捕捞不要紧,读到第二篇,便感觉网子一沉,感觉这一次捕到的可不是一条小鱼。
        一口气读到凌晨三点,若不是第二天还要上班,真不忍释卷。尽管头已昏涨,但我的激动与兴奋却在不断升温,思想的海面下,我感觉一场海啸正在蠢蠢欲动!奇怪的感觉!这一行行文字明明是温润平和:既使是作者儿时记忆中的嬉水的湖底的瓷片后来被证实为惊人的河姆渡文明;即使是阴差阳错考上戏剧学院,即使是遇到张可这样的老师,然后又与她流放到同一个村;即使是在山中蒋经国先生的书屋中读到《文心雕龙》而谅奇;即使是后来又证实它的作者王元化竟然是张可老师的爱人。作者所经历的这一切,本就是一场旷世传奇。羡叹之余,我却始终看不出这字里行间,哪怕一丝因狂喜而产生的浮躁。是压抑吗?不像。莫非是从小到大的一种文化的厚重,让作者拥有了如此绵厚的承受力与转换能力!这不就是太极?表面上清风朗朗,一接触却又深不可测,借力击力,击了我这个毛头小子一个措手不及,筋骨神俱碎。
        奇怪的是,这种粉碎后,竟不是痛苦,而是一种舒畅!难道击碎的是一种桎梏?一层虚伪的外壳吗?
        读完作者关于自身经历的一些文章,接着读到的是作者在中华大地上一些类似游记的文章。不知道是因为作者独有的观察能力与审美能力还是那些地方真有那么令人神往?至少我现在是已经在计划着要去那些地方看看了。祖国大地竟有如此多壮美的地方我却不知道,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有些汗颜。记得作者在《阳关雪》中这样说:“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的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那么,这句话也是我现在想说的。不同的是,让余秋雨先生发此疑问的是古人,而让我发此疑问的却正是他自己。除之此外,从景物中所折射出的人文情怀与民族大义也无处不在。那是一种经过了理性思考与调查后,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声音,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虽然我并不了解文物的价值,但我从余秋雨先生的心痛里感受到了这种价值!因此我为贱卖的敦煌宝物心痛,为天一阁被偷出来贱卖的那些书心痛,痛心疾首!然而,这样的现实与这样的人在我们的民族里,甚至在当代,都还是不难见到的。了解了这些,也对我们现实中发生的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思考。同时,我又为李冰、为范钦家族这样的人格所震动。
        接下来是历史篇。古人说“以史为鉴”,但对于我们这等平民百姓来讲,“历史”终究是太遥远,也太沉重的一种东西。一个迷迷茫茫又死气沉沉的过去,何以为鉴?然而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鲜活历史!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一个可以触摸,一个有温度的历史!作为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说自己到今天才上了一种真正的历史课一点也不为过。想起上学时所学的“历史”课,真不如听取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小故事。我们所学的:那是硬梆梆的数字、硬梆梆的人物、硬梆梆的故事,不但干涩无趣,更淡不上产生历史的震动与民族荣辱的共鸣。历史只有在鲜活了以后,客观了以后,才能真正起到了“为鉴”的作用。这里我也忍不住要多讲几句了:在对待清朝的历史评价中,让我感受到“客观”的意义。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力量是那么的渺小,同时有趣又相悖的是,一切历史恰恰是由一个个的“人”所创造。而我们现在的生活,也将是未来的“历史”,我们这些人,又能做些什么?
       后部分是一些游历各国的经历,对于作者来讲,更多的可能是一些考察、证实与体会。而对于我这个读者来讲,由于缺乏对世界历史与文化的深入了解,使得我总是带着一些“好奇”的心情在看待。不过想一想,能产生“好奇”,这已经是不容易,试想,中国历史尚且了解不够,我们平时所能了解到的“世界”,除了是新闻与报纸中看到的一场又一场的被无限放大的政治戏,或是一个又一个灾难事故,再或是经过精心包装的旅游广告,这一切一切之下所隐藏着的本质的文化因素,无以得知,或者干脆被刻意的被粉饰、被夸张、被利用,失去了他本来的面目与空间。除了看看热闹,我们连真相都无从得知,更不用谈去做点什么。
        最后面是余秋雨先生,节选其它一些作品的《序》,是的,看过这一本书,这些序,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他的其它全部作品。我想,在没有能力与条件“走出去”的时候,先虚心地、认真地做一名合格书斋型读者,也是必要的吧?虽然较之余先生,我们很惭愧。虽然我算不上什么“文人”,但我清楚的知道这个过程是多么的艰辛!想想自己每次写字,总是一次非常痛苦、艰难的过程,要准确表达已是非常的不容易,还要说服自我、面对自我、突破自我、甚至超越自我,则更为艰难,然而每一次的超越,总会让自己有一种释然和充实,有一种清晰的“成长”着的感觉,也由此可见它的重要的性与必要性。人生本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如何在两者做好协调,才是最关键的,想要去摒弃痛苦,是多么的愚昧和徒劳!而余秋雨先生这些文字:除了要有孤绝的毅力、超然的勇气、完备的知识、独立健全高尚的人格、更要有一种人文的责任感、使命感!我想,这也是我们中华学者所区别于其它文化者的特点。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事实上早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尽管从地理概念上来讲,也许他当时不知道这个“天下”到底有多大,但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理解为一切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它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的,它是无疆的。
        既然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标:文明,有共同的敌人:蒙昧-野蛮,既然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余秋雨;那么,且让我们细细的摩裟余秋雨先生“用手掌碾碎的石块”,再用他“用体温焐化的坚冰”洗涤我们心灵的尘垢。然后,以一种微笑的目光继续上路......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