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飲食養生祕訣

出版社:康鑑文化出版社  作者:賀娟 著  页数:448  

前言

  【作者序】  賀娟  飲食調和,疾病遠離  孔子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曰:「食色,性也。」酈食其云:「民以食為天。」民間俗語則謂「人是鐵,飯是鋼。」這些名言或諺語均在強調,「飲食」是生命第一需求,是生命的根本保障。  醫學上則有「病從口入」之語,認為飲食也是導致人體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飲食」既是生命的基本保障,又可能成為健康的殺手,其中的界限在什麼地方?為什麼食物充足、飲食精美,人體的疾病卻越來越多?  飲食太過,招致疾病  《黃帝內經》中有一句經文,表達關於疾病發生的觀念:「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這種「疾病觀」也適用於飲食導致疾病的認識,即當飲食在某方面存在太過時,它就會成為疾病發生的原因。  對此,《黃帝內經》又提出一種養生的方法,即「飲食有節」。其中包括飢飽的節制、寒溫的適宜,和五味的調和。  臟氣長養均衡,疾病自然遠離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鹹,5種用舌頭可品嚐出的味道。《黃帝內經》認為五味各有偏入的五臟: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鹹味入腎。  每種味道的食物都要適度地攝取。如果偏嗜某一種味道的食物,就會破壞臟氣的平衡,產生疾病。  越愛吃的食物越易致病  雖然大家都知道,飲食應該五味調和、營養均衡。但在實際生活中,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一樣,人們也都有自己喜愛的口味。喜歡吃的食物多吃,不喜歡吃的少吃,是很多人共通的擇食習慣。  宋代養生家陳直說:「爽口之物終必作疾,快心之事過必為殃。」正因為人有飲食上的偏好,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而最終導致疾病的正是人們所嗜食的食物。  不同的飲食偏好,是否會引發人體疾病呢?本書將介紹飲食與健康、飲食與疾病、飲食與養生的關係,幫你瞭解在何種情況下飲食會引起疾病,又該如何做,才能由吃得「好」,變為吃得「健康」。                

内容概要

  吃出健康祕笈  四季補養法則?五味調和之道?九種體質解祕養生方案  《黃帝內經》先哲智慧+中醫養生專家=教你遠離疾病!  76道養生飲食?56種補養藥方  隨書附贈彩頁養生食譜,教您補對吃好健康來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如何跟著季節吃才對?  ●生薑祛病妙用多,食用禁忌有「3不」?  ●酸味食物有哪「5止」和「8保」的好處?  ●為何「良藥多苦口」?  ●黃酒為何有「液體蛋糕」之稱?  ●高血壓、糖尿病病患為何不宜吃牛肉?  ●對抗過敏,如何從體質著手?  ●蜂蜜入藥有哪5種功效?  ●腎精、腎陽不足者,要多吃「黑色」食物?  隨書附「吃出健康的智慧」VCD  飲食有方,食療補養,找回身體的健康!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中國著名健康飲食專家 賀娟◎主講  廣採《黃帝內經》飲食養生保健精粹,用五味入五臟,飲食有節、寒溫適宜、五味調和,臟氣長養均衡,疾病自然遠離  賀娟教授親自主講:黃帝內經飲食養生大法  ●為何會生病,病因多出在最愛吃的食物上?  ●五味偏嗜會對人體產生哪些影響?  ●飲食過飢、過飽,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如何吃「肉」最健康?  ●食物的顏色和性味有何關係?  ●癌症患者易有哪些飲食迷思?  ●糖尿病的早、中、後期患者,該如何吃?  從《黃帝內經》中尋找養生智慧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中國著名健康飲食專家 賀娟,為您打開養生殿堂:  ●你知道「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鹹味入腎」的道理何在嗎?  ●「春季增辛減酸、溫熱為主;夏季減苦增辛、清淡為主;秋季減辛增酸、滋陰為主;冬季增苦減鹹、補陽護陰」的學問在哪裡?  ●9大體質「平和體質、陽虛體質、陰虛體質、痰濕體質、氣鬱體質、濕熱體質、瘀血體質、氣虛體質、過敏體質」該如何透過飲食進行調養?  ●大至癌症小至經痛,糖尿病、痛風、高血壓、憂鬱症、熱感冒、關節炎,也都可利用飲食來祛病健體嗎?  本書教您如何辨清四季節氣特點,從辛、酸、苦、鹹、甘五味著手,以中醫的角度,詳細講解各種食物特性,告訴讀者飲食與養生的正道大法,如何結合自身體質,正確合理地搭配藥食,做自己的保健醫生,遠離疾病困擾!

作者简介

  賀娟 教授  賀娟 教授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經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祕書長  ●中國教育電視台《師道》節目特邀專家、北京電視台科教頻道養生堂特邀專家  師從著名內經學家王洪圖教授,從事《黃帝內經》教學、科研、臨床研究二十餘年,主編、副主編相關著作十部,發表相關學術論文三十餘篇,著有《黃帝內經養生堂》,對《黃帝內經》經典養生思想有深入研究。

书籍目录

【作者序】飲食調和,疾病遠離第一章 跟著時令來吃飯依照四季節氣補養身體1 春季飲食如何養生? 養生關鍵:多食甘味,保養肝臟2 夏季飲食如何養生? 養生關鍵:多食辛味,補養心臟3 秋季飲食如何養生? 養生關鍵:多食酸味,補養肺臟4 冬季飲食如何養生? 養生關鍵:多食苦味,補養腎臟第二章 分辨性味,吃出健康食物的四性五味,對身體各有效益1 辛味食物 「辛」味是把雙面刃 養生關鍵:適當食用可治病,過量卻會致病2 酸味食物 欲罷不能的「酸」 養生關鍵:開胃消食,最令人鍾愛的一味3 苦味食物 吃「苦」當吃「補」 養生關鍵:攝取定量苦味,有效預防疾病【賀教授看診實例】四逆湯對症改善腎陽虛4 鹹味食物 過食鹹味減損壽命 養生關鍵:「高鹽飲食」乃致病根源5 甘味食物 甘味為百味之王 養生關鍵:不易造成人體損傷,補養作用最強6 每食半飽最健康 養生關鍵:飲食所致疾病,多因過食而起7 多食寒涼易傷身 養生關鍵:生命的存在,以太陽為根本【賀教授看診實例】孕期嗜食寒涼,易生死胎【賀教授看診實例】嗜吃海鮮、冰品,出現「胃陽虛」【賀教授看診實例】晨起一杯冷開水,令人身體陽氣虛衰8 觀顏色,辨藥性 養生關鍵:依照五色對應五臟之法來用藥9 吃肉學問大 養生關鍵:不同肉類,烹調方法要講究第三章 辨對體質巧除「亞健康」確認體質,對症下藥,擁有健康1 平和體質:身體唯一的健康狀態 屬於長壽族群,約占人口的20%2 陽虛體質:把身體的太陽找回來 運動按摩,藥食調理,趕走一身冰冷3 陰虛體質:把身體的清涼找回來 養陰清熱,多吃白色食物4 痰濕體質:體內淨化找健康 常運動,節飲食,祛濁濕5 氣鬱體質:把愉悅的心情找回來 主動找快樂,換角度看人生【賀教授看診實例】少女腹痛如絞,心理因素引起6 濕熱體質:把身體的乾爽找回來戒煙限酒,常用祛濕清熱之藥食【賀教授看診實例】常吃苦瓜傷及陽氣,月經紊亂7 瘀血體質:把身體的通暢找回來 藉助藥食活血化瘀,祛斑通阻滯【賀教授看診實例】先生鬧離婚,粉領族經血不止【賀教授說故事】日服少量大黃,活到天年8 氣虛體質:把身體的元氣找回來 添加營養,加強補益氣血之藥飲【賀教授看診實例】補益中氣,減緩腹痛【賀教授看診實例】補益中氣,崩漏不再9 過敏體質:把身體的平和找回來 遠離過敏原,對症飲用抗敏藥食【賀教授看診實例】找出引發哮喘的元凶—塵蟎過敏第四章 對症飲食還健康 大至癌症小至經痛,利用飲食祛病健體1 癌症 高居10大死亡排行榜之首2 糖尿病 「三多一少」是典型症狀3 痛風 飲食不當是誘發主因4 心血管疾病 現代文明病,過食肥甘厚味所致5 生殖系統疾病 氣虛血瘀癸竭,易造成經期、更年期不適養生食譜/藥方索引春季養生料理●紅棗枸杞粥●紅蘿蔔菠菜粥  ●春筍土雞湯夏季養生料理●健脾扁豆粥●除濕薏仁粥   ●消暑荷葉粥秋養生料理●散寒薑蘇茶●補氣黃耆粥   ●貝母蒸梨    ●山藥核桃粥●涼拌百杏穩定血壓料理●雪耳山楂羹●山楂菊花茶   ●橄欖烏梅茶   ●杜仲益母飲●決明蜜茶 ●鮮芹菜汁    ●山楂荷葉茶   ●山楂薏仁粥抗憂鬱料理食譜●解憂薄荷粥●玫瑰陳皮茶治療瘡癰料理●清熱綠豆粥●薄荷菊花茶陽虛體質料理●肉桂米酒粥●肉桂燉羊肉   ●肉桂奶茶陰虛體質料理●冰糖燉百合●清蒸百合    ●百合雪耳湯   ●潤燥百合粥●麥冬地黃粥痰濕體質料理●清熱薏仁粥●薏仁牛奶    ●薏仁扁豆粥氣鬱體質料理●玫瑰花茶 ●除煩小麥粥   ●酸棗仁粥氣虛體質料理●益氣黃耆粥●黃耆燉雞    ●黃耆黑豆粥   ●黃耆桂圓粥癌症化療料理●豬血骨髓湯降血脂料理●蓮子心茶 ●清血降脂茶冠心病料理●薤白山楂紅棗粥 ●山楂扁豆湯緩和經痛料理●生薑胡椒水●山楂紅糖水   ●薑棗紅糖湯   ●當歸烏雞湯改善閉經料理●山楂紅糖粥●紅豆薏仁粥   ●茯苓紅花粥   ●當歸薑味羊肉湯女性更年期料理●豬腳燉黃豆●蓮子百合粥男性更年期料理●首烏生髮湯●蟲草羊肉湯   ●人參鹿肉湯中藥方春養陽氣●四逆湯抗憂鬱●甘麥紅棗湯熱感冒●香薷飲  ●豆豉生薑水慢性咽炎●宣肺桔梗汁●桔梗半夏厚朴湯緩和冠心病●速效救心丸●三七粉     ●紅藍花酒    ●薤白瓜蔞白酒湯改善月經不順●烏雞白鳳丸●艾附暖宮丸止咳●小青龍湯止汗●桂枝湯止痛(頭痛、腿痛、腹痛)●芍藥甘草湯●小建中湯治療半身不遂●補陽還五湯美顏潤膚●阿膠膏  ●芝麻阿膠膏調養陽虛體質●通宣理肺丸●附子理中丸 ●金匱腎氣丸   ●烏雞白鳳丸調養陰虛體質●柏子養心丸●六味地黃丸 ●百合固金丸調養氣鬱體質●逍遙散  ●越鞠丸   ●甘麥紅棗湯調養濕熱體質●龍膽瀉肝丸●甘露消毒丹 ●六一散調養瘀血體質●血府逐瘀丸●丹參滴丸  ●膠艾四物湯   ●桂枝茯苓丸●少腹逐瘀丸●青寧丸   ●脾約丸調養氣虛體質●補中益氣丸●四君子丸  ●生脈飲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玉屏風散 ●麻黃附子細辛湯改善糖尿病足壞死●絲瓜絡脂肪肝調養●當歸鬱金飲緩和經痛●月季花湯 ●活血阿膠膏改善閉經●益母紅糖黃酒方 ●紫河車方  ●內金山藥方    ●補血桑葚湯女性更年期●蜜餞百合膏●紅棗甘草湯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