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美)简妮丝·斯普林,迈克尔·斯普林  页数:213  译者:郭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畅销书作家、临床心理医生简妮丝·斯普林和丈夫迈克尔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诚实与柔情,记录了照顾父亲生命最后五年的历程。母亲去世后,她接手照顾老爸。刚开始的时候,她放松地注视着父亲:他逐渐适应了养老公寓的生活,他的坚强、还有新结识的朋友们支撑着他。她跟父亲一起度过了亲密的时光,他们在微笑中、在彼此的轻触中获得安慰。但随着老爸健康状况恶化,她经受了艰难的考验,要为他做出一系列医疗和财务方面的决断,并在父亲不断增加的需求与自己的事业、生活间寻找平衡。从心理治疗师的独特视角,作者将自己的经历和病人们的讲述相结合,揭示了照料父母这项工程的复杂与艰巨。    简妮丝和老爸的故事充满了幽默与爱,欢乐与忧伤。本书坦白率真、令人感动,是对一种普遍性经历的令人慰藉的深思,也教给人们如何优雅地变老。

作者简介

  简妮丝·斯普林,美国专业心理学委员会认证专家,曾任耶鲁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导师。她开设心理诊所,行医三十余年,与丈夫迈克尔·斯普林住在康涅狄格州,育有四子。  迈克尔·斯普林,曾任约翰·威立国际出版公司“弗洛莫斯”旅游类书籍的出版人。斯普林夫妇合著的《我怎能原谅你?》曾入围美国“美好生活最佳图书奖”。

书籍目录

作者的话敬畏日2005年10月3日一个好女人去了2000年10月21日原谅自己葬礼2000年10月24日居家养老2000年12月10生活自理的老年公寓2001年2月8日萨莫伍德2001年2月28日五金店2001年3月1日内疚与悲伤我们跳支舞好吗?2001年3月18日兄弟情2001年4月24日“昨夜,当我们还年轻时”2001年4月25日伊丽莎白公园2001年5月25称呼2001年5月30日适得其所2001年6月10日负责任的孩子过渡2001年7月8、15日足病医生2001年7月16、20日易丝蒂2001年8月9日药片分类器20叭年9月30日谁想治疗一位联邦医保病人?怀念妈妈2001年10月18日金钱秘密2001年12月26日手表不见了2002年1月5日西梅2002年1月19日哈罗德2002年2月22日、29日老有所用2002年4月8日我为什么要看望爸爸2002年5月30日几代人跟人交往的能力2002年6月19日苏菲2002年7月8日选择2002年9月10日驾照考试2002年10月18日-19日给鲁斯的一个苹果2002年12月8日梦2003年2月18日一21日被困车中2003年4月30日太累,不想再麻烦了2003年6月15日一个大面包圈2003年7月25日友善之举2003年9月1日尿瓶2003年10月20日-24日通畅的大便2003年11月12日轮到我了2004年2月3日不思感谢情人节2004年2月14日独立的脚步2004年3月15日一份好吃的水果沙拉2004年4月28日订婚派对2004年5月7日穆瑞尔2004年5月14日去古德斯皮德歌剧院2004年5月16日五旬节2004年5月24日私处2004年5月24日礼物2004年5月26日还有五年2004年6月4日罗宾急诊室2004年6月21日经验教训2004年7月20日助走器2004年8月10日早老性痴呆症的早期2004年9月5日-6日更多的秘密2004年9月25日关于汽车的谈话2004年10月30日电话预约乘车2004年12月1日、4日生日聚会2004年12月18日原谅2004年12月20日重获原谅你是谁?2005年1月12日面临死亡的滋味2005年1月17日时光飞逝2005年1月18日生与死2005年1月19日在疯人院的一日2005年1月26日胶水布丁2005年2月13日空椅子2005年3月13日015日像动物一样2005年4月3日04日虐待老人在公园的一天2005年4月15日人性的抚触2005年4月30日代替妈妈2005年5月1日幽默感2005年5月7日因果报应2005年5月24日强迫症2005年6月3日争吵2005年6月11日短期失忆2005年7月16日看护人员2005年7月27日罗马,罗什么马2005年8月1日同情疲劳症2005年8月11日梅瑞尔依赖纸尿裤2005年8月20日爱的语言2005年8月26日沉默是金2005年9月7日悌丽2005年9月8日又一天,又一个危机2005年9月23日024日导管2005年9月25日爸爸就是一本书2005年9月26日特里·施安沃2005年9月26日兄妹之间的争执2005年9月27日更多的兄弟姐妹间的争执DNR——不要抢救2005年9月27日人性错误2005年9月27日-28日没有说出的话2005年9月28日D开头的词2005年9月29日优柔寡断2005年9月30日琼可耻的金钱2005年10月1日会诊2005年10月3日临终关怀部2005年10月5日迈克尔妹妹苏来探望2005年10月6日悔恨一个好男人去了2005年10月7日关于老去2005年10月16日敬畏日2005年10月3日

章节摘录

  这封电子邮件是这么写的:“亲爱的斯普林博士,我参加过你关于原谅的讲座,对你提出的照料老人的建议很感兴趣。我能问你一个问题么?如果女儿把爸爸或者妈妈送到养老院生活,她能够原谅自己吗?即使这个孩子确信,她的爸爸或妈妈是无法生活自理的,即使家里所有的人和朋友们都百分百地支持她把爸爸或妈妈送到养老院,她仍然会对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感到极度痛苦,备受强烈的内疚和自责的折磨。而实际上这家养老院条件不错,照顾老人也很周到。”  我回复道:“亲爱的米歇尔,你描述的是一个不能原谅自己的孩子,即便她没有做错任何的事情,且不说她没有任何恶意。她恨自己,是因为自己放弃这种挣扎,因为自己退出,因为自己没有做出更多牺牲。做父母的会抱怨说:‘我在这儿做什么?我想回家,我想要我原来的生活。我不能跟你住一起吗?’孩子因此就又会谴责自己。  “如果这个孩子故意冤枉了某人或者违背了自己的行为准则,她感觉内疚,那是正常的、应该的。内疚就像叫醒人的闹铃一样,可以让人做得更好,或成为更好的人。但有时候内疚感与引起内疚感的事情却不成比例,是缘于一种过度的责任感,爱和自我否定混淆在一起了。如果一个孩子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自私,她往往会变得抑郁低沉,甚至会讨厌自己。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愿把本书推荐给即将踏上或结束照顾年迈父母之路的每个人,有了这本书,我们在这段旅程上不再那样孤单。  ——理查德·施沃茨博士家庭内部系统心理疗法创始人  这不只是一本关于照料年老父母的书,更是通过发现我们到底是谁,拷问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从放大镜里观望我们的未来,直面痛苦的生死抉择,讲述人类忍耐力的作品。作者带我们一同走上改变我们灵魂的征程。  ——佩姬·派珀 美国艾克曼家庭研究所主任  《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写出了女儿对老父的热爱。不论是否家有年迈双亲,每个有感恩之心者都会为之感动。一个可爱、温暖的故事。  ——网友cathy Kirschner

编辑推荐

  在父母最后的日子里,儿女们应该怎么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3条)

 
 

  •   爸妈,你们老了,渐渐地,生病了,住院,出院,一次又一次。爸爸先走了,剩下妈妈,她孤单无助,这次出院后话少了,每天发呆,说梦见爸爸。“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仿佛是我的生活我的心境。看了好几遍,每次都有感触。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照顾我们盼着孩子长大,我们长大了结婚了父母自由了,然后父母老了,孩子开始照顾父母,有一天,他们行动不便了,再后来卧床了,甚至糊涂到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了,最后父母走了,孩子解脱了。生命开始了再轮回。年轻得时候没有这些感触,现在经历了照顾年老父母的日子,便有了很多对父母的理解,对健康的渴望对死亡的无奈。其实,死亡不可怕,残病的身体,对孩子的拖累才是令人恐惧的。祈求上天让我们优雅的老去,有尊严地告别这个世界,这样的轮回犹如日月星辰,这样的人生是我们的理想。
  •   老爸今年73了,自理能力很差,长期失眠,一天要抽三包香烟,他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因为老爸最怕去敬老院养老,故去年底,我把老爸接到我家与我们同住。与老年人同住,对我这个中年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年人的行为在我们看来相当古怪,又难以理解,甚至你根本无法接受,于是我们总有些冲突。作者把她与老爸在一起的日子以类似日记的形式向我展开,这使得我能好好的了解老年人的心理,从而尽可能地理解老爸,爱他、并帮助他,交待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总之这本书教会我怎样面对一位老人,也教会我怎样面对今后年老的自己。
  •   虽然中国人和外国人照顾父母的方式有很大差异,但感情是一般无二的。常为作者笔下的那些细微末节而感动,也为一些小温馨而微笑,也为离开的人而难过。
    邻居的阿姨总是担心自己老了,回得了老年痴呆变得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对她说;你有女儿嘛,不要担心。你可以把她从什么都不知道养到什么都知道,她也会一样照顾你的。其实我心里也清晰的知道它们的不同,养孩子是怀着希望的,而照顾年老多病的老人,却是以离世为终。想想,总是让人伤心的。对人来说,最好的表达爱的方式就是陪伴,要有自己的生活,又要照顾好老人,其实是很难做到的。所以简妮丝说它既给我带来欢乐,也给我带来沉重的负担,它既是一种祝福也是一种诅咒,或者两者兼有那么一点点,两者又都有很多很多。
    简妮丝把人分为两类:一种是照顾父母的,另一种是不用照顾的。我刚刚踏上这条路不久,这样的书,让人能更深刻的认识自己,也让我在这段旅程上不再那样孤单。或许那些没有照顾父母的人也应该读一读,那样就会对照顾父母的兄弟姐妹多一些理解。无论怎样,和我们一样的人应该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有很多机会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而有的人,你想对他好,却发现再也没有机会了。
  •   我已於2010年7月11日已购买过一本<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但本月24日不慎又申买了一本,25日货到时始发现,当日即申请換购<蔣勋说红楼梦2>一本,但可能申请換购程序未填清楚,请予协助办理。
  •   这本书适合那些已经步入中年,自己的父母已经衰老的人们。
    那些已经在照顾病痛、衰老的父母的人们会很有感触
    而那些父母身体尚好的人们会静下来认真的思考。
    我的妈妈正和作者的父亲一样,因为疾病已经不能自理,需要家人照顾,所以读的时候感同身受。这也让我开始思考自己老了以后该如果渡过。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   非常好的书。父亲患脑梗偏瘫,完全被保姆控制,对儿女的关心和付出视而不见。令我们很伤心。看了这本书,感觉是现在生活的再现。我将书中感受深刻的句子用荧光笔划下来,然后把书送给父亲,让他了解人到老年会发生的生理心理巨大变化,感受儿女对他深切的爱。通过这种方法,和他交流。他用另一种颜色的荧光笔在书上标记,并做批注,希望引起我们对他的理解。这本书沟通了父女间心灵的交流。
  •   我的母亲刚去世半个月,接下来要全身心地照顾83岁的父亲,很希望能在这本书里吸取到更好的经验,尽我们的全力让父亲过好他的晚年。
  •   感人的同时,作者并没有用高高在上的态度来说教,而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给与启发和建议。在明确阐述主题的情况下给与读者以心理的安慰。个人非常喜欢!
  •   面对亲人的不断衰老,直到离世,我们虽然无能为力,但可以温暖的陪伴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我最欣赏里面的一句话——只有年老的父母不惧怕死亡,年轻的孩子们才不惧怕生活!
  •   看完这本书,想起了电视剧里的一句话:“在的时候对我好”,这本书值得所有做儿女的看一下!小时候,他们是我们的大山;如今他们老了,我们便成了他们的大山!
  •   很感动,很受启发,好书,值得购买
  •   超级感动……
  •   书不错,我还作为礼物送了朋友
  •   很温馨,可看性强,虽然不是那种经典或新颖观点的书,但是可以带来阅读愉快。
  •   对于大人来说 这本书挺好看的 能看出眼泪 人都是要老的
  •   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有点现实指导意义,值得一看。
  •   家中有身体不好需要照顾的老人,应该看看此书.有助于调整平衡心理. 有用.因为是心理专业人士的文章,所以对于心理的描写比较准确到位.
  •   很感人, 伴我和母亲最后的日子
  •   不如想象得那么好
    大约是文化差异的缘故吧
    原本以为可能会更深刻些
    但作者好像没有做到
    或如前言中所说
    她可能并无意写得肤浅
    但很多地方还是略显肤浅
    纵然有些深刻的闪现
    放在一起又略显支离
    它大约是一部心灵日记
    可作鸡汤啜饮
    却不能给人提供关于养老敬老的崭新启发
  •   虽然文化和社会环境不同,但人心是相通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看了本书深有感触。父母为我们操劳一生,我们不能用任何借口忽视、怠慢他们,要运用智慧解决生活的难题,并从中体味到生而为人的全部乐趣。
  •   刚看了一部分,感觉中西方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考虑的角度不尽相同。还行吧,继续看下去。
  •     “岁月就像书卷,希望别人怎样记取你,就请在上面写下怎样的话语”。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也终会为人父母。这本书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和父亲度过的父亲的最后时光。写出了我们每个为人子女都想到过的事,并且替我们想到了许多我们想不到的。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看待生命的轮回,如何优雅的老去。
  •     很感恩简妮丝·斯普林, 迈克尔·斯普林,謝謝他們帶來的分享。那段時光對於斯普林夫婦,需要很大的耐心,包容,體諒。
      翻看這些記錄,我將自己的角色有時候設定為簡妮絲,有時候設定為她的父親,我會想如果我是當時的他,我會如何,我會因為繁複的照顧而厭煩嗎,我會充滿愛的,不厭其煩的歡喜的照料我的爸爸嗎。
      我聽見我內心微弱的說著,它不敢大聲說,因為它知道這個念頭是不對的,我微弱的說,我做不到,堅持一兩天可以,但也是有不願,我看到自己是多么的自私。回想爸爸對我的照顧,與之相比我太卑微了。
      那麼我在這裡看到什麽。
      我看到學習的樂趣,學習愛,學習耐心,學習溝通.
      
      感恩我的父母,
      是你們,不是其他人,
      也恰恰是你們,于千萬人之中,我們遇見,
      我最美麗的前半生是你們陪伴我,
      那麼請讓我陪伴你們走完你們的後半生,
      這是我能做的,就如你們一直努力在為我做你們能做的。
      感恩。
  •     读起来很有感触,让我想起好朋友的经历。
      她母亲在非常突然的情况下离开。
      好友却在事隔6个月之后找到我,失声痛哭。。
      并向我吐露出她埋藏在心里的秘密。。
      
      原来她母亲发病后医生曾经找家属谈话,
      说现在情况危急,只有手术,不过康复机率很小,
      有可能植物人,更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好友说最后她和父亲选择了不做。
      她承认当时考虑到几十万手术费用,
      很可能人才两空,才选择了放弃。
      但是现在钱留下了,每天却活在悔恨中。。。
      
      。。。始终说不出谴责的话。。
      虽然我坚信同样的情况发生在父母抢救孩子身上,
      那一定是倾家荡产也是在所不惜。
      为什么为人子女,却大难来时第一想到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呢
      人们赞颂父母爱的伟大,鄙视自私不孝的子女
      试问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对父母的爱胜过父母对她/他的爱呢
      
      亲情的爱是向下传递的,与其说是爱的轮回,不如说是对过往的告慰与偿还。
      
      我相信我的这个朋友终将从自责中解脱,因为她知道就算全世界都不原谅不爱她,她的母亲会原谅她爱她,就像一直以来那样。
      
      
  •      一个人活在世上要学习的东西总是很多,但是谁能像父母给你的一样多呢?《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作者简妮丝像平常人一样经历着子女与父母共同走过的旅程,但同时她又是一位心理医师,在不断的自我心理建设与自我成长的同时,也如无声润物的春雨般细细的向所有已经经历过、正在经历着和将要经历这些的人们讲解着这人生中重要的一课,让所有读到它的人都能获得平和、原谅、勇气和慰藉。
       尽管人人都知道照顾父母是子女必须的责任,尽管社会导向一直在做正面引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照顾年迈而多病的父母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仅是辛苦的问题,更多时候是心理压力的无处纾解,我们需要帮助,需要心理疏导,《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就是这样一本书,它平白如水的叙述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抚慰,它几乎触及到了一个人晚年所经历的种种尴尬和为人子女者所有的焦虑与矛盾。从真正面对父母不再独立开始,到与自己同住还是送去萨莫伍德那样的养老所的矛盾的出现,从遇到事情习惯听取父母意见到父母几乎事事依赖自己,从父母悉心地教导我们到我们总是想去改变父母的观念……一切的变化都与矛盾同行,让我们无所适从。怎样才能让辛苦半生的父母得到温馨而舒适的晚年?怎样在照顾他们的同时也能让自己的事业不受牵绊?怎样面对父母才能抹去心中那总是萦绕的愧疚感?简妮丝在书中用她与父亲的种种和她与自己患者之间的对话委婉的解决着这些问题,给我们点一盏指路的明灯,每一个为人子女者绝大多数将来也会为人父母,所以,我们都应该读一读这本手记。
       随着身体逐渐的显现出力不从心,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焦虑,这种焦虑是为子女者所不能提早体会,除非有一天我们也到这个岁数,所以,面对父母很多“越来越不听话”的表现,子女总是很难理解,并且一直试图去改变父母的观念,简妮丝在书中告诉我们问题不是出在父母,而是出在我们子女身上,如果你能明白看到这一点,那么也就不会有那么深的无力感了。有些时候,我们必须做出一些选择——在自己的事情和父母之间,简妮丝用自己的实际情况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有些时候,我们对父母会有很深的愧疚感,这些愧疚感不是来自于自己的疏忽和懈怠,而是对于不能减轻父母痛苦的无力感;有些时候,我们还会因为兄弟姐妹对父母的疏于照顾而生气,为自己的不断付出而感到心里难以平衡;最终,我们还要面对不管如何努力,父母终要离去的事实。所有这些,如果处理不好就都会成为压在心里难以排遣的负面情绪,我们需要学习,需要别人的帮助,在书中,简妮丝有时是借助宗教的力量,但更多时候是自我净化能量的强大效用,而我们则非常幸运的能从她那里得到更系统的帮助。
       读《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最令人震撼和感动的还不是这些。
       让人感受最深的是父母的给予,父母在盛年时期不停的给予子女他们所能给予的一切,这种付出几乎成为一种习惯,即使在人生的后半程,他们还是在不停的给予子女更为宝贵的东西,尽管方式是那么的特殊。简妮丝在同父亲和父亲的朋友们的相处过程中,自己的内心也获得了强大的力量,对于生命的意义的终极思考、对于自己内心更深处的透彻检视、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悟,乃至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的认知,凡此种种,都是她在陪伴父亲度过一段宁静的时光时所获得的收获,有时是夕阳中父亲的侧脸,有时是静静的咖啡馆中父亲手中甜甜的面包圈,有时是父亲回忆母亲的一句话,有时是为父亲决定事情时的自我责问与审视,有时是在照顾父亲的同时联想到自己与子女的关系……人活在世上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去解决这些问题,然而心灵的强大力量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重要武器,父母尽管年老体弱,但是他们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我们,强大我们的心灵力量,在最后的日子中,用自己的生命来向子女阐述这些,看起来是子女在付出时间与精力,而实际上我们得到的要比付出的多更多。没有这些经历的人是永远不会获得这份宝贵财富的。
       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都是幸运的,对于那些曾经照顾父母的人来说,能够获得心灵的宽宥,对于那些正在照顾父母的人来说,能够获得支持的力量,而最幸运的莫过于那些将要照顾父母的人,他们该是带着惊喜与期待而不是焦虑与不安踏上与父母同行的道路——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的所有的恩赐。
  •     
       简妮丝的老爸安详地走了。她在书的最后章节写道:“每当想到自己在无情地衰老,先是失去生命的伴侣,然后又失去生命本身,我就会畏缩。幸运的是,通过对爸爸的照料,我对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就有所准备了。因为爸爸,我更加懂得如何能够优雅地老去。”她总结出一些要点,希望自己能幸运地活到需要使用这些要点的高龄。读她的书,我仿佛喝了一大碗专为老人调制的“心灵鸡汤”,没有畏缩,没有恐惧,却增添了坦然和自信。选录了她的要点,希望对我的朋友也有些启发。
      
      
       * 当子女对你照顾关心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出你的感激。有好多事情都要占用他们的时间。不要认为冰箱里的馅饼是你理所应当得到的,它们不会魔法般出现。
       *让子女们了解自己有关医疗救治的心愿,尽可能说清楚。避免让他们独自做出这类费力而且痛苦的决定。
       *不要不好意思使用拐杖或助走器,如果被虚荣心束缚,是有害的;也很自私,因为子女还得额外照料你。
       “想从餐厅里偷偷拿一根香蕉的时候,不要批评自己。这是跟年龄有关的一种思虑。
       *不要耻于尿到纸尿裤里,你能够获得更大的出行范围。
       *将代理权派给你信任的人,让他们了解你对遗产的想法。如果没有你的指示,以后事情就太难办了。
       *告诉你的家人和朋友你是多么爱他们,你为他们感到多么自豪。也许明天你可能说不出这些话了。
       *重新治疗过去的创伤。邀请你的孩子们和好友,让他们告诉你,这些年来你怎么伤害过他们。用开放的心态去倾听。要有勇气道歉,也要勇于原谅自己。
       *要经常享受每日每时。不要等到视力或听力减退了,才意识到它们的宝贵。
       *不要因为他人的方法和态度,就觉得自己是个麻烦。如果你觉得生命是可贵的,那么就是可贵的,即使不再完全。
       *不要任性或者过分要求别人,这样你会失去倾听你、关注你的人。
       *报名参加新的活动。尝试新的活动。这样会让你的生活更有意思,也会让你这个人变得更有意思。
       *子女把你安顿在养老院,不要生气。如果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会感觉跟你更亲近。也不要急于决定接受邀你同住的建议,以免超出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
       *如果你认为身边照料你的人对你不好,欺负你,要敢于向能保护你的人说出来。但也不能曲解别人的好意。如果没有确切的依据,不要使用刺耳的指责。
       *不要让你的骨骼在床上和椅子上钙化。每天都到户外去,哪怕几分钟也好。
       *注意自己的外表。不要让自己身上有异味。请你信任的人告诉自己,在那些方面加以注意。
       ”对照料自己的人要耐心些。这是一份地狱般的工作。
       “努力用幽默感来接受自己的衰老。正如一位九旬老人的自语:”回首一生,我知道有许多让我后悔的事情。幸运的是,我想不起它们是什么了。“
       *当坏事发生而你又无力改变的时候,就要努力接受。罗马,罗什么马。
       * 你的记忆和力气都会减弱,但不要减弱对生活的热情。每天都要找到开心的事情。
       *要求子女告诉自己真实的身体情况。关于葬礼的安排,要将自己的心愿表达出来。这是你最后可以做的事情了。你表达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可能照你的意愿行事。”
      
       这是本不轻松的书,这是个沉重的话题,可是当我合上书页,并且一连写了几篇博客以后,就像穿越了一条长长的幽暗的令人窒息的隧道又重回阳光下,反而轻松了。不知是不是因为“凡事预则立”的缘故。既然无数人在我们前面,还会有更无数的人在我们后面,那么一切都是可以忍受的,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何不幽默一点,或者温馨一些:在那里有多少久而未见的亲人和老朋友哟。
      
      
      
      
  •      不光在中国,即使在美国,将老人送养老院,也是一个不容易做出的决定。简妮丝要送老爸进养老公寓,老爸恳求道:“我给你十万美元。你可以在你家房子边上再建一个房间,我住在那儿。我不会打扰你们的,我还能为你们跑腿办事,我给你们做晚饭,帮你们把要洗的衣服送到洗衣店。我不会给你们带来一点儿麻烦的。”是的,各种养老机关就像流沙,踏进去,就是向着坟墓不可逆转地滑去了。没有人愿意独自坐在场外,看别人玩游戏。没有人愿意被从子女和家庭的世界拽出来,被托付给养老院。到了那里,他们把自己的智慧传授给谁呢?去娇惯谁去宠爱谁呢?但简妮丝还是对老爸摇头了,她说:“爸爸,我很爱你,我也欠你的。不过那样对我来说可不行。”简妮丝的“绝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进养老公寓,对老爸来说——
      
       安全。“我家可以说是一个死亡陷阱——很多楼梯,滑脚的地板,没有步入式淋浴间”。
       健康。“老人需要不断的医治,需要每天护理、治疗。这些在养老机关更容易得到”。
       财务。“父亲的医疗保险只报销在医疗机构产生的费用,不报销在家里产生的费用”。
       情感。“老爸如果跟我住在一起,会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在一个更为活跃的社交圈子里,他会有新的朋友,甚至还会找到一位新伴侣”。
       对自己来说——
       “我是在家里工作的,需要个人空间,需要安静。”
       ”我的孩子们需要我全心全意地照顾。”
       “我的婚姻经受不住这样的压力。”‘
       “我父亲的要求特别多,令人无法相信的多。全日照顾他,太难了。”
       这样的分析实事求是。事实证明,简妮丝的父亲在医疗机构里度过了最后的快乐而充实的时光。
       我和许多朋友一样,对进养老院是深恶痛绝的,认为那是一个“等死的地方”。可是春节后,我去卢湾区的金色养老院探望妹夫的父亲——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回来后想法就有了些改变。老人是四人一间的“经济舱”,空间自然小,走路都要折转身子。就在他的“螺丝壳”里,他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听听书,看看报,忙点“小乐胃”;看来情绪还很不错。我想,一个硬件谈不上好的养老院,老人为什么还活得比较自在呢?首先老人自己要摆正心态,不要把自己看成什么“殉道者”“受难者”。为什么一定是“等死”呢?为什么就不能是人生的最后的学校、旅程最后的驿站呢?新的环境、新的同伴、新的内容,权作一次新的开始吧。其次,更重要的是子女一定要倍加关怀,千万不能有“责任已尽”的想法。因为老人身在养老院,心却是在家里的。他们在养老院里最自豪的便是亲人的探望和逢年过节被子女接回家,最失落的便是子女的冷淡和遗忘!到了“荦荦孓立”的养老院,亲情更是他们最主要的精神支柱。亲情充盈,他们会觉得进养老院是替子女排忧解难,有成就感,自豪;而亲情匮乏,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上当受骗,是被社会抛弃,从而一蹶不振。妹夫一家做得很好,三兄弟常常去,而他住得近,每天必去,虽然短短一个小时,有时话也不多,但即便这样,老人也非常满足。常常听到养老院里传来的负面信息,其实都是和子女关心太少,一推了事密切相关的。
       可是有些养老院地处郊区,经常探望不大方便,这样,除了通过其他渠道来关怀以外,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专业水平就显得尤其重要。而目前我国的养老机关缺乏的正是这点。护理员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老人的心态,这比任何现代化的设施都要紧。我想,与其“高薪养廉”,不如“高薪养护”,让那些护理员们安心工作,热爱工作,让处于生命终端、也是最为“弱势”的老人尊严地走完人生。这可是功德无量、跟每个人有关的大事呀。
       进养老院,不是最好,却是较好。养老院,不是“好东西”,可是您能想出比它更好的东西吗?
      
  •      从拿到书的那一刻,我的头脑里就没有消停过。关于亲情,关于爱,关于陪伴,关于责任,所有的一切都轮流在脑海里如同放电影一样一遍一遍的过。
       人生就是一场轮回,有的人认识到这一点,有的人还不了解,有的人忽略了。简妮丝以日记的形式用简单的语言详细记录了她的认识。照顾年迈的父亲,是一份沉重的责任,给予并不都是快乐的,当你担负起替别人选择的职责时,这种作为往往比为自己做选择更加艰难。
        为了平衡事业、家庭和照顾父亲这三者,简妮丝的计划常常被变化取代。别小看这种取代,如果只是短时间的自我时间的牺牲,咬咬牙也就过去了,想想看在漫长的几年时间里,也许是三年,也许是五年,甚至是十年,长时间的私人生活被一件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消耗掉,这对人性也是一种拉锯战式的考验。
        
        读初中的时候,我的奶奶出了一场车祸,车祸后勉强可以借助板凳的支撑一步一步挪动,随后不久,又出现小脑萎缩压迫神经,导致神经性幻听,整晚整晚认为有人要害她害我和爸爸,不论白天黑夜在家里喊叫摔砸,惊恐不已。
        这一场关于奶奶生病的变故,持续了整整六年。因为涉及到我和妹妹的中考和高考,尤其是高考,我们一家人被迫分居。爸爸为了照顾奶奶方便住在家里,我为了安静的复习借宿别人家里,妈妈要照顾店面留宿店里,妹妹则在家里店里借宿之间随机。
        每个人都是核心,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为了家庭,为了前途,为了生活。我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抱怨不断,常常觉得自己是最辛苦的那个。奶奶需要亲人们的陪伴,亲戚们借口多多逃避照顾自己母亲的责任,大人们支招让爸爸把奶奶送去养老院,左邻右舍每隔几天就上门告状。说起来,这段故事太长了,每每念及,我和妹妹都会很委屈的双眼通红,如果非要说这也是人生的一种体验,我们真的愿意从未体验过。
        唯独爸爸,一直那么努力的支撑着,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奶奶,维持我们家庭的平衡。每个人的态度在这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中都显露出来。爸爸放弃了很多,事业上的,生活上的,偶尔他也会觉得失去了那些可以让我们过的更好的机会,但却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对他来说,照顾母亲陪伴母亲是他的责任。事情过去那么多年,两个姑姑突然就悔悟了,整日被自责压着,见到我必说的就是后悔当初没有照顾奶奶,常常说着说着就哭起来。
        陪伴,是那么容易说出口的两个字。
        
        “生活是一个完整的轮回。”照顾子女是一种希望,看着他们长大,心里无限感慨:自己陪伴着孩子见证了他们成长的每一个关键点。照顾父母却是在他们离去之后,子女才能得到解脱,这种陪伴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回报却不是显效的。
        这样两种陪伴,一个充满了激情与希望,一个多是疲惫和悲伤,却都让人成长。大多数人往往更加重视对子女的照顾与陪伴,忽视了年迈双亲看向自己的目光。
        
        坦白说,这本书的语言并不风趣,也没有那么华丽的辞藻。一切都平铺直叙,仅仅在书的开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整本书都以日记形式直观简妮丝的心理,从她的眼里看到照顾父亲的琐碎,文中穿插简妮丝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对她的患者进行指导时自己也从中获益的过程。
        不十分有趣,却让人感受到温情。当然,这需要慢慢翻看才能体会到简妮丝对父亲的爱。
      
  •      唏嘘女士建议成立一个“第二种人(照料老人的子女)”的沙龙,让那些有相同感受的朋友有个一吐为快的地方,得到不少认同。“吐”什么?“吐积怨”,“吐”那些难以启齿的烦恼,还有那些挥之不去的内疚。
      
       生命是一个完整的轮回。子女成了父母,父母倒成了孩子。照顾子女与照顾老人是完全不能类比的。父母是为孩子的未来投资。孩子们健康强壮,茁壮成长,让父母充满成就感。孩子们独立以后,父母就自由了。这是一种充满生机和生命力的转型。可是照顾年老的父母不一样。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耐心、精力,还有金钱,结果只能是父母在倒退,变得更加无助和无力。只有他们故去以后,子女才能得到解脱。于是形成了一个极其尴尬的怪圈:子女越是孝顺,那么他们离“自己的生活”就越是遥远——尽管父母延长的只是被疾病的折磨!
      
       中国人是最讲孝道的,所谓“百善孝为先”。可是就我所知,长期照顾体衰多病的老人,难免不会因极度的身体疲劳引发心理疲劳,这就是忧郁、烦恼、埋怨,直至产生“如果……”的闪念;可是这种触及道德底线的想法立即被深深的内疚所代替,于是重新打起精神,投入到也许比“八年抗战”更漫长的“一个人的战斗”里。可是要不了多久,这种灵魂的折磨又得重新出现。如果有人可以说说也好,问题是这种要“遭雷打”的“大逆不道”,你敢亮出来“斗私批修”吗?幸亏我们的祖先还留了一句“久病无孝子”,让“第二种人”得到了些许安慰。然而谁又肯承认自己不是“孝子”呢?于是你外表的坚强被人称道,而内心的“泣血”却无人可知!
      
      双亲早早离世,是人生最大的不幸。许多朋友由衷地感慨:想“孝顺父母”,却再也没有办法尽孝了,无限地感伤。是的。这种感慨同样也使我们常常处于自责的田地。人老了,难免多疑、饶舌,难免偏执、促狭,难免“作”。他们一辈子也是积怨多多,谁让人生不如意“十七八”呢。于是在他们生命行将结束的时候,需要找一个“排气阀门”,而住在一起的子女便成了最佳选择。糊涂的老人往往会忘了你长年累月的付出,独独记住了你的一点“不是”,大做文章,让你寒透了心。我的老妈算得一个通情达理的老人家,可也难免让我生气。有时忍,有时忍不住,就会辩驳;而辩驳的结果还是内疚——你跟“老小孩”认真什么呀,谁都在羡慕你呀,从“基因”到“福气”……
      
       光鲜的表象后面,往往隐藏着人所不知或者装作不知的真相,说出来是要有勇气的。是呀,随着老龄社会的来到,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在照料老人中产生的负疚感确实是难以挥去的。那么,让老人进养老院该是最合适的选择了。可是,即便那样,那种负疚感就真的能够去除了吗?……
  •      校友聚会,各自介绍情况。W先生说自己和妻子上面有四位老人都由他们照顾。老人们“八老九十”,高寿却不健康,还有卧床不起的;老父亲年初去世了,还有三位在“苟延残喘”。大家都嗟叹不已。距聚会好多天了,但W先生那夹杂着无奈、烦恼和极度疲惫的神情常常在我眼前晃动。我也负担着赡养母亲的责任,可是老人家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比之W先生,我不知要轻快了多少倍!可是在照顾老人的子女里,像我如此幸运的又有几许呢?他们的生活的沉重,是那些没有照料过年老体衰的亲人的人所难以想象的呀。
      
       一位朋友自己身体不好,照顾久病的母亲已经有许多年了。偶然跟她联系,她不是在母亲的病榻前,就是在顺昌路的“纸尿片市场”,从来没有听说她到哪里去玩过。她自己也快崩溃了,去年初把母亲送进了一个考察了多次的养老院,每天仍是去探望。可是噩耗传来,白天还是好好的,深夜养老院却打来电话,说老人走了。养老院是有猫腻的,可是她哪里有精力去打那种马拉松式的官司呢?从此她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为什么要送母亲去那里呢,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终身后悔的决定呢?……所以照料老人的子女,他们常常会处在一种无能为力又复杂矛盾的心态之中饱受折磨,这是比肉体的疲惫更加沉重的负担。除了得到泛泛的同情以外,他们又到哪里去寻求强有力的心理支持呢?
      
      所以我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发现了《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翻看了“内容提要”,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作者是美国的临床心理医生简妮丝.斯普林,她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诚实和柔情,记录了照顾父亲生命最后五年的历程。母亲去世后,她接手照顾父亲。刚开始的时候,她放心地注视父亲:他逐渐适应了养老公寓的生活,他的坚强,还有新结识的朋友支撑着他。但随着老爸健康状况恶化,她经受了艰难的考验,要为他作出一系列医疗和财务方面的决断,并在父亲不断增加的需求与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生活中间寻找平衡。这本书充满了幽默与爱,欢乐与忧伤,它坦白率真,既是令人慰藉的深思,也教给人们如何去优雅地变老。
      
      作者在序言里的第一句话便是:“我现在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人照顾过年老体衰的父母,另一种人没有”。可是,幸运的您今天不一定是“简妮丝”,可是您明天一定是“老爸”,所以这本不厚的书一定会引发我们不少思考。我准备把这些思考写多篇博客,让自己心里踏实;如果能使第一种人感到些许轻松,就更加满足了。
      
      
      
  •      这是一部心理师的手记,这是一部描写父亲和女儿和平相处的晚年时光,这更是一部为了纪念父亲节而送给我的礼物。父亲走了,悄悄地走了,带着些遗憾但无比快乐的走了。封面上那两把空空的椅子,似乎在诉说着曾经的父女俩在畅谈时的快乐时光,但时过境迁,给我们留下的唯有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积淀。
      
       总是听朋友说,老爸越来越像小孩,动辄苦恼,不喜欢寂寞,当自己被冷落的时候也会搞一些古怪的动作吸引家人的注意等等,而且从心里很难接受老人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我是一个刚刚走入而立之年的有妇之夫,没有经历孩子的苦恼,没有尝试照顾老小孩的机会(因为父母很健康,呵呵),但读完《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让我感触很深,每每读完一篇日记,思想总是飘到遥远的将来,想象自己蹒跚的脚步和孤独的身影,那种凄凄的感觉令我伤感。
      
       在《再见,妈妈》这本书中,作者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对天堂里的妈妈的无限怀念。今天读《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深刻的感悟到作为女儿的作者,用文字记录了父亲进入天堂之前的时刻,如何在疾病和孤独中,走过自己的风烛残年。在天堂的门前,有过欢乐,有过痛苦;有过父女之间的误解,有过理解之后的恍悟;在交流中增添朋友间的友谊,在无奈中却得到了陌生人的关怀。掩卷沉思时,斯普林与父亲交流的画面、父亲和朋友相互帮忙的画面、父亲那种邋遢不按时吃药的画面,像精彩电影片段在我眼前飘过,感谢斯普林,感谢这本书,让我开始懂得现在是照顾父母的最佳时刻。
      
       在读这部作品之前,想到一个外国人写自己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我的脑海中总是会蹦出“悲惨”的字眼,因为在某个曾经的时刻,一篇描写国外和国内老年人享受的待遇比较的文章,让我从此对国外家庭成员之间的冷漠产生无比悲愤的呐喊,老人在风雨飘摇的晚年,却只能在养老院孤独的生存,抑或是在某个医院在病痛中结束自己的生命。读完此书,我才知道,曾经的我是多么的单纯,单纯的只是相信书中的文字,我有是多么的片面,片面的接受而不是去详尽的了解。在书中,作为女儿,为父亲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如何用药,真是想尽方法,费尽心思。书中描述的故事,真真切切,让斯普林从此变得成熟,让我们读者从此知道更加珍惜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      让父母有尊严的老去
       ——读《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
       世界上少有什么天经地义的事情,照顾年老的父母可以算是一件。这是几乎所有子女都要经历的过程。出于对父母的爱,许多子女会尽己所能为父母提供良好的养老条件,但却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老人的尊严。许多人说人活着活着又会活回孩子,照顾老人就像照顾小孩,从一些方面来说的确如此,但相比孩子,这群一天天走向生命终点的,曾经是这个社会中坚力量的人,更加需要尊严。简妮丝的《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用她与老爸所度过最后五年光阴的记录告诉我们:如何让父母有尊严的老去。
       让父母有尊严的老去,首先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有用,而不是事事要人照顾的废物。在书中,移居到康涅狄格州养老的爸爸坚持要取得驾照,拗不过的女儿只好带他到机动车辆管理局去申领驾照,虽然纵深感知力有点差,但善解人意的年轻考官还是给了老爸驾照,当然补充了一句:“为我做件好事吧,除非不得不开车的时候,你不要开车”,身为心理医生的女儿写道:“这位考官给了爸爸一份礼物——不仅仅更换了驾照,而且更新了生命期,至少今天如此。让爸爸冒着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危险继续开车的想法令我十分苦恼,但是为了让爸爸高兴,我还是这样做了,说我不负责任、草率或者懦弱都行。我是不忍心拿走父母车钥匙的许多子女中的一员。”当然,在最后老爸是在开不动车的时候,作者还是劝老爸叫出了车钥匙,但在老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一定要给他们些事干,这样他们才会觉得活得有意义,保持生命的活力。爱父母并不是要替他们包办一切,从这一点来看,照顾老人倒是和养育子女有几分相像,当然,这也需要社会多一些向那位年轻的机动车管理局官员一样善解人意的人。
      让父母有尊严的老去,还要让他们保持与社会的接触,拥有一个社交圈子,而不是关在家里,在孤独中等待死亡。所以作者坚持让父亲在一所生活自理的老年公寓养老,而不是居家养老。在这家老年公寓,父亲认识了一群老伙伴,大家每天一起进餐,一起讲过去的事,一起分享各种快乐与痛苦,是不是的还会到附近的学校或剧场看看演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才会体验到一种存在感,是生活保持着一种充实的状态。
      让父母有尊严的老去,还要给他们一定的隐私。所以当父亲去游泳的时候,虽然老爸行动起来已经磕磕绊绊,但作者仍然让老爸自己换好泳裤,再为老爸擦拭身体是不去看他的私处。“私处就是私处,即使这位男士生命中其他部分就像一本打开的书,而我正在一页一页翻看这本书”,摧毁一个人自尊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所有的隐私暴露无遗,记住在任何时候,都要给老人留些隐私。
      让父母有尊严的老去最后一步是让父母优雅而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让父亲浑身插满管子、靠营养液延长生命,等着生命仪上的曲线慢慢拉直,还是撤掉干预,让老人在洒满阳光的房间里安详地离去,这是许多子女要面对的共同问题,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爸爸一生过得很好,以后不会比以前更好了,只会更糟糕。在这个世界上他面对的只是痛苦,更多的痛苦”,有时放弃治疗并不等于谋杀,而是一种爱。当一个人一天四分之三的时间在昏迷中度过,剩下的时间要忍受疾病带来的巨大痛苦时,你能说让他活下去不是一种折磨吗。把最后的选择交给老人吧,让他们有机会优雅地告别世界。
      “岁月就像书卷,希望别人怎样记取你,就请在上面写下怎样的话语”,从这点来看,让父母有尊严的老去,就是帮助他们工整地书写完这最后几页书,给世界留下一个美丽的结尾。
      
  •      恶人并不是这间养老院,而是生活本身,是时间,把我们都耗空了。
       ——书里第36页
      
       这本书读得很快,想写书评时却不容易。我可以说是因为日记体让内容难以总结吗?
       分成几点,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一. 我要的安慰
       会想看这本书,是因为自己强烈的需要。我的奶奶是书中的“亚瑟”,老年痴呆和中风病者;应该说比亚瑟更严重,亚瑟还可以自己坐着看电视,而我的奶奶不能动不能思考不能吃东西不能排泄。看到亚瑟时,作者和父亲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他们的结论是“宁愿死去也不要像亚瑟这样,如此空洞茫然,没有任何生机”;而我的奶奶已经这样在医院过了四年,当然,和她一起撑着的还有身边护理、付钱、送饭的一众人。
       在父亲病重的过程中,每次的“退化”都让作者心痛不已难以接受,助走器、对旁人的怀疑、鼻饲管等。但这些我们都已经经过过了,我们都已经默默接受了太久了。我一直在找啊找啊,想找到一个冲击点,找到一个醍醐灌顶的契机,但直到最后也没有。
       所以,就这点上说,我想要的安慰,直到最后也没有踪影。
      
       当然,病痛之间不具有可比性;而我要的安慰,是长久默默接受下一直难以融化的部分,我的吃苦多年的奶奶怎么就能够在眼看“享福”的当口输掉了呢?当然,这只是个人对书籍的预期,借鉴性不强。
      
      二. 终极的问题
       那么,回到这本书传达出启示的根本上来,关于衰老、病痛与死亡。
       书的内页,“作品简介”最后写到“是对一种普遍性经历的令人慰藉的深思,也教给人们如何优雅地变老”。
       ”优雅地变老“,我从来都不相信这句话,我也一点不觉得这是这本书想要做的。不要告诉我作者自己在书中都写了,那我会说用这个词是翻译的决定。
       变老不会优雅,它更多时候是一件仓促又局促的事情。书里说“生活是一个完整的轮回”;“最后的回归;再努力也无济于事”。
       我在日志中写过这么一段话:”人生似乎是从出生时的不能,慢慢到能,再慢慢退到不能的过程,虽然掐头去尾地看没有损失,但与之前迎面直上的欣欣然不同,老年的退守要花掉太多的勇气和智慧了,越是鼎盛过的人生越需面对悬崖般的落差。现在的我想来也觉得难以坦然,更别说优雅地老去这样的境界。“
       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来自之前的阶段,于是不管之后怎么支撑总是差强人意,总觉得自己不如前了,成拖累了。
       上周去医院,爷爷做了很多菜给我吃,这时的他显得格外有精神,我很配合地一个劲吃一个劲赞美,我知道爷爷也在寻找一种价值和证明。现在我们很少吃爷爷弄的菜了,他出院后也是随便吃点什么对付。而十年前,我一个人在家里,爷爷7点就站在我家门口(5点就起来弄),捧着一大碗肉末酸豇豆。我也吃了一个暑假的稀饭加肉末酸豇豆。爷爷以前是我们心中的山,无所不能又温暖柔软;而现在,他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的帮助,走路也不能走久了。
       作者在父亲走后,给出的几大条总结,与其算作教人”优雅地老去“,毋宁说是“如何准备,安于接受”。
      
      三 “你有没有想过死呢” ——“我一直都在想”
       家人和医生商量后,签了协议,于是作者父亲的各种“管”被拔掉,”一个好男人“走了。
       那我的奶奶呢?
       原来不只是在贫穷中,在先进的西方世界,我的奶奶也撑不到今天。
       看了书后,我小心翼翼地问奶奶的看护小陈阿姨,”你说,如果奶奶这样,我们就让她走,算不算犯罪?“她看着我,说她也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
       但,爸爸永远很坚定,”如果这时不尽孝,那还有什么时间可以做些事情呢?“
       最近每次去医院,奶奶看到我,眼泪都一直流,我觉得奶奶有话想说,又说不出来。看到她那样,我也一直偷偷哭。
       虽然很邪恶,我也想过,奶奶会不会是想说,就让我走吧,我这样更痛苦…… 奶奶是很痛苦,动弹不得,吃要靠管子,排泄也靠管子,每时每刻都吊着水,被来探望的人逗着说话。大家都问”认识我是谁吗?“以前奶奶会说”装傻“(即废话,当然知道),后来也不说了。奶奶是真的累了 吧……
       正如书中的作者,有时我也担心,在我们不在的时候,看护会怎么对待奶奶?因为怀疑,所以每次奶奶瞪着他们时我心里都抓紧了,总是在猜测会是什么事情。
       不过就算想过,我也接受不了。现在无论如何还可以看到奶奶,还可以对着她说话讲故事、给她按摩,如果有一天奶奶真不在了,我真的受不了,在梦中都体会得到心被剜的感觉。
       我欠奶奶太多了,还没有做过什么呀。小时候一起睡觉,用夹子刺进奶奶耳朵,奶奶耳朵当时就开始流血;上小学时,曾自以为是地认定奶奶重男轻女,在屋里墙上刻下字,对奶奶的眼泪也置之不顾。在奶奶进医院前的最后一次见面,她居然还念叨着小时承诺我的手套……
      
      写到这里必须要说,这篇书评太不像样了,太不合格了,太没有借鉴意义了,全是个人的事。我认错,但,就这样吧……
      
      还有,下面两条是书本身的,虽然有点短。。。
      
      四. 开解的方式
       本书的作者临床心理医生,在书中每一段的开篇都是作者与患者的交流。我想作者也是借由这种方式,让自家的事情有个稍大的关切面。
       但不得不说,这部分是我最不喜欢的。
       我不喜欢谁站在高处说话,不喜欢一方说一方接受;根本的,我不喜欢用话语开导,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的。
       我喜欢作者父亲的做法,那是”无招胜有招“。在作者去面试前,父亲看出了她的紧张无措,于是他说,”我们去钓鱼吧!“没有多余的话,没有理由,没有诠释,但就这样,镇静和集中到来了。
       谁又真的懂得谁呢,谁又真的知道最好的途径是什么呢,我们唯有尽自己的心力去提供一种选择。
       不过这里还是要总结下书中提到的三个”小技巧“,我个人觉得是有益的。
      1. 作者父亲的看护打电话,说他很疼;作者说“问问他,如果分成十个等级的话,他的疼在哪个等级?”(P147)分解开来,具体化,更加能了解具象。
      2.强调“倾听,重复” 任何人都渴望是被尊重和理解的。(P178)
      3.让子女们了解自己有关医疗救治的心愿,尽可能说清楚自己的要求。(P209)这是我心里对于衰老最重大的准备。
      
      五. 形式
       喜欢这本书的封面和腰封,清净的文字和配图、温暖的色调,很好,很合当……
      
      这篇不是书评的评论,望大家海涵……
      
      
  •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轮回,从出生到死亡,我们从什么都不会,到自己能够独立,这是成长;而在接近死亡的时刻,我们又从什么都会回归到什么都不会。在人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给以无私的爱,因为孩子是未来的希望,而当你老的时候,谁能够成为你身边给以无私爱的人呢?失去比拥有更加痛苦和无助。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过程,今天的付出是要给以当年那个爱护我和珍惜我的人,让他在最后的时刻能够体会到爱。那需要更多的耐心,因为在这个时刻,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希望,而是死亡。
      女心理医生写了她的5年经历,其中的父亲是个有福之人,因为身边有一个爱他的人。
      作为我们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拿出自己的爱来,让那个即将逝去的人在最后的时刻,感受到温暖。
      人只有珍惜每个时刻,才真能拥有幸福。
  •   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是时间和地点,曾经也抱怨过,曾经也心疼父母过,只是走过之后,才知道原来亲情是点点滴滴的,只需要陪伴,却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善待一切,原来也很难,但还是需要。
  •   ……这书评,结果啥也没评……
  •   我本来就不太会写书评
  •   哈哈,那怎么做编辑啊
    话说你们的中国男送了没有
  •   
    那个……我再说一次 …… 我不是编辑 ……不给编辑丢脸了 ……
  •   这话啊。
  •   写得实在,顶一个。
  •   期待父亲节的到来,送一份大礼啊。
  •   因为这样,才不在看重结果。活在活着的人心里,就是没有离开。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