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金融市场波动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巴曙松  页数:25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07年以来,无论是全球金融市场还是中国金融市场,都经历了一轮大幅的波动和调整,一直到目前为止,这个波动和调整还在进行之中。纵观每一次的金融市场波动,往往在事后看,觉得脉络清晰、理由充分,但是当身在其中时,要清晰地把握其趋势何其艰难,可以说每个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都在从不同角度试图回答和把握这个趋势,而市场究竟向哪个方向运行,实际上也是所有参与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书中收录的这些形式不一、风格各异的对话、演讲或者书评,是作者这两年来参与的一些对话活动的文字的记录。这些文字有的已经在一些媒体上发表,书中都已经做了注明,有的则是以内部报告的形式发布的,此次也一并收入。

作者简介

巴曙松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还担任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商银行博士后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等职务。巴曙松研究员还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并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担任兼职教授并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巴曙松研究员还先后获得“中国基金业10年特别贡献奖”(2008年3月)、“地方金融贡献奖”(2008年8月)。

书籍目录

有形之手  中国转型之痛  从全球化角度把握金融竞争与金融监管  周期性回落中的宏观政策微调  次贷风暴仍肆虐,对外投资需稳健  灵活运用汇率工具,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开放的根本目标: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对银行业开放问题几点争论的看法  给反收购适当的生存空间,是一个市场监管艺术  完善社保体系正逢其时潮水退去之后  如果是冬天到了,那么大家都会感受到寒意  从历史比较中寻找市场调整的逻辑  直接融资发展与金融结构调整  熊市更需要价值投资  2007年“2·27”股市暴跌与中国股市走向  危险的困惑:中国股市重蹈日本覆辙?  蓝筹也可能出现泡沫  我国对内幕交易主体的界定范围过于狭窄  不要让熊嗅到你的恐惧  从国家战略布局中寻找投资机会  对冲基金:在全球金融动荡中寻找机会——与一位对冲基金经理的对话  政策微调不改周期与转型趋势,投资者面临调整中的差异化机会  通胀背景下的A股市场波动拐点还是回归  房地产供求缺口是现实问题  寻找生存15年以上的房地产公司——宏观周期回落与房地产市场调整  温室的花朵需要经历风雨:刚刚进入中场的房地产市场调整  不能脱离经济周期波动讨论房地产市场调整  不是简单的拐点,更是理性的回归——2008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附录  《美国货币金融史>翻译后记  泡沫之中,泡沫之后  全球通胀重临时,让我们倾听维也纳的回声  美元贬值:历史会继续还是会转折?  以专业的态度,培养专业的理财专家  为了对“手倦抛书午梦长”的向往:阅读的历程后记

章节摘录

  一、经济周期性回落和结构调整的叠加效应会使经济回落承受更大的压力  首先,经济出现周期性回落已是毫无疑问的趋势。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只有2次实现了连续5年两位数的增长,其中一次就是2003年以来的这5年。从增长周期的角度来说,2007年年底以来的紧缩政策驱动下的经济运行,本身就决定了目前所处的是一个阶段性的见顶回落过程。毫无疑问,中国经济从长期看依然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战略机遇期,但是,从短期的经济波动看,政策紧缩以及随后出现的外部冲击等,确认了经济的回落趋势。在2007年,我国经济的不少指标都明显超过了潜在增长率所能承受的范围,从当时的情况看,针对性地提出“两防”政策是有必要的。  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轨迹看,可以说我国过去几年的“低通胀、高增长”的经济增长更多只能说是经济发展周期中的一个十分优美的插曲。但是,从长期的经济运行看,这种组合并不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占主导性地位的时间段,现在看起来这个时间段有很多的特定外部条件。从宏观政策研究角度看,在2003-2004年的时候,经济学界一度十分关注经济的通缩、产能的过剩,其后随着中国加入了wTO,中国成为世界的加工厂,中国大量过剩的产能在全球范围内被消化,全球化的红利以及由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的劳动生产效率的改进,都是推动中国经济维持“低通胀、高增长”增长模式的十分重要的原因。但是在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平均中位数的GDP的增长大概在8%-9%之间,如对这一经济增长做一个细分的话,大概其中5%-6%是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和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增长,3%-4%左右是劳动生产率的改进所带来的增长。

编辑推荐

  百年一遇的金融动荡,促使我们反思原来一直是中国金融改革事实上的参照系之一的欧美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促使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也使中国金融业有机会针对这些不足和缺陷及时进行改进。巴曙松研究员近年来一直活跃在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的第一线,他的分析视角独特,观点引人深思。  杨家才,中国银监会监管一部主任  金融市场越是动荡,我们越需要理性的思考和独立的分析,金融业只有不断经历市场波动的洗礼,才可能不断成熟。巴曙松研究员先后两次在香港工作,其问亲历了两次金融危机,他的分析总能给我以启发与借鉴。  缪建民,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总裁,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人寿富兰克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融业之所以能够存在,从功能上看是因为其具有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而这种风险管理能力往往只有在金融动荡中才可以得到检验、改进和提升。巴曙松研究员一直跟踪研究金融业的风险管理,在担任兴业银行独立董事期间,积极参与兴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我们经常一起讨论与分享对金融市场的看法,因此我十分乐意看到他的新著出版并向读者推荐。  李仁杰,兴业银行行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对话金融市场波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起码比“金融战争”那些书有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