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学研究导论

出版时间:2011-1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美)詹姆斯·S.布朗,斯科特·D.雅布洛  页数:399  译者:罗长青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译自詹姆斯?S?布朗、斯科特?D?雅布洛的英文著作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Study。本书对“文学观念”、“文学语言”、“文本阅读”、“学术写作”、“文学理论”几个方面的介绍,会使普通读者尽可能快地踏上文学研究之路;对于那些已经步入文学研究的读者,本书对“什么是文学研究”、“为什么要进行文学研究”、“怎样进行文学研究”的思考,可以令人很好地梳理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该书具有实践性、批判性、启发性的特点。

作者简介

  詹姆斯·S.
布朗,宾夕法尼亚州滑石大学英语和西班牙语学士学位,俄亥俄州立大学英语硕士学位,1993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英语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爱尔兰文学研究,重点研究乔伊斯的文学作品,已经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现为美国爱尔兰研究会会员、乔伊斯国际研究基金会委员。布朗教授曾任查尔斯顿南方大学教授、绩效课程项目主任;布鲁斯堡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师资培训中心主任;现为曼斯菲尔德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
  斯科特·D.
雅布洛,1987年获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阿拉巴马大学博士学位。斯科特·D.雅布洛教授在威廉姆·福克纳、欧内斯特·海明威、达希尔·哈米特、考麦克·麦卡锡的小说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已经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雅布洛教授本人对短篇小说创作颇感兴趣,在相关文学刊物发表几十篇作品,他的短篇小说《海龟》2000年获首届斯波莱托小说奖。现为查尔斯顿南方大学英语系文学教授,南大西洋现代语言协会常务理事,兼任查尔斯顿南方大学英语系主任、查尔斯顿南方大学课程设置委员主席。
  
  罗长青,1981年生,湖南衡阳人。2006年考入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师从毕光明教授就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2009年考入南京大学文学院,师从黄发有教授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已经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毕光明,1951年生,湖北浠水人。1982年7月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84年9月至1985年7月北京大学进修中国现当代文学,1986年9月至1987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高级进修班学习。现为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海南省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责任教授,兼任《海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常务理事。

书籍目录

中译本前言
前言
第一部分文学与批评思维
 第一章 文学与经典
 第二章 挑战文学经典
  第一节 通俗小说
  第二节 诗歌的界限
  第三节 作为表演艺术的电视和电影
 第三章 为什么要学习文学
  第一节 批判思维习惯
  第二节 批判思维与大众趣味
第二部分 文学文本阅读
 第四章 阅读过程
  第一节 文本与隐含文本
  第二节 寻找线索
  第三节 作者意图
  第四节 阅读准备
 第五章 积极的小说阅读
 第六章 接触诗篇
  第一节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
  第二节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第七章 体验戏剧
 第八章 分析性阅读
第三部分 理解文学语言
 第九章 叙事要素
  第一节 情节 
  第二节 背景
  第三节 人物
  第四节 对白
  第五节 主题
  第六节 视角
  第七节 语气
 第十章 修饰性语言
  第一节 比喻
  第二节 修辞技巧
 第十一章 散文体裁
  第一节 从篇幅上给小说分类
  第二节 小说类型
  第三节 非小说散文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说明
第五部分 二手资料、文学研究与批评理论
第六部分 阅读材料
附录部分 中英文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阅读诗歌、戏剧、虚构小说、纪实故事的时候,要从不同视角或不同背景去理解,才能体会阅读的愉悦。先前读过的文学作品也会为你今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你是因为被迫完成作业而读作品,也不管你写出的评论有没有创造性,你都应该懂得:写作就是作决定的过程,判断你想表达什么,判断你给什么读者写评论,判断如何运用最适合于读者的写作语言和风格:在绝大多数时候,你甚至还要判断读者将会如何看待你?你表现得友善一点还是显示出敌意?知识渊博还是浅薄无知?冷漠些还是热忱点儿?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写文学批评都得作出判断,你应该对论文读者非常熟悉,好像他们是由你指定的那样熟悉。我们作为读者仍然要知道,无法直接了解作家的意图,只有通过作家的言辞间接了解他们的意图。阅读过程就是基于手头证据(换而言之则是文本)去创造一种可行解释的过程。阅读、思考、回忆作者的创作过程,这和你自己写评论的过程并没有什么根本差别。诗人、剧作家、小说作家在从事文艺创作时,他们创作过程所作的判断,也和你写评论所作的判断一样,跟你完成课程论文所作的判断一样,也跟我们编写这本教材所要作的判断一样。探究作者在创作过程所作的判断.那就可以深入了解诗歌、戏剧、故事的主旨(Motive)。所有作家都要作出很多相同的判断,其中一种就是选择文学样式。就这个问题而言,有想象力的作者要比许多其他作者包括初学文学批评写作的学生以及教科书的编写者)有更多的创作自由。创造性作家可能一开始就知道,他要创造的作品将会是虚构散文体小说、诗歌还是戏剧,但是后来仍然需要作出无数抉择(绝大多数大师级作品都是用混合的体裁)。是一部戏剧?是独幕剧?还是五小时长的史诗?是韵文诗?还是无韵诗?如果是一部虚构小说,是一个短篇、中篇、长篇?还是宏大的三部曲开篇?如果是一篇诗歌,自由韵诗?无韵诗?还是其他格律诗?是十四行诗还是俳句?无论作家选择何种体裁,读者都应该注意这些体裁,利用文学作品的体裁来阐释作品。

编辑推荐

《实用文学研究导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实用文学研究导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搞文学研究值得一读,美国人很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   书中的文学理论简明详实,好书,值得一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