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骑士

出版时间:1997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艾晓明,李银河  
Tag标签:无  

作者简介

王小波:北京作家,自由撰搞人,外表很朴素,有一颗诗人的心。他匆匆离世,大家喜欢他,很想念他。这本书,由不同的人写出,呈现给读者,一个顽童、骑士,一个崇尚理性、自由,和富于奇思异想的人的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浪漫骑士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今天我读完了艾晓明、李银河主编的《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一书(注意,编者用的是“记忆”而不是“纪念”)。
       举凡大师硕儒、才士名流去世,至亲友好总会张罗着赶快出一本“纪念文集”。然而里面的文字大都因执笔者沉浸于悲痛中不能自拔,又是仓促成文,难免纪念意义有余,而文化价值不足,溢美之辞过剩,而冷静评价稀闻。纪念文集能做成文化精品,少见。《浪漫骑士》算是一本。
       这本集子的容量相当大,内容有王小波的佚文、他给妻子的情书,有家人和朋友对他的回忆,有对王小波小说的评论(很多是以前写了但没有发表的),还有王小波生前一些报刊对他的访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艾晓明与王小波母亲宋华、哥哥王小平的谈话,时间是1997年5月14日到16日,距王小波去世还不到一个月,可是流溢在艾和小波的两位至亲话语中的,全没有过分的哀恸,有的只是契诃夫式的“淡淡的悲哀”。他们那么平静而有趣地说起王小波的成长岁月,平静得一如王小波对过往苦难的述说,有趣得一如王小波对插队故事的回忆。看了这个访谈,你就明白了为什么王小波终其一生,会是那样激烈地热爱智慧,反对愚蠢和无趣。他是在一个爱智的家庭里长大的。
       在许许多多的追思文字中,我觉得最好的是宋华的《母亲的忆念》和李银河母亲李克林的《我的女婿王小波》。两位老人都不是文坛中人,但是文字朴实纯净,写得真好。《母亲的忆念》结尾是:“最后我向小波的同龄人、作家、读者朋友说几句话,我非常感谢你们对小波的厚爱!希望你们接受小波的教训,不管多忙,任务多么重,也要爱护身体。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不要吸烟,有病早看医生。”而李克林在文章开头就承认自己当了王小波二十多年的岳母,却很少了解他,甚至觉得“女儿在小波身上牺牲太多了”,现在才明白这是爱,一种特殊的爱。她最后说:“现在一些纪念小波的文章,写得情真意切,令人感动,但也有个别评价有些过高了。……过分的溢美之辞,他地下闻之也不会愉快的。”我觉得这是知王小波之言。面对死亡,智者不会,也不必放纵自己的情感,尤其当死者本身就有大智慧。“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如是观,两位老人亦如是观。
       看完这本书我很感动。感动不仅源于以上所述,还在于我从编者艾晓明和那么多的追思文字中,看到了那种古人称为“斯文骨肉”的情怀,或者如叶芝所云:“所有的诗人都是兄弟。”这些作者里,有的与王小波相熟,有的只是初识,自然还有素未谋面的,从他们的反应中你可以看出王小波的价值。他们中的许多人多年来一直默默地赞赏、支持王小波,现在他们的声音终于可以汇成合唱,共同传达对王小波一直行进着的智慧之路的向往。王小波如果知道,一定也会很高兴。可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要等到他死去,我们才能见到那么多公开的关注呢?这个文坛,这个时代,究竟出的是怎样一种毛病?
       或许这是我们要“记忆”,而不仅仅是“纪念”王小波的理由。
       艾晓明在《世纪之交的文学心灵(代序)》中写道:“我无法预料未来的情形。我不能肯定,在下一世纪的倒数第三年,会有文学系的新生,走在图书馆书架高耸的长廊;他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这一片黑压压的书架前逡巡,他说:我要找一本书,他的作者是王小波。”这种前景我倒是不担心,王小波一定会——只要人还没有质变成肉体机器——被我们的后人阅读。我真正害怕的是:那个文学系新生看完王小波,忍不住一拍大腿道:“这人真他妈了不起,一百年前写的东西,跟现在的事儿一模一样!”要真是这样,那可怎么办哪?
  •     其实至今还没看过小波的小说。先从别人的眼里看到了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五大三粗,黝黑粗糙皮肤,头发蓬乱,胡子拉碴,像个包工头。他自己说:远看不像是好人,近看还是个好人。
      
      大多时候他沉默少言,不见他小说里的犀利和巧骂。看到他作品中那些睿智的幽默,妙语连珠,看到他对母亲的孝顺,对妻子的情信,对朋友的义气,对自己作品的严格,对自己物质生活的随意,看到他的屎尿笑话和怪癖知识,看到他的口头禅:“子曰,完蛋操也”,有时感觉一纸之隔将我和作者的思想在时间和空间上隔开了好远,我只能仰望不能理解。有时又很近,感觉就在我身边,像我老师,我兄长,我朋友。
      
      他要么沉默,要么直白的指出“皇帝的新装”。现实中的他和创作中的他也许长的不一样,就像看完冯唐的小说再去看他本人听他说话,会感觉怪怪的,这是那个流氓吗?不过眼睛里不经意散射出来的那种匪气和锐气还是很刺眼的。小波的朋友们说小波的眼睛无神,但我相信有一股热情和睿智和黑色幽默从他身上散发出来。
      
      生前不被人注意,死后大家渐渐关注,甚至达到了一个高潮,座下门徒一批又一批。我也是受别人影响,看看这么牛逼的有这么多资深粉丝的小波究竟何许人也。现在我有个大概。不知不觉我也成了他的一个粉丝。
      他一个朋友说:悼念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是静下心来好好读他的作品,但是他无法静下心来,因为在他心里小波是他的挚友和兄长,第二才是个作家。
      
      他说:全身心的投入,小波会带着你飞翔,又时刻使你感到翅膀的沉重;他带着你奔驰,又永远达不到最终的地方。期间,你是永远落不了地,也下不了车的。
      
      但我只是一个业余的读者,只是一个默默支持着和敬仰着小波的平凡粉丝。用我静下的心好好品味他的作品。也许我读不懂。但那份悼念和敬仰是地久天长的。
  •     这本书大二的时候买的,矫情的说,书名就是我对男人的完美想象。
      如果欣赏小说艺术,还是要看小波的小说。这本书收录了许多作家、学者对王小波的纪念文章。我最爱的部分是小波写给爱人的那些情书,那种写在五线谱上的情书。
  •     再看王小波,有了些新的想法,觉得应该如实写下来,哪怕很多人会不赞同,出于道理或出于情感。
      
      这本《浪漫骑士》不会再看完了,没有固定的读书时间。前面的辑一,王小波写的部分,翻来翻去,差不多覆盖完,后面不大有趣。包括诗人之爱。
      
      这部分情书,现在旁人看来,不容易有共鸣,一是时间不同,二是不大有趣,三是不大肉麻。不有趣是相比他的评论和小说而言,枯燥了些。王小波不会喜欢肉麻,这比较关键。他谈到格调时,他是反抗者,当时话语圈人士认为他格调不高,于是他不以为然。再从其他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对一些坚持,是看得很重、看得很高的。
      
      小结一下,他处于这么个阶段,以浪漫在反抗,以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在营建。反抗的是话语圈的排斥和压制,营建的是有韵律的、有思维乐趣的、有无尽可能的精神家园。从他的追求来说,格调其实更在话语圈之上,也就是说,肉麻是最低层的,为中间层的话语圈看不上,也不是格调更高的王小波所喜欢的。
      
      两极分化形成了脱节,在第一篇评论同样有反映,那就是非常有名的《沉默的大多数》。谈话语权的文章,但没提到这个词,只说到话语圈,即有话语权的人组成的集团,以及社会上剩下的人,沉默的大多数,有时王小波称为弱势群体。
      
      沉默有很多种情况,弱势与话语权也不是平行的概念,王小波没有整理得太清楚。王小波学过理科,父亲是逻辑学家,因此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很强的,一二三四,前因后果,思路和行文很清晰。他写小说的方式,是工程式的:把初稿调进电脑,不断地鼓捣。但要指出的是,他不喜欢说理,里面可能有逆反的因素,他喜欢的是叙述。有时,他评论文章中的理,并没有理得太清楚。
      
      种种事实表明,王小波从小就能说会道,看过听过的故事能讲得很好,表达能力出众。有这个基础,他挤进话语圈是没问题的。他自己提到,各种场合,开始说话,挤进了话语圈,要为弱势群体说话,话语圈也开始崩溃。话语有两个方面,一是权力,二是能力。王小波有能力,他原来被排斥在话语圈外,症结在他的主张与权力有冲突。沉默的大多数,一是没有权力,二是没有能力。王小波所谈到的,大部分是能力问题。话语能力的欠缺,固然是权力得不到主张的原因,但王小波如果要给他们代言,则要分得非常清楚,权力观念的冲突才是致命的。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主张,他们的权利,要想能得到这些,唯一途径,是通过有话语能力的代言人替自己说话,然后为他呐喊,当他的坚强后盾。
      
      每个人都应该有基本的权利,一定要能享受到。这种权利是拥有话语权力的权利,但他可以去取得它实现它,或者相反,并不使用它。因此,沉默可以是异常的,也可以是正常的。异常的表现是不拥有权利而得不到权力,正常在有权利而不实现或无需自己强行去实现。正常与异常,组合成为必然。必然地,人类中的大多数,他们在沉默的状态。
      
      所有人都有良好的话语能力,并不是很现实的想法。从王小波的执着,“用一生来学习艺术”,可以看到,话语能力是很困难的。加上权力的斗争,就更遥不可及。王小波说道,话语圈在崩溃,他的论证过程和证据,体现了诗人式的乐观。浪漫,王小波的思维和作品是浪漫的、诗人式的,难免会偏离了现实。这算是他的一个小小缺点吧。
      
      如果要找找根本原因,前面提到了,我认为是时间造成的。王小波的营建,在反抗的基础上;而对现代小说热恋,他的蜜月期还没有过去。他的目光,还没来得及发散开来,去寻找和肯定更多的可能,例如,各种各样的肉麻。
      
      不论如何,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浪漫骑士,以自己的方式在征途上,朝着理想的目标。
      
  •     
      这是一本很杂的书,里面有小波自已的一些作品,大多是总论性质的,还有他的亲戚对他的回忆,可能是他生前太不出名了,不像现在有了博客,那些名人有没有发生的事情网民都会马上知道,而要了解他的生平,除了他的爱人,也就只有他的亲戚了,生前,他是多么平凡的一个人啊,虽然他有着那么不平凡的头脑.当然他那些个性的情书也不能意外,还有一些学者对他的看法,还有一些关于他作品的评论,正值王小波逝世十周年,他不免又热了一把,喜欢小波的作品是从他的散文开始的,那时候已经是我读大一的时候,他已经逝世五年了,读了他的书后回过头去看,他已是是名人了.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他的作品,我想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散文吧,毕竟他的小说不是那么容易读懂的,不是容易明白,只是他的小说写得太不符合我们一般对一部小说的想像,一般人难以接受罢了.
      
      王小波的书一直在读,读其他的读读个几遍就够了,但是读他的书常读常新,那些风趣的文字再读几遍也还是觉得好笑.今天看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他的作品.他自已曾他老婆聊天的时候说过:人的终极追求,一个是力,一个是美.而他就是那个以美以终极追求的人.而在这个社会上,敢于放弃“力”而心甘情愿去追求真正的“美”的人太少了,而且这了是讲究天分的,许多人弄了一辈子所谓的文化事业,可能也不知道真正的美是什么样子吧。而小波凭他的天分感受到了美,知道一个人拥有此生是不够的,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虽然他生前读者不多,而且生活贫困,甚至连一个作家的头衔都没有得到,当然他也不会在乎。用世俗的眼光去看他的一生,确实是难以理解的,出了国,却没有镀层金,没有带大把的美元回来,去大学教授,也不去努力学论文评职称,他放弃了一切,过着异常简单的生活,只因为他放不下心中那个诗意的世界。
      
  •       一九九四的某个夜晚,床头缝纫机上的台灯被拧亮了。那个夜晚和无数个别的夜晚没什么大不同,也许有点微风,天空也许挂着半个或更少的月亮,那个夜晚,和无数个别的夜晚一样,在缝纫机旁坐下的时候,心情有点浮躁,一些不被理解的烦恼伴着没有知音的苦闷,台灯是被恶狠狠地拧亮的。书是随手从枕边拿着。房里又杂乱,到处扔着书,看过的没看过的看过一半的,被书包围着,才觉得安全。
        打开看,是一本《读书》,翻啊翻,翻到一篇文章,叫做《思维的乐趣》。
        那个夜晚忽然就变得兴奋,因为找到了知音。好长一段时间,心情都是愉悦的。一种偷偷的快乐。
        后来,那个作者死了。他老婆把他们之间的情书都拿出来发表了。
        一样的性情啊。
        原来所有的爱情都是一样的。所有思念的苦乐也都没什么不同。
        终于看到了他的照片,一米八四的个头,身体薄得像块大木板。
        很多书,在他死后一年,陆陆续续被出版。都收集了。
        病床上能听他说话,终于不至太消沉。
        一九九四过去已经很多年。不看书也有很多年。人渐渐弱智得不懂得怎么去思考。偏执慢慢占据头脑。
  •   真好。
    一九九四年,我床头也有一架缝纫机,是母亲的,旁的那盏台灯,灯光安静又明亮。
    深秋天气凉下来,新被褥刚换上的那一天,被单会散发衣橱里的味道,那一天我最喜欢睡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