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历史制度分析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戴扬  页数:239  
Tag标签:无  

前言

  东北亚地区的区域合作在国际上可以说是一种“奇观”,一方面,区域内各-国之间,特别是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经贸合作非常密切,在各自的贸易和投资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相互又存在合作上的政治障碍,特别是中日、韩日之间缺乏政治互信。东北亚区域合作呈现经“热”政“冷”的状态已经多年了。由于同属儒家文化圈,中、日、韩三国的民间往来十分密切,文化交流非常频繁,一种“东亚”的认同感逐渐在形成。  “奇观”是一种不正常的情况,迟早要改变。如果东北亚这三个主要国家之间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往来越来越多,合作越来越紧密,政治方面的合作也会随之推进。从我个人多年来研读制度主义文献的体会出发,我设想,如果区域内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制度化程度高,而且合作制度密集,会形成一种整体的制度效应,自发地出现政治合作制度的需求,从而推动区域内政治方面的合作。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通过对东北亚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合作的制度研究,分析该区域合作制度的总体情况,从合作制度的整体发育水平探讨政治合作的前景,探讨如何促进政治合作。  这是一个多少带有一些“空想”色彩的题目,不但难度大,而且有失败的风险。戴扬以“初生牛犊”的精神,接受了我给她的这个艰巨任务,以“东北亚区域合作”作为她的博士论文题目。经过艰辛的努力,戴扬顺利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其论文得到评审专家的肯定与好评。我的假设也初步得到证实。这使我感到非常欣慰,同时也感谢戴扬的辛勤努力。戴扬在原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扩充拓展为一本专著,提出研究东北亚区域合作一种新的角度,值得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参考和评论。

内容概要

东北亚区域合作是历史进程中各种力量长期演化博弈的结果,是一个不断制度化的过程。   本书以历史制度分析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二战以来东北亚地区合作的历史进程进行回顾与总结,考察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历史禀赋;从历史制度分析的演化博弈视角,通过历史经验与逻辑解释的结合,揭示影响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各种深层次结构性因素;从历史制度分析的三种制度变迁模式探讨东北亚区域合作可能的演变趋势,探讨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建设路径。

作者简介

戴扬,女,1979年出生,重庆市人,政治学博士,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教师。
 主要从事新政治经济学、制度分析、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制度研究等科研和教学工作。曾参编教材《新政治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二十一世纪》(香港)《太平洋学报》《经济问题》《理论与改革》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并参与了《西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新政治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等课题。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于制度与历史制度分析    二、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的现状    三、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分析    四、现有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第二章 理论背景:历史制度分析  第一节 制度的广泛含义    一、现代社会科学中的制度    二、如何理解制度?      三、制度变迁的方式:嵌入、捆绑与互补  第二节  作为理论分析框架的历史制度分析    一、制度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    二、制度统合性:大范围跨域的分析    三、演化博弈观    四、“历史是重要的”  第三节 用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的历史制度分析    一、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理解东北亚区域合作    二、用“宏观”制度解释东北亚区域合作第三章 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现行制度构成  第一节  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历史沿革    一、文化领域的交流: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渊源    二、东北亚地区国家间的经贸合作    三、战后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关系    第二节  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已有的制度框架    一、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    二、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地方层面的制度安排    三、东北亚地区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制度安排    四、不同层面制度安排之问的相互关系:复杂综合体  第三节  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制度安排的不同类型    一、自主型制度安排    二、合作型制度安排    三、协调型制度安排第四章 东北亚地区国家层面合作的历史制度分析  第一节  国家层面合作的历史考察与特征分析    一、国家层面合作的演化历程    二、东北亚地区国家层面合作的制度安排    三、国家层面合作制度安排的特征分析  第二节 演化博弈视角下的国家层面合作    一、政治精英的“智力模型”:东北亚地区国家层面合作制度安排的基础    二、经济利益与东北亚地区国家层面合作制度安排的形成    三、国家层面合作制度安排的选择过程  第三节  国家层面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仍在危机中的东北亚    二、制度嵌入:国家层面合作制度安排与地区共识第五章 东北亚地区地方层面合作的历史制度分析第六章 东北亚地区非政府组织层面合作的历史制度分析第七章 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制度建设路径第八章 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理论背景:历史制度分析  第一节制度的广泛含义  一、现代社会科学中的制度  (一)政治学中的制度  在某些方面,制度主义和制度分析方式如古希腊哲学家一样古老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以各种方式相互作用的制度被千年来的思想家们研究和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科学家们已经开始了系统的制度研究。在传统上,政治学中的制度研究集中关注法律理论、立法以及政治制度之间的规范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始,这一正统的研究观念发生了转变,出现所谓“新制度主义”,它是制度研究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的复兴。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研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制度主义代表了一种向政治学原初基础的回归。谓之“主义”,因其有两个维度:一是作为理论的制度主义,二是作为方法论的制度主义。  政治学中的制度研究有新旧之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制度研究在理论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向,这种转向,或者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理论上的转向,既有认识论上的因素,也有方法论上的考虑。制度分析在认识论上的变化和方法论上的转向,是我们将当今的政治学中的制度研究划分为新制度主义和旧制度主义的重要原因所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历史制度分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本书对我的博士论文有很大的帮助,不过由于时间的缘故,还没开始阅读,应该不错。期待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