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气田开发志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作者:《中国油气田开发志》总编纂委员会 编  页数:79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油气田开发志:江汉油气区油气田卷》由《中国油气田开发志》总编纂委员会编,共记录了29个油气田志(2007年,谢凤桥、采穴等2个油田由原中南石油分公司并入江汉油田)。其中:王场、广华、钟市、马王庙、建南等5个油气田为详写篇,张港、浩口、高场、老新、黄场、潭口、花园等7个油田为简写篇,广北、严河、习家口、浩西、新沟、周矶、代河、丫角、光明台、洪湖、拖市、荆西、八岭山、万城、谢凤桥、采穴、沙市等17个油田为略写篇。书中记录了各油气田的开发历程,反映了江汉油田开发战线干部职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总结历史,反映现实,探索规律,启示未来,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书籍目录

王场油田志(编号:18-001)马王庙油田志(编号:18-002)钟市油田志(编号:18-003)潭口油田志(编号:18-004)建南气田志(编号:18-005)拖市油田志(编号:18-006)广华油田志(编号:18-007)代河油田志(编号:18-008)老新油田志(编号:18-009)黄场油田志(编号:18-010)周矶油田志(编号:18-011)习家口油田志(编号:18-012)谢风桥油田志(编号:18-013)浩口油田志(编号:18-014)沙市油田志(编号:18-015)洪湖油田志(编号:18-016)新沟油田志(编号:18-017)浩西油田志(编号:18-018)广北油田志(编号:18-019)荆西油田志(编号:18-020)高场油田志(编号:18-021)张港油田志(编号:18-022)严河油田志(编号:18-023)花园油田志(编号:18-024)采穴油田志(编号:18-025)丫角油田志(编号:18-026)八岭山油田志(编号:18-027)光明台油田志(编号:18-028)万城油田志(编号:18-029)

章节摘录

  全油田分为三个开发区(北区、南区和西区)、6座井口平台,其中A、B平台位于北区,C、D平台位于南区,E、F平台位于西区。6座生产平台全部采用5x7的井槽;利用自升式悬臂钻井船,导管架钻井,每个平台采用两次就位钻井方案。钻井过程中,采用了优快钻完井技术。天津分公司组建了钻完井项目组,并实行封闭矩阵式管理模式,担任该油田钻井项目经理的是曾参加岐口18-9-1试验井、岐口18-1、岐口17-3及锦州9-3油田优快钻井项目的王长利,完井项目经理为邓建明,项目组按照国际作业模式,将优快钻井的管理和技术运用到中外合作开发的油田中:用637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的钻井作业,平均钻井周期为3.93天;用827天完成了完井作业,平均完井周期为5.1天。钻井和完井的速度和质量得到了联合作业公司的好评,在渤海的钻井史上掀开了优快钻井进入合作油田的崭新一页。  1999年底至2001年10月完成了ODP方案实施,2001年10月至2002年8月相继投产。全油田共钻163口井,其中水源井6口,注水井34口,生产井123口(其中水平井3口)。北区采用350~400m井距,生产井50口,水源井2口;南区采用400~450m井距,生产井53口,水源井2口;西区采用400~500m井距,生产井54口,水源井2口,全油田平均井距500m。2003年之后,又先后完成了16口调整井的钻井作业。  油田布井163口,其中水源井6口,常规开发井154口,水平井3口,其中A26h井为国家863科技项目的依托工程。常规井平均井深1807m,平均建井周期3.82天,比1994年同区同类井效率提高2.21倍。3口水平井平均井深3095m,平均建井周期20.21天。项目共打破中国海油4项钻井纪录,填补海油总钻井单项纪录两项空白(水平位移和水垂比),节约成本过亿元,与ODP比较节约船天158.2天。钻井工程质量全部为优,平均成绩98.7分。  2000年钻成A26h井,该井完井井深3715m,垂深1492m,最大井斜角92°、水平段长981m,位移2997m,水垂比2:1,其水平位移和水垂比两项指标同创渤海湾新高(图3-1)。钻井周期27.89天,填补了总公司3501~4500m水平井最短钻井周期记录的空白。  A25h井完井井深3038m,垂深1494.4m,水平位移1609.02m,水平段长702m,最大井斜角91。。该井钻井周期18.18天,打破了总公司3001~3500m水平井最短钻井周期记录。  A25h和A26h两口大位移水平井是国家863项目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也是总公司内部利用渤海现有钻井设备、技术和人员在渤海湾首次进行的难度最大的大位移水平井。该油田取得了一批可以推广的科研成果,主要的技术成果有以下几方面:研制出可变径稳定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井下工具由于井眼轨迹变化造成的阻卡、卡钻等问题;开发完善了一套水基聚合醇钻井液-PEM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具有携砂能力好、井壁稳定抑制性强等特点,解决了水平井易漏易垮等一系列问题;开发应用了一套扭矩摩阻预测分析等钻井力学软件并摸索总结出一套大位移水平井下套管和固井技术。  第二节完井工程  秦皇岛32-6油田的163口井中,7in套管生产井90口,95/8in套管生产监测井30口,95/8in套管生产井转注水井34口。水源井6口上部采用133/8in套管,下部悬挂95/8in管。部分生产井下95/8in套管并带Y型管柱,以便进行生产测井和测试。根据油藏工程研究,下Y型管柱的生产井不少于50口。  所有的套管井都使用高密度负压射孔工艺,常规定向井采用管内砾石充填防砂。大位移水平井A25h井和A26h井均采用裸眼完井,在油层内下入优质筛管;其中A25h未进行砾石充填,A26h井进行了砾石充填防砂作业。  注水井由于要先期排液,采用双绕丝预充填筛管防砂,水源井采用优质筛管防砂。防砂层段按照不同的井分为1~4层。定向井总共313层防砂段,每口井分2~4个防砂段,能进行分层配产配注,平均每井2.03层。  第三节采油工程  油田采油工程方案由中国海洋石油生产研究中心纪少君编制,王平双审核,徐嘉信批准,于1998年12月完成。1998年12月10日至11日在中海石油生产研究中心召开了ODP优化方案审查会,专家建议包括将原方案中的井口注入压力由9MPa提高到12MPa,选择12MPa的注水设备;建议井口安装定压放气阀、测液面口、毛细管测压装置和变频切换软启动装置;平台输油建议更改采用电潜泵直接进油海管的方式,采用加装混输泵的方式等。根据专家意见,采油工程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一、举升  油田原油为普通稠油,溶解气油比13~24m3/m3,油井无法自喷生产,需采用人工举升方式。由于潜油电泵具有技术成熟可靠、排量范围较宽、操作简便、正确使用条件下检泵周期长、地面设备简单、机组发热对原油有一定降黏作用、适用于直井和斜井、测试手段多且可靠等显著优点,全油田所有油井均采用电潜泵人工举升方式投产。投产时选择电泵供应商包括大庆力神泵业公司、重庆虎溪电泵公司,以及美国Centrilift公司。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油气田开发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