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60年回忆录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作者:鞍钢史志编纂委员会 编  页数:359  字数:389000  

前言

  在纪念鞍钢开工60周年之际,《鞍钢60年回忆录》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书收录了60余篇回忆文章,作者大都是曾经在鞍钢工作过的老同志。他们饱含真挚的情感,结合自身经历,从不同侧面生动回忆了鞍钢6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是一部进行爱鞍钢教育的生动教材,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这些回忆文章,使我们更加感受到鞍钢发展历程的不平凡,更加感受到鞍钢精神和鞍钢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感受到鞍钢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加感受到鞍钢人特别是老一辈鞍钢人的高尚品格和奉献精神。  60年前,鞍钢在一片废墟上开工恢复了生产,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恢复和建设起来的特大型国有钢铁企业,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摇篮、共和国的“钢铁长子”。  新中国成立以来,鞍钢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1949年至 2008年累计生产钢3.8l亿吨、铁3.75亿吨、钢材2.77亿吨,上缴利税 1245亿元,相当于国家对鞍钢投入的23倍。鞍钢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还为国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人才,支援了国家建设。对于鞍钢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党和国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鞍钢作为对国家贡献巨大的国有企业,也赢得了国内外业界的尊重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60年后的今天,鞍钢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转换,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主体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技术创新成果丰硕。鞍钢的产品质量、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自身综合和潜在生产能力达到了2500万吨以上规模,企业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当年外国人预言“只能种高粱 ”的鞍钢,如今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  当前,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峻挑战的形势下,鞍钢人肩负着搞好鞍钢、振兴民族工业和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力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重任。在鞍钢十届八次职代会上,鞍钢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面腾飞”的奋斗目标:到2015年,年产钢进入世界钢铁行业前10位,成为钢铁业特强、多角化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  我们一定要学习和传承好老一代鞍钢人的光荣传统,发扬“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鞍钢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鞍钢人的光荣使命,依靠全体鞍钢人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全面腾飞”的奋斗目标,书写鞍钢新的辉煌篇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及鞍钢党校、鞍钢日报社、鞍钢老干办等有关单位的鼎力协助,在此谨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所限,有疏漏与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了60余篇回忆文章,作者大都是曾经在鞍钢工作过的老同志。他们饱含真挚的情感,结合自身经历,从不同侧面生动回忆了鞍钢6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是一部进行爱鞍钢教育的生动教材,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这些回忆文章,使我们更加感受到鞍钢发展历程的不平凡,更加感受到鞍钢精神和鞍钢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感受到鞍钢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加感受到鞍钢人特别是老一辈鞍钢人的高尚品格和奉献精神。

书籍目录

·亲切关怀·
毛主席和钢铁工人心连心
毛主席来信激励我前进
终生难忘的一席谈——回忆毛主席接见情景
言传身教铭记不忘——回忆周总理两次视察鞍钢
少奇同志和王鹤寿同志的一次重要谈话
朱德同志四次来钢都
鞍钢要成为老企业改造的样板——回忆邓小平同志五次到鞍钢视察
鞍钢恢复和建设的两个重要历史关头——陈云同志在恢复建设时期对鞍钢工作的指示
领袖的关怀幸福的回忆
·峥嵘岁月·
接收、护厂与抢运
鞍钢恢复时期的日日夜夜
我在鞍钢的片断回忆
修复鞍钢恢复生产
恢复鞍钢生产的两件“法宝”
“工业救国”梦想的实现
我们自己制定了复工计划
重返鞍钢
我与鞍钢的恢复
忆鞍钢恢复时期动力工作几个片断
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
献给新中国的第一炉钢
轧钢的咽喉——1100开坯机的修复
鞍钢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回忆鞍钢恢复时期对老企业的改造
·钢铁摇篮·
难忘的1953年——鞍钢“三大工程”的回忆
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诞生前后——在鞍钢无缝钢管厂工作的回忆
鞍钢大型轧钢厂开工的回忆
鞍钢科研工作的创建
回忆鞍钢的技术工作队
我在中央试验室工作的时候
炼钢热工技术发展的回顾
尊重知识培养人才
既出钢材又出人才
在开拓鞍钢金属物理测试领域中成长
对鞍钢包建水钢的历史回顾
鞍钢第二中板厂内迁重庆纪实
忘不了啊,鞍钢
50年代鞍钢党建工作的回顾
“一五”时期鞍钢改建扩建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回忆
忆第二中板厂的抢建
记第二初轧厂的两次技术改进
·英才辈出·
怀念老英雄孟泰
鞍钢一定要培养出叫得响、过得硬的榜样——杨大姐与鞍钢三位老劳模的故事
钢铁英雄
张明山和“反围盘”
与时间赛跑的人——同志及家人回忆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王崇伦
雷锋在鞍钢
王鹤寿同志在鞍钢
袁振书记、王鹤寿书记与《鞍钢日报》的诞生和成长
怀念陶惕成同志
忆蔡博
崇高的品德难忘的教诲——怀念林云峡同志
怀念炼铁专家成兰伯
鞍钢职工教育的拓荒人——张松如
最早踏入鞍钢的巾帼女杰
·再铸辉煌·
一次重要的拨乱反正
鞍钢第二次调整工作回顾
拨乱反正促进鞍钢大发展
“鞍钢精神”确立的前前后后
历史上的第一与鞍钢的不懈追求
鞍钢自主创新之路的探索与实践
鞍钢改造发展过程中几件难忘的事
鞍钢“九五”以来大规模技术改造纪略
在编制“九五”技改规划的日子里
回忆鞍钢转炉和大型板坯连铸机工程建设的片断
鞍钢“九五”技术改造工程的回忆
传承光荣历史再铸辉煌明天——纪念鞍钢“七九”开工60周年鞍钢集

章节摘录

  毛主席和钢铁工人心连心 王崇伦 50年代初,我还是鞍钢机械总厂的一名青年工人,因为创造成功“万能工具胎”等胎具,1953年完成了4年1个月零17天的工作量,解决了矿山凿岩机零部件和抗美援朝战争急需的军工产品零部件加工不过来的重大生产关键问题,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当我接到当选代表和到北京参加大会的通知后,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我想,在旧社会自己是个苦孩子、穷工人;解放后当家做了主人,为国家作些贡献是完全应当的,而党和人民给了自己很多荣誉,特别是当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殊荣和重大使命,自己一定要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履行好代表的职责,为开好大会贡献力量。  1954年9月中旬,我作为辽宁省代表团的一员来到北京,准备参加即将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但是,我又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特别是在主席团名单中因自己姓氏笔画少,紧挨着毛泽东而排在第二名。大会开幕之前,一位工作人员招呼我去参加主席团会议。我说:“我是鞍钢的一名普通工人,哪能够条件参加大会主席团,一定是重名了吧!”那位同志说:“你快去吧,毛主席都到会议室了,还问鞍山的王崇伦来没来呢!”于是,我怀着惊喜、激动、急迫的心情赶到会场——中南海怀仁堂的一个会议室。当时,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同志、朱总司令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已经在前面就座,其他主席团成员也都到齐了。毛主席听到工作人员告诉他说王崇伦到了,又看到我正走进来,就向周总理、刘少奇同志、朱总司令介绍说:“这就是鞍钢的王崇伦。”我高兴、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向敬爱的领袖们点头、行礼致敬致谢。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即挥手示意叫我在他对面的一个空位坐下。主席团会议开始了,毛主席讲了这次大会日程的安排,特别是非常谦虚、诚恳地就他致开幕词的内容“我们的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我们应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苏联和各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有高度现代化程度的伟大国家”等,征求大家的意见,问:“这样讲行不行?”大家表示完全赞成和坚决拥护。  主席团会议之后,大会随之开幕。毛主席致开幕词,刘少奇同志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在讨论宪法草案时,我在大会上发了言:“我坚决拥护这个宪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工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有了根本的改变,我们工人当家做了主人,我们在为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劳动着。因为我们是为自己和自己的国家劳动,所以劳动的劲头特别大,生产效率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生活也随之有了改善。这些都是我亲自体会到的。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我和全国的工人兄弟们一样,看到了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认识到我们工人阶级的重大责任,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为祖国、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出一切力量。” 同时,我还汇报了自己创造成功“万能工具胎”,提高工作效率六倍的主要经过和体会。最后,我还讲了过多的社会活动对于劳动模范是一个很大的负担。社会活动太多了,生产和学习的时间就减少了。这样下去,模范不了多久就不模范了。毛主席对我的发言听得很认真,带头给我鼓掌。我发言后,毛主席特别亲切、热情地把我叫到他的跟前,握着我的手和我交谈,问我:“你的‘万能工具胎’是什么样?你们鞍钢的生产很好吗?” 我用手比划着告诉毛主席“万能工具胎”是什么样,有多大,并说:“鞍钢工人当家做主了,生产热情特别高,钢铁产量早就突破了历史最高水平。现在,我们正在为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毛主席说“好啊,你们干得不错,你为国家作出了很好的贡献”,“你回去后,要带动大家学技术、搞革新,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多作贡献”。我回答说:“我是一名翻身得解放的工人,应该为国家多作点贡献。今后,我一定按您老人家的教导去做!” 我在大会闭幕回到鞍山以后,无论是按分工向人民群众传达汇报大会精神,还是和与我在一起工作的领导、群众交谈,每当我讲了毛主席等党中央领导同志和我握手、交谈等幸福情景时,大家都争着和我握手,说: “毛主席握了你的手,我们和你握握手,也分享一下你和毛主席握手的幸福。”在实际工作中,我坚持按毛主席教导去做,不断创出了新的成绩。  特别在1960年前后,国家遇到了困难,我串联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组织起以解决生产关键为目标的群众技术协作活动。这项活动,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像滚雪球一样,从鞍钢发展到全鞍山市、全辽宁省和省外许多工业城市,为国家战胜困难,为生产建设的新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从1954年9月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先后14次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1991年7月13日,是我65岁的生日。我在北京协和医院的病床上向来看望我的同志说:“共产党和毛主席他老人家对我的关怀和教导,使我铭记在心,永世不忘。不仅是我努力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我身处逆境、遭受挫折时不迷失方向、充满信心的指南。‘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把我打成‘工贼’、‘黑线人物’等,对我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但我一直坚信不疑,只要有共产党在,有毛主席在,我们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人的地位是谁也推翻不了的,所以我挺过来了。组织上让我重新出来工作,我没有任何怨言,和从前一样,一心一意地为党、为人民工作。” 毛主席他老人家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但是他的思想、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却继续存在并发展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大踏步地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坚决相信:我们党的事业,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还将遇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以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阻挠和破坏,但它终将会不断地前进,取得彻底的胜利! 1992年

编辑推荐

60年前,鞍钢在一片废墟上开工恢复了生产,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摇篮、共和国的“钢铁长子”。 60年后的今天,鞍钢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转换,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主体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技术创新成果丰硕。《鞍钢60年回忆录》作者饱含真挚的情感,结合自身经历,从不同侧面生动回忆了鞍钢6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是一部进行爱鞍钢教育的生动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鞍钢60年回忆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