浒苔生态学研究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作者:张惠荣 编  页数:196  

前言

  2008年在我国发生了4件令人难忘、广受世界瞩目的大事:一是年初1月10日以来,在我国南方发生了五十年一遇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之长、降温幅度和降水强度之大,覆盖地域之广,历史罕见,此次灾害波及21个省(市、区),因灾死亡107人,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二是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发生的8.0级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涉及四川 (八县)、陕西、甘肃、河南、云南、重庆、湖北、贵州、湖南等省市,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三是5-7月,在即将开展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青岛海域及整个南黄海海域,发生了一场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突发性浒苔灾害事件,漂浮物最大分布面积达12900平方千米。山东和江苏两省先后投入数十万人,动用数千艘各类船只和千余台车辆等机械装备进行打捞清理,并在海上布设围网防线77千米,青岛附近岸滩上平均堆积厚度达0.3-1.0米。至7月15曰,累计清运浒苔共100余万吨。四是8月8-24日在北京举办了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下,迎来了204个国家与地区参赛代表团,中国创造了51块金牌、21块银牌、28块铜牌的历史性好水平。  在海洋界,浒苔灾害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同时又心有余悸。2008年5月底以来,黄海中部出现了大面积漂浮浒苔,一种罕见的大型海藻向青岛及周边海域聚集,快速生长,在近海迅速形成巨大的生物量,严重威胁到奥帆赛的正常开展,成为一起受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突发性灾害事件。此次浒苔灾害持续时间长,其覆盖面积与密度之大在世界上尚不多见。为了解浒苔的发生发展、积极应对、及时处置与有效控制浒苔灾害,国家和地方及时启动了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国家海洋局在青岛设立总指挥部,局属及局外各单位开展了积极有效的监视监测、预警预报及预防控制等工作。  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加强黄海大面积浒苔灾害应急响应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成立国家海洋局应对黄海浒苔灾害前线指挥部的通知》的要求,2008年6月25日,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张惠荣局长紧急召开局长专题会,研究部署东海区的浒苔海藻监视监测工作,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克服各种困难、全力以赴地做好浒苔灾害监视监测工作。同时,在江苏连云港市设立了现场指挥部。6月23日至9月15日,在现场指挥部领导下,分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东海预报中心、中国海监东海航空支队等单位前后开展了连云港、盐城、南通市的浒苔专项社会调查、黄海暴发大型绿藻(浒苔属)的实验室培养试验、南黄海浒苔暴发海域水质调查及其影响评价、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浒苔散路径预报和航空遥感监视监测等工作。

内容概要

本书收集了研究大型海洋绿藻——浒苔这一导致2008年南黄海突发性海洋灾害的生物科学论文22篇,内容包括研究综述,浒苔基础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浒苔灾害暴发成因及生消过程研究,浒苔灾害监测、影响评价及资源化利用等4个部分,其中含研究论文18篇,翻译的有关绿潮灾害的外文文献4篇。    本书可供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生物学、海洋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研究的专业师生参考,亦可为从事海洋学、海洋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参考。

书籍目录

Ⅰ 研究综述 “绿潮”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绿潮暴发现状及研究进展 富营养化河口大型藻类生长的生物地球化学与进化研究 布列塔尼海岸的绿潮Ⅱ 浒苔基础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不同养殖模式下龙须菜对氮、磷的吸收 缘管浒苔营养吸收动力学研究 南黄海大型绿藻(浒苔属)生态试验的初步研究 浒苔和条浒苔生长及其氨氮吸收动力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我国近海浒苔种类ITS与18S rDNA序列分析Ⅲ 浒苔灾害暴发成因及生消过程研究 突尼斯南湖大型海藻的季节性动力学 浒苔暴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浙江浒苔及针对浒苔灾害所引发的问题思考 2008年中国浒苔灾害成因条件和过程推测 南黄海海域浒苔大规模暴发社会调查分析Ⅳ 浒苔灾害监测、影响评价及资源化利用 浒苔多源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研究 利用“北京1号”和MODIS多星资料监测青岛海域浒苔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浒苔扩散路径预报研究 MAMS在浒苔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008年南黄海浒苔暴发期问水质调查及其对水质影响的初步分析 2008年江苏海域浒苔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浒苔改善海水水质的贡献与作用分析 大型藻类种群及其可持续利用

章节摘录

  3 生活史研究的进展  对藻类生活史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繁殖周期和生活习性。对于有益或有生产价值的藻类,掌握其生活史,将有助于适当增殖或进行大规模生产性的栽培;对于有害藻类可以有针对性地预防和遏制其暴发性的增殖,从而减少损失。  国内对石莼目礁膜属、浒苔属和石莼属的生活史研究相对较少,仅有李伟新等对其进行了初步的介绍,21世纪初上海海洋大学(原上海水产大学)从石莼目礁膜属的生物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以及人工育苗栽培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马家海等进行了宽礁膜孢子体阶段的相关研究;Hua Wei-hua等报道了宽礁膜的生活史;孙彬等研究了宽礁膜生活史各阶段细胞的超微结构;随后王晓坤等对浒苔的生活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丁怀宇等研究了缘管浒苔的单性生殖;嵇嘉民等报道了孔石莼的同形世代交替。  浒苔属的生活史为同形世代交替型,即在生活史中,孢子体世代的藻体和配子体世代的藻体外形相同,由这两种同形世代的藻体相继出现以延续后代。浒苔的生殖方式分为单性生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其生殖细胞分为配子和孢子两类:配子有雌雄之分,有性生殖即雌雄配子结合成合子后发育为孢子体;单性生殖为雌配子或雄配子不经结合直接发育为藻体;无性生殖则为藻体只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来完成生活史的生殖方式。据Hiraoka等的研究,孢子体的无性生殖方式也有两种:分别是通过放散两鞭毛或四鞭毛的中性游孢子来进行无性生殖的。这些中性游孢子发育成为新的藻体,成熟后仍然依靠两鞭毛或四鞭毛的中性游孢子进行无性生殖。嵇嘉民等发现孔石莼生活史也为同形世代交替型,配子体成熟后放散具有两根顶生鞭毛的配子,大小不等的雌雄配子结合成合子进而发育成孢子体。孢子体成熟后放散具有四根顶生等长鞭毛的游孢子,直接发育成配子体。Hiraoka等发现在多刺石莼的生活史中存在着只依靠四鞭毛的游孢子完成繁殖过程的现象。宽礁膜的生活史则为异形世代交替型。大型的膜状雌雄异体配子体成熟后放散两鞭毛的配子,配子结合后发育成为孢子体;小型的球状孢子体成熟后放散四鞭毛的游孢子,直接发育成配子体。Hua Wei-hua等还发现宽礁膜的生活史中存在着合子和孢子囊的二分裂增殖方式,以及一年生配子体和二年生孢子囊等现象。  近年来,对石莼目中礁膜属、浒苔属和石莼属的生殖和生活史的研究已经初步取得了较完整的资料,对生活史中各阶段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绿藻的种质鉴定、“绿潮”的溯源及分析其暴发的成因提供了有意义的基础资料。  4 分子生物学研究  “绿潮”作为一种异常的生态现象,除了探讨它的发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之外,对引起“绿潮”暴发的海藻进行种类的鉴定以及对其生理生态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明确“绿潮”暴发的生态学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各个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子生物学也成为藻类分类学研究的新手段。传统的植物分类学都是建立在表现型性状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表现型的不同是基因型差异的反映,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为植物系统学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其基本原理是对不同种类的植物特定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以此探讨它们的系统演化关系,构建系统树。

编辑推荐

  《浒苔生态学研究》共收录了18篇学术交流论文,加上翻译的4篇相关外文文献,内容分为研究综述,浒苔基础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浒苔暴发成因及生消过程,浒苔遥感监测、影响评价及资源化利用等四个部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浒苔生态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