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往事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作者:瑞娜·克拉斯诺  页数:153  译者:雷格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989年的春天,在美国加州,我第一次见到瑞娜。一听说我来自上海,她立刻激动起来,问了许许多多关于上海变迁和发展的问题。她对中国的感情和她的上海情结是那样的深厚,使我十分感动。她说:“我离开上海已经40年了,真想回去看看自己的故乡。”    1994年,我终于有了一个帮助瑞娜实现重返家乡之梦的机会。这一年的4月,我们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举办国内第一个专门研讨“犹太人在上海”的国际学术会议。作为会议筹备组的成员,我推荐瑞娜参加这次会议并作发言。    正像她在本书结尾时写的那样,收到邀请后,“很难用言语表达我当时的激动和喜悦”,“当飞卡几陕要降落时,我激动得浑身发抖”,“双脚踏上上海土地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到家了”。在那次国际学术研究会上,她作了精彩的发言。她的一段话使所有与会者为之动容:“撇开国籍不谈,上海就是我的故乡,我生在上海,长在上海,是上海养育了我。”    那些天里,瑞娜整个身心都沉浸在回忆和遐思之中。她沿着淮海路(当年的霞飞路)漫步,从这头一直走到那头,一点也没有累的感觉。她来到当年学习过的震旦大学(1994年时是上海第二医学院)和法国学堂(现科学会堂),回忆着学生时代经历的每一件小事。她在南市老城区一转就是大半天,寻找着熟悉的上海小吃“大饼油条”和“烘山芋”,如痴如醉地观察着上海人的喜怒哀乐。她来到当年住过的高塔公寓(淮海中路向阳南路口),走进自己那间“闺房”,又仿佛置身于父母的关爱之中。    从那以后,她“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我青春的城市来”,我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反正她每次来,我都要陪她转一转,看看日新月异的上海,并请她给我们犹太研究中心的研究生们讲她那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我每次去加州山景城,也一定要看她。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反正每次我们都要促膝长谈,往往会忘记时间。    瑞娜是一个不会讲上海话的上海人。从历史上看,上海自开埠之日就是一座十分开放的城市。人们可以自由进出上海,有时甚至无需护照和签证。实业家们在上海发现了拓展事业的土壤,难民们在上海可以找到避难所,冒险家们也视上海为自己的“乐园”。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人们汇聚上海,他们互相对话,互相碰撞,互相交融,使这座城市成为百花齐放的国际性大都市。在这样的氛围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海派文化,具有浓厚的开放性和国际特色。瑞娜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又在海派文化的氛围中成长,她身上体现了中犹文化的交融。她后来走向世界,先到以色列,随后为联合国工作多年,可以使用六种语言,到过世界上许多地方,最后定居美国。瑞娜的经历体现了多元文化竞争互补的发展特色:始终沿着多线型,而非单线型轨迹发展,像一条滚滚向前的江河有着许多支流一样,呈现五彩缤纷的多样性,但在入海时又汇成一体。这样的经历使她的作品丰富多彩,具有多元文化的特色,而深深蕴含在其中的,则是海派文化的精髓。    瑞娜笔下所描绘的是我们祖母那个时代的上海,但同时,她也为今日面目一新的上海兴奋不已。30年前,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中国的复兴再次与国际化联系在一起,上海的开放性和国际特色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光彩再现,并发扬光大。今日,我们欣喜地看到,来自中国各地的“外地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外”们又活跃在上海滩上。据统计,到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时候,将有7000万访客来沪。又据不完全统计,今日在上海长期居留的“老外”已超过15万,逼近上世纪30年代的最高峰。这些“外地”和“老外”们已成为“新上海人’,他们带来的文化使海派文化更加绚丽夺目,为上海的发展留下了新的印记。同时,许许多多上海人走出国门经商、留学、旅游,其国际联系不断拓展,使上海的国际影响迅速扩展,也成为海派文化继续发展的驱动力。所有这些,都为瑞娜的老上海情结增添了新元素,使她的创作激情得以进发和升华。    作为她的老朋友,看到年逾八旬的瑞娜近年来不断推出新作,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她告诉我,除了本书外,她还在写四本书。这真是令人惊讶而又感动!我想其中一定还有许多关于上海的精彩篇章。    我衷心祝愿瑞娜永葆青春,期待着再拜读她那永远写不尽的上海故事!

作者简介

瑞娜·克拉斯诺,1923年生于上海,1949年离开。父母都是无国籍的俄罗斯犹太人,于20世纪早期来到中国。克拉斯诺曾在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际组织中担任同声传译,并在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旧金山联邦俱乐部以及其他美国、欧洲和亚洲著名机构发表演讲。克拉斯诺现任美国加州门罗帕克中国犹太研究院的公共事务官员,并担任其出版物Points East的编委。克拉斯诺曾在多部纪录片中接受采访,包括中国导演陈逸飞的纪录片《逃往上海》(1999)。克拉斯诺共出版了九部作品,其中《漂移的灯笼与金色圣殿》(美国太平洋视点出版社)获得了2002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版奖。克拉斯诺的著作中已经有三本被译成中文。

书籍目录

序  我所认识的瑞娜/潘光一  缘起二  童年三  下午茶时间四  步行上学五  洋泾浜英语六  裁缝七  广播八  蓝帽回回九  金钱、银行和大亨十  杰西·欧文斯的胜利十一  侨民家庭——乐园中的生活十二  流血的星期六十三  1939年圣诞节十四  照空和尚的仇恨十五  葡萄牙殖民地和饶家驹神父十六  爱因斯坦访问上海十七  上海万国商团和童子军十八  1941年12月8日十九  上海——庇护之城二十  杰克·拉莱二十一  美军轰炸二十二  太平洋战争局势明朗二十三  日本集中营二十四  美国大兵来了二十五  工作,工作,工作二十六  堕落与骚动二十七  联合国新闻中心尾声  离开与回归鸣谢

章节摘录

  一 缘起  我1923年12月出生于上海,到l949年离开,有四分之一个世纪是在这个城市度过的。  在我小的时候,英国是欺凌中国的列强中最强的一个。它发动鸦片战争,击败了没有坚船利炮相抗衡的中国。1840年以前,英中之间的贸易几乎是一边倒的:英国从中国进口大量丝绸、香料和艺术品,中国却对购买欧洲的产品没有任何兴趣。于是,一艘艘英国商船载满了压舱用的红砖驶向中国,返航时则换成了满舱的中国货。这些红砖后来都被用来建造上海的英国领事馆。  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使获胜的英国获得了最惠国待遇,还规定清政府开设五个通商口岸:上海、福州、厦门、广州、宁波。后来,通商口岸的数量逐渐增加到80个。美国和法国循踪而至,采取恫吓手段逼迫满清政府,将给予英国的好处也让它们“一体均沾”。在租界,列强纷纷建起自己的法院、学校、巡捕房、军队、医院和俱乐部。就这样,上海被一分为三:英美共管的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  上海开始允许所有外国货进口,其中就有高级孟加拉鸦片。贩卖鸦片获利极丰。  ……

编辑推荐

  很难用言语表达我当时的激动和喜悦。想到要重返故乡上海,我的心又充满了忧虑。我的父母已经过世,所有朋友都不在了,上海肯定已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城市了。飞机快要降落的时候,我激动得浑身发抖,双脚踏上上海土地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到家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上海往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犹太人在上海的这段历史,写成书的不多,值得一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