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民巷23号院随想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吕聪敏  页数:281  字数:198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三年前,我写了一本小书—《外交人生:我的回忆和感悟》,讲述了我从事外交工作以来的若干片断。做这件事是受到外交部一些老同志的影响和启发,他们虽然离休或退休,依然勤于思考,勤于写作,发挥着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这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我想,自己同他们有类似的经历,不妨也试一试,或许会有点用处。    在确定写作内容时,我不断在思考:一个人的成长,或能取得一些成绩,总是得益于多方面的帮助,外交干部当然也不例外。《外交人生》那本书的内容比较宽泛,没有局限于外交外事方面。我的本意是想从不同侧面交代自己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去感悟那些曾使我得到锻炼的事件和环境,去感念那些曾帮助和影响过我的领导、同事和朋友。    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写了现在这本题为“西交民巷23号院随想”的新书,回忆、思考、叙事,可视为《外交人生》的续篇。其中少数几篇在《外交人生》一书中曾有过,吸收到本书时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    人不能没有自知之明。像我这样离开外交第一线多有时日的人,怎么可能对当前形势和外交工作说得头头是道、鞭辟入里、语惊四座呢?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去写呢?说实话,这是职业习惯使然,脑子闲不住。把事情说得很透彻,不甚现实。凭着过去的一些积累和现在的一些思考,对自己感兴趣或关心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还是可以做到的。    这本新书用了相当多的篇幅讲素质能力、品质修养和人生哲理方面的内容,因为这是我平时偏爱的一些题目。上了年纪的人对人生和事业的感悟和年轻人是不同的。一件事情,一个道理,对于一个历经岁月磨炼的人或涉世未深的人来说,其理解和含义是有差别的。我在书中讲了不少熟识或不熟识的人的故事,原因是我当初接触他们的故事时确曾被感动过,随手写下我的感想,时不时拿出来看看,他们留存在了我的记忆深处。现在我把这些感想转述给其他朋友,使更多的人受到启发,这是我的愿望。    我自认为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有关家乡、母校、同事、亲友的文字,是心语真情的流露,表达的是一种撕扯不断的情缘。如果读者通过我的叙述发现不同人身上体现的真善美,那我就相当欣慰了。    我撰写和汇集这些文稿,不是要表达什么宏论高见、要言妙道,而是想坦露退休后的内心感受和真实的生活状态,进而表达对朴素、健康人生的追求。我觉得,离退休其实是另一种新生活的开始,不必那么悲观和消沉。人生的这一段谁也绕不开,都是早晚的事。能把离退休生活过得充实、快乐的人是明白人。究竟怎么过?过法有多种。尽可能理性地思考经历过的事,并用一种端正、积极的心态观察和看待今天发生的事情,这个方法好,因为它不背思想包袱。这是我的看法,并以此要求自己,虽然做得不一定都好。    读者可能奇怪为什么用“西交民巷23号院随想”作为书名,这对与我一起共事的朋友自然不是个问题。西交民巷和东交民巷同为北京的名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而今天门牌标着“23号”的这个大院、这组楼宇,是全国人大机关办公区之一,是我过去多年和现在办事、办会、办文的地方。全国人大领导十分关心我们这些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同志,在23号院为大家保留了设施完善的办公室,使我们始终有一种“家”的感觉。我的这些书稿从酝酿到写作都是在这里进行的。自认为,以“23号院随想”为书名,能较为贴切地表达我的这份感情和缘分。    付梓在即,不免惶恐,不知读者如何看待这些内容没有什么新奇、文字谈不上精美、道理远非深邃的文章。我本人不敢有什么奢求,只希望这册小书能起到与大家交流的作用。

内容概要

  本书是我国资深外交家吕聪敏先生继《外交人生:我的回忆和感悟》之后的又一新作。作为总理秘书、全国人大主管外事工作的领导,作者在书中补忆了从事外交工作半个世纪以来的若干片段,以及秘书与机关工作的经验感悟,并用相当篇幅谈及素质能力、品质修养和人生哲理方面的内容,娓娓道来,让人得到有益的启示。

作者简介

  吕聪敏,1958年就读于南开大学。1963年毕业后,先后在外交部、国务院机关、全国人大机关任职,长期从事外交外事工作。2009年退休后,任全国人大特邀专家(外事),同时兼任南开大学、外交学院等高校教授。出版有《外交人生:我的回忆和感悟》等著作。

书籍目录

自序
外交感录
一段难忘的记忆
闪光的外交智慧
中国外交的底气和骨气
让世界认知一个真实的中国
忆竞选议联执委
中加建交40年回顾
写在《枫叶之国——加拿大》出版时
中日关系的话题何时才能不沉重
域外文踪
忆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
怀念“飞虎队”老战士特德?史蒂文斯
忆三位日本政坛老人
再访首尔有感
走近韩国农夫成范永
旅日散记
秋色如歌
他们依然闪光多彩——记中国的老外交官
祖国永恒—记老同学吴钟华
南国走出的外交官刘汝才
毛主席亲点其名的外交官汤铭新
人生无尽
秘书的品质需要打磨
练好“看家本领”—公文写作
感受讲话的魅力
读书心得
做事的“要与不要”
大学几年应该怎么度过
什么是最大的财富
人生是弯曲流淌的河
一生了悟唯三字——讲真话
点墨寄情
人到无求品自高——记发小刘济民
心河长流——记老领导吴凡吾
多彩人生在蓝天——记“老民航”徐柏龄
谱写人民心声——记著名作曲家吕远
玉环的女儿——记著名作家叶文玲
企业文化也有别样风景——记青年企业家郑雷飞
我为华西歌一曲
南下追梦到台州
故园寻梦
青城在我心中
当《草原晨曲》响起的时候
鄂尔多斯,一只翱翔的鹰
阿拉善,留给我太多的梦
外婆和老屋
祝福母校——南开大学
寄语母校——呼和浩特第一中学
后记 从人民大会堂到西交民巷23号院

章节摘录

一段难忘的记忆    在漫漫人生中,总会有一段或几段难忘的岁月。在自己钟爱的职业生涯中,总有一些值得珍惜的经历。    著名作家叶文玲在一篇散文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岁月是无尽的长河,这道滚滚流淌的长河能够沉积在我们记忆中的,无疑是岁月里的金子。”    这句话,人人皆可借鉴,当然我不会例外。默默翻看那留存在身边的数百张照片,细细翻阅那记述大大小小外事活动的文字,欣喜地发现,原来我也积聚了许多“金子”。凝视那一张张亲切熟悉的面孔,回味那清泉般相处的日子,情思依依,其乐无穷。    这里我想记述的,是为李鹏同志开展外事国务活动提供服务的15个春秋。这是我人生履历中一段“金子”般的特殊岁月。    我敬识李鹏同志,并与他有较多近距离接触,是在1985年7月,他以副总理身份陪同李先念主席访问加拿大。我当时在驻加拿大使馆工作,在这次重要的接待任务中,分工负责联络和礼宾协调。出访期间李鹏同志公务繁忙,不可能对我有太深的印象。未曾想到,两年半后,我当了他的外事秘书。见面后他与我聊起访加的各种故事和活动片断,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仍然那么生动、亲切。    李鹏同志不曾知道,我熟悉他的生平源于回答加拿大外交部东亚司的一次询问。李鹏作为李先念访加的首席陪同,加方对他的生平格外关注,而我方提供的文字介绍又比较简单,为了作好接待和宣传,加方希望多了解一些。作为这次访问的使馆联络官,我认为在职责和授权范围内应尽力帮加方这个忙。在我的口头介绍中,加方尤感兴趣的是“革命先烈、中共老一辈革命家李硕勋之子”这一条。当我讲到李硕勋在1931年9月中旬一天的清晨在海口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加方朋友神情顿然严肃起来。他们未必理解一名共产党员为了自己的信仰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气节,但可以看出他们对李鹏年仅28岁的父亲献身事业的壮举背后深含的意义以及李鹏本人成长的背景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    作为李鹏同志身边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清楚地感到,他对我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待人诚恳、循循善诱,使我从内心感到温暖、踏实。他工作勤勉、一丝不苟是出了名的,我在接待他访加时有亲身感受。他同加拿大高校校长座谈,会见中国留学人员,参观水电站、核电站等活动,我都在场,看到他参观极为仔细,交谈极为认真,不时地提问,不停地记笔记。我一是感动,二是惭愧,年纪尚轻的我竞没有养成这样良好的习惯。我被调去担任他的外事秘书,是我未曾料到的荣幸。在中南海10年,在人民大会堂5年,使我有了直接向他求教、学习的机会。    祖国永恒、人民至上,是他人生和事业的精神支柱,也是他外交工作始终如一坚守的信念。1983年6月他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除了从事繁重的国内工作,还从国家建设的大局出发,开展了广泛的外事活动。到1988年初的这几年,苏联、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朝鲜以及北非的突尼斯和“世界火炉”苏丹均留下他的足迹。他亲身经历和参与了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的那段艰难过程,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其他重大事件,如解除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屯兵百万对我国构成的威胁,开启中越关系正常化,柬埔寨实现民族和解等。    李鹏同志是在改革开放初始时期走上党和国家领导岗位的。当时的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但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我们的国家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实现了工作重点的战略性转移,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同许多国家的关系有了新的改善。李鹏同志以高度的政治敏锐和时代感,倾注全部热情投身国家建设和对外开放事业,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把我国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的理念介绍给外部世界,使他们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自1979年以来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措施。李鹏作为中国政府的副总理所传达的这些信息,在外国人看来,既是重要的也是可信的。    他在对外活动中的求真务实精神,给同他有过接触的外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中苏经贸科技混委会上发言,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上的运河船闸和在加拿大水利水电工程的考察,在斯坦福大学和硅谷地区座谈,在联邦德国考察电站和内河航运、参观西门子电子元件中心和汽车工厂,在日本参观三菱、三井、东京电力等大型企业,每到一地都是有备而来,全神贯注。从工业布局、企业历史到产品制造工艺、性能、造价、市场环境、同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优劣比较以及我国在对比之下存在的差距、双方借鉴和合作的前景等,他都一一仔细了解和探讨。参观中的大量数据都是他亲手记录积累的。他的敬业、他的务实、他的认真是超凡的,多年在他身边工作,我看在眼里,感悟在心里,他是我学习的楷模。P3-5

后记

从人民大会堂到西交民巷23号院    人对一个地方的感情和思念,是生长在心田深处的。人对一个至念至爱的地方的记忆,断然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遗忘。    于我,北京记忆,最深切的莫过于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落成并启用的1959年,我在南开大学上二年级。人在天津的我,没有机会亲见这座人民的神圣殿堂,但从《人民日报》的大幅照片上看到它伟岸的身影,看到在大宴会厅举行庆祝建国10周年国宴的盛况。从此,这座圣殿在我的心田巍然屹立。    1963年9月初,我大学毕业来到北京,匆匆在外交部招待所放下行装,赶往东单外交部街,在外交部干部司报到并听取指示。该办的手续一一办妥,已是下午4时。还有一件与工作毫无关联的事挂在心头:尽早去看一眼人民大会堂。于是,我又急行军似的向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走去。心想,只去看一眼那怎么行,总该留个纪念吧。可我,一个刚出校门的穷学生,不可能拥有照相机一类的高档物件。情急之下,花了5角钱请广场的个体照相师拍了一张以人民大会堂为背景的纪念照,总算了却了一个心愿。    写此短文前,我翻捡出那张近50年前拍摄的黑白照片,凝视年轻的自己穿戴稍显土气但神情还是蛮庄重的姿态,不禁哑然失笑。如此迫不及待赶往人民大会堂,是因为我对它向往已久。在我眼前,建成仅4年的人民大会堂,崭新如初,在秋日的阳光下,巍峨挺立,光彩无限。当时我想,如将来有一天能得享进去参观的机会,那该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在外交部短期集训后,学员们按预定计划各奔东西。我去了伦敦,在我国驻英国代办处工作。1966年夏季回国休假,社会上“文革”的骚动已随处可见。所幸,一门心思急于同家人团聚的我,未受此等乱象的扰动。我携妻子在北京城纵情游览观光,第一站便是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此时的我,已不是3年前的穷学生,鸟枪换炮,终于有了自己的照相机,淋漓尽致地记录下一个个悠然惬意、终生难忘的瞬间。    1970年,我从英国调回外交部,因工作关系,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外事活动的机会多了起来。我很珍惜这些宝贵的经历。人民大会堂给了我见证历史的机会,也给了我成长的舞台。    1971年7月的一天,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会见澳大利亚工党领袖惠特拉姆率领的澳工党代表团。这是我回国后参加的第一个重要外事活动。作为会见的记录人员,我清楚记得周总理与客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谈话。正是这次访问和这次谈话,使惠特拉姆在中国“文革”那样的特殊政治环境下,坚定了对华友好和合作的信心。惠特拉姆领导的工党在不久后举行的大选中获胜,惠特拉姆出任总理。中澳于1972年底建立外交关系。    几十年过去,我还清楚记得在人民大会堂先后参加接待加拿大工商贸易部长佩潘、加拿大外长夏普、美国总统尼克松、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外国政要的经历。我更不会忘记1972年4月和10月周恩来总理深夜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亲切接见即将访问美国等国家的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中国医学代表团(我受外交部指派随团工作)的情景。总理从出访方针到代表团成员的衣着举止,一一仔细叮嘱,谆谆告诫出访人员要兢兢业业、不辱使命。作为一个学识、资质都很浅薄的年轻外交干部,能在这样的外交大事件中得到历练,通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机会。老一辈革命家、外交家的外交风范和外交智慧,是我们受益终身的财富。我在人民大会堂亲身参与了多少活动已很难记得清楚,但我要肯定地说,人民大会堂确曾使我长了见识,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长了才干,我同它的感情一步步加深。    做梦都未曾想到,1998年3月的全国人代会,我作为新当选的人大代表,坐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12排的座位上聚精会神参加会议。我心里明白,在近3000名人大代表中,自己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员,但看看胸前佩戴的印有国徽的出席证,心头所思远不只荣幸、激动,更多是使命和责任。    从此次人代会起,我还作为全国人大机关正式编制的一名干部在此履任,在人民大会堂南段三层靠东一侧有了自己的办公室。第一天坐在办公桌前开心的感受,胜似过年过节。此言丝毫没有夸张。我的确是怀着火一样的热情领受新的任务,投入新的战斗的。明知能力有限,但确有努力做好工作的抱负。工作紧张忙碌,但内心感到充实快乐。工作之余,经常习惯依窗而望,城楼、广场、纪念碑、博物馆等建筑景点和游人一览无遗。我的办公室位置优越而独特,同事朋友无不称羡。但凡广场上有什么联欢、焰火、仪式之类的活动,我这里是最佳“观礼”之处。触景生情,望物遐思,给工作带来好的心情。    人生一世,许多事情是很难用机遇、巧合或必然来概括的。我的事业生涯最后竟同全国人大和人民大会堂结下不解之缘,往昔的梦想竟成事实。我庆幸自己的福分和满意的归宿。每天,当我迎着朝阳走来,仰望着洒满晨光的庄严的国徽,对这座象征人民权力、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的殿堂肃然起敬,对自己能有幸在这样难得的环境里工作,备感欣慰和自豪。    于我,北京记忆,最深切的还有一处与我密不可分的院落楼宇,即“西交民巷23号”,通常简称为“23号院”。2003年全国人大换届后,我到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任职。我的办公室也从人民大会堂搬到“西交民巷23号”,从此以后,这里就成了我的新“家”。23号院作为全国人大的办公区已有很多年。西交民巷南侧的新办公楼(门牌为前门西大街1号)建成启用前,多数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机关单位集中在23号院办公。有人曾形容,这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和人才资源基地。    23号院令我最忆,是它所处的西交民巷那段沧桑的历史。    西交民巷东起天安门广场,西至北新华街,号称北京最长的胡同。据史载,此处在元代曾是漕运卸粮米之地,在明代天顺至成化年间形成街巷,一度叫江米巷。西交民巷这一街名始自清朝末年。世事变迁,改朝换代,而西交民巷之名,如同北京其他众多老街名一样,一直沿用至今,散发着古城特有的古风古韵。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一个世纪里,此处是鱼龙混杂之区,许多皇亲国戚、商界巨贾、社会贤达、演艺名人在此安家或立业。    西交民巷为人所知的另一个原因是衙门林立。从北平老地图可以发现,今人民大会堂南门外曾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路,是清朝刑部所在地,民国时期改成警察局的看守所,谭嗣同等曾被关押在此,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在此殉难。    西交民巷是北京历史名街,作为主要标志的金融业不能不提。清朝末年,北京的银行业兴起。今天的东交民巷、西交民巷及其附近地区,是北京最早的金融街。1949年北京解放前夕,西交民巷仍有银行15家、钱庄两家。中央银行北京分行旧址、中国农工银行旧址、大陆银行旧址、保商银行旧址、中华汇业银行北京分行旧址等,被北京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那一座座与全国人大办公楼比邻的西洋风格的建筑,仍在提示着人们西交民巷的古老。在此街区上班的我们,游走其间,心头生起的思绪更多是对今昔变化的感慨,而非纯粹的怀旧。    随着北京市政建设的推进,西交民巷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大会堂西路为界,东段已形成全国人大的办公区。新办公楼与23号院办公楼及被人们称作“中华第一店”的人民大会堂宾馆相对而立,两侧分别有银行旧址为伴,亦今亦古,交相辉映,堪称北京西城的精品街区;西段除国家电网北京公司、国家大剧院等建筑外,仍以普通市民居住为主。据说,这里是北京民俗民风保留得比较好的街巷之一。这段街巷也是不少全国人大机关工作人员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地。    23号院令我最忆,还因为它自身独有的传奇和太多的故事。不熟悉北京的人们,通常不易发现于人民大会堂南门对过、近在咫尺还有这样一处外观看似普通、实际很了不起的大楼,也无从得知这座大楼的主人们曾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下汗马功劳。到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数字反映变化,数字说明成绩。当我们列述这些数字时,会自然想到全国上下那些为此巨大成果呕心沥血的人们。全国人大从事这项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应首先包括其中。    这是一座人才荟萃、令人神往的楼宇。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几代人在此辛勤工作,有的甚至耗尽了生命。历届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可谓群星璀璨,既有华发赫然的耄耋老人,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办事机构中既有在全国人大这块园地成长起来的“老人大”,也不乏学有专长的年轻人。同他们朝夕相处、长期合作共事的我,从年长者身上看到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忠诚、执着和关注。他们从不津津乐道自己不凡的经历和业绩,只把人民大会堂和23号院视为自己事业的归宿和战斗的阵地,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默默耕耘。    全国人大机关是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队伍。尽管他们资质各有千秋,专业特长不尽相同,但都把自己看作全国人大机关的主人,心系国运,情系民生,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满挚挚情愫,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勤奋学习,不懈探索。2003年3月31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大会上作了准确而中肯的评价:我们人大机关集中了一批对法律和人大工作有一定研究的专家,有一批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实际工作者。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的专业不是法律,但经过多年人大工作之后,耳濡目染,自认为又上了一次大学,多了一次难得的深造。我懂得了“一个没有健全法制保障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这般最起码的常识和最基本的道理。我更懂得了,在我们国家,法律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党和人民意志;法律必须适应国家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立法工作是极为艰巨繁重的系统工程。一部重要法律的诞生,需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孕育过程,积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    法律最大的特质是准确严谨。调研、起草、论证、审议、修改,直至颁布,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丝毫轻忽和迁就。多少年来,23号院层层楼室不灭的灯光,见证和记录着那些参与立法工作的同志的劳动和奉献。悠悠岁月,不论是隆冬寒风、夏日炎炎,还是春意无尽、秋色如染,他们从未停止为国家法制根基增添坚固砖石的努力。他们心里流淌的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爱。    23号院原有的主人们多数已迁入前门西大街l号的新大楼。荣获“鲁班奖”的新大楼气度非凡,作为前门大街、西交民巷乃至西城区的新地标,受到北京市民的称赞,更受到全国人大机关全体干部的喜爱。不过我还想说,正如人对故乡的眷念一样,对长期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的那份感情,是很难从心田抹掉的。我怀念“23号”这块牌匾,怀念这座功能齐全的楼宇,我也怀念在这里一起共过事的领导、同事和朋友。我们曾一起走来,但今天我们都不愿意说已经离去。    1970年到2012年,人民大会堂到西交民巷23号院,42年的情感和记忆,永远根植在我的心田。

编辑推荐

西交民巷和东交民巷同为老北京的名街,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而今天门牌标着23号的这个大院、这组楼宇,是全国人大机关办公区之一,是我多年办事、办会、办文的地方,始终有一种“家”的感觉。2003年全国人大换届后,我到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任职。我的办公室也从人民大会堂搬到“西交民巷23号”,从此以后,这里就成了我的新“家”。不熟悉北京的人们,通常不易发现于人民大会堂南门对过、近在咫尺还有这样一处外观看似普通、实际很了不起的大楼;也无从得知这座大楼的主人们曾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下汗马功劳。23号院作为全国人大的办公区已有很多年,西交民巷南侧的新办公楼(门牌为前门西大街1号)建成启用前,多数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机关单位集中在23号院办公。有人曾形容,这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和人才资源基地。正如人对故乡的眷念一样,对长期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的那份感情,是很难从心田抹掉的。我怀念“23号”这块牌匾,怀念这座功能齐全的楼宇,我也怀念在这里一起共过事的领导、同事和朋友。我们曾一起走来,但今天我们都不愿意说已经离去。1970年到2012年,人民大会堂到西郊民巷23号院,42年的情感和记忆,永远根植在我的心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交民巷23号院随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共和国外交的一扇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