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的温度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作者:肖亚洲  页数:209  字数:210000  

前言

从“标准答案”中突围周瑞金我和肖亚洲同学,原本素不相识,从年龄上看,也相隔了半个多世纪。亚洲这个年龄的年轻人,我并不是很了解。偶尔,从媒体对 90后的描述中,恍惚觉得他们是功课很重、睡得很少,又特别离不开网络的一群人。这样的话,应试压力和网络交往或者构成了双重的隔离栅,让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对时事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也有颇多隔膜。而看到天津的小肖同学送来的他的三本文集,我有几分吃惊了。我知道,这般大的孩子,是出现过一些文字爱好者的,但大多是偏文学类的,写写小说、散文,而肖亚洲的偏好,与众不同,他所写的,都是新闻评论,或者如他自己所言,是有时评风格的杂文。这样一个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在课余时间所写的文章,对时事关注维度之广,写作频率之高,思维之活跃,批判精神之强,都颇出乎我的意料。特别有一些他涉足的题材,对一个大城市的高中生而言,相距很是遥远,但他仍然乐于关注,写起来也有模有样,体现出相当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比如像《农作物为何总按官员意志生长》、《“百强县”评选,荣誉如何批发零售》、《他们生产谎言,我们假装相信》、《摩天大楼承载不起华西村的转型期许》……亚洲关注、评论的许多话题,都是时下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热点、焦点、难点,超出了一般中学生的知识范畴。但是亚洲的时评,并不比习见的报章或网络时评逊色,倘若不是特别说明,也看不出是出自一个高中生的手笔。透过这些关怀公共政策、批判公共事务的文字,时时可以感受他的独立思考精神、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和公民的道义担当。比如,关于华西村造摩天楼,亚洲这样评点:“经济学界有一个‘摩天楼指数’的概念,摩天大楼看上去是经济繁荣的象征,但实际情况是,每当有摩天大楼建成之时,都是经济行将衰退之日。其本质是实体经济转型困难、吹大虚拟泡沫的表现。任何地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都会出现制造业转移的现象,使得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制造业应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型升级,但华西村积累的巨额财富,却走向了炒楼、炒金,这其实是产业发展困境的一种表现,实业经济面临升级却失去了方向,于是一头扎进虚拟经济……”我们姑且不去判断整件事情的是非,单就亚洲的评点来看,他应该是读过一些经济学方面的书刊的,对华西村造摩天楼的分析,虽略显简单直接,在逻辑上却也站得住。一个在校高中学生,能够这样持续地关注并质疑现实问题,立论敏捷且言之成理,是难能可贵的。在我看来,亚洲最让我感慨的,还不是他的才情,而是他在认识国情、吃透国情方面的不懈努力,是不依不饶的批判精神,是他对公权力习惯性地保持着的批判性质疑的姿态。而批判精神又一直是知识界所企盼的理想性格,是知识分子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一种令人仰视的品格。亚洲的这种姿态,让我很欣慰。看来,在青少年人中间,尽管面对无数需要背诵的“标准答案”,尽管他们被告知只有对教科书亦步亦趋,才能在升学中有一个美好的前景,尽管学校和老师也时常有意或无奈地提醒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中仍然有人从中国学校教育对思想的制度性、系统性甚至是惯性的束缚中,突围而出,以年轻人天然的、阳光般的敏锐和颖悟,烛照现实中的种种假恶丑。亚洲的努力,让我想起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临终前的尖锐发问,剑指中国教育事业之弊,并非一两句话就能给出“标准答案”。但是,有一点是颇具共识的,杰出人才就是富有创造性的人才,而我们的教育在很多方面,却长年累月地做着束缚孩子们创造性的“工作”。钱学森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其实,不独是科技人才,包括社会人文方面,也没有“独特的创新的东西”。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朋友的孩子,在背历史答案,而那些对历史事件原因解释显得极其机械而且教条的答案,和对答案的记忆方式让我很是吃惊:这样的学法和考法,怎能让孩子学会辩证地看待视角丰富的历史?怎能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怎能养成敢于追问真相、还原真相的知识分子品格?如果我们今后缺乏这样一批公共知识分子,这方面的缺憾并不小于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匮乏。曾经有一个小学生,在写关于“春天”的作文时,没有表示赞美,而是表达了厌恶,说春天太冷、风大,又是细菌和病毒极易流行的季节……结果,这篇说真话的、和别的学生“唱反调”的作文,被批了零分。这样的教育,如何可能鼓励发明创造?钱学森自诉,他的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美国的大学教育:敢于挑战权威,鼓励提出与众不同的创见,更有浓厚的学术氛围与竞争气氛。而钱老一生恐怕是唯一的败笔—— 1958年“大跃进”时期,他在《人民日报》撰文,用科学的语言证明亩产万斤完全可能,且远未封顶,为举国狂潮又添了一把火力极旺的“科学”之柴——正是缺失了独立思考的结果。想来,这位老人在痛定思痛之后,对教育痛下针砭,也是对一生得失的反思结果吧!可是,新中国成立 60多年了,难道我们还要仰仗西方教育来培养中国的顶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吗?话说得有些远了。谈这些,是因为我对肖亚洲充满期许,希望他能在中国应试教育中,幸存一些创造能力,甚至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创新人才”,他无疑具有这方面的潜质。毕竟是谈亚洲的书稿,我就拉回来再说说亚洲的作品。如果用钱学森的标准来衡量,亚洲的作品固然让人惊喜,但也不无遗憾。我并不在意亚洲这样一些弱点,比如评论的层面还比较单一;比如文字还可以更加精致流畅;比如有时滥用双引号……这是初学者的一些问题,相信会随着亚洲的成长、学养的加深,而慢慢改善、提高。中国并不缺少时评作者,缺的是入木三分的真知灼见。亚洲有了一个很好的起点,接下去的发展还有各种可能性,甚至也不一定非要盯准与传媒有关的专业。希望亚洲能降低一些写作时评的频率,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阅读、行走与思考中。更多阅读,是因为在他这个年纪,还不急着输出,更需要吸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更多行走,见多,才能识广,才能更切实地触摸并体验国情;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则是创新的过程……而我还有一点现实的担忧,高考在即,或许亚洲还是应该更多地准备大学的“敲门砖”,争取去一所适合自己的、层次也较高的大学深造。我一开始说过,我和亚洲的年龄相差半个多世纪。从新事物、新语汇、新思想方面来说,亚洲可以是我的老师。所以,我说的这些,很可能是隔靴搔痒,只是给小友亚洲提供一个老人的视角,听之,并不一定任之。祝愿亚洲有一个美好的未来!2012年清明节写于上海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就部分新闻事件发表的评论,用自己独特视角提出观点和见解,体现对人的生命关怀、生存关怀、权利关怀、道德关怀、终极关怀、自然环境关怀,展现了一代少年可贵的人文情怀。包括作者在内的90后高中生群体表达出的可贵的反思与理性,与祖辈、父辈相比,其平和、包容、理性,必将影响中国的未来。

作者简介

  肖亚洲,生于1995年8月,现就读于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文科实验班。2004年底开始涉足杂文写作,迄今在各类媒体发表杂文、时评、随笔等四十余万字。系多家平面新闻媒体专栏作者、主流门户网站特约评论员并建有个人文集。曾获得一些知名网络媒体颁发的年度优秀评论员、优秀评论文章等奖项,部分作品被编入全国性年度杂文时评选。

书籍目录

第一篇 人文关怀
悲悯情怀叩不开坚固的利益“心门”
“蜷缩”的权利
挥不去的排斥,回不去的家乡
有一种排外方式叫“捣鸟巢”
城市的“仨瓜俩枣”
当田园风光遭遇权力美学
讨薪的创意
农民工与贾府的奶母
我们关注改名,农民工关注讨薪
奥迪 A6的阔绰与农民工的寒酸
春运悲情背后的深意
“陪衬”的愤怒
下跪的教授
沉重的“一跪一哭”
韩正市长的大实话
只统土地,不统农民
“人民需要拆迁”
李小虎们向上流动的困境
第二篇 人文批判
捞钱的城市化
“××安全”,不能总是老百姓的问题
权力先吃
以身殉酒
弱者的武器
只有刁官,没有刁民
官员的习惯性负面想象
民生多艰,无碍观瞻
欺民的“过客”官员
百姓怀旧还是权力冲动
他们生产谎言,我们假装相信
寒酸的校车,豪华的公车
“被和籴”与“被上楼”
第三篇 人文寻思
城市化的正轨与歧路
西部“引擎”之争
资本逻辑下,老婆和政令都是弱者
浮躁时代的一副清凉剂
犯了白培中家的“侠盗”
资本逻辑下的癌症村见怪不怪
当低估农民智商成为一种习惯
心灵财富的标尺
非常幸福与非常不幸福
第四篇 人文追问
三亚的“铁锤”砸出什么
韩进式悲剧
“幸福指数”这把糖果
“民生痛苦指数”是一瓢醒脑凉水
评论建筑物好坏,谁在听小老百姓愿望
伪时尚的素食主义
家家都有丑,捂住是好手
喜鹊般的数据
有一种治理效应叫“自行”
户籍的辫子
一不小心成皇帝
“警车开道”与“闲杂人等”
后记

章节摘录

春运悲情背后的深意在春运车票不大可能充裕的现实情况下,更能承载乡愁,更能连接故乡的,其实只有公平。公平从何而来?长远来看,当然是对铁路进行彻底的体制改革,打破铁路长期自成一体的运营模式和格局,加快建立一套公开、透明且符合公众期待的现代铁路体系。春运,已然成为难解的民生难题。薄薄的火车票,载不动浓浓的乡愁,归家心切的游子,沉重的脚步被阻挡在一米多高的售票窗口之外。流动,本应是最为灵动的风景,但放置于春运的情境下,却折射出现实的无奈和内心的焦灼。在杭州一个铁路售票点,湖南永州人李竹清排了整整 6天 6夜的队,仍没买到票。今年 48岁的他,在浙江富阳做装卸工,他要为一同打工的全家 7口人买回家的火车票。 6个日夜排队后,他终于放弃了,“太累了,扛不下去了。 ”在购票的纠结中,在人流的簇拥下,这个“龙头兔尾”的春运,依然伴随着艰难、拥挤、焦虑、忧愁,距离“春来运转”尚有很长的路要走。“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回家,是每人心中的强烈呼唤,那份浓浓的乡愁,唯有回家才能消解。还是那张回家的信念。这份超能量其实就是一种超强的精神支撑,来源于白发父母的牵扯,来源于年幼子女的期盼,来源于熟悉而陌生的家乡的召唤。被称为“人类最大规模周期性迁徙”的中国春运,承载了国人太多的温情与渴望,为乡愁裹挟又被车票困扰的人们,急切无奈四下奔忙,衍生出一种特别的春运表情。……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文的温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很好的书,真不敢相信是一个孩子写的,狠尖锐的道出了社会的矛盾,哀民生之多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