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历史要什么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作者:王学泰  页数:227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开头的话年初交给编辑一串,遂编成了这部稿子,名之曰《我们向历史要什么》,觉得颇合我心。书的标题涉及到“历史”,于是我这开场白中就要说几句“历史”。近二三十年来,文学的影响力持续衰退,而历史热度则越烧越高,许多评论家都说这是少见的“历史热”。“向历史要什么”?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大约就是“以史为鉴”。这是个大题目,早在西周刚刚获得政权的统治者总结殷商亡国的原因就说:纣王本来有夏桀亡国的历史教训作为镜子,无奈他不接受,犯了与夏桀几乎完全相同的错误,导致国破身亡,为后世所讥笑。《大雅•荡》中诗人还把这个道理凝结为“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之中。这个观点也为儒家和大多数知识人认同,因此就产生“殷鉴”这个词。后来唐太宗总结其统治经验时也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宋代的儒者司马光就本着这种精神把他的编年通史,名之为:《资治通鉴》。这些都是叫人们总结和接受历史的教训的。可是在我们漫长文明史中究竟吸取了多少历史的经验教训?细细寻检,真是乏善可陈。在“前车之覆”的地方,照样是翻车事故最多的地方。人们不断地重复着先人的错误,还认为自己在走新路。因此我更赞同黑格尔一句名言“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我们根本没有从历史中领受到教训”。为什么竟是这样?从宏观角度看,决定历史进程的动力是各种力量博弈所产生合力,“借鉴”是很难取得共识的。在我看来,历史教训至明至简,例如,解决社会矛盾是学大禹父亲鲧所用的“堙”(堵),还是用大禹的疏导?谁不懂得疏导的好处?握有大权者大多不是愚不可及,他们也懂得这个道理。但是往往还是用“堙”,因为疏导得慢慢来,日久方见功效,而“堙”则是立竿见影的。“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因此,明清两个朝代最后的结局都失策在“堙”上。另外,还有人性的问题。当年周厉王弭谤之时,辅佐大臣召公就告诫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然而,周厉王不听,因为人性就是这样,喜欢被人肯定,厌恶被人否定。《孟子》中说的子路“闻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他们听到批评自己过错就高兴,受到他人指责还要拜谢,这样的好态度、好脾气是后天修养的结果,并非是人的本性。唐太宗,那么重视历史教训,愿意接受臣工、特别是言官的批评,然而他的骨子里还是喜欢别人的阿谀奉承,哪怕他内心完全明了这种奉迎的虚伪。有一次,太宗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并赞美此树之美,宇文士及马上也随之反复称颂。此时太宗脸色一变,严肃地斥责宇文士及:“魏徵尝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矣,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乃果然。”士及马上叩头谢罪:“南衙群臣,面折廷诤,陛下常不举首。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宇文士及说到了点子上:你贵为皇帝,在朝堂上处理政事,听到的多是群臣的批评责难,整天处在紧张之中。要不是我在您周围,经常顺着您的意思说话,让您放松放松,否则您这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唐太宗此时马上解除了对“佞人”警惕与斥拒,阿谀的话听来真是如汤沃雪,一浇即化。元代儒者许衡感慨“宇文士及之佞,太宗灼见其情而不能斥”,他不懂得人潜意识中都需要有“佞人”在自己身边,常常听些顺耳顺心的话,哪怕这些都是假的。说到这里,有点扫兴,难道我们从历史中一无所获吗?显然不是这样。我们祖先那么重视历史,用各种方法让人们记住历史,为此设计了一系列的制度。《汉书》“艺文志”中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所谓“记言”“记事”就是后世“起居注”“实录”的滥觞。不仅《春秋》《尚书》,而且“六经皆史”,其它典籍记录也多是历史。历史是祖先生活的轨迹,记住历史也就是记住了祖先。我们的国家是由氏族公社发展来的,而氏族是以血缘为纽带结合起来的。氏族中的人们是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的,因而敬宗法祖、祖先崇拜是维系氏族生存与团结的保障。古代国家——政权机器与祖宗牌位并立,连君王居住的宫廷也是左太庙、右社稷。“太庙”是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它与“社稷”同等重要。可见历史似乎是我们宗教,在我们这个缺少宗教感的民族,历史起了某种意义的替代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大多也以历史为题材,最早的诗总集——《诗经》,经学中的古文学派甚至认为它就是史书,最早的戏曲——《张协状元》、以及“荆、刘、拜、杀”,哪出戏不是以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为背景的?最早的白话小说《三国志演义》本身就是“三假七真”的通俗历史。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历史从理念到情感上给我们支撑,帮我们度过危难。抗日战争期间,最好的、最感人的作品大多是以历史为题材的,此时也兴起了研究历史的高潮,许多历史学家都兼任着思想家的责任。谁能说历史没用呢!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历史的人,每个人从思维、情感到行为方式无不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从历史中不仅可以看到整个民族发展过程,也考察我们心灵深处的历史痕迹。我喜欢读史,而且在读史之时保持着钱穆先生所倡导的“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自退休以后,便很少读文学作品了,多读史书、特别喜欢读与文化史、思想史有关的书籍,偶有心得,便以随笔的形式,著为文字,与同好分享。读史既感受到许多无奈,令人愤懑;也偶尔触动天机,使我豁然开朗。这也许就是我们应该向历史索要的吧。是为序。王学泰 2012.6.6

内容概要

  老教材走俏,民国范儿流行,穿越剧铺天盖地,热议历史的背后,隐藏着当下社会的哪些焦虑?我们究竟向历史要什么?
在这本《我们向历史要什么》中,学者王学泰以他读史阅世几十年的经历告诉读者,人们总是在相同的地方犯相同的错误,历史给我们的唯一教训,就是我们根本没有从历史中领受到教训。
  全书分为几个部分:当历史照进现实;江湖人的梦;老问题,新意识;历史闲话,所涉及的主题比较宽泛,但反映的都是王学泰先生对当下社会的关照,比如在《最实际的快活梦》一文中,作者指出“《水浒传》是写江湖人奋斗的成功与失败的,这些江湖人像老北京的底层民众一样,其追求都是切切实实,很少有玄虚的。饥要食,寒要衣,赌博没钱了要银子,似乎与梦想不相干。”古往今来的人都是如此。
  和市场上其他类型的历史小说和历史散记相比,本书谈论的虽然是历史,影射的却是现实的生活,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作者简介

  王学泰,1942年生于北京,2003年退休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后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学术专长是文学史与文化史。
  1997年出版《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引起读书界和社会舆论的普遍讨论,从此,“游民社会”作为一个词汇进入社会话语体系。
  作为知名人文学者,近年来活跃于各种媒体。关于他的访谈文字频频出现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东方早报》等报纸上,他的身影也经常出现在凤凰网、土豆网、新浪网等新媒体。

书籍目录

庙堂很远,江湖很近
—王学泰、熊培云对谈录
第一篇 让历史照进现实
1 从标语治国到标语抒情
2 道德滑坡不全是为了钱
3 诚信是怎么流失的
4 人应该有所敬畏
5 让老百姓做个普通人
6 什么是有尊严的生活
7 城市居民的住房权
8 又是一年国学热
9 有点快乐,有点宽容—评“走下神坛的鲁迅”
第二篇 江湖人的梦
1 最实际的快活梦
2 挥之不去的皇帝梦
3 梁山人的平等梦
4 中国人的“大哥”情结
5 韦小宝的生存技巧
6 “边缘知识人”
7 当前的“游民”问题
8 流民与中国文化
第三篇 老问题,新意识
1 “权力”应该力挺“权利”
2 拿什么去监督官
3 被忽视的知情权
4 “进谏纳谏”不是表达权
5 现代公民的参与权
6 说“不明白权”
7 不讲理文章与语言暴力
8 先讲形式逻辑,再说辩证法
9 什么是“特立独行”
第四篇 历史闲话
1 京派市井文化的流变
2 “左”与“右”的前世今生
3 代笔文化的古与今
4 古人对灾害的思考
5 警惕“好事”成灾
6 《 我的前半生》的版本及“灰皮本”的意义
7 清代有经学无儒学说
8 “康雍乾”三朝对于士人的驯化

章节摘录

版权页:   1从标语治国到标语抒情 说实在话,北京建设得益于2008年奥运会不少,特别是街区的整治,真是大见成效。许多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老大难的烂尾工程都得到清理。我所居住的小区前的街道两旁原来被小商小贩所拥塞,不仅过车困难,连人出门也要蜿蜒蛇行。经过整治,街道拓宽了、齐整了,小区中的幢幢高楼也全部粉刷一新,靓丽光鲜。这些赢得了居民的一致认可,可最后当主持者美化街道时,却招致许多不满和议论。 有些人很生气,有点“上纲上线”:“这不是回到‘文革’去了吗?”“为极‘左’招魂!”“怎么不写点迎奥运的词儿!”听到议论,我专门了解了一下。原来,为了美化环境,胡同口和街道两旁涂写了许多标语口号和宣传画,如胡同口立了一面做成“三面红旗”形状的屏障(正逢搞“三面红旗”50周年纪念),上书“心怀祖国,放眼世界”。胡同两旁的墙面上是“工业学大庆”、“艰苦朴素”、“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学习‘老三篇’”、“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等,四五十年前流行的标语涂写了数十条,并配以那时流行的“学大庆”、“学大寨”、“学铁人”、“学雷锋”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广阔天地锻炼”的宣传画。这些使得一些老同志很不高兴:改革开放都30年了,怎么极“左”的阴魂还不散?是不是有人还要回到“文革”那时去?然而,更可气的是,单拿出哪条标语你也不能说它错,不能找他说理,但这些标语和宣传画凑在一块儿却构成文革时的氛围,散发着极“左”气味。这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都能感受到的,这就使一些人深以为忧。 我却有点不同的想法。我认为这种现象不足怪,更不足忧。我们曾经有过标语治国的时代,那时写标语、贴标语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前,特别是“文革”当中,建国初制定的法律尽废,国家机器的运转大多靠“最高指示”、“领导讲话”和内部的政策条文。这些怎么能让广大群众都知道呢?往往是靠把“指示”、“讲话”、“政策条文”的精神通俗化、简单化为标语口号,然后贴到城市农村、工厂公社、部队学校、大街小巷,告诫人们警戒遵守。那时没有法,连《宪法》都被当作一张废纸撕掉,没有作废的大约只有一部《婚姻法》了。史学家唐德刚曾俏皮说那时是“一部《婚姻法》治天下”,当然,这是笑谈,那时应该是“标语口号治天下”。 由于这些标语都是直接宣传上面精神的,一丝一毫也不能错。记得在大批判时,一条“兴无灭资,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前进”的标语被定为“反动标语”,使我们大吃一惊,我们实在看不出它哪里“反动”。后来传说,反动就反动在“兴无灭资”上。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它却说“兴无灭资”,这是“先立后破”,是与“最高指示”唱反调的。实际上他们是借“立”之名,在反对“破”,反对批判资产阶级,反对文化大革命。从这个例子可见,那时对标语要求多么严格,不仅字词语句不能有错,就连语序都不能稍作改动,几乎每条标语口号都有“微言大义”。对标语口号如此敏感,今人很难想象,因为它们体现了“治国方略”,是“治天下”的工具。

编辑推荐

《我们向历史要什么》编辑推荐:作者为知名人文学者,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专家,近年来较为活跃,作品频频见报,曾接受新京报、南方人物周刊、凤凰网、土豆网、新浪网等媒体专访。2011年是历史被大规模征用的一年,从激辩辛亥的意义,到清华校庆的瞻前顾后,再到民国教材热,“民国范儿”的畅销,热议往事,重写历史,映射的是中国社会当下的焦虑。我们究竟向历史要什么?用历史解读今天,是作者文字的最大特点。不同于作者之前的大部头学术作品,《我们向历史要什么》大都是通俗易懂的短小文章,每篇几千字。读者在轻松娱乐的阅读之后,将能看出历史人物及事件对我们今天的意义。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我们根本没有从历史中领受到教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们向历史要什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5条)

 
 

  •   我们向历史要什么,历史可以给我们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抛弃历史,历史是不会害我们,只会给我们经验教训,只是我们忘记了,!
  •   新视觉读历史
  •   这本书的质量还好!
  •   看報紙介紹說好,好奇買來看看。還沒看……
  •   还不错的一本书,可以看一下。
  •   以杂论文为主,有些发人深省
  •   开阔下视野
  •   历史与现实比较纠结
  •   王学泰的书不错
  •   标题很吸引人
  •   有些文章深有触动
  •   在一份法制报上看到的推荐,很快读完了,感觉一般
  •   这本书用很通俗的手法讲出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   这本书送货快,这是一,其次是内容很有意思,有趣味性,易懂
  •   各方面都不错!好满意了!
  •   对历史的重新解读,对人生的重新评估。
  •   可以从更多角度了解历史。
  •   看了一半了 确实让我对于历史有了新的了解 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历史 从中学习 非常重要
  •   因为赠书,所以还算不错了观点有待商榷如厕时读读还不错
  •   感觉不错 值得认真阅读 推荐哦
  •   读了以后感觉内容一般。
  •   感觉不错,虽然是读历史,但很贴近现实。一读便懂,有点意思。
  •   在我们漫长文明史中究竟吸取了多少历史的经验教训?细细寻检,真是乏善可陈。在“前车之覆”的地方,照样是翻车事故最多的地方。人们不断地重复着先人的错误,还认为自己在走新路。因此我更赞同黑格尔一句名言“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我们根本没有从历史中领受到教训”。
  •   买了后才发现和自己想的一点不一样,还要那么贵,不知道凭什么价钱这么贵,内容是非常无聊,没有意义的大段议论,天下书一大抄而已
  •   是叫独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