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恢复性刑事解纷机制研究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狄小华  页数:286  

内容概要

  《多元恢复性刑事解纷机制研究》作为系统介绍并率先将恢复性司法引入中国司法实务的一名学者,作者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恢复性司法本土化的研究与探索。《多元恢复性刑事解纷机制研究》的形成历经近10年,为深入认识恢复性司法,作者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就中国传统调解与恢复司法进行了专门的比较研究,并对两方恢复性司法的实践,到英国、比利时、加拿大等送行了专门考察。同时,为用好中国的本土资源,一方面,以江苏南通大调解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的传统调解制度历史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与公安司法机关合作,实证调研刑事司法面临的问题,并借鉴恢复性司法的理念和程序,探索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多元恢复性刑事解纷机制研究》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的系统成果。

作者简介

  狄小华,男,1963年6月生,汀苏溧阳人。199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刑事法学理论和实务研究工作,现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所长。致力于刑事法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先后承担过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并正承担着国家社科基金项和多项横向合作课题的研究工作。独著、与人合著,参与编、译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有多部著作和文章获省、校级奖。

书籍目录

绪论 刑事纠纷与解纷
第一章 中国传统调解与西方恢复性司法
 一、演进过程与背景比较
 二、权力与权利关系比较
 三、追求价值及目标比较
 四、程序模式及机制比较
 五、传统调解的现代转型 
第二章 报应性司法与恢复性司法
 一、“以怨报怨”与“以直报怨”
 二、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三、国家垄断与公民参与
 四、排斥隔离与沟通融合
 五、抽象责任与具体责任
 六、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第三章 恢复性司法的心理学原理
 一、犯罪引起冲突各方新的需要
 二、恢复性司法构建满足需要的平台
 三、修复社会关系的心理学机制
第四章 多元恢复性刑事解纷体系
 一、刑事司法解纷要素分析
 二、报应性司法解纷的困惑
 三、恢复性司法解纷的优劣
 四、构建多元恢复性刑事解纷机制
第五章 恢复性刑事和解程序
 一、恢复性刑事和解概念辨析
 二、恢复性刑事和解法理分析
 三、恢复性刑事和解功能定位
 四、恢复性刑事和解程序构想
第六章 恢复性刑事评估程序
 一、恢复性刑事评估的内涵
 二、恢复性刑事评估的依据
 三、恢复性刑事评估的主体
 四、恢复性刑事评估的类型
 五、影响风险评估的因素
 六、恢复性刑事评估的方法
 七、恢复性刑事评估的方式
 八、恢复性刑事评估的程序
 九、恢复性刑事评估的效力
第七章 恢复性刑事矫正程序
第八章 我国少年刑事司法目的之考量
第九章 我国少年刑事司法模式选择
第十章 恢复性少年刑事司法的正义性探析
附录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正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同样的需要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段去满足。尽管需要作为一种短缺的状态,具有价值中立性,因而无所谓好与坏,但满足需要的手段却有善恶之分和合法与非法之别。而对行为所作的善与恶的道德界定和是否合法或是否构成犯罪的法律认定,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作为人类文明对满足需要的手段的限制,当行为主体以达到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方式满足其需要时,就构成了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而当这种犯罪达到触犯刑律并应受刑罚惩罚程度时,则构成了法律意义上的犯罪。至于具体哪些行为为犯罪并应当受到怎样的刑罚处罚,处在不同文明发展时期的社会或同一时期的不同社会对之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规定。  有人类社会,便存在利益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犯罪。矛盾纠纷,包括由犯罪引起的刑事纠纷无处不在,我们既然无法根除之,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即在于建立能够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的机制。犯罪引起的刑事纠纷,作为社会矛盾的极端表现,严重危害社会的和谐,因此刑事解纷机制的形成显得尤其重要。  一、纠纷:利益纠纷与情感纠纷  人类社会文化价值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决定了社会矛盾纠纷的存在是绝对的,并且必然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象。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多元恢复性刑事解纷机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