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苏珊·桑塔格  页数:362  译者:廖七一,李小均  
Tag标签:无  

前言

  要支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制度、科技、教育等力量之外,还需要先进的、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凤凰文库的出版宗旨是:忠实记载当代国内外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为推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总结、珍贵的价值理念、有益的学术参考和创新的思想理论资源。  凤凰文库将致力于人类文化的高端和前沿,放眼世界,具有全球胸怀和国际视野。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是不同文化的冲撞与交融,是不同思想的激荡与扬弃,是不同文明的竞争和共存。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来看,交融、扬弃、共存是大趋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总是在坚持自我特质的同时,向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吸取异质文化的养分,从而与时俱进,发展壮大。文库将积极采撷当今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凤凰文库将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建设,面向全国,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气派。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背后是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文明的培育,是先进文化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中华民族必将展示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经验,形成新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文库将展现中国现代化的新实践和新总结,成为中国学术界、思想界和理论界创新平台。  凤凰文库的基本特征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中心,立足传播新知识,介绍新思潮,树立新观念,建设新学科,着力出版当代国内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以及文学艺术的精品力作,同时也注重推出以新的形式、新的观念呈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优秀作品,从而把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并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转型。  凤凰文库努力实现知识学术传播和思想理论创新的融合,以若干主题系列的形式呈现,并且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它将围绕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中国化、政治学、哲学、宗教、人文与社会、海外中国研究、外国现当代文学等领域设计规划主题系列,并不断在内容上加以充实;同时,文库还将围绕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科学文化领域的新问题、新动向,分批设计规划出新的主题系列,增强文库思想的活力和学术的丰富性。  从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这样一个大视角出发,从中国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独特性出发,中国已经并将更加鲜明地表现自己特有的实践、经验和路径,形成独特的学术和创新的思想、理论,这是我们出版凤凰文库的信心之所在。因此,我们相信,在全国学术界、思想界、理论界的支持和参与下,在广大读者的帮助和关心下,凤凰文库一定会成为深为社会各界欢迎的大型丛书,在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实现凤凰出版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凤凰文库出版委员会

内容概要

  《在美国》是一部历史传记,主人公的原型是波兰裔著名演员海伦娜·莫德耶斯卡。莫德耶斯卡一八六八年在华沙崭露头角,一八七七年在旧金山主演《勒库弗勒》英文译剧,“虽英文很差,但仍十分成功”。她偶尔也到伦敦演出。波兰的理想主义者们购置农田,研究农事,开辟葡萄园,希望建立自己的种植园。经过几个月艰难而又美好的田园生活,牧歌式的乌托邦终因经营不善和内部分歧而夭折。一些人返回波兰,一些人转到另一社区,还有一些人在美国定居。为了渡过经济上的难关,玛琳娜顽强地克服了语言障碍,重返舞台。在从南到北、从城市到乡镇的巡回演出中,玛琳娜风靡美国,成为美国舞台上璀璨夺目的新星。故事在玛琳娜与布斯对人生和艺术的探讨中结束。

作者简介

  苏珊·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60年前后,她开始活跃于纽约文坛,1963年,她出版首部小说《恩人》,赢得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激赏。1966年,桑塔格把在《党派评论》上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结集出版,名为《反对阐释》,令她名噪一时,该书迅速成为当代经典。  1977年,桑塔格的《论摄影》荣获国家书评人评论组首奖。在从事评论之余,她同时进行小说创作,1992年出版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火山情人》,进入美国畅销书排行榜,是桑塔格最雅俗共赏的一部作品。而2000年面世的小说《在美国》,更为她赢得该年度的全美图书奖。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度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在美国,苏珊·桑塔格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一直是所谓的“明星”作家,过去40年里,她掌握着时代的脉搏,言行触动着国际事件的敏感神经。美军在伊拉克的虐囚事件曝光后,桑塔格在《纽约时报杂志》上发表长文,她说,美军在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待伊拉克囚犯的事件曝光之后,布什及其辩护者力图限制照片流传之迫切,显然胜过对照片所反映的罪行进行处理。照片已经由一种载体转而成为现实本身。该文在美国引起了极大反响。  在2001年5月9日“耶路撒冷奖”颁奖礼上,上台领奖的桑塔格发表了题为《文字的良心》的演说,在这篇文气如虹的讲稿中,她指出,除非以色列人停止移居巴勒斯坦土地,并尽快拆掉这些移居点和撤走集结在那里保护移居点的军队,否则不会有和平。此举引起了以色列主流媒体的震怒。  在文化界,桑塔格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她拥有一大堆桂冠,比如“美国公众的良心”、“文学批评的帕格尼尼”等等,然而她却这样解释自己为什么经常发表对时政的看法,是因为“我有一种道德感,不是因为我是一个作家,而是因为我是一个人”。  她既是学者,也是作家、诗人,是以书写、话语来标明自己身份的知识分子。她的言论介入了社会生活,她完全从个人验、个人价值判断出发来发出自己独立声音的,她的这种个人立场不代表任何集团的利益。  苏珊·桑塔格:维护思想的尊严(作者:张玥晗)  直至苏珊.桑塔格逝世,这位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的女作家,在国内依然属于部分精英知识分子的私人收藏。在他们的理解和阐释中,苏珊.桑塔格再次经历了自己所拒绝的命运被阐释。他们给她封上一个高不可攀的称号:“真正的知识分子”,成功地将她简单化,不可避免地和大众人群保持了遥远的距离。  她是谁?她究竟在做什么?他们所谓的“良心”是什么?和普通人究竟有什么关系[被屏蔽广告]  呢?苏珊.桑塔格以她的一生行动,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地图。在这个旅人的地图上,她在医院,在战场,在抵达事物真相的最前沿,在被损伤被侮辱被遗忘的人的身边,她给予的不仅是同情或善意,更多是生为一个人的责任。“我相信所有的人都对社会负有责任,无论他们的职业是什么。这种责任甚至不是社会的责任,而是道德的责任。我有一种道德感不是因为我是一个作家,而是因为我是一个人。”  1933年1月16日  出生曼哈顿  苏珊.桑塔格出生后,一直由祖父母抚养。她的父母常年在中国北方做皮货生意,5岁那年,父亲在中国患肺结核逝世。  整个童年,苏珊.桑塔格都在对文学书籍的陶醉中度过,她迷上了莎士比亚、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维克多、雨果、叔本华等人的作品。六岁时,她读到居里的女儿依娃.居里(EveCurie)写的《居里夫人》,曾立志成为一个化学家,后来又希望成为物理学家。最后,她决定从事文学,成为一个作家。她说:“我真正想要的是将每一种生活都过一遍,一个作家的生活似乎包含了最多。”  1950年  结婚.学习波士顿-伦敦-巴黎  苏珊.桑塔格很聪明,因为能读写,一开始上学就上了三年级。从北好莱坞高中毕业时,她才15岁。她上了柏克莱加州大学,17岁时,遇到了28岁的社会学家菲利普.里夫(PhilipRieff),10天后,两人闪电结婚。两年后,她随丈夫移居波士顿,诞下儿子戴维,同时考获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和哈佛大学英语及哲学双硕士学位。她回顾时这样说道:“五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做学生。”  1957年,她拿到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但四个月后转赴巴黎大学,深受到法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的熏陶,在此期间,她阅读了大量的欧洲哲学著作,并结识了一批先锋艺术家,他们组成了一个由摇滚乐、新浪潮电影、新小说写作和存在主义哲学的新兴欧洲文化圈,苏珊.桑塔格深深被其吸引,并从此爱上了电影。  1959年  离婚纽约  26岁,她回国,回国之后便要求与丈夫离婚,并提出不要资助独自抚养儿子戴维。离婚后,她携带了“70美元、两只皮箱、7岁儿子”来到纽约,在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宗教学。这时的苏珊.桑塔格依然混迹在纽约的先锋艺术家和反文化的圈子中,对当时美国的小说不屑一顾。而且她完成了小时候的梦想,在《党派评论》那类文化杂志上发表作品,她觉得能让5000人读到我的作品,就是天堂了。在1995年,《巴黎评论》对苏珊.桑塔格做的访谈中,她这样形容当时的场景:“到纽约不久,我在一个晚会上碰到威廉.菲力浦(WilliamPhilips),我鼓起勇气过去问他:‘如何能为《党派评论》撰稿?’他答道:‘你到杂志社来,我给你需要写评论的书。’第二天我去了,他给了一本小说。对那小说我并不感兴趣,不过还是写了一篇不错的东西。书评不久发表了,门就这样向我敞开了。”  苏珊·桑塔格(SusanSontag)  1964年  《坎普札记》纽约  在给《党派评论》写的文章中,苏珊.桑塔格拒绝了编辑向她提出的选题,只愿意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选择那些被忽略或少有人知道的作品,关注在前卫艺术家小圈子里当时鲜为人知的艺术试验。1964年,《党派评论》用20页篇幅刊载了《坎普札记》,令31岁的她引起纽约文化界的瞩目,同时写成的《反对阐释》成为美国1960年代的示范文本。  在《反对阐释》中,苏珊.桑塔格提出了她一生为之抗争的主张:显露真相,反对对艺术和生活的简单化和冷漠。她强调,艺术不是一种你可以翻译或破译的东西。观赏艺术品这一经历的目的不是为了说出其“真正的意义”,不要另建一个“意义”的影子世界,作品的价值肯定存在于别处,而不在意义当中。重要的是恢复我们的感觉,我们更多地看,更多地听,更多地去感觉,而不是强加意义。  在《坎普札记》中,苏珊.桑塔格强调了艺术的趣味,如同今天年轻人中流行的“恶搞”“无厘头”一样,人们在一样刻意造就的事物中发现了有趣,并成为无趣的对立面。在苏珊.桑塔格看来,赋予艺术品以意义,显然是一件无趣的事情,它局限了作品的多样性,甚至蒙蔽了作品的原样。  1976年  患病医院  得病是苏珊.桑塔格的思想的一个转折点。生病前的苏珊.桑塔格沉浸在文学艺术当中,在艺术思想中体现独特的趣味和智慧。但生病后,为了治疗,她穿梭于美国和法国的数家肿瘤医院,见到很多和她一样的病友,她开始发现认识到这个世界有很多隐喻和被遮蔽的真相。  比如,人人都可能患的疾病和生病的人,却在健康人的社会处于尴尬位置。患者沉浸在对疾病的幻觉中和他人的歧视中,自觉有罪。但苏珊.桑塔格却不认这种罪。她认为这是一个自古就有的疾病的隐喻,在隐喻中,患者和疾病都被妖魔化。  苏珊.桑塔格从不为自己的疾病感到羞愧,更不妥协这种命运,最初诊断她患了癌症的医生认为她逃不过这一劫。她接受切除手术,请求医生让她进行2年半的电疗。两年半后,她战胜了癌症,同时发表了作品“IllnessasMetaphor”(《疾病的隐喻》),从文学作品和现实背景分析疾病的文化寓意及其深刻影响,探讨“仅仅是身体的病”为何会变成道德批判,又为何会转换成一种社会压迫和歧视。  1993年  《等待戈多》萨拉热窝  生病以后,苏珊.桑塔格更关心眼前的世界,她说:“我力图理解我所生存的世界。但我的思维很具体,也很实际。我用具体的历史现实衡量我的一切思想行为。”这种“具体和实际”代表着一种面对真相的态度,即亲身参与,拥有第一手知识和体验,才具有公开发表意见的权利。1989年,她根据艾滋病的盛行,又写下《艾滋病及其隐喻》。  1993年4月,苏珊.桑塔格在儿子的邀请下,来到萨拉热窝。7月,她决定再回来,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一段时间。她问人们“我能做些什么﹖我告诉人们,我能写作,我可以在医院做护理工作,我能教英语,我能做戏剧导演等等。”于是,那里的戏剧工作者说,你能不能导演一出剧﹖。就这样,她导演了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后来,她在萨拉热窝出出进进有三年。  在《萨拉热窝等待戈多》一文中,揣了四只手电筒和很多电池来这里的苏珊.桑塔格写道:“演一出戏,对当地戏剧界专业人士来说是意味深长的,因为这使他们成为正常人”。经过排练,8月17日,《等待戈多》开幕。文章的最后,苏珊.桑塔格回忆着那个场景:“在信使宣布戈多先生今天不会来但明天肯定回来之后,弗拉迪米尔们和埃斯特拉贡们陷入悲惨的沉默期间,我的眼睛开始被泪水刺痛。观众席鸦雀无声。唯一的声音来自剧院外面:一辆联合国装甲运兵车轰隆隆碾过那条街,还有阻击手们枪火的噼啪声。”  后来有人问她,是否有人会认为你扮演了一个高高在上的救赎者角色。苏珊.桑塔格非常愤慨:“假如去过萨拉热窝,去过任何一个人们在忍受着同样痛苦的地方,就不会产生这种玩世不恭的或天真的问题。如果有人看到路上的行人摔倒了,并扶起他来,你会想到他们的关系是救世主和被救者的关系吗﹖这种花里胡哨的言辞正是当今那种使人们犹疑于慷慨行为的思潮的一部分。”  2001年  9.11事件纽约  从萨拉热窝到纽约,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区别以及人与人的误解,让苏珊.桑塔格发现现代社会的冷漠。人们不关心你刚刚离开的城市,不关心人们遭受的折磨、恐惧和侮辱,你无法向他们诉说你的感受,更无法冲破人的冷漠和无动于衷。世界被永远地分割为“彼处”和“此处”。她眼睁睁地看着人们在隐喻和自我蒙蔽中追求个人健康的幸福。  有人说,这是社会对自己形成的看法。苏珊.桑塔格在《“彼处”与“此处”》一文中写道:“从那些可以被称为知识分子的人的言行看来,是一个混乱的、不负责任的、自私的、懦弱的,追求幸福的社会。”  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9.11事件以及之后的美伊反恐战争,更让年近七十的苏珊.桑塔格写下了《真正的战斗与空洞的隐喻》一文,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她说:“9.11之后的口号:我们站在一起。在我看来,这意味着:要爱国,不要思考!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抛弃理性的行为占了上风,正是苏珊.桑塔格认为的最大危险。人不再自己思考事物的真相,而盲目的接纳隐喻所产生的狂热情绪。  2004年12月27日  逝世纽约  当苏珊.桑塔格逝世的消息传来,了解她的人为之感慨不已。如翻译家黄灿然所说,“人们失去了评估未来美国和世界重大事件的一个清晰尺度。更少了一个如此清楚冷静并具有良知的人。”  1998年,苏珊.桑塔格接受中国学者杨小滨、贝岭采访时,曾提过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她说:“我更感兴趣的不是理论,而是基于描述真实的全面的解释,即参考了历史的全面的解释。每当我想到什么的时候,我就问自己,这个字的来源是什么?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它的?它的历史是什么?它的中心词义是什么?它被发明以搅混或克服的意义是什么?因为我们所作用的一切思想意义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候被发明的。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在采访的最后,她告诉来自中国的友人,她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因为她的父亲在中国去世。她希望能够来到中国,当然“只是在我觉得中国之行对我自己,从精神上或人生上,或对其他人有利的情况下,否则我是不会去的。我不想仅作为一个旅游者去中国,那对我来说是不道德的”。

章节摘录

  我犹豫不决,不,我战战兢兢地闯进一家宾馆的私人餐厅,里面正在聚会。室内同样是寒气逼人,充满严冬的气息。然而,在狭长而昏暗的房间里,身着晚礼服的男男女女往来如梭,似乎并不在意室内的寒气,我便独自享用角落里的火炉;火炉镶有花砖,胖乎乎的,一直升到天花板。我抱住火炉,把些许温暖揉进我的面颊和双手。我倒更喜欢燃烧着熊熊火焰的壁炉;但在这个地方,房间里都用火炉取暖。等我感到暖和了一些,或者说镇静了一些,便壮着胆子从房间中我呆的这一头走过去。窗外,雪花像厚厚的棉絮悄无声息地飘落下来,背后是月亮的光环。俯身眺望,下面是一排雪橇和马车,马车夫裹着粗毛毯在座位上打盹,马儿耷拉着脑袋,僵硬的身体上飘落着星星点点的雪花。我听见附近教堂的钟声敲响了十点。一些客人聚集在窗户旁那只巨大的栎木餐具柜周围。我半转过身,开始留心他们的谈话。他们的语言我大多听不懂(我只到这个国家来过一次,那还是十三年前的事),但是从他们的谈话中我多少琢磨出一些意思,是什么原因我也不想知道。人们似乎在热烈地议论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根据片言只语我立刻推测这两个人是夫妇。随后他们又议论起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情绪同样热烈,所以我毫不怀疑女人还是原来的那个女人。我想,如果第一个男人是她的丈夫,那么,第二个男人必定是她的情人。我责备自己的想象太俗气。但是,不管是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我弄不明白这有什么值得议论的。既然事情已经家喻户晓,就没有必要再作议论。不过,说不定客人的目的就是要含糊其辞,因为与之有关的女人和男人,或两个男人,如果真是两个男人的话,眼下都在场内。这使我不由得想到要逐一观察屋里的每个女人,看看有没有谁与众不同。女人都戴着鲜艳的帽子,据我对当时服饰的判断,个个都穿着新颖时髦。一旦我怀着这样的念头来观察,我立刻找到了她;我感到奇怪起初我为什么竟然会对她视而不见。在那个年代,漂亮的女人一过三十岁,人们就会说她已经不再是如花似玉;她也是如此。中等个子,腰背挺直,一头浅亚麻色的头发,我看见她紧张不安地将几缕飘散的头发塞人发中。她长得并不特别漂亮,但是,我越看就越发现她的魅力。她可能就是,她肯定就是大家议论的女人。不论她走到哪里,人们都簇拥着她;不论她讲什么,人们总是侧耳倾听。我似乎听见有人叫她的名字,不是海伦娜就是玛琳娜。我想,如果能发现这两个,或这三个人,而且给他们都取个名字,这会有助于揭开这个谜,我决定权且称她玛琳娜吧。接着我开始寻找那两个男人。一个看起来像她丈夫的男子首先进入我的视线。如果这个男子是个溺爱妻子的丈夫,我想象海伦娜,我的意思是玛琳娜应该有个钟爱她的丈夫,那么我会在她的身旁发现他,他决不会因其他女人而心猿意马。我的目光一直跟随着玛琳娜,可以肯定,她就是晚会的东道主,要不晚宴就是以她的名义举办的。我看见玛琳娜身后老是跟着一位留着胡须的瘦削男子,一头漂亮的栗发往后梳着,显露出线条有力、宽阔而高贵的前额;他和蔼可亲,对玛琳娜言听计从。我想他一定是她的丈夫。现在我得找到另外那位男子,如果是她的情人,他或许要比那位相貌和蔼的贵族年轻一些。如果说他不是她的情人,这同样很有意思。如果她的丈夫三十五六岁,比妻子大一两岁,当然他看上去要大得多;我猜想她的情人可能二十五六岁,潇洒英俊。因为他还年轻,没有安全感,再加上可能社会地位低微,他穿戴有些过分考究。让我猜猜看,他可能是记者或律师,事业正蒸蒸日上。在晚会上,有好几位男子符合这些特征,我认为最有可能的是一位强壮的年轻人,戴着眼镜。此刻他正和一个女佣套近乎,女佣在房间的另一头,在宽大的桌子上一一摆开宾馆收藏的银器和水晶精品。我看见他冲着她的耳朵喃喃低语,抚摩她的肩头和辫子。我在想,如果他就是浅亚麻色头发美人的情人,那真是太有意思了:他可不是个羞涩的单身汉,而是个厚颜无耻的登徒子。就是他,肯定是他;我十分确信地认为,感到一阵轻松。然而,如果我认为一位道德更加高尚,或者说更加谨慎周到的求爱者更符合那对夫妇的身份,我决定再找一个年轻人作为候补,这是一个身着黄色背心,身材修长的男子,看起来有些像少年维特①。随后我将注意力转向另一群客人,他们也在议论;我静静地偷听了几分钟,还是没法弄清楚议论的内容。到这个时候,你会想我已经听说两个男子的名字了。至少是听说她丈夫的名字了。离我不远的那个男子如今加入到人群当中,紧紧地跟在那个女人身旁,我想他肯定是她的丈夫;但是,与她丈夫交谈的人谁也没有提到过他的名字。既然我在无意之中已经听见了她的名字,是的,我想可能是海伦娜,但我认定她应该是,或者说必须是玛琳娜,不管能不能从谈话中听出一些蛛丝马迹,我决心弄清她丈夫的姓名。他,我是指那位丈夫,可能叫什么呢?亚当?简还是西格蒙特?我尽力想象一个适合他的名字。因为人人都有一个那样的名字,通常是人们给他或她取的。最后,我听见有人叫他,卡罗尔。我没法解释为什么这个名字不能让我满意:也许是因为我不清楚他们议论的内容而感到气恼,我只好向这位脸形略长、端正而苍白的人发泄心中的失意,他的父母竞给他选了这样一个悦耳动听的名字。所以,我对自己的听觉深信不疑,虽不能说自己没听真切,正如我听见他妻子的名字叫玛琳娜或海伦娜一样,我还是认定他不叫卡罗尔,认定我肯定没听清楚。

编辑推荐

  桑塔格的小说《在美国》却不是莫德耶斯卡生活经历的简单重复和记录,而是历史细节、情感刻画和现代意识的有机结合。主人公玛琳娜在波兰舞台上如日中天,被誉为波兰的舞台皇后、民族的希望。但是玛琳娜对自己周围的鲜花和欢呼赞扬已经感到厌倦,人过中年,开始出现生理和心理危机。一八七六年,三十五岁的玛琳娜与丈夫、儿子以及一群崇拜者一道移居美国,栖居在加利福尼亚一隅,希望在傅立叶简朴的社区生活中完成“自我变革”和“精神复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美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1876年移民美国的波兰著名莎剧女演员海伦娜·莫耶杰夫斯卡(1840-1909)是一位人格上有强大凝聚力的女权主义先驱。因成名较早,使她在人生盛年就有条件去追求安稳、宁静、超然的人生境界。自由的美国让她看到了实现理想的机会,为了创造一个真正的乌托邦式集体农庄,她像族长一样将亲友和崇拜者带往美国。虽然农庄最终破产她也重返舞台,但她的生活却接近于现代职业女性的理想。她强大的人格,总以深沉的激情激励自己而又从不失去自我,使她的人生显得比大多数人成功。
      
      作者苏珊·桑塔格(1933-2004)生前曾是著名的文化精英和女权主义者,以目光敏锐、思想前卫著称。她的生活也不乏传奇性,比如波黑战争中到萨拉热窝排戏——本书就是送给萨拉热窝那群朋友的。这本小说是桑塔格最成熟的作品,也是一本作家与题材互相促成的幸运之作。莫耶杰夫斯卡的人格激发了桑塔格的创造力,桑塔格广阔的现代文化视野又充实了莫耶杰夫斯卡的生活和声名。
      
      在小说里,主角玛琳娜·扎温佐夫斯卡对生活抱有积极的态度,而且也尽量影响自己周围的人。她认为演员的职责是启智而非鞭苔。她对道德的要求很高,但又严厉驳斥那些浅薄的道德教条。生活里最让她苦恼的是幼稚、愚蠢和自甘堕落。坚强的意志在她的人格中有决定性的地位,在扎温佐夫斯卡夫人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桑塔格两次与癌症斗争的精神火光。“你感到坚强,你希望感到坚强。重要的是一往无前。”扎温佐夫斯卡夫人甚至用意志去驱除头部疼痛(桑塔格也有类似轶事)。
      
      扎温佐夫斯卡夫人就像桑塔格的一面镜子,她的生活中到处映照着桑塔格曾关注的主题。比如戏剧表演美学、女权主义、时尚史、傅立叶的乌托邦理论、文化批评、名人轶事等等,甚至在集体农庄破产前昔,扎温佐夫斯卡夫人与亲友合影留念的情节中,见缝插针地传播一些摄影理论(桑塔格曾出版过一本被誉为摄影文化圣经的书)。那位像牛仔一样骑马挎枪的美国女摄影师威辛顿夫人,看着就像是桑塔格的同性恋人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
      
      集体农庄因经营不善而失败,扎温佐夫斯卡夫人只好重新成为一个演员,继续在一种前途难卜的事业中拼搏,继续经受生活的种种冲击。而她的情人里夏德(以波兰大作家显克微奇为原型)却因为不支持她的人生观、接受不了她所扮演的公共角色与她分手。在分手的时刻里,扎温佐夫斯卡夫人成熟、睿智而高贵,大作家却显得幼稚、心胸狭窄、缺乏风度,而且为自己感到羞愧。
      
      他们之间的感情问题实际上比较典型。一个穷作家爱上一位富有的女演员,他原本是热情的,这热情使他的才华燃烧。但是一旦她对他有所回报,他就会感到自卑,开始不信任她,开始妒嫉她的崇拜者。这就使原先的热情和个人才华全都失掉了。他们的关系很快就变得糟糕。为了爱和回报爱,她会为了避免毁掉他而离开他,而无论她离开还是不离开他,他都会受到伤害,这似乎是一个无奈的结局。桑塔格深入地捕捉到大作家(她本人也算大作家)情感终结处的感觉。
      
      “这倒不仅仅是因为他失去了玛琳娜。这是他青春的终结:他再也不能将爱与崇拜混为一谈,再也不会毫无保护地爱到伤害。如果不再梦想玛琳娜,他会梦想什么呢?……他想,这是发生在我身上最悲哀的事。他觉得身边一片黑暗,浑身是伤。过了一会儿,他又得到些微解脱。少了几分迷恋,少了分心,现在他可以写作了!我再也不会因为‘太幸福’而无法写作。一想到这个念头,他心中顿时泛起一圈羞愧的涟漪。”
      
      最后小说以一位同台演出的莎剧演员的独白和隐晦的示爱结束,暗示了她的人生将遭遇更多考验,并补偿给她更多勇气、魄力和丰富的经历。小说包含书信、日记、个人独白等多种实验性文体,叙述灵活而丰富。
      
      本书出版后即获得当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桑塔格的文风一向处于观点鲜明和结论中肯之间的平衡点上。她的语言犀利、整洁,但因为在角色塑造上过于入戏,或太在意还原“意识流”的完整性,显得有点唠叨,不是那么容易就看出其“重点所在”。但是一旦读者认识到扎温佐夫斯卡夫人高贵的人格,这本书的意义也就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