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风采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作者:经济日报文化新闻部  页数:247  字数:260000  

内容概要

  “院士”,一个崇高的称号;“院士”,一个践行着这份崇高的人群。热爱祖国、追求理想、执着科研,是他们共同的选择;百折不饶、求真务实、锐意创新,是他们共同的轨迹。
  《院士风采》是对经济日报“院士生涯”系列报道的整理和集结。从2009年2月19日到2011年12月30日,经济日报的“院士生涯”完整刊登了95位院士的故事。从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研究的大家,到农业、建筑、装备等工程科学的大师,95位院士的故事生动、丰满、厚重,为我们呈现了独具魅力的科学世界。
  衷心希望希望这场与大师的对话,能让您有所启迪和感悟。

书籍目录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光谱化学家黄本立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蔡启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矿物工程学家王淀佐
 中国科学院院士、动物遗传育种学家吴常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专家师昌绪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被生态学家张新时
 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专家陈创天
 中国科学院院士.水文地质学家薛禹群
 中国科学院院士、肝脏外科专家吴孟超
 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专家刘竹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专家高庆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中国科学院院士、光合作用研究的杰出专家匡廷云
 中国科学院院士、光纤通信科学家简水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天文事业的开创者之一王绶琯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现代有孔虫研究开创者郑守仪
 中国科学院院士、纳米科技专家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工程专家杨叔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0世纪60年代,由于缺乏石油资源,国家制定了以乙炔为基础的基本有机合成和“三大合成材料”发展策略。蔡启瑞注意到,新中国的军需民用都不能缺少橡胶,但海运受阻,业已探明的大庆油田的成功开发尚有待时日,最现实的应急措施是发展通用型的丁苯橡胶和耐磨顺丁橡胶,其关键技术问题是苯乙烯和丁二烯单体的合成。原有工艺的合成过程中所用到的催化剂有剧毒,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纷纷表达出了强烈的革新意愿。 此时,刚建立4年多的厦门大学催化教研室正在主办全国催化学术讨论班。蔡启瑞白天给讨论班讲述配位活化催化作用原理,晚上则带领厦大催化团队和讨论班学员,进行乙炔合成苯及乙炔水合制乙醛新催化剂的探索实验。蔡启瑞认为5价铬的氧化物氧化能力可能还是太强,可按元素周期律试用周期表上与铬邻近的铌氧化物做催化剂。测试结果表明,氧化铌催化剂活性非常平稳,选择性很高,产品纯度高。 当天晚上,蔡启瑞和催化组及讨论班的学员们都欢呼起来。1966年,蔡启瑞和团队部分成员又到厦门第三化工厂成功进行了年产超纯苯100吨的小型生产试验。事实证明,上海化工研究院发明乙炔三聚成超纯苯的催化剂,厦门大学加以革新,最终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第一号的乙炔三聚成超纯苯的自主创新催化剂,这种突破令人扬眉叶气。 “第二部”是理论联系实际阶段。蔡启瑞认识到,国家当时还很落后,基础研究不能忽视,却没有力量做纯粹“象牙之塔”的基础研究。他认为,国家需要的基础研究必须同时是一盏指路明灯,能够开拓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自主创新思路,否则永远赶超不了发达国家。30多年里,他紧跟政策主旨,致力于有关配位催化理论概念的系列研究和实践,并在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催化作用和催化机理,取得了丰硕成果。

编辑推荐

《院士风采》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院士风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