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山之脊

出版时间:2008-2  出版社:贵州教育出版社  作者:刘学洙 著  页数:358  字数:255000  

内容概要

关于贵州,关于贵州这块土地上的人,关于这些人的生活,关于这种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很大的,还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请一些人来写写他们和贵州的事,写写他们对贵州这块土地千丝万缕无法割断的情感,写写他们在贵州曾经的生活和正在的生活,让人们看到他们在贵州这块土地上悲欢离合的人生命运,酸甜苦辣的心路历程,折射出这块土地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发展,由此看到时代风云的深刻痕迹,领会“我”与贵州之间的共生关系。这就是“我的贵州”丛书设想。    本丛书是开放式的:作者应该拥有广泛性,内容更应该具有广泛性。只要有真实的记录,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考,就应该纳入我们的视野。众多的人将自己丰富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叠印在莽莽群山的背景之上,那会是一幅壮美多彩的人文画卷。

书籍目录

大臣言新政第一人冷眼向洋黎庶昌抗慈禧、爱贵州的林绍年学政使黔趣事台湾学者笔下的严修贵州乡试开科曲折记水西人的政治智慧民心不可逐孔尚任论黔文化一百年前兴黔梦久闭山门初打开潮起潮落话青溪胎死腹中的《贵渝铁路折》清末贵州议会趣闻顺元城话今昔风雷动黔疆赤水无名墓“高家花园”春秋吴鼎昌与《花溪闲笔》“华家银子”沧桑华问渠轶事铁骨铮铮一翰林千里乌江百块碑“阳关道”与“独木桥”难忘的随行采访池必卿与“包干到户”乌蒙汉子出山汪小川遗札与诗词集外集附录:汪小川谈吏信札两封人物风流两贵阳锦江公仆情花溪笔会忆当年婆婆开明,媳妇好当难忘的往事风皱春水——新闻改革往事杂录报坛旧案附录:关于报史的一封信(侯存明)静寂的神圣大笔激扬黔文化黔中人才整体大观含生机于无穷人性与良知的呼唤……

章节摘录

  大臣言新政第一人  李端棻(1833—1907),贵阳人,晚清戊戌变法关键时刻,出任礼部尚书。变法失败,18天下台,贬往新疆。晚年赦回原籍,矢志不移,继续鼓吹民主,兴办新学,致力维护贵州矿产开发权等事。他是近代中国从旧体制内部站出来挑战旧体制的改革先驱;是从边远封闭贵州走向全国,积极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第一个黔人。康有为称他“抗疏维新冠九卿”,梁启超称他是“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已”。这个评价是很权威,很到位的。  今年是李端菜逝世一百周年。贵州省文史界将举办纪念活动,并召开李端棻学术研讨会,彰显他在中国近代史上应有的历史地位,更响亮地打出李端棻这张名片,宣传贵州,激励黔人。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历史的天平有时并不总是公平的。  对于李端棻这个戊戌变法中重要人物,众多的中国近代史重要著作几乎都忽略未入视线,这是令人遗憾的。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列举了参与和支持维新运动的各派代表人物达数十人,惟独列李端蕖不着一笔;  侯外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逐日罗列百日维新期间一系列变法举措和组织措施,独独末提及李端菜取代守旧派大臣,出任礼部尚书这一重要人事变动大事;  费正清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用大量篇幅记述维新变法,也基本上见不到李端蔡的身影……  究竟如何给李端棻在中同近代史尤其是戊戌变法运动全局中定位?贵州史学界应当通过对李端棻的再研究、再认识,填补中国晚清维新运动史研究的这一个空白。  今年5月间,贵州省纪念李端棻筹备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提议邀请北京大学参加纪念会,共襄盛事。理由是李端棻首倡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现在北京大学校史陈列馆第一馆展出内容中就有李端棻首倡京师大学堂的事迹。北大人不光记住京师大学堂总监督、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严复,而且也铭记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家李端棻这个京师大学堂首倡人。倚重北京大学这张大名片,让世人更了解李端菜,这当然是好主意。但这还不足突出李端棻的主要事迹。从近代中国历史大背景和维新运动大局看,李端棻独领风骚非他人可比的惟一性,就在他是:大臣言新政第一人。这种从统治集团内部高层出现的变革家,不仅是戊戌变法巾值得注意的现象,也是中外历史上一切社会变革最可宝贵的内部动力与政治资源。纪念李端棻,强调这个惟一性是有历史意义和普遍意义的。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凝望山之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一个来自异乡的贵州人笔下的贵州,同样深情厚谊,阅后进一步加深了对坚韧、执著甚至缺乏变通、固执的贵州人普遍秉性,只要如此坚持、继续,人人都可撑起贵州大山的脊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