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上帝最近

出版时间:2005-04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周轶君  页数:311  字数:29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周轶君,女,上海人,1998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2年6月,出任新华社驻巴以地区记者,成为唯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多次采访过阿拉法特,阿巴斯,亚辛等中东关键人物。第二届 CCTV“中国记者风云榜”得主。    她的作品《离上帝最近—女记者的中东故事》作为上海文汇出版社首部社庆佳作隆重推出。在加沙的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周轶君接触了大量当地人物和风情,与阿拉法特、亚辛、阿巴斯等有多次直接的接触。她把她的所见所闻通过博客的形式传达给可以观看到的每一个人,引起广泛关注。这些片段的集合汇就了这部作品,记录了她七百多天从进入加沙到离开加沙的整个历程。其间,死亡、仇恨、真情、矛盾,交错并行,充满了陌生而刺激的阅读趣味。

作者简介

周轶君:1976年生,上海人,新华社记者,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2年8月出任新华社,驻巴以地区的记者,是当时惟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采访过阿拉法特,亚辛、阿巴斯,等中东关键人物。

书籍目录

序阮次山飞去母亲不知道的地方第一章 加沙地带  欢迎来地狱  活在鹰爪下  菲拉菲莱的诱惑  鞋子的颜色  第一具尸体  空袭过后(一)  空袭过后(二)  情义记者圈  身为女人  孩子们  定居点内外  倒叙亚辛  一关难过  好日子第二章  耶路撒冷  活生生人的味道  圣城笔记  离上帝最近的地方  天堂里的一天天  特种兵伊扎克  丹尼特的恐惧  打开老城的门  一般味道  流血冲突中的第一场雪第三章  从耶路撒冷出发  淡写特拉维夫  戈兰恩仇  48年阿拉伯人  路边的野酒  和平绿洲  亚伯拉罕与伊伯拉罕第四章  约旦河西岸  戒严下,生活在继续  阿拉法特官邸凤凰涅磐  拉姆安拉背面  见证阿拉法特生命里的最后两年  专访巴勒斯坦第一任总结阿巴斯  杰宁:我的女儿是人体炸弹  伯利恒:我的朝圣之旅  伤痕累累的纳布卢斯  三上隔离墙  在中东的最后两个月附录后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  中东,这片世界上最敏感的土地,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国际媒体竞逐的赛场。生命与信仰在这里遭遇了血与火的洗礼,传媒的操守与素养在这里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周轶君驻守在最敏感的国度。  她踩踏过炸弹爆炸现场,踩踏过以色列导弹袭击后的血迹,她曾目睹各种战争场面……她出色的新闻触觉为读者们带来了文字和照片画面的双重报道,读者们也会从这种双重感受中,体会出战争是多么残酷的事实……这是一本好书。

编辑推荐

  《离上帝最近:女记者的中东故事》文字简洁优美,极富现场感。本书还配有100多幅从未刊发过的精彩照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离上帝最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5条)

 
 

  •   同样是战地记者写的书,就是觉得周轶君的更有血有肉大概是因为比较喜欢她本人吧
  •   这是一个勇敢女孩的勇敢经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去经历,也不是每个经历者都能把它记录下来.这个女孩曾经是一个新华社记者,后来跳槽去了凤凰卫视.
  •   大学时看过这本书,书中描述的战争氛围非常真实,照片选取的也很有现场感,感人至深。当时作为一名新闻系的学生看了这本书后也萌发了想去当战地记者的冲动,里面那种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令人振奋,使人也感到了一种新闻人的担当。
  •   从初中就想做名战地记者,可是大学志愿却报到了英语。这个梦想,怕是得缓了。发现这本书的时候,我想也许可以离梦想近点。看完之后,自己似乎也经历了那些生死、感动、悲怆。以此更爱,自己、他人、世界。
  •   读来更多的是感动,面对战争、面对死人……
    一个女人可以做到。
    它是一个成功的女性。
    每个故事真实、感人,也让我们了解中东、了解战争。
  •   一直对中东有种向往,看了她的文字,很揪心,也很震撼是本好书~~
  •   在战争的世界里,人,命如草芥,随意践踏。当人们把一切希望寄托给极端的宗教时,而宗教许给人们的只是太过于遥远和缥缈的天国,人们的价值观一切的一切都遭到扭曲。
  •   以前一直弄不明白巴以冲突,现在明白了。
  •   喜欢周周很久了,从读她的博客开始.她的文字透着一种淡定而又坚强的美.书中真实的纪录让我震撼也让我感动.顷刻之间才突然明白我的生活原来是那么幸福.祝福周周,也祝福那些正在经历动乱的人们!
  •   很不错,很不错,一本好书,当当家的宝贝很多
  •   帮朋友买的,她很喜欢哦!
  •   在离境中的人才可以很直率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心境都是很真实的,现在中国文字者真实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相比之前人的书,我觉得现在人的写法还是比较喜欢的。以前的一些作者写的书,都只能侧面的表现需要表达的真实。
  •   为敬业精神所 感动
  •   纸都发黄了起了黄点
    太旧了
    内容好
    推荐
  •   书有些旧,内容不错!
  •   与想象中的那种书很不一样,


    就当大概了解下中东吧,
  •   因为凤凰而知道作者,因为作者在迪拜的采访觉得作者功力不错。不过此书就一般了。虽然名字很有震撼力
  •   可是收到的怎么是旧书?而且有明显被人看过的痕迹?能换本新点的么?
  •   虽然书写的一般,但对作者来说却是生命中难得经历,值得赞赏!
  •   让我了解了那个地方在战火下的现代生活,只是不够详细,每篇东西也比较短,上厕所时正好。
  •   《离上帝最近:女记者的中东故事》书很旧,纸都发黄了
  •     2002年,作者26岁,飞去了母亲不知道的地方,置身于离上帝最近的地域,见证了那里发生的故事。
      
      她让无数人看见了另一种生活的模样,也让无数人见识了一位勇敢努力、聪明机智、有情有义的女子。
      
      复杂到动辄以生命做筹码的问题,是我无力想透的,生与死的话题太大。在年轻的时光里频繁地直面生死时刻,那种感受的强烈度,那种感悟的深度,是平静生活中的我无法理解到位的。因为体会不到他们因失去而累积的痛苦有多深,所以不能简单地对多米诺骨牌式的事件有高一等的认知,也不能地低语一句冤冤相报何时了。太不知深浅。只能祈祷祝福,愿人人平安。
      
      他人的痛苦对旁观者的意义是什么?让面临同样状况的人不再重蹈覆辙,让有幸不必面对这般痛苦的人珍惜当前生活,也许在此。
      
      不说沉重的话题。只说作者“即使有痛苦,也不能压抑欢乐”的乐观情怀,也足以让人爱的不能自已,足以让人长久学习。
      
      “四肢瘫痪的亚辛甩开埃及官员,从轮椅上站起来说‘把她赶出去’⋯⋯”
      “现在,我成了狗不理。”
      “谢谢你的帮助,但我现在决定自己帮助自己,请叫你们的长官过来,不然我不退回去⋯⋯”
      “心里暗想,如果她痛痛快快把章子盖了,顺顺利利让我过去,就夸她耳环好看⋯⋯”
      
      铿锵玫瑰有她的可爱处,怎能不爱,哈哈⋯⋯
      
      感谢您传播的信息,助人认知那些“不知道的地方”。感谢您展示的态度,让人学习另一些“不知道的地方”。
      
  •     “虽然不知道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但我坚信一切将会是令人兴奋的。--珍妮古道尔”
      
      生活的是一个世界,祥和安静,每天充斥着堵车尾气,翻开书又是另外一个世界。欢迎来地狱。
      
      加沙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因为没有工业,即使垃圾遍地,轰炸持续,天空依旧湛蓝,空气依然清新。
      
      像这样的城市,战争给予他们什么。她们又失去了什么。
      每天遭遇的头顶的轰鸣和玻璃窗的微微颤动,秩君写了这样的话:说不上害怕,因为有人分担。关掉所有照明灯,在黑暗中等候消息。更多这样的描述,让我想起《constantine》里加百利说,既然人类只有在巨大的痛苦里才能懂得宽恕和感情,then i 'll give them pain.
      
      我通常喜欢沉溺在书中所写的场景中。哒哒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螺旋桨声,电视屏幕突然变成马赛克,玻璃颤动,我把透明胶带交叉黏在玻璃上,为了防止它爆炸气流碎裂飞溅。。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中,我跌坐在冰凉的地板上。
      这些东西很过瘾,我想大多数人是这样的感觉,却很少人能体会到他们的真实的生活感受。兴奋,恐惧,感动和悲哀,他们的日子还在流淌。
      
      42岁的马哈茂德说:轰炸?有什么可怕,天天都可能有,真主决定一切。
      
      他们的生活写成书成为我们生活的调味剂,可我们每天担忧的却是体质问题。
      
      随着大学毕业,上班开始,我对个人的存在感开始越来越在意。
      每天的定点上班,日复一日的过着,越来越让我怀疑我自己的存在感。
      
      于是我开始有一点急躁,若这样的人生一直继续下去,每次最好的时候便是和朋友偶尔吃吃饭,喝喝酒,最经常提的大问题就是社会,政治。。
      
      拜托,see something more pls.
      
      
      加沙地带500座清真寺,矗立着三座基督教堂。耶稣诞生地,伯利恒。
      
      这个充满着战争硝烟的地段,却是宗教的朝圣之地。
      
      凡是朝圣之地必然有坚不可摧的信念。像是西藏,无论哪里都能体会到独立特色的思想。
      他们的美丽,不仅来自于宗教,历史,有一部分也来自于战争。生活上的或许能让他们更能体会到什么。
      
      记得以前,和友人走在路上,提起我们要过怎样的生活 哎~ 我们说,我们要过一生颠簸不断,却那么一刻闪光在最高点的生活,也不愿意过平平淡淡一生平安的日子。
      就像看日出那样的激动。
      
      
      I want to walk the same roads as everybody else, Through the trees and past the gates.
      Send out your ray of sunshine.
      Getting high on heavenly breezes,
      Making new friends along the way.
      I won't ask much of nobody,
      I'm just here to sing along.
      And make my mistakes looks gracious,
      And learn some lessons from my wrongs.
      
      p.s.每次写影评书评都是毫无头绪,枝节破碎。跑题偏题不在话下。纯粹是只能给自己看的,拿不上台面的东西。
      我05年8月18日买的这本书,可以想象当时完全是为了沉溺在加沙那种流淌的生活,学习的生活太贫乏,虽然书中主要思想是让读者体会他们的生活,但是weird我总是抓不住中心思想,当时一直热血的想当一位涉外记者。那种战火的生活多么cool。
      
      时隔多年再次拜读,却有另一番体会。脑子里一直充斥了constantine的那句“then i'' give u pain”,和“电锯惊魂”里的:你不好好珍惜你的生活。还有友人说的我一生只要哪怕是一个闪光点。
      
      每天起床,我看见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好像披着一层膜,无法穿透,这种感觉很奇怪,有点悲哀,可是没有办法改变。
      
      我开始怀疑内心深处的自己是否真实。。
      
      呵呵。这是我听不懂的笑话。
      
      
      
  •     几乎饥渴地读完了这本书,在地铁上,在课堂上,在床上。
      
      一直以来很喜欢国际新闻,但是从来排斥中东新闻。因为总是充斥着“爆炸”、“仇恨”这些我很不喜欢的元素。看这本书完全托小胖推荐,也想真正的了解下这片黑色的土地。
      
      几次眼泪夺眶而出,无数次的揪心。不是因为文字很美,不是因为图片拍的好,而是因为设身处地了,你就自然而然地通了、痛了。
      
      1、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身边和平的美好。或许从来不爱关注那些爆炸的新闻,所以一直只是旁观地看看那些新闻。这一次,却感到身边平静生活的无比珍贵。难以想象自己如果身处那里,将会如何忍受那份胆战心惊,一种随时要面对亲人朋友离去的痛不欲生。“习惯”这个词里包含着多少无奈。深刻的同情所有涉及的平民。不管是阿拉伯的,还是以色列的。
      
      2、什么是歇斯底里的仇恨?就在这里,淋漓尽致。那种种冤冤相报的仇恨根本不可能靠一代政府去解决。但是可悲的是,这种情况没有改善。看着那些愤怒的人们,心里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多么希望两边马上能够停下来!所有的人都知道极端会带来很多无辜的伤害,但是就是不愿放下。其实也不能怪任何人。倒希望有一个经济的、共赢的利益能够促使他们看在经济的份上,暂时放下一些东西。这也只是希望吧。
      
      3、还是有人愿意去改变的,愿意去和解。这些人是勇敢的,但也是孤独的。民族情绪是一个不可绕开的拦路虎,就那么直直的横在前面,还对你咆哮,甚至动武。敬重并且祝福他们。特别要提一下啊《亚伯拉罕与伊柏拉罕》项目。尽管他们做的杯水车薪,但是不离不弃。能够想到用教育的形式、家长孩子共同参与的形式,已经很不容易了。记得一句话“如果父母不参与,这些教育就完全没有用了”。还是那埋在骨子里的情绪。
      
      4、借着第3点,却要highlight一下周轶君描写的包括哈马斯的领导人们,觉得他们很累。心累。那种真真切切要保护领土的冲动和热情。背后很大几率也是有自己的利益的因素,但是能够坚决保卫领土的果敢,还是让我觉得敬佩的。
      
      5、暴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始终相信共赢。坚定的。
      
      6、最后对于作者本人表示一下由衷的倾佩。一个女子在中东,可想而知的困难和不易,游走在身死边缘,生活在血和眼泪之中。无数次的颤栗和心痛。幸好她还是安全的。
      
      急匆匆的在读完之后马上倾吐了一下。觉得还有很多情绪无法一一描述。最大的感受还是希望“和平”与“美好”。
      
      突然很想有机会去耶路撒冷旅游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那份沉重,给出自己美好的祝愿。
      
  •     每次拿起书或者合上书总能看到肃穆的封面上衬着黑底的几个大字——离上帝最近。离上帝最近的时候,是虔诚的信仰还是死亡的阴影?在这片苦难与鲜血还在流淌的土地上,兼而有之。
      《离上帝最近——女记者的中东故事》,这是新华社记者周轶君常驻巴以冲突最激烈的加沙地带3年的手记。她曾是在巴以流血冲突最激烈时唯一一位仍身在加沙的国际记者,将最新的信息、巴以人民的苦难与心愿带给世界。书中是三年中她身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点滴,火箭弹划破加沙天空的声波,浓烟中巴勒斯坦人的愤怒,葬礼的游行队伍,车流中卖口香糖的加沙孩子,白色积雪下的圣城耶路撒冷,阿拉伯人与以色列人之间的仇恨,自杀爆炸实施者的烈士名单,自杀爆炸受害者亲属的痛苦,阿拉法特,亚辛,圣殿山,伯利恒……距离与不经意的漠然隐去,新闻中抽象的数字与姓名具象成为一个个血腥与仇恨满溢的活生生现场,受害者的生动的个性、小故事甚至房间的小摆设,动荡的生活画卷铺展,细节生动却因此而残酷,“欢迎来到地狱”。
      自十九世纪末犹太人的复国计划到1948年的巴勒斯坦战争,几次夭折的和平谈判再到2000年9月以来全面升级的流血冲突,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没有和平,只有不断积累叠加的仇恨。周轶君曾去参观被媒体喻为巴以和平共处的模范的共同居住区,却发现即使互相熟识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也只有“say hello goodbye”而不存在真正的友谊,孩子之间的共处并不能消弭偏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仇恨是习惯,是自然而然,如本能。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原有共同的祖先,来自于同一个古代民族的不同分支,他们的宗教信仰、先哲圣地互相交叉,如今却是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冲突与鲜血。在加沙,孩子们在葬礼上嬉闹;而在特拉维夫,人们如常去发生自杀式爆炸不久的咖啡厅休闲,死亡与袭击已成为司空见惯。宗教冲突、领土争端,仇恨与呼吸同在,无法磨灭。
      加沙的贫穷与绝望隔着细小的铅字也令人窒息。拥有百多万人口的加沙是个巨大的监狱,如同鲁迅笔下的铁屋子,无处突围,清醒的人们快要窒死在里面。拥挤的人群,高达百分之七十的失业率,以色列对出入人员的强硬管制,突然降临的宵禁,频繁降临的火箭弹,无处宣泄的愤怒;孩子们没有游乐场,只有铁匠的简陋制作;为家庭生计,九岁的孩子已经在街上买口香糖;因为风霜与压力,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脸上深刻的皱纹就像四十几岁的中年人;因为以色列的占领与袭击,巴勒斯坦人实施自杀爆炸,因为自杀爆炸,以色列军方实施定点清除和火箭弹袭击,循环往复。这便是加沙的众生万象,不一样的生活,一样的悲剧。周轶君曾表示加沙地带火箭弹爆炸的频繁,她的巴勒斯坦朋友说:“你终究是要走的,但这是我们的生活”——最可怕的是,他们的生活还在流淌。
      封面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的照片,额上绑着标语带子,穿着迷彩服,拿着仿制枪,如天使的纯真面容,眼神却混合着悲伤、委屈甚至仇恨。巴勒斯坦出现第一个未成年的人体炸弹,第一个女人弹。无论在那个民族,孩子、妇人都是首先被保护的对象,她们象征着生的延续,新的希望。这个民族,因为仇恨,因为绝望,因为抵抗,因为战斗,因为自愿,因为希望,在透支未来。无论在以色列还是巴勒斯坦,仇恨都与幼苗一同发芽,未来的鲜血在现在已开始流淌。
      如同观看电影《血钻》之后,温暖的阳光似乎灼热得可以烧毁皮肤,清新的空气变得沉重而不堪负荷,每一声轻快的呼吸都刺痛着肺叶,安稳的生活如此鲜活却残忍着罪恶。美国《独立宣言》中被奉为圣言的“人人生而平等”在无处是尽头的动乱与苦难中显得粗暴的简单轻佻而无法承载甚至微小的希望。当死亡的阴影无时无刻地笼罩,当苦难成为生活而不是生活的一部分,当孩子成为牺牲甚至首当其冲,希望都成了奢望,未来是现在的不断循环而不堪寄望。
      传说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是阿萨克清真寺的西墙,即著名的“哭墙”,那是犹太人的圣地、精神家园,他们在这里向上帝祈祷、哭泣,因为民族深沉的苦难。当鲜血染红大地、浓烟遮盖天日时,唯一的神,万能的神,阿拉伯人的真主安拉,犹太人的上帝耶和华,会不会为他们的子民哭泣、赐予祝福?
      
      ---------------------------
      以前真啰嗦。一贯的啰嗦。
  •     一直很喜欢这类的报道、影片。这本书通过作者的眼睛向我们展示了中东地区的第一手资料,让我们了解在那个特殊地区的人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生活,他们是怎样的感受,怎样思考。“真实”是我唯一的体会。再次向战地记者致敬!
  •     每天上下班路上,在呼啸的地铁里,我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每天背着它走来走去,因为这本书,包重了一点,有时候反而让人有一种安心。
      
      看的时候读到高磊的名字,才想起来第一次知道这个摄影师还是8、9年前fox给我看的摄影网站。模模糊糊记得,那个叫lei gao的blog的连接里有一个名字叫周轶君。世界兜兜转转,该来的总跑不了。
      
      她去那个地方的时候,和我现在一样大。有时候我会用自己的心想象自己在那个环境下的反应:那么多泪水,纷争,爆炸,袭击,冲突,而且无休无止,永无宁日。待久了应该会麻木吧,当你置身于陀螺之中,你会觉得自己是静止的。然而看她的书,却隐隐觉得,不。
      
      很喜欢她在书中镜头般的描绘文字,仿佛都能写成分镜头剧本:特写,远景,远景中1的反应,中景中2的反应……在这样一个每天面对死亡的世界中,保持冷静与克制的难度系数会不会比睡一个好觉更高?
      
      她在书中也坦诚自己的“失误”,说错了话,理解错了意思,被人抢白,等等。这很像一个记者该干的事,为了看到更全的风景。
      
      两年,也可以被称为匆匆。但有没有这两年,该有多大不同。
      
  •     黑白基调封面上小女孩美丽而又忧伤的眼神让人心里隐隐作痛,把书捧在手中犹豫了一会儿,选择接受洗礼。这注定是一次悲伤之旅,自始至终有很重的东西压在心头。过往,只在电视上看到爆炸、流血、悲伤,旋即各样的新闻、讯息冲淡了一切,不曾知晓那些整日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是怎样的感受。感谢周轶君带着恐惧与勇敢走进那片土地,全景式的展现了那里不同民族人们的生存状态和那些普通人的心情。记者的使命是客观报道,周轶君在出生入死间展现出女性不失善良的坚强,散发出超越商业报道的人性芬芳。
      在离上帝最近的地方,“人心竟可以变得如此麻木,仇恨竟如此简单而深入骨髓”,“年复一年的贫穷、绝望和动荡中,生命不再得到尊重”。
      “地球上有一个人受苦,全世界就要哀痛。”
  •     悠闲的日子最适合读书,不仅仅因为平静心灵,也可以找回曾经的心境。
      
        这是我高三时买的一本书,一位战地女记者的中东故事,她经历着炮火和导弹,还有人性的冲突——《离上帝最近》,周轶君。
      
        死亡和动荡,离我们真的很近,也许在不知名的某一天,我们会经历一场并不期盼的折磨。如果是我,是不可能承受的住眼睁睁看着无辜百姓无端死去那种痛心,但记者就应该这样,利用他人的故事生活。也许在尸骨未寒的时刻,拍下还有生命气息的人民。所以我佩服周轶君,她很坚强。不失善良的坚强。
      
        高三的我读这本书时,觉得加沙的人民很惨,生活很困苦。但现在我读起来,会想着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心好过些。越是想着那么不幸的人民,心里越是煎熬。有时同情同理同感,会让自己无端承受一种本不相关的惊惶和伤感。
      
        所以很多善良的人都是这样的吧,起初大家都是善良的,但为了不让自己时刻难受着,不得不学着冷漠。
      
        还是继续读书吧,想着有点多了。生命中常常有些无关紧要的人,带来的不开心,站在比他人高的立场上,看到了他人的卑微和龌龊。不禁失笑。哈哈,有些人总是那么可悲。
      
  •     一直以为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没有悲伤......
      
       很早就读了这本书,透过作者细腻笔触,我真切感触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其实自己并不是一个喜欢关心国际局势的人,但是每当看见那些无辜的孩子,心里都会很难受,什么是宗教,什么是信仰,我不禁怀疑。
       《圣经·旧约》上说,我必将硫磺与火倾倒在此地。如今,上帝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加沙地区除了硫磺与火,还有血与泪,还有仇恨与隔阂。
       非常欣赏周轶君非凡的勇气,她驻守在最危险的地方发出了中国人的声音,有太多时间身处战火中,但她并没有因为见了许多这些令人沮丧的事而对人性和这个世界失望,她是这样说的:
      
      “生命的本质相当渺小,但对生活本身,我非常乐观。”
      
      是的,人生旅途充满了坎坷,可我们却始终拥有微笑的权力。
      
  •     两次世界大战不过几十年,本世纪的巴以冲突就打了50年,什么样的民族能承受这样的苦难,上帝没能拯救他们,也许马上就要拯救他们,耶路撒冷,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比他更让人沉思,这凝聚了太多的血泪,辛酸,期望,失望,没有任何地方能比这里让人明白一个道理,根本没有救世主,我们的苦难源自哪里呢,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问题,谁能回答呢,是叔本华还是尼采?
      难道仇恨的魅力所在就是无休止的杀戮?可是他们互相认识吗,哪来的仇恨他们知道吗,真的是可笑的宗教的冲突吗,如果那样,应该是安拉跟耶稣去打啊?
      谁能改变这一切?只能先虔诚的祝他们平安,
      记得艾弗森的纹身是这样一句话
      what would jesus do 不知道用在这是不是恰当,回答只能是 哭
  •     电话里,我聊着,:“我最近认识了一个伊朗男人,我们谈宗教、历史、国家……非常有趣。”
      电话那头他打断了我的话:“你知道我的宗教是什么么?”
      我说:“我不知道。”
      他说:“我信犹太教,我是犹太人。”
      我愣住了,“你从来没告诉过我。”
      他说:“你从来没问过我。”
      我说:“这太有有趣!你的民族是一个梦幻的民族,犹太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赚了太多的钱,所以人们嫉妒你们……现在我知道你为什么总是紧张了,原来全世界都想杀了你。”
      他笑了笑:“也许。”
      我:“你不想让听我讲伊朗男人,是因为你不喜欢穆斯林么?”
      他:“不是我不喜欢他们,是他们不喜欢我。”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是低下去的,我不常听见他的这种语调,听起来怪伤心的。“我想见到你,今天下午可以么?很想跟你聊一聊。”
      他:“好的,下午4:30,到时候我给你打电话”
      
      ------分割线--------
      撒拉显然明白我想问什么。“我们现在没有和平,生活在恐惧中,”她说。一次她参加的旅行团和一群大胡子、穿长袍的人同机,撒拉说自己当时紧张坏了。一个长袍人问他们来自哪个国家,撒拉的同伴如实相告,结果被大家狠狠批评一通。我问她有没有考虑过到移民其他国。她说:“我没有地方可去,其他国家的人不喜欢我们。”
      
      ------分割线---------
      撒拉的这一段,让我想起他来。那感觉是类似的。
  •     我在书店看的,讲的很朴实,感人。
      第二次去书店,就被人买走了5555
      在BLOGBUS买,地址不对,还没拿到手。
      写的很精彩!!!
      因为这本书,我也对穆斯林人士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可以说认识更加深入了。
      
      有点喜欢的同情,喜欢的感觉。
      
  •     可能是之前看过周轶君大部分的blog,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在火车上一口气看了200多页,从中读到的,是真实和勇敢。
      
      看似一个瘦弱的女记者在中东硝烟弥漫的战场穿梭的工作,其中有恐惧也有欢乐——周轶君的满足在于那一刻,她在那里。二年当中,她对那片熟悉的土地的感情,旁人是无法真正体验的。我听到有人当面跟我说:“她能大难不死回来,幸事。”我告诉那个人:“当她在那片土地上的时候,她觉得那才识她真正在享受自己的生命中的美好时光。”
      
      她的勇敢在她的内心,生命中有过那段经历,我想...至少已有很多精彩。
  •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中东的巴以冲突对于我而言只是一团从来就搞不清关系的迷雾,从摄影师高磊的照片去到周轶君的blog,就喜欢上了她的文字,更佩服她的勇气,不单是因为她在加沙,还因为她以自己女性的身份在男权主导的中东地区出生入死。
      
      周轶君的文字里并没有把自己描述成如何的英雄,我们也能从中读到她的害怕与恐惧;而对于巴以双方,我从中读到的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无论是加沙那些每天生活在空袭阴影中的巴勒斯坦人还是已习惯自杀式爆炸的以色列人,甚至是哈马斯的精神领袖亚辛,你都能从周的文字中感受到他们那种普通人的心情,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文字,我们能感同身受他们的处境以及周轶君的心情。
      
      书中有些不错的照片,不过可惜因为印刷的缘故,没有办法表现出那些影像所本来具有的力量。
  •       周轶君,女,1976年生,2002年前往中东任驻巴以记者,是当时惟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2004归国述职。本书是她在加沙的见闻。
        读这本书的同时,最好阅读另一本她同事杜震的书:《一个战地记者巴以冲突亲历》http://douban.com/subject/1329945/。在周轶君之前,杜震曾从事两年新华社的巴以战地报道,并独自在加沙工作过。杜震的书里,政治风云变幻,小人物枕戈待旦,大人物翻云覆雨,线条清晰,笔头硬朗,转眼间巴以风云已被收入掌心,只待读者一一领会。
        周轶君不写这个。
        有人说耶路撒冷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她在这里看到的,是天上黑鸦鸦的乌云压顶,地上苍生奔命。一方面她是记者,试图客观冷静地记录亚辛和他追随者们的死,另一方面她又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小人物,必须独自逃亡在出加沙的路上。
        恐惧的天使一直飞在头顶的什么地方,她看不见天使的脸却能感受到翅膀阴影在脚下扑动。在“一关难过”中提到过以色列人的检查站,她曾被关在通道里九个多小时,独自承受巨大的危险。要知道那是最容易受到自杀炸弹袭击的地点之一。以色列人这样做,试图逼加沙所有的记者离开,她正是以色列人的“工作对象”。
        天使不只为她飞翔,我们看到同一章里检查站的以色列士兵小心胆悬过着每一天,把书往前翻一章,有亚辛的碎尸块,往后翻一章,自杀性爆炸在以色列人堆发生,袭击者家属到处发糖庆祝烈士对真主的奉献。
        周轶君开着车,无声的泪水流下来,“哭泣,为那些活着,却没有希望的人。”那些人是谁呢?她没有指明,也许不言自明。天使在身处危险的人头顶飞翔,或者它在所有人的头顶飞翔,常人见不到而已。看到这一切的人流下泪水,那是个女人,离上帝最近的女人。她先于我们感受并且默默承受一切。
        
  •   小胖看完这篇文章留下了这么一段话:
    四遍。却从无一次有勇气提笔,因为,太重了。离上帝最近,因而死之哀伤却也充斥爱之深沉;离上帝最近,所以生之勇气亦凝结于圣洁的泪珠;黑暗的弥漫却也弥盖了鲜血的猩红;硝烟的硫磺味倒也遮盖了死尸的腐臭味。谁人愿意于血雨腥风中睁开愤怒的双眼,徒劳地挥动着手臂,驱散着无尽的恐惧?何人幻想于蛮荒之境中疲惫地抬起双手诘问上帝的意志,却换不回哪怕一点卑微的怜悯?无人愿意,无人幻想,但人生只要还是真实的,那么,是的,生活将依旧流淌,从没有终点……
  •   她的博客哪里可以看呢?
  •   是啊 好想知道她的博客地址 请问作者可以告知一下么?感激不尽
  •   http://zhouyijun.blogbus.com/
  •   和http://www.douban.com/people/ufo/联系,blogbus可能还有作者签名本售,难得的。
  •   横戈也送了一本周记者的签名本,还未及拜读。
  •   还不错,有特色的一本书。我建议读一哈。
  •   自己浸在这本书里很深,
    不好意思地说,为此,还在电影节选了两部以色列电影;
    在公交车上,听到巴以新闻时,心里居然还跳一跳,
    觉得那块,以为永远也理不清头绪的土地,像是自己身边的事情了
    不是“可能有”,BlogBus那里的确还有签名本。
    是一本好书。希望更多的人也能读到它。
  •   好酒不传香,我也是从这本书上认识到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