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暴抗恶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徐潜,栾传大 著  页数:86  

前言

  孟子说:“民为贵。”这种重民思想是我国古代进步思想的精华。  我国古代清官继承了这种进步思想,爱民如子,疾恶如仇。他们在任父母官时,能凭借手中的权力,不顾个人安危,除暴抗恶,除暴安民,抑恶扬善。在他们的努力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包拯、海瑞即为个中翘楚。他们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不畏权贵,除恶务尽,大快人心。  但是,像包拯和海瑞这样的清官毕竟是少数。于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仗长剑三尺,斩九州十暴”的重任便落到了义士的肩上。武松、鲁智深便是其中佼佼者。他们一身正气,侠肝义胆,为贫弱者伸张正义,为残暴强梁、十恶不赦者挖掘坟墓,受到老百姓的称颂。  如今,在市场经济运行的今天,物欲横流,竞争日烈。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复杂,这给平安社会造成了不安定因素,给广大的百姓带来了不幸和灾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此,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要培养、提倡和弘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敢于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美德,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时不我待。

内容概要

  这是一套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编辑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这套书能为吉林省的农家书屋建设作出贡献,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必将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满的果实。

书籍目录

威武不屈报仇雪耻布衣之怒揭竿而起以身殉职绿林军为民除害父子抗恶黄巾军王允除暴抗恶拒婚孝子抗恶王猛治国苏琼当官为国捐躯独当一面黄巢起义茶农举刀枪宋义士赵璧除恶李闯王王聪儿罪己诏太平天国小刀会

章节摘录

  威武不屈  春秋时期,晋献公宠爱骊姬,要立小儿子奚齐为国君,派人追杀二儿子重耳,重耳被迫流亡国外。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逝世,荀息担任国相,立奚齐为君。  不久,里克杀了骊姬和奚齐,荀息也自杀而死了。  里克派人迎接重耳回国即位,重耳辞谢了。  公元前650年,重耳的弟弟夷吾自立为晋惠公。  公元前644年,晋惠公派人追杀重耳,未能得逞。  晋惠公死后,他的儿子晋怀公即位。  晋怀公即位后,只顾享受,不关心百姓疾苦。他命令大臣们不准跟随逃亡在外的重耳,并且规定了返国的期限。  大臣狐突的儿子狐毛和狐偃跟随重耳,当时正在齐国。孤突不让他们回来侍奉晋怀公。晋怀公听说后,勃然大怒,派人逮捕狐突,对他说:“只要你把儿子从重耳那里叫回来,寡人就赦免你。”  狐突毫无惧色,侃侃而谈,回答说:“儿子做官,做父亲的应该把尽忠的道理教给他。如果教他们三心二意,那是有罪的。现在,微臣的儿子跟随重耳已经多年,如果叫他们回来,就是教子不忠。一个三心二意的大臣怎能侍奉国君呢?不滥用刑罚,是君主的贤明,也是微臣的愿望。如果国君滥用刑罚以图快意,那么,谁能没罪呢?”  晋怀公不听谏言,杀死了狐突。  公元前636年,晋怀公鼻子堵塞,只能用嘴喘气,很痛苦。有一天早上,他突然想吃新鲜的血肠。卫士们赶紧去杀猪。他们在院子里支好大锅,水很快烧沸了。卫士刚捅一刀,那头猪却挣脱绳索,边嚎边跑,血滴了一路。卫士拎着尖刀在后面追,没有追上。晋怀公觉得很丧气。  这时,秦穆公已经派军队护送重耳渡过黄河,深入晋国境内,掌握了晋国军队。不久,重耳进入曲沃,朝拜了晋武公之庙,被立为国君,这就是晋文公。  这年,重耳已经62岁,在外流亡已经十九年了。  这时,逃出都城的晋怀公对卫士们说:“还是你们动手,把我的头献给他们吧。”  杀猪的那位卫士说:“都怪我没杀死那头猪,害得主公血肠也没吃上。”说罢,他把尖刀捅进晋怀公的胸膛。  晋怀公死后,卫士们全都自刎了。  这一年是晋怀公元年。他即位前后连半年都不到。  晋文公重耳登上晋国的政治舞台,在赵衰、狐偃、狐毛、贾佗、先轸、魏武子等人的辅助下,整顿内政,发展农业、手工业,训练军队,很快就出现了民殷国富的局面。  晋文公在位九年,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狐偃和狐毛忠心辅佐晋文公,立下了不世之功,也足以安慰老父在天之灵了。  狐突威武不屈,以死抗恶,确实是难得的。  报仇雪耻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大夫,因向楚平王直谏而遭到囚禁。  这时,佞臣费无忌向楚平王进谗言说:“如不把伍奢的两个儿子杀掉,必为后患。”  于是,楚平王派使者告诉伍奢:“如果你把两个儿子叫来,就让你活,否则就让你死。”  伍奢回答说:“老大伍尚为人仁慈,叫他必定来;老二伍员为人固执,他知道如果来了一定会被擒,因此他是绝对不会来的。”  楚平王不听他的,命令他派人传话去召两个儿子。  伍员对伍尚说:“大王召我们兄弟俩去,并不是要让父亲活,是怕我们逃脱,会给他带来后患。他用父亲当人质引诱我们,我们一到,则父子三人都会死的。依我看,不如逃到外国去,借助外国的力量为父亲报仇雪耻。三人一起去送死是不值得的。”  伍尚说:“我知道去了也救不了父亲的命,只是父亲召我,我为了自己活命而不去,如果以后不能为父亲雪耻,会被天下人耻笑的。”  接着,他又对伍员说:“你可以逃走,将来还能为父亲报仇,我准备去死。”  伍尚去见父亲,果然被捕了。  楚平王派兵去追捕伍员,伍员对着追捕的人开弓搭箭,这些人不敢上前,伍员趁机逃走了。  楚平王下令把伍奢和伍尚杀害了。  伍员途经宋、郑等国进入吴国。  七年之后,伍员协助吴国的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夺得王位。公子光做了吴王,即吴王阖闾。  后来,伍员辅佐吴王阖闾进攻楚国,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将楚平王掘墓扬尸,报了家仇。  倘若伍员随父兄一起去死,与一只蚂蚁的死又有什么区别呢?  伍员敢于同邪恶做斗争,弃小义,雪大耻,功业名声流传于后世。  伍员就是鼎鼎大名的伍子胥。  威武不屈  春秋时期,晋献公宠爱骊姬,要立小儿子奚齐为国君,派人追杀二儿子重耳,重耳被迫流亡国外。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逝世,荀息担任国相,立奚齐为君。  不久,里克杀了骊姬和奚齐,荀息也自杀而死了。  里克派人迎接重耳回国即位,重耳辞谢了。  公元前650年,重耳的弟弟夷吾自立为晋惠公。  公元前644年,晋惠公派人追杀重耳,未能得逞。  晋惠公死后,他的儿子晋怀公即位。  晋怀公即位后,只顾享受,不关心百姓疾苦。他命令大臣们不准跟随逃亡在外的重耳,并且规定了返国的期限。  大臣狐突的儿子狐毛和狐偃跟随重耳,当时正在齐国。孤突不让他们回来侍奉晋怀公。晋怀公听说后,勃然大怒,派人逮捕狐突,对他说:“只要你把儿子从重耳那里叫回来,寡人就赦免你。”  狐突毫无惧色,侃侃而谈,回答说:“儿子做官,做父亲的应该把尽忠的道理教给他。如果教他们三心二意,那是有罪的。现在,微臣的儿子跟随重耳已经多年,如果叫他们回来,就是教子不忠。一个三心二意的大臣怎能侍奉国君呢?不滥用刑罚,是君主的贤明,也是微臣的愿望。如果国君滥用刑罚以图快意,那么,谁能没罪呢?”  晋怀公不听谏言,杀死了狐突。  公元前636年,晋怀公鼻子堵塞,只能用嘴喘气,很痛苦。有一天早上,他突然想吃新鲜的血肠。卫士们赶紧去杀猪。他们在院子里支好大锅,水很快烧沸了。卫士刚捅一刀,那头猪却挣脱绳索,边嚎边跑,血滴了一路。卫士拎着尖刀在后面追,没有追上。晋怀公觉得很丧气。  这时,秦穆公已经派军队护送重耳渡过黄河,深入晋国境内,掌握了晋国军队。不久,重耳进入曲沃,朝拜了晋武公之庙,被立为国君,这就是晋文公。  这年,重耳已经62岁,在外流亡已经十九年了。  这时,逃出都城的晋怀公对卫士们说:“还是你们动手,把我的头献给他们吧。”  杀猪的那位卫士说:“都怪我没杀死那头猪,害得主公血肠也没吃上。”说罢,他把尖刀捅进晋怀公的胸膛。  晋怀公死后,卫士们全都自刎了。  这一年是晋怀公元年。他即位前后连半年都不到。  晋文公重耳登上晋国的政治舞台,在赵衰、狐偃、狐毛、贾佗、先轸、魏武子等人的辅助下,整顿内政,发展农业、手工业,训练军队,很快就出现了民殷国富的局面。  晋文公在位九年,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狐偃和狐毛忠心辅佐晋文公,立下了不世之功,也足以安慰老父在天之灵了。  狐突威武不屈,以死抗恶,确实是难得的。  报仇雪耻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大夫,因向楚平王直谏而遭到囚禁。  这时,佞臣费无忌向楚平王进谗言说:“如不把伍奢的两个儿子杀掉,必为后患。”  于是,楚平王派使者告诉伍奢:“如果你把两个儿子叫来,就让你活,否则就让你死。”  伍奢回答说:“老大伍尚为人仁慈,叫他必定来;老二伍员为人固执,他知道如果来了一定会被擒,因此他是绝对不会来的。”  楚平王不听他的,命令他派人传话去召两个儿子。  伍员对伍尚说:“大王召我们兄弟俩去,并不是要让父亲活,是怕我们逃脱,会给他带来后患。他用父亲当人质引诱我们,我们一到,则父子三人都会死的。依我看,不如逃到外国去,借助外国的力量为父亲报仇雪耻。三人一起去送死是不值得的。”  伍尚说:“我知道去了也救不了父亲的命,只是父亲召我,我为了自己活命而不去,如果以后不能为父亲雪耻,会被天下人耻笑的。”  接着,他又对伍员说:“你可以逃走,将来还能为父亲报仇,我准备去死。”  伍尚去见父亲,果然被捕了。  楚平王派兵去追捕伍员,伍员对着追捕的人开弓搭箭,这些人不敢上前,伍员趁机逃走了。  楚平王下令把伍奢和伍尚杀害了。  伍员途经宋、郑等国进入吴国。  七年之后,伍员协助吴国的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夺得王位。公子光做了吴王,即吴王阖闾。  后来,伍员辅佐吴王阖闾进攻楚国,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将楚平王掘墓扬尸,报了家仇。  倘若伍员随父兄一起去死,与一只蚂蚁的死又有什么区别呢?  伍员敢于同邪恶做斗争,弃小义,雪大耻,功业名声流传于后世。  伍员就是鼎鼎大名的伍子胥。  ……

编辑推荐

  我国古代清官继承了这种进步思想,爱民如子,疾恶如仇。他们在任父母官时,能凭借手中的权力,不顾个人安危,除暴抗恶,除暴安民,抑恶扬善。在他们的努力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包拯、海瑞即为个中翘楚。他们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不畏权贵,除恶务尽,大快人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除暴抗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