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三秦  作者:袁枚  页数:135  
Tag标签:无  

前言

文中寄志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光武贫时,与李通讼逋租于严尤。尤奇而目之。光武归谓李通曰:“严公宁目君耶?”窥其意,以得严君一盼为荣。韩蕲王为小卒时,相士言其日后封王,韩大怒,以为侮己,奋拳殴之。都是一般见解。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云:“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皆作郎中时诗也。玩其词,若不料此后之出将入相者。及其为七省经略,《在金中丞席上》云:“问心都是酬恩客,屈指谁为济世才?”《登甲秀楼》绝句云:“炊烟卓午散轻丝,十万人家饭熟时。问讯何年招济火?斜阳满树武乡祠。”居然以武侯自命,皆与未得志时气象迥异。张桐城相公则白翰林至作首相,诗皆一格。最清妙者:“柳荫春水曲,花外暮山多。”“叶底花开人不见,一双蝴蝶已先知。”“临水种花知有意,一枝化作两枝看。”《扈跸》云:“谁怜七十龙钟叟,骑马踏冰星满天。”《和皇上风筝》云:“九霄日近增华色,四野风多仗宝绳。”押“绳”字韵,寄托遥深。在古代的时候,当英雄还未遇上能让自己一展才华的时机时,大都不具有非常远大的志向,这并非仅仅是邓禹从文学上寄托希望,马武以督邮为名门贵族等事例所能说明的事。晋文公有妻室和马匹,惟独不肯离开齐国。光武帝在少年时很贫困,和李通因为逃税而同严尤打官司。严尤十分惊奇地盯着他们看。光武帝回去后就对李通讲:“严公看你了吗?”言下之意,他是以严尤对他们的盯看作为荣耀的事。韩蕲王做小卒的时候,看面相者料定他日后必被封王。然而韩却大怒,认为自己被侮辱了,于是用拳把对方一顿猛打。这都是一个道理。鄂西林相公在《辛丑元日》曾经写过这样的句子:“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在《咏怀》中又讲:“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这都是他做郎中时所作的诗。看了这些词句又有谁能想到他将来会出将入相呢?等他做了七省经略,在《金中丞席上》讲:“问心都是酬恩客,屈指谁为济世才?”他在《登甲秀楼》绝句中说道:“炊烟卓午散轻丝,十万人家饭熟时。问讯何年招济火?斜阳满树武乡祠。”竟然以武侯来自比,这些都和他未得志时的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张桐城相公则从翰林做到首相,所作诗歌全是一个风格。最清秀美妙的诗句有:“柳荫春水曲,花外暮山多。”“叶底花开人不见,一双蝴蝶已先知。”“临水种花知有意,一枝化作两枝看。”《扈跸》讲:“谁怜七十龙钟叟,骑马踏冰星满天。”在他的《和皇上风筝》中又讲:“九霄日近增华色,四野风多仗宝绳。”在这句诗里,诗人借“绳”字韵“升”,来寄托自己内心的志向和远大的抱负。诗在骨不在格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三百篇》半是劳人思妇率意言情之亳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能出其范围否?况皋、禹之歌,不同乎《三百篇》;《国风》之格,不同乎《雅》、《颂》;格岂有一定哉?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诗在骨不在格也。杨诚斋说:“古往今来,天分低拙的人,都在诗歌上爱大谈格调,而不懂得风情趣味。为什么?因为格调是空架子,有嘴就能很简单的描述出来;而风情趣味专门描写性灵,不是天才就办不到。”我十分喜欢这句话。要知道有性情,便有了格律;格律总是在性情之中的。《诗经》三百篇多半是劳动者及怀春少妇直率言情的,有谁为他们定过格式呢?又有谁为他们定过音律呢?而现在谈格调的,能超出这个范围吗?况皋、大禹时代的歌谣,不同于《三百篇》;《国风》的格调,不同于《雅》、《颂》。格式怎么有一定之规呢?许浑讲:“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诗的精华在诗骨而不在格式呀!存其是去其非前明门户之习,不止朝廷也,于诗亦然。当其盛时,高、杨、张、徐,各自成家,毫无门户。一传而为七子,再传而为钟、谭,为公安,又再传而为虞山,率皆攻排诋呵,白树一帜,殊可笑也。凡人各有得力处,各有乖谬处,总要平心静气,存其是而去其非。试思七子、钟、谭,若无当日之盛名,则虞山选《列朝诗》时,方将索于荒村寂寞之乡,得半句片言以传其人矣。敌必当王,射先中马,皆好名者之累也!前明有门户派别之分,不只是朝廷有,在诗歌上也是这样,当明诗处于昌盛的时候,高、杨、张、徐,各自成为一家,没有门户高下。一传下来就是明七子;再传就是谭、钟,成为公安派;又再传是虞山,大都是相互攻击诋毁,自己树立一个旗帜,真是十分可笑。大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自己的缺点,总是要平心静气,保留正确的,去掉不对的。试想明七子、钟、谭等人,要是没有当时的盛名,则虞山选《列朝诗》时,必将从荒村僻壤的偏僻之地去寻找,有幸得到一言半句就要传之于后人。打敌人一定先擒王,射人要先射马,这是喜爱名声的人所特有的累赘,会在最紧要的时候葬送他们。

内容概要

  《随园诗话》是清代影响最大的论诗之作。《随园诗话》论述广泛,从诗人先天的资质到后天的培养、从写景言情到咏物论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韵律辞章到比兴托物、从诗的修改鉴赏到诗的选篇与评论,从诗的方方面面体现其以『性灵』为主的诗歌理论批评主张。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书籍目录

文中寄志诗在骨不在格存其是去其非金公政简刑清切勿抄袭绝妙名联圣朝佳话诗才清警诗重其性情唐翰林最荣名未必符实福薄生慧改诗难于作诗诗贵其有深意每出必携书心有灵犀落笔不经意宋学太盛天下无如吃饭难以故事育人赋诗抒怀诗难事也幸露语平安不能评第一诗称家数各朝富贵诗吟杨花诗妙在孩子语预知中榜应酬诗作改诗论刚柔相济贤人留恋故地忠臣与孝子闺秀能文论因缘席间赋诗仿古风儒释名家身份不等心胸不同用成语作妙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女人建功后宫轶事文简谈画文贵在曲婉野外诗意才女嫁俗商论《声调谱》论诗的悟性美妙的诗得随园记五斗米与诗行医与作诗娘子秀才扬州游身临其景诗词谈苏州秀才诗的意境女司马相如厚积而薄发好书之癖庸师妄评真才子评王荆公棋艺与诗作生活与作诗作诗不能一概而论陈设古玩与运用典故好诗有好韵词章与考据一诗一典故喝酒与买书王安石改诗墨禅和尚题《芝城话旧图》偶吟香亭上天造人难解乐府语诗文集之名别号非古诗歌的妙处讽世语戒滥评英俊少年留佳作诗中典故探新不如旧做官容易作诗难题庙堂诗诗人的不同运气诗人也逃学七旬老翁应试论古恬淡添寿沈周之诗遇才结友人参换野菜正者拒妓诗功姑表二兄弟淡雅桐城公尊唐贬宋遭戏任氏姐妹情诗词救名妓秀才清语俗语出名士诗以对仗为工对客挥毫宴席上的诗作载菊之道咏指甲咏叹别离苦勤奋尚书题仙人诗情深至挚誓死不渝上元灯词诗人笔下出美景咏诗拾趣为人难难得知己一字显境界一诗感夫妇母女皆能作诗诗  境一杯清酒话松风姑母责郭巨一字传神秦淮竹枝华阳行慧眼识诗趣雅风俗不得志者诗貌短小诗犹佳多种解释空青草三揖学艺人各有趣编辑七病谣和乐花旦考贵在考证幽清之诗以讹传讹士大夫记闻一道人

章节摘录

《随园诗话》是清代文学理论著作,袁枚著。随园,在江宁(今南京)小仓山,是袁枚辞官悟所筑别墅名。袁枚的诗话即撰写于此,故名《随园诗话》。《随园诗话》是清代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其体制为分条排列,每条或述一评,或记一事,或采一诗(或数诗),乃随笔式。本书的编撰,旨在倡导性灵说诗论,以反对乾隆诗坛流行的沈德潜格调说与翁方纲以考据为诗的风气。本书于作者辞官后开始编撰,成书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毕沅等资助付梓。补遗则写至作苦病故为止,成书于嘉庆年间。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一号存斋,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同老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属浙江)。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庶吉士,人翰林院。乾隆七年(1742)改发江南,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居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小仓山随园。以后除乾隆十七年(1752)曾赴陕西任职不到一年外,终生绝迹仕途。袁枚主持乾隆诗坛,为性灵派领袖。著述甚丰,有《小仓山房诗集》、《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随园尺牍》、《随园随笔》等十来种。传见《清史稿》卷四八五。《随园诗话》记述了古今文坛掌故、文人轶事,评品古今诗人及诗作。集中体现了作者论诗力主性灵的主张。他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在袁枚的理论体系中,性灵大致与性情相等,都是指诗人真情的抒发,他说:“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又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他甚至把“诗言志”的传统诗教也纳入他的性情之中,倡导“肌理说”。他又不一概排斥学识和能力,在学识和能力与天分二者的关系上,袁枚仍然以天分为先,这体现了他性灵说的内质。灵感的产生有突如其来和稍纵即逝的特点,袁枚在阐述性灵说时,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作者在强调“性灵”的同时,他还提倡诗歌应有新鲜的风味,灵活的笔致,注重诗人的才情、个性与独创性。这种反传统、反模拟、求创新的特点,亦有不少诗坛掌故、诗歌本事、诗人轶事的记载,虽不无庸俗之处,但可见乾隆时期文化状况的一个侧面,是袁枚在继承前人进步思想的基础之上的新发展。本书的精华在于“话”,而基础却在于“诗”,故书中采录了大量印证诗论的作品,不拘时代、流派,不拘作者身份、性别,尤可称道者是闺秀之什颇多。独开生面,别树一帜并集结起“性灵”诗派,为反拟古、反考据为诗,及使诗歌回归抒写真性情的轨道上来作出重要贡献,是对清代以来道统文学观的挑战。《随园诗话》以其所具有的新兴社会思潮的因素而独树一帜,在中国文学理论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随园诗话》取材广泛,内容丰富,考虑到普及的需要,我们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以供读者阅读,希望本书能对您的学习和生活有所裨益。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此外,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编者2008年8月

编辑推荐

《随园诗话》中选录大量诗作,为反拟古、反考据为诗及使诗歌回归抒写真性情起了极大作用,扭转了一代诗风,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做出了极大的黄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随园诗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袁子才的《随园诗话》堪称经典,自不必说,故不赘述。下午到货,晚上拜读,看了这本极为后悔且恼火,原因如下:首先,先说错字,正文第4页第2段第3行,将“袁香亭”写成了“家香亭”,才第4页你就出错,校对质量可想而知。其次,批注过于繁杂,以致版面布局不合理,严重影响阅读体验,我看了17页就头晕的不行,并不是因为袁枚先生写的不好,只是没法避开那些唠唠叨叨的注解,这些注解又不痛不痒没什么深度,有时还照抄一下原文,动不动还冒出两句话骂一下袁枚,你要是没什么说的就闭上嘴!看了让人火大!第三,我想说的是出版商要有些良心,古人的大作都没要你们什么版税,你们就偷着乐吧;批注不是批判,想做好一本书卖好一本书,心里不能总想着钱想着省钱,随便在哪个旮旯弄一砖家胡批滥注,凤凰出版社也好其他的出版公司也罢,这些东西心里要有数。最后,做书的时候你们要想好了,是想要弄一个《随园诗话》还是要出本《随园诗话注》还是想出本论文集,这些是要考量的,不要打着袁老先生的旗号出来骗人,掏完老祖宗的兜又骂丫是一穷鬼,做人要厚道,要踏踏实实,写批注卖书亦是如此。PS:就事论事,话还是要说清楚,之所以给两星评价,一是给袁枚先生的内容,二是给这本书的印刷质量;此外,这本书我必退无疑,而且这是我在卓越上退的第一本书;建议这本书弄几张正文图片或者提供在线试读,以避免更多人受其误导。
  •   这本书主要是排版不太好
  •   最好不要太密集。
  •   书的质量满好的,内容还行,不过咬看你对古典文学兴趣大不大了。总的来说,还值得买下
  •   一直想找个全的随园诗话,装帧也比较好的,终于看到凤凰出版社的这本了,拿到书感觉不错!
  •   虽然不是全本,但装潢精致,印刷精良,字迹清晰,值得收藏。
  •   该书要分成三本就好了,太厚,又是一般的胶订,容易脱页。内容和排版方面,赞一个
  •   这个王英志编著过《袁枚诗选》,但这本书编写的确实太粗糙,评点注释很少,序言也只有2页,最大贡献不过是把竖排、繁体改为横排简体。
  •   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了老版本,就很喜欢,追着买来的,很耐看,排版也不错
  •   我有一套,盗版盗到天上去了。尤其译文,不知道是哪位幼儿园小朋友的学写作文。我一直留意着想买套中意的,至今没发现。至于这本,在卫生间的时候看,比较合适。
  •   朋友推荐的书,不会很快读完,但对我帮助很大。
  •   编排较密,看久了看的头晕,另外不太喜欢注解
  •   颜色很鲜艳,设计也不错
  •   有清一代之诗坛,袁子才独主性灵。盖明末公安派之承绪也!性灵者,不拘一格也。又开清末“我手写我口”之风势。《随园诗话》即足见证此一文运。浙江古籍出版该丛书,不啻作一经典普及为用也
  •   19.5元的书这么厚,确实少见,而且内容相当好,袁枚不愧是一代大家。
  •   书的纸质很好,光滑,字体亦适宜。读起来很舒服。书壳是硬纸板的,收藏也可。
  •   价格很实惠的哦,很喜欢,还会继续光顾的
  •   1,版面设计唯美,每一页都有古色古香的国画2,纸张有清香,平滑,好纸!3,内容不错,袁牧的文字,清丽隽雅4,唯一不足是不是全卷,而是选卷!有点可惜
  •   袁老头有趣 书太厚些,最好有大师重新编辑一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