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

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  作者:傳敏編  页数:33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為了紀念父親誕辰九十五周年,母親誕辰九十周年,《傅雷全集》即將面世;在整理文稿的過程中,重編了《傅雷家書》,由遼寧教育出版社同時出版。   原三聯版《傅雷家書》的編排足以日期為準,然而不少書信很長,往往是數日陸續寫就;現在書信的編排以郵寄日期為準。這樣,選編了家信一百九十九通:父親信一百五十八通,母親信四十一通。中文信分別為一百三十五通和四十通,其餘為英法文信,由香港中文大學金聖華教授翻譯。   與原三聯版《傅雷家書》比較,除了調整和改正誤植之處外,新增家信三十六通:父親信十一通,母親信二十五通。補充內容的信六十九通:父親信五十九通,母親信十通。並以殘存的六通哥哥家信為前言,樓適夷先生文章為代跋。    全書文中注釋為編者所加:方括號內的注解,為金聖華教授或編者的譯注。

书籍目录

編輯說明不是前言的前言傳聰家信傅雷夫婦給孩子的信  一九五四年[四十一通]  一九五五年[十五通]  一九五六年[二十一通]  一九五七年[十一通]  一九五八年[三通]  一九五九年[二通]  一九六○年[十九通]  一九六一年[二十七通]  一九六二年[二十二通]  一九六三年[十三通]  一九六四年[七通]  一九六五年[十三通]  一九六六年[五通]代跋讀家書,想傅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傅雷家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这本书价格怎么这么高哦,一本薄薄的书怎么要88元呢,不理解
  •     1.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在外好好利用时间,不但要用时间来工作,还要利用时间来休息,写信。别忘了杜甫那句诗:家书抵万金。
      
      2.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
      
      3.等到你有什么苦闷,寂寞的时候,多多接触我们祖国伟大的诗人,可以为你遣心解忧,给你温暖。
      
      4.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不管在信中,还是用别的方式,你的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写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
      
      5.但是天下事有利必有弊,有长必有短,往往感受快的,不能成沉浸得深,不能保持得久。
      
      6.弹琴不能徒持感觉,感受。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变。从这两方面得来的,必要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深地化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
      
      7.尽量控制你的感情,把它移到艺术中去。
      
      8.青年人最容易给了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的忙着吸收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懂得这心里的人很少,你千万不要让人误会。
      
      9.一个人的机会,享受,是以千千万万人的代价换来的,那是多么宝贵。你得抓紧时间,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看重自己就是看重国家。
      
      10.艺术家特别需要冥思默想。
      
      11.空谈理论是没有用的,主要是自己动手。
      
      12.神经敏锐的血统,都是一样的;所以我常常劝你尽量节制。为了艺术的修养,在感情上过多的人还需要尽量自制。
      
      13.艺术家与行政工作,总是不两立的。
      
      14.不要在已经疲倦的时候再勉强自己。 多留一份元气,在长里看还是占便宜的。
      
      15.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之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拥抱!
      
      16.做一个名人也是有危险的,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爱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孩子,你在这方面极需要拿出勇气来。
      
      17.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然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
      
      18.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因为不够真诚,一切都在嘴里随便说说,当做唬人的幌子,装自己的门面,实际上只是拾人牙慧,并非真有所感。
      
      19.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20.尽量缩小一个“我”字,也许是接触烦闷,减少纠纷的唯一的秘诀。
      
  •     我该是个读书很慎重的人,至少在年轻的时候总该奠定好最好的基础,于是十分在意每次选择的得失。不会滥交朋友,这点在看书上也极为严格。《傅雷家书》其实要论艺术性是不及许多金典作品的,没有卢梭《新爱洛伊丝》书信的炽诚热烈,也不及《曾国潘家书》的掷地有声,傅雷给两儿子,特别是大儿子的上百封信中传递的是一个学者朴素的人格操守,一个长者对孩儿的思念和教育的呕心沥血。我想我在一本书中最看重的,正是那种朴素的人格魅力,而这本书正很好的具备了。
      《傅雷家书》与杨绛的《我们仨》给我同样的体会,虽然是不同人的作品却可以看到相似的人格。比如传统的文化人,朴素坚毅的性格,对崇高人格理想的坚守。他们的学问都是博大精深的,对待工作也是踏实勤勤恳恳的。傅雷和杨绛都是搞翻译的,留学欧美,且中西文化贯通,彼此曾经也邻居似的常串门。相似的人才会吸引相似的人走在一起,我对这两位前辈也是极其的敬仰。
      我喜欢常去通过看书串门,去了解他们的人格,像他们一样的学者,当然还有冰心、巴金、史铁生、居里夫人、罗素、泰戈尔、史怀哲之流,研究他们的书,他们的传记,从中汲取一些精神的力量。无论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我都觉得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他们的事业要求他们比常人要更加纯粹更加专注,而一个品德与其事业一样杰出的艺术家或科学家那是人类最大的财富,是人类社会光明之所向。
      无论《傅雷家书》多少人觉得傅雷对傅聪的教育多么迂腐,甚至专制,但一个人一生可以译出那么多优秀的金典著作都是了不起的人。就比如众所皆知的《克里斯朵夫》,如今的译者估计没有多少人敢肯定的说能胜过傅雷的译本。一个译者除了具有较高的翻译技能,还要能吃透文本,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最主要克里斯朵夫是个音乐家,一个有高尚灵魂的音乐家,而只有像傅雷这样相似灵魂的人才更能体会天才的孤寂,这样的翻译首先需要伟大人格做支撑。
      傅雷在信中谈艺术。他说:“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之外,还有一个‘爱’字……而且这个爱绝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他说:“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然兼有独特的个性和普遍的人间性。”
      他说:“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P99-P100)
      傅雷在信中谈找终生伴侣的要求。他说:“我觉得最主要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而且有了这三样,将来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风波也不致变成悲剧。”
      无论是谈做艺术家还是经营婚姻,傅雷无不是以人格的要求为前提。正如书中被广泛引用的话,他教导儿子“先做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正是他将培养人放在首位的体现。
      如今我已经大学毕业两年,无论接触的工作还是涉及谈婚论嫁,亦或结交朋友,公共集体生活,我愈发觉得做人的重要。当你投递简历时,是否够谨慎以避免给他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你择偶限制的标准又会不会是你内心某种求而不得心理在作祟,你对朋友的承诺是否都按时履行呢。我常觉得人可以做不好事,但千万别做不好人。这个人不一定是你一定多么懂得为人处世之道,就比如傅雷是很不会这一套的,他留学回来本来学的美术,后来与俗世不和,宁愿在家闭门翻译。但他做人是正直踏实的,每个人都可自问良心的那杆秤,是否真实,是否健康,是否无愧于心。
      我知道《傅雷家书》里的傅雷对孩子的教育是尽心尽责的,他对早年对傅聪过苛的教育后悔,也是他对自己人格的清洗。正如他教导傅聪那样用实际行动做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以身作则要求自己。这让我想到史怀哲的话。"我们只有三个方法教导儿童:第一个是以身作则,第二个依然是以身作则,第三个仍然是以身作则."
  •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你永远不要害怕孤独,你孤独了才会去创造,去体会,这才是最有价值的。
      ——《傅雷家书》
      当然的,我感到了孤独,甚至有种寂寥的感觉。有时会觉得这就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听歌、一个人看电影。众生喧哗,敌不过片刻的安静。
      傅雷说赤子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用心去体会,创造出心灵的朋友。如此说,赤子也是会感到孤独的。赤子首先感到了孤独,然后才会去思考、去琢磨,去用心的克服因孤独造成的诸多内心的不安分。
      只是,由此说,我竟是离赤子之怀愈发遥远了。我对孤独的一番感受,更像是一种对寂寞的悲怀,形单影只、茕茕孑立于尘世间。如以赤子的标准,寂寞与孤独是有异的。寂寞的感觉是空荡荡的,偌大的房子里只有一个孤单的身影,没有伙伴、没有伴侣,看到和美情景时总会有些艳羡的眼神。寂寞的解决方式是找到一个圈子并融入进去,找到一个理想伴侣并携手走下去。而孤独则不同,即便有着诸多好友,有完美的情人,孤独都是存在的。这种孤独感受如同寒雪中的江翁,遗世而独立。孤独的人对世态和人生总是不满足,反求诸己,逐渐回到内心,在心灵中寻觅知己。
      常说,享受孤独。究其言,感受寂寞的人很多,真正感受到孤独的人反倒是凤毛麟角。就像我阅读时感到尼采是孤独的、茨威格是孤独、马尔克斯是孤独的一样,孤独是可以从言谈举止中感受到的。一个人的孤独传染到一群人,一群人的孤独传染到各自生活的圈子,逐渐地形成一个孤独的共同体。
      现如今的状况是孤独太少、寂寞太多。向外在世界寻求满足的人远远多于关于自己内在小孩的人。可以有一夜惊喜,但冬夜旅人的阅读时光不常有。赤子会感到寂寞,但不害怕孤独,太多的孤独袭来才给了赤子关怀内心的时间和空间。
      然而,孤独不存,赤子何在?
      
  •     
      我们,
      有多久没写过一封亲笔信?
      有多久没静下心来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
      有多久没闲出完整的一天从早到晚陪伴家人?
      
      自从有手机,有了短信息开始,我们的思维仿佛就被局限在70个字,再多的话语,都要精简到70个字以内匆匆说完。连写邮件,写博客也不会展开了,短句拼凑起来,约莫70个字刚好就是一段。回想起来,从前通讯还没有那么方便的时候,我们愿意花上半天的时间,写一封长信,和笔友交谈,或是与远方的亲人讲述近况。及至后来,电话普及了,写信也渐渐少了,连过年也不串门拜年了,在电话里问候问候;再后来,找来现成的祝福短信,一键群发,心意就算送到了;到了微信时代,连一毛钱一条的成本都省了,现成的祝福段子更是漫天飞洒,这不都惊动到中央了,春节联欢晚会专门要唱一首“群发的我不回”以表示对此现象的关注。
      
      试问问自己,有多久没有写过一封亲笔信了?
      
      像傅雷先生那样孜孜不倦,将对儿子的想念、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热情恨不得全部倾注在信上的时代,应该是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们有电子邮件,我们有视频聊天,哪怕远隔重洋,也能实时会面。科技的进步,让所有事情都变得更“快”,更“即时”。但生活中的那种让感情沉淀,需要时间酝酿的“等待”却越来越少见了。
      
      手写的文字是有温度的。从前通讯不发达的时候,给亲人,或是给恋人写的信,会带着我们的想念,爱慕,想见而不能见的各种情愫,灌注在笔尖,凝固在纸上;更有甚者动情时滴在信纸上的泪水,把墨水化开的晕染,更是温度的见证。待信件寄出,我们又开始数着日子,猜度对方该是时候收到了吧,那回信又该什么时候才到呢?这种每天的期盼和等待,会让情感在时间的维度上,不断酝酿,不断沉淀,最终才能来得更深沉。
      
      现在的我们,连爱情都可以速食了,还剩下多少的耐心愿意去等?恐怕“等”的最心急的情况,也只有淘宝下了单以后,天天盼着快递上门的时候了吧。不过科技的发达,已经先进到可以实时监控物流走到哪一步了,所有信息尽在掌握中。
      
      正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信息都得以被展现,造成了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于是我们仿佛都被四方八面袭来的“信息”绑架了。我们不断的刷新物流实况以掌握快件的行踪;我们不断的刷新朋友圈,以保证我们不会错过任何“信息”;我们甚至有强迫症般的要浏览完每个群里的发言,以知晓自己跟身边的人都保持着共同的频率。
      
      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需要时间沉淀的东西,都离我们渐行渐远了。譬如感情,是需要时间积累的;譬如智慧,是需要时间修炼的。
      
      再试问问自己,有多久没沉下心来,从头到尾读完一本完整的书了?
      
      现在的微信,各种各样的励志故事,商业模式,心灵鸡汤满天飞,阅读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但这些其实都只是浅显的“信息”,信息吸收以后,需要经过内在的融会贯通,才能转化成“知识”,知识还要经过更多的沉淀思考,才能变成“智慧”。就像我们中学就学过的《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只是粗浅的吸收大量信息,却没有经过内在的加工,甚至很多时候,这种碎片化的浅阅读只是一览而过,都还谈不上“吸收”,又怎么能转化成我们的知识呢?
      
      再者,每本书都是有内在逻辑的。这和一两篇短文,或是杂志文章不一样。跟随作者或者编者的思路,从头到尾的读下去,才能从整体去理解整本书的框架,从而把这个搭建的体系融汇到自己的认知体系里面,作为滋养自己内在思考的养分。
      
      但是,现在的我们,每天都忙于各种应酬聚会,是否有想过,留出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认认真真的沉下心来,读一本书,与自己的内心对对话,撇除身上的浮躁。
      
      除了留给自己的时间,我们又有多久,没把时间花在陪伴家人上面?
      
      其实归根到底,傅雷先生写了那么多信给儿子,不都是因为父子远隔重洋,只能通过书信交流。儿子因为追求艺术理想,远赴海外进修,做父亲的肯定殷切的希望他能成才,这在信里都能读出来。但如果是本来就和父母家人住在同一个城市的我们,又留给父母多少时间和他们交流呢?
      
      从整本家书集里透露出来的,如果浓缩成一个字,应该就是“爱”了。父母对儿子的爱,对艺术与美的爱,都在字里行间浓浓的渗出。而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无私的爱,从来都是不求回报的,当他们年纪渐老的时候,其实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回报,应该就是陪伴了。
      
      反省自己,平日上班,晚上或者有应酬,或者有饭局,到了周末又是聚会又是约会的,把时间都分给了工作朋友恋人,剩下的有多少是给家人的呢?跟家人吃饭的时间,有时还自顾自的分心玩弄手机,想想都是挺不应该的。
      
      总而言之,读《傅雷家书》,让我在这个碎片化的快时代里,重新找回了一次关于时间,关于追求的反思机会。
      
      
  •      孟母三迁,三娘教子,岳母刺字等育子心得古来有之,新时期如何教育孩子?作为母亲,我一直在书籍、课堂中寻找答案,刚好女儿学校推荐亲子共读《傅雷家书》,我就搭上这班车,听傅雷侃侃而谈,感受默默温情的父爱,体会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的真谛。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我由后记得知,傅雷12年给孩子写了356封家书, 1个月平均2封家书,在家书中,他谈音乐、艺术、做人等道理,为孩子指明道路。他在家书中多次提到傅聪不仅要注意学习,还要注意心理健康,让我惊讶不已。我看看书信写于1955年,距今已59年,从这点看出,傅雷的前沿思想,不仅要孩子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相比现在很多家长要成熟很多。
       回想一下,为什么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却有更多的孩子选择自杀,离开尘世,像《那些不能告诉大人的事》中的七七,她像扔一块破抹布一样,把自己从家里的阳台轻飘飘的扔了下去,这仅仅是她讲的刺激吗?
       我的心很疼,不仅仅为孩子,也为家长。社会发展到现在,为什么人们没有敬畏生命的思想?家长在社会的环境中,眼光仅仅停留在学习成绩上,忽视周围的一切。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现在有多少家长会用传统文化教育孩子,横流的物欲,遮住了我们的眼光,孩子成了我们的延续品,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孩子的愿望。诚然我也曾是这样的一名母亲,在与女儿的相处中我慢慢看到了那个失落的自己,我知道女儿是独立的个体,我不能主宰她的想法,但我会陪著她慢慢前行。
       记得看过一部很棒的电影《美丽人生》,他讲述二战期间,在纳粹势力的笼罩下,身为犹太人的父子被送往集中营,在这个完全没有盼望的世界里,父亲凭着爱和幽默感,让儿子的每一天都活得开心,活得有盼望。父亲在遭纳粹处决前,儿子从木箱缝隙中窥见士兵用枪顶着父亲的后背,准备要枪毙他,但父亲仍露出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大踏步地向前走,还扮作跟儿子玩游戏的样子。直到临死前,父亲仍要为孩子留下一个美丽的回忆,真叫人笑中带泪。这位父亲用爱为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亦如傅雷对我的启示:
       第一,对待孩子,不要溺爱。如今的独生子女,大多都是家里重点保护对象,父母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形成他们任性、霸道、自私等性格特点,他们宣扬个性,随性而发,从不考虑后果,复旦大学投毒案,仅仅因为看别人不顺眼,就能残害生命,看后不仅让人心寒。是什么原因形成这样的性格?虽是天之骄子又能如何?
       第二,对待孩子,不要使用家庭暴力。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成人的心理阴影大多来自童年的创伤,在18岁人格没有形成时,抓住关键期,还能修复,错过关键期,很难修复。傅雷在家书中写道,“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你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看到这里,我对照自身,何尝不是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对待女儿,我认为女儿不听话,就打骂女儿,传承上辈的教养方式,使女儿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我考虑到女儿的感受了吗?我否定、指责孩子,传输负面的能量,考虑到女儿感受了吗?我总说爱女儿,指责、打骂就是爱的方式吗?我们总用“爱”做自己的挡箭牌,殊不知自己并不懂爱,不懂如何为人母?为人父?谁又能说药家鑫、马加爵的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第三,对待孩子,像朋友般相处。说起家书,我在女儿六岁时,经常给她写信,在信中倾诉感言,直到女儿十一岁,我才意识到错误,我总是忙自己的事情,很少停下脚步,陪伴女儿,我认为物质满足就是合格,后来发现父母不仅要做物质上的保姆,更要做精神上的朋友。跟她聊聊八卦新闻,听她说说学校的事情,没事戏耍打闹,享受陪伴的时光,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能陪我们多久?
       第四,对待孩子,培养感恩之心。女儿是我播种的一颗种子,我想任其自然成长,带她接触大自然、参观博物馆,欣赏音乐会,做做志愿者,多一些历练,多一些经历,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像黑幼龙先生提出慢养,润物细无声,积极渗入正向的态度,教育孩子具有一颗感恩的心,给孩子更多空间,学会自立、自强,形成一个好性格。正如女儿在学校黑板报所写“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是最认真的”,认真的品质会伴随她一生,我想女儿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我会慢慢减少焦虑,陪伴她一起走。
       傅雷在《傅雷家书》中写到“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这将是我的座右铭,先成人,后成才,父母先成长,孩子才会快乐成长,女儿的快乐,也是我的快乐……
      
  •     上个周写了傅雷家书的父爱篇,写完才发现貌似跑题了——我既没有写父爱多么伟大,也没写父爱多么深沉。不过看书嘛,有自己的感悟就可以了,古今中外多少写父爱母爱的,那么多经典,我估计我这种水平也没法写出花来。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写点口水话好了。
      这个周终于把傅雷家书看完了。至此我终于明白天雷狗血言情小说和其他小说的区别了:一样的长度,言情小说我马上能看完,但是其他的可能要3、4倍的时间。这也说明,只有再也不看小言情,我才能脱离低级趣味,才能在失笑散成长,才能成熟。前两天我在知乎上看到读书的作用这类问题,大神们回答的都很好。但在我看来,读书无非就是三个作用。一是消遣。可别小看消遣,当你失恋了,当你寂寞了,当你失望了,当你无聊得快要无事生非了,这些时候,就可以看一本书,可以排遣排遣浮躁的心情,这种作用就跟去爬山郊游一样。二就是获得一些知识。比如你的男神是某方面的专家,你就可以装装13,找到共同话题;再比如获得一些小知识,冷不丁提到的时候立马就高大上了。第三就是获得底蕴。这种级别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到的,往往吸收和吐纳要同步,并且要经年累月的积累,才能有这种底蕴和气场。
      《傅雷家书》就是第二、三个层次的书。这本书不可能用来消遣,因为怀着消遣的态度是读不下去的(我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本书里有很多关于乐理的知识,如果恰好是学钢琴的,可以用来做乐理普及和加深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关于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读一遍就能体会的,而是要经过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经验才能明白,或者读第一遍的时候你以为你懂了,可等几年之后你再读才有更深刻的体会。在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纪,就算我自以为比别人多经历过一些东西,有对世事无常更深刻的体会,也不敢说对傅老先生的观点完全理解或能把它当作行为准则。往往姜还是老的辣,每次与人沟沟通的时候,我总觉得我父亲的说话方式就比我高明得多,遇到这种情况我只能佩服得五体投地,然后再细细琢磨为什么要这样说。
      最后说一句,这本书绝对值得收藏,过个几年翻一翻,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傅雷的家书中有许多说道艺术,特别是钢琴音乐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在不懂,但是其他的内容有些感觉傅雷说的还是由些道理的。
       特别是一些对于人生的见地。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之人的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需要极高的修养,放能廓然无累。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我想这句话放到现在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高潮低潮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要保证自己的信心不动摇,任何小争执大争执都会随着时间淡忘的。
       一个人唯有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思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人不能活在回忆中,回忆好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向前,不能因为回忆而止步不前!这点多么重要。
       但是对于傅雷先生的家书不得不说有些地方感觉似乎有些过界了,比如对于自己孩子的生活学习等,这可能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相同点,他们都需要事无巨细的了解所有的一切,需要对一切人为不对的内容进行指证,告诉怎么样才正确,其实就像他家书中所说: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使一边学习一边过的,何不让自己的孩子先学习呢?只有自己学习了之后得到的内容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不是么。
       PS第一次写书评,感觉挺糟糕的。但不管怎么样,写了就对了。毕竟是一个开始。
  •     看到傅雷先生最后写的遗书,不知不觉流下难过的泪水。万万没有想到此书会以这样的一封遗书作为结尾。有点突然,接受不了。我本来以为结尾会是儿子的一些话,对父母的评价之类。然而,本书并没有提及儿子对他们的评价。作为受教育的他们,是沉默的。
      看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我辞职在家的这段时间,对家人的态度很不好,可是我又找不到调节的方法。于是想到了从书中寻找办法,就想起了这本书。开始看的时候,并没有具体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大概知道是讲家庭教育,而且是写给自己的儿子的。我本是希望看这本书,可以多从父母角度去思考,从而得到一些启发,也改变自己对家人的态度。
      不过,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重点是从艺术上去教育儿子。起初看,是略有失望的。因为我自觉是没有什么艺术细胞的人,看这些,估计也不能体会到什么。
      但是继续看下去,却有了另一番的体会。虽说本书讲了很多艺术方面的知识,但是,更多的是教儿子如何去追求热爱的东西,如何平衡好艺术和生活。更多的是父母对孩子无私殷切的爱。对于儿子,父母并没有很多的要求,只是希望能有孩子更多些的信。这是唯一的,却在整本家书中,提及了很多很多次,可见,傅聪那些年也并没有十分满足两老的愿望,反而两老,却在为儿子找借口开脱。何等伟大的爱。或许儿子有他的想法,至于这些就不好不猜想了。
      在我这等外人看来,这样的教育是很好的。其中的很多观点做法都值得我去学习。比如理财方向,生活条理化,科学化,这些都是我现在开始学习的。也这么巧,在我有心学这些的人生学问的时候,有幸看到这本书。从而更加坚定我要学习的心了。
      老人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份热爱很值得敬佩。与此同时,我也在寻找我热爱的事业道路上。虽然追求的不是艺术方面的(没发现有这样的细胞),但是,生活处处也是艺术啊。我也希望自己终有一天,可以享受到艺术带来的乐趣。
      此书,是很值得一看的。很早就知道有这本书了。如果的早些看这本书,可能改变会来得更早一些的。不过也不好说,有时感悟真的是要和经历结合在一起的。
  •     书分2个部分来看。
      1、作为一位翻译家,一位艺术家,他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从信中就可以看出,语句优美,严谨,条理清晰,且极其自律。与儿子探讨艺术,老练沉着,中西贯通,是一级棒的良师益友。
      2、但作为父亲,我只想说管得实在太多了,而且全部都是我为你好,我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这么做全是为了你。打着这样的旗号剥夺了小孩自己对生活探索的乐趣。
       连初恋这样的思绪,也要清晰详细的写信来说。当成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来给予父亲的经验与忠告。自己不去经历,光听经验有用吗?
       越往后看,1961年开始的通信,感觉傅雷已经开始不仅仅把傅聪当成儿子了。也将他当做看世界的窗口。
       与儿子交流艺术的感想,分享艺术品,包括音乐,书,建筑,画。。。
       身体的健康每况愈下,但思想还是想要寻求进步。活到老学到老。书信里傅雷对生命的理解就是这样的吧。淡泊的生活,物质匮乏不要紧,但精神生活一定要充实。好的书向儿子推荐,好的画买下来寄给儿子。不光自己享受这些精神食粮,也带领着亲密的家人,朋友一起享受。
       傅聪婚后,对傅聪的理财建议也非常棒。不是那种只读圣贤书的人,对生活也是一样的敏略。
      
       知道最后的结局,所以看到信上的日期月接近那个黑色岁月,越不敢往下读,越是无法理解十年浩劫。
       加之现在一些老年人的行为。
       不是说现在老人变坏了,那些坏人都年纪大了。真心觉得难受。
  •     
       《傅雷家书》算是文革之后的名著了,我数了数,仅大陆先后有就有多家出版社18个版次。书中选编了傅雷夫妇书与两个儿子傅聪、傅敏的通信百余封。前些年,好些出版社眼盯着傅聪成为举世闻名的钢琴家而做噱头,唤起全民去书中寻找望子成龙的圣经妙法。弄得好些80后读者一提起此书就头疼不已,振臂高呼个人自由和家庭民主。
       其实我觉得很多人误解了傅雷夫妇写信的本意。与其说尽管孩子求学他乡之后,仍旧要用纸笺化作监视器来管斥儿子,多是读者自己阐发而已。傅雷多次在信中反复检讨自己对于傅聪幼时过于严苛的教育方法,欣喜于傅聪成长不受那时的过多负面影响。傅雷书中言明督促通信原因,一来确将儿子当做谈论艺术的对手,二来从儿子处得来青年身上或域外的新鲜资料,三来借通信锻炼儿子思维和文笔,四来才是“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我做父亲的只想做你的影子,既要随时随地帮助你、保护你,又要不让你对这个影子觉得厌烦。”也仅仅只是做一面镜子。
       傅雷的书信在我看来,更多是父母亲对于远在千里的孩子所有信息的近乎痴迷的执念和如饥似渴的探看而已。对于日渐成长,逃离于父母所指示与廓开的一撇世界之外,发现了更新奇更广阔的天地的孩子,父母疲倦于智识上和阅历上的嫌隙乃至差距,在话语权和信息源严重不对等的时刻,执拗地要求继续成为孩子身边不仅仅是情感上更是一切事物上更为重要的角色而已。即便是学富五车的傅雷也苦苦哀求于孩子每月一长信,只是想同孩子谈论而互通智识成为知己,得来孩子所知的新闻而不至于落伍。由此及于市井,父母之心皆然,而谁言寸草。
       五年前,我祖父去世。我不知道他是否看过这本书,在我大学生活,他坚持着与我通信,坚持着让我每个学期写两封信给他的小小要求,我总是拖拉借口满满。五年后,我每每想起,都撕心裂肺。寒冬香烛垂泪纸烟环绕,我独自在墓碑前,哽咽平复,却也说不出几句话。祖孙俩天人两隔,默默还是默默。
       至于书中其他的问题,我想说两点:
       1.看后全书,会不会质疑傅雷厚此薄彼,为什么全书百余封书信中只有两封是给后来仅做了高中英语教师的傅敏的。这绝对是妄言。傅敏自己曾说过,书信父亲一样如与哥哥一样,长信频繁,仅就翻译指导,一次书信就洋洋洒洒十余页,将理论把手修改傅聪译作。无奈文革期间傅聪焚之一炬。
       2.傅雷年均二十封书信,五八、五九、六六年都只有二三封。部分文中可览政治形势变化中一叶扁舟翻转飘零。五六年傅雷被畅所欲言所感动,紧接着深入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去感受去学习,赞扬复转军人,五七年三月间傅上京听毛做演讲,高度赞扬,五月间自觉形势过头写文批评部分人搞人身攻击和大民主,十二月间就被连开十场批判会。五八年这一年信中“我不做这样的深刻检查”,“(子孱弱)要不就自杀”的话被编者傅敏删掉了。
      
  •      这本书花了自己三部分时间去看,床上读了三分之一就觉得无聊,火车上读的三分之一觉得挺有味,图书馆看的三分之一觉得体悟颇多。后来自己想了一想,是因为这三个部分的内容真的有太大差别吗,其实也不是,全文都是书信,更多的对一些细节的重复和强调。
       感悟一:孩子是父母余生的意义的延续和拓展
       其实并不是说孩子要服从于父母的安排去在那个规定好的框架内去走下去,而是不管孩子怎么走,孩子所走的路都是父母的关注点和意义所在。当我们换位思考,当我们老去之时,老去的身躯不能承担太多的旅行,孩子的行走必然成为我们的行走,中间多次提到希望孩子可以详细描述生活上的细节所在,嗯哪,或者我们都不能继续行走下去,他们所行皆为我之延续,亦为欣然。
       感悟二:家庭理财之重要性
       家庭理财一直在傅雷对于傅聪家书的前后中延续,从希望有点余钱使自己忠于艺术,到有点积蓄抵御生活的冲击,这可能是艺术家和一个父母的双重性导致的,在理财这一块儿,自己还需要细细学习。
       感悟三:先做人,后成“家”
       全文在大量强调音乐学习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强调做人,一个人的品德,包括如何培养,甚至包括一个人需要去表达自己的感情让对方知道。突然想到,情商高的表现之一就是互动性,在情感上相互沟通,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感受,感受对方所思所想,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而不是说我知道,只是我不想说而已~
  •     
      傅雷先生治学严谨,涉猎广泛,颇具中国儒家学者的风范。对于身在异国的孩子,如何能帮助他健康的成长,如何让他心怀祖国、在探索的路上心灵不孤单。傅雷将自己治学经验,人生感悟逐渐灌输给孩子,也在影响着我们这样的读者。
      
      感悟:
      1)知识是触类旁通,厚积薄发的,要懂得思考,耐得住寂寞;
      
      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自己。傅雷作为翻译大家,深受国外思想熏陶,但他最终还是回归了中国传统之美。
      
      
      
  •     1·书信写的很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2·傅聪不是一个好孩子,很大程度上都在偏离其父亲尽管傅雷多次建议甚至是请求。
      3·傅雷尽管是那个年代极高的知识分子,但是他太傻太傻,根本不懂什么是政治,他的死是必然,但却是民族的悲哀,不,他的死不值得同情。
      4·从家书中更好地理解了一个父亲的爱,从傅聪出国至傅雷生命的最后阶段家信从未停止。
      5·傅聪很幸运,傅雷很悲哀。
      6·文中有许多的细节值得我们慢慢品味。
  •     学人: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非常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得喝薄情一样,是冤枉的,犯不着的。
      
      有矛盾正是生机勃勃的证明。眼前你感到的还不过是技巧 与理想的矛盾,将来还有反复不已更大的矛盾:形式与内容的枘凿,自己内心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就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永无止境。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想改弦易辙,丢开老路,换走新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新路放在两个盘里很精密的称过。
      
      磨难人最厉害的莫如unknown<不知>和uncertain(不定)!
      
      你有一个毛病就是好辩,不论大小,都要辩,这也是犯忌的。
      
      我只想提醒你:第一,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别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自己的。……总的来说,尽管指点别人,可不要给人“好为人师”的感觉。
      
      亲爱的孩子:你并非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想人表达谢意。朋友对我们的帮助、照应与爱护,不一定要报以物质,而往往只需要写几封亲切的信,使他们快乐,觉得人生充满温暖。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以没有时间为推搪,而不声不响呢?……人人都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约束,又怎么能够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为了抵制这种倾向(指对现实漠不关心),你最好少沉浸在自己内心的理想及幻想中,多生活在外在的世界里。
      
      中华民族多数是性情中正平和平,淡泊,朴实,比西方人容易满足。……真正的佛教教理并不相信真有天堂地狱,而是从理智上求觉悟,求超度;觉悟是悟人世的虚幻,超度是超脱痛苦与烦恼。……智慧使人自然而然的醒悟,信仰反易使人入于偏执于狂热之途。
      
      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一次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到晚年矛盾越少,即是生命将要告终的表现。没有矛盾的一片恬静只是一个崇高的理想,真正实现的话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凭了修养的功夫所能达到的和平恬静只是极短暂的,比如浪的尖峰,一刹就要过去的。
      
      真正的智慧在于听取忠言,立即实行。
      
      学文:
      
      写实可学,罗曼蒂克不可学。故杜可学,李不可学。
      
      看的时候(长恨歌)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与韵的变化。再从总的方面看,把悲剧送上仙界,更显得那些罗曼史的奇丽清新,而仍富于人间味。还有白居易写动作的手腕也是了不起的:“待儿扶起娇无力”,“君王掩面救不得”,“九华帐李梦惊魂”几段都是何等生动!“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写帝王逃难自由帝王气概。“翠华摇摇行复升”,又是多鲜明的图画!最后还有一点妙处:全诗写得如此婉转细腻,却仍不失雍容华贵,没有半点纤巧之病!
      
      《古诗源选》。《唐五代宋词选》。《元明散曲选》。(1954年傅雷寄予傅聪的信中提及)
      
      读一读丹纳之《艺术哲学》。罗素《幸福之路》。
      
      你的中文信并未退步,词汇也仍丰富,只是做主词的“我”字用得太多,不必要的虚字也用多了些。别毫无变化说多妙多了不起,你大可选用,宏伟,堂皇,神奇,神圣,超凡,至高,高尚,圣洁,辉煌,卓越,灿烂,精妙,令人赞赏,好,佳,美等等字眼,使你表达方式更多姿多彩,更能表现出感情,感觉,感受及思想的各种层次,就如演奏一般。要是不好好选择字眼,长此以往,思想就会变得混沌,单调,呆滞,没有色彩,没有生命力。再没有什么比我们的语言更能影响思想的方式了。
      
      一切艺术品都忌做作,最美的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无缝,才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传世久远。比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受教育的目的只是培养和积累更大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绝不是盲目的自我扩张。
      
      其他:
      伟大的毛主席远远的发出万丈光芒,照着你的前路,你不得辜负他老人家的领导才好。
      【艾玛,毛主席万丈光芒啊】
      
      交友期间尽量少送礼物少花钱,一方面是表面你的恋爱观念与物质关系极少牵连,另一方面也是考验她。
      【这,可能么】
      
      可惜带笑的模糊了,下回怕动作,光圈要放大到f。2或f。3.5,时间用1/100或1/150秒。
      【傅雷好厉害,还会拍照】
      
      1965年。傅雷去世前一年。“房租五十元'”
      【他们是租房】
  •     《傅雷家书》今日看完,合毕,竟禁不住热泪盈眶。父母对子女的爱溢于言表。想起这些年父爱的缺失,竟也算在此书中聊以慰藉了。
      
      想起昨晚大叔完问我像谁多些,大概,我一直像父亲多些罢,纵使为了不伤心过度而习惯性的压抑想念,我骨子里终究流的的是父亲的血液,童年那支离的模糊记忆,父亲的秉性,暴躁,软弱,慈爱,敏感,脆弱。时间愈久,竟觉得愈懂父亲的心境。就像生命与生俱来的忧伤。
  •     我为什么会买这本书呢?我对自己的家庭教育产生过无数次疑惑,我想中国应该有无数个家庭像我父亲这样,对子女语重心长,耳提面命。
      看完傅雷家书,一边对傅雷的念念叨叨深恶痛绝,就像天天听我父亲啰嗦批评一样。一边又对傅雷对人生对艺术的经验深深佩服。
  •     在我们的现代教育中,有谁收到过真正意义上的家书呢? 恐怕少之又少。傅雷以他一贯刚烈,嫉恶如仇的人生态度走完了他的一生。
       以一个秉承严格、理性的的父亲,对自己的儿子进行淳淳教诲,把傅聪培养成一个艺术家,音乐家、钢琴家。无疑,他是成功的父亲,称职的代父亲。 在上百封书信中,他曾多次提到,先做人,再做XX家,让我为之动容。也曾教育儿子,要以自身能力,技艺第一,爱情第二,给予在黑暗中的儿子以指引。我深刻体会到父爱如山的力量。
      读了此本书,教我重新定义了自己对艺术,对音乐家的认识。
      同样,我读到傅雷的爱情经历,也给处在人生第一个危机重重的时刻一指引。 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幸运到在如此需要的时候发现并读到此书。那平实,而又深刻的文字,启迪了我人生迷茫,感谢他为人类留下的财富。
  •      其实这中书从来就不是我的菜,家书嘛,想也想的到应该是冗杂的叮咛嘱托,平时在家里忒不爱听的爹妈的那套。我也不知道我大脑怎么就当机了,买了这本本以为头大的书,当我在百无聊赖的金融课上看完,突然内心沉沉甸甸,感动和感慨说不口。
       他们老傅家一家子我都不熟,略有耳闻而已,所以并没有亲切感夹杂其中,开始看时比较没劲,真的就是每封必有的叮嘱,口吻似乎真是千年中国老妈一个样,那么的大一个孩子了,还是一个半大小子天天这不放心那不放心的,这点应该是这本书我最受不了的,还贯穿全书。不过越往下看越是感慨良多,民国那个动乱的时代就是出大师的哈,老傅和儿子谈及的人物都是遍及各个行业的名师大家,很多的造诣是后无来者,让人可望不可及,而这点大手们天天跟老傅一家子喝茶吃饭工作学习,抬头不见低头见,真不能见时也会来个千里送鹅毛什么的,可见这大师也是扎堆儿,这种大概就是我奶奶巨羡慕的书香门第。我不禁想到了那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再看看那时的高阶知识分子的审美情趣,如今的我们大多是捉襟见肘了。因为有很多的乐理谈论并不是完全懂,但从那些耳熟能详的世界名曲中明显就感受到了同为艺术从事者,境界大不同。我们听音,不过是乐器,调值,进而融入想象一下高山流水,老傅上来就是直刨本质,还经常是先抑后扬,批音乐的大师时用词听着都是深沉厚重,让我觉得过去十几年听音都是傻子听戏,图个热闹。都说批评批评家的批评人才是真的批评人,老傅动不动的桥那些评论性文章给儿子,百家之谈,特别开阔思路,也让人自愧,如今如那是这般用心认真的钻研学识的人是越来越少。我们的生活自觉不自知的变得浮华而荒诞,练钢琴的原因早已不是单纯的为了充实自己,也没有了成为大家的斗志和梦想,十几年的苦练都奉献个了考级和艺校,艺术这种高雅的境界早就没人去追了,从艺人又回归到娱乐大众的层面,艺术成了噱头,哗众取宠。
      大师们不会想到,他们好不容易建设起的王国,如今沉默的如同亚特兰帝斯,更多人面向平庸,梦想成了奢侈,远大的梦想会引来众人的嘲讽!
       如今信件衰落,当年还有笔友的我都不曾有过家书,现在的孩子总是忘了给那个每天爱他们的家一些交流,如今独自人在他乡,再看家书这个词就有了中百感交集的感觉。想象心中的思念用一张张纸来具象化,而不是动动手指的敲键盘;再想象等候亲人的来信时焦灼的心情,收到信一瞬间的欣喜。这一切平静,却是浓浓的亲情、想念。看完合上,突然想家。
  •     虽然色调浓黑,但是浑厚深沉得很,而且好些作品远看很细致,近看则笔头仍很粗。这种技术才是上品!我被赖少其(美协主席)逼得没法,座谈会上也讲了话。大概是:(1)西画与中画,近代已发展到同一条路上;(2)中画家的技术根基应向西画家学,如写生,写石膏等等;(3)中西画家应互相观摩、学习;(4)任何部门的艺术家都应对旁的艺术感到兴趣。
      
      学西洋画的人第一步要训练技巧,要多看外国作品,其次要把外国作品忘得于干净净——这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同时再追求自己的民族精神与自己的个性。
      
      文字图书的出现,为的是记事备忘,或者祭天祀神。文明渐进,智慧日增,行有余力之后,人们才去崇尚抒情写意、寄情咏怀等一类事。所以说,绘画的由写实而抒情,是人类进化到了一个新阶段。所谓抒情,就是写貌抒情,就是摇发人思的意思。然而,非有烟霞啸傲之志,渔樵隐逸之怀,难以言胸怀;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也难以言境界。襟胸鄙陋,境界逼仄,更难以言画了。作画如此,观画未尝不如此!
      如果形式上很工整,而生机灭绝,外貌很逼真,而意趣索然,这样的整齐,只能说是一种刻板和死气。
      
      画与音乐
      学画的人事实上比你们学音乐的人,在此时此地的环境中更苦闷。先是你们有唱片可听,他们只有些印刷品可看;印刷品与原作的差别,和唱片与原演奏的差别,相去不可以道里汁。其次你们是讲解西洋人的著作(以演奏家论),他们是创造中国民族的艺术。你们即使弄作曲,因为音乐在中国是处女地,故可以自由发展;不比绘画有一千多年的传统压在青年们精神上,缚手缚脚。你们不管怎样无好先生指导,至少从小起有科学方法的训练,每天数小时的指法练习给你们打根基;他们画素描先在时间上远不如你们的长,顶用功的学生也不过画一二年基本素描,其次也没有科学方法帮助。出了美术院就得“创作”,不创作就谈不到有表现;而创作是解放以来整个文艺界,连中欧各国在内,都没法找出路。(心理状态与情绪尚未成熟,还没到瓜熟蒂落、能自然而然找到适当的形像表现。)
  •     艺术家天生敏感,换一个地方,换一批群众,换一种精神气氛,不知不觉会改变自己的气质与表达方式。但主要的是你心灵中最优秀最特出的部分,从人家那儿学来的精华,都要紧紧抓住,深深的种在自己性格里,无论何时何地这一部分始终不变。这样你才能把独有的特点培养得厚实。
      
      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你该记得贝多芬的故事,有一回他弹完了琴,看见听的人都流着泪,他哈哈大笑道:“嘿!你们都是傻子。”艺术是火,艺术家是不哭的。
      
      凡是一夭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我们学古典作品,当然不仅仅是为古典而古典,而尤其是为了整个人格的修养,尤其是为了感情太丰富的人的修养!
      
      做一个名人也是有很大的危险的,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爱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
      
      自己弹的曲子,不宜尽弹,而常常要停下来想想,想曲子的picture[意境,境界],追问自己究竟要求的是怎样一个境界,这是使你明白what you want[你所要的是什么],而且先在脑子里推敲曲于的结构、章法、起伏、高潮、低潮等等。
      
      萧邦是个半古典半浪漫底克的人,所以现代青年都弹不好。反之,我们中国人既没有上一世纪像欧洲那样的浪漫底克狂潮,民族性又是颇有olympic[奥林匹克](希腊艺术的最高理想)精神,同时又有不太过分的浪漫底克精神,如汉魏的诗人,如李白,如杜甫(李后主算是最romantic[浪漫底克]的一个,但比起西洋人,还是极含蓄而讲究taste[品味,鉴赏力]的),所以我们先天的具备表达萧邦相当优越的条件。
      
      好像世界上公认有个现象:一个音乐家(指演奏家)大多只能限于演奏某几个作曲家的作品。其实这种人只能称为演奏家而不是艺术家。因为他们的胸襟不够宽广,容受不了广大的艺术天地,接受不了变化无穷的形与色。假如一个人永远能开垦自己心中的园地,了解任何艺术品都不应该有问题的。
      
      一切伟大的艺术家(不论是作曲家,是文学家,是画家……)必然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我们只要能发掘自己心中的人间性,就找到了与艺术家沟通的桥梁。再若能细心揣摩,把他独特的个性也体味出来,那就能把一件艺术品整个儿了解了。——当然不可能和原作者的理解与感受完全一样,了解的多少、深浅、广狭,还是大有出入;而我们自己的个性也在中间发生不小的作用。
      
      理想的艺术总是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即使是慷慨激昂也像夏日的疾风猛雨,好像是天地中必然有的也是势所必然的境界。一露出雕琢和斧凿的痕迹,就变为庸俗的工艺品而不是出于肺腑,发自内心的艺术了。
      
      “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一切艺术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无缝,才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传世久远。比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但写长江中赤壁的夜景,历历在目,而且也写尽了一切兼有幽远、崇高与寒意的夜景;同时两句话说得多么平易,真叫做“天籁”!
      
      注意局部而忽视整体,雕琢细节而动摇大的轮廓固谈不上艺术;即使不妨碍完整,雕琢也要无斧凿痕,明明是人工,听来却宛如天成,才算得艺术之上乘。这些常识你早已知道,问题在于某一时期目光大集中在某一方面,以致耳不聪,目不明,或如孟子所说“明察秋毫而不见舆薪”。一旦醒悟,回头一看,自己就会大吃一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