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讲史到演义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楼含松  页数:348  
Tag标签:无  

前言

  楼含松博士的这本著作,我拜读一过,觉有若干可喜之处,可略分四点来说。  首先,讲史通俗演义是传统小说中最具中国特色的部分,要解释这句有点拗口的话,须费些劲,故此处仅能略说一端:中国人对历史的重视及历史感,原本就远甚于欧洲印度。古印度文明无历史观、无历史意识,也无史著。谈起时间,辄言若干劫,要不就是电光石火一刹那,年时月日均不明确;谈生命,辄言轮回流转若干世,也不明白某事究竟在某世的某一年。希腊文明,则是反历史的(antihistoricaltendency)。哲学家们不关心历史,只关心永恒、探求本质,在教育中历史亦无地位,故这两大体系在传递一种类似我们的历史叙事及知识时,只能采用神话的方式。中国则反是。古代神话本来就不发达,就算有少数神话,亦迅速历史化,蓬勃发衍为讲史的庞大传统。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代悠久丰富的历史载记和传说,为后来的通俗小说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叙事经验,各种类型的通俗小说与历史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而历史演义与史传的关系尤为紧密。通俗小说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呈现出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民间传说向文人创作、非主流文化向主流文化转化的趋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小说发展的整体走势,以及古代文化结构的基本面貌。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小说要素为视点,从题材构成、文体风貌、叙事结构等角度,探讨了通俗小说与历史的关系,特别是历史演义类型特征的具体表现及其内外机制。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

楼含松,1963年7月生于浙江浦江,1983年7月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留校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1995年6月在职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休闲文化,曾先后到德国、日本、美国作学术交流。现任职于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绪论  一、明代通俗小说的三大现象  二、几个相关的类型名称:历史小说、讲史小说、历史演义  三、历史演义的总体特征  四、本书的研究范围、思路和方法第二章  讲史的传统  一、神话与传说  二、瞽史与稗宫  三、正史与杂史第三章  敦煌讲史变文  一、讲史变文的内容构成  二、敦煌讲史变文的民间特质  三、敦煌讲史变文的影响第四章  宋元讲史平话  一、史学新变和讲史的兴盛  二、讲史平话的性质及分类  三、讲史平话的文体特征  四、讲史平话的叙事特征第五章  历史演义的典范:《三国志通俗演义》  一、三国故事的流变  二、历史演义的内容构成  三、历史演义的文体特征  四、历史演义的叙事特征第六章  讲史的分途  一、“旧本”:历史演义创作的承袭性  二、“按鉴”:崇史意识和编纂手法  三、“史书小说有不同”:讲史的生命力    四、余论:历史演义的文学命运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  一、明代通俗小说的三大现象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明朝嘉靖、万历(1522-1620)年间,开始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通俗小说得到了长足的提高,大量作品刊布流传,题材类型、结构模式、表现技巧、风格样式、语言特征等方面都呈现了多元发展的局面。而长篇小说的出现尤其引人注目,特别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样的杰作相继出版,理所当然地被视为明代通俗小说创作繁荣昌盛的最重要的标志。长篇小说在小说家族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和短篇相比,它更能够显示作者刻画人物、驾驭情节的功力,其宏大的篇幅和复杂的内容要求作家像建筑师一样精心布局、巧为结构;长篇小说反映生活的深广度和提供作者施展艺术才华的空间是其他文学样式无法企及的,人们有充分的理由把长篇小说创作的成就作为衡量文学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  但是,从艺术质量看,明代长篇小说中像上面提到的“四大奇书”那样的佳构实在屈指可数,大部分属于思想贫薄、情节落套、语言粗糙的庸常之作。时至今日,就是那些经过历史风雨的汰洗而幸存下来的作品,绝大多数也只是图书馆和专业人员珍视的文献资料,而难以投合一般读者的阅读趣味。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取向,我们当然不能要求几百年前风靡一时的作品一定要博得现代读者的青睐。但这些作品思想上的陈腐和艺术上的幼稚确实是客观存在。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小说往往是少数杰作的仿作和续作,如《三国志演义》带来了历史演义创作的高潮,《西游记》的成功,使神魔小说大行于世,《金瓶梅》问世以后,世情小说创作蔚成风气。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讲史到演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是研究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重要的参考书。
  •   能够更了解通通俗小说的演变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