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 编  页数:79  字数:150000  

前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三次大规模的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民委从1958年开始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三种丛书。“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民委机构撤销,此项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国家恢复民族工作机构,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改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79年,国家民委决定继续组织编写以上三种丛书,并增加编写《中国少数民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两种丛书,定名为《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辑出版列入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重点科研项目。《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共计402本,一亿多字,该项目自1958年启动至1991年基本完成,历时30多年,涉及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及中央有关单位400多个编写组,1760多人参与,分别由全国30多家出版社出版。纵观历史,像这样全面系统地调查研究、编辑出版介绍各个少数民族的丛书在中国前所未有;横看世界,像这样由政府部门组织为国内各少数民族著书立说实属罕见。

内容概要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不少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历史调查资料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决定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  本次修订再版,在尊重史实,基本保持原貌,统一体例、版式的总原则下,主要是订正错误,并以修订注释的形式增补新的人口数据和地方行政隶属的变化情况。另外,原书中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较多,但因无资料可查核,部分只能保持原貌,仅供参考。《崩龙族社会历史调查》、《新疆牧区社会历史调查》不再单独出版。新增《吉林省朝鲜族社会历史调查》、《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藏族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广东海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4本。修订本合计为86种147本。

书籍目录

古老文明的民族 一、古老的民族 二、柯尔克孜族灿烂的古代文化柯尔克孜族的衣食住行 一、衣着特色 二、饮食特点 三、毡房的特点与讲究 四、马、驼代步和牦牛载运柯尔克孜人的婚、丧和礼仪 一、柯尔克孜人的婚姻 二、秋千架下选情郎 三、风趣的定亲嫁女礼仪 四、有趣的结婚仪式 五、从童年到成年 六、柯尔克孜人的丧仪 七、热情好客的民族岁时风俗 一、库尔邦节和肉孜节 二、传统节日——诺鲁孜 三、祈求平安的“克缺”饭生产劳动习俗 一、守圈人的歌 二、高山上的狩猎人 三、播种、收割和打场民间文学与艺术 一、传说和故事 二、叙事诗和民歌 三、英雄史诗《玛纳斯》 四、传声达情的库姆孜 五、缝花毡和擀毡舞 六、活泼的民间游戏木马舞体育、竞技与游戏 一、刁羊场上 二、“追姑娘” 三、角力 四、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受人喜爱的民族手工艺品 一、柯尔克孜族的帏幔 二、柯尔克孜族的草编织品 三、万能的百宝囊——“胡尔俊” 四、骆驼皮的妙用后记修订后记

章节摘录

古老文明的民族一、古老的民族在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这个文明古国的国土上,有这么一个古老的英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策马扬鞭,吆牛赶羊,扶老携幼,成群结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翻山涉水,历尽艰辛,从叶尼塞河畔来到了伊犁河谷、帕米尔高原。他们在叶尼塞河流域开荒造田,播种收获;他们又在天山南北辛勤劳动,重建家园。他们就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成员——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呢?他是一个在山尖上赛跑的民族;他是一个在冰河中沐浴的民族;他是一个用坚冰割断脐带的民族;他是一个射杀猛虎的民族。用婉转的歌喉交换感情,他是一个有着奇妙之口的民族;用流畅的琴弦传递心声,他是一个有着灵巧双手的民族;用激昂的诗句记载历史,他是一个有着文学天赋的民族。是的,柯尔克孜就是这样一个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尽沧桑,历尽磨炼,造就了这个既有勇敢、坚强、勤劳、朴实性格而又有聪明、智慧头脑的民族。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有关柯尔克孜族的情况,已出现于我国的历史文献之中。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坚昆”最初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叶尼塞河上游,曾隶属于匈奴。到了3世纪时,“坚昆”已经比较强大,他与丁零、乌孙、康居为邻,被称为“纥骨”或“契骨”。后来,柯尔克孜族又联合丁零、乌孙等部,配合汉王朝,向匈奴发起了进攻,并推翻了匈奴的统治。

后记

《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由贺继宏、张光汉同志执笔编写。作者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长期工作,与柯尔克孜族人民朝夕相处,了解和积累了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不少资料。在编写《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概况》一书的同时,我们组织作者进一步深人调查,广.泛收集各方面资料,写成此书,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概况》、《柯尔克孜族简史》互补,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柯尔克孜族独有的民族特点与风情。在调查过程中得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民委和地方志办公室以及自治区民委的大力支持。阿布都卡得尔托乎塔诺夫、朱玛克、加安巴衣等柯尔克孜族同志给予了大力帮助,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自治区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办公室刘维新、雷永耀同志对此书进行了审修和编纂。本书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指正。

编辑推荐

《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本)。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