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社会历史调查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 编  页数:114  

前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三次大规模的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民委从1958年开始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三种丛书。“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民委机构撤销,此项工作被迫中断。1978年国家恢复民族工作机构,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改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79年,国家民委决定继续组织编写以上三种丛书,并增加编写《中国少数民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两种丛书,定名为《民族问题五种丛书》。《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辑出版列入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的重点科研项目。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共计402本,一亿多字,该项目自1958年启动至1991年基本完成,历时30多年,涉及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及中央有关单位400多个编写组,1760多人参与,分别由全国30多家出版社出版。纵观历史,像这样全面系统地调查研究、编辑出版介绍各个少数民族的丛书在中国前所未有;横看世界,像这样由政府部门组织为国内各少数民族著书立说实属罕见。

内容概要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不少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历史调查资料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决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    本次修订再版,在尊重史实,基本保持原貌,统一体例、版式的总原则下,主要是订正错误,并以修订注释的形式增补新的人口数据和地方行政隶属的变化情况。另外,原书中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较多,但因无资料可查核,部分只能保持原貌,仅供参考。《崩龙族社会历史调查》、《新疆牧区社会历史调查》不再单独出版。新增《吉林省朝鲜族社会历史调查》、《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藏族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广东海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4本。修订本合计为86种147本。

书籍目录

叭贞以后各代的历史记载 一、叭贞 二、桑害冷 三、道乓 四、道陇继仔 五、道乡龙 六、道补瓦 七、道矮 八、道罕勐 九、道西拉钪 十、道更勐 十一、道钪典 十二、奢陇法 十三、三宝历傣傣族宣慰使司地方志(节选)   一、中国皇帝玛纳戛拉鲜塔尼六代世系 二、自召温勐到刀世勋宣慰世系 三、宣慰使女儿的婚姻关系 四、西双版纳向汉官领取钤记,关防的经过和制度 五、属西双版纳宣慰使的山区 六、接待寮国向汉王朝进贡宝象的礼制 七、十二版纳各勐呈缴宣慰使的礼物附一:叭阿拉武(叭来巫)的传说 一、叭阿拉武的出生 二、叭阿拉武追金鹿 三、叭阿拉武在勐泐建寨 四、叭阿拉武和披雅附二:叭阿拉武后27代的传说 一、召戛哈(召戛哈和狗的传说) 二、召法奄慕钪 三、丢拉郝鳃(在宣慰街) 四、丢拉天 五、丢拉罕 六、召真憨拿嗯亮(红色胸膛的召真憨) 七、叭朗干 八、召帐烘呷体(管绿牙白象的人) 九、召侧呷 十、召先亨 十一、真憨 十二、召马勐 十三、帕先亨 十四、帕钪 十五、帕建 十六、叭亚那典 十七、召杠弄钪 十八、那光召捕 十九、帕来弄(大花石) 二十、帕脑(大岩石) 二十一、邦橱(阻止野兽的地方) 二十二、那将景篮(景篮的牢固的桩) 二十三、召法懦钪景篮 二十四、乃罕缅宰(昆憨的首领) 二十五、喃西里庄勐(召西里庄勐的妻子) 二十六、布密枒密(爱尼族王夫妇二人) 二十七、召钪劳附三:各勐历史传说辑录 一、勐捧 二、勐满 三、勐醒 四、勐远 五、勐宋 六、勐往 七、勐混 八、勐板 九、勐安 十、勐杏 十一、勐遮西双版纳傣族的封建法规和礼仪规程 一、法律 二、礼仪规程 三、宣慰使及各勐土司经商牛队的组织和旅途规矩 四、防火的通告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各项负担 一、西双版纳对清王朝负担的记载 二、宣慰使、议事庭及其官员对人民的各项征派的规定 三、各勐土司对人民的各项征派的规定 四、宣慰使侍卫值勤轮流牌 五、议事庭关于收税的通告清代中叶西双版纳军政机关的三个文告 一、管理易武一带地方钱粮茶务军功司厅伍为 二、车里宣慰使饬令汉族寄户出负担的文书 三、世袭管理易武一带地方茶务军功厅伍批西双版纳勐景洪的灌溉系统及其管理和官田分布 一、勐景洪傣族对于农田灌溉的行政管理 二、勐景洪的灌溉系统 三、景洪坝的宣慰田及官田 四、宣慰田、头人田的分布和租额以及闷澜东水沟灌溉面积 五、勐笼曼蒙、曼汤两寨关于土地纠纷达成的协议西双版纳傣族宗教情况初步调查 一、佛教的传人和建塔建佛寺做赕的传说 二、佛寺的组织系统 三、宗教与封建政权的关系 四、赕佛 五、解放前后的变化 六、关于祭神 七、佛爷、和尚的物质享受及其教规等附勐景洪傣族知识分子简况后记修订后记

章节摘录

  叭贞以后各代的历史记载——根据勐康土司藏本  翻译:刀国栋 吴宇涛  一、叭贞  这里要谈关于召哈先的一些情况给大家知道。  该人来做勐泐的主,是在祖臈历五四二年,鼠年。办完所有的手续后,有“召陇法”名菩衍的,赐给虎符金印,加封为召宣慰法;至五五二年,狗年,六月十日星期六辰时,至景兰。此地古时有“昏那哇”王名岩兰,故称此地为景兰。  叭贞战胜各地后五年,年73岁,在傣历五五四年逝世。是为第一代。  二、桑害冷  叭贞有4子,都作趴。  傣历五五四年,鼠年,桑害冷继父位为勐泐主。桑害冷有二子,长名道乓,次名岩依乓;由长子继父位,次子管理勐海、勐混等三个版纳。  桑害冷为主20年,年80岁逝世,时在傣历五六二年。是为第二代。  三、道乓  傣历五六三年,道乓继父位为勐泐主。其弟岩依乓想夺王位,被道乓杀死,死后变成“披勐”(勐神),直到现在,每年受人祭祀。  道岩乓(即道乓)为主无子,请“鸾莫”(巫师)祈祷求子。梦其子从“乌天乌吞”来,取名道乌吞,又称道陇继仔,长大非常聪明能干。  道乓在位23年,年70岁,在五八三年逝世。是为第三代。  四、道陇继仔  傣历五八三年,道陇继仔有1子1女,子名道乡龙;女小时名鹅敏庄勐,会走路时名郎阿继,至结婚年龄时名郎钪海。  道陇继仔之女长大后,嫁给兰那叭老,叭老好宠爱。不久,郎钪海梦见“劳爬街”(星名)由南方来投入怀中,醒后告诉叭老。叭老请巫师圆梦,巫师告诉叭老说:“此子长大后,很聪明勇敢,能战胜南方各勐。”满1O月,时在傣历六。六年六月出生。两月时,勐泐主道陇继仔偕王后至景海,为外孙举行拴线礼。拴线毕,道陇继仔回勐泐。后大家称其孙名道忙乃,这是郎钪海的儿子,道陇继仔的外孙。有人告诉道陇继仔说:“你的外孙很聪明,爱抽陀螺。”道陇继子即用黄金作陀螺,送其外孙。后又有滚宰告诉道陇继仔说:“你的外孙爱吹笛。”道陇继仔即用黄金作笛一支送其外孙。道忙乃年长,继父位做主,战胜勐景迈兰那,把勐景迈兰那的地方划一部分给他的外祖父作“汤沐邑”;每年并贡给其外祖父象2只,配上金鞍、银鞍各1付;又赠金盘1个,内装金水壶1把;象牙凳1个;装饰象尾的布1片;毛巾20条;汗帕20条。其外祖父召勐泐,年年回赠马20匹,谷若干挑,母牛20条,大绸20匹,毡20床,长钢刀100把,磨黑盐3000块给其外孙。  道陇继仔为主24年,年61岁,在傣历六六一年,虎年逝世。是为第四代。  五、道乡龙  傣历六六一年,道乡龙继父位为勐泐主,有二子,长子道补瓦,次子依拉鳃。时有勐邦的召勐名钪蚌法者无子,要求道乡龙以次子依拉鳃给其作嗣。道乡龙答应,即以依拉鳃给钪蚌法。临走时,道乡龙给其子马2匹和佣人等随去勐邦。后叭钪蚌法死,依拉鳃继父位。①  道乡龙作勐泐主16年,年54岁,在傣历六五。年逝世。是为第五代。  六、道补瓦  傣历六五○年,道补瓦继父位为勐泐主,其弟勐邦叭依拉鳃带领勐邦、勐莽奄百姓来攻,战于勐遮,不胜退去。这年是鸡年。道补瓦当叭14年,年45岁,时在傣历六三四年,猴年逝世。是为第六代。  七、道矮  傣历六三四年,道补瓦逝世后,由其子道矮继父位为勐泐主,在位40年,年80岁,在傣历六七。年,猴年逝世。是为第七代。  八、道罕勐  傣历六七。年,道矮之子道罕勐继父位为勐泐主。道罕勐反对汉王,说要命百姓攻打汉王。后汉王兵至,道罕勐退到勐遮敏帕内,因不能躲避,又逃至览那河上游邦耿附近,汉王兵马布满勐遮,命人找寻道罕勐。道罕勐命百姓欺骗汉官说:“道罕勐已逃至勐老。”汉官说:“如道罕勐真逃至勐老,勐泐地方将变成无人管的荒坝;希望罕勐不要与汉王兵力对抗。若与汉王兵力对抗,决定要杀死道罕勐;若不与汉王兵对抗,汉王的兵即退去。”  这时,召勐道罕勐即出来,埋石三堆,宣誓表示决心投降:一堆埋在旧嘿勐遮(勐遮山坡上),一堆埋在流沙河东面,一堆埋在景钪。石堆长一拿余。汉王兵即退去,道罕勐仍回景兰。这是傣历六七七年,虎年。  有一天,有一“拿娃”女子得13尾螺,携至景兰街市。这天,道罕勐出游街市,见拿娃女子很美丽,就娶她作王后,两人感情很好,但很久没有儿子。一日,拿娃女子对道罕勐说:“恐是我同我父母口居山上,因而没有儿子。我们山居规矩,如果无子,可用包金摇篮1个,请巫师在山上招魂、拴线,即可得子。”道罕勐即命人作包金摇篮一个,送至拿娃女子父母所居住的地方——曼瞎招魂。后来生一子,聪明美丽,取名道西拉钪。  王后有一日至晒台,拿出三尾螺,偶然失手,掉于楼下,被一母猪吞食。自此后,道罕勐即厌弃王后,命人送王后同其子道西拉钪回娘家曼增,并免去寨上贡赋、杂派;(王后以)种山地为生,照顾王子,但不许出山。道西拉钪长大至七岁,被道罕勐接回同住。  叭罕(道罕勐)有三子,长子道西拉钪留继父位,次子道公满管理那闷龙,三子道彪裴法管理那光景兰。傣历六九九年,牛年,叭罕年纪已大,管理地方行政和攻战等事感到力,至傣历七七六年,兔年逝世。是为第八代。  九、道西拉钪  傣历七七六年,牛年,道西拉钪继父位为勐泐主。这时,有叭钦名叫万爱嫁其妹温婶摩给道西拉钪为王后,生1子1女,子名道更勐,女名郎格。道西拉钪共有3子,道勐、郎崔格是勐兰钦(即温婶摩)所生。道西拉钪另有一子名道钪亮,管理纳心扁(勐腊),一子名鱿郎,管理勐岭。道更勐留继父位。  道公满是道西拉钪的二弟,管理那闷龙,死后由其子继父位。其三弟彪裴法,娶勐两(孟连)召勐叭顺法的女儿郎宾钪为妻,生3子:长子列朗牙,父死后留继父位,管理景兰那先;次子塔龙戛早死;三子奢陇法。  道西拉钪另有子道钪典,不成才,未有名。鱿郎有二子,长子召爱,次子召依,共管勐岭。有关道更勐的情况以后再谈。  彪裴法的儿子奢陇法,年轻时即很聪明机智,道西拉钪抚为义子,派管勐捧,并作带兵官,协助道西拉钪办理地方政事;后因私通道西拉钪妃子,道西拉钪知道后,把他革职放逐出去。奢陇法流落无依,作小贩维持生活3年。道西拉钪后来感到无人办事,把他找回,依然如前,协助道西拉钪办理地方政事,作带兵官,要他管理勐混、勐海等三版纳,并把女儿郎崔格嫁给他做妻子。奢陇法对地方的建设,犯罪人的处理,甚至百姓耕种等事情,都办得很有条理,因此地方太平,百姓尽皆欢喜,各方的头人都来归顺,他的疆界也扩充至勐勉在他所管的地方,人民没有负担。  道西拉钪在位80年,年120岁,在傣历七九三年,象年逝世。是为第九代。  十、道更勐  傣历七九三年,道西拉钪逝世后,由其子道更勐继父位为勐泐主,道更勐娶道折版女喃芜广为王后。王后生3子,长子名道坝光,次子道双勐,三子名三宝历傣。  道更勐办事残酷暴虐,杀害百姓,设立榨刑、锯刑,以及用铁钩钩人脊骨吊在高处,或用刀将人一片片割死,所谓凌迟碎剐等刑罚;一人犯罪则株连全家以至亲戚,也不听奢陇法劝告。奢陇法惧被杀,避往勐遮、勐混。  道更勐为勐泐主的第三年,道钪典怕遭杀害,即将道更勐革职,流放在法德。这年是傣历七九五年,牛年。是为第十代。  十一、道钪典  道更勐被革职后,由其第二子道双勐继位,这时道双勐仅9岁。  道更勐被流放在法德,又带至景讽。来至景讽时,百姓怕他到景讽来遭他杀害,即骗他说到勐崔,并请他骑上大象,至勐宽用绳缢杀,变成“披勐”。从此,受后人祭祀。  道坝光与其母管理勐捧的第三年,听说其父道更勐死,就说:应由我母子继位管勐。.其弟道双勐代理二月又十五日后,即由道坝光作勐泐主。此时,坝光仅6岁,做主3年,即被道钪典篡位。这一年是属兔的一年。  道钪典即位后,命奢陇法投降。奢陇法说:“你们过去废立召勐都未通知我,今天你们的一切事情我也不管。父王在时,一些政事皆由我管理;父王死后,你们把地方搞得很乱。你们吃甜的、吃苦的我都不管。”道钪典很愤恨,即召集江东版纳的百姓去勐混曼结攻奢陇法。奢陇法说:“我不能等着死在他们的长刀下。”即去孟连求其外祖父帮助。召孟连排瓮法命其弟钪郎法带兵援助。这年是属蛇的一年。  奢陇法趁道钪典兵尚未至勐混曼结时,即先以兵在连赞拉哈(地名)迎攻道钪典。道钪典战败,奢陇法获得道钪典大象一头。钪郎法、奢陇法在这次战争中均被弟砍伤七处。奢陇法带兵追道钪典至景兰,百姓尽皆归顺奢陇法。道钪典逃至勐罕一个百姓称作庄魏的高地方后,又携带虎符金印,想去投靠汉王,至勐南太死去。计在位一年。是为第十一代。  ……

编辑推荐

  《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3)》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本)。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傣族社会历史调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