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王敦贤、 苗勇 新华出版社 (2009-05出版)  作者:王敦贤,苗勇 著  页数:463  

前言

打开这部书稿,巨大灾难袭来时所经历的一切又历历在目了。文字唤醒记忆,不由得又在内心里重温那些被撼动的时刻。记不得具体的日子了,那天晚上,从都江堰灾区回来,还是成都人不能回家睡觉的日子,干脆就把车停在成灌高速路口一个空旷的地方。身体疲惫不堪,却难以入眠,就看着一支支救援车队向着灾区进发。其中就有许多医疗救护队络绎于途奔赴灾区。车上的收音机一直开着,因为不愿意漏掉任何一点来自灾区的消息。从一个电台跳到另一个电台。一个电台正在从救灾现场进行直播。直播对一个废墟下受伤的生命的施救过程。收音机里传来施救军人的声音,记者的声音,其间还有一个医生的声音。她就在现场帮助有生还希望但还被废墟压迫的伤员维持生命。伤员为了希望,也为了那么多人舍生忘死的努力而坚持。但是,当历经几个小时的救援成功的时候,那个看到了曙光的生命却沉入了永久的黑暗。我听见那位女医生失声痛哭,她一直在说,你都坚持那么久了,为什么这么一会儿就坚持不住了。我不是一个容易动感情的人,就是在地震现场,面对那些惨烈的场景,我都忍住了泪水。但在那一刻,我独自一人潸然泪下。此前,只是目睹许多死亡,却未曾经历一个生命的消失过程。一直以为对于生生死死早能坦然面对的医生,为了一个同类的死亡,一道生命之光的熄灭,发出了如此悲恸的呼喊,于我是一种深深的震撼。那一刻,成为我地震记忆中最为鲜明的一个。如果说救助生命是医生的职责所在,那这种悲恸,片刻之间,就改变了我对医务人员在寻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感受与看法。从此,无论是在灾难现场,还是从媒体,那些在颓壁残垣间出入的白衣战士的身影,总是唤起我心中崇敬之情。多少次,我也和每一个中国人一样,望着那一个个身着白衣的忙碌身影,哽咽无语的同时感到内心温情弥漫。这是在平常生活中很少见到的感人场面,这些满盈着生命关怀与珍重的崇高行为,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是那么耀人眼目,带给我们感动,又不仅仅只是感动。他们的行动是希望,是关于人间大爱的有力诠释,更是富于感召的榜样!身处灾区的人们,不仅灾难情景历历在目,每一天,我们都看到人心空前凝聚,团结无私共赴国难所焕发出来的巨大力量!每一刻,都任自己被爱与同情构成的情感洪流所淹没,所荡涤!震惊与悲痛之中,听到灵魂的钟声在心灵深处

内容概要

  无论是在灾难现场,还是从媒体,那些在颓壁残垣间出入的白衣战士的身影,总是唤起我心中崇敬之情。多少次,我也和每一个中国人一样,望着那一个个身着白衣的忙碌身影,哽咽无语的同时感到内心温情弥漫。这是在平常生活中很少见到的感人场面,这些满盈着生命关怀与珍重的崇高行为,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是那么耀人眼目,带给我们感动,又不仅仅只是感动。他们的行动是希望,是关于人间大爱的有力诠释,更是富于感召的榜样!

作者简介

王敦贤,男,川人,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发表作品,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从事编辑和文学组织工作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全委会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现任名誉副主席也曾出版过几本书,但都与名利无关苗勇,男,汉族,生于1969年,四川巴中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主要作品:诗集《山韵》,散文集《散落的文字》、《山民》、杂文集《小曲乱弹》,文论集《星星点点》、报告文学《丰碑》、《历史不会忘记》、《直面地震:工会旗帜高高飘扬》等12部主编《张国焘成败记》、《刘瑞龙在川陕苏区》等8部。先后获全国第二届职工创作歌曲奖,“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首届报告文学奖,四川省文学组织优秀奖等

书籍目录

引子:天使第一章 废墟下的生死大抢救灾难猝至第一节 绝地挺立l震中坚守死地突围绝境行动孤岛血战守护生命危境傲立第二节 一切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靠前指挥砥柱中流第三节 举全国之力,生命大拯救激战北川挺进汶川搜救青川奔赴灾区,我们带来生的承诺急救我们在行动千里驰援同在一片蓝天下第二章 救治中的生命接力赛第一节 为了救活更多的生命托起生命的柱石神圣职责第二节 史无前例的伤员大转移生命接力承运生命的希望用生命拯救生命第三节 手拉手,我们一起走静静的笑容留下太多的感动生命的奇迹第四节 心理治疗:驱走地震的梦魇每一个动作,都传递着关爱学会坚强地震无情人间有爱第三章 防疫中的生存保卫战第一节 庄严的承诺第二节 遍布灾区的大防疫覆盖,全覆盖!科学防控绝不留下一个死角第三节 勇者无敌突击队战地日志防疫大本营轻骑兵第四节 相亲相爱一家人以智为爱再苦再累也值得防疫子弟兵光荣任务你们的事就是我们的事第五节 遍地英雄女人花男儿泪尾声:见证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5月13日,天在哭泣,风在呜咽,在这一天的抢救工作中,雨水、汗水、泪水交织在一起。太多悲惨的画面,太多感动的图像让我的心一直不停地震颤。在一张照片中有一个护士,在白色的护士服外面套了一件迷彩服,脚下穿一双破凉鞋,她的手和一个男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我的朋友们认出了照片中的我,我从北川回来后有幸看到了我和这个弟弟的留影。可是这张无声的照片背后我和弟弟的故事没人知晓。5月12日事发突然,接到抗震救灾的通知后我没来得及更换工作鞋,穿上了一件短袖护士裙就随队伍出发了。来到北川后气温骤降,13日更是风雨交加,我捡了一件衣服就往身上裹,于是就拼凑出了照片中的装束。而这个坚强的男孩,他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今年17岁,早上八点我们就发现了他,大半个身子被倒塌的房屋压住,只有左手、左肩和头部在外面,无论怎么,努力他周围的石板还是牢牢地将他卡住,让他动弹不得。我们找来了一块破门板遮挡在他的上方为他避雨。我紧紧抓住他的手,让他感到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不会放弃。他真切地对我说:“姐姐,我相信你们有办法让我出去,我要坚持下去,我喜欢北方,我将来还要考北方的大学。姐姐我想站起来,哪怕一秒钟,我还想看看蓝色的天空,我压抑多时的泪水,在与他坚定的眼神相撞的那一刻,如同决堤的洪水直泄而下,我的手不停地颤抖,看到我流泪,他说:“姐姐,不要哭,我一定会坚强地活下去……”我不敢再凝望他那清澈透明的双眼,我怕泪水会传递悲伤,他却把坚强通过紧握的双手传递给了我,在北川这是我最后一次流泪。时间在一点一滴地溜走,到了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带来的最后一袋氧气已经用完了,我寻遍了所有的医疗队都没能为他找来一丁点氧气,我只能给他输液、喂水,可是他最需要的是氧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呼吸越来越急促,身体也越来越虚弱,我不能让他失望,他的精神不能垮,于是我将空空的氧气袋放到他看不到的方向,骗他说我们还有足够的氧气。

后记

春节前夕,四川省卫生厅杜波同志约请我们编著一本四川省卫生系统抗震救灾的书,以作“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之用。时间太紧,不敢贸然答应。杜波说:“原始资料很多,你们可以先看看。”把u盘插进电脑端口,触摸鼠标的手便再也停不下来,这些原始资料中,处处闪现着民族精神的光辉,处处展示出炫目的人性之美。在阅读这些资料的时候,我们多少次抚膺长叹,多少次泪湿衣襟,多少次摧肝裂胆……作为文字工作者,有责任把这些资料梳理出来。再推辞,已关乎道义。于是,不揣浅陋,我们承担起了这项工作。书中提到的地方,都应该去实地体察,书中提到的人物,都应该面对面交流,但时间已不允许。除走访过的地方和当事人外,更多的是从资料中摘录、整理。而资料中感人的事例太多,仓促成书,定然有遗珠之憾,甚至挂一漏万。本书的材料主要取自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保障组工作期间的工作简报,也少量、零星地采用了一些报刊资料。

编辑推荐

《长篇报告文学:见证大使》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长篇报告文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