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和他的刽子手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  作者:(瑞士)弗·迪伦马特  页数:492  译者:张佩芬,高剑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入瑞士侦探小说家迪伦马特的四篇代表作《法官和他的刽子手》《嫌疑》《诺言》《司法》。著名的贝尔拉赫探长是无可非议的主角,为主持公道、惩治犯罪而施展才华,从容面对上司的冷谈、重病的折磨、世俗的偏见,成为维护法律的一把利剑。作者弗德里希·迪伦马特,瑞士籍著名德语作家。 

作者简介

作者弗德里希·迪伦马特,瑞士籍著名德语作家。

书籍目录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 张佩芬译嫌疑 张佩芬译诺言 张佩芬译司法 高剑秋 叶逢植校

章节摘录

  “真是无奇不有,”他那肥胖的身材还没有出现在门口,便能听见他的声音,“你的伯尔尼警察局的人,干的是什么啊,尊敬的路兹?开枪射杀我的当事人加斯特曼的狗,一条罕见的南美种狗,还打断了文艺演出,阿纳托尔·克劳斯哈尔一拉法艾里是世界闻名的钢琴家。瑞士人毫无教养,没有世界观念,丝毫没有欧洲思想的痕迹。只有一个办法对付他们,让他们去当三年新兵,受受教育。”  路兹一看到他的党内同伴出现就脸色苍白,害怕他的无止境的长篇大论,他请冯,施文迪坐下。  “我们目前正陷在一件最最困难的侦查案件里,”他故作惊人地说道,“这些你全明白,这个案件是那个青年警察的主要任务,用瑞士尺度来衡量他是极有才能的。那个老探长,他也参与此案,则是一块锈铁,这是我的看法。我很可惜那条罕见的南美种狗的死,我也养狗,也爱狗,我也会对它们进行特殊的、严格的训练。恰恰是人类对于犯罪完全缺乏想象力。我方才想到芝加哥,我看我们的情况简直是可怜。”  他中断了片刻,吃了一惊,因为冯·施文迪目不转睛沉默地凝视着他。然后他接下去讲,但是口气完全犹豫不定了,他想知道,被杀的施密特是否星期三曾在冯·施文迪的当事人加斯特曼家作客,正如警察局根据一定妁理由所断定的那样。  “亲爱的路兹,”上校回答说,“我们两人之间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们警察局的人对此完全一清二楚;难道自己会不知道自己干的事么?”  “您这是什么意思,国会议员先生?”路兹慌乱地问,不自觉地又用您宇称呼;因为他从来没有习惯用你字称呼。  冯·施文迪往后一靠,两手对握放在胸前,露出了牙齿,摆出一副姿态,是一位上校兼国会议员这种地位的人所具的姿态。“博士先生,”他说,“现在我倒真正想弄明白,为什么你们要把施密特派遣到我们勇取的加斯特曼身边来。在汝拉山区那边发生的事,和警察局毫不相干,我们早就没有盖世太保了。”  路兹好像从云端掉了下来。“我们怎么把施密特派遣到你们那位当事人身边啦?我们和他素不相识。”他窘迫地问,“我们总不能对一件谋杀案丝毫不加调查吧?”  “要是你们丝毫不曾想到施密特化名普郎特尔博士,以慕尼黑的美国文化史讲师的身份参加了加斯特曼在他拉姆波因寓所举行的社交活动,你们警察局全体人员理应以缺乏侦查能力五条件地被解雇,”冯·施文迪断言道,激动地用右手的手指敲击着路兹的写字桌。  “对此我们确实一无所知,亲爱的奥斯卡,”路兹说,大感轻松,因为就在这一瞬间他记起了他久久想不起来的这位国会议员的名字。“我也同样怀有极大的好奇心。”  “啊哈,”冯·施文迪干巴巴地应了一声,沉默了。这时路兹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处于下风,凡是这位上校希图从他这里得到的,他将不得不在一切方面步步退让。他无助地瞧着特拉夫勒的画,瞧着行进的士兵、飘动的瑞士旗帜和坐在马上的将军。国会议员满怀狂喜地注意着预审官的窘迫情状,最后随着“啊哈”一声,他又同时添加一句道:“警察局也怀有极大的好奇心;警察局也对此一无所知。”  何等不愉快,冯·施文迪无情的手段使他陷入不能忍受的境地,但是预审官仍然必须承认,施密特去加斯特曼家既非工作任务,也没有让警察局方面知道他在拉姆波因的访问。施密特所采取的纯粹是私人行动,路兹无力地结束了自己的解释。可是施密特为什么采用化名,至今对他仍是一个谜。  冯·施文迪弯下身子,用一双布满红丝的眼睛瞧着路兹。“这就说明了一切,”他说,“施密特是在替一个大国当时谍。”  “你这是什么意思?”路兹问,比方才显得更为狼狈。  “我认为,”国会议员说,“现在警察局首先必须查清,是什么原因促使施密特去加斯特曼家的。”  “警察局首先必须要对加斯特曼进行调查,亲爱的奥斯卡,”路兹反驳说。  “加斯特曼对警察局毫无危险,”冯·施文迪回答,“我也不愿意你或者你们警察局中的任何人和他交涉。这是我的愿望,他是我的当事人,而我来这里,就是为了使他的愿望得到满足。”  这个肆无忌惮的答复几乎压倒了路兹,使他最初几乎无言以对。他点燃一支香烟,昏乱中没有向冯·施文迪敬烟。然后他在自己的椅子中坐正身子,对答道:“施密特曾去加斯特曼家,这是个事实,很遗憾,警察局不得不向你的当事人进行调查,亲爱的奥斯卡。”  冯·施文迪没让自己受迷惑。“事实是你得迫使警察局首先和我打交道,因为我是加斯特曼的律师,”他说,“路兹,你遇见我应当高兴才是;我不仅愿意帮助加斯特曼,也愿意帮助你。当然整个事件使我的当事人很不愉快,但是你应该比他更为苦恼,因为警察局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点成绩。而且我还很怀疑你们在这个案件里会有任何一点线索。”  路兹回答说:“警察局几乎把每一件谋杀案都破获了,这是肓案可查的。我同意我们在施密特案件中遇到了一定困难,但是我们过去也遇到过这样情况的,”——他中断了片刻——“我们先记下值得注意的结果。因此我们自然而然要到加斯特曼那里去,这也就是加斯特曼派你到我们这里来的原因。遇到麻烦的是加斯特曼,而不是我们,是他必须说明施密特事件,而不是我们。施密特曾经在他家,尽管用的是化名;恰恰就是这个事实使警察局有责任同加斯特曼进行联系,因为被害者的不平常行为首先就要加斯特曼负责。我们可以和加斯特曼达成协议,但只能在这样的条件之下,那就是你能向我们作出完满的说明,为什么施密特用化名访问你的当事人,而且去了很多次,这是我们的判断。”    “只是匆匆见了一面。”洪格尔托贝尔惊惧地回答,脑子完全弄糊涂了。那副眼镜终于又戴了上去。  “你瞧,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厂探长继续往下讲。“下列答案也是完全可能的:死在汉堡的是从智利回国的内莱,而艾门贝格却从斯图霍夫,他在那里顶着内莱的名字,回到了瑞士。”  洪格尔托贝尔摇着头说,要替这么特殊的论点进行辩护,首先非得假定他们犯有罪行。  “完全正确,萨穆埃尔!”探长点头称许, “我们必须假定内莱是被艾门贝格所杀。”  “我们也有同样的权利作出恰恰相反的假设:是内莱杀害了艾门贝格。你的想象力显然太无边无际了。”  “你的论点也是正确的,”贝尔拉赫说,“我们也可以假设这种情况,至少在目前推理阶段可以如此推论。”  统统都是胡,说八道,老医生火了。  “可能的,”贝尔拉赫不动声色地回答。  洪格尔托贝尔竭力为自己辩护。采用这种原始方法,如同探长目前对付实际情况所采用的方法,可以轻而易举地证明人们愿意证明的一切。总而言之,采用这种方法,一切都会成为问题的,医生说。  “一个刑事专家有责任对现实提出疑问,”老人答复说,“事情就是如此。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当像哲学家那样做研究工作,也即是说,要学习他们在从事某件本行工作之前,先对一切进行怀疑,不论是对于如何去死的技巧,还是对于死亡后的生活问题作出最美妙的结论,区别仅仅在于我们的能力也许不如他们。我们两人提出了不同的论点。一切情况都是可能的。这是第一步。下一步就得由我们来判断不同论点的现实可能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是两码事。可能性远远不是现实性。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先研究我们论点的现实可能性程度。我们面前有两个人,两个医生:一个是内莱,一个罪犯,另一个是你年轻时就认识的艾门贝格,苏黎世宋纳斯泰医院的院长。我们基本上提出了两种论点,两种都是可能的。一眼看去,它们的现实可能性程度全然不同。一种论点认为艾门贝格和内莱之间毫无关系,看来现实性大些;第二种论点是他们两人有关系,现实可能性小些。”  事实如此,洪格尔托贝尔打断了老人的话,他一直就是这个意见。    老人依然沉默。  “你大概不相信我会释放你?”艾门贝格问。  仍然没有回答。  “为了好运气,你也该说嘛,”医生敦促探长,“即使你不相信我说的话,你也可以坦白坦白你的信仰嘛。也许只有你的信仰还能够挽救你。也许这已是你的最后一次机会,一次不仅救你自己,还可以拯救洪格尔托贝尔的机会。现在还有时间给他挂电话。你找到了我,我也找到了你。我的戏总有一天会演完,我的算计总有露出破绽的时候。为什么我不会输呢?我可以杀死你,我也可以释放你,这当然意味着我的死亡。我已经达到如此境界,我可以摆脱自己,像对待一个陌生人似的对待自己。我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毁灭自己。”  他稍稍停顿片刻,紧张地注视着探长。“我将做什么事,其实无所谓得很,”他继续说,“我已经征服了阿基米德点,已经不可能到达更高的境界了,这是人们所能达到的最高点。这也是在这个毫无意义的世界上、在这个业已死亡的物质的玄妙崇拜中惟一有意义的事情,它像一具无比巨大的腐烂尸体,永恒不断地制造出新的生命和新的死亡。但是我仍然——这就是我的恶意所在——要把你的自由和一个下流的玩笑,和一个极其简单的条件联系起来:你得像我一样把自己同样巨大的信仰拿出来。拿出来吧!对于善良的信仰在人类心中至少应该和对于罪恶的信仰同样强烈!拿出来吧!人世间没有什么事比亲眼目睹我自己进入地狱更让我感到有趣了。”  人们只听见挂钟的嘀嗒声。  “那么你就讲讲事实本身吧,”艾门贝格等待片刻后又继续劝说,“只是出于对圣子的信仰,出于对正义的信仰。”  挂钟,只听见挂钟的嘀嗒声。  “你的信仰,”医生大声尖叫,“把你的信仰拿出来!”  老人躺着,双手紧攥着被子。  “你的信仰,你的信仰!”  艾门贝格的声音好似一种金属的撞击声,好似一阵长号的鸣向,打破了无边无涯的、灰色的苍穹。  老人沉默无语。  于是艾门贝格那张渴望获得回音的脸变得冷酷而淡漠了,只有右眼上的疤痕仍然通红通红。当他疲惫而冷淡地背转身子朝门口走去时,好似突然发作了一阵恶心。房门轻轻关上了,探长周围臣一片耀眼的蓝光,房间里只听见那架圆圆的挂钟不停顿的嘀嗒声,好像是老人自己的心脏在跳动。

编辑推荐

  本书收入瑞士侦探小说家迪伦马特的四篇代表作《法官和他的刽子手》《嫌疑》《诺言》《司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相对比较利落,故事性也比较强。结局部分蛮有意思,像看到《第六感》结局时的豁然开朗。是最像侦探小说的一篇。
      
      《嫌疑》实在很难说它是侦探小说。“凶手”一开始就几乎确定了,所谓“侦破过程”更是送羊入虎口般毫无技巧,最后的结局也根本没法儿说是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
      也许作者本来就没打算写传统侦探小说吧,只是借故事的壳在阐述自己的一些想法。里面经常出现整页整页的独白,借阐述作者的价值观、世界观。
      作者虽然没有正面否定,但主人公艾门贝格的一再沉默,已经显示了传统基督教信仰的无力。两次大战以后,不要说上帝,连正义和人道主义都开始被普遍质疑。
      上帝死了,那什么可以代替被拉下神龛的传统信仰呢?
      “……我在一列从西伯利亚开出的牲口车厢里走了几个星期,由俄国兵士押着和一大群破衣烂衫的人一起被驱赶进了一座难看的桥,污秽的河水夹带着冰块和木板缓缓流过桥下。当我们抵达对岸时,晨雾中出现了穿黑制服的党卫军身影,他们接收了我们,我立即明白这是背叛行为,他们所背叛的不仅是我们这批为上帝所遗弃的、正蹒跚向斯图霍夫集中营走去的可怜穷鬼,不是的,他们也背叛了共产主义思想本身……”借着一个从被害者到帮凶的女人的口,作者又否定了一种新兴的,看似美好的,被称为共产主义的信仰。
      唯一没有被反驳的,用大篇幅来阐述的,那个冷血屠夫的世界观——只相信物质,相信自己,其他的不过是偶然和概率。
      虽然最后这个冷血屠夫死在复仇的犹太人手中,但世界仍旧如此……
      
      《诺言》总觉得仍是在质疑所谓“正义”的存在。恶有恶报只是一种说法,只存在在故事里,而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确定了
      
      《司法》很多的插叙、闪回,很有吸引力的悬念,很多对当时瑞士社会的挖掘。比如对瑞士在二战中“中立”立场的反思、对整个政治体系的质疑等等。
      
  •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是和杜拉斯的《情人》一起被送过来的,这一单子的完成完全是出于王二的描述,来自于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是全著的第一个悬疑推理故事。昨日傍晚阅半,今下午阅毕。如果写影评,出现在文中的剧透内容一定会比正式的影评内容冗长得多。而著作可以相对地压缩含量,增幅自己的所感所悟。与广为人传的福尔摩斯系列推理著作相比,文中的悬疑并非那么惊深,有板有眼的人物形象刻画和下功夫的周围环境描写是我所能讲的本著的最大特点。
       一起偶然发现的弑警枪击案引出整一套故事,一位位身份鲜明的要员先后亮相,人物并非多样复杂,情节线索也不需转太大的弯子,即通读一遍即可明白来由。就像大多数国内武侠剧中经常出现的情节,惊天黑暗中隐藏着历史色彩的陈年旧事,一次打赌或是享守约定。法官的角色整整延续了四十年,仍旧没有发挥他本有的职能,无依无据,乃不能也。而体虚病危的身体已容不下他再等更多的时间。老熟人归来,这是他仅剩的唯一机会。前刽子手办案出众,警局里百里挑一,沿着法官从前走行的道路继续向前行进。施密特死在车中这一消息不知对贝尔拉赫产生了多大的打击,就此放弃不是优秀警员的习惯。他选择利用身边的一只野兽来完成未完成的任务,就是这么简单。只需要不断地刺激、强化嗜血的兽,效果丝毫不亚于前刽子手。一个一个的局是老法官设下的陷阱,犯事的钱茨由于本身的欲望及弱点钻进无声的套筒,与那未审判的兽相斗。
       一场枪战了解完所有的血案,在老法官生命里程的最后一年前,结束四十年的恩怨。
      
  •      一篇被王小波以“完美”来形容的小说。的确如此。情节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叙事冷静精确,以侦探小说的形式表现出多层次的主题,对人性的拷问,对政治和法律的博弈,对违法的正义的描写令人深思。从某种程度上说,探长贝尔拉赫自己既是“法官”又是罪犯。因为他在无法用法律手段(缺乏证据)抓住罪犯的情况下,选择了另一个罪犯做“刽子手”,即以超凡的智慧让两个罪犯自相残杀。但是我们知道,虽然他这么做是违法,但却是正义的。贝尔拉赫颇似中国的侠士,他的行为与西方社会认为“程序正义”比“实质正义”重要的传统恰恰相反。
  •     《法官和他的刽子手》构思很精妙
      《嫌疑》写得比较牵强,特别是结局
      《诺言》看得我很激动,向马泰依致敬
      《司法》有点用力过度,太想说深奥,结果晦涩了
  •     其实这是一个侦探小说:)但我保证,看完之后,你会爱上那里面的一些人的!我的是很早的一个版本了,群众出版社出的,里面有同一系列的几篇:“嫌疑”“诺言”“司法”,以及“法官和他的刽子手”。我很爱看,希望你也喜欢。
      
      
      
      
  •     开始,读王小波杂文时,知道有这本书。王小波这么写到:“据说迪伦马特写《法官和他的刽子手》也写了很多年,写完以后说:今后再也不能这样写小说了。这说明他也这样写过。一个人不可能在每篇作品里做到完美,但是完美当然是最好的。”
      
      看完这段话,好几年后。我才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在一堆书里,找到了它,那感觉,好像找到自己失踪多年的儿子。(呵呵本人单身,只是比喻)。但是我没有马上借阅。这个时候也正是我一段精神危机的时候。过了很久,我才慢慢的缓过来。
      
       我还记得看这本书,是在305教室里。头顶上的风扇不停的转。我最讨厌风扇了。四个故事中,第一个故事读的很快,感觉还可以。但是没有那种被一棒打晕的感觉。紧接着是第二个故事,当看到老侦探被抓到医院,内莱与老侦探对话的时候,我知道,我已经被震撼了。那种叙述,是我从来不曾见过的。其实与其说这是一本侦探小说,不如说这是本哲理小说,是关于信仰和存在的。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老侦探的朋友回忆内莱的一段往事,在一个血色残阳的时间里,一个人突然被扎伤气管,内莱给这个人做气管切开手术,脸上那种诡异的表情。那双充满复杂内容的眼睛……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译文真的太好了。我不懂德语,但是绝对是绝佳的中文。那些细节的描写,风景的刻画。翻译的绝对传神。我还能记得,当我合上最后一页书时。作者意味深长的那句话,现在是凌晨,我第一次看见猎户星座,可是他在追捕谁呢?
      
  •       又重新把这本书翻了出来。虽然只是大略看了一下,仍给我相当的震憾。
        
        前半部分遵循侦探小说基本套路,从法官的得力手下被杀到伦茨管参与调查,然后被猎狗袭击。至此案件仍处于迷雾之中。到了后半段进程急转直下,其中穿插了法官险遭暗算等惊险情节,最后伦茨杀死了凶手。
        
        但事实上整个故事并不是单纯的那么回事。法官是故事的主角,有着绝对的自我,完全不受道德约束。坚信自身即是正义,他把他的徒弟当作扫除障碍的工具。绝对沉静,隐忍不发,算无遗策。他的对面是犯罪暴徒,有罪者。法官与有罪者之间是判与罚的关系。他肆无忌惮,大胆狡诈,凌驾于法官之上。他始终没有得到相对应的罚,但却敌不过法官的棋高一着。
        
        因为法官还有刽子手。刽子手处于两者之间,即处刑人,效力于法官,同时也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和杀戮的本性。无论在哪个时代他都是可悲的。除掉了对手的法官已经不再需要他,而他则必须为犯下的罪过承担后果,这是必然的因果律。于是两个有罪者皆获罪,虽然后者属自我了段。
        
        在这里作者表达了罪即罚的观点。法官游离于司法体系之外,直接作出宣判并干预执行,使有罪者伏法。小说不露声色却令人悚然而惊,法官的形象可说酷到了极点。
      
      
      
  •     人的理智不可避免地是有裂隙的。
      ——迪伦马特,《诺言》
      
      
      
      这部小说简直泼水不进,你根本找不到它的任何破绽,因为它的目的本不在于证明侦探或罪犯思维和逻辑的严密,而是为了指出它们的局限。这部小说实际刻画的对象是根本没有破绽的,因为,“破绽”这个概念根本不适用于这个对象。这个对象的名字叫“偶然”。跟必然性一样,它也是推动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但是面对它,你不能问“为什么”,因为答案永远是“没有为什么”。面对它,你可能像小说中的H博士一样坦然接受,也可能像马泰伊中尉一样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徒劳而精神崩溃,或者也可能因为人力在它面前的渺小而生出某种近似宗教体验的敬畏之情。
      
      我很不能理解这篇小说为什么也被群众出版社收录到了“世界侦探推理名著精选”中,因为在小说的开首,迪伦马特就让小说中的一个人物H博士暗示了这部作品正是一部“反侦探小说”:在传统侦探小说中,故事的发展通常是线性的,成功的逻辑推理使智慧的侦探发现真相,错误的逻辑推理使蹩脚的侦探误入歧途,总之,犯罪者的行为和侦探采取的措施都以逻辑为依据。因此,不论最终案子能不能被破获,它终究是人力,更确切地说,是人的逻辑推理能力的胜利:不是大侦探智胜歹徒,就是犯罪者技高一筹。但是在《诺言》中,胜利的并不是人,而是“偶然”或者所谓“荒诞”。《诺言》中的侦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调查真相,几乎身败名裂,但是真相却同他擦身而过;即将落网的歹徒却因为偶然的事故而逃避了人间法庭的判决。在这部小说中,迪伦马特刻画了逻辑推理的威力,却让它最终败给了“偶然”,因为这个世界毕竟并不完全依据我们的理性运行,它自有法则,在它面前我们无能为力。因此,传统侦探小说彰显的通常是人力,而《诺言》突出的是世界的非逻辑性;传统侦探小说带有一种肯定“人”的力量的乐观主义精神,而《诺言》使人在世界面前感到惶恐和自身的渺小。
      
      其实偶然性在人的行为上也是有体现的,这一点迪伦马特也写进了他的书里,因此这部小说便格外全面。跟世界的运行一样,人的行为也不仅仅受到可以解释的逻辑或者理性的支配,感情反应就是人在特定时间、特定情境下做出的特定反应,可能无法重现也不能清楚解释。根据侦探小说家的理性原则,H博士虚构了两个“合理”的故事结尾(当然,根据排除了偶然性的侦探小说原则,真正凶手的身份当然得在“合理”的结尾中被侦探们揭露出来)。其中一个理想化的故事结尾如下:马泰伊对自己用作“诱饵”的小朋友产生了感情,在关键时刻,他不让她跟凶手正面接触,而是用其他安全的办法捉住了坏人。这样一来,马泰伊的思维或者行为就是一贯的:他留下追凶是因为在登机时看到了孩子,为了保护他们免遭尚未落网的凶手的伤害,他毅然决定留在瑞士追查凶手;他保护自己的“诱饵”也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或者说“父爱”。但是事实不是这样。在非侦探小说的版本里,马泰伊完全不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几乎任由自己的“诱饵”涉险,以她的性命为代价追踪自己的猎物。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因为在机场看到了孩子而留下,还是他只是为了自己受到挑战的职业能力而留下,或者说,假如他在机场没看到孩子,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还能不能被激发?可惜,这不是侦探小说,因此,这个人物是复杂的,复杂到我们很难看清他的真正动机,不能预知他的哪种欲求会在哪个特定时刻因为哪个原因占了上风,导致了他的行为。比如我们不知道对第三个受害者的母亲许下的诺言在什么程度上影响了马泰伊日后的行为。
      
      对一个暴露在我们面前的侦探的心理的解读已经如此困难,更何况是一个神秘的连环杀手。马泰伊已经知道了凶手的动机和挑选受害者的模式,他唯一不知道的是凶手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寻找受害者。为了将这种偶然性变成必然性,他在凶手的行动区域内设置了一个诱饵。这原本是一个比较严密的计划,但是谁也不能说它没有破绽。第一,凶手很可能故意或偶然地改变作案区域;第二,马泰伊的身份可能被凶手识破。这两种可能性本身就会对马塔伊的计划造成巨大打击。但是更不可理喻的偶然情况发生了:正当上述两种可能性都没有变成现实,正当警方认为抓住凶手只是时间问题,“理应”出现的凶手却人间蒸发了。假如凶手只是就此愚弄了侦探,那么这个故事还仍旧属于传统的侦探小说范畴,但是迪伦马特毕竟不是侦探小说家,在他的故事里,凶手不出现的理由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是解释不了的:他在去杀人的路上撞车死了——这个按照传统的侦探小说标准显得非常不合理的结尾却恰恰被迪伦马特用来描绘这个世界本身具备的荒诞性。当然,马泰伊和警察们是不会知道这一点的。从此,马泰伊就像望夫石一样痴心地守候这个再也不可能出现的罪犯,直到耗尽自己的生命和理智。在这场逻辑性和偶然性、人的理性和世界的复杂性的大战中,作为前者的代表的马泰伊中尉失败了。他的行为没有对事件的最终走向产生任何他想施加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迪伦马特写下了一个充满悲剧性的故事。正如格列佛在《嫌疑》中表示的,他救得了贝尔拉赫一个人,却救不了整个世界;就像《罗慕路斯大帝》的同名主角可以审判罗马并促使它灭亡,却不能阻挡日耳曼民族成为新的罗马式的统治者;就像《物理学家》的同名主角在选择了隐藏他的科学发现、企图拯救世界之后仍旧落入了野心家的手中,没能阻止世界走向毁灭:迪伦马特笔下的人物虽然尽了人事,却终究得服从天命,而且往往是负面的天命。这样的结局使他的人物显得既伟大又可笑,也让读者感到了自身的无力。
  •     《嫌疑》的开头要多引人入胜就有多引人入胜,但是读到后面你就会发现它跟侦探小说没有任何关系。在最后10页,排山倒海般的绝望感朝我涌来,艾门贝格的“权利”宣言压倒了女医生的“党性”,压倒了贝尔拉赫的“正义”,似乎整个世界都要屈服于他的手术刀下。艾门贝格正是“毁灭”的象征,不似《法官与他的刽子手》中的加斯特曼,艾门贝格的罪恶不具备游戏的性质,也不会给对手任何机会。他将“希望”作为自己的诱饵,让人们由于自己的软弱自愿受到他的折磨。他也向贝尔拉赫挥动了自己的诱饵,让后者谈谈自己的信仰,但是贝尔拉赫沉默了,有什么好说呢,说出来也只是承受折辱、谛听“说教”,垂死的人最终还是保持了自己的尊严,没有在魔鬼的面前变成笑话。
      
      在这个故事中,贝尔拉赫还是那样冲动,第一次见面就跟艾门贝格摊牌,但是他没有料到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人(假如这还叫人的话),这个人的身边又有哪些人帮助他进行他的“事业”,他们统统都是彻底绝望者,因此为了上帝工作还是为了魔鬼工作对他们而言根本是无所谓的事情。当贝尔拉赫成为瓮中之鳖时,我想,他的运气都在上一部小说中用光了,但这反而让我觉得难受,我破天荒地希望情节不要“合理”,希望“坏人”露出最愚蠢的破绽——因为贝尔拉赫跟艾门贝格的斗争已不单是一个探长和一个犯人的斗争,而成了坚信正义者和为所欲为者的斗争,他们的斗争的结果寄托了我们的理想。但事实是,贝尔拉赫在这场交锋中始终落在下风。因为归根结底,体制内的人不能不循规蹈矩,不可能像无所顾忌的恶魔一样使出种种极端手段。因此两段关乎“嫌疑”的情节便格外值得人玩味:小说的开头,贝尔拉赫在同洪格尔托贝尔医生的对话中发现了艾门贝格的“嫌疑”,而在小说的尾声,被艾门格尔判处死刑的贝尔拉赫却虚弱而徒劳地试图在这个杀人魔王面前洗脱洪格尔托贝尔的“嫌疑”,努力为自己的朋友争取一条活路。在这里,正义的代言人向魔王苦苦哀求,后者却看穿了他的全部企图,完全不为所动。
      
      假如迪伦马特真的允许艾门贝格成功,那么这部小说就会成为我见过的最悲观的小说。因此最终格列佛还是救了贝尔拉赫,用自己的权利处决了艾门贝格。但是格列佛的成功在我看来倒是并不侥幸,因为他“不是一个人”,他的身上背负了六百万人的血债,因此艾门贝格不是输给了这个叫做格列佛的伤痕累累的犹太判官,而是输给了整个犹太民族。艾门贝格的武器是他完全欠缺的人性和可怕的算计,格列佛的武器是犹太民族历史上的所有苦难。作为中立的公义者的贝尔拉赫这次无能为力,但是受害者们要宣布和执行自己庄严的判决。
  •     这本书被放进世界侦探惊险名著文库,实在是个失误。这就像把《情人》放进爱情小说文库,把《百年孤独》放进科幻小说文库一样,让人啼笑皆非。可惜它实在不甚有名,所以也就没什么人会因此啼笑皆非了。
      但这并不是说它不如它们写得好。作为侦探小说而言,它也许不那么扣人心弦,不那么跌宕起伏。想来抱着看《福尔摩斯探案集》心态的人,多少都会对他有些失望。
      但从严肃小说的角度来看,你却实在不能错过它。
  •   很想问一下贝尔拉赫探长的故事一共有几部?
  •   写的真好,获益匪浅
  •   这个故事看完后的确让人觉得无力又荒诞。但也许这是更加契合真实世界的故事。所以看完以后我把书合上,希望自己能够离开一阵再去消化下一篇故事。
  •   他真干了!
  •   这篇书评写得好
  •   我觉得这篇的结局挺牵强的
  •   我有同感,觉得迪伦马特只是为了“政治正确”才让坏人得到了惩罚。可能纳粹问题对于那一代德语作家来说实在太敏感,就算悲观如迪伦马特,也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让纳粹逍遥法外。但是这样一来,结局牵强不说,也有点自行削弱作品深度的意思。
  •   但如果探长死了,那就更杯具了。因为探长是“自投罗网”,那么正义的化身的探长对于魔王的失败,就真的让人绝望了。
  •   同意2楼意见,结局确实牵强,为了政治需要改动结局。而且,通书推理极弱。
  •   我看到王小波提起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