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点中国文学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文化艺术  作者:姜赟  页数:278  

前言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文系的一批学者编了一套"知道点"丛书,邀我写序。我对丛书的名称有点好奇,一问,明白了他的意思,就决定写了。原来,这套丛书里每一个标题,都以"知道点"开头,如《知道点中国历史》、《知道点中国文化》、《知道点世界文化》……,落脚点都显得宏大, 而着眼点却很谦虚,显出青年学者的俏皮。中外文化是万仞群峰,我们不应该畏其高峻而仓皇躲开,更不应该看了两眼而自以为已了如指掌。我们所能做的,是尊敬地在山脚下仰视,勤快地在山道口打听,简单说来,也就是:知道点。首先,不知道是可惜的。区区五尺之躯,不以文化群峰作为背景,只是一种无觉无明、平庸草琐的生理存在。人凭文化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沟通, 并通过文化证明自己是谁,对此,即使立化程度不高的人也有一种荣辱感。记得去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一次全国直播的青年艺术人才大奖比赛,比赛中有一项文史知识测试,结果出乎意料,几亿观众对这一部分的关注远远超过比赛的主体项目,各省观众对于自己省派出的选手在艺术技能上的落败并不在乎 ,却无法容忍他们居然答不出出那些文史知识的试题。由此可知,直到今天, 很多中国人还是习惯于在文化上寻求自身尊严的,这很不错。但是,紧接下来的问题是,又必须提防人们对于文史知识的沉溺。沉溺,看似探人,实则是一种以文化名义制造的灭顶之灾。中国明清之后一直有一批名人以引诱别人沉溺来谋生,很不道德。网此,必须在文化的群峰间标划一些简明的线路,在历史的大海中铺设一些浮标的缆索,使人们既领略山水之胜又不至于沉溺。这种做法用二种通俗用语来表述,就是不必知道得太多、太杂、太碎、太滥,只须"知道点"。“知道点”不是降低标准,而是提高标准。这就像线路的设定者一定比一般的逛山者更懂得山,缆索铺设者也一定比一般的游水者更熟识海。不仅更懂、更熟识,而且也更高人道精神,更有文化责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北大青年学者们编写这套"知道点"丛书是一项有价值的事业。新世纪的公民不可能全然舍弃人类以前创造的文化历史背景,却又不能让以前的创造来阻断今天的创造,因此应该有更多的山路划定者和缆索铺设者。只有这样,壮丽的历史文化才能真正成为新世纪的财产。余秋雨

内容概要

《诗经》反映了什么样的上古社会生活?为何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竹林七贤是怎么影响当时的社会风气的?谁是响当当的铜豌豆?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是哪部?……
这些我们都应该知道点。
“知道点”丛书落脚点虽然宏大,着眼点却是谦虚俏皮,北大青年学者数十年读书心得完美呈现,图文并茂,带你领略中国文明与历史的博大精深。

作者简介

姜赟,北大青年学者,致力于中国文化史研究。 

书籍目录

文学萌芽与先民歌唱
神话与传说的渊薮——《山海经》
先民的歌声——《诗经》
散文勃兴——先秦文学
纂诸侯别说——《国语》
不祧之大宗——《左传》
长短纵横之术——《战国策》
柔弱胜刚强——老子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孔子
仁者无敌——亚圣孟子
鲲鹏展翅逍遥游——庄子
集百家之大成——荀子
御风而行——列子
战斗的传教士——墨子
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子
衣被词人——屈原
一字千金的《吕氏春秋》
蔚然大国——两汉文学
千古才情——贾谊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
巨笔绘兴衰——班固
五言之冠冕——《古诗十九首》
建安风骨,正始玄风——魏晋南北朝文学
文坛三父子——三曹
瑶林琼树啸傲风尘——竹林七贤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情感七始,化动八风——刘勰
百年文苑知己——萧统
古代文学的奇葩——《木兰诗》
流丽万有,东方意境——唐朝文学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清音悠悠响非凡——孟浩然
“诗佛”——王维
斗酒诗百篇——李白
漂泊一生,忧民一世——杜甫
一篇“长恨”有风情——白居易
“诗豪”——刘禹锡
寂处观群动,独立自吟诗——柳宗元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愈
海内声华并在身,筐中文字绝无伦——元稹
情致豪迈,轻倩秀艳——杜牧
楚雨含情皆有托——李商隐
花间词祖——温庭筠
薄命君王绝代词——李煜
八音克谐,神人以和——宋代文学
白衣卿相——柳永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醉翁亭中醉翁醉——欧阳修
务为有补,适用为本——王安石
关西大汉尽唱苏学士——苏轼
江西诗宗——黄庭坚
山抹微云——秦观
富艳精工——周邦彦
别是一家——李清照
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
一世豪杰——辛弃疾
瘦石孤花,清笙幽磬——姜夔
生逢乱世佳作出——元好问
牢笼万态杂剧兴——元代文学
响当当的铜豌豆——关汉卿
墙头马上道白朴
曲状元——马致远
愿天下姻眷皆完聚——王实甫
曲词最甚的杂剧家——郑光祖
万仞崛起——明代文学
孤客走梁山,书生续旧梦——施耐庵
生不逢时——罗贯中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
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金瓶梅》
情乎?欲乎?——汤显祖
“三言”诫天下——冯梦龙
“二拍”天下惊——凌濛初
雄瞻浩博——清代文学
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洪昇
兴亡梦,儿女情——孔尚任与《桃花扇》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蒲松龄《聊斋志异》
《古文观止》观不止——吴楚材、吴调侯
口无所臧否,心有所褒贬——《儒林外史》
孤标傲世偕谁隐——曹雪芹
无人能夺其席——纪昀与《阅微草堂笔记》
清末谴责小说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近现代文学
海宇同声哭郑君——王国维
民族之魂——鲁迅
波远泽长,曲高和众——老舍
“思不出其位”——朱自清
有爱有一切——冰心
文海中奔腾的激流——巴金
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

章节摘录

1.文学萌芽与先民歌唱神话与传说的渊薮——《山海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山海经•北山经•精卫填海》这则神话出于《山海经•北山经》。《山海经》仅仅三万一千多字,却是一部涵盖古代地理学、方志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药物学、社会学、历史学、人文学、民族学、神话学和巫术学等集大成的旷世奇书。它文字简洁、内容丰富、整体有序、结构严谨,共18卷,分《山经》5篇,《海经》13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成书于战国初至汉代初年。关于它的作者,学界有不同的争论。有些古籍认为《山海经》是夏禹、伯益所作。其实没有那么早,它大部分成于战国时期的楚地,《海内经》部分成于西汉。《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地理著作,它在文学史上的特殊价值,主要是保存了我国远古时代丰富的神话传说。它是我国古代收集神话最多的典籍,据统计,全书记述神和神话故事四百多个,内容十分丰富。“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海外北经》)夸父是古代一个氏族的名称,其特点是“其为人大”,神话中的夸父是这个同名氏族的代表,同时也是父系氏族社会男性力量的化身。《大荒北经》中是这样描述夸父的:“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夸父为什么要去逐日?这个简短的神话并没有给出答案。当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之后,对环绕于周围的这个大自然充满了好奇,面对日月变化、四季轮转、风雨雷电、洪水肆虐、瘟疫横行,我们的先民有强烈的探寻自然界奥秘的冲动。“夸父逐日”正是这种探索的渴望、探索的过程以及探索的艰辛的艺术再现。然而面对强大的自然界,人总是显得那样渺小,对自然的挑战得到的往往是失败与死亡,尽管夸父追上了太阳,他最终还是倒下了,这使人不由得生发出浓重的悲剧感。但是夸父形体的毁灭,个体生命的结束,并不是斗争的结束,神话让夸父的手杖变化为郁郁葱葱的桃林(邓林即桃林)。《列子•汤问》中描写得更为动人:“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弭广数千里。”可见夸父不仅有与自然斗争的坚强意志,更将自己最后的身躯化为桃林养育后人、激励后人,让人们继续与大自然斗争,从而展现出一种死而不已、奋斗不息的悲壮崇高的艺术境界。“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在上古时期,对人们的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可能就是洪水了,所以在原始文明中都有关于洪水的神话传说。基督教文化中,洪水神话是神对人的罪行的惩罚和人类的自省,而我们的洪水神话却强调人对自然的抗争,强调自我拯救。相传在尧的时代发生了一场大洪水,大家一致推举鲧去治理洪水。他首先奔赴天庭,央求天帝收回洪水,还给人们安宁的生活,可是没有奏效;于是他采用“堵”的方法治水,把高地的土垫在低处,堵塞百川。然而治水9年,洪水仍旧泛滥不止。正当他烦闷之际,一只猫头鹰和一只乌龟相随路过,告诉他可以盗取天庭至宝“息壤”来堙塞洪水。鲧深知此举的罪责,但是看到受尽煎熬的人民,他义无反顾、排除万难,盗出了“息壤”。“息壤”果然神奇,撒到何处,何处就会形成高山挡住洪水,并随水势的上涨自动增高。天帝知道鲧盗“息壤”的事情后,派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在羽郊,取回了“息壤”,洪水再次泛滥。鲧死不瞑目,尸体3年不烂,天帝知道后怕鲧变成精怪,再次派祝融拿着天下最锋利的“吴刀”剖开鲧的肚子看个究竟。可是奇迹发生了,从鲧的肚子里跳出一个人来,那就是鲧的儿子禹。禹承父业,又历经9年,终将洪水彻底制伏。鲧的死不瞑目,不是因为顾及自己的生死,而是因为惦念自己的理想未能实现,治水还未成功,而人民仍旧生活在苦难之中。鲧不计生死,为了拯救人民而触犯天庭的大无畏精神,堪与希腊神话中为了将火种带向人间而冒犯宙斯的普罗米修斯相媲美。《山海经》中的神话言短意深,宏伟壮美,精卫、夸父、鲧、刑天等诸英雄尽管有着超乎常人的力量和意志,但他们所抗争的对手——大自然、统治者却更为强大和残酷。抗争的结果虽然是毁灭和失败,但他们那种不屈奋斗的英雄主义精神却是长存的。他们身上体现了先民征服自然、支配自然、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理想,所表现出来的悲剧美和崇高美则给后世文学以示范。先民的歌声——《诗经》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不学诗,无以言。——孔子这是两千多年前这块土地上流传的“民歌”——“之乎者也”,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都曾经这么说话,这么歌唱,后人却为他们缚上了沉重的枷锁,附加了太多的意义。其实,《诗经》中的“风”之于“雅”和“颂”,大概就像现在的所谓“通俗歌曲”,而把“国风”译作“中华民谣”应该是很贴切的。采风之作,众口相传,简单而真挚,就像席慕蓉的诗所说:“涉江而过,芙蓉千朵,诗也简单,心也简单!”《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前6世纪)五百余年间的诗歌305篇,最初称《诗》或《诗三百》,后来被汉儒奉为《诗经》。这些诗篇本来都是供人诵唱的歌词。《史记•孔子世家》中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表明《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诗经》分为《风》、《雅》、《颂》3部分。《风》有十五《国风》,诗160篇;《雅》包括《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包括《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这种划分,就是依据音乐特点的不同。《风》相当于周王朝统治下不同地区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15个地方上的土风歌谣,其中大部分产生于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雅》是指“王畿”(都城)之乐,因为这个地区被周人称为“雅”,同时雅又有“正”的意思,就是把王畿之乐看做典范音乐的意思。《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相传周王朝时,专门派有采诗人,他们到民间收集歌谣以了解民风民情,加上王室的乐官自己创造的乐曲和公卿的献词,经过挑选和加工整理,最后形成这三百诗篇。《诗经》的内容极为丰富,蔚为大观,展现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政治、经济、文化、世态人情、民风习俗莫不为其所包容。《国风》被普遍认为是《诗经》中文学成就最高的部分,因为它是各地的民间歌谣,反映的生活内容比上层社会的《雅》和《颂》更为广阔,生活气息更浓。周王朝以农业为本,反映农业生产的诗篇在《诗经》中占有很大的篇幅。农业劳动是极为艰辛的,然而更为艰辛的是农夫自己辛勤劳动的果实却被不劳动的贵族们占有。《豳风•七月》真实地记录了这些社会现象。其中写到农夫从正月开始修理农具,二月开始下田劳动,三月开始修剪桑树、割芦苇、收割农作物,乃至打猎捕兽、修场子、造酒等;即使农闲时,也得到城堡里给奴隶主服各种劳役。但是他们“六月食郁及跔,七月享葵及菽,八月剥枣”;“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吃的就是些野菜野果,“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辛苦一年,连过冬的衣服都没有。最后众人还要“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为奴隶主们高呼万岁。残酷的剥削和悲惨的生活必然引起农奴的觉醒和反抗,有不少诗篇描写了劳动者对统治者不劳而获的强烈控诉。《伐檀》中写道:“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中用反诘的语气质问统治者:“你们不播种不收割,为什么粮食却装满了几百囤?你们从不去狩猎,为什么各种猎物却挂满了院子?”最后运用反语讽刺统治者说,你们每天什么也不用干,却能得到那么多东西,真不是白吃饭的呀!《诗经》中最为动人的要数对纯真爱情的描述。首篇之《关雎》描写了一位少年对一位姑娘相见倾心,进而辗转求之,最后结为伉俪的整个过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第一行写主人公遇到一位容貌娇好、品德善良的姑娘,雎鸠鸟婉转的鸣叫触发了他追求这位女子的决心;第二行写他的执著追求;第三行写他求之不得后怅惘与苦闷的心情;最后两行写他追求成功后迎娶新娘时喜不自禁,兴奋地弹琴鼓瑟、敲钟击鼓。我们应该为这对佳配表示由衷的祝福,因为生活中更多的情侣由于社会礼俗或环境影响而无法结合,甚至连将心中挚情表白的机会都没有。《秦风•蒹葭》就是对这种惆怅心情的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萧索冷落的清秋,我们的主人公站在岸边渴望意中人的出现。然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不愿就此放弃,遂忽而顺流而下,忽而逆流而上,可是我们的“伊人”却始终是可望而不可即。《诗经》中写恋爱和婚姻的诗,或歌唱男女相悦之情、相思之意,或赞扬对方的风采容貌,或描述幽会的情景,或表达女子的微妙心理,或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内容丰富,感情真实,是全部《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赋即直接铺陈叙述;比是比喻,有明喻、隐喻之分;兴即起兴,有引起联想、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大抵《国风》多用比兴,《大雅》多用赋法。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经》具备了动人的艺术魅力。《诗经》主要采用四言诗和隔句用韵,但亦富于变化,其中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的句式,显得灵活多样,读来错落有致。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唱的特点,大量使用了叠字、双声、叠韵词语,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诗经》中的一些篇章工于描写,勾画出许多生动的细节。上面提到的《七月》写农家一年四季的生活,宛如一幅幅优美的民俗生活画。2.散文勃兴——先秦文学纂诸侯别说——《国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左氏《国语》,其文深宏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柳宗元《非国语•序》“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可谓家喻户晓,其主人公越王勾践以及美人西施的故事在我国浩瀚的文学画廊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故事叙述了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忍辱负重,悬苦胆于床头,不时品尝以提醒自己不要忘掉旧辱。经过十年生息,十年教训,终于报仇复国。他表现出的发愤图强精神,给后人以教益。这个故事见于《国语》中的《越语》。《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起自周穆王,止于鲁悼公(约前1000年—前440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事件。它没有记述详细的历史,而是以一些重要事件将历史串起来,并且以记载言论为主。其中《晋语》9卷,占全书近一半;《周语》3卷;《鲁语》、《楚语》、《越语》各2卷;《齐语》、《郑语》、《吴语》各1卷。关于《国语》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认为《国语》和《左传》同出自左丘明之手。但《国语》和《左传》两书在编写体例、语言风格上存在很大差异,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产生于战国初年,作者不详。《国语》的文学成就总体而言没有《左传》高,但其缜密、生动、精练、真切的笔法,在历史散文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详于记言而略于记事,将笔墨集中于对一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有向传记文学发展的趋势。其中《勾践灭吴》就是有代表性的一篇。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遣伍子胥为大将,领精兵攻打越国,越军大败。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士兵下令说:“凡是我的兄弟们,只要有帮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理国政。”大夫文种进谏说:“我听说,商人在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而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准备船,在有大水的时候则准备车辆,这样做就是想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马上派上用场。在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选拔谋臣与武士并供养起来,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却要急着到处找。现在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上了,才想起寻求谋臣勇士,怕是太晚了吧?”勾践说:“如果现在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哪能算是晚了呢?”于是就拉着文种还有范蠡等人一起商量,最后终于决定派文种去吴国议和。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与越国讲和,撤走了大军,勾践带着300个士人到吴国为奴,受尽了屈辱。3年后,夫差认为勾践是真心臣服,所以就把他放回了越国。勾践对越国人说:“我自不量力,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结果使你们流离失所,横尸遍野,这是我的罪过。我恳请你们允许我改变政策。”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娶老妇,老年不娶少妇,女孩子17岁还未出嫁者,男子20岁还不娶妻生子者,其父母有罪;孕妇临产,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还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飨,以示尊重。”这样连续10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家家存有3年的余粮。越国的老百姓都请求说:“从前夫差让我们的大王在诸侯面前丢脸,现在越国已经忍受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还故作姿态,推辞说:“从前打的那败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大家就不用为我打仗了。”老百姓们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大王,就像爱戴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作为臣下也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谁敢不尽其全力吗?请大王带我们再打一仗!”勾践就答应了,于是招来大家宣誓说:“前进的将得到赏赐,后退的则要受到惩罚。”越国上下同仇敌忾,于公元前482年利用夫差北上同晋国争霸的机会,一举攻破吴国都城姑苏,杀了吴太子友。10年后,越国再次攻占姑苏,夫差在姑苏山上自杀了。在勾践回国途中,范蠡携西施泛舟而去,而大夫文种不听范蠡隐退的劝告,结果回国不久被勾践赐死。《国语》一书,深厚浑朴,《周语》、《鲁语》尚矣。《周语》辞胜事,《晋语》事胜辞。《齐语》单记桓公霸业,大略与《管子》同。如其妙理玮辞,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还须以《越语》压卷。不祧之大宗——《左传》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史通》左丘明,复姓左丘,单字明,据说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鲁国的盲史官,与孔子同一时代。依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述,孔子作《春秋》,为使《春秋》主旨不被人误解,永不失真,左丘明据此书,撰成《左氏春秋》,一般通称为《左传》或《春秋左氏传》。《左传》成书后,是与《春秋》分开的,到晋代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才以传附经,合为一书,所以有人说《左传》是《春秋》的内传,《国语》是外传。又有学者把《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相配,合称“春秋三传”。现在一般认为《左传》为战国初期无名氏的作品。《左传》虽是一部编年体的史学著作,但仍应该说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著作。较之以前任何一部作品,它的叙事能力都有了惊人的发展。它叙事详细完整,并且富有戏剧性,将春秋列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叙述得头头是道,有条不紊,且能够兼顾情节的曲折生动,造成扣人心弦的效果。最为后人所称道的是它对战争的描写,比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鄢陵之战、长勺之战等规模宏大的战争。作者不是仅仅描写战争场面,而是善于将战役放在春秋争霸的宏大政治背景下展开,多从战争的起因写起,交代清楚各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然后描述战前的策划、准备和交锋过程,最后还要对战争的结果和影响进行分析,用简练的文笔将战争复杂的面貌铺陈在读者面前。秦晋崤之战见于鲁僖公三十二年和三十三年的记载,当时晋文公去世,秦国想趁机向东扩张自己的势力。当时秦国和郑国曾经结盟,秦国的杞子、逢孙、杨孙帮助郑国卫戍都城。杞子派人密告秦穆公说他们得到了郑国都城北门的钥匙,可以和秦军里应外合占领郑国。秦穆公遂派孟明视等3名大将偷袭郑国。出师之日,谋臣蹇叔向将士们哭道:“我只能看到你们出去,却见不到你们回来了。”因为他认为这样“劳师以远袭”是个战略上的失误。这就为秦军蒙上了一层阴云。当秦军路过周王朝都城洛邑北门时,本应该摘取头盔,下车步行以示对周天子的尊敬,然而他们只是下车走了几步装装样子。周朝王孙满观此情景说:“秦军轻而无礼,必败。”似乎预示了秦军的骄兵必败。当秦军到达郑国境内时遇到了郑国商人弦高,他一方面拉着自己贩卖的牛谎称是郑国君的使臣去犒劳秦军,一方面派人火速回郑国报信,秦军偷袭的计划破产,他们只能挥师西去。此时晋国正在举行国丧,他们被秦国骄横的做法所激怒,君臣上下决心要教训一下秦军。晋襄公亲自出征,在崤设下埋伏,秦军全军覆没。但是由于晋襄公的母亲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命令晋襄公将俘虏的孟明视等3名秦将放走。秦穆公得知3人生还,身披丧服出城迎接,自责说:“都怪我没有听蹇叔的话,这都是我的过错。”他恢复3人的职位,以图报复晋国。在整个战争中,只有“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一句是描写战争场面的,其他部分就通过“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秦穆公悔过”等小故事向人们展现了整个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场景。《左传》也非常善于刻画人物,描写出人物的个性及其性格的发展变化,如《晋公子重耳之亡》的故事。重耳刚开始流亡时,还是一个没有雄图大略的纨绔弟子,尽管是在逃难中,仍公子气十足。当经过卫国向农人乞食时,农人奚落了他们一番,最后给了他们一块土。他勃然大怒要用鞭子抽打老农,部下弧偃连忙劝阻说:“土是国家的象征,上天赐土这是好兆头。”他这才罢手。到了齐国,他受到了齐桓公礼遇,得娇妻姜氏和锦衣美食,就玩物丧志,忘记了报仇复国的大业,过了5年乐不思蜀的生活,最后还是姜氏和部下们把他灌醉后偷偷地运出齐国,酒醒后他虽极为恼火也无法返回。此后他们一行又周游了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最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返回晋国,登上君位。《左传》通过一系列曲折的故事为我们讲述了重耳由一个幼稚无知、贪图安逸的纨绔子弟,历经磨难,成长为老于世故、雄才伟略的大政治家的过程。他在晋文公十九年流亡,年逾六旬得王位,以其丰富的阅历和过人的智谋在诸侯争霸中脱颖而出。城濮之战战胜楚国后,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左传》所记外文辞令也很精彩,其代表要数《烛之武退秦师》一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者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整篇说辞不到200字,却紧紧抓住秦晋争霸的矛盾,剖析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告之秦惟有保全郑国作为在中原的“东道主”,才能牵制晋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还揭示了晋国东灭郑之后向西扩张的野心,靠三寸不烂之舌轻而易举地瓦解了秦晋两大国的联盟,保全了郑国。至今读来,仍让人拍案叫绝。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和戏剧出现得很晚,但是对事件和人物的深入刻画等小说的基本要素在历史散文中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左传》尽管为史家著作,但其以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和细致生动的描写滋养着后人。长短纵横之术——《战国策》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战国策•东周》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刘向战国是一个波澜壮阔、风起云涌、自由活跃的年代。在此间活跃着的是那些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谋臣策士们:苏秦逐个说服六国参与合纵,张仪离间齐楚实行连横,范雎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大战略,唐雎为安陵君使秦雄辩滔滔而不辱使命等。他们凭着犀利的口才,说服了君王、显贵和政要,其说辞或辨丽横肆、大义凛然,或旁征博引、条理分明,或迂回曲折、玄机深埋,或危言耸听、故作惊人之语。而记录这一切的正是彪炳千古的《战国策》。《战国策》作者不详,是由秦汉年间的辩士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开始时名为《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西汉末年的刘向整理宫中书籍,将这六书所记归入十二国别中,为其定名《战国策》,同时“战国”作为那段纷纭复杂历史的名称也由此而来。《战国策》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总共33篇,按国别记述了上接《春秋》,下至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段时间的历史,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来反映战国时期的政治、外交情况。尽管习惯上我们把《战国策》同《左传》、《国语》同归于历史著作,但它不是对战国时历史事件的描述,更多的应看做策士游说的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小故事,其情节很难说符合历史史实。《战国策》中所收策士的纵横之论,反映了战国时的社会风貌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重大活动,生动地记载了他们机智善辩的生动形象,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冯谖客孟尝君》是其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篇。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另外三位是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和赵国的平原君)之一,他以门下宾客三千而闻名于诸侯。开始时,冯谖自称“无能”、“无好”,孟尝君无法仔细观察,就给他低等门客的待遇。冯谖对此非常不满意,从而用奇特的方法为自己争取地位,书中是这样描述的: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普通门客不满足于自己的地位,要么忍气接受,要么直接去向主人乞求。冯谖既不想埋没自己的才华,更不想低三下四地去乞食,所以三次弹长铗而歌,不卑不亢,向孟尝君表达自己的心曲。尽管其他门客对他极为不满,却显示了他卓尔不群的独特人格。《战国策》还有很多篇幅热情讴歌了几位侠义志士的豪情壮举,例如战国四大刺客:要离、专诸、聂政、荆轲,还有挺剑要挟秦王的唐雎等。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战国末年,秦国即将灭掉六国。燕国太子丹为了阻止秦国,便向太傅鞠武请教,太傅不同意对抗秦国,认为那样只有自取灭亡。恰在此时,触犯了秦王的秦将樊于期逃到燕国避难,鞠武看到燕秦对抗之势已成,只能向太子推荐田光,田光因年迈又向太子推荐了老友荆轲。荆轲的出现可谓曲折,同时也是一种铺垫,暗示着荆轲必不同凡响。后来就是一连串的准备工作,期间田光为了激励荆轲自刎而死,樊于期为了能使荆轲取信于秦王而献出了自己的首级,太子丹花重金为荆轲购得一把匕首。荆轲终于踏上征程,众人为其送行,来到了易水河边。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人们知道荆轲此去必不能生还,所以穿白衣、戴白冠,生离就是死别。秋风萧萧,易水生寒,勇士明知一死却从容赴死的献身精神笼罩着大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曲侠肝义胆的勇士悲歌荡漾在燕赵大地上空。《战国策》还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又浅显易懂,都是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诸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南辕北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亡羊补牢》等,为历代人们所传诵。《战国策》文笔优美,叙事生动形象,秦汉著名散文家贾谊、晁错都受到它辞采华丽、铺排夸张的风格的影响;它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人物形象的描绘,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战国策》中运用的工整的对偶和排比句法及主客对答的写法,也为汉赋所继承;宋代的苏洵、苏辙、苏轼的散文都受到它的影响。柔弱胜刚强——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第2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老子》第8章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高在谈到《老子》这本书时说:“《老子》许多年来一直是我的床头伴侣。其意义永无止境,通常也是不可思议的。例如,当我研究心理学时,它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作为一个研究组织机构的专业人员,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许多有关政治和领导的知识。我把它作为最喜爱的礼物送给身为企业家和高级经理的朋友们。这本书道出了一切。”《老子》其实是一部用韵文写成的哲学诗,短短不过五千言,却蕴涵着深邃丰富的思想,洋溢着玄远浪漫的情致,凝结着荆楚之地哲人的智慧,是中国古文化的一枝硕果累累的哲学之花。从对后世的影响来说,《老子》为此后的中华文化创造提供了一个可以不断阐释、生出新意的“文本”。《老子》的作者即老子,现在一般多认为是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他生活的时代约与孔子同而稍早。他是一个见闻广博、知识丰富、思想深沉的学者,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周礼》,他晚年隐居著述,著成《老子》,开创了先秦道家学派。今天流传的《老子》一书,共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篇,下篇为德篇,汉代以后又被称为《道德经》。据现代学者考证,《老子》可能是道家后学根据老聃的思想言论记述、整理、加工而成的,约在战国初年成书,以后又有不同版本流传。然而不管怎么说,《老子》代表了先秦时期的原始道家思想是确定无疑的。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与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样,都生活在春秋末期,都对当时的社会大变动持比较保守的态度。但他又与孔子不同,他没有那种修己治国的政治抱负和游说谋官的积极性,而是力图置身于社会大变动的激流旋涡之外,冷静地思考宇宙人生,任凭自己的思想在天地、古今之间遨游,从而讲出了一番关于“道”的“玄之又玄”的哲理。正是这样,他的哲学思想既含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又具有较高的思辨色彩。在哲学思维水平上,老子比孔子更胜一筹。《老子》的哲学思想最显著的特点,是第一次把“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并予以系统的论证。被《老子》所尊崇、所景仰的“道”究竟是什么呢?在《老子》看来,这个问题是难以回答的。《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认为“道”如果说得出来,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叫得出来,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名。尽管“道”无法用语言表达,但《老子》还是对“道”作了各种描述和说明。《老子》认为,“道”不同于经验世界的具体事物,不具有可感知的物象,是一种叫做“惚恍”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因此,“道”是超经验世界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又可以称为“无”。“道”之为“无”,实际是相对于“物”之为“有”而言的。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只把经验世界的具体事物看做“有”的话,那么作为非经验世界的“道”只能被看做“无”。“道”与万物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正因为“道”不同于万物,是与“有”相对立的“无”,因此它能成为宇宙根本,成为万物得以衍生的本原和赖以存在的根据。“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为万物得以衍生的本原和赖以生存的根据,“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存在,而万物则是暂时的、有限的存在。从这些描述和说明中可以看出,《老子》所讲的“道”,既是哲学意义上的最高本体,又是科学意义上的宇宙本源,更是人之为人之道。由于古代哲学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老子》不可能自觉地将这些区分开来。尽管没有进行这种区分,但《老子》所提出的“道”毕竟为古代中国人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与经验世界不同的超经验世界,把人们的思维引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老子》的这些思想,在战国时期分别为庄周学派和稷下道家所继承和发扬。先秦道家思想,特别是老、庄思想,对先秦以后的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编辑推荐

《知道点中国文学》是余秋雨作序,鼎立推荐中国人文素质必读书,是北大青年学者数十年读书心得完美呈现。介绍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文学内涵,点面结合,通俗易懂,落脚点虽然宏大,着眼点却是谦虚俏皮,图文并茂,带你领略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知道点中国文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2条)

 
 

  •   这套书很棒,彩图版,附有大量彩页,人物肖像、名画名帖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书中所介绍之内容确为中国文学之常识,非常适合小学高段和中学生阅读,可视为孩子们的中国文学辞书。让孩子们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文学之含蓄优美!实属同类书籍中的佼佼者了。成年人也不妨拿来查漏补缺。
  •   中国人文素质必读书!写的很通俗易懂。
  •   读了此书确实知道的多了点。
  •   这套书不错,非常适合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语言生动,我给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买的。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的课外书非常难找,这套书难易程度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读。除了给孩子看自然科学方面的课外书之外,读点人文方面的课外书也是应该的和必须的。
    另外,我自己看了也长了不少知识。
    不足之处在于全套不同书之内容有重复。
  •   作为初中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导读挺不错。
  •   简单了解中国几千年文学历程著作,是本好书
  •   这是余秋雨写的序呢 很好的给我们普及了文化常识
  •   内容简单,知识丰富,适合普及文学常识。
  •   应该可以用到写作里
  •   老师推荐的书,书的内容不错,但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早点。
  •   非常实惠的书增加小孩的文化素养
  •   已经看完了,觉得非常不错,对于初学者帮助很大。
  •   本人还没有拜读,到货后就让同事借去看了,说是不错。
  •   不错的一本好书,言简意赅。
  •   还可以,感觉不错
  •   普及知识,比较基础
  •   书不错,看完了,收获不少,很经典
  •   书的质量不错,物超所值。
  •   好多以前上学的知识都忘了,再买来看看
  •   给孩子看的。语文书。很棒。
  •   很好的书。适合不同年龄层的人品读。
  •   面比较全,如果内容能再详细一点,就更好了
  •   中学生读读很有益。我喜欢。
  •   刚买这本书的时候有些迷茫,不知道这本书中会写出怎样的我们所不知道的中国文学,怀着好奇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来看的时候,才发现,真的有些文学是我不知道的,有些读起来还小有吃力和不解,看来,我五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中国文学博大精深,小学生读起来吃力,需要家长解释。
  •   本来是打算送朋友孩子的书,可惜书的纸张不怎么样,而且书还有破损,所以只有留下来自己看了,还可以,遗憾的是介绍的过于简单,有点泛泛而谈的感觉,内容丰富点就好了。适合中学生读读
  •   这本书买来当天看了将近一半,内容不算全面,真的只能是知道一点,本来也是当做书目来买的,作为自己今后学习的路标吧,对我挺有帮助的,满意!
  •   内容略微少了点,但还是具有可读性的
  •   总体还不错,个别地方有小失误,吏和史之类的,无伤大雅。
  •   书的封面不是太喜欢,不过内容还行
  •   内容给初中生当课外读本还是不错的,简单易懂。
  •   赞一个,有点简单,可谓普及一下而已
  •   榨过汁的甘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