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同的困境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法) 格罗塞  页数:91  字数:8000  译者:王鲲  
Tag标签:无  

前言

  多米尼克·什纳贝尔(Dominique schnapper)在他杰出的评论文集《社会学的理解》(La Comprehension Sociologique)当中回应了皮埃尔·布迪厄高傲的断言,该书结尾引用了这一断言:“现代社会不是由相互层叠、边界清晰的群体构成,而是由同时具有多角色、多参照标的个体组成。根据社会条件和历史情境,他们根据自身个体或集体的以往经历来选择参照和身份认同的不同形式……现代社会建立在人们的流动之上,建立在他们忠诚或背叛的多元性之上,建立在他们身份的多元性之上。”不幸的是,在当今世界,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了身份缩减趋势的变迁。身具多元属性的男性和女性退缩到某一个身份当中,这种身份有的是外部因素强加的,有的是由排他性归属感激增造成的。  无论是主动追求还是被迫塑造,有限制的身份认同几乎总是建立在一种对“集体记忆”的呼唤之上。而这仅仅是把一种传递(untransmis)变为了一种获得(unaequis)(参见本书第二章)。

内容概要

  我是何人?我们又是谁?谁来定义“我们”呢?我们认定“他们”是什么人?界定“他们”的基础是什么?每个人都有着多重身份,无论是在社会、机构和组织内部的经历中,还是其在跨国空间内。身份的概念影响到人类群体构思和组织他们未来的方式,即对政治事务的组织。在当前身份问题日渐凸显之际,对此进行深思熟虑就显得尤为可贵。

作者简介

[法]阿尔弗雷德·格罗塞,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教授,兼法国《十字报》和《法兰西西部报》政治专栏评论员,曾获得过法国道德与政治研究院大奖。

书籍目录

第二版序言引言 我们将谈论什么?第一章 政治身份认同 国际层面 合法性与政治生活 社会与经济第二章 记忆与影响 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 教育:解放却不排斥 媒体的认同型力量第三章 案例:“欧洲身份”第四章 身体与精神 先天与后天 给予的死亡、获得的生命 性与爱结论 以何名义?

章节摘录

  在我看来,我的身份是我属性的总和——另外,我希望,还要加上一个综合与主导它们的某种东西。每个属性,每一个身份认同行为都呼唤着我不断地根据概念去扪心自问。  在表面意义上:我的社会融入怎样在我身上体现?可验证的客观观察能占据多大部分?出自将现实转化为形象的臆想又占了多大比重?  在第二层意义上:在整体社会内部,特别是代表我、在我看来有权(或者篡权)替我说话或者替我某个身份说话的政治社会,情况又如何?  为了试图理解身份是什么,完全不可以对初步观察结果浅尝辄止。长久以来,对事实观察的表现和诠释对于无论是来自外部的定义还是自身的定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创造了男人和女人”,《圣经》中如是说。每个人都承认,两性之间存在差别。但是,对于希格蒙德·弗洛伊德而言,应当根据女性没有阴茎这一不幸的观察结果来诠释女性:其身份的卑微性是显而易见的!如此,对我来说,我的雄心和社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用我无力去创造生命(无法生孩子)来解释,除了能释放一点点精子之外:每当我陪产的时候,我的男性身份就变得处于劣势!  但是,根据女性的生育能力来界定女性,这是限制性和残损性的观点!宗教在这一问题上应该对过去和现在负很大责任。然而在今天,抛开所有的宗教影响不说,作为母亲的女性在职业生活中、在企业中还是遭到歧视,即便她自幼不再受到男尊女卑观念的束缚。在危急时刻,社会之形象中,男性身份始终处于优先地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身份认同的困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4条)

 
 

  •   身份认同这个问题我倒想了很久,也正因此才买这书的。不过我更多的是基于个体意义上的自我追问,而不是像这书谈的在政治领域的身份认同那样宏大。反正翻译的书,总有点怪怪的。
  •   身份认同的问题无处不在。在中国,认同问题也尤为突出。本书在欧洲背景下对此展开了全面的研究,极具有启发性。说实话,就中国的情形,我们很少看到这样的力作。
  •   身份认同的困境 好书啊质量很好的书,邻居搞哲学 的,让我帮她购买的邻居说当当搞活动时一定要大量购书超便宜,质量也超好要我一定要给个全五分,超好评谢谢当当啦
  •   身份认同是大时代最具挑战性的话题,没有之一。
  •   舆论媒体的宣传效果对自我角色的认定的影响
  •   还是回归到当初的哲思: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哪里?而我们的任何解答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   法国人的思维方式,不错的学术著作
  •   里面问题现实而尖锐
  •   理论性蛮强的,可以看看!
  •   还没有度,但是因为写论文要用,就买来了。价格很合理。
  •   有启发意义的书,值得购买
  •   看了,有思想。有一章节对我帮助很大。
  •   内容不错,正在学习。
  •   身份,是一个人的标签,标明了财富、权力和地位,甚至确立了他的行为准则。一个人在不同的范围内,便会有诸多不同的身份,要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行为,才能合乎自己各个身份的要求。这就带来了认知上困境,什么时候是什么身份?

    最早我看成龙的《我是谁》时,对这个问题曾经有过一点肤浅的见解,在看了《伯恩的身份》后,联系到社会心理学的内容,又进行了一番更加深入的思考,但并没有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且这些思考都是围绕着我自身的生活去展开的,就是自己的家庭身份、工作身份、社会身份以及在不同时点的转换和由此产生的不适应等等,没有从更高的政治、归属层面上去思考身份的意义,以及造成这些身份的由来。然而,我对于思考身份的这份兴趣却保留了下来,所以,在当当网上看到阿尔弗雷德·格罗塞的《身份认同的困境》时,就毫不犹豫的下单买入了。

    阿尔弗雷德·格罗塞是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教授,还是《十字报》、《法兰西西部报》政治专栏的评论员,曾获得法国道德与政治研究院大奖。他的这本《身份认同的困境》是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推出的《公民丛书》中的一本。

    他把薄薄的一百来页的书分成了六个部分。以引言中 “在我看来,我的身份是我属性的总和——另外,我希望,还要加上一个综合主导它们的某种东西。每个属性,每一个身份认同行为都呼唤着我不断地根据概念去扪心自问”这句话来点明全书主旨。然后就对政治、法律、集体和个体记忆、所受教育、接收媒体以及个体的具体条件等诸多因素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展开了分析,还以欧盟为例,对政治变动造成的人们身份认同的交错进行了具体说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分析身份认同和自我身份认同的困难上,要想保持协一致性,就必须参与到对归属性群体之未来的引导和掌控尝试中去,那是一种政治参与、真正的公民参与。

    事实上,说了那么多,我印象最深并且更加认同的还是他在引言开头引用的多米尼克·什纳贝尔评论文集《社会学的理解》中的那句话:现代社会不是由相互层叠、边界清晰的群体构成,而是由同时具有多角色、多参照坐标的个体组成。根据社会条件和历史情境,他们根据自身个体或集体的以往经历来选择参照和身份认同的不同形式……现代社会社会建立在人们的流动之上,建立在他们忠诚或慈善的多元性之上,建立在他们身份的多元性之上。

    事实就是这样。在《私人生活史》中,菲利浦·阿利埃斯认为,因为私人生活与公共空间界限的日渐清晰,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权力与义务的日渐明确,造成了生活面貌的不同。换种说法,正是因为在两者之间的身份不同,才会有不同的权力与义务。实际上,只要一说到身份,就只能是社会化的,因为身份就是一个人借以和他人区分开来的标签,必须要找到的群体归属,和相对于他人以及社会群体坐标中的位置。在封建社会,阶级分层明显,社会关系简单,私人与公共的界限非常清晰,因而人们的身份也很容易确定,他的行为准则也随之确定,甚至一出生就已经打上了烙印。象我们现在填表时还经常遇到的“成份”,就是出身,就是这一思想的残留。应该说,一个人仍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身份:私人的和公众的,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准则。

    从私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属于家庭,属于朋友。我们的身份可能是儿女、是父母、是兄妹,在他们那里我们获得了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会是父母全心疼爱的掌上明珠,会是儿女赖以依靠的参天大树,会是兄弟姐妹互相帮助的桥梁。当然我们还会有自己的私人朋友,有情人、有知己、有泛泛之交……这又是一个层面,我们要对不同的人负起不同的责任,付出不同的情感,采用不同的交往方式。

    从公众的角度看,我们被动或主动的加入到形形色色的社会集团中,给自己加上了不同的标签。属于国家,属于一个民族,属于一地域,属于一个小的单位,同时,也会因为自身记忆的不同主动的寻找一种身份认同……还会因为自身条件的不同被被动得给划分到不同的群体,取得不同的身份,比如因为会开车,有了司机的身份,因为有高血压,而被赋予了高血压患者的身份,因为没钱,被划归穷人行列……甚至因为所到场合不同,身份也会有变化,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随之而来的,是我们本身存在的意义的改变。就象戏剧中的脸谱一样,你是啥人就得穿啥衣,画啥妆,唱啥词……作为国民,要爱国,对小日本要有彻骨的仇恨,作为汉族,对少数民族不能歧视,作为下级,对上级要尊重……

    而现实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社会分层越来越细,相互交错越来越多,层与层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甚至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空间的分野也不再清晰,私人与公众两者之间也在相互渗透,社会情境交互越来越频繁,层次越来越复杂,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就象多米尼克·什纳贝尔说的“由同时具有多角色、多参照坐标的个体”,这带来了身份认知的困难。在生存场景频繁变换中,我们的身份不断改变,我们的行为准则也在改变,需要我们自己去调整,去适应,然而有的两种身份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与之相应的行为准则之间可能会打架,更需要我们有着极好的应变能力,有的时候简直就是疲于应对,疲于奔命。如果哪个时候我们不能再看清眼前的状况, 无法再找准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该如何把握自己身份变换这个“度”,感到眩晕,那肯定就是人格分裂找上门来了。这样的人轻则被人讹为不懂规矩,不合时宜,重则被人群排斥,造成边缘化造成压抑、愤懑和仇恨,造成分裂,最后可能仇视社会。我想,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精神分裂症和这种人类身份的多变与交错有着密切的关系吧。

    在这个一方面日益模糊,一方面又日益精确的不断变化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多重性的,多样化的,随时都会陷入身份认知的困境。所以,确定自己的身份成为头等大事,这关系我们在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定位,关系到我们如何融入这个社会,关系到我们所需要采用的生存法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未来,真的是——人生不是糊涂戏,身份方为大问题啊。
  •   当阶级、文化、历史的分析淡出西方学者的视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前者,当问题、品味、身份、场域成为政治社会生活的主题时,我们的思考不能禁锢。本书翻译还是不错的,不过要考虑到多学科的思维习惯,毕竟我们的理论基础是不同的,学科语言决定了理解力,同时还要有中国气派和作风。
  •   身份一般只是一个外表皮,内在的还是情感和思想问题,身份认同困境是人的内在世界的困境。
  •   清楚自己对自身期许和认同,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一步
  •   内容是推荐的,但表述方式还是生涩了,也许是翻译的问题。
  •   任何社会都会遇到我是谁的问题,所以不敢到什么时间这个问题都值得探讨
  •   已经看完,很简洁,有启发性
  •   一本好书需要静心凝神的阅读,国外学者的很多书都是既严谨,但又不同于中国许多学者的冗长与乏味。
  •   可能是对法国哲学流派以及法国社会理论的主流问题不太熟悉的原因,有些章节我没读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写。
  •   留下闲来翻翻
  •   薄了一点,内容还可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