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中国经济增长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胡琳琳  页数:170  字数:161000  

内容概要

发展经济学认为,健康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胡琳琳所著的《健康与中国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尝试对健康在中国经济增长以及地区差距中的作用进行一个探索性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健康与经济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在一个改进的宇泽一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对健康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数理分析。《健康与中国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了健康在中国经济起飞中的作用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健康水平的提高是1980年后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来源,地区间居民健康差距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于健康”的战略,以促进中国经济的长远增长和人民福利的改善。

作者简介

胡琳琳,女,1979年生,山东人。1997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1年7月毕业并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99年9月开始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辅修经济学,2001年7月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01年9月免试进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6年6月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12月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卫生与发展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与人口系做博士后研究员。2010年2月进入国家行政学院工作,现任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健康与发展、卫生体系、烟草税收等。

书籍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疾病与社会发展:历史的观点
1.1.2 发展观的嬗变:健康的发展观含义
1.1.3 中国的现实:协调发展
1.2 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第2章 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框架
2.1 健康的概念和测度
2.1.1 健康的概念
2.1.2 健康的测度
2.2 健康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2.2.2 健康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
2.3 健康与经济增长:基于宇泽一卢卡斯改进模型的分析
2.3.1 一个改进的宇泽一卢卡斯模型
2.3.2 健康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健康在中国经济“起飞”中的作用
3.1 中国人口健康发展的历史轨迹(1949—2000年)
3.2 文献回顾
3.2.1 关于健康与经济增长的跨国经验研究
3.2.2 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
3.3 经验模型的建立
3.3.1 增长账户分析法和增长回归分析法
3.3.2 纳入人口转变因素的增长回归模型
3.4 变量和数据来源
3.5 回归结果分析
3.5.1 初步回归分析结果
3.5.2 对模型中内生变量的处理
3.5.3 对时间虚拟变量的处理
3.5.4 对教育变量的处理
3.6 对中国经济“起飞”来源的分解
3.7 对健康在中国经济“起飞”中作用的讨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健康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4.1 文献综述
4.1.1 对地区差距发展趋势的测量与评价的研究
4.1.2 对地区差距成因的研究
4.1.3 对上述研究的评价和本研究的目的
4.2 人口健康水平的地区差距
4.3 健康与地区经济差距的计量分析(1980—2000年)
4.3.1 基本分析框架和数据来源
4.3.2 回归结果分析
4.4 省际数据与跨国数据的混合分析
4.4.1 两组数据的合并
4.4.2 回归结果分析
4.5 不同性别年龄群体健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投资于健康的战略和政策选择
5.1 中国人口健康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5.1.1 可预防疾病的负担沉重
5.1.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日趋加剧
5.1.3 新发、重大疾病的威胁严重
5.2 投资于健康战略的目标和原则
5.2.1 中国的卫生基本国情
5.2.2 投资于健康的核心目标和基本原则
5.3 投资于健康的综合政策框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与卫生相关的千年发展目标、具体目标和指标
附录B 各地区出生时预期寿命
附录C 中国卫生总费用筹资构成(1978—2002年)
附录D 各地区健康风险指数(1995—1999年)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经济体不断提高其生产能力从而生产出更多的产出的一个过程。它通常由一个经济体的真实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来衡量。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决定经济增长的要素有三个:物质资本、劳动力和生产率。生产率主要是依赖于技术进步,而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技术进步等因素是外生于经济体的,是给定的。这就使得经济增长依赖于外生的技术进步,无法实现内生的增长。出于对这一结论的不满,“新增长理论”更多地强调了经济实现内生增长的可能性。其中,人力资本被认为是能够导致经济内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能够促进技术进步,或者改变边际报酬递减的情况。 理论上第一个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并加以研究的是有“人力资本理论之父”之称的舒尔茨。舒尔茨(Schultz,1990)在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发现,单纯从自然资源、实物资本和劳动力的角度,不能解释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统计数据,它认为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除了已知的自然资源、物质装备、劳动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这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 贝克尔(Becker,1987a;1987b)是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另一主要推动者。根据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会提高个体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的生产率,个体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有投资于其自身的教育、培训和健康的动机。但这些投资是有成本的,会与消费和其他投资形成竞争关系,经济人实际上就要在不同的投资和消费之间做出资源配置的决策,从而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还有一些研究主要是对人力资本的作用进行了一些经验分析,当然,这些研究大多数是用教育来表征人力资本。例如,丹尼森(Denison,1985)计算了美国1929—1982年经济增长的来源,认为其中约1/4可以由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来解释。这一观点得到了Griffin and McKinley(1992)的支持。他们认为发展战略应该把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并不是说要忽视增加对物质资本的投资,而是要改变投资的重点。其理由是:首先,一般来说,对人的投资其回报不会低于其他形式的投资;其次,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比对物质资本的投资更加“经济”,不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最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的收益在人群中的分布比其他形式的投资收益更为均衡一些。也就是说,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将有利于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并且有利于公平地分配经济发展的成果。

编辑推荐

《健康与中国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尝试对健康在中国经济增长以及地区差距中的作用进行一个探索性研究。发展经济学认为,健康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作为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健康与中国经济增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