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出版时间:2005-05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爱・摩・福斯特  译者:巫漪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位出身英国书香之家的中产阶级淑女露西在弗洛伦萨旅行时,遇到英国青年乔治,乔治对她的倾慕令她禁不住心动,当露西与乔治在英国重逢后,露西的真情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她冲破传统,解除既定婚约,选择了跟她相爱的乔治,有情人终成眷属。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也成为影史经典。

作者简介

爱・摩・福斯特(1879-1970)是20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有《印度之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等。

书籍目录

序言 索天章
第1部
贝尔托利尼公寓
在圣克罗彻,没有带旅游指南
音乐、紫罗兰与字母“S”
第四章
一次愉快的郊游中可能发生的种种事情
亚瑟・毕比牧师、卡斯伯特・伊格副牧师、艾默森先生、乔治・艾默森先生、埃莉诺・拉维希小姐、夏绿蒂・巴特利特小姐与露西・霍尼彻奇小姐乘马车出游去观赏山景:由意大利人驾驶马车
大家归来
第2部
中世纪的遗风
作为一件艺术品的露西
作为一位幽默家的塞西尔
在维斯太太的陈设齐全的公寓里
第十二章
巴特利特小姐的锅炉是如何令人厌倦的
露西勇敢地面对外部的局势
内部的灾难
对乔治说谎
对塞西尔说谎
对毕比先生、霍尼彻奇太太、弗雷迪以及仆人们说谎
对艾默森先生说谎
中世纪的结束
看得见风景,找不到房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0条)

 
 

  •     读外国书总有种隔膜感,读不懂,读不爽。最开始我以为是翻译不到位,后来读翻译大师的作品也是如此。终于有一天,翻开《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作者带领我用英国思维走进那个故事,居然读得十分顺畅,乃至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才明白,中国人读外国书,最大的隔膜不是文字,是文化。
  •     在《窗外有蓝天》中福斯特描写了年轻姑娘露西·霍尼彻奇如何在两个男人之间做出终身大事的选择。戴眼镜的塞西尔·维斯出身良好,学富五车,开口闭口贝多芬和古代典籍。乔治·爱默生缄默古怪,爱好裸泳和强吻心上人,还有个满嘴社会主义理论的铁路工人父亲处处跟着。
      
      作为布鲁姆斯伯里学派的边缘成员,福斯特被称为最爱用象征手法的小说家之一。“窗外有蓝天”(原书名直译为“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全书将露西的抉择比喻为“室内”或“室外”——显然塞西尔是“室内”的一切,钢琴、古董和学术著作,而乔治是“室外”的,是小池塘边自然裸露的大卫的身体和意大利原野间浪漫一吻诸如此类。最终连塞西尔也不得不承认,露西是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而自己只是屋内的刻板物体而已。露西总归要投向自然的怀抱。
      
      在福斯特小说中,一种反工业化的口味徘徊不去——事实上,尽管出身自中上阶级,又在剑桥大学里过了大半辈子,福斯特本人同情无产阶级,带有某种人道主义式的“软弱”,加上多少有一点反英美精英主义的情绪——他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我为了我的朋友,可以背叛我的国家”——福斯特是名同性恋者,然而他的文学地位在死后持续下滑,倒并不是因为性取向,而多多少少是因为其个人政见,有悖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后的欧美主流思潮。
      
      福斯特一生对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异常谨慎。带有自传色彩的同性恋小说《莫里斯》写于早年却在死后才出版;此书中他重新开始了“室内与室外”的叙述。主角莫里斯在剑桥大学就读期间和同窗克莱夫产生了同性恋情,但此后多年一直维持柏拉图的关系。克莱夫是一个微显古板和怯懦的世家子弟,不愿意打破社会观念的束缚和莫里斯长久在一起。出人意料之外的是,莫里斯和克莱夫家的男仆阿列克却互相吸引并发生了肉体关系。
      
      在《莫里斯》未经说破的隐喻中,克莱夫属于“室内”,属于上层阶级或死的物品,而阿列克才是“室外”,是活的人和自然世界。福斯特再一次让他的主角选择了窗外;而室内摆设再美也令人窒息,是不能要的。
      
      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莫里斯》和《窗外有蓝天》是同一主题的不同变奏而已。事实上,福斯特在三四十岁年纪写下了数本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之后便停止了小说创作。他后来的影响力来自于演讲、政论文章和文艺评论,但小说这一彰显他文学创造力的形式却过早地被他抛弃。文学史研究者们认为这和他本人的性取向相关——当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写简·奥斯丁和乔治·艾略特式的异性恋家庭爱情故事,而社会又不给予像《莫里斯》这样直抒胸臆的作品空间时,他只有黯然停笔。
      
      《窗外有蓝天》中,包括乔治在内的几个男性角色一道前往一处小池塘游泳,恰好露西和其他几个女眷路过,乔治赤裸身体向露西行礼致意。这一章节,就如同福斯特《天使所不敢涉足之处》书尾的扭打和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中摔角练习,被批评家指出有明显的性暗示。如果读者考虑福斯特本人的性取向,那么这一章节也很容易被读出某种同性性幻想的意味。
      
      我们并不难假设,福斯特在撰写《窗外有蓝天》时,多多少少仍怀有一丝同性恋者的敏感心态。不仅仅是莫里斯——露西也可以是福斯特本人。《窗外有蓝天》只是一个结构更完善的、更受读者喜爱的、异性恋版本的《莫里斯》而已。福斯特本人的口味、他本人在“室内”与“室外”间的经典矛盾从一而终。
      
      值得玩味的是,读者其实不难发现,莫里斯的选择比露西的选择来得更为容易。假设生活在一九零八年的“你”必须要在两个人之间做出选择,一个一文不名,另一个出身豪门、收入颇丰。我们似乎不得不挫败地承认,在这关键时刻(尤其如果你其实倾心一文不名的那一个),“你”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女人,成为了做出正确选择的关键条件。
      
      莫里斯是一个男人,有说不上多好但也能维持生计的职业。他当然可以选择阿列克,哪怕后者只是一个男仆,而且全家亲戚都已移民阿根廷,因为莫里斯自己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生存的能力。哪怕再糟糕他们也可以去森林中砍柴谋生——福斯特曾经设想了两人成为伐木汉、双双隐居山林的结局,不过后来出版的小说中这一结局被删除。
      
      但我们可怜的露西·霍尼彻奇是也只能是一位淑女。在上个世纪初的英国,假如乔治没有一份像样的工作,两夫妻难以过上好日子。露西不可能担任男性可以担任的工作,她顶多只能补补袜子帮补家用而已(在小说结局处她倒真是帮乔治补袜子了)——何况露西被视为好人家的闺女,碍于颜面也不敢学卓文君沽酒。在英国废除长子继承制的1925年以前,这样的女儿甚至连父母的遗产也拿不到多少。
      
      在《窗外有蓝天》中福斯特始终以乐观主义者的姿态出现。说到底,这位男同性恋作家终究未像保守派的简·奥斯丁一样触及金钱与婚嫁关系的微妙之处。
      
      布鲁姆斯伯里的核心人物,现代派小说的中流砥柱维吉尼亚·吴尔芙在代表作《达洛维夫人》中也描述了类似的故事。女主角克拉丽莎在年轻时有两个追求者,稳重可靠但略显木讷的理查德·达洛维,和聪明绝顶的知己彼得·沃什。彼得并不是一个福斯特式的无产主义者;他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立志要周游世界。克拉丽莎明显感到理查德·达洛维是那个能给她提供安稳家庭的人,而彼得再好也永远不够靠谱。克拉丽莎成了“达洛维夫人”。几十年后,达洛维先生是国会议员,而彼得从印度归来,依然迷人,却一事无成。
      
      吴尔芙在她的窗前显然更具备一种自我保护般的女性视角。福斯特可以不考虑的事情,吴尔芙不能不考虑。哪怕她的克拉丽莎一辈子忘不了彼得·沃什,她还是非得嫁给理查德·达洛维不可。哪怕吴尔芙喜欢在布鲁姆斯伯里的小圈子聚会上穿着波希米亚服装跳来跳去,在这一问题上,她仍然向精明而传统的简·奥斯丁靠拢。
      
      可是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窗外最终怎样了呢?他一生未婚,长期伴侣是一位已婚的警察——他跟他妻子也很交好,最后以九十一岁高龄在警察夫妇家中去世。维吉尼亚·斯蒂芬嫁给了犹太人伦纳德·吴尔芙,后者对前者照料备至,但双性恋的她据说一生和丈夫未有过性生活。简·奥斯丁终身未嫁。
      
      盖棺定论倒不是必然的。没有人知道最终回到宴会上的克拉丽莎·达洛维是否真的幸福;就连她自己也是不知道的。
      
  •      露西是一位英国中产阶级的少女,在意大利结识了性格简单到有点粗俗的艾莫森父子。当小艾莫森,乔治吻了露西后,露西匆忙逃离。回到英格兰后,露西同风度翩翩、富有学识的塞西尔订婚,而艾莫森父子也正巧搬来。在老艾莫森的指点下,露西终于认清了自己的想法,同乔治牵手终老。
       本书的原名是A Room with the View,很有机心。View有两种解释,风景和观点,在这里可以同化。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浅层意思当然是指露西和乔治第一次相遇时,露西从艾莫森父子那里换来的那件带有风景的房间。但福斯特更多的是想表达乔治本人是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他使得露西的思想更加圆满成熟。
       福斯特的笔下功夫很细腻,但是两个主角却并不突出,尤其是乔治,始终感觉是蒙在雾中,不知确切形象。
      
  •     撸完同名电影,就很好奇这些优美的镜头和细腻可爱的情感回归到文字会怎样。于是迅速地去撸了一遍原著。
      由于这段时间集中撸了一些英国小说,英国男作家们那种曲曲折折的小心思,别别扭扭的小情绪,让我觉得法国小说届都是唱“滚滚长江东逝水”的直男。当然,作为一个基佬作家,福斯特的文笔有其独特优势,堪称公平公正,秀而不腻,清新可人。
      
      (1)、关于女性的觉醒
      “在这位中世纪女士身上有许多永恒的东西。龙不存在了,骑士也不存在了,但是她依然都留在我们中间。她曾在许多维多利亚早期的城堡里居于统治地位。闲暇之余,好好保护她是件乐事,她为我们准备了可口的晚餐,这时向她致敬也是件乐事。可是,真是可惜,这位女士堕落了。她心底也涌现出各种奇怪的欲望。她也迷恋风,迷恋波澜壮阔的全景和一望无际的绿色大海。她注意到当今世界的这个王国,它多么美好,充满了财富和战争——周围是一层金光灿灿的外壳,中间是熊熊的火焰,旋转上升,向着渐渐远去的天空。”
      相对于某些女权主义的大喊大叫,福斯特笔下这位觉醒的女性,从中世纪的迷雾中走出来,走出了龙与骑士的时代,她和龙一样看到了风与世界的广阔,和骑士一样看到了欲望、财富和战争的吸引力,由于世界上有太多比传统所告诉一个女性的美得多、壮伟得多的东西,所以她渐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也可以有更多意义。
      师太(大脸撑在小胸上)八卦金庸时,曾经大不赞同郭襄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苦苦追寻杨过的消息,因为这显得太矫情太肉麻,她用了这段话来形容郭襄的旅程——
      “在这十几年中,郭襄的心中会添多少东西?海角天涯、灿烂星空、几百年成长的参天古木、几千年冲刷出的一马平川……花花世界、热闹江湖、英雄美人、高手小球,来时粉墨亮相,别时不留痕迹……。
      什么沧海之水,巫山之云,人生除了十六岁时的一场盛大烟花和一个别人的丈夫,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我对于郭襄这个人物持保留意见。(她所创峨眉其变态程度与另一尼姑派别恒山派的英雄程度真是地下天上)但是师太的这种角度,我还是大为赞同。
      所以,福斯特在露西从意大利看完风景回来后,写下这么一段话——
      “她是个叛逆者,但不是他所理解的那种叛逆者——是一个希望获得与她所爱的人同样的平等地位,而不是追求更大居室的叛逆者。因为意大利给了她在世界上所能占有的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她自己的心灵。”
      
      (2)、如何追求一位女性。
      首先要胆子大。
      “乔治听见她到来便转过身来,他一时打量着她,好像她是忽然从天上掉下来似的。他看出她容光焕发,花朵像一阵阵蓝色的波浪中冲击着她的衣裙。他们的头顶上的树丛闭合着。他快步走向前吻了她。”
      这是男女主人公的第一次亲吻。无论在电影里还是在书本里都是最美的一段。
      在书本里,露西跌进花丛时,头上还回响着意大利车夫的话语:勇气和爱情。所以一切都来得天时地利人和,阳光明媚,繁华似锦,很适合亲吻。
      BUT,一切大胆举动的前提是,乔治是个金发英俊小青年,不然风景再美天气再美,画风不对都是扯淡。
      
      其次要表示你理解她。
      “他把生命的每时每刻都用来塑造你,告诉你怎么样才算妩媚,怎么样才讨人喜欢,或者怎么样才算是大家闺秀,还告诉你男人认为女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风度;而你,所有女性中的你,偏偏听信他的话,而不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声。”
      看,福斯特作为一个温和的基佬,其伟大之处体现出来了,他在这里代入了同性恋爱的平等感,但又不像某些基佬作家如劳伦斯那样持有热烈的男性崇拜和阳具崇拜情结,因此,他能让乔治对露西说出“当我拥抱你的时候,我也希望你有自己的想法。”
      在许多伟大的爱情故事里,女性通常作为一个牺牲者和奉献者的形象,往往男主越英雄越伟大,女主牺牲越大。而福斯特塑造了这位铁路局职员乔治,有点自闭,对世界充满了NO NO NO的情绪,却愿意让女主be yourself,挺难得。
      顺便说一句,写遗世独立的男主长相都在其次,关键是要话少,您都遗世独立了就不能逼逼逼这个世界多么对不起自己,那是怨妇。乔治虽不见得多么出色,但贵在沉默少语,所以一两句话说出来,都让人觉得:啊,不错。再比如这段——
      “这没有用。”我想,“她要跟别人结婚了。” 可是在阳光明媚、流水潺潺的环境里我又遇见了你。你从林子里走出来时,我明白除了你,其他一切我都无所谓。我就叫起来,我要活下去,要获得给我幸福的机遇。
      “在阳光明媚、流水潺潺的环境里我又遇见了你”——一个日常沉默的金发英俊小白脸忽然来这么一句,得酥软多少女青年的心扉呀,啧啧。
      
      最后,你得有会说话的亲友团。
      “我们知道我们是从风里来,还要回到风里去,知道所有的生灵也许只是永恒平静中的一个缠结、一团纷乱、一点瑕疵。那么这为什么要使我们不快活呢?我们还不如相亲相爱、努力工作、尽情欢乐吧。
      那就使我这孩子和你我具有同样的想法吧。使他认识到在永恒的问号旁白,总是有个肯定——一个短暂的肯定。“
      “当我想起生命的意义以及用爱情来回报爱情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时候——嫁给他吧,世界是为重要的时刻缔造的,现在就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这是乔治父亲对露西说的两段话,成功地帮助自己儿子娶到了媳妇。
      后一段话让我想到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写马里于斯和柯赛特花园幽会的大手笔——“夜晚,两个情人和鸟雀、玫瑰一同躲在昏暗隐秘处,把满腔心事倾注在各自的眼睛里,在黑暗中相互吸引注视,这时,太空中充满着巨大天体的运行。”
      星辰起落万物运行都是为你们的奸情存在的啊,孩子们。真是太有说服力了。
      
      (3)、写得更好的后记。
      我大概只看过两本书的后记能这么升华主题压过原著,前一本叫做《碧血剑》,老金在这篇平淡无奇的小说后面附了一篇惊艳的《袁崇焕评传》,而福斯特在这本《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面附了一篇《看得见风景,看不见房间》。他设想着乔治和露西要活到今天会怎样,他们将会有怎样的经历。这对夫妻将首先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乔治会拒绝入伍而被革除政府公职,露西会继续弹着贝多芬并因此被人举报演奏德国作曲家的作品,乔治的父亲在战争之后去世,仍关切着这对夫妻,深信爱与真理会帮助人类渡过这一关。他们将失去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花园。然后二战来临,乔治报名入伍,露西为了生计不得不开设钢琴课但依旧弹奏贝多芬。接着乔治被非洲被俘虏囚禁在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在意大利崩溃时,他向北走,一路走到佛罗伦萨,风景被摧毁,一切面目全非,他怎么都找不到和露西相遇的房间。乔治报告露西说风景还在这里,那间房间也一定还在。于是他们怀着对风景的记忆和他们的爱情,感到安心踏实,等待着第三次世界大战。
      而露西那位有点喜欢恶作剧的前未婚夫塞西尔在埃及搞情报工作,在一次小小的聚会上,当人们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弹奏德国佬贝多芬的乐曲时,他爽快地说:没有问题,一位懂得这些事情的内部人士对我说过,贝多芬肯定是比利时人。
      于是“月光奏鸣曲的光辉在沙漠中闪耀开来。”
      所以,这世界上毕竟还是有些爱与真理存在的,贝多芬是美好的不管他是不是德国人,风景也必然是美好的不管会有多少次战争,生命和记忆是美好的不管是不是物是人非。
      
  •      在福斯特看来,一个女性脑中除了男性之外什么也没有——他笔下的露西虽然极力跟众人反驳这一点,可福斯特借艾默森先生之口指出是因为她思想混乱,她虚伪,她拒绝承认自己遇到了爱情。因此当她准备做个老处女时,福斯特说她加入了黑暗大军,而她的那些自由、解放之类的信念,不过是时髦的口号。
       露西最终在艾默森先生的提点下接受情欲的指引,获得幸福。
       回到20世纪初,在那个全球都追求民主与解放的时代,一个处于如花年纪的女性如果避开这些口号,似乎魅力也会减半。于是在那个时期的小说中,拥有新思想的女性容易被描绘成披荆斩棘、活力十足、光环四射的女战士,对手是那些恪守礼节、提倡禁欲、暮气沉沉的老处女。
       单论福斯特成功刻画出露西试图巧妙地挟持进步的理念来赢得尊重这一心理,就可让他的这部早期作品傲视群雄。而他在末尾透露大团圆可能是老处女促成的(虽然我觉得此细节前言不搭后语),又写出老处女处境的尴尬:她们可能心怀美好,却被人们视为幸福的潜在摧毁者。
       一个女性脑中除了男性之外什么也没有——福斯特的朋友伍尔夫肯定不同意。不过我快要跟这个观点投降了,尽管时间过去了100年。
  •     Dolce Vita. 意大利语。意为甜蜜的生活。
      
       个把世纪,这句意大利短语被时尚杂志引用,被用作香水名,被潮人纹身......是实实在在经久不衰的流行语。
      
       有时困惑,Why Italian? 世上有无数表此意的语种,难道只有意大利语精致特殊?
      
       我想E.M.Forster的答案给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
      
      “只有一种景色是完美的——那就是我们头顶的天空。” 当然,这里绝不指当年伦敦那灰暗的压迫人性的天空,而是佛罗伦萨解放人性的爱与自由蓝天。所以“奇怪的意大利人” “充满温情却又暴力”。爱与真理是Dolce Vita的深层含义。
      
       事实上,Forster的作品本身就是一Dolce Vita。不存在所谓bittersweet,是完全的sweet。但也不是风花雪月浪漫故事,它浪漫,而这浪漫只是若隐若现的暗涌。他极度小心地雕琢人物的心理,微妙的蜕变。无论《Maurice》还是《A room with a view》都是如此。Forster有着比女性更细腻的情丝。同一语种,而英国文学大都比美国文学更富文采,起承转合,修辞格多。这样就让这禁锢在社会阶级枷锁下的爱情隐秘地潺潺流动,不着痕迹。然而正如Forster所说,爱与真理是本书的主题。当真理被道破,爱便不再模糊,喷薄而出,成了真理。
      
       Lucy 与George的爱情令人钦羡。George从一开始便义无反顾,Lucy从懵懂甚至混乱走向勇敢。这是爱情的理想状态,突破阶级、传统观念,甚至如《M》中突破性别的束缚,与真爱之人永不分离。这是绝对的Dolce Vita。然而我们总爱说"现实是残酷的" ,如此境界俗人大概难以匹及。
      
       那么, 作为俗人,我认为最令人动容的是Charlotte。Poor Charlotte,这位“老小姐”,害怕开窗,害怕一切不体面的事,对G对L的行为感到恐慌。而然最后,G和L梳理这一切天意巧合时,却发觉Charlotte的种种行为,只是“稍微有些混乱”的体现。她恐惧现实,又希望他们在一起。其实并不难解释,因为这自相矛盾的行为最终由人性取得了胜利。当然这在小说中只是他俩的猜测,到了电影里就更加清楚。Charlotte的成人之美,显得格外可爱。
      
       可是恐怕,Cecil才是更多的我们。相貌堂堂,仿佛对生活充满爱与激情似的。然而,那种激情似乎只停留在艺术、书本和音乐里。我们也许明白美的东西,却不知道怎样利用它们。我们的爱人,恋情,只被我们当作神秘的收藏品、展示品,却并不真正的爱它们。多么相似,简直是现实世界的完美缩影。几乎我们所有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寄居着Cecil的灵魂,被Forster讥讽得体无完肤。
  •      果然,那些一瞥之下的情缘还是不要发展比较好。远离一夜情,请深入了解后再饥渴地摄取。
       忘记什么时候看到过这个书名了,够文艺,于是留在了记忆中。上星期在图书馆瞎逛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这本书,兴奋之余,拿着别人的借书证豪爽地把这小妞带回家了。乍看之下,讲了两个姑娘去旅游,一个姑凉很别扭腹黑,一个姑凉很天真善良。途中遇各种人。再看第二章,天真的姑凉回到了家,和另一个气质诡异的男纸订婚了。情节一直很罗嗦,对话一直很多,在我看的上一本书是《民国了》的情况下,我认真,中外差异太大,我的阅读能力一时无法弥补这种巨大的差距。于是我果断放弃了阅读。后来看大家的书评,知道了后面的情节要如何发展。于是,我不得不吐槽,明明是很简单的姿势,为何要装作高潮迭起?
  •       英国的爱情已经从《傲慢与偏见》中的古典形式发展到前现代形式了。显然心理学与女性意识已经开始产生作用了。恋爱的过程已经不仅仅是对话和动作,而更多的是心理意识。当然已经有了接吻的肉体接触。之所以提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正是第一个吻使得露西的女性意识觉醒了。
        也许处于当代的我们无法完全理解这种情状。其实这有点象中国武侠小说中的情节。在维多利亚时期的中产女性,生活在平淡“无知”的生活中。突然一个“野蛮”人闯进自己的生活并有肉体上的接触,这种感觉在心理上产生的后果是当代人很难明了的。这是另一种野蛮战胜文明。而出乎动物性本能。这种充满雄性力量的乔治显然比起塞西尔更容易获取露西。
        此书当然不仅仅如此简单,作者的表述手法非常隐晦曲折,许多东西需要静下来慢慢理解,这即是此书的特点,恐怕也是文明得太过的缘故。
  •      很久之前看的一本书,内容都快忘记了,但是名字记得十分清楚,因为翻译得很诗意。
       看看简介又想起一些东西,似乎在隐喻着什么,记得看完后郁闷了许久,有空再回味一下吧。
       记得对话比较晦涩,也许是理解不够吧。
  •     读爱情小说的一个非直接目的就是看看大师们心目中的爱情是怎样的,于是可以从中学习得一点两点直观的经验。奥斯丁阿姨的小说便是极其富有教育意义,P&P里列举的各种类型婚姻提供了极好的参考价值。经济,地位,美貌都不应成为结婚冲动的理由,爱情,互相的理解和尊重才是。然而,伊丽莎白得知真相改变偏见后立即坦露真心,想来还是有点看在达西先生有着一万镑年收入并且年轻英俊的份上吧。具体他们是如何相爱的,奥斯丁并未给出细节。傲慢与偏见一旦消除,相爱便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同样,《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最后露西在老艾默森先生点醒之后,下一章就去佛罗伦萨度蜜月了。他们不过见了区区数面,女方被强吻两次,还是间隔很长的两次,然后一下子就结婚了。大团圆结局大家都爱看,可是团圆之前都发生了什么呢?福斯特先生都给省略了,完成了他想要表达的主旨之后,这样的细节就都留给读者自行去想象了。当然我们可以说露西是被乔治自然的真情吸引,不知觉就陷入爱河,但书里也就这一个适配的真情男主角,露西也没多少选择。
      
      作为一部1908年的小说,其表现的爱情观在今天看来便十分古老了。塞西尔是反面教材,被福斯特先生比喻成是中世纪的人,古板而因循守旧,他善于和物打交道,谈艺术可以头头是道,但却不善于和人打交道。他对露西有的是出于保护人对被保护人的指点,教训,塑造,他只是想让露西成为他理想中的蒙娜丽莎,而不愿承认露西天然的个性。艾默森父子相对于书中其他古板的英国人来说,就显得天真自然得多。对事对物都有着直接善意的观点,而且敢于表达自我,而非言不由衷的将自我包裹起来的伪善。乔治被父亲教育成这样的人,于是在佛罗伦萨对天真自然,内心里装着激情的贝多芬的露西一见钟情,在铺满紫罗兰的小山坡上不自禁地吻了露西。这样由发自内心的倾心和仰慕所激发而自然而然的吻,比塞西尔事前说明,还要拿下夹鼻眼镜的吻,当然来得更具有震撼力。之后回英国后碰巧又同住一条街,初次印象便随着露西的一点点觉醒逐渐升温,在老艾默森先生的鼓励下,发展起来。对自己的灵魂不够坦率,不愿面对真实的自我,这是中世纪一般的黑暗。福斯特所要表现的用爱情回报爱情的结合,在如今看来也是过于理想。冲破传统束缚,释放自然人性这样在今天看来十分普遍的观念,对于这部一百多年前的小说来讲,是在讲一个爱情故事的时候能夹带的最好私货了。
      
      小说篇幅不长,结构很精巧。第一部写外景,讲在佛罗伦萨发生的关于男女主角相遇的故事。作者也坦承了自己的拖延症,第二部讲回英国之后发生的事乃是放了好几年之后写的。从在意大利被吻受惊,到后来回英国串门又被吻,再到发现塞西尔不适合,露西慢慢才意识到自己对乔治的爱,仍要靠老艾默森的当头棒喝。乔治确是早对露西有意,被拒后还要搬离夏街不忍在受伤之地久待。如此看来,相爱的过程不在乎接触的多少,在于一方对另一方的爱的觉醒,这里就都是露西的事了。然而,小说交代得还是太单薄。整部小说不到十个人物,一条主线,枝桠也不繁茂。两人的爱情顺顺利利地走下来,和男二号解除婚约算是仅有的旁支。人物形象也薄薄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推动情节的任务,任务做完了就被忘了。相比之下奥斯丁阿姨功力还是深厚些,无关紧要的小角色也被描写得很丰满。
      
      
      ----------------关于翻译-------
      文笔还流畅,一路读下去都没什么阻碍,只是有个别突然蹦出来的比如“鲜龙活跳”这样让人不知所谓的词。估计是想表达鲜明生动生龙活虎活蹦乱跳这样几个综合意思吧。
  •     我有点纳闷为什么自己这时候才想起来看这本书,高中时想起找出这部电影来看也是好友在我看完搏击俱乐部爱上海伦娜之后推荐,而我沉醉于丹尼尔戴刘易斯的精湛演技和青春无敌的朱利安山德斯的美颜,还有影后之间的高手过招和英国乡间的精致风景,也就完全没了要把原著再看一遍的想法。
      最近,办公楼前盖起一座五层小楼,本就微弱的手机信号如今已岌岌可危不说,我们窗前仅剩的一隅天空也消失殆尽,我忽然想起手边这本追求风景书来,原来失去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渴望的强烈。
      评论众人写得太多,我倒是想先吐吐扉页上那段介绍文字的槽:当露西和乔治在英国重逢后,露西的真情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她冲破传统束缚,解除既定的婚约,选择了跟她相爱的乔治。'
      我自始至终都没觉得露西在和什么制度或传统作什么斗争,她从内心里相信这些高贵优雅的礼节,至于所谓的热烈情感,甚至是爱弹奏贝多芬的激情,都更像是少女情窦初开的春心萌动,她最初抑制或者拒绝这一情感,只不过是对爱来临时的陌生和手足无措,她应该从未体会过这种失去控制的感觉,类似是宗教中违背了神的意志,"她每回避乔治一次,就觉得更有必要再次回避他",而情感的集聚却是那么顺其自然,似乎是命运的安排,没有矫揉造作,就这么巧跌倒在紫罗兰丛里,就这么巧的遇到,这么巧的一吻。她答应塞西尔的求婚,只是觉得这是在她可控范围内的表达,当英伦的再次相遇,小说文字的情景再现,情感的强烈冲击让她再次失控,她的几次lying to已经是与自己心理防线无力的最后抗争,包括艾默生先生开导的话语在某种程度上是上升到宗教意义上时才真正说服了她:"他给她一种感觉:众神已经谅解她。"所以从头到尾都是露西在和自己较劲,这个传统理念还没有强大到能束缚一个少女恋爱的心。
      至于乔治,我一开始不是特别理解他的心理变化,因为他的台词实在是太少了啊,唯一的一次情感的表白还那样的短暂,连塞西尔都有大段的心理描写,而我们的男一号竟然最后落下不劳而获的名头。其实在塞西尔出现时我就大概明白为什么要安排给乔治这样的性格,福斯特需要一个与塞西尔反差巨大的人物来促成这段爱情的顺理成章,需要塞西尔来向读者解释露西的选择,他仿佛在问:如果是你,也会follow your heart,right?
      夏绿蒂的感情埋藏的更加静水深流,这道风景原不属于她,她一路阻挠,到底是嫉妒心还是保护欲我也不能说清,就像乔治最后总结的,她内心是希望促成这一切的,作为一个在边上看风景的人忽然愿意帮当事人推开窗户,这份勇气要多强烈的看风景的欲望才能做到,夏绿蒂的感情很深沉,却决不淡薄。
      最后说起来,这里面突然没了看风景欲望的人其实是福斯特,一开始各种细节描写、各种暗示,相顾无言的归家之路,百转千回的断肠柔情,这层纸都捅破,他笔锋却婉转起来,羞涩在窗前避开路人的目光,自嘲弟弟来信对私奔的定义,忽然犹抱琵琶半遮面,我只好是理解为福斯特就爱那暧昧缠绵的劲儿,而真正推开了窗户,看风景与否也不那么重要了。
      无论电影还是小说,我都爱那股淡淡的味道,多激昂的波澜在这个英伦花园里也不过就是一杯下午茶的事儿,四两拨千斤。
      
      2012-11-28
  •     对福斯特的爱源自我本科时读他的短篇小说集《天国公车》(The Celestial Omnibus,不知道是怎么译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本集子里都是些略带奇幻的故事,让当时的我十分着迷。但自那之后,有三四年的时间我都没再读过他的东西了。上学期我选修的“18世纪英国小说”课上,我的期末论文要写英国小说的起源以及小说到底是什么。然后我就读了一些论小说的书,其中包括福斯特大名鼎鼎的《小说面面观》。那本书估计是中国学术圈子里最有名的外国作家论小说的书了吧。但是很惭愧,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人,我以前对这些东西毫无兴趣,竟然没有通读过。但是读的过程中,我简直被书里的那些洞见和精彩的语言迷得荤七素八。通本书有种十分美妙的韵律--大概是因为这本来就是福斯特的讲座的文字稿。
      
      不说废话了。
      
      但《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这本小说却没有延续精彩。虽然该小说探讨了一些可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对身体和灵魂的爱,女权,两个男人身上蕴含的中世纪和现代气质的对比(如果我没弄错的话),等等。虽然小说描写的艺术气质还是比较出彩,语言也很幽微。但这也无法掩饰一个问题:小说的力度不够,少了一些更激烈的东西,比如女主人公Lucy 男主人公 George,男二Cecil之间身体上和/或灵魂上的冲突。这样一来,小说读起来就有些淡而无味。当然了,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平淡的感觉恰恰就是福斯特想要的,或者我根本就没有认真地读这本书--后者确实成立,这本书是在我坐地铁时上读的,而且还是在我没有力气背东西的情况下。所以没力气的时候真不该读东西啊。
      
      
      My love for Forster originated from his short stories collected in The Celestial Omnibus. I read that fantastic book during my undergraduate years and was fascinated by the magical stories (if my memory serves me right). But then it was three or four years since I picked up any of his other books. Last semester when I was writing a term paper on eighteen century English novels I was so obsessed with the origin of the novel as a genre and what the term signified that I digged in some books that are devoted to the same questions. One book that I read was Forster's Aspects of the Novel, arguably the most famous books on the novel written by some foreign writers here in China (but I did not develop any interest in it before--quite a shame for me as an English major...). That book turned out to be another wonder for me. While reading it, I was mesmerized by its insight on the related issues and moreover, its beautiful language--it has a great rhythm! (that's largely because the book is essentially a record of Forster's lectures.)
      
      So much for the foreplay.
      But this novel, A Room with a View, is not so much a great book. Yes, it evolves around some interesitng topics: love of the body and soul, women's rights,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medieval and the modern embodied by the two men (if I was not mistaken), etc. Yes, it delineates the artistic temperament that is intriguing and beautiful to read, and yes, it is subtle. But somehow I feel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lacking, something not provoking enough: there should have been some stronger conflicts and more intense confrontations among Lucy, George, and Cecil in the physical and/or mental aspect. The book seems bland in this regard. But of course one may reject by pointing to me that this moderation is indeed what Forster intended, or I hadn't read the novel carefully enough:and that is justified--I read the novel on the subway when I did not have the energy to memorize some danmable words (so one should never read a thing when one does not have the vigor).
      
  •      风景是什么?一株开在灰白墙幕下的红蔷薇,一抹夕阳倚托的绚燃晚霞,一片熏风逗乐的金黄树叶,抑或是一丛在严冬中坚强的草戎?在E•M•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女主人公露西•霍尼彻奇所见的风景估计她自己也无法具体描述,也许能用以概述的只有四个字:心灵自由。“心灵自由”之下的风景首先在于欣赏者是一个自由者,可以尽情地凭照自己的喜好来看风景,感官完全通达而又舒畅相连,凭情知来判断事物的美丑与好坏而无所顾忌。简单吗?露西觉得这并不容易,因为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无数自身矛盾的君子和淑女中的一员。
       露西是一位英国中产阶级淑女,样貌气质不凡,往往这样的美人会让人觉得她的长处必定在于柔情妩媚而不是思考辩论。露西的生活看似充裕,可以在庄园享受午后的庸懒,也可以邀上几个同等身份的淑女去各地游览观光,还有一个月后门当户对的婚姻带来的社交地位、金钱和名气。但露西并不满足,并非养尊处优而贪心不足,这是因为她得到的不是她真正想要的。
       在佛罗伦萨,露西亲眼目睹了一次凶杀,她觉得那个被捅得奄奄一息的人和她“都跨越了某种精神界线”。眼见为实,年轻女子知道了自己社交圈以外的真实。真正的得到是“看清”,真正的失去也是“看清”,得到的是生活的新鲜和意外,失去的是原本稳定的心境。变化已然发生,就再也回不到过去。
       露西会弹钢琴,喜欢书籍和绘画,渴望在人群面前慷慨陈词。可这个时代的人们认为一个大家闺秀应该优雅地闭口微笑,即使头脑中的思想翻江倒海。不论兴趣、渴望、爱情……露西发现都保护不了,果敢和表达成了淑媛的奢求。她的房间被反复提起,其实这是禁锢心灵的条规,尽管有一扇小小的窗户可以看见一部分外面的阳光风雨,可是,窗户总是太小,有时甚至会被拉上窗帘遮蔽一切。
       风景,那些她想要抓住的东西就在一墙之隔的门外,向往而难得。所幸最终露西走出了房间,真切触摸到了那渴望已久的风景!
       小说有四个标题很有意思,分别是“对乔治说谎”,“对塞西尔说谎”,“对毕比先生、霍尼彻奇太太、弗雷迪以及仆人们说谎”,“对艾默森先生说谎”。露西几乎对身边所有的人都撒了谎,包括她自己,因为她害怕面对自己心中和乔治同样激烈的感情旋涡。福斯特在人物塑造上常常是通过一种奇妙的心理状态,或比喻,或隐示,来完成人物性格的表现和传达。露西被“身份”所束缚,却希望改变,她在不断撒谎和逃避的同时,也确实在不断思考她所想拥有的风景到底是局限于房间内的虚假还是走出房间后的真切。遇见乔治的意大利之行给了她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她自己的心灵。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关于露西态度和决定的故事,也是女性艰难的身份认同和心灵成长的历史。情节和内容都是表层的,核心的意义是让人在自己想要欣赏的风景面前静谧沉醉,无声无息地思考。看风景的我们何以失却幸福,是因为我们在社会中生存时慢慢堆砌起了约束自己的“房间”吗?每个人的房间不同,每个人推开阻挡自己见真景的那扇门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只能各自追求自己定义的心灵花园。
       生活有无数的问号,在自然之美面前,喊出的是永恒的东西,爱和青春是一切的答案。想起年少时,带着希冀看世界,一切充满未知,引人入胜。而现在,生活悬在半空,既失去了天真的神往,又不能专注于庞杂的现实。这是所有人的无奈博弈吧,只盼我们都能向露西那样,在荒芜与琐碎面前找到打开“房门”的勇气和力量。
      
  •     看完之后多少有些感触有些收获,有时候有些情感需要有人去推动,顺其自然并非好事,但是不这样又能怎样呢?...英国文学\小说最好的一点,就是绅士和淑女最终都会在一起,无论之间他们遇到多少现实的难题和无奈,给我们的最终结局都是美好的,都给了我们现实的希望...
      
  •      我上中学的时候,课业负担不重,看了许多经典小说,尤其是外国的。当时如饥似渴,一目十行;涌动着青春情怀,感动得一塌糊涂。可是现在回忆,连小说的情节都会张冠李戴了。近来,我想把这些小说逐步地重看一遍,也算“朝花夕拾”,试试看,那些书还能不能再把我感动一次,至少也是来穿越一下自己的历史吧。
       最近看的是英国作家E.M.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还看了改编的同名电影。情节不复杂。英国上层社会的小姐露西去意大利佛罗伦萨旅行,因为没有分到一间能看见风景的房间而不开心。有一对热情的父子跟她换了房间。儿子乔治对她一见钟情,在一次郊游时,强吻了她。露西回家后,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还和绅士塞西尔订了婚。可是阴差阳错,乔治成了她的邻居。小说的主线就是露西在两个年轻人之间的选择。乔治勇于追求爱,单纯热情又充满活力,当露西说:“无论怎样,生活还是会按原样继续下去”,他的回答是:“不,我不会,你也不会。”而塞西尔呢,古板、虚伪,缺乏生活情趣,他是把露西当成精美的摆设,不许她有自己的思想。同样是“吻”,这位戴着金边夹鼻眼镜的未婚夫,紧紧地抿着双唇像品尝中药那样蹙着眉接近了露西,在十分勉强的接触中,这位先生的夹鼻眼镜险些掉了下来,慌忙地用手去扶。露西说“对不起”。未婚夫说“没关系”。然后他又扶了扶眼镜,捋了捋头发,像一个绅士一样拿着文明棍走在前面。这就是绅士式的“爱情”。露西最后选择了乔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婚姻就是替自己选择一间房间。福斯特显然是把乔治比喻成了一间能看见风景的房间。是呀,一样找房间,何不找一间“看得见风景”的呢?与乔治结婚,日子肯定会丰富多彩,充满了激情;即使激情消退,生活还是热乎乎的,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趣味;而嫁给了塞西尔,单调、沉闷、呆板,实在像住进了一个金碧辉煌的监狱,成了金丝笼里的玩偶。可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乔治是个普通的职员,更不是“富二代”,物质生活远不如后者,况且“勇于追求爱”、“充满活力”都是双刃剑,一旦有“X年之痒”,花心的可能肯定大大超过“不谙风情”的塞西尔。而嫁给了塞西尔,就是嫁给了权势、地位和金钱,日子虽然枯燥乏味,可是保险系数却是大大的。你是要趣味还是安全呢?出水才看两腿泥,二十年后再相会,谁活得比谁更好,还很难说呢!福斯特那个时代张扬着人文主义,宣扬着“爱情至上”;放到今天的中国,莫说那些“宝马女”,就是一般的父母恐怕选择的也是塞西尔。在我们这个充满了变数的社会,安全、只有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性格差异、什么情趣不合、什么激情有无,对不起,靠边站!而且,谁说就没有乔治的性格和塞西尔的地位的混合体呢?上帝保佑吧……
       从前激动我的肯定是爱情,可是现在我重读,觉得福斯特实际上写了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人类永远是在理想和现实、激情和平庸、开拓和固守之间进行两难选择。没有对的,没有好的,只有最适合你、并且使你内心喜悦的。64岁的张广柱和61岁的王钟津“卖掉房子去旅行”,周游了世界。他俩觉得房子不重要,“养老”不重要,“对生活的热爱才是最重要的”。还有两个年轻人,在90年代都有一套房。一位卖掉了房子,去了许多国家,回来后重新创业,重新开始;而另一位把一套房子炒成了几套,成了富翁。他们都说自己没有虚度年华。你说呢?我想,来人间走一遭,应该尽可能扩大视野,体验各种生命的况味,包括危险、包括苦难。然而我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我没有体会过真正能摧毁一切的危险和苦难。
       人的一生犹如长廊,会穿过许多房间,但是你只能进入其中的一小部分。那房间能不能看到风景,实在是很宿命的事。你会遇到许多人,那些人也是“房间”,你通过他们来看到“风景”,或者他们本身就是“风景”。这些“房间”,是我们唯一能够选择的了。
       重看经典,觉得有点絮絮叨叨,节奏忒慢,会不耐烦。这说明自己的阅读趣味也有点“与时俱进”。但是重读经典,因为生活经验的积累却有了新的感悟。上网浏览,满足了现代人对知情权的渴求和猎奇心理的满足;而读书,不管是纸质还是“电子”,却能让我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体会另外一种生命的滋味,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人生。因为,说到底,每一本书也是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哪。
      
      
      .
  •      A Room With A View is a novel written by the British writer E.M. Forster . It's about a young lady in the repressed culture of the Edwardian England . Set in Italy and England , the story is both a romance and critique of the English society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
       I started the book for the fond of Italy. Italy , in the eyes of people home and abroad , is a symbol of passion and freedom which contract sharply with England .As the first part of the story was set in Italy. I tended to think if Forster , an author who spent much of his life time abroad (Italy, Greece,Egypt) would share the same viewpoint with me : Italy must be the best location where romance happened, especially for a young middle-classed woman like Lucy Honeychurch.
       The story begins with Miss Bartlett 's (Lucy 's cousin) complaints about they were not given a room with a proper view as promised in a hotel. Then at the table, a totally stranger Mr Emerson kindly offers changing their own room with them. For Charlotte, it seems a kind of offend ,hence she rejected the Emersons rudely.However another guest named Mr Beebe, a clergy ,convinced her to accept the offer of Emerson and his "dull" son George.The next day, Lucy embarks on a tour of Florence with another guest, Miss Eleanor Lavish, a woman novelist who shows Lucy the back streets of Florence, takes her guidebook and subsequently loses her where Lucy meets the Emersons again. Although their manners are awkward and socially unacceptable by the other guests, Lucy likes them and continues to run into them in Florence. One afternoon Lucy witnesses a murder in Florence. George Emerson happens to be nearby and holds her when she faints. As they go back to the hotel, they have a close conversation. After this, Lucy decides to avoid George, partly because she is confused by her feelings and partly to make her cousin happy . Later people in the hotel go together to see a view , Lucy and George accidentally meet alone on a hillside. George is fancy with Lucy's beauty among the violets and kisses her, but they are interrupted by Lucy's cousin, who is outraged. Lucy promises Miss Bartlett that she will not tell her mother of the "insult"because Miss Bartlett fears she will be blamed. The two women leave for Rome the next day before Lucy is able to say goodbye to George .
       There is one detail in this part ,Lucy sits at the piano playing B . From this we may consider Lucy is not the kind of girl who set well in the old-fashioned social norms and the hidebound morality. Thus there should exists element of rebel deep in her soul . She can not bear this tiring life forever. The emergence of George is the sparkel of her brilliant future life.
       The second and final part of A Room With A View is set back in England .As Part Two begins, Lucy has returned to her family home"Windy Corner". Cecil proposes again and this time she accepts. Cecil is a sophisticated and "superior" Londoner who is eligible in terms of rank and he despises country society; he is also somewhat of a comic figure in the novel, as he gives himself airs and is quite pretentious.The Clergyman Mr. Beebe, announces that new tenants have leased a local cottage; the new arrivals turn out to be the Emersons, who have been told of the available cottage at a chance meeting with Cecil, who brings them to the village as a comeuppance to the cottage's landlord, whom Cecil thinks to be a snob. Fate takes an ironic turn as Lucy's brother Freddy befriends George and invites him to play tennis one Sunday at Windy Corner. Although Lucy is initially mortified at the thought of facing both George and Cecil . She resolves to be gracious. Cecil annoys everyone by reading aloud from a light romance novel that contains a scene reminds Lucyof when George kissed her in Florence. George catches Lucy alone in the garden and kisses her again. Lucy realizes that the novel is by Miss Lavish and that Charlotte must have told her about the kiss.
       Angry with Charlotte's betraying her secret, Lucy forces her cousin to watch as she tells George to leave and never return. George argues with her, saying that Cecil only sees her as an "object for the shelf" and will never love her enough to grant her independence, while George loves her for who she is. Lucy is moved but remains firm. Later that evening, after Cecil again rudely declines to play tennis, Lucy breaks off her engagement. She decides to go to Greece with friends from her trip to Florence, but shortly before her departure she accidentally encounters Mr. Emerson. He is not aware that Lucy has broken her engagement with Cecil, and Lucy cannot lie to the old man. Mr. Emerson forces Lucy to admit out loud that she has been in love with his son George all along.
       The story ends in Florence, where George and Lucy have eloped without her mother's consent. Although Lucy "had alienated Windy Corner, perhaps for ever", the story ends romantically with the promise of lifelong love for both her and George.
       I suppose from the very first moment she became sort of interested in Gmeorge . Tough he is most of the time quiet ,there is some kind of radiance that we could not ignore ,simplicity . He is the man who boldly break the chains to say what he thinks ,to free Lucy's spirit . The question mark George placed at the table could be the seed of doubt grow in Lucy's heart. From thet moment on ,there is curiosity about the young man and confusion in Lucy's heart , she begins to suspect the kind of life she used to live .The next series of stories are just pace for it.
       As Lucy goes back to windy corner, the question mark in our reader's mind enlarged. Does she really fall in love with the forward young man? Do they have the chance to meet ever again ? Does she really able to change her destiny? She needs time to digest these delicated thoughts , and to understand her genuine self . Eventually ,she made it . She break the engagement , left the land with her beloved George . It's the egar of love gives her the courage of doing so . Love , passion, freedom,this is the view ,therefore George is the one who opens the window .
       This novel is a hymn to youth ,love and freedom . While at the same time ,it's an irony of the English society's false and wordlity.
  •      现在读这个故事,需要多一点点耐心。
       在我的印象中,布卢姆斯伯里的成员还是蛮开放的,不仅是思想,更是行为方式。比如同志这种事情,在那个圈子里绝对是小case。所以序中说作者跟布卢姆斯伯里走得很近时,我还是有点心里准备的。
       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作者简直是太太太传统了。一本写爱情的小说,最出位的地方是三处吻戏,其余,都是中世界欧洲那种端着架子的絮絮叨叨,大段大段的细碎对话、达官贵人间小小的搬弄是非,还有风景、情绪等描述。这种最最传统的西方小说写法,今天还能令多少人平心静气地读下去?
       小说的两位主人公,被作者奉为冲破传统阻碍的男女青年,也没有什么让人震撼的作为。一场风平浪静的退婚,一个不合上流社会礼仪的男青年,都不是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吧?如序中所言,主人公实在是有点“软”,不激烈、也算不上特别细腻,拿什么吸引眼球哦。
       整整十多万字,就为烘托那三个特别的吻。所以,即便只是轻轻一吻,还是很让人激动,也让人期待的。这,可能也是全书最让人回味的感觉吧。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还记得当年第一眼吸引到我视线的是它的书名:),于是将它从公园书展中一堆陈旧封面的书中挑出抱回了家。这本书令我最喜欢的不是所谓的“表达了多么深刻的中心思想”,而是福斯特特有的叙述风格和故事结构,衬着美好的爱情,是我仍非常喜爱的一本书,淡淡温和又别有情致,可能是部分英国作家特有的吧。
      此外,人生是倾听自己声音的过程,而爱情把这个过程和意义放大了,这本书大致是讲这个的。
  •     有种大同小异的感觉...讲一个女人seek 自己的各种自由... 思想自由啊摆脱传统束缚什么的吧..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这样的主题也不错.. 就是我在一开头就预料到了..所以不适合我这种情节党..
      不过什么心理描写啊旁白啊的仔细读读还是很有内涵的.还有作者一定对艺术很有研究吧...- -
  •     EM.forster福斯特,看了两本他写的书。然后决定把他列为不再阅读的名单。他写一些古典意味的书籍,没有意思。
      有时候会和朋友讨论到书,最大的一个感触是不可能读完这世界上的书,哪怕只是书的一个分支----小说就读不完。这么多的书里当然绝大部分都是毫无营养,看不出存在意义的书。它对于这个冷漠的世界,无法起到哪怕最小单位的丁点作用。它们比浮光掠影还要短暂和轻微。
      不想说这本书了,想说点别的。最近被一些进入冬季的灰色捕获了,情绪有些低落。
      上周末在迪斯尼的焰火表演中,在仰望着天空中剧烈燃烧的烟火时,我莫名地感到一种巨大的孤独,我环顾周围簇拥的脸庞,他们幸福地靠拢在一起被焰火照得忽明忽暗,他们的脸庞因为一种神圣的幸福感而闪闪发亮。这时我想起了一个电影镜头,情书,中山美穗来到小鳟寻找另一个藤井树,她站在人行道上看到了藤井树的背影,她唤了一声,籐井树回过头,这时孤身一人站在人行道上的中山美穗被四面八方涌来的人群所淹没,人群散去,籐井树消失了。
      那是一个长久以来总让我感伤的镜头,在这一刻人声鼎沸的迪斯尼里,我又深深地体会到那种抛弃感。
  •     【七月下旬完成。原址:http://commu.dangdang.com/member/myreviewdetail.php?displayid=4787179783862&review_id=5204804】
      
      
      个人评价:★★★★★ 素色美
      
      
      在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个国王吗?”
      
      ——抱歉,那是《木偶奇遇记》。而我们要说的是:“有一对可爱的年轻情侣”
      
      他们是露西和乔治,或者说是海伦娜·伯翰·卡特和朱利安·山德斯,这得益于电影对原著的忠实还原,甚至连每一章节的标题都很完美地体现(国语版是童自荣老师的旁白,心心)。它那时不叫《翡冷翠之恋》,不叫《窗外有蓝天》,而就是叫《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那是很久以前的电影了,可是它优美得令我至今难忘。很难说我是一直含蓄还是因为看了本部电影而从此开始更加含蓄的。尽管含蓄带来的可能不都是好处,但按照中国的传统,含蓄总是要好过张扬
      
      就像露西逃避着感情的走向。她喜欢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人也更像流水、鲜花、草木,可她却还要偏偏嫁给那样一个人:就像一间房,没有窗
      
      她还对所有人说谎,直到最后一刻才抛下了含蓄的面具,和乔治重回佛罗伦萨。可生活中还有很多露西,没能找到或错失了命中的乔治,只能与塞西尔走完一生——虽然这也未必是噩梦:因为他恶作剧地断言贝多芬是比利时人(为虾米又是比利时捏?阿婆也是这样设定波洛的么?),因此《月光曲》才能在沙漠中闪耀光辉
      
      我很庆幸,在录相带时代先看到了电影(几年前才买到碟),那里有我喜欢的演员、音乐和场景
      
      先要说男主角朱利安·山德斯,对他印象深刻是因为和南茜·特拉维斯主演的《后宫》,不过他在那里的第二男主有点尴尬,虽然很骑士,最后却没能抱得美人归;然后就是本部;之后还有一个恐怖片(名字没记住),他演魔鬼的化身,长长的金发,却不是帅,而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还有最近才开始看的《24小时》(是哪一季可忘了),他老了,演一位俄罗斯血统的恐怖分子,标志性的金发凌乱不堪,神情疲惫苍老,但仍然一眼认得出
      
      而他最重要的角色,我还是认为是本部。虽然原著中的缺陷是乔治的形象刻划得不够丰满,但他却演出了很多隐藏在文字中的内容,通过眼神和若隐若现的笑意。他一笑起来,就有点坏坏的意味,却仍然是含蓄内敛的。我并不喜欢这个型,但那个角色,实在演得很好
      
      然后要提到的就是伟大的玛姬·史密斯,故事中那个一直乏味却最终成全了佳侣的夏绿蒂。饰演者史密斯小姐可是大名鼎鼎:霍格沃茨副校长、格兰芬多院长米勒娃·麦格,以及和世界拳王交战过十五回合竟使他一蹶不振的鲍尔斯小姐,还有那个喜欢胡乱猜测凶手的自称是弱女子的达芙妮——从认识她开始,她就已经年华老去,然而每个角色又都那么生动,是的,生动。甚至连夏绿蒂都是生动的,尤其是她向拉维希女士回忆起年轻时的风流韵事时
      
      这就要说到朱迪·丹奇的拉维希女士了,原著中对年轻情侣起到了间接撮合作用的作家(直接撮合作用的是夏绿蒂)。她以007系列中的M夫人闻名,还有在约翰尼·德普和朱丽叶·比诺什主演的《浓情巧克力》中饰演卡洛琳(凯莉·安·摩丝饰,绝对与《骇客帝国》中强悍的崔妮蒂相反的柔弱型)的母亲,一位相当特立独行的老妇人
      
      啊还怎么能忘了丹尼尔·戴·刘易斯呢?他的塞西尔一流传神,尽管我因为他凭借《我的左脚》打败汤哥的《生逢七月四日》获得奥斯卡影帝而始终耿耿于怀(因为这意味着汤哥想在垂垂老矣之前问鼎影帝的希望成为了泡影,那可能是他惟一的机会。我或许会为此终生抱怨刘易斯),但他却确实是饰演维斯先生的最佳人选:趾高气扬的骄傲行姿,昂首挺胸的惺惺作态,随时脱落的夹鼻眼镜,还有抑扬顿挫的做作语音——这要感谢当时初出茅庐的沈晓谦,他为塞西尔的配音简直可以称得是原音重现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露西的饰演者海伦娜·伯翰·卡特。她那时如此美好青涩,纯情娇嫩的婴儿肥圆脸,温存清新;不过这一切都是在她遇到蒂姆·波顿之前
      
      在她的樱唇粉颊还在给我美好印象时,她悄悄地蜕变成了蒂姆·波顿式的妖女——问题不是她越变越诡异,而是越变越难看。我可以容忍她在《鸽之翼》中的小坏(可惜男主和第二女主不太漂亮。类似电影中我还是更欣赏《纯真年代》,貌似纯真的女孩薇诺娜·赖德却能够欺骗貌似精明的女人米雪儿·菲佛,让真爱的男女仳离,讽刺的是男主角却是那个丹尼尔·戴·刘易斯;实际生活也是如此,总是这样擅长两面三刀的女子或男子才能获胜,拆散真正适合的情侣,而自己成为鹬蚌相争中的渔翁。也许只有死者才是永远的赢家,活着的人永生永世都会受尽煎熬。不过谢天谢地我几年前就不再看此类影片了),但我实在受不了她那些类人猿、查理的母亲、洛薇特夫人或其他嘴歪眼斜的各种疯癫角色,勉强能够接受的,恐怕还是伏地魔的最忠诚拥趸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就连这个角色,她也并不是我认为最符合原著的明星,或英裔演员。只能说,海伦娜找到了爱情,但却失去了仪容
      
      于是身为读者和观众,无论从原著还是电影中,都能看得见风景,找得到房间,只有当年的伊人,再不复见
      
      
      然而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部极其忠于原著的电影,怎能忘记那强大的上译配音阵容:甜美青春的狄菲菲配露西,激情朝气的任伟配乔治,角色百变的沈晓谦配塞西尔,博学睿智的曹雷老师配夏绿蒂,沧桑可爱的尚华老师配老艾默森先生,冷静自律的杨晓配毕比牧师——还有,最最爱的童自荣老师的旁白。那时上译正在新老交替,仍不失超凡脱俗的华丽
      
      片中惟一与原著不符的就是乔治首次亲吻露西时的场景,书中描写的是“如蓝色波浪般的紫罗兰”,而电影中采用的则是点缀着红色罂粟的大片麦浪。我比较喜欢电影中的改编,因为我一向不喜欢紫色或蓝色,在我看来这是两种忧郁的颜色,远不如淡淡的金色那么冲击视觉,或令心情愉悦
      
      只可惜,那个曾经和闺蜜一起欣赏电影并相信爱情的女孩,也已经在十几年的光阴荏苒中成为了不复见的沉淀
  •     《A Room with a View》, 1908. E.M. Foster (1879-1970)
      《Night and Day》, 1919. Virginia Woolf (1882-1941)
      
      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和伍尔夫的《夜与日》并不是两个人的得意之作,但确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两本书单独来看,并没有引发我特别的兴趣,可是两本书放在一起对比,就有了些意思。因为这两个故事梗概相近,而作者又是同一时代的甚至是朋友,所以如果假设他们两个人的写作在技术层面是平等的,那么在面对相似问题时的视角和处理矛盾的切入点的差距就可能与性别有关。
      
      这两个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传统的富裕家庭的适龄女孩,在选择丈夫的时候,超越了俗常的自我,“跟着感觉走”,而放弃了大环境认为是更“合适”的选择。所以,这两个故事都有三个主角,一个犹豫不决的女性,一个代表自由民主和独立的男性,一个代表传统和束缚的男性。 如果单纯看这样的梗概,能够想出来太多类似的小说,而“比较”是个看似科学的方式,好像要把鲜花的叶片撕开,去理解她的娇嫩。这可能是无意义的尝试,同所有无意义的理解一样。
      
      1910年,也是福斯特发表了《Howard’s End》的同一年,他写了一篇叫《文学中的女性因素》文章,讨论了妇女与写作的问题。他们的小范围朗读讨论活动的参与者中也有伍尔夫夫妇。那时候福斯特已经名声远扬,他带给听众的问题是:文学中有没有明显的“女性因素”?女性和男性的写作方式有没有区别?如果有,读者怎么能发觉这些区别?在这篇文章里,福斯特充分发挥了他灵巧的文笔和典型的机智,比较了当时有名的作家:范尼伯尼、奥斯丁、布朗特、乔治桑、克里斯提娜罗塞蒂、乔治埃利特、康拉德、梅瑞迪斯,最后他尝试着推测了一个文学中的“女性因素”。也就是,当男人们把各种想法倾注于文章当中的时候,女人们更关注的是“自我价值”。所以,女性的文章没有男性的权威和力量,但是更具体详实。(附录1)
      
      当然,作为一个小说家的福斯特没有(也不能如此公开无理)否定女性作家的意思,但是,很容易感觉到,他认为女性因素导致女性作品的观点不明确并且表述琐碎。这些并不能统筹起来,用好或坏形容,这些只是个人喜好的问题。就如同他看了伍尔夫的《夜与日》之后说,他不喜欢,觉得不如《航海去》,因为他觉得这本书作为一本“传统”小说,其中的人物都不可爱,“《夜与日》采用了很正式的经典的小说的叙述方式,《航海去》则是模糊的(意识流)。那么,读者就有一种心理需求,希望《夜与日》里面的人物,比《航海去》的人物更值得爱。因为,如果《夜与日》里面的人物都不好爱,读者就没办法投入进去,关心小说里人物的生活会有什么发展(因为传统的叙述的情节是不断递进的)。当然,读者也不会在乎《航海去》里面的人物生活会如何发展,那正是因为读《航海去》的时候,读者并不觉得有这种需要(因为情节并不是传统的递进)。”(附录2)而对于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伍尔夫说是写的很聪明,很愉快,时而也很美。这听起来像是很勉强的同行捧场,但实际上两个人相互之间的沟通非常多,两个人相互的尊重和莫名的隔阂都很正常。1930年伍尔夫在给朋友的一封信里写道,福斯特的小说当年对我有过影响,那些都是好的小说,但是我还是觉得它们有些别扭、干瘪和不成熟。(附录3)同时她却又认为福斯特是当时少数能够真正理解他的人。
      
      两个人是典型的Frienemy(朋友敌人)的关系,相互理解,但是又因为过于理解而无法忽视对方的任何缺点。就像是相爱的人因为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共同点而走到了一起,却因为最后那百分之一的不同点而永远分开。
      
      福斯特与伍尔夫关于什么是小说艺术的讨论持续了很多年,他们的主要区别就是福斯特认为小说应当保留它的传统价值,并能够传播信念,而伍尔夫提倡的小说艺术,则是一个独立并能够自给自足的实验艺术空间。福斯特认为伍尔夫缺乏塑造明确的小说人物的能力,“她的小说人物只能在纸上生活,他们跟永恒的人生没有关系。她塑造的人物没有能够被单独记住的性格。”福斯特认为小说家有两个工具,一个是自己的观点,一个是可以操纵的角色。但是伍尔夫却完全没有认可福斯特塑造人物的能力,她形容《看的见风景的房间》时说福斯特把那些人物给看扁了,把他们的灵魂给禁锢了。当然也有评论家说,正是因为福斯特没有让他的角色高于他们的环境,才是他的过人之处。那,是该恰到好处的控制人物的举动让他们为作者所用,或者探索体会人物的立场角度描述复杂的精神世界?两者都不可能得到完美实现,而小说家的追求就在这里产生分歧。
      
      福斯特和伍尔夫的另一方面的分歧在于作为小说家本身的状态。福斯特很直白的说,大部分小说家在写作的时候“半只眼睛看着皇室、半只眼睛看着评论家、半只眼睛看着如何改变世界,只有最后半只眼睛看着手上的作品。而伍尔夫眼里只有作品。”福斯特在这仿佛是赞扬的话后,又说正是这执着劲让伍尔夫陷入了一个美学陷阱。“通过精心挑选的表达方式,强化她作品的风格,但是读者的心灵却没有响应。”福斯特认为这是由于她的女性特质,她对社会缺乏责任感,她与工薪阶层没有交往,她悬浮于所有社交圈。虽然用没有社会责任感来攻击一个小说家是没有说服力的,但福斯特认定,最优秀的小说家一定不是只关注作品本身的,而是对各种观点主义兼收并蓄的,对作品周围所有的人性因素都有深刻理解的。
      
      福斯特之所以如此严厉的攻击伍尔夫的“单一性”,可能跟之前一年伍尔夫对福斯特作品的评价有关系。她说福斯特不够“统一”,说他的《Howards End》有成为杰作的种种因素,如精心编排、高明技艺、智慧、深度、美,但是这些因素都在那儿,却没有融合,他们之间缺乏一种聚合力。福斯特对伍尔夫的批评和建议是具体的,而伍尔夫的描述则是很抽象的。像是“饱和度”、“溶合度”、“内聚力”这样的单词是伍尔夫常用来评价作品的。这并不是必须争出来对错的讨论,福斯特的观点是符合大部分作家的写作习惯的,他们的作品也符合大部分读者的阅读习惯,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并被更广泛的接受。伍尔夫的形式的确是更自我,但是无论对“我”对“外”都没有明确的结论,无论做工如何,她这种形式作品的生命力都很弱。如果不是在那个时代的那个转折点,她以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出现,引领着一个大家还不清楚会如何发展的一种潮流,并有着深厚的文学基础,我想她很难得到延续至今如此多(又真的不多)的读者。从伍尔夫本人的心理疾病情况也可以看出,她这样的写作方向不是正常人可以刻意追求的,那是她为了对美学的敏感付出的代价。福斯特曾跟朋友说伍尔夫,“你看她就好像随时会崩溃。”
      
      伍尔夫在与福斯特辩讨之后,对与自我写作的目标也逐渐明确,她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段话:“The idea has come to me that what I want now to do is to saturate every atom. I mean to eliminate all waste, deadness, superfluity: to give the moment whole. . . . Why admit anything to literature that is not poetry — by which I mean saturated? Is that not my grudge against novelists? that they select nothing?”“我的目标变得明确,就是要让每一个分子饱和。我的意思是要除掉所有的垃圾,那些死气沉沉的东西,那些多余的东西,然后给出一个个饱满的瞬间… 为什么要让任何低于诗的因素进入文学?”
      
      福斯特和伍尔夫关于小说人物和作家观念的讨论,归根结底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那就是小说是否是一个个可以量化的元素的组合?
      
  •     这本书读起来中规中矩,无非是年轻女孩冲破传统束缚之类的。不过有几段情节确是我喜欢的。
      第一段:露西失足落于紫罗兰花丛中,乔治情不自禁上前吻了她。这一段很美,露西穿着典雅的裙子,如天使坠落般出现在男主人公面前,让我想起从前看《魔卡少女樱》,樱的爸爸藤龙和妈妈抚子的初次相遇。抚子为了保护小鸟不小心掉下树,被藤龙接住,好男人藤龙说:我还以为天使掉下来了呢~于是露西和乔治的这一段始终是漫画般的镜头:紫罗兰大片地盛开,树荫撑起来小小的穹顶,日光斑驳,乔治立于湖边,转身看到了白色衣裙的天使露西落于从中~
      
      第二段:塞西尔扭捏地表达自己想问露西,却弄巧成拙,让人有点忍俊不禁。这一段塞西尔和露西的对话充分了体现了塞西尔无趣的一面-,-重点是露西突然就提起了艾莫森先生,想必是想起了乔治。这一幕的尴尬和乔治亲吻露西那一幕的浪漫真诚太不同了。。。
      
      第三段:乔治、弗雷德和毕比先生玩水的一节。这几个性格和年龄上均有差距的人借由玩水变得亲密起来。很让人放松开心的一节~
      
      就这三段。
      
      序里说福斯特是想摆脱传统而不够彻底,读来确实有这种感觉,并且奇怪的如鲠在喉。
      
      闲来消遣也可以。
  •     一本淡到索然无味的书,它的出现打破了看书不看评论的传统,但是当一些细节的描写在评论家的世界里呈现出来时,却是另一番滋味。
      
      出生书香门第的露西在佛罗伦萨邂逅了英俊的乔治,当两人在英国重新相遇时,露西真情一发不可收拾,她勇敢地冲破了传统的束缚,退掉了塞西尔的订婚,幸福地与乔治走在了一起。
      
      一个优雅高贵,一个纯朴自然,同样两个优秀的男人出现在露西的生命中,意大利的那次邂逅悄悄在她心中种下了爱情的种子,但是她还是屈服于社会与父母的压力选择了和塞西尔订婚。
      
      塞西尔的一起都是无可挑剔的完美,英俊的面容,优雅的举止,露西与他的结合是门当户对的,如果没有乔治这个意外,露西就会成为上流社会的阔太太,过得精致奢侈的生活。
      
      伴随一个寂寞的灵魂。
      
      莎士比亚是最伟大的情圣,至少在我的眼里是这样认为的,在他的字典里如果没有爱情而结合的婚姻,就如同行尸走肉般的,生命渐渐抽离,最后剩下的是一堆自己也不明的残骸。
      
      乔治是露西生命的阳光,虽然他的举止在上流社会被当作是粗鲁,他,仿佛就是肆意绽放的野花,朴素却真实,就连吻都是那么自然。
      
      『乔治听见她到来便转过身来,他一时打量着她,好像她是忽然从天上掉下来似的。他看出她容光焕发,花朵像一阵阵蓝色的波浪中冲击着她的衣裙。他们的头顶上的树丛闭合着。他快步走向前吻了她。』
      
      『他变得很不自然,眼光不断向周围扫去,生怕有人看见他们。
      “什么事?”
      “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吻过你。”』
      
      不能说塞西尔是没有爱的,只是他身处的环境以及常年的教育方式告诉他,作为一个绅士,你要吻对方的动作必须让女士知道。他也许没有明白,过分的拘谨只能让女人越快地离开自己,女人是向往力量,渴望影响的。
      
      女人是喜欢幻想的,与其小心翼翼地呵护,一场毫不犹豫的激吻更能唤醒她们对爱情的渴望,以及,追求。
      
      塞西尔输了,输的不是爱的程度,而是爱的方式。
      
      
      
      
      
      
      
  •   伦纳德·吴尔芙并不是来自犹太富人家,Virginia才是两人中经济条件较优越的那个,结婚之前还跟朋友写信形容Leonard是‘a penniless Jew'
  •   谢谢楼上,我去更正!
  •   我今天终于读完a room with a view,然后前些天读得Mrs. Dalloway,然后就看到你!!!好惊喜!
  •   所以没力气的时候真不该读东西啊
    哈,最后一句共鸣了
  •   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   彻彻底底说出了我的心声啊啊啊啊啊内牛满面。。。
  •   haha说的彻底不想看了~~~原来还犹豫要不要看
  •   强烈同意。读了前8章,觉得其实是非常糟糕的小说。
  •   我也是,一直没看明白男女主角是什么时候相互爱上的。
  •   都是粗人- -
  •   可能在第一次一起聚餐男主用食物摆成一个问号开始女主就喜欢他了吧 总之我是一直体会得出他们是有感情的
    至于逻辑,确实如楼主所说,好像有点说不太过去。也许那个时代,作为上流社会的人,就算家里人都同意你不嫁一个门当户对的绅士,但是他们也会很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也就是所谓的名声,你看lucy住意大利旅馆的时候她在窗前站一下她表姐都赶忙拉上窗帘怕别人看到不好。真可笑,有什么不好的)。身为贵族,自己都看不上传统的条条框框,常常还是不得不做它的奴隶。
  •   尼玛福斯特就是个拧巴啊拧巴啊 别指望看他的书有荡气回肠的节奏感,木有节奏。
  •   "又"字甚妙 境界全出
  •   文艺男本质显露无疑啊。。。
  •   你是在说小为吧。。不要把我贴这样的标签。细细
  •   把日记放书评里干嘛,楼主是指望浏览书评的人从你“没意思”三个字里发现任何价值还是指望我们抱着关心的态度慰问一下你在别人【神圣的幸福感】之下【深深地体会到】的【那种抛弃感】和你【巨大的孤独】?
  •   我的书评里有很多日记,space关了之后,书评是我日记的替代品。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任何意义。
  •   to lss: 谁规定书评不能写成日志的?怎样写是人家的事,看不看是你的事,何苦出言相讥
  •   呃。。善良的羊喜。哈哈 新春快乐
  •   最后一句话~
  •   恩~这是亮点~
  •   真是的,你们
  •   hehe~
  •   刚手误点了个什么键,出现了一行字:关键情节泄露警告已经提交,谢谢。
    LZ 我对不起你
  •   的确是闲来消遣的
    我是在看简奥斯丁的一系列著作的间隙里看了这本书,可能是有强烈的对比吧,觉得不怎么样。
  •   恩 是 奥斯丁人物和情节都更丰满些 福斯特有点像白开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