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

出版时间:2005-04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叔本华  页数:275  译者:韦启昌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写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这部著作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在这本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从世俗、实用的角度探讨了真正的幸福人生应遵循的原则。叔本华从理性出发,谈了“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书后附有叔本华的生平轶事和叔本华哲学的神奇魅力与影响。  叔本华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写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这本书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在这本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暂时撇开了唯意志论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人生应遵循的原则。该译本是我国第一部从德文版译出的全译本。  该书自2001年9月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的喜爱。此次译者对原书进行了修订,更加符合叔本华的原意。该译本是我国第一部从德文译出的全译本。

作者简介

  叔本华(Schopenhauer,Arthur,1788-1860)生于但泽,被称“悲观主义哲学家”。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写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这本书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在这本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暂时撇开了唯意志论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人生应遵循的原则。  该译本是我国第一部从德文版译出的全译本。

书籍目录

译者序引言第一章 基本的划分第二章 人的自身第三章 人所拥有的财产第四章 人所展现的表象第五章 建议和格言第一部分 泛论第二部分 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第三部分 我们对他人应采取的态度第四部分 我们对于命运和世事的发展所应保持的态度第六章 人生的各个阶段附 叔本华的生平轶事叔本华哲学的神奇美丽与影响

章节摘录

  ……么,只要他破坏了诚和信,他也就永远地失去了诚和信,随之而来的苦果肯定在所难免。  在某种意义上,荣誉和声望相比,荣誉的特性是否定的,而声望则具有一种肯定的性质。因为荣誉并不意味着别人认为:某某人具有某种特别的。为他的主体所独有的品质;荣誉只是说明:某某人并没有欠缺根据规则必须作为前提条件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品质。因此,荣誉只是表明这一个人不是一个例外。但声望却表明这个人是一个例外。声望是要去争取的,相比之下,荣誉只需要保有就行了。根据这一点,缺乏声望就是默默无闻,它是否定的;但缺乏名誉则是耻辱,它是肯定的。我们可不能把荣誉的否定性质与被动性质相混淆。恰恰相反,荣誉具有一种完全主动的特征;它纯粹从人的主体出发,以主体的行为为基础,而不是根据别人的所为以及外在的遭遇所决定,这也就是斯多葛派所说的“有赖于我们的事情”。这一点,正是真正的荣誉和骑士荣誉或虚假荣誉的区别标志,我们在下文很快就可以看到。只有通过诋毁侮辱才有可能从外面对荣誉实施攻击。对付这种攻击的唯一对策就是把这种诋毁予以公开,把诋毁者公之于众。  老年人得到别人的尊重似乎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年轻人享有假设的、但还未经实践检验的荣誉,因此是预先给予的,但这种荣誉还需要经过考验;因此他们的荣誉是信用贷款。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在他们的一生中他们已经通过自己的行为证明了自己仍然保有荣誉。单就年龄和经验而言,这两者都不足以成为要求年轻人向老者表示敬意的充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为“幸福论”。因此,这本书著作教导人们如何才能享有一个幸福的生存。  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类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  在这世界上存在三种力:明智、力量和运气。我想念运气至为重要。

编辑推荐

  叔本华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写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人生的智慧》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生的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我们必须避免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尤其在我们年少气盛的时候,这可是我们生活中的暗礁。
      
      一个具有思想天赋的人在个人生活之外,还过着另一种思想上的生活,后者逐渐成为了他的唯一目标,而前者只是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
      
      唯独金钱才具备了绝对的好处。因为它并不只是满足某一具体的需要,而是满足抽象中的普遍的多种需要。
      
      正确评估自己本身的价值和看待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我们的幸福大有裨益。
      
      第一部分是泛论;第二部分涉及我们对自己的态度;第三部分则是我们对他人应采取的态度;最后一部分讨论我们应如何看待命运和世事的发展。
      
      只要有一件事情违反了我们的意愿——尽管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这一并不如意的事情就会进入我们的头脑;我们就会总是惦记着这一件事情,而不会想到其他更重要的、已经如我们所愿发生了的事情。
      
      意欲获得的满足并不直接被我们感觉得到,它顶多只以反省、回顾的方式进入我们的意识。
      
      意欲获得的满足并不直接被我们感觉得到,它顶多只以反省、回顾的方式进入我们的意识。但是,意欲受到的抑制却是肯定的,因此,这种状况会明确表示出来。每一快感的产生其实就是意欲所受到的抑制得到了消除,意欲获得了解放。所以,每一种快感都持续相当短暂的时间。
      
      避免重大祸害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考虑到我们的能力、条件,尽可能地减低我们对生活的要求。
      
      我们应该愉快地迎接现在此刻,从而有意识地享受每一可忍受的、没有直接烦恼和痛苦的短暂时光,也就是说,不要由于在过去我们的希望落空现在就变得忧郁寡欢,或者为了将来操心伤神以致败坏现时。
      
      此刻时光匆匆消逝化作神奇的往昔,从此以后,它就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照射出不朽之光芒
      
      所有局限和节制都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
      
      我们平静的心境——它对我们的幸福的重要性仅次于健康——
      
      我们应该多想一想那些处境比我们更为恶劣的人,因为那些生活得比我们好的人只是看上去比我们更好而已。
      
      有时候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在失去我们所拥有的某样东西时,我们将会怎样看待那失去之物。
      
      我们就应该相应地在考虑和处理事情时,做到同样干脆利索,切忌纠缠不清。因此,在我们处理某一事情时,必须把一切其他别的事情置之度外,在恰当的时间里为某件事情操心、担忧或快乐,其他事情则不予考虑。
      
      我们幸福的目标固定为某些图像。这些图像不断在我们的眼前晃动,这一状况通常持续我们的半生,甚至整个一生。这些图像是诱惑人的幽灵,因为当我们抓住它们的时候,它们却变得什么都不是了。
      
      要在人群当中生存,我们就必须容许别人以既定的自身个性存在,不管这种个性是什么。
      
      我们让自己被别人骗去的金钱花费得至为值得,任何其他的金钱花费都无法与之相比,因为用这笔钱,我们直接买回了聪明。
      
      我们越能成功地避免由话语和表情上表示愤怒,就越能成功地通过行动把它表现出来。冷血的动物才是唯一有毒的动物。
      
      我们生活中的事件就犹如万花筒里面的画面,每次转动万花筒都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画面,但其实,我们的眼前就只是那同一个万花筒而已。
      
      我们在人生历程中所作出的重大举措和迈出的主要步伐,与其说是遵循我们对于何为对错的清楚认识,不如说是遵循某种内在的冲动——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本能,它源自我们本质的最深处。
      
      我们不应为某件事情过分高兴或者过分悲伤,原因之一就是一切事物都在改变,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对于何为有利、何为不利的判断是虚幻的。所以,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一度为某件事情悲伤不已,但最后那却被证明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又或者,我们曾经为之兴高采烈的事情,后来却变成了我们极度痛苦的根源。
      
      斯多葛派哲学所提倡的心态:我们永远不应“忘记人类的自身条件”,而要时刻记住人的生存大致说来是一种悲惨、可怜的宿命,它遭受难以胜数的灾祸和不幸的袭击。
      
      相反,我们应该谨慎、细心地预见和避开可能的不幸,不管这些不幸来自人或事。在这方面我们应做到不遗余力、精益求精,就像一只聪明的狐狸,灵巧地躲开大大小小的灾害(很多情况下,所谓的小灾害只是经过化装的小小不便而已)。
      
      我们可以把那些琐碎的、每时每刻烦扰我们的小小不幸视为存心给我们做练习和锻炼之用,这样,我们就不至于在安逸中失去了忍受巨大不幸的能力。
      
      我们年纪越大,就越懂得珍惜我们的时间。到了晚年,每度过一天,我们的感觉就类似于一个向绞刑架又前进了一步的死囚。
  •     这是我读叔本华的第一本,刚拿起来便想一口气读完。本人年纪不大,人生还没怎么真正开始,但是生活也总归向我展现了其难以预测和不尽人意的一面。之前总有很多问题难以释怀,百思不得其解的最终也只是自寻烦恼。读完这本书之后,竟然有种松了一口气的释然之感,叔本华用极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向我们娓娓道来生命中不得不接受的那些不如意,以及应该用怎样一种方式存在于这个混乱而令人失望的世界。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本书有成功学人生智慧之类书的影子,它本来就是,只不过相对那些片言碎语、东拼西凑、不成体系的成功学书来讲,《人生的智慧》是一部拥有自己体系,凝结了叔本华一生思考的写在人生边上的书。你能感受到他的真诚。
      
      朋友说叔本华的哲学有东方哲学的影子,本人不才,还没有古今中外融会贯通,但是却对书中很多地方产生共鸣,仿佛我脆弱的人性被叔本华宽大的胸襟小心翼翼保护着。这种普世性令我动容,也难怪叔本华的哲学得到了古今中外众多文学家音乐家的拥护。
      
      我摘抄了不少自己觉得很受启发的句子,和各位豆友分享:
      1. 众人能够得到的最大幸运,只有自身的个性
      2. 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我们既定的个性
      3. 所以我们必须避免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尤其在我们年少气盛的时候,这可是我们生活中的暗礁。
      4. 财富除了能满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对于我们的真正幸福没有多大影响。相反,为了保管好偌大的财产,我们会有许多不可避免的操劳,它们打搅了我们舒适悠闲的生活。
      5. 人的个性每时每刻都持续地发挥着作用;相比较而言,除此以外的任何其他东西都永远只是暂时的、偶尔的产生作用,并且他们都受制于不断发生的各种变化。
      6. 最大的愚蠢也就是为了诸如金钱、晋职、学问、声名,甚至为了肉欲和其他片刻的欢愉而献出自己的健康。
      7.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
      8. 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
      9. 因为人的精神思想财富越优越和显著,那么留给无聊的空间就越小。
      10. 因为一个人自身拥有越丰富,它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就越不重要。
      11. 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
      12. 治理的人物本来就是理解、把握动因。
      13. (纸牌)这种游戏的特质就在于人们动用一切危机和技巧,不择手段地赢取他人的财物。这种在游戏里面体验和获得的习惯,会在人的实际生活里生根、蔓延。
      14. 因为无论如何,我们不应该从他人那里,或者从自身之外期望太多。
      15. 幸福属于那些能够自得其乐的人。
      16. 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一个拥有丰富内在的人,就像在冬月的晚上,在漫天冰雪当中拥有一间明亮、温暖、愉快的圣诞小屋。
      17. 人的幸福全在于无拘束地施展人的突出才能。
      18. 一个具有思想天赋的人过着双重生活,一种是他个人的生活,另一种则是思想上的生活,后者逐渐成为了他的唯一目标,而前者只是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
      19. 精神卓越的人首要关注的是精神上的生活。随着他们对事物的洞察和认识持续的加深和增长,他们的生活获得了一种整体的统一;精神生活的境界稳步提升而变得完整、美满,就像一件瞩目变得完美的艺术品。
      20. 我们的现实生活在没有受到情欲的驱动时会变的无聊和乏味:一旦受到情欲的驱动,很快就会变得痛苦不堪。
      21. 我们之所以感到不满,原因就在于我们不断试图提高我们的要求。
      22. 任何人都不要抱怨卑鄙和下流,因为在这世上只有卑鄙和下流才是威力无比的。
      23. 正确评估自己的自身价值和看待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我们的幸福大有裨益。
      24. 要是太过看重别人的看法,那就是抬举他们了。
      25. 事实上,我们对于他人的看法的注重,以及我们在这一方面的担忧,一般都超出了任何合理的程度,我们甚至可把这视为一种普遍流传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疯狂。
      26. 它是我们那容易受伤的自尊心,因为他有着病态般的敏感,和所有虚荣、自负、炫耀、排场的基础。
      27. 最廉价的骄傲就是民族的自豪感。沾染上民族自豪感的人暴露出这一事实:这个人缺乏个人的、他能够引以为豪的素质。
      28. 在每一个国家,人们的狭窄、反常和卑劣都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国民性。
      29. (大众)他们尤其缺乏判断力,记忆力也不强。
      30. 名誉就是外在的良心,而良心就是内在的名誉。
      31. 别人的好评向他承诺:众人会联合力量给与他保护和帮助,凭借这杜比他自身力量强大得多的防护墙,他就可以对抗生活中的灾祸和困顿。
      32. 高龄所带来的衰弱要求人们给予老人更多的是照顾和体贴,而不是敬意。
      33. 流芳后世的名声就好比一株慢慢成长起来的橡树。那得来全不费工夫、但却只是昙花一现的名声,只是寿命不过一年的快速长成的植物。
      34. 一个人越属于他的后世,亦即属于整个人类大众,那他就越不为自己的时代所了解,因为他的贡献对象不仅是他的时代,他为之奉献的是整个人类。
      35. 我们给与别人荣誉的同时,也就降低了我们自己。
      36. 最虚荣的国家总是把荣耀挂在嘴上,并毫不迟疑地把它视为激励人们做出非凡的实事和创作出伟大著作的主要原动力。
      37. 名声的大小总是与我们所要克服的困难的大小互相吻合。既然研究的资料广为人知,那么,采用崭新的、但却是正确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组合就变得越加困难,因为太多的人已经在这一方面花费过脑筋,各种新组合的可能也已穷尽。
      38. 那些感觉自己具有良好的理解力和正确的判断力,但又不相信自己真的具备至高的思想禀赋的人,不应该惧怕从事繁琐的考究工夫和累人的工作,因为只有凭借这些劳动,他们才能在广泛接触这些资料素材的众人当中脱颖而出,才能深入只有勤勉的博学者才有机会涉足的偏僻领域。
      39. 一个人去旅行,就能讲故事。
      40. 至于那些头脑天赋极强的人,他们应该去解答重大的难题。所以他们应该尽可能的扩展视野,同时兼顾多个方面,以避免朝着一个方向走得太远而迷失在某一专门的、少为人知的领域里面。也就是说,他不要太过纠缠于某一学科之中的某一专门领域,更不用说去钻那些琐碎的牛角尖了。
      41. 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
      42. 快乐只不过是一场幻梦,但痛苦却是真正存在的。
      43. 我们不要把目光定在追求生活的快感和乐趣上面;而是尽可能地注意躲避生活中数不胜数的祸害。
      44. 其实,没有痛苦的状态才是真正的、最大的幸福。
      45. 如果一个人试图摆脱某种祸害,那他总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但如果一个人总想着的倒逼自己已经拥有的更好的东西,那他就是相当盲目的。
      46. 我们对于幸福的过分期待毁坏了这世上的一切,毁坏的程度与我们做梦的程度相一致。
      47. 人的最高智慧就是否定和抗拒这一存在。(133)
      48. 辉煌、热闹的喜庆场面大都只有空洞的内核,某种的不和谐总会出现,因为这些喜庆气氛是在于我们那贫乏和苦难的生活格格不入。
      49. 为何耗损你的灵魂,他远远应付不了你定下的永恒的计划。
      50. 只有把生命总体连贯起来以后,我们的性格和能力才会显现其本色。
      51. 歌德:我从不寄托希望在任何事情。只有当人挣脱了所有各种可能的期望,从而返回赤裸和冰冷的存在本身,人才能领会到精神上的安定,而精神的安定却是幸福的构成基本。
      52. 外在的骚动越厉害、外在给予的印象越多,人的精神内在活动越小,那出现的这种情形就尤其明显。147
      53. 大致来说,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致最完美的和谐,而不是与朋友或者配偶。(148)
      54. 一个人月不需要跟人们打交道,他的处境就越好。
      55. 一个人的资深拥有越多,那么,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
      56. 真正具备价值的东西并不会受到人们的注意,受人注意的东西却往往缺乏价值。
      57. 一个完整、典型的人就是一个独立的统一体,而不是人的统一体其中的一小部分。
      58. 人们单调的个性使他们无法忍受自己。
      59. 人的群居生活科被视为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精神取暖。
      60. 我们承受所有步行街因我们无法独处。
      61. 节制与人交往会使我们心灵平静。
      62. 我们知道,除了一些很稀有和幸运的例子以外,我们碰到的除了人性缺陷的标本以外,不会是别的东西。
      63. 命运论告诉人们这样一个真理: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必须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64. 对于一切设计痛苦和快乐的事情,我们应该把牢想象力的大门。
      65. 对任何关乎我们痛苦和快乐的事情都应该以理性和判断力去观察和考虑,那也就是进行冷静的、不惨带个人情绪的思考。
      66. 夜晚时间并不适宜思考严肃,尤其是令人不悦的事情。
      67. 要留意那严肃的时光,因为它甚少来临。
      68. 对待任何不愉快的事情,我们都应保持一种尽量客观、求实的态度。(167)
      69. 一个具有深远和高贵思想的人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琐事和低级烦恼所占据,以致无法进行深远、高贵的思考。
      70. 我们行动和努力的指南不可以是想象中的图像,而应该是考虑清楚的概念。
      71. 由此首先解释了为何平庸之辈是那样广得人缘,总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找到的确要好的社交伙伴。
      72. 同样,推理、辩论一旦与他们的利益和虚荣心相抵触,那就再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73. 占星术就是把天体的运行与人的悲惨自我拉上关系,并且把天空中星体与尘世间的俗世、丑行联系在一起。
      74. 我们不能太过迁就和顺从任何人。
      75. 不尊重别人的人会收到别人的尊崇。
      76. 对一个我们刚刚认识不久的人,都应注意不要评估太高。
      77. 跟我们已经与之绝交的朋友重归于好是一种软弱的行为:为此软弱我们终将付出代价。
      78. 这个世界沉浸在罪恶之中:野蛮人互相吞吃对方,文明人则互相欺骗对方。
      79. 造作是我们对自己的某种自我谴责和贬低,因为我们试图掩饰出一副我们认为比自己更好、但我们其实又不是的样子。
      80. 没有人可以长时间戴着面具,人很快就会恢复天性。
      81. 我们乞求自由,同样也会施与别人这种自由。
      82. 正如流通的是纸钞,而不是真金白银,同样,在这个世界上,流行的不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真正的友谊,而只是做得尽量逼真和自然地显示尊重和友谊的表面工夫。
      83. 如果久不相见,甚至我们最亲爱的朋友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变成抽象的概念;我们对他们的关切也由此变得越来越理性,甚至这种关系只是一种惯性的左右。
      84. 朋友都说自己是真诚的,其实,敌人才是真诚的
      85. 任何你的敌人不可以知道的东西,都不要告诉你的朋友。
      86. 如果对我的秘密保持沉默,那么,这个秘密就是我看管的囚徒;如果失口说出了这个秘密,那我就变成了他的囚徒。
      87. 有时候,我们相信自己在怀念着某一处遥远的地方,其实,我们只是怀念着我们在年轻、活泼的时候在那个地方所度过的时间。时间带上空间的面具欺骗了我们。
      88. 一个人的性格看上去会跟他的某一个人生的阶段特别和谐一致。
      89. 青年是创作诗歌的时期,老年是进行哲学思考的时候。
      90. 在青年时代,我们的认识总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
      91. 人生前40年提供了正文,随后三十年则提供了对这正文的注释。
      92. 在青年期,人们受到情欲的百般煎熬,感受的快乐少,痛苦却很多,到了冷却下来的老年期,情欲放过了人们,他们也就马上的到了安宁;人们随即有了一种静思默想的气质。
      
  •     当初的迷茫促使我买下了这本书,但是始终没有合适的心情去习读。3年过去了,前几天重新拿起它,一页一页翻过后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感。作为从未接触哲学类书籍,对哲学抱着敬而远之态度的我来说,这是一个很恰当的开端。
      几乎每一段对自己都有启发。至少对于一个内向喜欢独处的人来说,这本书告诉我也许我并不是一个愚蠢的人!这也是第一次,从一个新的观点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己。
      
  •     窃以为,一个人得到一本好书,就会像得到稀世珍宝一样,小心翼翼珍藏起来,而不愿与人分享的。思想的威力,由于读者感受力的差别,在对个人的影响方面也是千差万别。初识叔本华,我就觉得他说的话就是我曾经感受到,共鸣的乐趣,我想是每个有过这种感受的人都能体会到的。也许再过十年,当我再读到相同的句子,感受和理解也是同今天不一样。哲学本身就具有这种隽永的魅力吧。叔本华说的话,是值得我们认真聆听的,千言万语的赞美,也不如亲身去读一下。
  •     “虽然叔氏尽量放弃了居高俯临的审视角度”,这是内容简介的原话。恕我愚笨,实在没有看出来叔本华是如何“尽量放弃”的,叔本华对所谓精英阶层优势的沾沾自得反复渲染,我也只能认为他可能本就是个高傲毒舌自私且不受人待见的可怜虫了。这本书于我而言实在无用。附:书名值得吐一大槽。
  •     听友人推荐叔本华的作品,第一次读,没想到会带来强烈的共鸣。200多年前的人的逻辑、理论,用在这个浮华的时代却一点都不显得落伍,反倒彰显出他的深刻、精确、完整。自认为是一个逻辑感比较强的人,但读起这本著作,依然要保持绝对的专注,不像读别的书,偶尔溜个神回来,内容丝毫不受影响。书里的很多理论,简单、清楚,用心读的人,一定能深有感触。如果再有一点对生活的认知和经历,那就会恨不得把每句话都标记出来。
      其实还未读完,但是它已经丰富了我的内心。特别有感于大师提及的对卓越人生的追求,闲暇时光,用来充实、完善自我,进而有机会触及到优秀、智慧的前人所留下的思想精华,那应该是这一生最幸福的事情。工作年限不断延长,安逸、轻松的环境难免让我充满惰性,但是,丝毫不能让自己变得无聊,这是我最讨厌的生活方式。因此,还是要追寻,追寻卓越、追寻完整、全面开花,做一个专业、深刻的人。
      
  •     这是我的枕边书,每每读上一小段,都如饮醍醐。其实一直都对这类书籍不大感兴趣,觉得所谓的励志书不过是一些激奋人心的话语;哲学都是空洞的思想。但,接触了大叔的书,却让我惊喜!原来,悲观不一定是消极;哲学并不是脱离生活的。虽然由于时代的差异,某些见解的确需要推敲一番,但内容真的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段段精辟!感谢韦先生的精彩翻译,让我们也欣赏到大叔这位语言艺术大师的魅力~~~
  •      关于叔本华的生平不在此多说,但不得不说他的出身(富商家庭)让他衣食无忧、得以专心研究他的哲学。就像他在《人生的智慧》中的第三章《人所拥有的财产》中表述的那样,在德国的社会里,富者后代依旧富有,因为“他们仍然会试图以最佳的方式运用这些金钱,以保存和增加其资本”;而穷者后代依旧贫穷,因为“他们所继承得到的财富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多余的东西,把财富用作享受或挥霍才是理所当然的”。事实上,叔本华是幸运的,也正因为在物质方面不需多做考虑,才能更全心全意地思考人生更深层次的一面,也才有资格表达钱财在人生意义上的无足轻重,所以他才会如此肯定地得出结论——“很多的有钱人感觉并不快乐,因为这些不快乐的有钱人缺乏真正的精神思想的熏陶,没有见识,也因此缺乏对事物的客观兴趣——而只有这些才可以使他们具备能力从事精神思想的活动”。所以,德国文学史不少为物质生活所压制的大家,比如海涅、席勒等等,依旧能创作出惊世之作,也正印证了叔本华的观点。而在这方面,不论是他们,还是出生显赫家世的叔本华、托马斯·曼等,本身都是幸福的。
       叔本华强调个人、个性,在书中第一章《基本的划分》中,他这样说,“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一个人只能直接活在自己的意识之中”;“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我们既定的个性”。个性之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明,一个失去自我的人不过是劳于奔波的行尸走肉中的一员,钱财、名誉固然重要,但倘若失去个人追求和信仰,那究竟是在为什么而奔波呢?也许只是一种习惯,而丧失了其本来的意义,又谈何幸福,毕竟“人的内在拥有对于人的幸福才是最关键的”。同样,叔本华十分敬重的歌德也认为,“众生能够得到的最大幸运,只有自身的个性”。在叔本华看来,钱财、地位、别人的看法都是相对的,这些都不能直接决定我们的幸福感,只有“我们自身的价值,可以说是绝对的”。
       而一个人内在个性在什么时候表现得最为明显呢?独处。因为独处之时,人们不得不完完全全地面对本来的自己,所有面具和伪装都不再奏效,那么也就可以通过心理的变化明显地区别出拥有不同个性的人——“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但对一个冥顽不灵的人,接连不断地聚会、看戏、出游消遣都无法驱走那折磨人的无聊”。
       谈及无聊,就不得不引出叔本华在第六章《人生的各个阶段》中对“无聊”在人生阶段的认识。人们常以为,老年人遭受的命运就是疾病和无聊。但“无聊并不必然伴随着这种孤独(老年期把人们带进一种孤独),无聊只是必然地伴随着那些除了感官享受和社交乐趣以外,别无其他乐趣的人”。真实的情况应是,当人年老之时,“他的审视角度是离世的”,反倒能认清这世间的浮华繁荣不过是一场空虚的梦幻,也就能更纯粹地感受到人生的意义,这种老来的智慧能将人带入幸福之境。当然,我认为,人能活到老人的岁数,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所以,叔本华应是幸福的。
       即便无幸终老,人们在生命将要完结之时,常常是突然明白了“我们自己、我们真正的目标和方向,尤其是我们与这个世界和他人的关系”,“此时人们体会到了自身内在”。可见,内在个性对个人的影响自始至终都是那么重大。
       然而,世人对于叔本华的理解更多是悲观的,我却更愿意从他的悲观主义中寻找乐观人生。即便他认为,“到了老年,人们就会知道,在这个世界本就没有什么幸福、快乐而言”,其实这就涉及到了著名的“半杯水理论”,幸福本就是自身的感觉,结果总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的。
       也许人生就是一场痛苦的旅程,也许的确如西班牙谚语所说“活得越长,受害越多”,但如果不去努力地好好活着、不去感受那人生的真谛,又如何体味到幸福的来之不易?东方哲学注重“由生看死”,西方哲学在意“由死看生”,不论是哪一种论调,都有着共同的价值观,那就是去做对得起自己和世界的事——死得其所、或者活得精彩,之于自己内在的发展,均起着积极的作用。
       许多人究其一生想要寻见幸福的本质,却落得个不愉快的人生,所以,能够获得幸福,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
       是交给副修的一篇读后感,感觉写得挺烂的,求不在意= =还有后续的话。。
      --------------------------------------------------------------------------------------
       哲学是档高消费的事,要建立在不愁吃穿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地无后顾之忧,不然你就不负责任地去流浪街头、然后忘记那些关心你冷暖的人好了!叔本华不完全适用于现在,德国完全不适用于中国。人的梦想不应该就是实现梦想么,我走我自己的路的时候,像是每一步都走在刀尖上的小美人鱼,疼痛才能铭心刻骨。
       然而,我依旧认为生活中的哲学是必需品,没点自我安慰的能力,还怎么混迹于江湖——没等走上那刀尖,就因为发现成了冤大头、玻璃心地直接化为泡沫了,真是既折腾又无意义。虽然写了这么多年的“人生意义”怎样怎样,说起来也有点腻味,但不可否认,没个人生意义矗立在前方吸引着我,姐姐老早不干了好么。对我来说的人生意义也实在是形容不明白,很宽泛吧,至少我的人生意义很宽泛,大大小小种类繁多——有时候心情好的话,连看到一大群人闯红灯而我一人默默等绿灯完全亮起都会觉得实现了什么人生价值= =也有时候悲观得作死,好像第二天太阳躲在了阴云后面就黯淡了我整个人生似的,人至矫情,则无敌。
  •     托尔斯泰认为叔本华是无与伦比的,这张崇拜者的名单中还有屠格涅夫、左拉、莫泊桑、普鲁斯特、哈代、尼采、契科夫、艾瑞特、毛姆、博尔赫斯。。。。。。
      
      托尔斯泰说:对叔本华著作的心醉神迷和连续不断的精神愉悦,这种陶醉、愉快是我所从来不曾体验过的。
      
      托马斯•曼说:一个人一生中也只有一次是这样地阅读。
      
      尼采说:在读完叔本华书的第一页以后,就知道得很清楚,我将要把他所写的所有东西都读完为止;他所说的每一个字词我都要听。
      
      瓦格纳把自己的作品《尼伯龙根的指环》送给了叔本华。
      
      阅读叔本华著作原文的渴望,促使博尔赫斯学习了德文。
      
      天啊,这些都是怎样如雷贯耳的厉害人物!就是出了名小气、自大狂、对人苛责、吝于赞词的巨人们,在叔本华的面前竟也俯首称臣,溢美之词豪华奢侈,一掷千金,无以复加,仿佛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相提并论,世上无人能出其右者。
      
      
      ************************以下是无外如是的分割线*************************
      
      叔本华是悲观的,他认为大部分人的可悲之处在于到了暮年才知道人生的虚无。同样他认为人们凭意欲去追求,只能得到痛苦。任何所得超过了维持必要生存的限度,都没有意义,价值为负。
      
      这和释迦摩尼的观点非常相似。生老病死,六道轮回,人生是痛苦的集中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贪念为诸恶之首,徒招恶业。
      
      区别只在于,叔本华维持自由状态所需的钱更多些,最起码得保证教育和闲暇,以便发挥自身才能。释迦摩尼则更彻底:“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
      
      在日常生活中,叔本华每日恪守固定的时间表,按时作息,像钟表一样准确。这让人不禁觉得有点像严守清规戒律的苦行僧。如果再算上老子,就更可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古往还是今来,对无为、制欲、简单生活的推崇都是一致的。
      
      在放弃对外界追逐的前提下,他们都提倡发现自我。将眼光和心力从外部收回,向内投射,通过挖掘自我之无尽宝藏来达到人生的平和幸福。
      
      正如六祖所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而他们的自给自足和自我圆满已经达到了根本不需要婚姻和家庭的地步。叔本华终身未婚,释迦摩尼出家当然也不再有世俗妻子,老子一骑青牛出函谷关,想也是孑然一身。
      
      岂不无独有偶?
      
      大概人生的至高智慧,无外如是。
      
      小抄: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7756791/
      
  •     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决定了。
      一个人精神能力的范围尤其决定性地限定了他领略高级快乐的能力。
      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
      高兴的心情是幸福的现金,直接使我们获益,而其他别的都只是兑现幸福的支票。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每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的一个敌人时,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
      
      在独处的时候,每个人都只能返求于自身这个人的自身拥有就会暴露无遗。因此一个愚人背负着自己可怜的自身--这一无法摆脱的负担-而叹息呻吟。
      
      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的智力平庸及思想的贫乏为正比。
      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之处,别无他选。
      
      歌德的评论(诗与真)适用于这里,无论经历任何事情,每个人最终都得返求于自己。
      每个人都孑然独立,最关键的就是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无论身在何处,我们只能在我们自身寻找或者获得幸福
      -------------------------《旅行者》奥利弗高尔斯密
      
      亚里士多德:幸福属于那些能够自得其乐的人。
       每一快乐都是以人从事某种活动,或者以应用人的某种
       能力为前提;没有这一前提,快乐也无从谈起。
       人的幸福全在于无拘束地施展人的突出才能。
      斯托拜阿斯:幸福就是发挥、应用我们的技巧,并取得期待的结果。
      
      大自然赋予人们以力量和能力,其原始目的就是使人能够与包围着人们的匮乏做斗争,一旦这场斗争停止了,那再也派不上用场的力量就会成为人的负担。
      伏尔泰:只要有真正的需求,才会有真正的快乐。
      
      第五章 建议和格言
      亚里士多德: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生活并不是让我们享受的,我们必须忍受它和克服它。
      如果能够达到一种没有痛苦,也没有无聊的状态,那就确实得到了尘世间的幸福。
      
      如果微不足道的烦恼都让我们感觉得到,那就意味着我们正处在安逸、舒适的状态了----在很不幸的时候,我们是不会感觉到这些小事情的。
      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向生活提出太多的要求,因为如果这样做,我们幸福所依靠的基础就变得太广大了。依靠如此广大的基础才可以建立起来的幸福是很容易倒塌的,因为遭遇变故的机会增多了,而变故无时不在发生。在基础方面,我们幸福的建筑物与楼房建筑物正好相反,后者因其广大的基础而变得牢固。因此,避开重大祸害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考虑到我们的能力,条件,尽可能地减低我们对生活的要求。
      
      第二部分 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
      一个旅行者只有在抵达了一处高地以后,才能够回头总体、联贯地看到自己所走过的迂回曲折的道路,同样,只有当我们度过了生命中的一段时间,或者在我们的整体生命终结的时候,我们才能把我们做的事、业绩和创作的作品真正联系起来,包括其中确切的因果关联,甚至才能了解到它们的价值。只要我们仍然置身其中,那我们的行事就只能总是遵循我们那固定不变的性格构成,受着动机的左右和我们能力的制约。由此可见,我们的行事自始至终都有其必然性,我们在每一刻都做着我们在那一刻认为合理和适当的事情。
      
      人生智慧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关注现在和计划将来这两者之间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这样,现在与将来才不至于互相干扰。许多人太过沉迷于现在,这些是无忧无虑、漫不经心的人;也有的人则更多地活在将来,他们则是谨小慎微、忧心忡忡的杞人。人们很少能够在处理现在和将来两者当中把握一个恰到好处的尺度。
      歌德:“我从不寄托希望在任何事情”,其实就是说:只有当人挣脱了所有各种可能的期望,从而返回赤裸和冰冷的存在本身,人才能领会到精神上的安宁,而精神的安宁却是幸福的构成基础。
      
      所有局限和节制都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我们的视线、活动和接触的范围圈子越狭窄,我们就越幸福;范围圈子越大,我们感受的焦虑或者担忧就越多。
      精神上的制约为人们的百无聊赖敞开了门户,而无聊却是人们无数痛苦的间接根源。人们为了驱赶无聊,不择手段寻求娱乐、社交、奢华、赌博、酗酒等等,这些给人们带来的只是各式各样的懊丧、不幸以及金钱损失“
      人们无事可干的时候难以保持平静。
      
      我们感受到欢乐还是痛苦,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意识的内涵。
      大致而言,纯粹的思想智力活动,与实际生活相比较,能给具备这方面思想能力的人带来更多的快乐;实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总是变化不定,与此紧密相关的就是人的心旌摇动和精神折磨。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拘谨、掣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社交聚会。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
      西塞罗说过:”一个完全依靠自己,一切称得上属于他的东西都存在于他的自身的人是不可能不幸福的“
      一个人的自身拥有越多,那么,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正是这一自身充足的感觉使具有内在丰富价值不愿为了与他人的交往而作出必必需的、显而易见的牺牲;他们更不可能会主动寻求这些交往而否定自我。
      人的群居生活可被视为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精神取暖,这类似于人们在寒冷的天气拥挤在一起以身体取暖。
      
      拉布叶说”我们承受所以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
      柏那登德圣比埃说:节制与人交往会使我们心灵平静。
      独处是一种自然的、适合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它使每一个人都像亚当那样重新享受原初的、与自己本性相符的幸福快乐。
      
      人生经历的各个阶段:
      童年:
      是认知阶段而非意欲阶段。因此,许多认同的眼神是直观和认真的。
      人们认真地投入初次直观认识事物。在童年期,我们更多地是从观照的一面,而不是从存在的一面认识事物,也就是说,事物是作为表象、作为课题,而不是作为意欲被我们所了解。因为前者是事物令人愉快的一面,而主题可怕的另一面却又不为我们所知。
      事物的存在都有意欲的一面,我们行进的每一步法都受到了意欲的羁绊。
      
      青年:
      青年时期,困扰我们、造成我们不幸福的是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
      在青春岁月,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状况,我们都会对其感到不满,那是因为我们刚刚才开始认识到人生的空虚和可怜---在此之前,我们所期盼的生活可是完全另外的一副样子--但我们却把无处不在的人生的空虚与可怜归咎于我们的环境、状况。
      我们在早年主要是通过诗歌、小说而不是通过现实来认识生活的,所以会发现现实发生的情形是恰恰相反的。
      
      到了人生的后半部分,我们多多少少都清楚地了解到:所有幸福都是虚幻的,而苦难才是真实的。
      
      人生经验的首要任务,就是摆脱那些在我们青春期扎根头脑的幻想和虚假概念;但要防止人们在青年时代沾染这些东西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把童年期孩子的目光和视野控制在尽可能狭窄的范围。在这一范围之内,我们给孩子提供清晰、正确的观念;只有在他们正确认识了在这一视野范围之内的事物之后,才可以逐渐地扩展视野。与此同时,还要时刻留意不要让任何模糊不清、不知半解或者偏差走样的认识存留在他们的头脑里。这样做的结果是,人们对事物和人际关系的观念始终是狭窄的,但却非常朴素。也正因此,他们的观念将是清晰的和正确的。这些观念只需要逐渐拓展,而不需要修正和勘误。这种教育需要一直维持至青年时代。这种教育方式尤其要求人们不要阅读小说,取而代之的是合适的人物传记类读物,诸如富兰克林的传记、莫利茨写的安东赖斯等。
      在年轻时候,我们误以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任务和影响的事件会大张旗鼓地露面和发生。到了老年以后,对生活所做的回顾和考察却告诉我们,这些任务和事件都是悄无声息、不经意的从后门进入我们的生活。
      我们可以把生活比之于一幅刺绣品;处于人生前半段的人看到的是刺绣品的正面,而到了人生后半部分的人,却看到了刺绣品的背面。刺绣品的背面并不那么美丽,但却给人以教益,因为它使人明白看到刺绣品的总体针线。
      
      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的安宁。
      
      我们不断地重新组合我们累积了的知识,不失时机地丰富自己的知识---这种在各个方面进行的内在自我修养和陶冶持续不断,占据了我们的精神,给予了我们满足和奖赏。
      生活的舒适和安定是人们的首要需求:因此,老人们比起年轻的时候更加喜爱金钱,因为金钱是失去了的体力的代替品。
      观看、旅游、学习的需求没有了,取而代之的需要是发表意见和教诲别人。
      一个人的”自身拥有“在老年期给人所带来的好处是任何时期都无法相比的。
      青春期和老年期的根本区别永远在于前者以生活为前景,而后者的前景却是死亡;
      另外,青年期拥有短暂的过去和长远的将来,但老年期却刚好与此相反,老年期就类似于一部悲剧的第五幕:人们知道结局已经临近,但却不清楚这结局会是什么。
      
      叔本华本人:
      自小就跟随父母周游列国,在上大学之前,从15岁到17岁,他更专门游历了欧洲国家,在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化氛围中实地接受熏陶,而不是像其他的学者那样从一开始就只是接受书本知识。他对这段经验的体会是,“一般来说,在孩子们从生活原型中了解到生活之前,他们不应该从生活的复制件中认识到生活的任何方面。因此,不要匆匆忙忙只是把书本放在孩子们的手中.让他们永远直接从现实世界里提取概念” 而哲学家的眼睛更是“应该永远注视着事物本身,让大自然、世事、人生,而不是书本成为他思考的素材。
      
      
      
  •     很久没有一口气想要读完一本书的愿望,这本书中有太多的话语直击内心深处,让我真正感到内在的喜悦与慰藉,一些困扰我内心深处无法言表的困惑与苦恼被他一一化解。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到愉悦的呢?我们生活在世间是如此的孤独与困惑,不能说这本书给予我们答案但他真正的抚慰了我的焦虑使我变得更为坦然尤其在我感到孤独与不安时。这也是本需要反复阅读与体会的书,书中的许多内容不会立刻明白我想这和年龄与阅历有关,所以我还会读在我觉得必要时。
  •     看完叔本华的这本《人生的智慧》,我想应该写点读后感。哲学书我看得真是少,多年前看过罗素的一本《俗物的道德与智慧》,就曾被惊呆过:怎么会有人把人性、人生以及这个世界看得这么透?然后就迷了一阵罗素,可惜,俗物就是俗物,我就是一俗人,照样俗里俗气地生活,不再想什么哲学问题。只有偶尔脑子清醒的时候想:自己该看点哲学书了。
      以前一直认为哲学书是很晦涩难懂的,其实好象也没有那么难以看下去,尤其是看这种经过选择编排适合大众看的哲学书,这本《人生的智慧》即是如此。
      
      既然书名叫“人生的智慧”,那就应该是讲述一个人如何做才能获得或者才是具有人生的智慧。而人生的智慧,就是要使自己幸福。总结书中所说的,要使自己幸福,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健康的身体
      2. 一定的金钱
      3. 充实的精神
      4. 简单的生活
      5. 简单的人际
      6. 学会享受孤独
      7. 一项至死不渝的爱好
      。。。
      而实际上叔本华总结,人生的一切幸福都是虚幻的,而苦难才是真实的,明白这一点,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叔本华对人性看得这么透,让我在看书的很多时候不禁笑出声来和连连点头。
      
       “从我们最好的朋友所遭遇的不幸里,我们总能找到某样并不会使我们不悦的东西。”在类似这种时候,一般我们称之为朋友的人甚至掩饰不住脸上一丝满意的笑容。没有什么比告诉别人我们恰逢一巨大不幸,或者向别人毫无保留地透露出自己的某些个人弱点,更能确切地使别人得到好的心情了。这是反映人性的典型例子。
      如果一个人以为通过显示自己的聪明和思想就能搏得社交人群的欢迎,那么他就的确是个不谙世故的毛头小子!事实却是恰恰相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个人表现出聪明和思想只能激起人们对他的憎恨和反感。
      格拉西安的话说得相当正确:“唯一能够取悦别人的方式就是把自己裹以最傻呆的动物的外皮。”显示自己的聪明智慧其实就是间接地指责别人愚蠢和无能。并且,一个本性庸俗的人,在面对自己的对立面时,内心会产生抵触情绪,而秘密煽起这股情绪的就是他的嫉妒。
      要避免很不幸福的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不要要求很幸福。
      幸福属于那些能够自得其乐的人。
      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我们不应该向他询问那些令他高兴的赏心乐事,而应该了解那些让他烦恼操心的事情;因为烦扰他的事情越少、越微不足道,那么,他也就生活得越幸福,因为如果微不足道的烦恼都让我们感受得到,那就意味着我们正处于安逸、舒适的状态了一一在很不幸的时候,我们是不会感觉到这些小事情的。
      避免重大祸害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考虑到我们的能力、条件,尽可能地减低我们对生活的要求。
      人们最常做的一件大蠢事就是过分地为生活未雨绸缪。
      
  •     “人生的智慧”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如何尽量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为“幸福论”。
      伏尔泰说过:“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愚蠢和邪恶,跟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所发现的并没有两样。”
      
      第一章 基本的划分
      
      亚里士多德把人生能够得到的好处分为三类——外在之物、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现在我只保留他的三分法。我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他们是:
      1)人的自身,即在最广泛意义上属于人的个性的东西。因此,它包括人的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精神智力及其潜在发展。
      2)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亦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
      3)人向其他人所显示的样子,这可理解为:人在其他人眼中所呈现的样子,亦即人们对他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又可分为名誉、地位和名声。
      人与人之间在第一项的差别是大自然确定下来的,由此正可推断:这些差别比起第二、三项的差别,对于造成人们的幸福抑或不幸福,会产生更加根本和彻底的影响——因为后两项内容的差别只是出自人为的划分。
      确实,对于一个人的幸福,甚至对于他的整个生存的方式,最主要的明显的就是这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它直接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够得到内心的幸福,因为人的内心快乐抑或内心痛苦首先就是人的感情、意欲何思想的产物。而人自身之外的所有事物,对于人的幸福都只是间接地发挥影响。因此,同一样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样的境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处在同一样的环境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因为与一个人直接相关的是这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他的感情以及他的意欲活动。外在事物只有在刺激起他的上述东西时才能发挥作用。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首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一个具忧郁气质的人所看到的悲惨一幕,在乐天派的眼里只是一场有趣的冲突,而一个麻木不仁的人则把这视为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所有这一切都基于这样一个事实:现实生活,亦即当下经历的每时每刻,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主体和客体——虽然主体和客体彼此密切关联、缺一不可,就像共同构成水的氧和氢。面对完全一样的客体,不同的主体就意味着所构成的现实完全不同,反之亦然。
      一个人只能直接活在自己的意识之中。因此,外在世界对他的帮助不大。
      尽管在人的一生中,外在变化不断发生,但人的性格却始终如一,这好比虽然有一连串的变奏,但主旋律却维持不变。无人能够脱离自身个性。
      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规定了。一个人精神能力的范围尤其决定性地限定了他领略高级快乐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的精神能力相当有限,那么,所有来自外在的努力——别人或者运气所能为他做的一切——都不会使他超越只能领略平庸无奇、夹杂着动物性的快乐的范围。他只能享受感官的乐趣、低级的社交、庸俗的消费和闲适的家庭生活。甚至教育——如果教育真的有某些用处的话——就大体而言,也无法再拓宽我们精神眼界方面给人带来大的帮助。因为最高级、最丰富多彩以及维持最为恒久的乐趣是精神思想上的乐趣,尽管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对这一点缺乏充足的认识;但是,能否领略这些精神思想的乐趣却首先取决于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精神思想能力。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幸福在多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身,即取决于我们的个性。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却只是考虑运气、考虑拥有的财产,或者考虑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
      对于人的幸福快乐而言,主体远远比客体来得重要,任何一切都可以证实这一点。人的健康尤其远远地压倒了一切外在的好处。甚至一个健康的乞丐也的确比一个染病的君王幸运。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
      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但对于一个冥顽不灵的人,接连不断地聚会、看戏、出游消遣都无法驱走那折磨人的无聊。
      对我们的生活幸福而言,我们的自身个性才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因为我们的个性持久不变,它在任何情况下都在发挥着作用;另外,它有别于我列出的第二、第三项好处,保存这些好处只能听天由命,但自身个性却不会被剥夺。
      我们应该循着符合我们个性的方向,努力争取适合个性的发展,除此之外则一概避免。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与我们个性相配的地位、职业和生活方式。
      很多的有钱人感觉并不快乐,因为这些不快乐的有钱人缺乏真正的精神思想的熏陶,没有见识,也因此缺乏对事物的客观兴趣——而只有这些才可以使他们具备能力从事精神思想的活动。财富除了能满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对于我们的真正幸福没有多大影响。
      我们看到很多人像蚂蚁似的不眠不休、辛勤劳作,从早到晚盘算着如何增加他们已有的财富。一旦脱离了那狭窄的挣钱领域,他们就一无所知。他们的精神空白一片,对挣钱以外的一切事物毫无感知。人生最高的乐趣——精神方面的乐趣——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既然如此,他们就只能忙里偷闲地寻求那些短暂的、感官的乐趣——它们费时很少,却耗钱很多。他们徒劳地以这类娱乐来取代精神上的享受。
      彼德尼斯说过:“一个人所拥有的财产决定了这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话,那么,他人对自己的良好评价,能以各种形式帮助自己获取财产。
      
      第二章 人的自身
      
      除了严重灾祸以外,人们在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事情,不论是好是坏,其重要性远远不及人们对这些事情的感受方式;也就是说,人们对事情的感受能力的本质特性和强弱程度才更为重要。一个人的自身是什么,他的自身拥有到底为何,简而言之,他的个性及其价值才唯一直接与他的幸福有关。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能够依靠的只是我们的本性,而不是金钱。”
      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素质,这些包括高贵的品格,良好的智力、愉快的性情和健康良好的体魄——一句话,“健康的身体加上健康的心灵”能够增加愉快心情的莫过于健康;但对于愉快心情贡献最小的则是充裕盈余的金钱财富。
      使我们快乐或者忧伤的事物,不是那些客观、真实的事物,而是我们对这些事物的理解和把握。这就是爱比克泰德所说的“扰乱人们的不是客观事情,而是人们对客观事情的见解”。我们的幸福十占其九依赖于我们的健康。只要我们保持健康,一切也就成了快乐的源泉;但缺少了健康,一切外在的好处——无论这些好处是什么——都不再具有意义,甚至那些属于人的主体的好处,注入精神思想、情绪、气质方面的优点等,仍会由于疾病的缘故而大打折扣。
      虽然健康能极大地增进我们的愉快心情——这种心情对于我们的幸福头等重要——但愉快的心情却不完全依赖于健康;因为即使是完全健康的人也会生成忧郁的气质和沮丧的心情。在这里,最根本的原因无疑在于人最原初的、因而也是不可改变的机体组织的构成;也就是说,大致上在于一个人的感觉能力与肌肉活动、兴奋能力及机体新陈代谢能力之间构成的正常程度不一的比例。超常的感觉能力会引致情绪失衡、周期性的超乎寻常的愉快或者挥之不去的忧郁。天才的条件就是具备超越常人的神经力量——亦即超常的感觉能力。所以,亚里士多德相当正确地认为:所有杰出、优越的人都是忧郁的:“所有那些无论是哲学、政治学、诗歌或者其他艺术方面表现出色的人,看上去都是忧郁的。”
      一般而言,一个人接受愉快印象的能力越弱,那他接受不愉快印象的能力也就越强,反之亦然。同一件事情有出现好或不好两种结果的可能。“郁闷”型的人会因为“不好”的结果而感到悲哀和烦躁,对好的结果也提不起高兴劲儿。“愉快”型的人却不会为不幸的结果悲哀和烦恼,但对事物的好结果却会深感高兴。对“郁闷”型的人来说,尽管他们实现了十个目标中的九个,他们仍然不会为已实现的目标高兴,而仅仅因为一个目标的落空而烦恼、生气。愉快型的人则相反,他们会从成功实现了的目标那里取得安慰和愉快。
      良好的长相是一纸摊开的推荐书,它从一开始就为我们赢得了他人的心。
      对生活稍作考察就可以知道:痛苦和无聊时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作一个补充:每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的一个敌人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所以说,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在这两者当中或强或弱地摇摆。这是因为痛苦与无聊之间的关系是双重的对立关系。一重是外在的,属于客体;另一重则是内在的,属于主体。外在的一重对立关系其实也就是生活的艰辛和匮乏产生出了痛苦,而丰裕和安定就产生无聊。因此,我们看见低下的劳动阶层与匮乏——亦即痛苦——进行着永恒的斗争,而有钱的上流社会却旷日持久地与无聊进行一场堪称绝望的搏斗。而内在的或者说属于主体的痛苦与无聊之间的对立关系则基于以下这一事实:一个人对痛苦的感受能力和对无聊的感受能力成反比,这是由一个人的精神能力的大小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精神的迟钝一般是与感觉的迟钝和缺乏兴奋密切相关的,因此原因,精神迟钝的人也就较少感受到各种强度不一的痛苦和要求。但是,精神迟钝的后果就是内在的空隙。这种空虚烙在了无数人的脸上。并且,人们对于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现出的一刻不停的、强烈的关注,也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在空虚。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内心空虚之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
      正是由于内在的空虚,他们才追求五花八门的社交、娱乐和奢侈;而这些东西吧许多人引入穷奢极欲,然后以痛苦告终。能够让我们免于这种痛苦的手段,莫过于拥有丰富的内在——即丰富的精神思想。
      因为一个人自身拥有越丰富,他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就越不重要。所以,一个人具备了卓越的精神思想就会造成他不喜与人交往。
      我们可以发现:大致而言,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闲暇是人生的精华,除此之外,人的整个一生就只是辛苦和劳作而已。但闲暇给大多数人带来了什么呢?如果不是声色享受和胡闹,就是无聊和浑噩。
      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利用时间。
      因为无论如何,我们不应该从他人那里,或者从自身之外期望太多。他人对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极为有限。归根到底,每个人都孑然独立,最关键的就是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因此,歌德的评论(《诗与真》)适用于这里:无论经历任何事情,每个人最终都得返求于己。
      无论在任何年龄阶段,一个人的自身拥有都是真正的和唯一持久的幸福源泉。我们这个世界乏善可陈,到处充斥着匮乏和痛苦,对于那些侥幸逃过匮乏和痛苦的人们来说,无聊却正在每个角落等待着他们。此外,在这个世界上,卑劣和恶毒普遍占据着统治的地位,而愚蠢的嗓门叫喊得至为响亮,我们的话语也更有分量。命运是残酷的,人类又是可怜可叹的。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一个拥有丰富内在的人,就像在冬月的晚上,在漫天冰雪当中拥有一间明亮、温暖、愉快的圣诞小屋。因此,能够拥有了优越、丰富的个性,尤其是深邃的精神思想,无疑就是在这地球上得到的最大幸运,尽管命运的发展结果不一定至为辉煌灿烂。
      为了外在的荣耀、地位、头衔和名声而部分或全部地奉献出自己的内在安宁、闲暇和独立——这是极度的愚蠢行为。歌德就是这样做了。但我的守护神却明确地指引我走向与此相反的方向。
      因此,王公、巨富尤其受到无聊的折磨。关于他们的痛苦,卢克莱修留给我们这样一段描写。当今我们在每个大城市,每天都有机会见到类似的例子:
      他经常离开偌大的宫殿,匆匆走向室外露天——因为在屋子里他感到厌烦——直到他突然返回为止,因为他感觉出门并没有好得了多少。又或者,他策马驰往乡村庄园,就好像他的庄园失火,他必须匆忙赶去扑救一样。但刚跨进乡村庄园的门槛,他就无聊地呵欠连连,或者干脆倒头大睡。他要尽力去忘记自己,直到他想返回城市为止。
      这些先生们在年轻的时候,肌肉力量和生殖能力都旺盛十足。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只有思想能力才可以继续保持。
      每个人都会有适合自己的一类快乐,这由他身上所突出具备的是哪一种能力而定。第一类是为机体新城代谢能力所带来的乐趣:这包括吃喝、消化、休息和睡觉。在一些国家,这类快乐获得首肯,这类活动甚至成为全民性的娱乐。第二类是发挥肌肉力量所带来的乐趣,这些包括步行、跳跃、击剑、骑马、舞蹈、狩猎和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甚至打斗和战争也包括在内。第三类是施展感觉能力方面的乐趣:这些包括观察、思考、感觉、阅读、默想、写作、学习、发明、演奏音乐和思考哲学等。……没有人会否认,在这一方面,感觉能力比人的另外两种基本生理力量更为优越——人较之于东吴在感觉方面的明显优势就是人优胜于动物之处,而人的另外两种基本生理能力在动物身上也同样存在,甚至远胜于人类。
      大众的生活把大众引向浑噩、呆滞,因为他们的思想和欲望全都是指向维护他们的个人安逸的那些渺小事物,也正因为这样,他们的生活也就迈向了形形色色的苦难。所以,一旦他们停止位这些目标操劳,并且不得不返回依赖他们的自身内在时,无法忍受的无聊就向他们袭来。这时候,只有情欲的疯狂火焰,才可以活动一下那呆滞和死气沉沉的众生生活。但精神禀赋卓越的人却过着思想丰富、生气勃勃和意味深长的生活;有价值和有兴趣的事物吸引着他们的兴趣,并占据着他们的头脑。这样,最高贵的快乐的源泉就存在于他们的自身。能够刺激他们的外在事物是大自然的杰作和他们所观察的人类事务,还有那各个时代和各个地方的天才人物所创造的为数众多、千姿百态的杰作。
      一个具有思想天赋的人过着在个人生活之外,还过着另一种思想上的生活,后者逐渐成为了他的唯一目标,而前者只是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但对于芸芸众生来说,只有浅薄、空虚和充满烦恼的生存才会被视为生活的目标。精神卓越的人首要关注的是精神上的生活。……与这种精神生活相比,那种纯粹以追求个人自身安逸为目标的实际生活则显得可悲——这种生活增加的只是长度而不是深度。
      根据各人不同程度的精神思想能力,而相应在现实生活的同时,有着无数等级的思想生活:从仅仅只是收集和描绘昆虫、鸟类、矿物、钱币之类,一直到创作出最杰出的文学和哲学作品。类似的精神生活使我们得以避免低劣的社交,以及许许多多的危险、不幸、损失和纵欲——如果人们完全是在现实生活里追求幸福,这些就是很难避免的。
      但是,常人却寄希望于身外之物,寄望于从财产、地位、妻子、儿女、朋友、社会人群那里获取生活快乐;他把自己一生的幸福寄托在这些上面。因此,一旦他失去了这些东西,或者对这些东西的幻想破灭,那他的幸福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为把这种情形表达清楚,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个人的中心在他的自身之外。
      我们首先看看那些精神思想力量并不那么显著突出、但却又超越了泛泛之辈的人吧。我们可以看到:当缺乏外在的快乐源泉,又或者,当那些外在的快乐渠道再也无法满足他们的时候,这一类人就会学习和练习某一门优美的艺术,或者进行其他的自然科学的学习。例如,研究植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天文学、历史学,等等,并从中得到消遣和乐趣。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才可以说,他们的重心是部分地存在于自身。但是,这些人对艺术的业余爱好,与那种自发的艺术创造力之间,仍然存在一段相当的距离;又因为单纯的自然科学知识只停留在事物表面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这些人无法全副身心投入其中,被它们所完全占据,并因此整个的生命存在与这些东西紧密地纠缠在一起,以至于对此之外的任何事物都失去了兴趣。只有那些具有最高等的精神禀赋、我们称之为“天才”的一类人才会进入这样的状态,因为只有这些人才会把存在和事物的本质,完全而又绝对地纳入他们的课题。在这以后,他们就尽力把自己的深刻见解,以适合自己个性的方式,或通过艺术,或通过哲学表达出来。……只有这种人我们才可以说:他们的重心就在他们的自身当中。由此,我们可以解释清楚为何这类极其稀罕的人物,就算他们有着最良好的性格脾性,也不会对朋友、家庭和集体表现出其他人都会有的那种强烈的休戚与共的兴趣。他们拥有自身内在,那么,尽管失去了其他的一切也能得到安慰。
      一个内在丰富的人对于外在世界确实别无他求,除了这一否定特性的礼物——闲暇。他需要闲暇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精神才能,享受自己的内在财富。他的要求只是在自己的一生中,每天每时都可以成为自己。
      在这里,我得提及这样的一类人:他们由于仅仅具备了那常规的、有限的智力配给,所以,他们并没有精神思想上的要求,他们也就是德语里的Philister——“菲利斯特人”。
      菲利斯特人就是一个没有精神需求的人。根据我提及过的原则,“没有真正的需求也就没有真正的快乐”就可以推断:首先,在他们的自身方面,菲利斯特人并没有什么精神上的乐趣。他的存在并没有受到任何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这一强烈欲望的驱动,也没有要享受真正的美的热切愿望——美的享受与对知识、真理的追求密切相关。但如果时尚或者权威把这一类快乐强加给他们,那他们就会像应付强制性苦役般地尽快把它们打发了事。对这种人来说,真正的快乐只能是感官上的快乐。牡蛎和香槟就是他们生存的最高境界。他们生活的目的也就是为自己获得所有能为他们带来身体上安逸和舒适的东西。如果这些事情把他们忙得晕头转向,那他们就的确快乐了!因为如果从一开始就把这些好东西大量提供给他们,他们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无聊之中,而为了对抗无聊,他们是无所不用其极的:舞会、社交、看戏、玩牌、赌博、饮酒、旅行、马匹、女人,等等。但所有这些都不足以赶走无聊,因为缺少了精神的需求,精神的快乐也就是不可能的。因此,菲利斯特人都有一个奇异的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有一副呆滞、干巴巴的类似于动物的一本正经和严肃表情。没有什么事情能使他们愉快、激动,能提起他们的兴趣。感官的乐趣很快就会烟消云散。由同样的菲利斯特人所组成的社交聚会,很快就变得乏味无聊,纸牌游戏到最后也变得令人厌倦。不管怎样,这种人最终还剩下虚荣心。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享受着虚荣心所带给他们的乐趣,那就是:他们尽力在财富或者社会地位,或者权力和影响力方面胜人一筹,并藉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崇。又或者,他们至少知道可以追随那些拥有上述本事的人,以沐浴在这些人身上折射出来的余晖之中。从我们提到的这些菲利斯特人的本质,可以引出第二点:对于他人,由于菲利斯特人没有精神上的需求,而只有身体上的需要,所以,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寻求那些能够满足自己身体上的需要,而不是精神上的需求的人。
      
      第三章 人所拥有的财产
      
      一个人在拥有财产方面能否得到满足并不由某一个财产的绝对数量所决定。这其实取决于一个相对的数量,也就是说,由一个人所期待得到的财产和自己已经实际拥有的之间的关系决定。
      当对某一样东西的要求还没有进入一个人的意识的时候,这个人完全不会感觉到对它有所欠缺。
      财富犹如海水:一个人海水喝得越多,他就越感到口渴。
      我们之所以感到不满,原因就在于我们不断试图提高我们的要求,但同时,其他妨碍我们成功的条件因素却保持不变。
      人们经常受到这样的指责:心中老是想着金钱,热爱金钱甚于一切。其实,人们热爱金钱却是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金钱就像永远不知疲倦的普鲁特斯,每时每刻都准备着变成我们那飘忽不定的愿望和变化多端的需求所要求的物品。任何其他物品只能满足一个需求,诸如食物之于饥饿的人,醇酒之于健康者,药物之于病人,皮毛之于冬季,女人之于小伙子,等等。因此,它们都只是“服务于某一特定的东西”,它们的好处是相对的。唯独金钱才具备了绝对的好处。因为它并不只是满足某一具体的需要,而是满足抽象中的普遍的多种需要。
      但约翰逊博士却赞同我的意见:“一个习惯于处理钱财的有钱女人,会小心翼翼地花钱。但一个在结婚以后才首次获得支配金钱权力的女人,会在用钱的时候大胆妄为,她简直就是大肆挥霍。”
      只有一个穷鬼才会对自己绝对的、彻底的、全方位的劣势达到所需要的深信不疑的程度,才对认识清楚自己的无足轻重和毫无价值。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人才会接连不停地向人点头哈腰,也只有他们的鞠躬才会深至九十度。只有这种人才能忍受一切,且一直报以微笑。只有他们才知道自己的奉献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只有他们才会扯高嗓门,或者用醒目的黑体字,公开把拙劣的文字作品捧为巨著——那些作者不是高高在他们之上,就是极有势力;也只有这种人才会摇尾乞怜。因此,只有他们才会在青年时期就已成为倡导下面这一不为人知的真理的人——这一真理由歌德通过这些字句向我们展示了出来:
      任何人都不要抱怨卑鄙和下流,因为在这世上只有卑鄙和下流才是威力无比的。
      相比之下,从一开始就生活无忧的人,却大多难以管束。他们习惯于高视阔步,并不曾学会上述为人处世的艺术。或许他们具有某样能引以为傲的才能,但他们应该认识到这些才能与平凡庸俗、溜须拍马根本无法匹敌。最终,他们会看到身居比自己更高位置的人的平庸和低劣之处。此外,如果他们还遭受别人的侮辱和种种令人愤慨的事情,他们就会羞愧、茫然和害怕。这可不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办法。相反,他们应该和勇敢的伏尔泰一道说出这样的话:“我们在这世上时日不多,不值得在可鄙的坏蛋的脚下爬行。”
      
      第四章 人所展现的表现
      
      我们所展现的表象——这也是我们的存在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通常都被我们过分看重,这是我们人性的一个特殊弱点所致,虽然稍作简单的思考我们就可以知道,他人的看法就其本身来说,对我们的幸福并非至关重要。
      因此,从增进幸福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抑制这一人性弱点;应该细致考虑和恰如其分地评估它的真正价值,尽量减低我们对待别人意见的敏感程度,无论我们在受到别人意见的爱抚抑或伤害时都应如此,因为这两者悬挂在同一根线上。否则,人们就只能成为他人的看法和意见的奴隶。
      只有当别人的看法对某事某物产生了影响,从而使我们自身也因此受到影响的时候,别人的这些看法才值得我们考虑。除此之外,在别人的头脑意识里面所发生的事情,对于我们并不重要。并且,当我们终于清楚地了解到: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面,都是些肤浅的思想和渺小的念头;这些人目光狭窄,情操低下;他们的见解谬误百出、是非颠倒——当我们了解到这些以后,我们就会逐渐对他人的评论淡然处之了。我们也就会知道,要是太过于看重别人的看法,那就是抬举他们了。
      如果有人大声疾呼“名誉高于生命”,那其实就等于说,“人的生存和安适是无足轻重的,他人如何看待我们才是首要的问题。”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夸张的说法,这一说法所依据的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要在这人世间安身立命,名誉——即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对于我们经常是绝对必需的。关于这一点我会回头作进一步的讨论。但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人毕生不息地奋斗,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人们拼命追逐官位、头衔、勋章,还有财富,其首要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别人对自己更大的敬意,甚至人们掌握科学、艺术,也是从根本上出于同样的目的。所有这些都只不过令人遗憾地向我们显示了人类的愚蠢已经达到多么厉害的程度。把别人的意见和看法看得太过重要是人们常犯的错误。这一错误或许根植于我们的本性;或者是伴随着社会和文明的步子而产生。不管怎么样,这一错误对我们的行为和事业都产生了超乎常规的影响并损害了我们的幸福。具体的例子林林总总:从惊恐、奴性地顾忌“别人将会怎么说呢?”一直到古罗马护民官维吉尼斯剑插女儿的心脏这一极端的例子。还有就是一些人为了身后的荣誉,不惜牺牲个人的财富、安宁、健康,甚至生命。这一错误给那些要统治人或者驾驭人的人提供了一个便利手段。所以,在各种训练人的手法当中,加强和培养荣誉感的做法占据了首位。
      事实上,我们对于他人的看法的注重,以及我们在这一方面的担忧,一般都超出了任何合理的程度,我们甚至可把这视为一种普遍流行的,或者毋宁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疯狂。我们无论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我们首要考虑的几乎就是别人的看法。……形形色色的荣誉、骄傲,虽然内容和范围各有各的不同,但却都建基于别人的看法这一基础之上。
      我在这里谈论的这一源自人类本性的愚蠢,生发了三根主要牙条:好胜、虚荣和骄傲。虚荣和骄傲之间的差别在于:骄傲就是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但虚荣则尽力让别人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伴随着虚荣的还有这样一个隐藏着的希望:通过唤起别人的确信,能够使自己真的拥有这一份确信。因此,骄傲是发自内在的、直接的自我敬重;而虚荣则是从外在、因而是间接地努力试图获得这一自我敬重。因此,虚荣使人健谈,但骄傲却让人沉默。不是任何人想骄傲就能骄傲起来,他顶多只能装扮成一副骄傲的样子。因为只有对自己的突出长处和非凡价值有一种发自内在的、坚定的和不可动摇的确信的人,才可以真正骄傲得起来。
      骄傲一般都受到人们的抨击和诋毁,我怀疑这些抨击和诋毁首要来自那些并没有什么值得自己骄傲的人。面对大多数人的恬不知耻和傲慢无知,无论哪一个人,只要他拥有某一方面的优点,就要把自己的优点记在心上,不要把它忘了。因为如果我们善意地忽略自己的优点,在与他人的交往时也与他人一道错误地视自己与他人是一个样,那么,他人就会公开坦白地把我们认定就是这个样子。
      谦虚是美德——这一句话是蠢人的一项聪明的发明;因为根据这一说法每个人都要把自己说成像一个傻瓜似的,这就巧妙地把所有人都拉到同一水平线上。
      最廉价的骄傲就是民族的自豪感。沾染上民族自豪感的人暴露出这一事实:这个人缺乏个人的、他能够引以为豪的素质。如果情况不是这样,他也就不至于抓住那些他和无数百万人所共有的东西为荣了。拥有突出个人素质的人会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民族的缺点,因为这些缺点时刻就在自己的眼前,但每一个可怜巴巴的笨蛋,在这世上没有一样自己能为之骄傲的东西,那他就只能出此最后一招:为自己所属的民族而骄傲了。由此他获得了补偿。所以,他充满着感激之情,准备不惜以“牙齿和指甲”去捍卫自己民族所特有的一切缺点和愚蠢。
      一个人的独特个性远远优于民族性,在一个人身上所显现出的独特个性比起国民性更应受到多一千倍的重视。因为国民性涉及的是大众,所以,坦率地说,它并没有多少值得称道的东西。在每一个国家,人们的狭窄、反常和卑劣都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国民性。我们对某一民族的国民性感到厌恶以后,就转而称道另一民族的国民性,直到我们同样厌恶它了为止。每一个民族都取笑别的民族,他们的嘲笑都是对的。
      谩骂就是随意草率的诽谤——也就是说,谩骂的内容都是子虚乌有的东西。当然,谩骂他人的人表明自己无法拿出被谩骂者的真正、确实的过错;否则,他就会把这些作为前提交代出来,然后充满信心地把结论留给他的听众去完成。
      只有通过诋毁侮辱才有可能从外面对名誉实施攻击。对付这种攻击的唯一对策就是把这种诋毁予以公开,把诋毁者公之于众。
      他(塞尼加)说清楚这点以后,又加上了这么一句:“虽然嫉妒让你的同时代人沉默,但以后总会有人不带恶意,也不带恭维地作出判断。”顺便说上一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塞尼加的时代,无赖们就已经施展这种压制成就的艺术了,那就是:对别人的成就保持恶意的沉默,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
      一般来说,名声到来越迟,维持的时间久越长久,因为任何优秀的东西都只能慢慢地成熟。
      一个人越属于他的后世,亦即属于整个人类大众,那他就越不为自己的时代所了解,因为他的贡献对象不仅是他的时代,他为之奉献的是整个人类。因此,他创作的作品并不会沾上局限于自己时代的色彩。因此原因,很容易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他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他的时代。而那些只为短促一生中的事务效劳、只服务于刹那瞬间的人——他们因此属于他们的时代,并且与这个时代同生共死——反而会得到他们同时代的人的赏识。
      要创作出优秀的著作,并且避免写出低劣的作品,创作者就必须抵制和鄙视大众及其代言人的评判。据此,这一说法相当正确——奥索利亚斯尤其强调这一说法——名声总是逃离追逐它的人,但却会尾随对它毫不在意的人。
      
      第五章 建议和格言
      
      第一部分 泛论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里不经意地说过一句话,我视这句话为人生智慧的首要律条,我还是把它译成德语吧:“理性的人寻求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这一句话所包含的真理在于: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
      谁要从幸福论的角度衡量自己一生是否过得幸福,他需要一一列出自己得以躲避了的祸害,而不是曾经享受过的欢娱、快感。
      如果能够达到一种没有痛苦,也没有无聊的状态,那就确实得到了尘世间的幸福,其他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
      愚人在生活中追寻快乐,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受骗了;而智者则千方百计地躲避祸害。如果智者无法达到目的,那只能归于他的运数,但却跟他的愚蠢无关。只要得偿所愿,他就肯定不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因为他所躲过的祸害千真万确在这生活中存在。就算一个智者为了躲避祸害而做得过了头,不必要地牺牲了生活中的快感愉悦,归根到底他也没用真的有所损失,因为所有的快感愉快都是虚幻的。因为错过了机会享受一番而感到痛惜,则是肤浅、狭窄的,甚至是可笑的。
      其实,没有痛苦的状态才是真正的、最大的幸福。
      而要避免很不幸福的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不要要求很幸福。
      因此,我们应该把对快乐、财产、地位、荣誉等等的期望调至一个节制、适宜的尺度,因为正是对幸福快乐、荣耀排场的渴求和争取带来了巨大的不幸。
      很多人的奢华和辉煌不过是门面而已,那犹如歌剧院的装饰陪衬,但关键的内核却是缺乏的。例如,那些挂起的三角旗、饰以花冠的船只、张灯结彩、欢呼呐喊、鼓角礼炮齐鸣——这些只不过是表示人们欢乐的幌子和门面,这热闹表面是欢乐的象形文字。但却偏偏在这样的热闹场景难以找到欢乐。欢乐拒绝在喜庆的场合露面。它真要出现的话,那一般都是悄无声息、不作张扬地不请自来;它所到之处都是最平凡无奇、日常普通的环境、场合,反正它就是不到那些显赫辉煌的场合露面。
      表面上看,人们兴高采烈,沉浸在一片高贵的愉快气氛之中,但通常,拘束、尴尬、无聊才是到场的真正客人。众人聚会的地方,也就是无聊集会之处,尽管人们的胸前挂满勋章。真正优秀的聚会无论在哪里都必然是相当小型的。……所以,尚福尔相当美妙地说道:“我们所说的社交——聚会、沙龙——是悲惨的一出戏,一台糟糕的话剧;它烦闷、乏味,依靠机械、服饰和包装暂时的撑持。”同样,学士院和哲学教席不过就是外在的门面,它们似乎是真理的化身;但同样,真理通常都拒绝在这些地方出现而另投别处。教堂的钟声、神父的服饰、虔诚的表情、滑稽的举动——这些都是门面功夫,都是虔诚的假面。因此原因,我们尽可以把世上的几乎一切视为空心的果核,果仁本身是很稀有的,果仁藏在果核里则更是少有的事。只能在另外的地方找到它,并且通常要碰运气才行。
      第二节
      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我们不应该向他询问那些令他高兴的赏心乐事,而应该了解那些让他们烦恼操心的事情;因为烦扰他的事情越少、越微不足道,那么,他也就生活得越幸福,因为如果微不足道的烦恼都让我们感受得到,那就意味着我们正处于安逸、舒适的状态了——在很不幸的时候,我们是不会感觉到这些小事情的。
      第三节
      在生活里,我们所遭遇的情形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当旅行者迈步走近看到的景物时,景物的形状与他从远处看见的并不一样;这些景物就好像随着旅行者的靠近而变换了形状。我们的愿望与这种情形尤其相似。通常,我们最终获得的并不是我们当初所追求的——这最终获得的东西甚至比当初所追求之物还要好。还有就是,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选取了某一条途径追求某一样东西,但却一无所获,但在另外的一条途径反而找到了它。此外,这样的情形也经常发生:我们追求快感、好运和欢乐,最终却获得了教训、思想和认识——这些真实、永恒的好处取代了原先那些匆匆的、表面的好处。
      
      第二部分 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
      
      第四节
      参与修建一座建筑物的工人,并不会知道这座建筑物的总体规划;或者,他们不会再心里时刻记住这一规划。同样,一个人在度过生命中每一小时、每一天的时候,对于自己的总体生命进程及其特征也不甚了解。一个人的个性越独特、越具价值和意义,那么,他就越有必要不时地认清自己生命总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和自己的计划,这对他大有好处。为此目的,他当然要踏上“认识自己”的第一步,亦即了解清楚自己的首要和真正的意愿——这些对于他的幸福而言是至为重要的东西;然后,对于何者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置必须心中有数。同时,他也应该大致上明白自己应该从事何种职业、需要扮演何种角色以及自己与这一世界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具备非凡的个性,那么,对自己的生命计划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能够比任何一切都更有效地增强自己的勇气,振作、鼓足信心,激励自己行动起来,避免走进弯路。
      只要我们仍然置身其中,那我们的行事就只能总是遵循我们那固定不变的性格构成,受着动机的左右和能力的制约。由此可见,我们的行事自始至终都有其必然性,我们在每一刻都做着我们在那一刻认为合理和适当的事情。只有事后的结果才让我们看清道地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事情整体的回顾才使我们明白事情的如何和为什么。只有把生命总体连贯起来以后,我们的性格和能力才会显现其本色。
      第五节
      人生智慧的重要一点就是在关注现在和计划将来这两者之间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这样,现在与将来才不至于互相干扰。
      永远不要忘记: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切的;相比之下,将来的发展几乎总是与我们的设想有所不同,甚至过去也与我们对过去的回想有所出入。
      由于懊恼过去和操劳将来,我们拒绝美好的现在时光或者任意地糟蹋它,这可是彻头彻尾的愚蠢做法。
      第六节
      所有局限和节制都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我们的视线、活动和接触的范围圈子越狭窄,我们就越幸福;范围圈子越大,我们感受的焦虑或者担忧就越多。同时,部分地由于这一规律的原因,我们后半生比起前半生更加凄凉痛苦。
      原因就在于意欲受到的刺激越少,我们的痛苦也就越少。
      第七节
      我们感受到欢乐还是痛苦,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意识的内涵。大致而言,纯粹的思想智力活动,与实际生活相比较,能给具备这方面思想能力的人带来更多的欢乐;实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总是变幻不定,与此紧密相关的就是人的心旌摇动和精神折磨。当然,从事纯粹的精神活动需要具备优异突出的精神能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正如忙于外在的生活会打扰我们从事的研究,夺走精神生活所需要的宁静和专注,同样,持续从事精神活动会或多或少地削弱我们应付嘈杂、繁忙的现实生活的能力。因此,每过一段时间,当我们需要着力操持实际生活的时候,暂时完全中断精神活动会有好处。
      第八节
      要过一种深思熟虑的生活,并且能从生活经验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教训,我们就必须勤于反省,经常回顾做过的事情和曾经有过的感觉和体验;此外,还要把我们以前对事情的判断和现在的看法,以前订下的计划及追求和最终得到的结果及满足互相比较。这是为获得人生经验所做的单独的反复复习。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可被视为一本书的正文,而对生活经历的咀嚼和认识则是对正文做出的解释。如果一个人有太多的反省和认识,但生活经历却又很少,那就好比只有两行正文,但注解却又四十行之多。如果一个人阅历很广,但却对此甚少反省,获得的认识又不多,这样,就好比一种比邦迪那版丛书——里面没有注解,正文的许多意思都不甚了了。
      第九节
      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
      生活在社交人群当中必然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因此,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要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拘谨、掣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社交聚会。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一个人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一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
      大自然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智力方面定下了巨大差别,但社会对这些差别视而不见,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更有甚者,社会地位和等级所造成的人为的差别取代了大自然定下的差别,前者通常和后者背道而驰。受到大自然薄待的人受益于社会生活的这种安排而获得了良好的位置,而为数不多得到了大自然青睐的人,位置却被贬低了。因此,后一种人总是逃避社交聚会。而每个社交聚会一旦变得人多势众,平庸就会把持统治的地位。
      所谓的上流社会承认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却唯独不肯承认一个人在精神思想方面的优势;他们甚至抵制这方面的优势。
      所谓“上流”的社交聚会,其劣处不仅在于它把那些我们不可能称道和喜爱的人提供给我们,同时,还不允许我们以自己的天性方式呈现本色;相反,它强迫我们为了迎合别人而扭曲、萎缩自己。具有深度的交谈和充满思想的话语只能属于由思想丰富的人所组成的聚会。在泛泛和平庸的社交聚会中,人们对充满思想见识的谈话绝对深恶痛绝。所以,在这种社交场合要取悦他人,就绝对有必要把自己变得平庸和狭窄。因此,我们为达到与他人相像、投契的目的就只能拒绝大部分的自我。当然,为此代价,我们获得了他人的好感。但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他就越会发现自己这样做实在是得不偿失,这根本就是一桩赔本的买卖。
      由于真正的、精神思想的优势不会见容于社交聚会,并且也着实难得一见,为了代替它,人们就采用了一种虚假的、世俗常规的、建立在相当随意的原则之上的东西作为某种优越的表现——它在高级的社交圈子里传统般地传递着,就像暗语一样地可以随时更改。这也就是人们名之为时尚或时髦的东西。但是,当这种优势一旦和人的真正优势互相碰撞,它就马上显示其弱点。并且,“当时髦进入时,常识也就引退了。”
      青年人首上的一课,就是要学会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据此可知,只有那些依靠自己,能从一切事物当中体会到自身的人才是处境最妙的人。
      一个人的自身拥有越多,那么,别人能够给予他的也就越少。正是这一自身充足的感觉使具有内在丰富价值的人不愿为了与他人的交往而作出必需的、显而易见的牺牲;他们跟不可能会主动寻求这些交往而否定自我。平庸的人却恰恰相反,他们喜好与人交往,喜欢迁就别人。这是因为他们忍受别人要比忍受他们自己更加容易。此外,在这世上,真正具备价值的东西并不会受到人们的注意,受人注意的东西却往往缺乏价值。
      促使人们热衷与人交往的,是人们无法忍受孤独和在孤独中。他们内心的厌烦和空虚也驱使他们到处地旅行、观光。他们的精神思想欠缺一种弹力,无法自己活动起来。
      确实,不少人似乎毕生只有某种一成不变的见解,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能力产生其他的念头和思想了。由此不但解释清楚为什么这些人是那样的无聊,同时也说明了他们何以如此热衷与人交往,尤其喜欢成群结队地活动。这就是人类的群居特性。人们单调的个性使他们无法忍受自己,“愚蠢的人饱受其愚蠢所带来的疲累之苦”。
      一个人对社会交往的热衷程度大致上与他的精神思想的价值成反比。这一句话,“他不喜好与人交往”,就几乎等于说“他是一个具有伟大素质的人”了。
      第十节
      在这世上有三类贵族:①基于出身和地位的贵族;②基于金钱财富的贵族;③精神思想方面的贵族。最后一类是真正至为高贵的;只要给予他们时间,他们的尊贵就会得到人们的认可。
      容易引起别人嫉妒的人理应采用的办法就是与嫉妒者保持相当的距离,尽量避免与他们接触,以便双方之间始终保留一道巨大的鸿沟。如果不可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受到嫉妒者的攻击时,能够保持最大限度的从容镇定,因为大致嫉妒者发起攻击的原因足以抵消了他们的攻击,这是一般实用的对付办法。
      第十五节
      一个具有深远和高贵思想的人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琐事和低级烦恼所占据,以致无法进行深远、高贵的思考,因为这样做确实是“为了生活而毁坏了生活的目的”。
      
      第三部分 我们对他人应采取的态度
        
      第二十一节
      在这世界上生存,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宽恕能力合乎我们争取幸福的目的:前者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和损失,后者则为我们免除了人事纷争和吵闹。
      谁要是生活在人群当中,那么他就绝对不应该拒绝和谴责任何人——只要这个人是大自然安排和产生的作品,哪怕这个人是一个最卑劣、最可笑的人。我们应该把这样一个人视为即成的事实和无法改变:这个人遵循一条永恒的、形而上的规律,只能表现出他的这个样子。如果我们碰到一些糟糕透顶的人,那就要记住这一句话:“林子里总少不了一些怪鸟。”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我们就是不公正的,我们也就等于向这个人发出了生死决斗的挑战。原因在于没有一个人能够改变自己的真实个性,这包括道德气质、认识能力、长相脾性,等等。如果我们完全彻底地谴责一个人的本质,那么,这个人除了把我们视为他的仇敌,别无其他选择。……为此原因,要在人群当中生存,我们就必须容许别人以既定的自身个性存在,不管这种个性是什么。我们关心的只是如何使一个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质所允许的方式发挥他的本性,既不应该希望改变、也不可以干脆谴责别人的本性。这就是“生活,也让别人生活”这条格言的含意。
      我们应让自己习惯于这样的看法:别人拂逆我们的心意,妨碍我们的行动,但他们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一种严格的、发自他们本性的必然性,这与物体活动所根据的必然性一般无异。所以,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一块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对于许多人,我们最聪明的想法就是:“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
      第二十二节
      令人惊讶的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性情方面同声相应抑或大相径庭,会在人们的谈话中非常轻易和迅速地显示出来,哪怕在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让人感觉得到。尽管两个人所谈论的都是一些陌生和泛泛的事情,但由于两人根本就不是同一类人,所以,其中一人所说的几乎每一句话,都会令对方不悦,在多数情况下,甚至使他动气。但是,同类的两个人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获得对方的某些同感。如果两人个性酷似,那这种彼此称许很快就会融会而成某种完美的和谐,甚至完全一致。由此首先解释了为何平庸之辈是那样广得人缘,总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找到的确要好的社交伙伴。
      众人保持同一情绪对于一个社会群体所产生的作用可以从这一事实看得出来:只要某一客体事物——这可以是某种危险、某种希望,或者某条消息;要不就是难得一见的景观、某台话剧,或者音乐等——在同一时间,以同样的方式影响着一群人,那么,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仍会受到刺激而在一种共同的愉快气氛之下热烈地交流和真心地参与。因为诸如此类的客体事物压倒了个人的利益兴趣,营造出某种共同一致的情绪。所以,喝酒时给一个聚会团体引入普遍一致情绪的惯常手段。甚至喝茶和咖啡都能达到这一相同目的。
      第二十三节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看到自身之外的东西——我的意思是:每一个人在他人身上所看到的与这个人的自身相等,因为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思想智力去明白和理解他人。如果这个人的智力素质属于低级的一类,那么,别人的思想、智慧,甚至最伟大的天赋智力,都无法对他产生效果,他对别人拥有的思想水平也一无所觉。在别人的身上,他除了看到他自身的低级缺点以外,亦即看到他性格、气质上的缺陷及所有缺点以外,不会还有别的东西。
      一个缺乏精神思想的人无法看见他人拥有的精神思想。对事物所作出价值评估,其实就是这一事物自身具备的价值,再加上评估者的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可以推断:我们在跟别人说话时,也就把自己降至别人的水平,因为我们相对拥有的优势都消失了,甚至自己作出的必要的屈就也不为人知。既然大多数人的素质都是那样低级,因而是那样的庸俗,那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跟他们谈话时,自己不再同时变得平凡庸俗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时,我们就能完全明白“屈尊、降格”这些词的真正含意。
      我们也会明白:面对那些傻瓜、蠢蛋,我们只有一种方式让他们明白我们的头脑智力,那就是,不要和这种人谈话。
      第十二五节
      拉罗什富科非常中肯地说过:很难在高度尊敬一个人的同时,又非常喜爱他。所以,我们只能选择要么获得别人的尊敬,要么得到他们的喜爱。别人对我们的喜爱总是出于私心,虽然个中原因因人而异。此外,我们获得别人喜爱的原因并不会让我们引以为豪。总的来说,我们受别人欢迎的程度和我们降低对别人的思想感情的要求相等同,并且,我们这样做必须出于真心实意,而不是虚情假意,也不是出于对他人的容忍,因为容忍植根于鄙视。
      喜爱出自主观,而尊敬却出自客观。
      第二十六节
      意欲在这些人的身上远远地压倒了认识力,他们微弱的智力完全服务于意欲,甚至片刻也摆脱不了意欲的控制。
      第二十七节
      如果有一些荒谬、颠倒的见解出现在公众的面前,又或者,荒诞虚假的东西写进了文学作品并且受到大众的欢迎,或者至少没有遭到任何诘难、驳斥,我们不应该就此感到绝望,认为事情会就此结束。相反,我们应该知道这一事实并以此安慰自己:在将来,人们会逐渐重新澄清、讨论、思考、审视这些观点或作品。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最终会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段时间的长短由具体事情的难度而定——几乎每一个人都终于明白了头脑清晰的人当初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东西。
      第二十八节
      常人在这一方面跟小孩相似:如果我们娇惯他们,他们就会变得淘气、顽皮。所以,我们不能太过迁就和顺从任何人。
      人们尤其不能忍受别人需要他们。一旦认定别人需要他们,必然的结果就是他们将变得傲慢、无礼。对于一些人来说,只要我们与他们交往,经常跟他们谈话,或者以信任的方式向他们说话,他们就会变得粗鲁无礼;很快,他们就会认为我们应该容忍和接受他们的一切行为,就会试图越过礼貌的界线。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能够拥有优势全在于我们对对方没有要求,不用依靠他们,并且让他们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第二十九节
      通常,那些具有高贵本性和出众思想禀赋的人,会令人吃惊地暴露出缺乏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尤其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因而轻易受到别人的欺骗,或者被他人引入歧途。但那些具有庸俗地下本性的人却很快就懂得了在这世上站稳脚跟。其中的道理就在于:当我们缺少经验时,我们就只能对事情作出先验的判断。一般来说,实际经验无法与先验知识匹敌。对于平常庸俗的人来说,他们先验的知识就是出于自我的角度对问题的看法;但对于高贵优越的人,情况可不是这样。正是因为这一点,他们和常人明显不同。在他们以自己的思想和做法掂估他人时,他们的算量就不是准确的了。
      不过,就算这样一个高贵的人终于学会了后验的知识,亦即总结别人的教导,结合自己的经验,终于懂得了对人大致上所应抱有的期待;明白了如果不是为情势所迫,那么最好就是对占人类总数的六分之五的人敬而远之,尽量避免与他们接触,这是由这一人群的自身道德和智力构成所决定的——就算这样,这个高贵的人对于常人的渺小、可鄙的本性仍然不会得到足够的认识。在往后的生活里,他会不断扩大和丰富这方面的认识,但在此期间,他还会经常失算,使自己受累。尽管他的确用心记住了获取的教训,但在跟他不认识的嗯在一起聚会、谈话的时候,他仍然会很惊奇地发现这些人在谈话、举止、行为方面却是充满真诚、富于理性;这些人正直诚实、颇有君子之风,同时又头脑灵活、话语风趣俏皮。他不应对此现象感到困惑,因为道理很简单:大自然在创造人的时候并不像某些拙劣的文学家。后者在表现无赖或者愚人的时候,手法相当笨拙和生硬,作者的主观意图又是那样明显。
      此外,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们就像月亮河驼背人——总是露出其中的一面。确实,每一个人天生就有一副本领挤弄自己的五官,装作一副他想要表现出的样子。一个人的面具纯粹是出于自己的个性而制作的,所以,这幅面具跟他本人配合得天衣无缝,产生的效果极具欺骗性。一旦需要取悦他人,他就戴上这幅面具。我们应把他人的面具视为一层油布而已,它的价值不过如此。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一绝妙的意大利谚语:“没有哪只狗是坏到不会摇尾巴的。”
      无论如何,对一个我们刚刚认识不久的人,都应注意不要评估抬高。否则,十之八九我们都会失望、羞愧,甚至招来祸殃。
      原谅和忘记就意味着扔掉我们获得的昂贵经验。如果某一个与我们有交往和关联的人暴露出某种令人不快或者恼火的行为,那么,我们就要问一问自己:这个人真的这样有价值,以致我们愿意忍受他的行为吗?因为这同样的行为必将一而再、再而三地变本加厉地发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就不用对此行为多说什么,因为说话时没有什么用处的。但如果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就只能马上并且永远地和这位宝贝朋友断绝交往。
      一个人会忘记一切,绝对所有的一切,但却不会忘记他的自我,他的本性。性格是绝对无法改正的,因为人的所有行事都出自一条内在的原则;根据这一条原则,在相类似的处境之下,一个人只能永远做出同样的事情,而不可能是别的。因此,跟我们一家与之绝交的朋友重归于好是一种软弱的行为;为此软弱我们终将付出代价,因为一有机会,这个朋友又会做出那原先导致了朋友反目的事情。不过,这一回,他做事情会做得更加大胆放肆,因为他已经私下意识到他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朋友。
      假设我们想了解一个人在我们设想中的处境会如何作为,我们可千万不要以这个人做出的许诺和保证为凭据。因为就算这个人出自真心许下诺言和作出保证,但他现在谈论的事情却是他并不了解的。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考虑他准备投身其中的处境,以及这一处境与他的性格的互相冲突之处以计算出他的行事。
      如果要对人的真实和异常可怜的本质——大多数人的本质就是这样——获得一个必需的、清晰的和透彻的认识,那么,把书本文学上对于人的行事描述作为对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事的说明,或者反过来,以后者解释前者,都是很有教益的作法。这有助于我们避免错误认识自己和他人。不过,对于现实生活中或者在书本文学中碰到的人的卑鄙和愚蠢,我们可不要生气、动怒。我们应该把人的这些特性纯粹作为我们认识的材料,把它们视为人的某种特性的又一标本,并把它记录下来。
      这个世界沉浸在罪恶之中:野蛮人互相吞吃对方,文明人则互相欺骗对方,这就是所谓的世道方式。
      第三十节
      我们不能让一个人完全放任自流地自我发展。每一个人都需要借助概念和格言以获得指引。不过,如果我们在这一方面走得太远,以致沾上某种人为的性格,亦即并不发自我们的内在本性,而只是出于理性的思考、从外在获得的性格,那么,很快,人们就会发现这一句话是真的:天性被叉子赶跑,但她还是要折回头。
      所以,如果脑筋笨拙的人要成为宫廷的弄臣,意气用事者养成圆滑世故的习惯,喜欢说话者管好自己的嘴巴,出身贵族者变得出言愤世嫉俗——要达到所有这些目的,除了刻苦练习,别无他途。但是,借助持之以恒的习惯练习所进行的自我训练总是一种来自外在的约束;人的天性从来没有完全停止过对此的抗争,有时候,人的天性会出人意料地突破这种束缚。
      这种从外在获致的性格与天然生成的性格之间的关系证实了拿破仑皇帝说多的一句话:“一切非天然的东西都是不完美。”
      不管一个人是冒充拥有勇气、机智、学问、智慧,抑或吹牛以显得情场得意、有钱、有地位或任何其他,我们都可以从这种假冒行为得出结论:这个人正是在这一方面有所欠缺,因为如果我们真的拥有这方面的素质和长处,那我们并不会想到故意去显示、炫耀它——想到我们的这一份拥有,我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第三十一节
      注意和批评别人的缺点是使我们意识到自己不足的一个相当有效地方法。
      第三十二节
      一个本质高贵的人在年轻的时候以为:人与人之间重要的和主要的交往,以及由此产生的人际关系是理念性的,换句话说,这些关系基于人们相同的气质、思维、情趣,等等。及至年长以后,他才意识到这些关系和交往时现实性的,亦即以某种物质利益为基础。几乎所有的关系都带有这样的基础。大多数人甚至根本不晓得除此之外还会存在别样的关系。因此缘故,人们都从一个人所拥有的职位、从事的生意、隶属的民族和家庭去考虑一个人。一句话,人们关注的是世俗常规所给予这个人的角色和位置。所以,一个人就像商品一样地被贴上标签并受到商品式的对待。至于这个人的自身是什么,根据其个人素质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人们只是随意地、并因此只是例外地提及。人们根据各自的需要通常都把人的素质搁置一边,或者视而不见。一个人自身的拥有越多,对世俗常规的安排就越感到不满,他也就越希望退出世俗人群
  •     一、幸福源自人的内在
      
      普通人的命运根本差别在于三项,他们是:1、人的自身,即在最广泛意义上属于人的个性的东西。2、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即财产和其他占有物。3、人向其他人所呈现出的样子,人们对他的看法。第一项是最重要的,后两项只是人为的划分。
      
      幸福源自人的内在(人的自身),而不是外在(身外之物、他人的看法)。人的内在越丰富,对身外之物的需求就越少。并且在独处的时候不会感觉孤单、无聊,反而会自得其乐。而常人把希望寄托在外在,他们愿意经常投奔到社交娱乐之中,这种作法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感到无聊。无聊的产生是因为内在空虚、思想匮乏。如果一个人向外去寻找所谓的快乐,就会越找越痛苦,越来越无聊。这种状态和事情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因为人内在的空虚。人的精神思想越丰富,那么留给空虚、无聊的空间就越小。要想改变空虚的状态,就要利用时间丰富我们的内在,而不靠外在娱乐打发时间,否则闲暇就成了我们的包袱。同时,财富除了能满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对于我们的真正幸福没有多大影响。亚里士多德说:“我们能够依靠的只是我们的本性,而不是金钱。”
      
      
      二、不要活在别人的见解里
      
      爱比克泰德说:“扰乱人们的不是客观事情,而是人们对客观事情的看法”。把别人的看法看得太重,是错误的。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都是颠倒是非、黑白不分的。只有当别人的看法会对我们产生了真实的影响时,别人的看法才值得我们关注。要正确认识到自己本身的价值,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要盲目的活在别人的看法里,那样,就成了别人看法的奴隶,同时,就会迷失自我。
      
      
      三、活在当下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今天只有一次,它永远不会再来。只有现在才是唯一真实的。不管过去还是未来,都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么重要。无论过去怎么样,我们必须让过去的事情过去,我们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应作如是观。
      
      ————————————————————————————————
      
      重点:
      
      幸福源自人的内在,不是外在。
      
      扰乱人们的不是客观事情,而是人们对客观事情的见解。把别人的看法看得太重,是错误的。
      
      今天只有一次,它永远不会再来,对待已经发生的事情,应作如是观。
      
      要利用时间,而不是打发时间。
      
      人的命运根本差别在于三项:1、人的自身。2、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3、人在他人眼中的样子。第一项是最重要的,后两项只是人为的划分。
      
      ————————————————————————————————
      
      备注:
      
      “人生的智慧”在这里的意思是:如何尽量称心、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在哲学上称为“幸福论”。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一个是外在的,另一个是内在。在我们远离上述的一个敌人时,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这是因为痛苦与无聊之间的关系是双重的对立关系。无论经历任何事情,每个人最终都应该反求诸己,我们只能在我们自身寻找或者获得幸福。幸福属于那些容易感到满足的人。
      生活的艰辛产生痛苦,安定产生无聊。
      
      最高级、最丰富多彩以及维持最为恒久的乐趣是精神思想上的乐趣。
      
      在一个思想丰富的人看来是意味深长的事情,对于一个肤浅、头脑庸俗的人来说,却不过是平凡世界里面的乏味一幕而已。
      
      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
      
      命运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必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真理可以耐心等待,因为真理是永存的。
      
      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我们不应该向他询问那些令他高兴的赏心乐事,而应该了解那些让他烦恼操心的事情;因为烦扰他的事情越少、越微不足道,那么,他也就生活得越幸福。
      
      人在社交娱乐中寻找快乐的这种行为,反应出人们之间没有可以交换的思想,宣告了思想的破产,没有思想的消遣就是死亡。
      
      如果一个人能够享有自己卓越的、与众不同的精神个性所带来的乐趣,那么,普通大众所追求的大部分乐趣对于他来说,都是纯属多余的,甚至是一种烦恼和累赘。
      
      如果你想把一切都纳入你的控制,那么,你就把自己纳入理性的控制吧。
      
      最大的愚蠢也就是为了诸如金钱、晋职、学问、声名,甚至为了肉欲和其他片刻的欢娱而献出自己的健康。我们更应该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一块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对于许多人,我们最聪明的想法就是:“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
      
      我们必须避免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尤其在我们年少气盛的时候,这可是我们生活中的暗礁。
      
      人类本性的愚蠢,分为三种:好胜、虚荣、骄傲。虚荣和骄傲之间的差别在于:骄傲就是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但虚荣则尽力让别人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因此,骄傲是发自内在的、直接的自我敬重;而虚荣则是从外在、间接地努力试图获得这一自我敬重。因此,虚荣使人健谈,但骄傲却让人沉默。最廉价的骄傲就是民族的自豪感。只有一个人缺乏个人的、他能够引以为豪的素质。他才会抓住那些他和无数百万人所共有的东西为荣了。拥有突出个人素质的人会清晰地看到自己民族的缺点,因为这些缺点时刻就在自己的眼前,但每一个可怜巴巴的笨蛋,在这世上没有一样自己能为之感到骄傲的东西,那他就只能出此最后一招:为自己所属的民族而骄傲了。
      
      一个人的个性越独特、越具价值和意义,那么,他就越有必要不时地认清自己生命总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和自己的计划,这对他大有好处。为此目的,他当然要踏上“认识自己”的第一步,亦即了解清楚自己的首要和真正的意愿——这些对于他的幸福而言是至为重要的东西。
      
      无聊是那样的折磨人,假如贫穷的处境使他有事可做的话,他反倒会生活得更加幸福。
      
      一个头脑呆滞的人终其一生都是头脑呆滞,一个笨蛋至死仍是一个笨蛋,哪怕他身处天堂,为天堂美女所簇拥着。
      
      没有哪一位教育家可以把一个天生的蠢人培养成一个有头脑的人,永远不!他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傻瓜,那直到他死的时候还仍然是一个傻瓜。一百个傻瓜聚在一起,也仍然产生不了一个聪明的人。
      
      安瓦里:如果你失去一个世界,不要为此悲伤,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得到一个世界,不要为此高兴,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苦乐得失都会过去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因为这都是微不足道的。
      
      吉拉特神父:最好的礼物通常最不被人赞叹;世上的大部分人,把最坏的视为最好。愚人必须获得智慧——但这是他们永远无法做到的。作出判断的只是他们的眼睛,而不是脑袋。
      
      柏拉图:“没有什么人、事值得我们过分的操心。”
      
      亚里士多德:“生命在于运动,生命的本质在于运动。”身体组织的内部在永不停歇地快速运动;
      
      伏尔泰:“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愚蠢和邪恶,跟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所发现的并没有两样。”
      
      叔本华:把身材矮小、肩膀狭窄、臀部宽大、两腿矮短的女性称为“美人”、“佳丽”,这也只有被性欲蒙蔽了头脑的男人才会说得出来。也就是说,女性的全部美丽全在于这种性欲之中。
  •     看了这本书,道理我没有考虑太多,对叔本华我是敬畏,只是我有矛盾。如果人为了快乐、为了远离痛苦而放弃自己的意志(某些意志、不是全部)是不是一种逃避的做法?如果没有某些意志,那他还算是一个人吗?当然我相信,禁欲主义有助于人们克服某些痛苦,但是却是不完全符合人类的或是自然的规律,比如出家人不结婚,推而广之,人不就灭绝了吗(可笑的假设)?所以我觉得有问题在里面。我觉得尼采对叔本华的改造有一定道理,大叔如果超越了痛苦岂不是更牛,我怀疑大叔是不是在痛苦面前选择了退缩,然而我却愿意相信大叔的话,同时也相信我上面的某些想法。
  •     再读叔本华
      2013-8
      
      大叔书里的一句话这两天常被我念叨:“今天是属于我的。”大叔多次指出,一个免除了匮乏和无聊的人才是自己的主人,才能成为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力量的主宰。今天属于我吗?不是每天都能属于我。
      
      大叔以他的真知灼见一再强调闲暇和兴趣对于人生的重要价值——闲暇是人生的精华,是生命存在的果实;但是闲暇不是无聊的打发时间,而要关注精神上的生活(不服务于意欲的纯粹精神上的活动),因为每一种快乐都是以从事某种活动、或以应用人的某种能力为前提。大叔断言名和自尊、爱与归属、感官享乐这些身外之物的驱使完全不可作为人生的寄托,这些东西带来的烦恼多于好处。
      我很认同叔本华的这些观点。更进一步的,根据我从佛学中汲到的养分,我认为即使闲暇安宁与自我实现也不能被执著,尽管这两者确是生命价值的重要依托。
      
      叔本华在书中引用波斯文学诗句,就很有些佛家“缘起性空”的味道:
      如果你失去一个世界,
      不要为此悲伤,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得到一个世界,
      不要为此高兴,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
      苦乐得失都会过去,
      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因为这都是微不足道的。
      
      大叔的书里甚是花费笔墨来讲述人性的特点:
       嫉妒,看到比自己优越、比自己好的就心生怨恨,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叔本华引用歌德的话:你的本性,就是对他们的一个永恒的指责。大叔用这句话来说明,精神生活丰富而高贵的人是很难得到大众认可的,所谓名誉有时候真是个笑话,它需要你用放弃本性、沦为平庸作为代价。“名誉比生命还要宝贵”这一被人们大肆渲染的格言是在劝说人们用生命的目的去换取手段,是件舍本逐末的傻事。不要希求所谓名誉,不要希求众人的接纳,而是要收敛自己的光芒,你越卓而不群,就越是周围人的眼中钉。
       自大,看到不如自己的就乐于嘲弄,指摘对方为何不向自己靠拢。
      “林子里总有一些怪鸟。”“生活,也让别人生活。”“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大叔的这些建议是不是道家思想也会推荐呢?不贱贪污,不贱佞谄。
      
  •     这是我完整看完的第一本哲学类的书籍。语言太流畅了,翻译的很好。虽然没看过原版,但原版的行文一定更流畅更美。太喜欢里边的语言了,即使是翻译过来的。
      读的过程中很容易就碰到一些让自己产生共鸣的句子。关于生活、人、关系,会让你又更本质的认识。我喜欢直接能触到根本的东西。
  •     大叔果然是一个唯心主义的人,他的某些观点有点类似老子。这书与一般的哲学书不同,通篇以一种格言式的语言写成,而且旁征博引,非常多的引用和实例,一点没有普通哲学书的枯燥乏味,大叔果然是用于语言的大师。
      大叔很鄙视女人,这或许和他母亲跟他的糟糕关系有关,大叔很鄙视“骑士荣誉”。
      我觉得吧,大叔的书不能在太年轻的时候读,太年轻的人读不懂;但是,一旦一个年轻人读了大叔的书,那这个年轻人的世界观会很容易受到大叔的影响。要说的话,大叔是150年前的人,他的有些观点,有明显的那个时代特征。
      整本书,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碗巨大的“心灵鸡汤”,区别在于,这鸡汤有点让人不那么好接受,谁让大叔是个悲观的人呢。
      叔本华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一个观点就是,那些精神和思想能力强的人,都是孤独的人,因为他们受不了人类另外六分之五的庸俗的人,他自己就是这样孤独的人。
  •      叔本华在书的开头就解释说所谓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称心、愉快地度过这一生——亦即哲学里说的“幸福论”。这对于整个假期除了练车之外终日游手好闲的我来说,总算可以有点踏实的事情了。自己二十多年来都百思不得其解的人生终极奥秘,似乎将要被一个终身未婚、过世了一百多年的德国老头解开了。
      
       读完最大的感受是这不像一本“典型”哲学书,相对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大神们的巨作来说,它简直是“小而美”,对于我这种初级哲学爱好者来说十分适合。叔本华诚意十足,放弃了过多的形而上的抽象论述,更多采用优美、平实的文笔娓娓道来,读来有种哲理小品文的感觉。
      
       那么,幸福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在叔本华眼中,幸福是一种平和而满足的心情,幸福的人起码是快乐的。而叔本华所说的快乐,其实是一种挣脱痛苦,解放意欲的动态过程。他眼中的快乐是相对的,而单纯的快乐显得异常虚幻而稍纵即逝,而痛苦才是真正实在的。同时,他认为生活不是寻找快乐的过程,而是逃离痛苦的过程。人只有在经历压抑与痛苦之后,才能真正感受到刻骨铭心的快乐。甜蜜情话说的再多,爱人也会厌倦;快乐再多,也只会徒生无聊。也就是说,要寻找快乐,必须首先懂得让自己痛苦,这就是孟子说的劳其筋骨、恶其体肤的过程。看来真是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啊。
      
       一个人拥有的名誉、地位和金钱,都与幸福没有多大的关系,叔本华认为幸福在于一个人的内在的拥有,即一个人内心的充实。如果你想通过追逐金钱和地位来获得快乐,最后只会得到空虚、无聊——而无聊无异于是幸福最大的敌人。人前光彩亮丽的大佬们不见得比村野老夫幸福,幸福额度并不跟金钱、地位、名誉成正比,这种玄妙的关系也许是我们在这个动荡年代里唯一的安慰。叔本华论证了身体健康、精神富足对于一个人保持持久快乐的重大意义,甚至直言:人生最高的乐趣就是精神方面的乐趣(依据叔本华的意思,精神方面的快乐是关于观察、阅读、感觉、学习上的快乐,也就是说幸福的正能量来自于自身内在的充实),因为相较于人的其他欲望满足后所获得短暂快感而言,充实的内心给人的正能量是持续的。
      
       叔本华认为人都只活在自己的意识里,而幸福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感受,所以幸福由每个人的个性所决定,它每个人都应当发掘自己的个性,按照自己的个性去生活与工作。电影《一一》中,一一的父亲在影片最后面对生活的重压终于愤怒道:“每个人都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怎么会快乐!”这句简单的话告诉我们,在找寻自己的幸福时,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真正喜欢的又是什么?
      
       而做到这些的必修课是要学会独自面对自己——即适应孤独。对于这位终身未婚的哲学家,叔本华在他所有的著作中都不忘论证“孤独”对于一个人的好处。更为此抛出了一句惊涛骇浪的名言: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对于一位毕其一生来践行自己哲学理念的哲学家来说,叔本华可以轻松做出取舍。他还用了相当多略带亢奋的笔调论证出“越是内心充实的人,就越是孤独的”,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他认为这种人内在已经很丰满,不需要再通过与别人交流来获得他需要的东西。但是我们作为普通人,显然找没必要在孤独与庸俗之间做出这么决绝的选择,偶尔跟一帮朋友卖卖萌、耍耍二也没什么不好。人天然就是群体物种,社交是我们天生的本领,而叔本华也承认人生来并不孤独,孤独只是理性选择后的结果。尽管如此,孤独仍然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因为我们要想了解自己,就必须首先学会独自面对自己,学会适度的面对孤独。
      
       这样的喧嚣世界,每个人都让自己尽量忙碌或者至少显得忙碌。到处充斥着的光怪陆离、五颜六色事物,也会让人不知不觉陷入喧哗的漩涡之中。这样下来,一旦突然停下来片刻,大家就会发现自己现在正处于 “孤独”之中这一可怕的事实。人们害怕孤单,不是孤单本身有多么可怕,而是在于当我们独自一个人时,我们才会慢慢发觉自己内心有多么虚弱。这个事实让大多数人无法面对,于是,狂欢的夜市让城市难以入眠的惧独者们找到了解药,一群孤独者的狂欢至少可以从精神上麻痹自己,暂时忘记独自面对孤独时所带来的阴影。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适度的孤独,却是我们认识自己的开始,真的勇士要敢于直面自己的逼脸。只有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才有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钥匙,而这一切都是从独自面对自己内心开始的。
      
      PS:本书内容节选
      1、健康是幸福之本
      2、成为内在精神的高富帅
      3、无聊是幸福的最大敌人,而这些往往是精神上一片荒芜的人
      4、男人占据着人世间的好处,而女人只有通过占有男人,才能占有人世间的好处(这不是“男人改变世界,女人改变男人”的前世版本吗)
      5、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有在失去某物以后,才知道它的价值
      6、无期望就无失望
      7、生活尽可能简单,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无聊,以增进幸福
      8、依据人与人之间个体的差异,将人所拥有的全部划分为三类:1)人的自身,包括健康、气质、道德品格等;2)身外之物,包括财产和其他占有物;3)人在他人眼中所呈现样子,即名誉、地位等。这是全书逻辑的起点,叔本华在本书中将这些一一作为客体之于“幸福”,论述它们的地位。
      
      
  •      在叔本华晚年一举成名的名著中的《附录和补遗》中的第四章《人所展现的表象》中,提出了对于女性名誉的一个观点:女性的名誉可以完全理解为“团队精神”。女性名誉就是人们这样的认可:作为未出嫁的女孩子,她还没有把自己献给过哪一个男人;而作为妻子,她只把自己献给她的丈夫。人们如此认可的重要性是由下面的道理所决定的。女性从男性那里要求和期待一切她需要的和渴望的东西。男性则从女性那里主要地、直接地只要求得到一样东西。这是叔本华对男女地位不均的描述。
       因此,双方必须做出这样的安排:男方可以从女方那里得到他要的一样东西,但条件是他必须承担照顾女方一切的任务,以及双方的结合所生下的子女。这可以视为叔本华对婚姻的描述。
       为此目的,女性名誉的训诫格言就是:绝对不能和男人发生非婚姻关系的性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强迫男性结婚——这是他们的一种投降;只有通过这样做,女性才能得到保障。但要完美达到这一目的则只有通过严格执行上述的训诫规定。所以,全体女性都以一种真正的团队精神密切留意着其他女性成员是否恪守这一训诫。这是叔本华对女性名誉的解释。
       我接下来的讨论和拓展就将建立在这些叔本华的这些观点上。在开始讨论之前,我先要对一点做出澄清。首先,叔本华是一个排斥女性的哲学家,所以他的有些观点难免会让女性不悦,他对女性的描述确实有其不公正的地方。而我是先澄清,我完全不赞成叔本华对于女性的观点,但是我认为他观点的核心是正确的。所以希望你们能自然地排除那些不公正的部分。
       另外,叔本华是生活在19世纪的哲学家,他的观点与19世纪德国的社会现实很有关系。那么到了现在这些年代,我们不妨更改他观点,如“女性从男性那里要求和期待一切她需要的和渴望的东西。男性则从女性那里主要地、直接地只要求得到一样东西。”改为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依赖对方,要求更多。这确实是一个无法否定的事实。
       我在前面赘述甚多,只是为了避免以后落下一个“男权主义者”的帽子,事实上,我是很肯定女权主义的。
      接下来,为了简化问题,我采取叔本华的说法,暂时忽略婚姻的情感成分,把婚姻简化为双方遵守规则“男方可以从女方那里得到他要的一样东西,但条件是他必须承担照顾女方一切的任务,以及双方的结合所生下的子女。”的一纸契约。这契约主要是为了保护女性的权益。
       所以按照叔本华的观点,婚姻可以看做强弱关系中弱势的一方,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通过不合作的方式,来使强势一方不得不做出让步,接受双方共同遵守规则的契约。同样的例子,可以在工人争取权益的运动中看到。资本家和工人构成了同样的一对强弱关系,工人们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通过罢工,来使资本家不得不做出让步,接受双方共同遵守规则的契约,也就是劳动合同。
       而工人的争取到的权益,在于罢工的参与度,参与度过小,资本家不会做出让步。而契约执行的效果,则也在于契约的参与度,也就是非法劳工会使得契约逐渐失去效力,而使工人最终失去争取到的权益。
       所以在工人运动中,最受到工人敌视的不在于资本家,(因为工人有求于资本家,)而在于罢工中的叛徒,也就是仍然复工的工人,还有非法劳工。前者影响了契约中资本家的让步幅度,后者则减少了契约的必要性。都一同损害了工人的利益。
       而在婚姻中也是同样的情形,不遵守规则的失足少女和出轨妇女,损害了女性整体的利益,从而被女性视为叛徒,不能被女性团体接受。
       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一个现象,为什么所谓道德不好的女性,在女性方面受到的指责会比男性的多。按理来说,同是女性,应该更能理解这种行为。而男性对于这种女性的态度,很微妙,一方面他们乐于与这种女性交往,一方面又有不齿,也不愿承担责任。
       这个也可以解释。因为对于处于强势一方的男性来说,契约的执行最终是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是他们不得不做出的让步。
       很明显的,作为弱势一方维护自身权益的契约——婚姻,肯定对女性的约束会比男性多,这原因根源于男女的强弱关系之中。那么,广大的女性同胞要如何脱离婚姻的约束呢?也很简单,改变这种强弱关系,减少对男性的需要和依赖,使得自身不再需要契约的保护。
       所以在西方国家离婚率高企,一方面社会风气开放使得婚姻对男性的必要性下降,从而导致了大量的单身母亲家庭。另外一方面,女性独立后,婚姻对女性的必要性也下降了。
       下一部分,我将对婚姻形成的历史过程做一个猜测。如今这个形式的婚姻形成大概在于人类从母系社会演化到父系社会的过渡期。在母系社会,子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女性可以随便找男性生育,而没有约束,也没有婚姻这一说。因为这个时候,男性处于弱势地位,女性处于强势地位。可为什么没有出现男性抗争而出现的婚姻形式?也许是因为当时男性也不至于依靠女性,勉强可以依靠打猎维系生存,也不像女性一样,需要男性来帮助抚养后代。
       大概是人类逐渐进入父系社会的时候,男女的强弱关系有了根本的扭转。此时,男性的生产力和生存能力明显高于女性,所以女性不得不依靠男性,而男性可以依靠自身优势的力量,占有女性。而男性不愿意承担抚养后代的责任,在未出现婚姻的时期,女性和儿童得不到抚养,从而大量的饿死。最后,女性意识到了自身的困境,决定抗争。而抗争的方法就在于不合作,不保证抚养女性及其后代的男性将得不到繁殖后代的机会。这种不合作保持下去,就形成了女性的名誉。而这种保证后来演化成了婚姻。
       在希腊神话中也可以看到一些可以说明的现象。第一纪的神中的主神是女性的,说明当时是母系社会。到了第三纪元成了宙斯,已经演化到了父系社会。这个时候,宙斯有许许多多的女人,利用各种各样方式霸占女性,而且不抚养后代。这个时候还没有婚姻保障女性的权益。很显然,天后赫拉承担起了这个责任,她的嫉妒让那些破坏规则的宙斯的女人受到惩罚。逐渐的,女性都开始遵守婚姻制度,对破坏婚姻制度的男性和女性都报以鄙视,使得男性不得不接受婚姻。到了希腊神话的后期,就不像宙斯时代那么混乱了。
      2013年8月6日星期二
      
  •     我该如何表达 我对这本书的喜爱,没有哲理类书本艰奥难懂的弯弯绕语言,而是易于理解,贴近生活感受的句句真理。第一次遇见一本书,作者的每一句话都能同我心灵相通的那种畅快之感。
      
      我的身上有太多与叔本华书中描述的那种状态,处境,感受相似之处,我知道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曾经也有朋友说过,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也许是因为我们的人生底色都是悲观色彩的原因吗?
      
      用铅笔勾画,或干脆在书旁写下短短的感受,有些让我茅塞顿开的领悟,有些让我警醒的至理名言,句句珠玑,仿佛每一句话都闪耀着真理般的光芒。这些细腻深刻的感悟是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才得以写在案头。
      
      讲到孤独的一段,我似乎也隐约的感觉到自己处世的状态与模样,他让我在书中像照镜子般映出了自己平日的行为方式,孤独的状态模样。通过他的描述,我也开始明白自己不曾意识到的想法、做法的思想来源之处。作者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揭示表象本质,通过他的分析你知道通往更正确的道路在哪一边“孤独是困苦的,但可不要变得庸俗;因为这样,你就会发现,到处是一片沙漠。”
      
      P148 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社会人群比喻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人生的智慧于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展现出来,它反映在我们为人处世的态度中,我们自己生活的状态下,我们变幻莫测的情绪里,我相信这本书有我们每一个人在困惑或无意识状态下想要找到的答案。
      
      
  •     有人说人一生的价值在工作所创造中体现,如稻盛和夫。而作者却说除了闲暇的思考之外,人的其他时间只是苦力劳作而已。这让我很矛盾。。还是我哪里理解错了。。。。。。。。。。。。。。。。。。。。。
      。。。。。。。
  •     昨天晚上,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一口气读完,我遂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虽然这个看法是受到了这本书的激发,不是来自我的思想,但是潜意识还是会有一点点的影响,但就这一点点的影响,却对我的行为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是我更善于思考,更善于观察我当下的身体,生理,思想,心理的种种状态,并寻找改进的方案。使我感觉了开始进行内心的修炼,摆脱了性欲的困扰以及长年以来对我的折磨。这种状态可是索福克勒斯在老年之后才达到了境界。当然这种看法还没有深深植于我思想的深处,所以可能在我意志力比较薄弱,或者患病的时候,邪念还是会趁机入侵。要预防这个问题,就需要不断地回过头来复习这本书,另外再去读一些更多的著作。
  •     人们不快乐的原因是寄希望于身外之物,寄希望于从财产、地位、妻子、儿女、朋友、社会人群那里获取生活快乐,而一旦失去了这些东西,或者对这些东西的幻想破灭,那他的幸福也就随之烟消云散。叔本华认为:这个人的重心在他的自身之外。
  •   虽未达到那样的境界,但仍觉得出世是小成,入世才是大成。
  •   完全同意。自度是小乘,度人是大乘,大乘更难。不过小乘是大乘的基础。
  •   佛家不也说,入世不恋世,出世不独善。
  •   赞!握爪!~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