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菲利普·罗斯  页数:134  字数:37000  译者:姜向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主人公大卫·凯普什在大学教授文学,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向往理性与节制,然而他又精力旺盛,面对诱惑常陷于苦恼。两年来,他时时处于情欲与理想的夹击之下,欲火一日盛似一日。在心理的平衡漸渐被打破的同时,诡异的生理变化也随之而来。在某个二月的凌晨,凯普什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重达一百五十五磅的女性乳房……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记录了主人公遭逢“变形”的前后过程,以及他人对这种“变形”的反应,留给读者对人类“异化”与身份认同感缺失的无限思考空间。

作者简介

菲利普·罗斯,1997年,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获得普利策文学奖。1998年,罗斯在美国白宫接受了美国国家艺术奖章。2002年,罗斯又获得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颁发的最高奖项——虚构类作品金奖,该奖以往的获得者中曾有约翰·多斯·帕索斯、威廉·福克纳、索尔·贝娄等著名作家。他还曾两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书评人奖,三度获得福克纳笔会奖。2005年,他的小说《反美阴谋》因“2003-2004年度以美国为主题的一部出色的历史小说”而获得美国历史学家协会奖。
近来,罗斯又获得两项极富声望的笔会奖:2006年,因“其一系列的著作皆具有非凡的创意和完美的技巧”而获得纳博科夫笔会奖;2007年,因其在美国文学领域的成就而获得索尔·贝娄笔会奖,该奖是授予那些“在漫长的文学生涯中获得突出成就、在美国文学领域取得至高地位”的作家的。
罗斯是唯一的一位由美国书院为其出版权威版全集的至今健在的作家。八卷本的全集预计于2013年全部出齐。

章节摘录

  它怪异地开始了。可是如果能有不同的开始,那又会是怎样的开始呢 ?当然,人家会这么说,阳光下的一切都是“怪异”地开始,“怪异”地 结束,它们自身就是“怪异”:一朵完美的玫瑰是“怪异”,一朵并非完 美的玫瑰也一样,你家邻居花园里那朵好看又普通的粉红玫瑰也一样。我 了解透视法,那种手法会让一切都显得神秘而高远。思考一下永恒这个问 题,思考,如果你全力以赴地思考,脑子里就会一片空白,就会发现所有 的存在都是奇迹。可是我仍然要这么对你说,满怀谦卑地对你说,有些东 西就是比别的来得更为神秘,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于是,它怪异地开始了,伴随着下身感觉到的一阵和缓的、偶尔的刺 痛。这种感觉到来的第一周里,我每天要去好几次我人文学部办公室旁边 的男厕所,在那里褪下裤子,可是没能发现任何异常,尽管我非常仔细地 检查了自己。于是我勉强地、不情愿地(并非出自真心)决定不去管它。我 一辈子都是个彻头彻尾的多疑者,对体温、身体状况的每次微小变化都会 异常敏感,对于一个有理性的人来说——我碰巧就是这么一位——再要去 认真对待这些我几乎每个礼拜都会发现的身体症状早已不可能了,而这些 症状总是预示着坟墓和不治之症。尽管每一次新出现的疼痛或发烧都会伴 随衰竭、麻痹或无法忍受的剧痛等恶劣的预兆,我还是不得不承认我活到 三十八岁还从未得过任何大病:我的大肠排泄运动刚劲有力,性能力值得 信赖,精力旺盛,胃口绝佳。作为一个身高六英尺、姿态优雅、体格健美 的男人,我的头发还算浓密,牙齿也一颗不缺。尽管以我那疑神疑鬼的自 我夸张风格,我满可以把下身的刺痛感归结为某种类似于带状疱疹的神经 疾病——也许更糟——可我还是认为那绝对不算什么大事情,我向来就没 得过什么大病。 可我错了。那是大事情。又过了一个星期,我开始察觉到在我那拳曲 的黑色阴毛下的皮肤在轻微发红,无论怎么看,那色泽变化都是如此微弱 ,以至于我觉得那一定出自我的想象。再过了一个礼拜一一依据记录,为 期二十一天的“潜伏期”——那天晚上我踏进浴室低头看着自己,发现经 过了漫长烦乱的一天:通勤、授课、开会、外出用餐,我那阴茎根部的皮 肤呈现出一片柔和的红色阴影。看上去就像是污渍,好像是一粒小小的覆 盆子,或者是樱桃,在我的阴部捻碎,汁水流到了阴茎上,在根部留下粗 糙而明显的红色。紧接着,我想到那一定是我的内裤颜色染上去的(那天我 穿的内裤是淡蓝色的,它躺在我脚边,面对我匆忙做出的仓皇失措的结论 ,是一脸的无辜)。洗澡时我反复三次给我的阴茎和阴毛涂上肥皂再冲洗掉 ,接着又从大腿到肚脐涂了一层厚厚的肥皂沫;等我用热水冲掉后——这 次水太烫了不太舒服——那污渍还在那里。不是皮疹,不是疮痂,不是疤 痕或创口,而是一种深度的变色,这样的变色使我立刻联想到了癌症。 P3-6

媒体关注与评论

  罗斯拥有一支发光的笔,当代美国小说界少有人能与之匹敌。  ——《周日电讯报》大胆、复杂、动人……此书成于罗斯创作技艺最为精熟之时,再好不过地体现了其惊人的能力。  ——《君子杂志》一个崭新的世界,惊世骇俗,充满欲望的可能……还需要谁来老调重弹,说罗斯可敬可佩,从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吗?  ——安东尼·伯吉斯《乳房》实在妙极……独创一格,故事合理,趣味盎然。作为全书核心的”变形”一出,精彩绝伦……同时饱含深意。  ——约翰·加德纳,《纽约时报书评》

编辑推荐

  这里是在自我实现的时代里的幸运之地,而我是大卫·艾伦·凯普什,是一只乳房,我要按我自己的想法活着!  美国活着的文学神话  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书评人奖、福克纳奖得主菲利普·罗斯  卡夫卡《变形记》的另类戏仿,异化年代再设凡人极端处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乳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1条)

 
 

  •   说来有意思,买这本书完全偶然,在当当网上搜索的是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和《反美阴谋》。很遗憾,两本都没有。罗斯是唯一的一位由美国书院为其出版权威版全集的至今健在的作家。因此,我买下了仅有的这本。
    完全一个虚构的故事。主人公大卫。凯普什在大学教文学。作为一名知识份子,他本应该向往理性与节制,但是,他精力旺盛,面对诱惑常常陷于苦恼之中。他结束了令他苦恼的婚姻,之后接受了长达5年的心理咨询,现在的他又奋力投入到一个自以为是新的爱情之中,结果两年来,他突然发现,面对这个美丽年轻的女子,他所获得的只有动物般的性欲满足。世俗的约束和内心的放荡之间的矛盾,自己的道德感和对女人的完全不负责任的矛盾,情欲与理想的双重重击之下,使得他在某一夜变成了一只女性的乳房!
    作者用第一人称“我”叙事,描述了主人公变形前后过程,尤其是他变形前后的心理描写,他对于自己变形的反应,他的歇斯底里,他的无奈,他的否认,他不相信自己变形了,他觉得认为自己疯了,或者是活在醒着的梦里更好,同时很好的描写出旁观者对于他的变形的反应,这里有他的亲人,他的爱人,有医生和护士,或许有媒体。
    这本书,我最欣赏的就是作者能透过完全虚构的故事来阐述主人公的心理根源。这让我想起卡夫卡的《变形记》。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推销员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甲壳虫。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孤独感与陌生感,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既荒谬又难以沟通。在与亲人,与外界三次对话失败之后,它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我们都知道,卡夫卡不只是单纯虚构故事,而是在抵抗现实世界,追寻人性的完善。
    这本书也如此。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与医生进行了辩论,他喊出了他的困惑:在这个社会中,名与利,到底有多么重要?在他变成一只乳房之后,他是否可以名传千里,尽管或许是臭名远扬?人活着是否可以只满足感官的快乐?人类的智慧是否只是为了大把大把的赚取金钱?赚取金钱之后如何挥霍,去寻找更刺激的女人?他也得出了他自己的结论:他是一只乳房,他要按他自己的想法活着!他没有选择死亡。医生建议他去屈服现实,这就是当今很多人具有的鲜活世界观,也是一种活法。作者也在质疑当今看似有序却又即将失控的道德底线。
    除此而外,我还在思考,都是内心有冲突,有矛盾,卡夫卡让人变成了甲虫,而菲利普罗斯让人变成了异性的一个性器官,我认为这里面,菲利普罗斯也是在提醒男人们,单纯的感官满足是没有止境的,当感官离开人体这个主体之后,它将不再吸引人!能持久的,还是人这个主体!我们国家也日渐进入性开放的年代了,男人的动物性也在日益勃发,那么,我们是否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呢?还是,我们有自己特色的勃发呢?
    我还会继续寻找菲利普罗斯的其他作品。
  •   作为《欲望教授》的续写,看了感觉很好,凯普什变成一个硕大的乳房,其中的回想,不禁让人感叹。在理性与情欲之中徘徊纠结,放纵其中之一,都会让人痛苦不堪,如何选择?如何把握?相信看了罗斯的《欲望教授》与《乳房》之后,各人都会有所感悟。
  •   典型罗氏作品,语言文风潇洒,透过表象看内容,会有很大收获。
  •   一中篇寓言,轻松中阅读,象在一小城市路过,轻松超过后没留下多少印象。
  •   价格优惠,送货及时,满意!
  •   看了点点介绍先 还没看呢
  •   由人变为物的故事古已有之,古希腊传说中就有很多,古罗马的奥维德所著《变形记》是集大成者。这些故事中的变形大多依靠神的力量,讲的也是有关“神”的故事,与后来讲“人”的故事的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不是一个范畴。讲“人”的故事的古典文学发展的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时,卡夫卡让旅行推销员格力高尔“变形”为一只大甲虫,这来自于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变形”再次回到了文学中来。在本书中,Philip Roth让文学教授凯普什“变形”为一只大乳房,他以这种方式向前辈大师卡夫卡致敬,在文学世界中创造出了一个色情化的“变形”,(色情化是Philip Roth很多作品的共性)。
    由人变为物,或者说由“自己”变为“异己”,术语叫“异化”。卡夫卡占了先机,之后无论谁再写这样的故事都无法躲避卡夫卡这个高大的身影。Philip Roth在他的“变形记”充分展现了想象能力,在与卡夫卡版类似的篇幅中,为主人公构思了更复杂的心理活动,也将读者引向了更丰富了思想空间。为什么凯普什教授会变形,他自己的解释是因为他太投入的讲授卡夫卡的《变形记》和果戈里的《鼻子》。在现代社会的挤压下,每个人都会“变形”,至于变成什么就难说了,是令别人讨厌的大甲虫,还是令自己难堪的大乳房?
    在读完本书后,把卡夫卡的《变形记》又找出来读了一遍。对比本书,卡夫卡的《变形记》,无论故事还是含义都更简单明了:在生活的重压下格里格尔变形为大甲虫,甚至后来他的家人鄙视和抛弃了他,他凄惨地死了。这个故事既写社会对人的压迫,又写世态炎凉。以卡夫卡的文笔,讲故事毫不费力,同时又极度的深刻和准确,只是色调太灰暗。这就是卡夫卡,让人着迷,也让人害怕。
    说回本书,在严肃文学阅读已经边缘化的今天,有点儿不严肃的Roth版《变形记》--《乳房》,在1971年变形近40年后才在中国出版,为我们增添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
  •   内容很怪诞,属于菲利普·罗斯的另外一种风格。
  •   类似于《变形记》,挺有意思
  •   即是罗斯是个大作家,这书也没什么新鲜的。难怪有人骂:罗斯在重复自己!
  •   比不上兔子系列
  •   虽然这是他非常出色有名的荒诞作品,但是我个人觉得并没有那么令人惊喜
  •     它怪异地结束了。
      读之前我想象不出一个人变成一个没有四肢、没有视觉听觉的乳房之后是怎么样的。(以下只是我的理解)
      Philip Roth如同一场大雨一样浇的我心跳肉动,感情怎么这么狂烈,歇斯底里,毫无掩饰。
      在变成乳房之前,他守时诚实彬彬有礼,现在变成乳房的他反而到达情感的极致敏感点,癫狂、咆哮、撒野,尽管外在的他什么都不能做,但是对护士说出了在世间外人看来最兽性的欲望,但是有手有脚有好多感官的我们却不能发疯。
      但是乳房为了自己的欲望对他的妻子假装,只要求用一半的时间摸他,另外的一半时间就是普通的说话的社交关系,尽管是一只乳房了,但开始变得朝人类的掩饰的本性发展。
      一边心里想着各种卑鄙的欲望一边被羞耻拉扯,因为它一直假想它的外面是在全世界直播它,这是名声名誉,作为一个人面对社会的外表感在作祟。
      它后来不接受自己是有着卑鄙下流的生的色的欲望体,“它不想成为”就代表它意识到自己的卑微肮脏,所以它要发疯,它要否定,幻想自己在幻想,回想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以为是之前沉浸于卡夫卡这样的小说,以为是自己的成功,后来又觉得是自己的罪恶,对前妻的悲惨幸灾乐祸,最后也没想清楚,尽为自己成为乳房而悲惨了。
      
      最后接受了,“人们往往起源于比他愿意成人的更为渺小的尘土”。它拼命努力在听莎士比亚寻找意义,却还是会不由自主思考起自己的命运来。“必须记住,否则就显得自己只是在消磨时间”,他尽量装的严肃。
      幻想自己比卡夫卡伟大,但又叫自己不要这么幻想,害怕别人带来新的想法告诉他怎样活下去。
      乳房从最初只有原始欲望开始,变得不接受这样的自己,变得接受,但是努力让自己变得“有教养”,变回了之前的他的那种本性。
      但是最后几段话,他还是这样嘶声力竭地喊出来,他还有有原始欲望的,他的真正想法,以及,完全不用认真对待名誉,人家永远不会按你自己的方式理解你。
      现实都知道。你是在假装,还是真正按自己所想,现实都知道。“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
      欲望和现实。要在社会上生活,你就会追求体面、追求道德的束缚,你就会变得不是真正的你,那你的原始欲望呢。乳房给的不是解决方法,他只是强化这种矛盾。但是乳房的确是想按自己欲望生活。
      那个医生问,“是按你的想法生呢还是死呢。”
      “到时候就知道了。”
      没有解决方案,你去试试看,按自己的想法。最后是生还是死呢。
  •     菲利普罗斯赋予凯普什教授的变异是一只乳房。
      我想,正常人所思考的可以变异的形象都是动物,譬如卡夫卡的昆虫。有一部电影叫做变蝇人,其中的一个科学工作者发生变异后也是成为了一只昆虫。即使不是现存的生物,也应当是人类的某种变形,比如多了一只眼睛,少了一个脑袋之类的。
      但是乳房,在普通人看来,是完全没有生命的。
      然而乳房却承载着许多东西,比如性的欲望。
      凯普什虽然视力,听觉等等都有所蜕化,造物主还给他保留了一项本能,就是性欲。
      乳头的勃起和阴茎的勃起正好相对应。
      一个男人变成一个如此带有女性特征的事物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
      然而凯普什的第一个煎熬就是又这个本性带来的。
      人,固然在某种程度上被性的欲望所支配,但是拥有性的欲望是否就意味着是人呢?
      凯普什的愿望是有人可以和他做爱,这是他寻找自己往日生活的方式。
      但是他也很快意识到,陷入做爱的疯狂反而会削弱他的本性。
      于是他想去继续人的生活,让头脑转动,拥有社交圈子。
      舍恩布伦的来访对他是第二个打击。
      他作为人的身份被其他同样身份的生命给予了否定。
      小时候看培根的随笔中有一句话,具体记不清了,说是能够独自生存的人,不是圣人,就是野兽。
      用来解释这句话的理由很多,比如人是群居动物。
      但是映照在凯普什这里,我想,这句话可以认为是说,人们的人得身份是需要彼此认同才能确立的。
      但是凯普什的情形仍旧令人称赞。
      聆听莎士比亚确确实实是人的生活方式。
      但是被群体所放逐的凯普什并不能仅仅从莎士比亚那里获得安慰。
      他需要否定自己肉体的身份。
      他不是个乳房。
      我想,这算是在绝望中的呐喊。
      有一个无聊的问题是,人得灵魂和肉体哪个更重要?
      许多人都会觉得,哎呀,灵魂才是精华啊,有了灵魂人才是万物的灵长啊。
      可是我们彼此接触的媒介还是我们的肉体。
      凯普什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人的灵魂是没有用的。
      所以,异类,譬如人工智能里面的那个小弟,才会受到轻视的待遇。
      我们仍屈从于我们的肉身。
      但是在肉身里还存在着细碎的神经。
  •     《乳房》,菲利普先生的作品。别害羞,说的是一个男人突然变形成一个乳房的故事,骨骼不见了,四肢不见了,眼睛不见了,视觉味觉消失,只剩朦胧的听觉。一个人变成一个器官。疯狂的,离奇的器官崇拜,超脱的,异形的感官世界里只残余最纯粹的快感。器官的独白写作,人类的精神分离,竟然是那么好看。
  •      变成乳房后的我,从难以接受到歇斯底里再到渐渐找到接受的借口,知道接受这种变化,进而继续改变后的生活。呵呵,像极了我们对于生活中一般变化的认知过程,其实生活就是去接受变化吧!
       只是这种荒诞的表现手法实在不知道有什么特别,看评论说是变形记的升级版,觉得还是言过其实了吧,这个小说讲的事情没有变形记那么严肃。人物关系和整个作品的情绪比较的诙谐轻松,读起来仿佛是在看一本笑话集,抑或是看一本狂人日记。总会看到让你会心一笑的桥段。书中大量关于性爱的描写就是亮点之一吧。从一个侧面讨论了欲望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极限是什么,是一定要肉欲的满足吗。本来不想写这么多的书评,总的来说很喜欢这本书!
  •     小学时语文课外读物上有个故事,男孩读了某本病理书,觉得自己完全符合书上的症状,他撕下了这一页书。然后他仔细观察自己,越来越觉得行将就木。然而最后他发现这本书的名字叫——《马病》。
      
      
      
      然而很多事就这样怪异地开始了,不晓得是激素还是思想的作用。
      
      
      
      他变成了一只巨大的乳房,而不是其他。
      
      首先,这不是卡夫卡冰冷的甲虫,ta是柔软的、温暖的、感性的、充满情欲的。这是女性的乳房——如果说这是一支阴茎那就成了他退化成了自己原本身体的一部分而这不是,是他所渴望的,幻想的,而绝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的。一夜之间,所有理性的智慧的正常的东西全都没了,他成了一个感受器,只能期待被抚摸——不论是护士还是女友只要是女人的就好,被送达高潮,虽然也幻想自己能成为动作的发出者(比如用乳头去操女友或护士),但只是幻想。他已经异化到没有眼睛没有腿,没有任何人的外观,只剩下人的思想,然而就连思想也受肉体的控制,全部无法控制地集中在了对性的感受上。
      那是他阴魂不散噩梦中的小小乐趣。
      
      他想象自己所有隐私被暴露在公众眼前的样子(虽然他人一再保证没有这样,可谁知道呢),被同情、被取笑、被分析。这种担忧显然会造成极大的困扰,限制他的行动。然而他的行动本身已经被这突如其来的异化限制到一个极限了,既已如此,何不任由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呢?哪怕自己是一只乳房。
      这样,曝光与否就变得无所谓了。他人的想法,无所谓了。
      但这还没有完,更深的恐惧是根本没有人在观看。就像生活再苦痛,只要觉得有上帝在见证这一切,就会有安全感,所谓信仰的力量。而上帝的缺失,带来的恐惧和虚空比自由更多。
      
      
      作者用里尔克的诗作为结束,诗的末句是:“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
      而合上书后你有没有想过,你变成了什么我们甚至你自己还没有看到的东西,或者你正在变成什么?
      
      
      ————————————————————————
      
      
      另一点感想:
      
      
      写完后看了其他的书评,都蛮系统和理性。学习。
      
      这本书的评价还不到一百。
      
      书的封面我很喜欢。把封套去掉后的红色内里也很精致。
      
      我好喜欢说“然而”……
      
      
      
  •     美国学者莫里斯•迪克斯坦在其文化批评著作《伊甸园之门》中,把菲利普•罗斯归为“语言的黑色幽默”作家。他说,此类作家“把结构完整的小说拆散,而仅仅代之以荒唐的玩笑、松散拖沓的长篇议论和黑暗中的呐喊”。罗斯发表于1972年的小说《乳房》无疑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之一。
      
      这部仅有三万字的小说,在时隔近四十年后,作为“菲利普•罗斯作品”系列之一悄悄登上了中国内地书市,并以其简洁、形象的书名悄悄吸引着许多猎奇的眼睛。小说的情节确实离奇而刺激:一名正当盛年的中年男子、颇有学术见识的大学教授在某个凌晨突然变成了一只重达一百五十五磅的女性乳房……惊愕?好笑?这样的故事让我们即刻联想到卡夫卡,在他的《变形记》中,早已有了主人公无缘无故变成甲虫的经历。可是,一提到这个阴郁的写作者,我们期待中新鲜感很容易受挫,在对“异化”主题熟视无睹的今天,这样的作品还能撩拨现代人哪根敏感的阅读神经呢?
      
      乐观的美国人给出了迥异于欧洲人的答案。
      
      《乳房》通篇以主人公凯普什的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在现实中,凯普什是一位精通欧美文学的“严肃的知识分子”,他有个开旅馆的父亲,有个漂亮的二十五岁的情人,有定期提供咨询的心理医生,然而却一直为自己欲望的日渐消退而焦虑不安。变异初期,他却情欲勃发,邪恶而又奇妙的性幻想层出不穷。他曾幻想自己的情人是一根五英尺九英寸长的男性器官,不过这样不大现实,也不过瘾。令人叫绝的诡异图像产生了:“我想要上她!我想要这个高大的女孩把身体俯在床头,然后从后面将我的乳头插入她的阴户。接下来就开始运动,上上下下地动起来——我想要她为我的乳头发狂!”直到半年之后,他开始产生了身份认同的“危机”,怀疑自己变成乳房只是一场梦、一次精神分裂的结果。他开始在与医生,情人,父亲与朋友的对话进行严肃的思考.在恐慌与绝望中提醒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罗斯用时而癫狂、时而理智、时而冷峻、时而热烈的语言,让主人公语无伦次、喋喋不休地论证自己的“真实身份”:“我拒绝承认我已变形为一只乳房”。他始终不放弃做为一个“有良心、理智、欲望和悔恨”的真实的人。
      
      卡夫卡的甲虫是坚硬的、非人性化的、被他人所遗弃和嫌恶的“怪物”,最后悲伤地死去。而罗斯的“乳房•凯普什”则是柔软的、充满情欲的、被妥帖地照料并最终被他人和自己所接受的“合理的存在”.在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中,罗斯将几近于低级趣味的性幻想和义正词严的人的辩护词掺和在一起,坦率地表白了出来,并在对经典大师致敬的同时,加入了迪斯尼的美式疯狂想象和幽默,让你在阅读的时候不轻松,但也不会过分沉重。他坚定了荒诞在文学中的合法化地位,也让现实中的诸多“变异”谋求了一件讽刺的外衣——荒诞有理,变异无罪。
      
      作为文学研究者,探讨《乳房》也许还离不开作品写作时美国道德观念急剧转变并带来的文化冲突等方面的背景。但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掩卷之后还能顺便想想自己身处的“合理的荒谬”境地,也就足够了。
      
  •     自奥维德《变形记》以降,变形的主题在西方作家笔下可谓屡试不爽,及至卡夫卡,才完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变形”,从最初揽胜探奇,向读者端出一道道赏心开胃的珍馐(奥维德《变形记》珍奇多多,作者甚至创造性地发明了男变女后又变男的情节,用以探索男女在性爱中谁享受更多的问题),而摇身变作人在异化环境下的生存梦魇,尝之酸涩,以此赋予“变形”更多的现代意义。
      
      菲利普•罗斯的《乳房》亦不例外:一天早晨,三十八岁的文学教授大卫•凯普什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重量为一百五十五磅的海绵联合体”,他感到“震惊、恐慌、愤怒、绝望、迷失、彻底的无助又孤独、深深的失落”。他/她/它究竟是男,是女,还是物?一团混沌。有趣的是,手脚尽失、三感被夺、只留下一半听觉的乳房,唯性爱感受和哲学思考比以往更甚。他/她/它时而咆哮诅咒、歇斯底里,时而平心静气地对隐私和身份作一番形而上思考,归总下来“最好别再去想什么我曾经是个文学教授、情人、儿子、朋友、邻居、顾客、委托人,或者公民”,简言之,放弃做人的守则。可是,什么又是做一只乳房的操守呢?
      
      读来真是荒唐透顶。不过古怪之外,《乳房》自有罗斯的用意。罗斯是名副其实的美国魂的描画师,他笔下的主人公经常一人身兼三四种身份:美国男性+白人+犹太裔+知识分子,年富力强,情欲旺盛。而身份和性则并置为罗斯一生创作的两大主题。可是,罗斯何以如此执迷于拿知识分子开涮?笔者以为,知识分子素以理性主义为其治学做人的标杆,也比普通人更懂得头脑的力量,罗斯的心思,未尝不是考察在身份/性文化冲突中知识分子所扮演的角色意义,并将之推及到普罗大众。《乳房》中,大卫的第一反应自然是要追问自己何以变形为乳房。他不相信关于“荷尔蒙和内分泌失调”的医学诊断,因为“无论从生理学、生物学,还是解剖学的角度来说这都是不可能的。”但很快,在“知其所以然”的诉求碰壁之后,其思维迅速滑落至非理性的深渊,他认为自己发疯了,而乳房不过是自己的“幻觉”。当人们告诉他他就是只乳房而没有患上精神分裂,他又把关于变形的启示推至宗教赎罪的高度:因讲授《变形记》而灵魂出窍,或者上帝让他的潜意识梦想成真,或者干脆就是与前妻离婚招致的天罚。
      
      我们看到,即使步步推进到与理性完全背离的纯粹妄想,其原动力仍是大卫一以贯之的理性主义。理性的一大悖论在于无法解释和接受非理性现象,而就算是顶顶不靠谱的变形,固然无稽可考,无非是非理性的另一个指称,乳房亦不过是个隐喻罢了。而现实经常性的扭曲与变形,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在更见罗斯勃勃野心的《人性的污秽》中,主人公每一次机关算尽的选择都意味着对真理的一次背叛,到终了,一个居于弱势地位、血管中留着黑人血液的犹太少数族裔,竟自动落入了种族主义的窠巢,造成知识分子人伦和道德的全面溃败。在这里,理性完全沦为动物性的趋利避害本能了。《乳房》篇幅要短小得多,译成中文仅三万余字,但火力更猛,目标更集中,讽刺也更为惊心——大卫力图证明发疯,一面还在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如果说我还是一个疯子——我还是一只乳房,这么说我还是一个疯子——那么毋庸置疑我就是我的同类里一个最最知书达理、能言善辩的疯子。”理性丢盔弃甲一路败逃,藉装疯卖傻才得苟延残喘。由此,知识分子高高自诩的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差异,在罗斯笔下竟成一捅就破的糊窗纸。
      
      不过,罗斯到底是知识分子的一员,深深浸染其中,恨之切,爱之深。到末了,他照例还是心甘情愿地为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收拾残局。他用里尔克诗歌《远古的阿波罗残像》最后一句来安慰痛不欲生又精疲力竭的大卫-乳房:“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既然改变或者变形是生活的常量,踢不走,灭不掉,那么,就学会与之共存吧。
      
  •     痛不欲生的乳房
      转自2010年10月23日 厦门商报 文:储劲松
      
       
        一个精力旺盛的大男人,38岁的犹太人、比较文学教授大卫·凯佩什,在一天夜里突然变形成一只重达155磅的硕大的女性乳房。这种不可稽考的事,是奥地利卡夫卡以及他的忠实追随者波兰舒尔茨,常常在作品中大玩特玩的戏法。在美国文坛极富声望的作家菲利普·罗斯,也是一个变形高手,他的小说《乳房》继承和运用了卡夫卡变形文学的创作手法,以一只充满象征和隐喻意味的乳房,来引领读者对人类“异化”以及身份认同感缺失这些严肃命题进行思考。
      
        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卫,是一名知识分子。生理赋予他的情欲,与知识赋予他的理智,在他的身体内,一直做着你死我活的斗争。事实上,在每一个人的体内,都存在着这两种难以调和又必须调和的矛盾,生理驱使着我们放纵,理智又驱使着我们节制。罗斯之所以选择一名知识分子,作为暴露这一两难问题的对象,同时作为思考上述两个严肃命题的考量对象,我想是别有用心的。因为,知识分子是上帝派到人间来的思想者,他们对人生诸多问题思考的深度,是非知识分子所不能抵达的。把大卫作为标本,更能深刻地反应出问题的本质。事实上,整部小说,除了一只硕大的乳房,在演绎着一场荒诞不经的故事之外,也就是说,除了贯穿全篇的离奇情节之外,对人生各种终极命题的形而上思考(比如“我是谁”、“谁是我”),尤其是对“异化”和身份缺失的思考,占据着大量的篇幅。
      
        “它怪异地开始了。”在小说的开端,罗斯阴森森地写道。确实是世间极其怪异之事: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在情欲和理智这双重作用力夹击之下,大卫的理智渐渐被情欲击溃。在一天夜里,他的身体终于发生了一些诡异的变化,等到他醒来时,他已经完全失去了自我,变成了一只乳房,用大卫本人自嘲的话来说,就是“我变成了一叶与任何人形都毫无关联的乳腺,一个具有足球或飞艇外形的生命体,一个重量为155磅的海绵联合体”。医生的诊断,说是“荷尔蒙激增、内分泌失调”的恶果,或者是“雌雄染色体的大爆炸”。
      
        至此,大卫已经异化,他不再是一个“人”,失去了“人”这个普通而正常的身份,自然他也就失去了人所拥有的一切,比如形体、面貌、职业、地位、光环、权利、责任等等。他不能视物,不能移动,只能像一块肉一样呆在医院里,靠静脉注射摄取营养维持可笑的生命。然而更要命的是,他(或者它)却仍然拥有一个正常的人的思维,甚至因为没有眼睛也没有腿,他的思考能力以及用来思考的时间,还大大超过了从前。于是,他的生命虽然已经毫无乐趣可言,痛苦却加倍地来折磨他。他是一只痛不欲生的可怜的乳房!
      
        《乳房》中的乳房,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承载物,它包含的信息,包括生命的源头、哺乳的工具、性、思想等等。说到底,它(或者大卫)不过是罗斯的一个道具,既可以用来吸引读者的注意,更可以代表他本人来阐述见解与主张。在小说的最后,乳房说道:“让我来总结一下吧,我那些同属于哺乳动物的同胞们,让我用里尔克的《远古的阿波罗残雕》一诗来收尾吧……尤其是最后那句警句。”里尔克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
      
        撇开深刻寓意不论,《乳房》在文本上,也是一部很好读、很有意思的小说,罗斯的奇谈怪论,有一种恐怖片的味道,很能钩住读者。这个生于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作家,平生获奖无数,包括普利策文学奖、纳博科夫笔会奖、索尔·贝娄笔会奖等等。他更是多年来诺贝尔文学奖最具竞争力的候选者之一。仅就索尔·贝娄笔会奖而言,它是授予那些“在漫长的文学生涯中获得突出成就,在美国文学领域取得至高地位”的作家的,由此可见罗斯在美国文坛的地位。
      
  •     我觉得书大致可分为两类:
      故事书和思想书.
      这本书显然属于后者.
      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前者,我也一样.
      思想的书要写得好要使人读来觉得有趣实在是很难的一件事.
      罗斯能写成这样已实属不易!
      无论如何,这本书在同类的书中可以算是佼佼者.
  •   Hey..I'm Vagina awesome................
  •   I'm the pope's penis ~
  •   So..Fxxk Me??
  •   No. I only it stands up in praise of God .
  •   这个教皇的阴茎是不是一首诗啊?好像在哪里看到过……
  •   是呀是呀
  •   虾米好像对卡夫卡情有独衷呐,多次书评里都有提到他,哈哈。
  •   我提到很多吗?卡夫卡确实,蛮有意思。
  •   你的评论对理解该书的最后一部分很有帮助,谢谢!
  •   在厦门商报混过的人飘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