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诗学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大卫·波德维尔  页数:628  译者:张锦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电影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是如何被创造出来以达到特定的效果的?对波德维尔来说,电影就是创造存在于历史语境中的东西,而目的是产生确定的效果。波德维尔从这一核心主题出发,针对电影出于其电影的目的如何引导并改造文化和跨文化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全面理解的方法。书中还包含了五百多幅电影截图。对于任何一位电影学生来说,这都是一部必读书。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大卫·波德维尔 译者:张锦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生于1947年7月23日,美国杰出的电影理论家及作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名誉退休教授,电影研究雅克·勒杜教授,法国电影资料馆顾问。波德维尔是“认知电影理论”的创始人,并以其对小津安二郎、爱森斯坦等人的作者研究,电影叙事学,香港电影研究,电影风格史的研究而广受尊敬,并著有广受欢迎的《电影艺术》《世界电影史》等。张锦,四川大学文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硕士,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文学硕士、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书籍目录

鸣谢导论第一部 理论的问题  第一章 电影诗学    传统    领域与趋向    一种电影诗学    诗学:一个程式    反映与时代精神的题外之旅    从惊叫声到枪声    蛇、鹰和猕猴所能告诉我们的  第二章 惯例,建构,与电影视觉    正反打镜头:一种惯例?    原初理论与惯例的连续统    一揽子交易    偶然普遍性与我们    后记第二部 叙事研究  第三章 电影叙事的三个维度    开局的几种方式    主人公和他们的问题    叙述    情节结构    叙事世界    后记:叙述者、隐含作者,以及其他剩余问题  第四章 认知与理解:《米尔德丽德·皮尔斯》的观看与遗忘    叙事规范    两种谋杀方式    部分重放    秘密与谎言,以及叙述  第五章 作为一种电影实践模式的艺术电影    现实主义、作者身份、多义性    历史中的艺术电影    后记  第六章 电影的多重未来    游戏的规则    一些源头  第七章 共同的朋友与机缘    主人公与目标计划    这一独特的网络    主要的角色    熟人、陌生人,以及随机游走    仅有的联系,或最少的冲撞    叙述制造网络    比较和对比    交叉叙事法的交叉点    四个小世界    《纳什维尔》(1975)    《木兰花》(1999)    《月神的宠儿》(1984)    《乘客》(1999)    网状叙事的持续    网状叙事:一份工作片目第三部 风格研究  第八章 电影真诚    风格与电影史    风格与批评家    尾声  第九章 推向极致:罗伯特·雷纳特的幻觉奉献    威尔第大影院的新发现    特写镜头景深    问题与解决  第十章 西尼玛斯科普宽银幕:不用眼镜看到的现代奇观    大画面    好莱坞的凯迪拉克    西尼玛斯科普的缺失    驯服新技术    晒衣绳原则的一些优点    再造人物场景造型    银幕比例的终结?  第十一章 谁第一个眨眼?    绷紧的绳索    凝视的力量    精简处理后的行为  第十二章 日本电影的视觉风格,1925—1945    一种古典电影?    黑暗中的声音    眼睛之锻炼    日本精神之建构与重构    风格诸趋向    混合与提炼    太平洋战争:淡化技巧    后记  第十三章 华饰的电影: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日本电影的装饰性风格    风格的一些功能    视觉游戏    一种装饰性的传统  第十四章 动作的美学:功夫、枪战与电影表现力    好莱坞动作片:20世纪80年代及之后    运动的机制    迈向癫狂的电影  第十五章 不足中见丰盛:胡金铨惊鸿一瞥    继承而来的规范    一个难题与一些解决方法    剪子手与刀斧手    非凡的惊鸿一瞥注释英汉对照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有时我们的那些例行的常规看起来似乎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我们也会忘记它们都是有历么史的。人文学科的学者们假定所有领域都有研究对象,而且还有研究这些对象的各种不同的“方法”,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了。在文学研究领域,你有文本,并通过应用各种关于文学、语言或者生活的不同教条来设法理解这些文本。你可能是一个现象哲学学者或者拉康主义者,也可能是一个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或文化研究的追随者,可是,所有的人,或者清醒地意识到,或者没有意识到,他们都可归属于某种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尽管如此普通,但却并不是无始无终的。它开始于六十年前,那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学院文学批评的繁荣。其基准点是斯坦利·埃德加·海曼(Stanley Edgar Hyman)的《武装起来的洞察力》(The Armed Vision,1948),以及勒内·韦勒克(Rene Wellek)与奥斯汀·沃伦(Austin Warren)的《文学理论》(Theotry of Literature,1949)。两本书都提出文学研究要培育各种独特的“方法”。内在的和外在的;本文’的和语境的;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分析的,以及原型的——这些被海曼、韦勒克以及沃伦所援引的范畴有很清晰的现代腔调。于是,连篇累牍的各种研究开发出这种或那种方法,应用于这个或那个作者,编辑们再编纂成文集,让各种方法彼此对垒,从而可以用于课堂教学。教授要强调“实践的批评”,可以找一首诗或一出戏剧,然后将其锤锻成各种方法之间竞争的枪弹。这种“方法的文集”样式在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变得流行起来,并日一盲保持兴旰。

后记

付梓之际,编辑嘱我写篇译后记。这原本在我的计划之中,并且打算写一篇较全面的读解。但付稿后立即全身心投入我国第一个大规模电影人口述历史及其相关工作,并且目前仍然沉浸其中,译后记最终拖了下来,难以完成初愿。因此这里只能谈谈翻译前后的一点感想,至少这些感想很难因繁忙的工作而从记忆中退化。更重要的理由,是我想本书的内容,作者已用明确语言做了介绍,不需我多费唇舌,关于大卫·波德维尔及其研究更不需要我的介绍,无论本书的读者是一般电影学习者、爱好者,还是研究人员。波德维尔的著作在大陆出版的己不下五种,每一种几乎都是厚厚的一大本,但市场反应却始终热烈。这其中包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0年的《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一些人把他主编的这部书作为当下电影研究从“宏大理论”转向的一个重要标志。本书也可以说依循此思路进行重建电影研究的一个实际的行动。然而与前书汇集众多学者的文章不同,本书内容很大一部分是作者搜集本人旧文加以修改,并以近似返回传统的“诗学”加以统摄,从而构成一个连贯的整体,我们可发现这样的一种探究方法对于作者来说是三十年一以贯之的。因而本书既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的著作,也是一部方法论的著作。当然,正如作者首先明确的那样,这里的理论不是“那种”理论,即所谓的“大理论”。他宁愿以否定本身的理论性来跟“大理论”划清界限:“假如这就是理论,那么接下来的各章节就不是理论”。我是在不得不中断我的研究“电影产业的知识管理”的时候接受这部书的翻译工作的。我的研究中的一部分是一个最终基于语用层的电影制作计算机知识管理网络,其中包括建立对电影艺术创作手法的计算机动态分析模型。最高层是需要运用阐释学乃至一些批评理论的成果的,这是当下信息科学以及计算机信息系统设计中与人文精神结合的大背景下的产物,但并不意味着对科学性的抛弃,因为无论多么飘逸的阐释最终也需要实证的基础。

媒体关注与评论

那些已经很熟悉波德维尔的人丝毫也不会感到奇怪,书中的文章显示出他对于各种各样的电影制作风格都有着某种令人惊叹的把握,从1920年代至1940年代的日本电影[有独立的两章论述],到好莱坞对西尼玛斯科普宽银幕的早期应用,再到台湾武侠电影制作者胡金铨,莫不如此。  ——《电影评论》 Film Comment写作关于电影的著作,还有谁能比大卫·波德维尔更加睿智、明晰而又独具风格?他以极渊博的学识传达出对其研究领域的深厚爱恋。在《电影诗学》中,波德维尔解释了电影是如何能够超越现实、灵感进发进而达至卓越的。我在阅读他的著作时,感到他正是从我止步的地方开始的。  ——罗杰·伊伯特 Roger Ebert大卫·波德维尔对于电影的论述总是带着一个清晰的目标一一要理解电影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电影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制作。他在讨论自己的电影新发现时,总是用一种平直的方式,无论专业学者还是普通读者,都会开卷有益。  ——詹姆斯·曼高德 James Mangold,导演这部文集不仅证实了波德维尔是他这一代最杰出的电影学者,也表明他是过去三十年中在一般人文领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之一。  ——默里·史密斯 Murray Smith,肯特大学如果你想知道电影如何区别于其他艺术,或者想了解如何能够成为一位电影的专家,那么你就要读波德维尔的书。  ——尤里·齐韦恩 Yuri Tsivian,芝加哥大学

编辑推荐

《电影诗学》:电影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电影诗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7条)

 
 

  •   波德维尔坚持电影叙事没有叙述者,这一观点很奇特,但是他论述得很好,即便不同意他的观点也会认为他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值得一读。
  •   这是一部理论性极强的专业类书籍,不管你是否是电影类从事者,只要你喜爱电影,热爱影视的画面构成,技术的展现等等,这本书都会满足你的所需,但是你倘若想要深刻理解每一段言语的语义,只看一遍是不行的,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的书籍,定会对你以后有相当大的帮助。只不过当当需要把书好好包装一下,封面有点脏
  •   很不错的电影学术书籍,是从入门到进阶的必读之书
  •   接近于完美的影视理论著作。
    这是波德维尔的新书,结合了他之前的好多理论和观点。
    读着读着,我明白了,影视艺术,乃是一门高度严谨的实证科学,来不得半点儿戏。记得谁说过,影视业,尤其是编剧,不是混饭吃的工作,需要奉献精神;通过波老的著作,我更加确定了这一点!
    如果能接受这个价格,就放心买吧。绝对的好书,还有朱鄂的书装设计做保证呢。

    适合读者:影视行业资深人士;深度影视发烧友。
  •   喜欢电影的 希望深入电视世界的 绝对的好选择
  •   厚厚的一本,比较专业。如果是浅涉电影的读者,可能看起来有一点费力,不过随着深入的阅读,绝对是受益匪浅....
  •   电影界的哲学经典,必读书目!
  •   喜欢这种厚实的书,非常适合半专业人士阅读,对于我这样的学生而言更是受益匪浅~~
  •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有些晦涩,应该是自己修为不够吧
  •   整体不错。很韵味。有点泛黄最好
  •   挺好的 上课需要用
  •   老师介绍的经典作品,很喜欢。
  •   不知道专业的人怎么看,个人觉得深入浅出,只是翻译差强人意。有机会看看原版。
  •   博得威尔的代表作,好书啊!
  •   此书是波德维尔最新也是最重要的著作,是对自己电影研究的理论提升与总结。其认知电影理论的起点、框架与应用,在此书有详细地展开。但不得不说一下翻译,翻开全书,直译造成全书读来繁琐、直陋乃至晦涩,语言无任何美感。根据以往阅读经验,相信波德维尔的著作绝不是如此学院与教条。仅举一例,第77页:“视在运动,这种电影运动的基础,就明显是一种触发器。我们仍然不知道视在运动究竟是如何起作业的;它可能包含着一组特殊的机制,也包括视觉系统中的运动探索细胞。”译者将“apparent motion”,译为“视在运动”,一个是形名结构,一个是动补结构,不知何以如此翻译?特别是在上句中,将“视在运动”作为名词使用,直接造成句法上的混乱与难懂,译者是文学学士出身,不知何以如此?或许是我本人英语和汉语水平太低?可译者在页下的注中,切实标明“apparent motion,或译视运动、虚表运动”,不知译者何以新造译名?艺术著作翻译得如此混乱直陋,真如吃白米饭遇到黑苍蝇。该不是原作者所乐见。这样的例子在此书中并不少见。又回到上个世纪鲁迅与梁实秋关于“直译”、“意译"的大讨论,建议译者翻看。
  •   对于一个热爱电影又想对电影理念有所了解的人来说值得拥有!!
  •   电影研究的必读之书
  •   据说电影馆系列不错,又想研究电影,就果断买此书;才疏学浅,学点电影理论,可以装逼。
  •   内容有些晦涩,看不懂,可能我是一个门外汉的缘故吧,
  •   字很小,阅读过程很痛苦,没有世界图书公司版波德维尔的精装版好,价钱倒是差不多,可惜了!
  •   这书,这书竟然有200页是片单!
  •   翻译质量尚可,但有些图片和文中说明处不相匹配。认证阅读会发现的,基本不影响阅读。
  •   论文集形式,内容很全面,想法高度比国内很多杂谈好多了。
  •   此诗非彼诗。慎重。认知主义电影学。
  •   博德维尔的书一向支持的!书写得挺好,只是还没有时间细读。
  •   好坑爹...买了两本,这本电影诗学和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电影艺术那本封皮有些旧不过还好,是可以接受的,里面也无大碍.电影诗学这本就真的不能接受,真的像一本二手书啊!!书皮有很明显的折痕,封底特别脏擦都擦不掉,还有这本书整个就不是方方正正的,就像是那种被人翻过很久的书一样,书背都是斜的!最后三分之一页数的书角也是被折过的,尼玛这比二手书还二手书... 阅读更多
  •   我对这次交易很满意,书的质量也不错
  •   送货挺快的,拿到书很喜欢!
  •   收到了,书棱有些折 其他都还好
  •   终于买来了
  •   电影馆类,,,图书,,,很好!
  •   电影馆:电影诗学
  •   可以吧,波德维尔的书
  •   一个明确的答案
  •   是本号书很补错
  •   不错的电影教材
  •   很值得买的书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