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和煜自选集·电视剧卷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盛和煜  页数:339  
Tag标签:无  

前言

一    小时候,想当个天文学家,那是小小少年蓝色的梦。    “文化大革命”来了,我担任我们那个学生组织的战报主编,在发刊词中写道:“造反派的队伍里,又多了个活蹦乱跳的小兄弟!旧世界的废墟上,又多了个勤勉的清道夫!什么不要怕?张某某(我们那个地区的地委书记)不要怕!刘某某(我们那个城市的武装部长)不要怕!时机到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湘江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我们理想的未来,我们黄金般的未来,就在前面!”    “文化大革命”发展成了“武斗”。为了保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不同派别间展开了枪林弹雨的真实厮杀!我们列着整齐的方队,清一色的十六七岁的少男少女们,蓝白条相间的短袖海魂衫,衬托出青春饱满的胸脯;清一色的苏联四三式冲锋枪横挎在胸前;高唱着由林彪语录谱曲的“兵团战歌”,奔赴战场:“在需要牺牲的时候/要敢于牺牲/包括牺牲自己在内/完蛋就完蛋/完蛋就完蛋/嘿/上战场/枪一响/老子下定决心/今天就死在战场上了!”    战斗中,我们那个学生组织的领袖被对方的高射机枪打死。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群情悲愤!机枪、冲锋枪、自动步枪朝天狂射,鞭炮炸得烟雾腾腾!队伍最前面是一幅巨大的挽联:“站起是巍巍泰山,倒下是滚滚黄河”。    多少年后,看电视新闻中经常播出国外有的激进组织,为他们遭袭击的领袖人物送葬时的场面,也是群情悲愤!机枪、冲锋枪、自动步枪朝天狂射!除了气魄规模略逊于我们那时候,其余的简直是一个翻版。不禁会联想到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许多关于信仰、哲学等等的问题。    “武斗”结束,声势浩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天文学家”被打发去修地球。    二    我插队落户在湘西北一个叫姜家湾的偏远贫瘠的小山村,这里是当年那个盐贩子靠两把菜刀起事。把湘西北闹得个沸反盈天、飘忽往来的巢穴之一。听乡亲们说起过红二方面军“扩红”的情形:贺胡子的人在邻村郑家台“竖牌子”(打出旗号)了,一声“打常德去哟!”成百上千的山民把柴刀、锄头一扔,跟着队伍就跑。真有点李秀成说农民参加太平军是“蒙蒙而来”的味道。    我们生产队田土分布在周遭的几座山上,大多是称做“斗笠丘”“蓑衣丘”,意即用一顶斗笠或者一床蓑衣便可遮住的小块田土,几乎没有一块一亩面积以上的大田。而且这些田土大多是“望天收”,老天爷不下雨,就没有收成。有一年我赶上了闹春荒,没有饭吃,乡亲们就挖葛打蕨度日。附近方圆百里的葛根蕨菜都挖光了。有一个人实在饿得不行,趴在井边去喝水,一下栽到井里没有起来。    当时农村兴评工分,出一天工,男劳力10分,妇女劳力8分。我呢,男劳力使牛打耙、挑担烧炭我干不了;妇女劳力插秧、捡茶籽我干不好。可是乡亲们仍然给我评了8分,后来增加到9分,而且派工的时候格外照顾我,比如“双抢”时让我留在禾场上晒谷,到集镇上买一捆铁丝回来也算出了一天工。我们生产队极穷,一个劳动日才值l角3分钱,每年年终分到手的稻谷、玉米、红薯加起来还不够吃半年,大半年的日子都是忍饥捱饿。给我评9工分实际上意味着,乡亲们是将自己口里的粮食抠出来,养育着我。有一次,王伯娘找我借粮,她一家三口,有两个壮劳力,如今却向我开口。我把粮食借给了她,内心却愧疚万分!    我们县一座大型水库要动工修建了,上级摊派任务,要求每个生产队必须抽调一到两名精壮劳力上工地,自带行李口粮,每天记十二到十四工分,年终回生产队参加分配。    听说别的公社有知青上了水库工地,我也向队里提出了要求。派我去工地生产队可以节省一个强劳力,而我则可以拿到高工分还无须队里照顾。这笔账谁都会算,但我们的老队长(村长)担心的是我承受不了水库工地的劳动强度累垮或被退回来。我说可以先让我去试试看。    水库工程指挥部听别的知青说来了一个“蛮会写文章的知青”,便让我去办《水库战报》。接手第二天,工地塌方,死3人,伤27人。死者中有一个中学刚毕业的18岁女孩子。第一期战报上,我为那个女孩子写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此去从容慰平生,仰首南山旗正红。”战报办得不错,我的工分比队里的强劳力还高出20%,这让我第一次悟到了写作可以混饭吃的道理。    那时节,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读到他的自传,里边两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他妻子与他结婚时约法三章,其中有一条是婚后丈夫可以打她,但不可以用脚踢她。日本女人的这种思维方式让我惊诧不已;另一个地方就是田中角荣说他还默默无闻时,曾仰望星空发誓,一定要干出一番大成就来!这让我很震撼。我也曾仰望星空,生出的却多是浪漫与忧伤,哪有“帝王将相宁有种乎”那般野心?又是许多年后,读到先哲康德的名言,才知道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是应该拿来敬畏的。我想,如果星星是宇宙的眼睛,我身所处的重重叠叠的大山在它们眼中当如微尘,而真正如同一粒微尘被命运抛弃在深山峡谷中的我,又怎么能企图与星空对话?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发明者似乎不应该是老聃,而应该是被称之为“老三届”的那一代中国知识青年吧?  那时节,有一首“知青之歌”流行全国,我也会唱。作者是一名南京知识青年(他因此被当局抓去,险些被枪毙)。可能是受江南隽永文风的影响,词曲都是一本正经的伤感。我们湖南的一些知青歌谣则不同,“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我带着婆婆子(老婆)走亲戚/肩上措着糯米糍粑/手上提着老母鸡/丈母娘夸我好女婿/我说丈母娘你莫客气/糯米糍粑是我的血汗/老母鸡是偷来的!。”还有好些知青歌谣,那种戏谑调侃,那种犀利洒脱,那种盐碱水浸泡过后坚硬的生活质感,会让当下好些走红歌星与他们的作品,如青花瓷片般一碰就碎。    我曾经萌发过编撰《知青歌曲100首》的想法,因难度太大而作罢。    三    在那个小山村整整务农七年后,我被招工至一家由上海内迁到我家乡的纺织机械厂。厂里了解到我当过区文化辅导员,修过枝柳铁路,修过赵家垭水库,参加过农村调查,还帮县水利、农机等部门写过材料,便打算安排我在厂办公室工作。我说:“我在农村写材料蒙骗过贫下中农,如今又要写材料蒙骗工人阶级,良心上真的很痛苦。我希望到产业工人中间去。”    于是,我被分到最苦最累的浇铸车间,抬铁水。    说了农村的苦又来说工厂的苦没意思,反正我们浇铸班十几条汉子,除我外,个个都是气力莽壮。抬铁水、打磨铸件毛刺,都是超强体力活,酷暑天出铁水时,车间温度计都会爆炸。可每次评选先进生产者,我都榜上有名。这与文章写得好坏无关,套用章回小说的话说:“这功名可是俺一刀一枪挣来的!”    还是在农村当文化辅导员时,我认识了我的两位恩师诸扬荣与杨善智,他们俩在我们地区文学青年中的名头,无异于俄罗斯文学青年中之托尔斯泰。可能是看我“孺子可教”吧,他们勉励我好好写作,同时送我一句话,“前世作了恶,这世搞创作”。这句话的深远意义在以后的岁月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我们浇铸是中班,下午6时上班,第二天凌晨2时下班。每次下班后,同寝室的青工们会聚在一起打扑克,一直闹腾到天亮才睡觉。我则把被子掀到一边,趴在铺板上开始写作,我要写一个农业机械化题材的大型歌剧,《金翅膀》。    我是一个爱玩的人,身边伙伴们打扑克的叫嚷笑骂,实在是极大的诱惑。我硬着头皮,坚持写下去。大概两个多月时间吧,才写完第一场。拿去给杨老师看,他批道:“对比强烈,堪称虎头!”可是往下怎么写,我怎么都编不出来了。杀牛起会,打狗散场,至今,《金翅膀》还躺在我的废稿堆里,飞不起来。    扎扎实实当了两年多工人后,诸老师费了很大的力气,把我调到了常德地区戏剧工作室,正式开始了我的编剧生涯。    四    我的家乡常德,就是“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的那个常德,古称朗州;就是那个写下“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的刘禹锡当过十年朗州司马的地方,又名武陵;“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沿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当然,桃花源就在我的家乡了。常德又是春秋战国时楚春申君的封地,建有一座春申阁,联日:“珠履三千要使英雄尽入彀,虎贲百万不教赢氏独称王”,于文气氤氲中吹来一阵快意雄风!    我出生在常德城的河街,街道的麻条石路面常年被那些挑河水卖的人弄得湿漉漉的。沈从文先生曾在河街住过两年,我常想,莫非我是踏着先生湿漉漉的脚印走上文坛的?    我编剧是从舞台剧开始的,从处女作歌剧《现在的年轻人哪……》由中央歌剧院上演至今,我写过歌剧、舞剧、京剧、湘剧、评剧、汉剧、滇剧、花鼓戏、采茶戏、花灯戏……我不想开一张清单,来表明我创作了多少作品,多少国家级剧院上演了我的作品,得了多少全国大奖。原来会,现在不会了,我觉得可耻。    但有三部作品我须简单提及,不是因为其影响,而是因为它们代表了我作为一个剧作家在不同阶段的思考与实践。这三部作品是,湘剧高腔《山鬼》,湖北花鼓戏(我更愿意把它称之为乡村歌剧)《十二月等郎》,以及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    在常德地区戏剧工作室工作八年后,由刘鸣泰老师力荐,我被调入湖南省湘剧院。作为晋见之礼,我创作了湘剧高腔《山鬼》。    《山鬼》一问世,便引发了全国戏剧界的大争议!记得在首届中国戏剧节上,由于票太紧张,大会组委会工作人员不得不将自己的票拿出来以满足美、法、德、日本、丹麦等11个国家大使馆的需求。    有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会想到弄这个东西的?我在“全国探索性戏曲研讨会”上的发言回答了这个问题,那篇发言的题目叫做《我不探索》。不过,我一直以为,文字很难准确地表达思想,特别是艺术思想。古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外国人说,“艺术是偶然发生的”,不必说出个道道来。    但是,自从写了《山鬼》,我的价值观、人生态度、审美取向,特别是艺术的感受,有一点禅宗顿悟的味道;又似乎掌握了“芝麻开门”的咒语。噫,难与外人道也!    《十二月等郎》是我为湖北荆门艺术剧院创作的一部乡村歌剧。荆门那地方毗邻常德,风土人情,甚至语言习惯都极其相似,与他们合作我有一种亲情。    作品上演后应该说好评如潮,《人民日报》一篇评论文章从关注农民工的角度对它进行了解析,我读得心悦诚服。虽然我的初衷并不是写农民工问题。    在长期写作实践中我体会到,剧作家可以不是政治家(至于捷克剧作家前总统哈维尔那是特例),但必须是个思考者,思想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宁肯像“一根会思考的芦苇”那样提出问题而不是奢望着解决问题。而许多我的同仁们的误区就在于,他们总是下意识地以政治家的身份介入到自己作品中:如我们大批描写改革开放的作品,你会看到里边种种难题都被剧作家解决了。邓小平都要“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的剧作家却以为他们掌握了改革开放的“灵丹妙药”!    在《十二月等郎》中,我提出的问题只不过是,中国妇女千百年来的等待究竟有何意义?当然,也有我自己一些感情的流露。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农耕社会建立起来的人际、伦理关系分崩离析,如沈从文所说:“好的习俗和好的女人一样,是要逐渐老去的”,有点感伤。    写京剧《梅兰芳》之前,我则经常想到,一部人类史,多少强大、剽悍的民族或衰败,或湮灭,惟独中华民族能够绵延五千年,且生生不息,我们的民族性格究竟是什么?    写《梅兰芳》时突然感悟到,是水。    梅先生那样一个儒雅的人,软弱的人,不争的人,面对强大的日本帝国,取得了一个人抗战的胜利。这是和平、澄明、宽容、自信的胜利,民族性格的胜利。    上善若水!    2006年4月,北京京剧院应邀携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赴德国柏林演出。我们的演员阵容有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赵葆秀等京剧名家,而与我们合作演出的则是享有盛名的柏林喜歌剧院交响乐团。这种合作,是两国艺术家的第一次,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    我坐在歌剧院的头等包厢里,看金碧辉煌的剧场已坐满了仪容庄重的德国观众,心中又是紧张又是感动。    演出的钟声响了!    交响乐像水一样漫过来……蓦然,清越的京胡声凌空而起……    剧场内一阵骚动,观众彼此交流着惊奇、欣喜的眼光……    “祥云冉冉波罗天——”    于魁智的唱腔,穿云裂帛而来!    剧场内安静极了,只有京剧之声,从舞台穿越观众席,飞向不远处的勃伦登堡门,在柏林的夜空缭绕……    “上善若水……”    歌剧院交响乐团的合唱声响起,这些蓝眼晴、黄头发的音乐家们,可曾知道,他们咏唱的是东方先哲最智慧的语言?我想他们是知道的,不是因为他们发音的准确,而是因为他们演唱的深情……    五    我由罗浩引荐,认识了刘文武,认识了张黎。我们几个与一群朋友,共同打造了电视剧《走向共和》。    不久,魏文斌和欧阳常林两位,以超越常规的方式与速度,将我调人湖南卫视,主要负责电视剧剧本创作这一块。数年间,我组织和参与创作了《恰同学少年》《血色湘西》等作品,给快乐歌唱着的湖南卫视增添了黄钟大吕之声,也算是不负重托吧。    2005年,张黎力荐,我和冯小刚导演合作,创作了电影《夜宴》。与小刚的合作如坐春风;当然,我也有张牙舞爪的时候。小刚坏笑着:盛老师,我发现你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坚持,二是把握大方向。我永远不能忘怀的是,《夜宴》遭遇“台词门”后,小刚挺身而出,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位导演讲过编剧这样多的好话,我知道他是用身体为我遮挡枪林弹雨。    与吴宇森导演的合作让我见识了好莱坞的工作环境与流程,吴导恭谨谦和,从不疾言厉色。我看见《赤壁》上映后还保留着我编剧的名字,显然是他绅士风度所致。    转眼间,我一只脚跨入影视圈竞有十来年了,但我始终觉得我很难融入进去,我甚至愿意被他们边缘化。这真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    《走向共和》播出后,不论我遇到什么人,官员、商贾、白领、大学生;不论我走到哪里,甚至在洛杉矶、在纽约、在柏林,到处都是热烈的讨论与温暖的目光。也许是生态平衡吧?《夜宴》却遭遇了“台词门”。我曾在博客上发表文章,想以真诚来感动媒体,媒体报以我的却是说我向网友“叫板”!我终于明白我的错误所在:我将一场娱乐秀当成了学术讨论,身为媒体狂欢的祭品却在幻想唤醒他们的文化良知!    “五音使人耳聋,五色使人目盲”,在这个娱乐化浪潮裹挟一切的年代,我们已经失去了阅读,失去了思考,我为何而写作?    《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我时,问,你这样强烈希望与名编剧划清界限,那么你希望人们怎么称呼你?我不假思索回答,小知识分子!一个想成为大知识分子的小知识分子。    我不管现代社会如何给知识分子定义,提到这个名词的时候,我脑际里出现的是西哲深邃的目光与先贤凛然的身影。    所以,我希望我的每一部作品都成为女娲补天的一颗颗彩色小石子,去补缀我们中华民族坍塌了的那一块文化天空。    2011.3.4于广州

内容概要

本书为“盛和煜自选集·电视剧卷”——《走向共和》。
《走向共和》讲述了:
慈禧太后要修颐和园风光的过她六十岁生日,李鸿章担心日本扩充海军渐成威胁,想加强北洋水师实力,设“海防捐”,又找洋人借钱,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只得搞了一次令人心酸的演习。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受命签定《马关条约》,在日本遇刺大难不死,但从此背着汉奸恶名退出政治舞台。
甲午兵败之后朝廷决定训练新兵,袁世凯沽名钓誉取得新贵荣禄信任,开始小站练兵,经营政治资本。
《马关条约》的国耻激起全国义愤,康有为等举子联名上书朝廷,要求维新变法,光绪虽然也想维新自强,但慈禧一旦发觉变法可能削弱她的权势利益,便轻而易举地将维新血腥镇压了,逃亡海外的康梁在檀香山宣传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驳斥康梁,宣传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国才有希望。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西逃,为了慈禧回銮的议和,清廷不仅赔款,还不得不将一大批被侵略者列为战犯的王公大臣处死。为慈禧安全回銮袁世凯学西方组建警察,正缺兵少将无人可用的慈禧于是很器重袁世凯。
屡败于洋人丢尽颜面的慈禧太后听说立宪共和可以强国,也派五大臣出国考察,袁世凯和权臣庆王爷通过交易结成联盟,借机推行"新官制",获得更大的权力,军机大臣瞿鸿玑为遏制其权力,发动丁未政潮。庆、袁反击成功,终使首辅被罢,从此独断朝纲。
慈禧太后死后,载沣摄政,罢免袁世凯,亲贵专权,遏压民意。革命党乘机起事,辛亥革命爆发。
朝廷只好又任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军,袁世凯利用朝廷向革命军讨价还价,又用革命军要挟朝廷,逼隆裕皇太后退位,孙中山为了实现共和理想的大局,将大总统之职让给了袁世凯。
宋教仁遇刺暴露了袁世凯封建军阀政客面目,引发二次革命,革命失败,孙中山再次流亡海外,国会中占多数的国民党议员选举中要罢免袁世凯,袁世凯采用武力威胁和流氓手段演出了一场滑稽的闹剧,并且解散国会,清除国民党议员。袁世凯以为再无忌惮,索性复辟当皇帝,蔡锷起兵讨袁护法,袁世凯不得人心,众叛亲离,惶惶而死。

作者简介

盛和煜,湖南人剧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代表作品——湘剧《山鬼》舞剧《边城》京剧《梅兰芳》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电影《夜宴》。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修园子
第二章 洋务领袖
第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第四章 一局双赢
第五章 身怀利器
第六章 北洋碧波映龙旗
第七章 一衣带水
第八章 社狐庙鼠
第九章 窝里斗
第十章慧 星东来
第十一章 天丧予 天丧予
第十二章 最恨是马关
第十三章 李二先生是汉奸
第十四章 挺经
第十五章 汤武革命
第十六章 虎啸小站
第十七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十八集 成与维新
第十九集 斗蟋蟀
第二十集 病急乱投医
第二十一集 崩霆琴
第二十二集 神助拳义和团
第二十三集 最是仓惶辞庙日
第二十四集 西望长安
我写《走向共和》

章节摘录

版权页:1 李鸿章脸部特写这是一张清癯的、布满很深皱纹的脸,一双眼睛微微眯缝着,似在闭目养神,又有一点漫不经心的样子。一个男人的画外音:“中堂,丁汝昌又来信催银子了,说是咱们北洋海军‘定远’、‘镇远’两艘主力舰,原设大小炮位,均系旧式;‘经远’、‘来远’尚需尾炮;‘威远’须改换克虏伯新式后膛炮……海军方面还有一个消息,日本已派人前往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谈判购买一艘军舰,而这艘军舰正是我们一直准备购买的那艘铁甲巡洋舰,日本人甚至连它的名字都取好了叫‘吉野’号……”李鸿章:“唔。”另一个男人的画外音:“大人,前些日子传闻的日本制定‘征讨清国策’的消息已被证实。日本人的具体步骤是:第一步攻占朝鲜,作为进攻清国大陆的跳板;第二步占领台湾,控制东南亚地区;然后……”李鸿章摆摆手:“知道了!”第三个男人的画外音:“京城里最近准备恢复制钱,太后让翁同稣去办这件事,翁师傅去找阎敬铭商量,阎敬铭不干,他说行使制钱,必先收回大钱。私铸的大钱,分量极轻,全部输入官府,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奸民,苦了小民?同时京师钱铺,以‘四大恒’为支柱,维持市面……”李鸿章:“袁世凯从朝鲜跑回来,怎么就不见了人影……”第三个男声:“袁世凯?”李鸿章:“行了,你下去吧!”第四个男声:“老爷,准备进贡给太后的那只鹦鹉已经一天多不吃不喝了,拉的粪便颜色也不对……”李鸿章一下子睁开眼睛:“啊?!”2 天津通向北京的官道上暮色苍茫中,一小队人马疾驰而来。当先的乌骓马上是神采矍铄、装束奇特的李鸿章:他一身黑色劲装,青巾帕缠头,戴墨镜,紧扎的腰带上插一把黄澄澄金柄的左轮手枪。紧随他身旁的是一名圆脸眯眼,书办模样的中年人,这是他的亲信幕僚一盛宣怀。而他的身后,则是二十名身着灰呢箭袖短衣,挎腰刀,肩上背着一色崭新的德国造毛瑟式前膛步枪的亲兵护卫,个个剽悍异常。画外音:上谕:“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筹议北洋海军事宜各条,言多扼要,事关重大,着该督即来京奏对。”人马如一阵疾风卷过,密雨般的马蹄溅击起黄尘飞扬……3 储秀宫内慈禧坐在一铺条山的炕上,捧着个锃亮的白铜水烟袋,一边悠悠地吸着南方进贡来的潮烟,一边在看几个宫女和太监排练京剧《大登殿》。扮演王宝钏的宫女看模样还只有十四、五岁,嗓音很嫩。她唱道:“三人同掌昭阳院,学一对凤凰侣……”因为不熟练的缘故,她的声音颤抖,最末一句更是荒腔走板唱不下去了。一旁扮戏的和拉琴的太监、宫女都笑起来。慈禧拿着点烟的纸媒子指着那小宫女,笑得直颤抖:“小,小丫头片子,荒腔走板到九州外国去了……”小宫女撅着嘴说:“老佛爷您唱得好,您来唱嘛!”慈禧:“我来?好!”慈禧将水烟袋往炕桌上,一放,站起来。屋里所有的人顿时来了兴致,连屋外的太监都伸着脖子往里瞧热闹。大内总管李莲英这时走进来:“老佛爷,七爷来了。”慈禧:“噢,叫他在外间等着。”然后转对小宫女:“听着,这两句应该这样唱……”她款款走动几步,唱:“三人同掌昭阳院,学一对凤凰侣伴君前……”字正腔圆,那声音更透着一种妩媚的韵味,要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妇人之口!4 毓庆宫“李鸿章已经进京了,”光绪皇帝的老师,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翁同稣对光绪说,“太后此番让皇上以筹议北洋海军名义召他进京,究竟是何主意,皇上心中应该有底……”明亮的灯烛下,年轻的光绪帝正在御案铺开的宣纸上专心致志写“颐和园”三个大字,翁同稣的话他好像没有听见,只是那握笔的手不停地微微颤抖。他的脚旁,扔了一地废弃的宣纸团。这张纸上的三个字写完了,光绪拿起,左右端详一番,“嚓嚓!”又一把撕碎,揉成一团,往地上一扔,烦躁道:“翁师傅,朕怎么总是写不好这几个字?”翁同稣:“那是因为皇上不喜欢这几个字。”光绪一愣,略显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红晕,冷笑道:“朕喜欢。清漪园改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大清国的臣子们这名儿起得多好!写它不好,总归是朕无用而已!”翁同稣正色道:“皇上万乘之身,至贵至重,怎么可以轻易自责?”光绪帝听了,默不作声。背手踱至墙边,望着墙上康熙与乾隆的画像出神。这是两幅西洋画师所画的油画。画面上,康熙帝戎装金甲,雄风逼人;乾隆帝盘马弯弓,英气勃勃,康乾盛世的辉煌气局,好像要从画面喷薄而出!光绪猛地转过身来,双目灼灼,神情中顿时增添了英武之气,连说话的语调都果决了:“朕以为,太后召李鸿章进京,名为筹议北洋海军,实为清漪园工程。”

后记

要叙述创作心境很困难,文字从来就难以表达思想。但《走向共和》的创作,使我的艺术人生,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有三点体会,清晰而深刻。    一、使命感与历史的通透感    1999年6月,我受命担任《走向共和》编剧。接下来四个月看书学习,10月份到北京,在继续读书的同时,与出品人、策划班子研究讨论,给作品定位并确定了整个叙述框架,三个月后,也就是2000年元月,开始动笔。    我们这部作品要表现的是清末民前这段历史,这是一个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时期,内忧外患,各种人物、思潮、党派沉浮奔逐,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许多关目,连专门家也弄不清楚,许多人和事,至今尚无定论;反过来,人们从文艺影视作品中,从政治教科书中,对这段历史,又多少了解一点,你写的如果与他头脑中固有的对不上号,那又会给他们带来心理阻隔。真是很难。    但我写这部作品,一直有一种使命感。    以现在的时尚,谈使命感似乎有点滑稽,要不就是矫情。可我真有这种感觉,崇高、悲壮,挥之不去!好些个夜晚,翻阅史料,民族屈辱的斑斑血泪,让我将书本猛地摔至一边,拍案长啸,难吐胸中悲愤之气!写“最恨是马关”那一章时我是口述,当说到李鸿章由力争到乞求伊藤博文减少赔款时,我突然哽咽而不能言,转身走到窗前,眺望深邃夜空下北京城璀璨的灯火,任凭泪流满面。    我怎能不让我的读者和观众知道这种感受?    越读史、越思索、越是全身心投入创作之中,我越对我们的先辈充满理解和钦佩之情。如果我们这部电视剧定位是“一部带有崇高悲剧意味的英雄史诗”,那么我们的先辈就是史诗中的悲剧英雄!在中华民族走向共和的漫漫长途上,每一个探索者都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怀念。以往和朋友们谈近代史,对外,慷慨论兵;对内,恣意批评。可现在,我再也不敢书生意气,随意臧否人物了,我更懂得了爱国主义的本质。而对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入理解,给我的写作带来了一种历史的通透感。    这种通透感,使我们能洞穿历史的重重迷雾,确定我们这部作品中的贯穿动作线——找出路;使我在给我的主要人物如李鸿章、慈禧、光绪、张之洞、袁世凯、孙中山他们定位时,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我能从他们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知道他们想说什么,做什么,我甚至感觉到了他们的呼吸;这种通透感赋予了这部作品既特立独行,又堂堂正正的艺术品格,让中华文化的黄钟大吕在人们心头回响。    二、虔诚,敬畏地对待艺术创作    以前,电视连续剧曾被定位于“大众文化”、“精神快餐”。从字面上来看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掩盖不了对其骨子里的轻蔑。我也曾因其浅薄、庸俗和对高雅艺术的冲击而感到不能容忍,忧心如焚。    但这些年,随着好的电视连续剧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发现,如先秦诗经、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近代的戏剧、电影,欧洲文艺复兴的雕塑与绘画,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主流文化一样,发展到今天的电视连续剧,综合了戏剧、小说、音乐、绘画……几乎所有艺术样式中最重要的元素,凭借高科技的支持,又拥有着最广大的受众,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态。换句话说,电视连续剧就是今天的唐诗宋词。    这个发现让我对我的写作怀着虔诚和敬畏之心。    写张之洞为北洋水师筹款,最后差八万两银子没着落,正好一个富商愿出高价为其父征求墓志铭,身为总督,张之洞揽下了这个活儿,也就是说,作为编剧的我揽下了这个活儿。以前读书,学过一些文体,可没想过去学墓志铭。而且,张之洞是大文人,写的太不像样也不行。我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写了一篇墓志铭,不多不少,八十个字,一字千金,张之洞的八万两银子到手了!后来读剧本,许多人还以为历史上真有这事,当然,那篇墓志铭也是出于张之洞的手笔了。    举这么一个小例子,旨在证明我的认真。我也知道,这从另一方面反衬了我的无能。我从内心佩服那些两三天就能写一集电视剧的高手,真心认为那是才华横溢的表现。我不行,常常为一句人物性格语言,一个描写用词,停下笔来,绕屋徘徊良久,更不用说大的谋篇布局了,呕心沥血,真是呕心沥血啊!    在我的艺术,我的读者和观众面前,我问心无愧。    三、我的大学    《走向共和》的创作经历,于我而言,是进了一所最严格,也是最出色的大学。我的合作者都是人中之凤。    作为出品人,阿武(刘文武)是在成功制作了《雍正王朝》后再来运作《走向共和》的,他是我创作中最主要的依靠和对手。他的逆向思维,冲击着我多年形成的创作观念和模式,他的升华能力,又帮助我的创作更上层楼。近四年的磨合,我从他那里学到太多太多。    我是经罗浩举荐担任《走向共和》编剧的,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也没放弃对我的信任。他的安排,令我的写作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并让我们情逾兄弟。罗浩还有一个最大的长处:举重若轻。他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万事开头难”,在这部作品创作伊始,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兆龙和策划班子确定了“捏沙成团,剥茧抽丝”的创作方针,并提出了整个作品的贯穿行动线——找出路。作为编审,他的心血,融人到每一集作品之中。    张黎担任《走向共和》的导演。我原来只知道他是我们国家最优秀的摄影师,这次合作,他的艺术感觉让我赞叹。虽然我们艺术个性时有碰撞,我现在却视他为我们国家最优秀的导演。    还应该特别提到郑佳明和高建民,他们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又是官员。《走向共和》的大思路就是他们提出来的。还经常与我讨论作品的文化品位,他们的意见充满学者的睿智。    是缘分让我和这些师友走到一起,并做成了一件事情。    我将继续努力。    盛和煜    2003年3月18日于长沙

编辑推荐

《盛和煜自选集•电视剧卷:走向共和》是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盛和煜自选集·电视剧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5条)

 
 

  •   了解近代史,了解李鸿章,了解袁世凯的重要渠道
  •   《走向共和》的电视剧版已经看过几遍了,很喜欢,于是买了这本书。书给人的感觉更加踏实和有意味。书包装得很好,很喜欢!
  •   盛和煜的这本只是上班部分的剧本,人文出版社张建伟的那本才是下半部分的剧本。
  •   以前喜欢看这个电视剧,因为觉得有必要收藏一本书,所以就买了,其实电视剧本的样子,不是小说,看起来能和电视画面联系起来。
  •   好喜欢同名电视剧
  •   整个书只有电视剧的一半
  •   作者是国内顶级的编剧,而这个剧也是他的代表作品。那么多线索却毫不显散。
  •   一直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籍,对于近代以来的历史,写的太少,公正客观的更少。且不论为谁谁谁翻案之说,那些熟悉的人物不再是薄薄一层单色调的脸谱,而是真实存在的活生生的人物,如此足矣!
  •   不错,对理解历史有帮助
  •   品读佳书,不忘历史。
  •   缺货后终于找到的书。
    让我们能看到一段不一样的中国现代史,感动
  •   这个商品不错。包装的很好。
  •   作者屌丝逆袭般的讲了4徒弟的发迹史。符合大多数人口味。
  •   精品力作!
  •   很好的书,喜欢看
  •   和张建伟那本一起买
  •   电视剧超级好看,但是这本书只有八国联军前,后面的呢??
  •   不是小说,只是类似剧本的一部书,配合电视剧看还是很有意思的。
  •   虽然因为有些眼光相对超前而导致这部书改变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受到抨击,但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本书的。
    有一点,作者似乎是盛宣怀的子孙,对盛的美化有些严重。
  •   如题,不完整,请问何故?
  •   文字简练,让人经常联想到《走向共和》电视剧画面,非常有质感!不过,有些电视剧中的精彩片段,在这里面并没有写出来,这恐怕稍显遗憾!
  •   这本书根本就不是电视剧全部的内容,跟商品描述严重不符!想退货了都!
  •   和民族出版社的三本一套的一样吗?
  •   想想也是讽刺,如今所谓的金牌编剧,3天能写一集,收视长虹;盛老宵衣旰食一月一集,竟因时限被炒鱿鱼,收视低迷,最后还遭禁播。走向共和乎?走向共和尔。
  •   仔细看 电视剧和剧本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但基本一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