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最后的日子

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法)皮埃尔·绿蒂  页数:226  字数:145000  译者:马利红  
Tag标签:无  

前言

自古以来,人类任何形式的出游、远游,都是基于认知和发现的需要,出于交流和变革的欲望,都是为了追寻更美好的生活。诚如史家所言,“哲学精神多半形成于旅游家经验的思考之中”,①中西文明的发展与相互认知,亦可以说,始于彼此间的造访、出游。事实上,自人类一出现在地球上,这种察访、出游就开始了,可谓云游四方。“游”,是与人类自身文明的生长同步进行的。“游”,或漫游、或察访、或远征,不仅可使游者颐养性情、磨砺心志,增添美德和才气,而且能使游者获取新知,是认识自我和他者,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方式。最初的西方游历家、探险家、商人、传教士和外交使节,则构筑了中西文明往来交流的桥梁,不论他们因着何种机缘、出于何种目的来到中国,都无一例外地在探索新知、寻求交流的欲望下,或者在一种好奇心、想象力的驱动下,写出了种种不同的“游历中国”的记游(包括日记、通讯、报告、回忆等)之类的作品。

内容概要

1900年秋,绿蒂(朱利安·韦奥上校)奉命远征北京“闯入”中国时,义和团运动刚刚惨遭八国联军的镇压,义土们挥洒在中国大地上的热血还未干涸。绿蒂的“造访”,显然是代表“武装到牙齿”的欧洲,对“衰老而黑暗的中国”武装入侵的组成部分,在世纪之交东西文化大对抗中,他的角色既是侵略者,又是见证者。     作为远征中国的海军军官,他以冷然甚至轻蔑的情感,提供了一幅灰暗的大清帝国任西方列强宰割、屠戮的真实图画——这是一个临终的帝国形象:作为迷恋异国情调的西方作家,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展示了古老的东方文明走向衰亡的历史图景,呈现的是衰朽崩溃的帝国文化景观,他为中国逝去的文明唱了一曲凄婉而灰色的挽歌。

作者简介

皮埃尔·绿蒂(Pierre Loti,1850-1923),19世纪末20年代初法国文坛的大作家,以写海外风情擅长,入选法兰西学院院土,享有世界声誉。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原序(代)第一部分 抵达黄海第二部分 前往北京第三部分 在皇城第四部分 重返宁海第五部分 春天的北京第六部分 在帝王陵第七部分 在北京最后的日子

章节摘录

书摘  在渤海湾深处,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宁海的海滩。那里有许多船只,那些快艇、捕鲸船和帆船的船头扎在海滩上,把一批批士兵和军用物资卸在那炮火已然沉寂的巨大的炮台脚下。而在这沙滩上,呈现一片空前的混乱,像是人们从未见过的史前时期建造巴比伦塔的场面;在搭乘那么多人上岸的船只尾部飘扬着欧洲各国各式各样的旗帜。  海岸上栽着桦树和柳树。远山的轮廓有些怪异,山顶高耸入明净的天空。唯有这北方的树木表明这个国家有寒冬。此时,早晨的太阳已经灼热起来,远山的顶峰呈现美丽的紫色,阳光普照,像我们的普罗旺斯地区。  海滩上,在那些预先堆放好的用做防御工事的沙袋中间,有哥萨克兵、奥地利兵、德国兵,还有站在我们全副武装的海军旁边的英国海军。小日本兵们穿着崭新的欧式军服,那整齐的仪表令人格外吃惊。一些来自俄国红十字会的金发女士们正忙着拆解救护用品的包装。那布勒斯的狙击兵则已把公鸡的羽毛插上了殖民军的头盔。  真的,在这群山间,在这阳光下,在这清亮的空气里,有着什么东西让人联想到我们那秋晨晴空下的地中海海岸。但在那非常近的地方,有一座灰色的古老建筑从树林里钻出来,参差不齐,形状怪异,装饰着龙雕和兽吻——是一座八角宝塔。在远山上,有一条若隐若现于峰峦间的绵延不断的曲线,那就是长城,那边与中国的满洲相邻。  下船的士兵赤脚站在海滩上,用各种语言愉悦地相互打着招呼,好像在嬉戏。这就是今天他们所谓的“和平占领”,好像是世界性的大融合。然而,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在天津和北京的另一边却是一片废墟,尸骸遍野。  为了能在必要时把宁海作为供给远征部队军需的基地,占领宁海成为这些国际舰队的将领们的首要任务。前天,人们因为打探到海滨炮台戒备森严,已经在战舰上开始为战争做准备了。由于从一个军事谈判代表那里获知,一支庞大的装甲舰队将于日出时抵达,这里的中国人情愿退避,让出土地;因此,我们到达时,这里早空无一人了。  俯瞰着海滩的炮台是长城在入海口处的终点。现已被宣称为“国际”炮台。  炮台之上,在骑兵们紧握的旗杆的顶端按字母顺序排列着的七国联军的旗帜正迎风招展,它们是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俄国的旗帜。  接着,军队共同占领了四周高地上其他一些零散的炮台。归法国军队所有的炮台在离海岸大约一公里的地方。我们要经过一条两边种着枝叶纤弱的桦树和柳树的沙路去往那里。秋天染黄了那里的花园和果园,这个情形如同在我们国家的一样。此外,还有一些完全与我们的果园相似的园子,连同它们朴实的方块白菜田、南瓜以及一排排的生菜也不例外。林中随处可见的小屋、木屋也一样,几乎是仿造我们乡村的小屋建的,包括屋顶和圆瓦,还有那绕成花环的葡萄架,百日草,紫菀和菊花的小花圃……那乡野曾是恬静的,幸福的,而这两天以来,随着欧洲侵略者的靠近,人们惊慌逃散,已经空无一人了。  在这个凉爽的十月的早晨,在通向我们炮台的绿树成阴的路上,各国的水兵和士兵们擦身而过,兴致勃勃地赶着去寻宝,在这被征服的土地上追逐家禽,到花园里采摘生菜和梨子。一些俄国士兵搬走了宝塔里镀金的佛像和花瓶;一些英国兵从田间带回了几棍子就敲蒙了的耕牛;一些达尔马提亚的士兵和另外一些日本兵这一小时以来已经成了好朋友,他们结伴一起到河边洗浴;而两个意大利狙击兵捉到了一头小驴子,一面跨骑在驴背上,一面笑得前仰后合。  然而,中国农民仍在继续着昨天悲惨的逃亡;尽管我们已经保证不会伤害任何人,留下来的人经过再三思量还是更愿意出逃。整户人家在赶路:男人、女人、孩子,耷拉着脑袋,穿着一模一样的蓝布长袍;所有人都背着行李,甚至连最小的孩子都乖乖地抱着包裹,里面装着他们的小枕头和小被褥。  P9-11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本书是根据法国作家绿蒂的私人日记汇编而成的纪实性文学作品,是钱林森主编的“走近中国”文化译丛中的一种。全书共七章,如实记录了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北京周围的方方面面。作者如同扛着一台黑白摄像机,把他在中国一路行来,尤其是进入北京的所见所闻细致入微地尽收于镜头之中。全书色彩灰白暗淡,间或交叉回忆的生动色彩,呈现出中国之美的凋零和消亡,一点点地解构、重构了西方人眼里神秘魔幻的中国,令人震撼不已。书中虽然有美化法国侵略军的倾向,但也谴责了战争的非人性和毁灭性。

编辑推荐

  本书是根据法国作家绿蒂的私人日记汇编而成的纪实性文学作品,是钱林森主编的“走近中国”文化译丛中的一种。全书共七章,如实记录了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北京周围的方方面面。作者如同扛着一台黑白摄像机,把他在中国一路行来,尤其是进入北京的所见所闻细致入微地尽收于镜头之中。全书色彩灰白暗淡,间或交叉回忆的生动色彩,呈现出中国之美的凋零和消亡,一点点地解构、重构了西方人眼里神秘魔幻的中国,令人震撼不已。书中虽然有美化法国侵略军的倾向,但也谴责了战争的非人性和毁灭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北京最后的日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冷酷又悲怆的描绘了现已感觉不到的那个时代我们的国家与民众承受的伤痛与沧桑,当侵略成为事实的时候,再多修饰都是谬论。
  •     庚子年8月中旬联军占领北京,一个多月后50岁的作者以法兰西文学院院士和海军上校的身份从渤海湾、大沽口、过天津、通州,到北京,进紫禁城,入住了一个多月的“北宫”。11月回到海上舰队处,次年春天又返京游历了涞水县、易州城和清西陵。
      
      战事初息,赴京的一路残破荒芜、尸体处处,印象深的是通州的那篇。说主力搞破坏的有日本人、俄国人(哥萨克兵)、英国兵(以印度调过来的印度兵为主),法德相邻为隙,有世仇,也不点名的批评了(也可能指意大利人,他说有些欧洲人)。没有为法国兵正面开脱,但曲笔表扬了本国的文明程度,譬如城破后逐渐恢复人烟时捏的泥人中法国兵是较为和蔼的、在去涞水的乡间农民看见外国人先是害怕后来确认了国旗军装后就依然劳作了、在涞水和易州驻扎的小股法国兵也和当地官民相处的不赖。呃,很少提到美国人,开头作者也提到七国联军的说法。
      
      态度可以理解,一面有文明的骄傲,不觉得联军破城有何问题,一面又在客观的刻画恐怖、压抑、宏大、震撼的古老中国,为不能挽回的伟大皇城感到一些惋惜。此外,也分一些篇幅和情感说了当年义和团围攻使馆区和教区的事,赞扬了抗争到底终将胜利的精神
      
      对皇城的改变,除了前门火车站的修建、破城初期皇宫的一些搜掠,貌似后来联军派兵保护,没有对故宫进行放任混乱的偷抢和破坏。以至于作者离京时答应上司的一双怀疑是慈禧的鞋子带出宫也是揣在腰间偷偷带出的。自然联军不会空手白来、严于律己的一概不动完璧奉还,只是宫禁中有一些残留的太监守护着最后的关卡证明了联军没有太过分的杀戮和抢劫,重要些的宝物应该收好或转移了,我估摸着。 ----仅仅相对四十年前英法火烧圆明园的极端“野蛮”而言。
      
      情绪细密健朗、文笔也氤氲有味,翻译的也满好,大半本书都是压抑阴暗、奇异荒诞的氛围---即展显了战争的残酷,又富于异域的传奇神秘,值得一读
  •     我们都知道使馆是国际法上不容侵犯的本国领地,也承认义和团是愚昧的,但这不能为“武装侵略”的大背景下,替来自“文明世界”的侵略者垂泪的举动开脱。皮埃尔•绿蒂,大作家兼法兰西学院院士,我们本可以期待在他的日记里看见一些内心的矛盾——民族情结和普遍正义的矛盾,爱国之心和悲惨现实的矛盾,忠与善的矛盾——但他的逻辑里,这些范畴之间似乎并无太大冲突,他的描写很冷静,他从容地一边巡视战场,一边像观光客一样记下异国的各种细节,体验北京的民俗风情,评点着面色大多难看的中国民众。
      他会见了李鸿章后没多说什么,见了大主教法维埃后却写下了这么几句话:“我觉得他真的很了不起,他是那么顽强且信念坚定。我想中国人得要认真对待这位使徒们的先驱才行啊!”这种殖民主义心态是完全内生的;《在北京最后的日子》这类作品,正是萨义德所指出的形成于世纪之交,后塑造西方人的东方想象的文本之一。
      [法]皮埃尔•绿蒂著:《在北京最后的日子》,马丽红译,上海书店,2006年9月,24元。
      
  •   我觉得挺好,他本是冒险家的气质,文风也以惊异见闻为主(或说成就他的这种问题也束缚了他),能细腻感性的反应真实见闻已经足够了。对东方,他是有传统的恐惧、敬畏和同情的。逻辑 “并无太大冲突”和“描写很冷静”是一体两面,因果相承的
    大主教的坚定信仰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呵呵,毕竟九生一死的经历了莫须有的劫难
  •   有不少错误,第12页,把克虏伯大炮翻译成了虏伯(K变成H)不知道是不是没看清,不过有历史知识的也应该知道。
  •   尸横遍地的战争场面惨不忍睹,面对难民作者亦无能为力,只是丢下几个钱币。
  •   作者虽然自称“野蛮的西方人”,但是处处流露出来自文明社会的优越性,认为中国比欧洲落后1000年,原来当年火车已经直通天坛。同时承认7国联军确实抢劫掠夺行为,看了他参观雍和宫和国子监(孔庙)的段落,描写得很生动,如临其境。去清东陵途中地方官员的迎送看起来很熟悉,只不过现在会改为警车开道欢迎外国贵宾。马利红老师的翻译不错,把克虏伯译成了虏伯(K变成H)应该是译者所用原文有误。这本书如果配上当年联军拍下的照片就更具可读性,其中讲述作者描写汉白玉拱桥,慈禧收回蚕池口教堂地皮并纳入中南海,瓦德西住中南海遭遇火灾有机会可以实地考察一番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