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徐潜,栾传大 编  页数:86  

前言

  《礼记》里说:“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这是说如能变革落后的风俗,除旧立新,天下便太平了。无数事实证明,移风易俗使落后的风俗习惯破除,文明的社会风尚树立,不仅是社会改革与进步的必然结果,更是社会改革和进步的必要条件。  历代沿袭下来的社会风俗和民众习俗,既是本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重要特征,也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的缩影。任何陈旧的陋俗恶习,都以愚昧、落后为其根源;任何文明的新风尚,又总是科学、进步的产物。所以说移风易俗本身就是进步,就是改革。只有坚持改革,坚持进步,才能树立新风尚。像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一样,一个民族的风俗也要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在全国人民满怀信心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与经济领域的一系列变革相呼应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移风易俗。  当前,移风易俗的迫切任务就是提倡科学,讲文明,懂法治,反迷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除落后的价值观念、民风民俗、生活方式,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共同营造一个诚信友爱、平等互助、和谐团结的道德环境。  “前事之不忘,后世之师也”,先辈们移风易俗的故事,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美德风范。

内容概要

  《移风易俗》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的其中一本。这是一套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编辑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必将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满的果实。

书籍目录

贤相子产贤相晏婴孔子答鲁哀公问西门豹治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文翁兴学汉元帝尊重儒学王充著书立说移风易俗,教行刑措移风易俗的专家训子孙遗令请禁私碑表南北朝移风易俗之举武则天提高妇女地位狄仁杰捣毁淫祠移风易俗实干家左震斩女巫杨绾拜相吕大防制定乡约朱元璋反对神仙术明成祖移风易俗大刀阔斧整顿歪风邪气戊戌变法与移风易俗孙中山移风易俗男女社交严禁缠足

章节摘录

  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他出身贵族之家,是郑穆公的孙子,公子姬发的儿子。他的封地在东里(今郑州管城区东大街一带),因此也称东里子产。  子产从郑简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43年)开始,先后执政二十余年,为郑国的社会稳定和生产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子产执政的许多故事,至今还广为流传。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他有志移风易俗,改变国家现状的精神。  有一天,有人向子产汇报,说近来人们常在乡校议论朝政得失。郑大夫然明担心这会惑乱民心,便建议毁掉乡校。子产不同意,说:“人们忙了一天,忙完了到那里相聚游玩,议论朝政得失,这有什么不好?他们认为好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他们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乡校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可以减少怨恨,没听说依仗权威能防止怨言的。靠权威制止议论不难,但那就像堵塞河流一样,一旦洪水决口,伤害的人必然更多,将无法挽救。不如开个小口子加以疏导,听取他们的议论并把它当做治病的良药。”  然明听了这番议论,心悦诚服地说:“我现在才知道你可以成大事。”  不毁乡校,广开言路,在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开放议政的风气。由此可知,子产的思想超出同辈人,敢于大胆地移风易俗。  子产根据人们的愿望,在郑国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其一,改革田制,按田亩数量征税,以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其二,改革军赋,向新的土地所有者征收军赋,包括车马、甲盾、徒兵等,以增强国防实力。  其三,铸造刑鼎,就是把新颁布的法律条文铸在青铜大鼎上,公布于众,让全国上下一律遵行,以限制贵族的特权和不法行为,保护百姓的利益。过去法律条文是保密的,如今铸于鼎上,能使人知法守法。这一做法不仅是子产法制思想的闪光,还显示出他前无古人的政治家气魄,同时增加了社会的透明度,也是一次重大的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  这些改革使郑国风俗大变,三年后,郑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了。 子产常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这也就是说天和人没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要硬扯在一起。治国应注重人的因素,不要迷信天道。祭天求神,不如修德。  公元前525年,鲁、郑等国上空出现彗星,喜欢卖弄巫术的裨灶推测说:“宋、卫、陈、郑四国将要同时发生火灾了。”他请子产用璀■玉瓒祭神,以禳除火灾。子产没理他。后来,宋、卫、陈、郑四国真的发生大火了。裨灶便放出话说:“不采纳我的建议,终于出事了吧?如不按我说的办,郑国还要发生火灾的。”郑国人很害怕,恳求子产听从裨灶的话,子产还是不同意。他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见来恳求的人越来越多,子产耐心地解释说:“裨灶这种人无非是喜欢预言,说的多了,可能偶尔会说准一两次。他懂什么天道?天是天,人是人,互不相干,天和人怎能联系在一起呢?”结果,郑国再也未发生火灾。  子产破除迷信,为移风易俗做了榜样,带了头。  有一年,郑国发大水,风传城外洧渊里有两条龙在争斗,国人请求举行大祭,以禳灾祈福。子产说:“没这个必要!我们人打仗时,龙不闻不问;现在龙打架了,我们何必操心呢?况且龙本来就住在水里,怎能赶走它们呢?我们无求于龙,龙也无求于我们,大家不要为这件事费神了。”  结果,什么事也未发生。  子产思想超前,为移风易俗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子产执政二十余年,政绩优异,内外交誉,但他从不居功自傲。  子产仁惠爱人,公私分明,为官廉洁,家风清正。子产死时,家无余财,儿子无法安葬他。国人纷纷献金助葬,他的儿子不肯接受。  后来,子产的儿子亲自背土,将子产埋葬在邙山之上。这样,子产父子又以实际行动打破了厚葬的风俗习惯。  孔子十分崇拜子产,《论语》里记载了孔子称赞子产的话:“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伟大史学家司马迁更是对子产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曾说如果子产现在还活着,我愿意为他执鞭随镫。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移风易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