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傅佩荣讲人生问题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上海三联  作者:傅佩荣  
Tag标签:无  

前言

如果忽略自我,人生问题难免显得空泛。大道理与小秘诀都是别人的体验,虽然可以参考,但总是不够贴切。负责的态度,大概只有正视自己的生命,努力“从自我出发”。如何着手呢?首先要规划蓝图,彻底想通四个步骤。本篇的目的即在于此,将依序探讨: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与自我超越。    关于“自我认识”,原是千古至难之事。三岁小孩知道自己的名字,八十老翁却未必明白自己是谁。答案固然可以因人而异,思考的方法及架构则有恰当与否的分别。哲学之可贵,不在于提供什么至理名言,而在于妥善说明问题,让人随着线索去反省。譬如,为了认识自我,必须设问:我是谁?人是什么?我要成为什么人?    以常识为基础,进入知识领域,再领悟个人的智慧。那么,我是谁?五个角度看出五个答案:人、中国人、上班族、人伦特定角色,以及傅某某。扣紧广义的“人”来说,不妨细究创造论、进化沦,以及德日进与弗洛伊德的理论。竟知识的进展可以提供明确的观念。然后,我要成为什么人呢?自由选择并非漫无目标,而是针对意识之深化与心灵之丰富;此时,爱与信仰有如明灯与标竿,使自我不致孤立困陷在狭隘的领域,如此可进而考虑自我实现的途径。    第二步是自我定位。试问:我在哪里?答案也有五项:自然界、宗教界、历史、社会、自我。这五项构成一张网,是个人不可须臾或离的。森烦在于:人的生命是动态开展的,因此所谓的“定位”,必然包含前进的方向,否则何以回应生命的要求?说是麻烦,其实却是最可贵的优越条件,因为它不容许人安于小成,却须永远向着更高的境界努力。此时,传统儒家的人的人性向善论,表现了高度的说服力,从人之生理、心理、伦理一贯而上,落实在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上。求真与求美,需要特定条件配合;求善则是人人可为,永无止境。    接着,自我需要成长,而成长很容易出现幻觉,譬如向外投射,把会衰老、会厌倦、会失去、会独立的当成对象,最后好梦成空。因此,成长必须掌握方向与方法。就方向而言,主要有三:由内敛而凝聚清明的意识,由扩大而开拓整体的意识,再靠自由来达成和谐的意识。就方法而言,仍然不外乎针对自己在知、情、意的潜能,使自己本身逐渐成为理想的典型。若是持之以恒,人生各种境界将朗朗呈现。关于“境界”,我们特别讲述了尼采的“精神三变”、齐克果的“人生三阶”,以及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阐释。    最后一步是自我超越。何以要超越?因为人生不完美,同时生命是注定要变迁的,不自我超越就下坠。超越的歧途是平面的及否定的,就是以同质交换来避免原地踏步的尴尬,不然干脆离群索居,或借用阿Q心态来嘲讽世间。正确的超越之道,有何特色?它对于主体之欲望、行动、认知、感受,分别显示为“超我、大我、忘我、无我”。看似消极退让,其实却是心灵自由无待之前提。具体办法呢?一是智慧,二是审美,三是信仰。在此,我们向道家的老子与庄子学习,同时设法欣赏密契主义的心路历程,由否定到提升,由涤净到光明。    本部分四章,涵盖了我这几年对于“自我”问题的学习及思考的心得。我自认为十分幸运,一面读书教书,一面有机会与群众结缘,分享专业知识与个人体会。每隔几年又可以集文成书,或通过演讲方式广为流传。读者的肯定与鼓励,只会催促我精益求精,而不会让我稍有松懈。这部分所谈正是我的人生观,从自我出发之后,仍须自强不息,以求日新又新。

内容概要

《听傅佩荣讲人生问题》讲述如果忽略自我,人生问题难免显得空泛。自我需要成长,而成长很容易出现幻觉,因此,成长必须掌握方向与方法。大道理与小秘诀都是别人的体验,虽然可以参考,但总是不够贴切。负责的态度,大概只有正视自己的生命,努力“从自我出发”。我们向人生要求什么?越是处在承平的时代,这个问题越难回答;因为国家与社会暂时维持稳定的局面,民族与文化即使仍有危机,也不是立即而明显的。个人纵有满腔豪情,却不易找到投诉的对象;眼看岁月奔逝如流水,却只能徒呼奈何。然而,作为一个人,就算注定了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过程,我们还是可以透过主体的知识与能力去了解及掌握人生,至少可以做到“安时而处顺”,不再自寻烦恼,从而“重归心灵的家园”。 《听傅佩荣讲人生问题》的目的即在于此。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 学历: 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 经历: 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 荣誉: 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 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发教学特优奖。 作品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奖项。 傅教授是台湾地区著名的哲学普及大师。 傅教授作为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近十几年来,每年开展200多场人生哲学讲座,从学校到企业,从文化团体到基金会,都常见其身影和足迹。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 著作(目前出版作品已逾百种): 主要有《哲学与人生》(东方出版社)、《心灵导师》、《自我的觉醒》、《傅佩荣论语心得》、《人生中不可不想的问题》、《傅佩荣细说老子》、《傅佩荣庄子心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儒家与现代人生》、《傅佩荣细说孔子》、《傅佩荣四书心得》、《解读论语》、《解读庄子》、《解读易经》、《解读老子》、《解读孟子》(上海三联书店)等,以及DVD系列《孔子的大成之道》(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书籍目录

上篇 从自我出发 自序 从自我出发003 第一章  自我认识005  我是谁006  我是人——在自然界,面对其他生物006  我是中国人——在人类世界,语言观念007  我是上班族——在社会之角色,维生条件008  我是父、母、子、女、夫、妻——特定人伦关系009  我是傅某某——名实相符010  人是什么012  创造论——为神、天、道等所造012  演化论——由低等生物演化013  德日进的综合——复构意识定律014  弗洛伊德的看法——潜意识018  我要成为什么人021  意识浮现:自由、动态、开展022  向外的限制,向内的深化022  爱与信仰025  自我实现:知、情、意030 第二章  自我定位039  我在哪里040  自然界(宇宙、环境、生存、竞争、欣赏、和谐)040  宗教界(信仰、生死、超越的世界)044  历史(传统、承先启后、文化之情)047  社会(家庭、社团、国家、人类)050  自我(个人之关系网)054  人的安顿055  人的生理、心理、伦理056  人性向善063  择善固执067  珍惜现在073  过去、现在、未来073 第三章  自我成长077  生命要求成长078  时间中的生命079  误会(会衰老、会厌倦、会失去、会独立)079  成长的方向081  内敛(清明意识)081  扩大(整体意识)082  自由(和谐意识)083  成长的方法086  知:求真086  情:求美089  意:求善094  人生境界096  困境中之觉悟096  追求中之代价100  峰回路转103  和谐圆融106 第四章  自我超越109  何以要超越110  人生不完美110  生命是动态的110  人追求快乐111  超越途径之一112  平面的自我超越112  否定的自我超越114  立体的自我超越与提升114  超我(欲望主体)115  大我(行动主体)115  忘我(认知主体)116  无我(感受主体)116  超越途径之二116  智慧(苏格拉底,老子的区分、避难、启明)117  审美(庄子外化而内不化,道在万物)128  信仰(否定、提升、涤净、光明)139下篇 重归心灵家园 自序 最后一张王牌151 第一章  人生的悲剧与喜剧 153  生命的原始要求154  从自我肯定到整体和谐154  自我的能力和限制155  和谐之内在困境156  悲剧不可避免吗157  以希腊悲剧为典型159  面对共同的命运164  怜悯与恐惧166  喜剧如何可能172  快乐结局之幻灭173  道家的秘诀175  适性与逍遥180  人生问题的定位181  我能够做什么183  我应该做什么183  我愿意做什么185 第二章  人生是荒谬的吗   189  现代人的孤立处境190  超越界的退隐190  自然界的疏离192  社会与他人的张力194  存在主义的伤痛195  从虚无到荒谬196  西西弗神话202  反抗与自由207  儒家的思考线索212  从事实到价值212  人性向善论213  道德如何化解荒谬217  洞察人性与超越荒谬219  存在即是存在得更多219  有多少力量就有多少爱220  重新开展自我的向度221 第三章  寻找真正的信仰   225  信与不信之间226  信仰混淆的时代228  为什么要有信仰230  存在与价值之根基236  谁的信仰是真的237  独特的辨认237  全盘的付托239  普遍的传扬240  认识宗教的究竟244  教义、仪式、规范、合理表达244  从行善到解脱250  密契的合一经验252  感受与实践256  善处孤独的个人256  充满辩证的历程259  走向终极的关怀262 第四章  最后一张王牌  265  我对人生厌烦吗266  无根的族群267  人我的隔阂269  为何逃避自我271  面对空间:我在哪里274  生存领域与物理空间274  生活世界与心理空间275  生命的中心与重心278  面对自己:我是谁281  界限状况的压力282  自由想象的方法286  掌握一张王牌293  面对未来:我要去哪里297  了解一切即宽容一切297  接受命运与超越命运299    谁的未来是梦呢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自我认识  我是谁  首先,“我是谁”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们用一种结构的方式来设法了解。譬如我们可以提出五个答案,这五个答案几乎所有的人都会碰到。第一,我是人;第二,我是中国人;第三,我是上班族:第四,我是亲戚与朋友;第五,我是傅某某,每一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名字。所以这五个答案是人人可用,放诸四海而皆准。关键在于这五个答案每一个都有相当复杂的内涵,需要再作分析。  我是人——在自然界,面对其他生物  当我们问“我是谁”而发现“我是人”的时候,是在什么情况下呢?譬如,我们去动物园参观,会想到,为什么这么多动物都被关在笼子里,而我们却可以在外面观察。当你去登山或潜水的时候,就会发现你跟大自然里许多动物都不一样,你是属于一种特殊的类,叫作“人类”。  人类是非常特别的。我记得1989年在柏林参观动物园,所有的馆我都没兴趣,只对其中一个馆发生兴趣,那个馆里全部是猩猩或人猿。这些跟我们的祖先竞争过的动物,因为它们跟人类最接近,也称为灵长类。我在里面观赏的时候,发现有六个大的玻璃房间,里面住着六种不同的人猿,从外表看,我们当然是比它们进化多了,穿的衣服很整齐,打领带,它们是非常原始的,从古到今都没什么变化。当到第五个玻璃柜的时候,那里面的人猿特别大,它的脸比我的大四倍。当时我想,如果在原始的丛林里,我碰到它的时候只好拼命逃了,根本不是它的对手。就人类外在能力来说,根据研究,在体形相似的情况下,猩猩的力气比人类大四倍,所以千万不要轻易向猩猩挑战。但猩猩为什么不会轻易攻击人类呢?因为它发现人类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人类会直立地站起来。除了人类之外,没有任何动物可以一直站着。因为在结构上人类的头在脊椎的上面,而其他动物的头都在脊椎的前面,前面跟上面不一样,差别很大。人类就靠这些在自然界里、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发现自己是特殊的,称为“人类”。这样一种生物是有他的特色的。  我们说,我是人,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为什么人有特别的条件,我们等一下还会回到这一点。  我是中国人——在人类世界,语言观念  第二,我们再问:“我是谁?”我是中国人。提到“中国人”这三个字,马上就有个传统的观念出现了,我们有很多历代的宝贵经验,我们的科学技术在公元15世纪之前领先全世界。我们可以细细地叙述祖先的光荣,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一点,就是“今天的中国人是处在一种非常可悲的情境”。整个中国的近代史,尤其这两百年来,更使我们觉得非常悲哀。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呢?打开电视、报纸一看,就知道中国人有两岸的问题;你到欧洲或美国去旅行的时候更觉得难过。我们台湾地区偶尔上电视就是“立法院”的表演,成为“世界十大奇观”之一。我们到外国之后发现很多人跟我们不一样:皮肤不一样、语言不一样、观念不一样,我们有时候会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那只不过是一种阿Q式的想法而已,认为自己是比较正确、比较对的,而觉得跟别人来往时自己吃了亏,受了委屈。  我暑假到欧洲去,在荷兰才知道:我们在荷兰的华侨有十万人,百分之八十开餐馆,在荷兰的中国餐馆则有两千五百多家。再看,美国人的统计资料证明什么?美国人最喜欢吃中国菜。我们中国数千年的传统,发展到今天的结果,居然是让全世界的入都欣赏中国菜。但中国菜要怎样做出来呢?第一,需要劳力。我们在自己故土不愿意花劳力,到外国去则很乐意花劳力,替别人服务,那是为了做生意。传统的士、农、工、商观念,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完全瓦解。工、商成为我们生存的资本,读书的人或是农业社会的一些美德,已经不能再谈了。这个时候你会疑惑:中国人到底是什么?你想到过去,没有用,因为已经过去了。在两相对照之下,越是过去的成就,越使我们悲从中来。怎么办呢?这时我们就会有一种国家民族意识。  我是上班族——在社会之角色,维生条件 。  第三,我是谁?我是上班族。为什么?我活在世界上必须生存,因此需要工作、赚钱、养活自己、养活家人。上班族的生活包括什么?早上起来立刻要赶车子上班,到了周末就非常开心;但是不要忘记,到下礼拜又是蓝色的星期一。蓝色一点都不美,蓝色代表忧郁,那是使人忧郁的星期一。所以星期一的工作效率,全世界都一样,是最低的。忧郁的星期一之外,现在的社会分工越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强,使得原来应该休息的星期日也渐渐变成黑色的星期日。在这里我们发现,“上班族”这三个字对每一个有工作的人都适用。想想看,一天二十四小时里所想的事情、所想的人,哪一样不是跟我们的上班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呢?结果我们发现一个困境,就是有一天会退休,退休之后我们习以为常的上班族生涯就不能再延续了。一个朋友退休之后觉得非常无聊,就要求太太每天买菜之前要写个菜单,让他批个“可”,因为他上班已经批了几十年,习惯了,不容易改掉。所以上班往往操纵我们现在的生命,给我们现在的生命许多复杂的外貌与压力。在我们想到我是上班族之后,接下来问:我是谁呢?  我是父、母、子、女、夫、妻——特定人伦关系  我们刚才提到亲戚与朋友。的确,这里就比较特殊了。因为我们有时候可以把前面三个“我”摆在一边不去想它,但是第四个就不同。我一定是父母子女中的一个,没有人例外。即使是独生子女,也有堂兄弟或表姐妹。如果成家的话,总是夫妻中的其中一方。下一步还有相互之间的朋友。所以在这一栏里是比较特殊的。人是以特定的身分互相对待:如果你是父或母,一定有子或女;如果你是子或女,一定有父母。每一个角色都是相对于另一个人而存在出现的。在传统里,中国人非常重视这些角色。中国人讲究五伦,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四伦都在里面了。君臣我们暂且不谈,把它列在上班族里,我有老板、有属下。在此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这一栏特别重要。在思考“我是谁”的时候,要问有哪一个答案是不能替代的?我是人,这个世界上少一个我,差别不大。我是中国人,中国人有十三亿,少一个我当然比前者的差别大一点,但也不是很大。我是上班族,上班族少一个我,少一个工作人口,问题更大一些了。再到下一栏就很重要了。你的任何关系的对方少了一个你,都会觉得生命少了一部分,或是生命里少了一段回忆。  我是傅某某——名实相符  再到第五个“我是谁?”我是傅某某。你把名字说出来之后立刻出现新的问题。这名字代表什么?前一阵子报纸刊登了:中国内地因为人口太多,发现以三个字称呼名字不太够用,很多人就以四个字来称呼名字,因为四个字重复的机会比较少,就比较不会重复。但用三个字的名字你会发现,很多历史上的伟人像王阳明之类的,现在也有人叫王阳明,还好没有人敢叫孔子。所以在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当你喊一个名字“张三”,很多人都“有”,到底哪一个是张三呢?这个名字是可以替代的,这样一来,它就不能专属于你一个人。  另一方面,有时候我们也会忘记我是谁?譬如,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有所谓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里面有个西毒欧阳峰。欧阳峰这个人喜欢练武功,到最后上当了,走火入魔,倒立在地上行走,忘了自己是谁?见人就问:“我是谁?”别人说:“你是欧阳峰。”他再问:“欧阳峰是谁?”这是很麻烦的问题,他没有办法再回到自己身上来。所以这时候会发现,当你说我是傅某某时,这个名字到底代表什么?我们常在做梦的时候发现自己不能认同自己的身分,常梦到自己是动物,像一只苍蝇或是一只猫,都可以成为梦中的自我。所以当一个人问“我是谁”时,他的答案可以有五个,我们把这五个列出来,在结构上加以分析,内容的重要性可以人人不同。  有的人说:“中国,你是我唯一的爱!”他可以凭中国人的身分遨游四海。的确,当你出国旅行时,最不能忘记的绝对不是上班族或人什么的,而是中国人。你在飞机上听到有人讲中文就会非常开心,因为到外国去跟别人讲话,外文不通的时候,就会觉得沮丧,而讲中文就非常开心了。听到有入讲中文,会觉得“他乡遇故知”,虽然这个人以前是你的仇人。这就说明铁定自已是谁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受环境影响。所以,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要特别去问哪一个身份是不能替代的?哪一个身份是我唯一可以满足实现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变成:越往下走越不能替代,越往上走则越广、越宽。  这是第一部分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我是谁?我是人,我是中国人,我是上班族,我是一个亲戚或是一个朋友的某一个角色,我是某某某。但是你在不同环境、不同时候、不同情况下会有不同的答案,那么到底哪一个是真的我呢?这就要换一个方式来思考。当你说“我”的时候,是希望这个“我”能够自我实现,才能成为真正的我,但成为真正的我的第一个要件,是要思考清楚什么是“人”?因此我们接着就要问一个比较深的问题——人是什么?  入跟其他动物当然有很大的差别,但到底人是什么呢?我们要提出几种思考的途径。传统以来认为,只要你能找出人的来源,就可以知道人的本质。譬如,你知道原因,就知道结果,这是非常合理的事情。那么,在追问人的来源的时候,在西方有两个标准答案:  第一,人是上帝造的。创造论_为神、天、道等所遣  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给这样的答案——人是上帝造的。这样的答案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在于它可以提醒一个人,说你的来源很伟大,所以你应该努力向上,在生命的过程中不要往下堕落,不要为身体的各种欲望所牵制,要往上提升心灵,让自己的灵魂可以超升上去。这是很好的一种想法,并没有太大的错误,但它毕竟是一个信仰。所谓信仰,就是当你不信的时候,它就缺乏说服的力量。  中国人原来相信什么?《诗经》里说“天生烝民”,认定人是天生的,进一步则说人是五行之秀,五行里最灵秀的。中国人常常讲万物之灵这样的话,这说明人的来源是非常特殊的,跟其他动物不能同日而语。换言之,人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应该努力往上发展,成为君子、成为圣贤。这些宗教或哲学的思想都是鼓励人向上,也就是说人的来源是不错的,所以要回溯来源,以相称于人原来具有的品质。这是一种解释,但这种解释在科学上发生问题。  宗教有信仰,科学也有信仰,科学的信仰就是拿出证据来。他们从实验的方法、观察的方法中去找,直到近代1859年达尔文提出“物种起源”之后,出现了所谓的进化论,或称为演化论。这个思考方式跟前面所说的是类似的,就是找出人的来源,即可知道人的本质。演化论——由低等生物演化  进化论怎么说呢?达尔文是个很好的科学家,但是他找到最后却无法发现那个环节,亦即有一个环节失落了。什么环节呢?我在柏林动物园的时候就慢慢比较,猴子、猩猩、人猿,喔!怎么跑出人来了,人猿到人之间是怎么变的?假如是直接进化,应该可以预期在世界上某一个动物园里的一只猩猩忽然变成人了。假如这个想法是对的,应该在非洲丛林里的猩猩忽然有一只又进化变成人了,然后跑出来说我是人,给我一个身分。但是这种事情没有出现过——至少在我们所了解的历史上没有出现过。所以进化论在达尔文笔下是很谨慎的,他说人的祖先是人猿,这是个假设。假设跟证明是不一样的。假设是在还没有证据出现之前,暂且用这个来解释既成的现象,但这个假设永远不能得到证实,因为我们不能重演历史,不能再回去看。这时就会发现人的生命出了问题了:第一,说是上帝造的,我不一定接受,因为这是信仰;第二,说是猴子慢慢变来的,我也不能证明。所以下面我就要谈生物学上进化论在当代比较新的解释,也是我个人比较接受的观念。  第一,人跟其他动物有同样的来源,这没有什么好争论的,为什么?如果说人跟其他动物是截然不同的,那么一定要宣称信仰一种宗教,如上帝用泥土和水造了一个人,然后吹一口气,叫他亚当,然后再造夏娃。除此之外,你很难坚持这个立场。那么怎么办呢?只能说在最开始时,人类的祖先跟其他动物是类似的,“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是它们竞争的规则,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怎样可以使人出现?我们知道,很多人训练猩猩,训练到最后猩猩可以演电影,我们时常在电影上看到很多猩猩的表演,实在是非常聪明。不但是猩猩,连海狮、海狗看起来那么笨重的都会表演。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海洋世界里看它们的表演,真是聪明得不得了,即使叫我去,也不见得表演得比它们好。那几只海狗,主人一吹哨子,马上站起来表演,动作跟它们的主人一模一样,你会觉得实在是惟妙惟肖,表演得比人还杰出。但是你让海狮、海狗自由选择的话,它决不会选择这种生活。它宁可选择在水里当一只真正的海狮、海狗。人也是一样,人训练猩猩时,猩猩好像变得非常聪明,会演戏,但让它回到森林里,千年万年,子子孙孙绝对不会像人一样的。这说明什么?  人类是凭什么跨出了那一步,使那一步成为决定性的一步,从此以后就成为万物之灵,不再回头,从此以后人类成为“人”,怎样走到这一点呢?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光是信仰、希望、挚爱和顿悟中度过的。   ——卡尔·荣格(世界著名心理学家)

编辑推荐

《听傅佩荣讲人生问题》是一部探讨人生问题比《哲学与人生》更为精彩的书。身心灵整合导师、国学大师傅佩荣教授的最新力作。 傅教授现场解答时常困扰我们的200多个人生问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听傅佩荣讲人生问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认识傅教授,是在我《科学社会主义》课上,教授讲到他比较钦佩的国学教授时,提高了傅佩荣这个名字,最后告诉我们,台湾人;令人咋舌,后来拜读了他的《哲学与人生》,果真名副其实,让人心静,值得推荐。
  •   傅佩荣老师是个读过很多圣贤书的人!他对各种宗教都有很深的了解,听他讲事情,心情回豁然开朗,但是并不消极,表面上讲的很浅,其实是很深的道理!我是在凤凰卫视的国学天空认识他的!对人生的问题有理解很深尤其在职场中的人士更应该拜读!让人心平静的书才是好书!
  •   以前看过他的很多篇小短文. 同这本书里的很多内容都重复,但是书名又不一样. 也就是不同的书穿插了很多同样的内容来卖钱. 台湾人非常擅长编写短小的励志文章,也出了很多小有名气的作家.但是,用一些差不多题材的内容来赚取大陆人的共鸣,也总有赚完的一天吧. 二十年前的三毛,张晓风,十年前的林清玄,林墉... 全是走这种温情脉脉,国学之路,佛禅之理. 如果学写作文,还用得上.如果真想以此知晓人生,就会大失所望.
  •   傅佩荣先生的<<听傅佩荣讲人生问题>>一书,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一本人生哲理书.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了无数的问题与选择,有问题的人生是幸运的,人生的问题是需要判断与选择的,唯有"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自我”才能找人人生的目标与意义。相信大家阅读后能有所启发。
  •   谁都应走的路。要走好。
  •   4号晚上下的订单,说是8号左右能到。没想到今天中午(6号)就给我打电话说到了,呵呵,速度很快,赶紧打开包装开了一下书,书的纸张很不错,而且排版和傅老师《哲学与人生》一个样式,中间插了一些注释和说明,还是褐红色的题字,很漂亮,书的内容就更没得说了,“看完《哲学与人生》就像看《听傅佩荣讲人生问题 》,那家伙憋得是相当难受!”呵呵,赞一下amazon,支持傅老师。
  •   很不错的心灵布道书,并不艰深,虽然有些繁冗(当然也体现了傅老师的治学精神)。如果能坚持每个周末午后好好读一些,无异于一剂良药。推荐对人生有点困惑的朋友读一读。
  •   本来想买傅先生的庄子解读,却选中了这本。按时收到书,书被保护的很好,很让人满意。心烦的时候拿过来看一下,找些出路。关于书的内容在先生的博客有,感兴趣可以进去看一下。
  •   看了傅佩荣老师在百家讲坛上的孟子的智慧,才买了这本书,我觉得受益非浅。
  •   我是在智慧东方中看到傅佩荣的讲谈,才到这里买书的,买了他2本,还有一本解读庄子,买庄子是因为喜欢御风而行的道理。这本人生问题的书,还没有看完,看了一些感觉是一本不错的书,可以自己读,感悟一些事情,也可以给孩子读,特别是中学生,因为中学教育在德育方面的缺失,实在遗憾非常,而中学期间进行哲学教育是很重要的,青春期的孩子应该考虑自己到底是谁?活着的道理,以及信仰等问... 阅读更多
  •   可以看看或收藏.
  •   很实用,很棒的书籍!强烈推荐大家看看此书!
  •   看完这本书后让我明白遇到很多一些人生问题时应该怎么去面对与解决!真正的让我的心灵得到一次全新成长与洗礼!
  •     这本书我读的很辛苦,差不多读了有两三个星期,基本上是隔三差五地翻一翻,翻得时候很快,但为什么又说辛苦呢,因为里面想深思的地方太多了,共鸣的地方太多了..
      说些体会和推荐理由吧:
      0.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着一个问题,“这种书读了到底有什么用“——别人辛苦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就这样被自己近乎囫囵吞枣丢西瓜捡芝麻似地读完了..对自己对读者恐怕都觉得有点玩世不恭!但读到最后,说来挺幸运,突然明白一些:读这种浅显而又显深奥的东西,乍看起来似乎是在浪费时间,尤其对现在的人们来说(时间已经成为阅读的最大成本,甚至不读书也比读一本烂书要强)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类书不可不读,就像有些人不一定吃饭,但仍刷牙一样,他无法给你充饥,但却可以让你口气清新。
      1.这本书,从形式上讲,可以化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傅佩荣先生所写的书的内容,另一部分是傅佩荣先生对于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的看法。我开始时是在看书的,认真的看书的,但看着看着,就变成看他的观点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2.书里面讲到的问题很庞杂,既有东方的,又有西方的;既有古代的,又有当代的;既有哲学内容,又有心理学内容。里面讲的很多东西,我觉得自己都没能很好的领悟,但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领悟了我能领悟的东西。
      3.这本书,是有些人所谓“文化奶妈”所写的,但当我们没时间阅读和感悟经典的时候,这些便是我们所要知道的经典。
      推荐阅读时间:8小时
  •     
      曾经执迷过叔本华的“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内心却并未获得什么平和,进来为一些事烦恼不堪,再看叔本华,千字入目,脑海却仍是一片空白。
      索幸慵懒地躺在床上,随手翻出《傅》,伴随着一曲《绿野仙踪》,竟也慢慢平和,慢慢消磨我的浮躁。人生问题,举重若轻抑或举轻若重?眼界,心态而已
      有些人,有些事,在心里日日纠结,却并未得到什么让我释然我的答案。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再过十年,你未娶,我未嫁,结局还是一样。
      我寂寞寂寞就好
      这时候谁都别来安慰拥抱
      我寂寞寂寞就好
      你真的不用来我回忆里微笑
      我就不信我会笨到忘不了赖着不放
      
      人生本来就是寂寞的
      叔本华的观点 人的本质是意志所带来的欲望,欲望代表还没有满足,满足之后就不叫欲望,欲望没哟得到满足就会带来痛苦。所以,人的本质是痛苦的。
      痛苦死不了就好
      借来的都要还掉
      我总会把你戒掉
      
      感情的痛苦,这是一顿丰富的自助餐
      我要独自,好好地想用它
      谁也不要来打扰我
      
      
      有些事说的多了,想的多了
      变突然觉得索然无味。
      
  •     在图书馆淘了一些,找到了这本,是因为:
      人生正途,指明了方向
      作者涵盖了整个人生跨度,尤其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爱和信仰,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三联出品,必属精品
  •     喜欢傅老师的书,每天晚上11点之后便沉静在这本书中,在一天的喧嚣过后,安顿自己的心,喜欢傅老师的文字,喜欢傅老师的思想,它让我渐渐开始学会审视自己的内心,学会安抚自己,顺应自己的内心
  •     去图书馆很多次都是无功而返之后,随意借了这本书。向来不喜欢这种空泛庞大的题目。可是最近,最近我真的需要心灵疏导。
      
      谈人生,学哲学吧,他说大学教室应该像教堂一样,注重细节,给学生营造一种庄重精致的氛围,肃穆而神圣。关于这个,我很同意。很多学校只注重宣传学校,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利益,钱所花非处。
      
      正在阅读中,还未看完。关于老庄思想与儒家,以及西方宗教。
      我忽然对于老子有兴趣了。道,可道,非常道。
  •   我也是每晚必读。认识下啊。呵呵。志趣相投。
  •   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所有人的问题都是个人的问题。
    哲学解蔽的同时也就,也就有所蔽,不能像科学发现那样“无蔽”。
    一种观点引导一种人生,一种哲学影响一个时代,一种传统影响一个民族。
    孰能无憾。觉得傅佩荣小气了些,核心问题引导不够。
    不过当把价值预设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时”傅佩荣的引导将是非常优秀和有用的。毕竟是人文的事情,没有定论。
  •   正在读这本书,觉得可以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我们自己,毕竟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这本书中所阐述的哲学思想,比我们自己在短短人生中去总结要节省时间得多,心灵有了困惑,读到这本书还是很幸运的。
    个人感觉傅佩荣教授更多还是偏向于儒家,二楼的读者认为他小气了些,核心问题引导不够,能不能说详细些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