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探究践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新视野

出版时间:2008-03-01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杜文艳,陆志平,丁伟明 编  页数:287  

内容概要

  本套丛书从各学科的实际出发,用主题词提炼概括学科改革的核心思想和思路,统领学科改革的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进而指导整个学科的改革。本次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到课程管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基于生活德育的理念目标第一节 德育视野下的课程定位第二节 统领课程的核心理念第三节 课程实施中的目标追求第二章 探究生活的教学过程第一节 丰富的教学资源第二节 有效的教学活动第三节 灵活的教学机智第三章 在践行中实现德育价值第一节 践行的价值第二节 德育价值践行新天地第三节 当好践行的引领者第四章 植根生活的教学评价第一节 师生持续发展的接点第二节 学习评价新空间第三节 听课与评课第五章 追求卓越的专业成长第一节 身正为范言行一致第二节 学高为师提升师能第三节 总结反思不断超越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首先德育是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而存在的,它具有三方面的客观规定性。一是德育的社会存在和个体存在的同时性及其各自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二是在社会的德育与个体的德育之间的双向转化过程中,需要一种有效的媒体,这个媒体只能是德育;三是德育在其经验的积累和理论指导下,历史地形成了独特的由德育对象、目标、内容、过程、原则、方法、途径、队伍、管理和评价等要素构成的可操作系统这样一个客观事实。  但是在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淡化和否定德育的独立实体性的观点。如“人的本性自私论和非德论”,认为自私是人的本性和基因,德育的存在就是对这种天性的干预和压抑,所以没有存在的价值。“商品经济腐败难免论和代价论”认为,商品经济领域内的人际关系即金钱关系,道德沦丧与社会腐败是发展商品经济必须付出的代价,所以德育是无用的。“以智代德论”认为人的非德是由于无知,从而认为智育可以代替德育。“以法代德论”认为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只有实行法治和管理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德育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完全寓它论”认为,德育的任务和内容都是“虚”的,只能通过其他各科的教学及课外的科技活动、各种劳动和社会活动来进行。这就把德育视为没有“皮”的“毛”,只能附在其他各育的“皮”上才能存在。这种观点否定德育单独设立课程的必要性。我们认为,上述观点有的是错误的,有的是片面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活探究践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新视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