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禅中

出版时间:2009年4月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作者:夏绿蒂·净香·贝克  页数:278  译者:陈丽西  
Tag标签:无  

前言

  “生活在禅中”没什么特别:就是好好过日子而已。禅就是生活本身,不需要添加任何东西,如临济大师所说:“不要把别人的头安在你的头上。”如果我们试图通过禅(或其他灵性途径)来实现自我的美梦,就与天地、与自己喜爱的人、与自己酸疼的背、与自己痛楚的心及自身的手脚分离开了。关梦或许会让我们“安静”一阵子,但马上现实就会以千百种的方式闯入,然后我们的人生就又变成焦虑的奔走、无声的绝望以及乱糟糟的闹剧了。心烦意乱,拼命去追求特别的事物;生活在别处,永远不在此时此地;什么都好,就是现今这个平凡的生活不好,它太平淡无奇了。

内容概要

在《生活在禅中》中,净香•贝克传达了“平常心禅”的修行主旨:不求特殊的开悟境界,不企图达成有别于当下的超常意识状态,不参公案或话头,不借数息、观息或随息来规避当下的情绪活动,更不主张透过专注禅定引发虚假的三眛境界。换句话说,净香要帮助修行者达到的存在状态,只是如实过自己的生活,维持感官的开放度,留意身心在每个当下的反应及变化,逐渐增强对身体的觉知,进而领会苦的真谛,发现我们与生俱来的慈爱与悲心。应该说,净香•贝克的“平常心禅”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古老禅宗的现代版本;而善于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揭露我们习惯的思维、行为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将禅修放在现代都市生活环境下加以考量,则使“平常禅”成为有别于古老禅宗的浅显易懂的“现代禅宗”。

作者简介

夏绿蒂•净香•贝克(Charlotte Joko Beck),美国“平常心禅”创始人,《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的作者艾兹拉•贝达的老师。她是四个孩子的母亲,曾做过老师、秘书和大学行政助理。20世纪60年代依止安谷白云及中川宗渊两位日本禅师习禅。1983年正式成为前角博雄的第三代传人,并开始担任洛杉矶禅修中心的住持。目前任教于美国圣地亚哥禅学中心。著有《爱情与工作的每日禅》、《生活在禅中》。

书籍目录

序言一、挣扎 旋涡与死水 痛苦之茧 西西弗斯与人生的重负 对压力的反应 插线板二、牺牲 牺牲与受害者 无法满足的愿望 公正 宽恕 没有人喜欢听的话 飓风之眼三、分离与联结 我们能被伤害吗 主体与客体 整合 为番茄而战的人 不要批判四、改变 耕耘土地 经验与体验 冰冷的睡榻 融化冰块 城堡与护城河五、觉察 觉察——似非而是的隽语 回归知觉 专心就是专心 虚假的归纳 聆听身体六、自由 修行的六个阶段 好奇与着迷 转化 自然人七、神奇 下坠 鸽之声与批评之声 快乐 混乱与神奇八、无奇 从戏剧化到平淡无奇 平常心 桃乐丝与锁住之门 荒漠飘泊 修行即付出

章节摘录

  痛苦之茧  当我们在禅堂里鞠躬的时候,是在尊崇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问问自己在日常生活里真正尊崇的是什么?我们的想法和作为可以显示出它的答案。真相是:我们没有在生活里尊崇佛性,我们也没有尊崇那位环绕在一切事物四周——包括生与死、天使与魔鬼以及其他所有的相反事物——的神。我们实际上对这些都毫无兴趣,我们当然也不愿意去尊崇死亡、痛苦或损失,我们尊崇的是一个自己竖立的虚假神明。《圣经》里说:“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然而这正是我们在做的。  我们竖立起的神明是什么呢?什么是我们时时真正尊崇、真正专注的东西呢?我们可以称它为舒适、愉悦和安全感的神明。为了崇拜这个神明,我们会摧毁自己的生命;为了崇拜这个舒适和愉悦的神明,人们用吸毒、醉酒、飙车、暴怒和盲目的冒险等等方式来谋杀自己。政府则在更大、更带摧毁力的层次上崇拜这个神明。除非我们能够诚实地看透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否则我们就无法发现自己真正是谁。  我们都有各种各样应付生活的方法,都有各种各样崇拜舒适和愉悦的方式,它们全都是根据于一点:我们对遭遇任何不愉快事物的恐惧感。我们想象自己如果有绝对的控制力的话,就可以躲避任何不愉快的事物。我们觉得自己如果能够事事顺利,并且事情一不顺利就发脾气的话,就可以封闭住对死亡的焦虑,就可以永远活下去。我们认为自己如果去讨好每一个人,生活里就再也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我们想象自己如果能像演视明星般耀眼、有效率又令人敬佩的话,就会有满场着迷的观众,使得自己不会再有其他感觉。我们觉得如果可以从这个世界退出,光是用幻想、美梦和情绪上的快乐来娱乐自己的话,就可以逃避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我们认为如果能够把每一件事情都想通,能够聪明地把每一件事情都归纳在计划或秩序中,作一个智力上的全盘了解,自己就不会再有威胁感。我们想象如果去服从一个权威,让他来告诉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生活交给他去负责,就不用再担负这个责任,就不用再为了要作某个决定而焦虑。我们觉得自己如果去疯狂地追逐生命,追逐任何一个能让人愉悦的感觉、刺激和娱乐的话,就不会再有任何痛苦。我们认为如果能够指使别人,把他们踩在自己的脚下,控制住他们的话,他们就无法来伤害我们。我们想象如果可以进入极乐状态,当个没有心智的“佛”,只是享受阳光、放松自己,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对这世界上的种种不愉快负任何责任,就可以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上面说的是我们真正崇拜的这个神明的各种版本,一个不会让我们不舒服或不愉快的神明,而地球上每个生物多多少少都在追求它。当我们追求它的时候,就和真正的生命失去了接触;而当我们与生命失去接触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就会每况愈下,然后我们一直想要躲避的不愉快就会把我们压垮。  这个问题自从有人类开始就已经存在了,所有哲学和宗教都是为了要处理这个基本恐惧所作的不同尝试。只有这些尝试失败后,我们才会愿意开始从事严谨的修行,而这些尝试是一定会失败的,因为我们所采纳的系统并不以真相为依据,所以不论我们多么狂热地努力,也一定会行不通。迟早,我们会觉得有哪里出了差错。  不幸的是,我们经常只会把自己的错误加重,我们要么加倍努力,要么用一个新系统来粉饰这个有缺点的旧系统。比方说:当我们试着在身外寻找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来解除自己的恐惧时,就会把自己交付给一个虚假的权威或宗教领袖,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自己过日子。  昨天有只蝴蝶从一扇开着的门飞进来,在我房间里翩翩飞舞,有人捕住了它,带到外边放了生。这件事情使我想起蝴蝶的一生。一只蝴蝶是由一条毛毛虫开始,毛毛虫爬得慢、看不远。毛毛虫后来会自己做一个茧,待在这个黑暗、安静的空间里好长一段时间。最后,在看来像是无穷尽的黑暗之后,一只蝴蝶破茧而出。  蝴蝶的一生和我们的修行十分相似,不过我们对两者都有些误解。例如,我们可能因为蝴蝶很美,就想象它们在茧里的生命一定也很美;我们不了解一条毛毛虫要变成蝴蝶需要渡过种种难关。同样的,当我们开始修行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得经过那又长又难的转化。我们必须看透自己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追求那能带给我们愉悦和安全感的虚假神明;我们必须停止自己各式各样短视的追逐,而能够纯然松弛地进入茧里,进入那生命的痛苦黑暗里。  如此这般的修行需要花上我们很多年的时间,与蝴蝶不同的是我们不会一次就破茧而出。当我们在痛苦之茧里团团转的时候,也许可以非常短暂地瞥见一只蝴蝶翩翩飞舞在阳光之下,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自己生命的美妙——这是当我们作为一条小毛毛虫,整天为了生活忙忙碌碌时所不知道的。我们只有在接纳痛苦、不再崇拜舒适和愉悦的神明后,才能开始了解一只蝴蝶的世界。我们必须放弃像奴隶般地屈服于自己所设计的那套躲避痛苦的系统,我们必须认清自己无法用跑得更快或是更努力来逃避不适。我们逃避自己的痛苦越快,痛苦越会追上我们。当我们依赖的那些带给自己生命意义的东西再也解除不了自己的痛苦时,我们怎么办?  有些人永远也不肯放弃虚假的追逐,最后可能会过量而死,也许是实际的吸毒过量,也许是跟这个比喻相似的下场。在想要获得控制权的挣扎之中,我们竭尽全力,我们更拼命地尝试,我们前行的脚步更快,我们压榨他人更紧,我们压榨自己更紧。可是,生命是不可能真正被控制住的,每当我们躲避真相的时候,自己的痛苦就会增加,而痛苦却正是我们的老师。  打坐并不是要找到一个高兴、极乐的境界,即使这种境界在打坐时可能会发生,在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真正体验自己的痛苦以后,终于能放下。对新鲜事物的臣服与开放,是我们体验痛苦的结果,而不是由于我们找到一个可以把痛苦关在外面的地方。  禅修时候的打坐以及每天的修行就是要把自己裹在痛苦之茧里。我们不会很情愿这样去做,在初期,我们也许只情愿停留在一丝丝的痛苦里一会儿,就立刻逃开;然后,我们又会再停留在那一丝痛苦里一会儿,又再次脱逃;到最后,我们就会愿意在某段时间内去体验自己的那一丝痛苦;再后来呢,我们也许就会愿意去多忍受一些痛苦。当我们看得比较清楚的时候,就可以单纯地坐在自己的茧里,发现它是我们到过的唯一祥和之处。当我们真正心甘情愿地裹在茧里面——换句话说,当我们愿意体验生命的自然运行,对生与死、愉快与痛苦、好与坏等等相反的事物都愿意欣然接受,并且非常自在的时候,这个茧就会开始融解了。  不像蝴蝶,我们会在茧和蝴蝶的状态之间更迭多次,整个过程会在我们的一生中持续不断。每一次我们发现自己的人生有什么尚未解决的地方,就需要织起另一个茧来,在里面安静地休息,直到这个学习的过程完成。每一次我们的茧破裂,让我们能够往前行进一小步,我们就更为自由了。  变成蝴蝶的第一步,最基本的一步,是明白毛毛虫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蝴蝶。我们必须看穿自己对舒适和愉悦的虚假神明的追逐,我们必须把这个神明的样子看得清清楚楚。我们必须放弃自己认为理所当然该有的权利——认为人生亏欠我们。比如,我们必须放弃这样一种概念,就是认为我们只要为别人做了什么事情,就可以要求他们来爱自己。我们也必须了解我们不能操纵生命来满足自己;同时,找自己的差错或别人的差错也不是有帮助的好方法。慢慢地,我们就会放弃自己的自负。  真相是:茧里的生命经常是令人感到挫折的、惹人伤心的,而且它永远不会完全地离开我们。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从早到晚我们都会觉得自己“被痛苦缠身”,而是我们对自己的本质以及自己在生活中真正做了些什么事情会比较有觉察,而这点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痛苦,我们就不可能获得自由。  我最近听到一个职业运动员引用的一句话:“爱,不是分享愉悦,而是分担痛苦。”这真是一个好见识。当然我们也可以和伴侣外出,享受一顿晚餐,我不是在怀疑一同享乐的价值。不过,假如我们想使一个关系更为亲近和真诚的话,我们就需要和我们的伴侣分享那些我们最害怕与别人分享的事情,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对方也就可能同样这么做。然而我们却不会这么去做,我们只想维护自己的形象,尤其是在我们一心想要造成好印象的人面前。  “分担痛苦”并不表示要去告诉我们的伴侣,他们是如何如何在惹恼我们。那样做是在说“我在生你的气”,它不会帮助我们粉碎自己的虚伪偶像,也不会帮助我们对像蝴蝶一般的生命坦然开放;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脆弱才能够帮助我们如此。有时候,我们见到一对一辈子都在做这种困难工作的老夫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相偕老去。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之间无尽的安详、共享的自在,既美丽,又难得。若是没有这种坦然开放和敏感的品质,伴侣们就没有真正了解对方,他们只是一种形象和另外一种形象在一起过日子罢了。  我们也说不定会为了逃避痛苦之茧而让思绪飘入一种朦胧的、没有焦点的境界,这种带着暧昧愉悦的飘移可以持续上好几个小时。当我们发觉自己在这么做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什么好问题呢?

编辑推荐

  《生活在禅中》作者是西方神学第一人,美国“平常心禅”创始人。真正意义上的禅修,不是为了生活变得更好,而是接受它可能变得更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活在禅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1条)

 
 

  •   生活中处处是禅,把我当下这一时刻才是最有意义的。
  •   生活在禅中,是我的追求
  •   《生活在禅中》是本很好的书,值得反复研读。
  •   喜欢净香的书,核心就是——好好过日子!
  •   看了一半,已经觉得受益匪浅,有很多道理其实我们明白,只是不去经历便不能悟出来。
    而许多经历不经提点,便不能豁然开朗起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看了书,学会一点,有时候我们纠结,我们郁闷,如果这个时候想一想根源在哪,会好许多,面对自己,承认自己的粗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的潜意识只接受自己是个好人,所以我们天然性的推卸责任,而其实回归了真实后,我们会觉得自己更了不起。
  •   买了还没看呢,老师推荐的!
  •   实用、易懂,受用匪浅,常读常新。
  •   表达方式很清晰!我觉得比她徒弟的写得好。
  •   非常好
    优美, 有启发
  •   爱很爱这本书
  •   可能还要进一步的修炼
  •   实用性很强的一本好书,买了几本送朋友。
  •   禅在心中,禅在书中。此书的启迪,犹如一注净香。
  •   没有她的弟子写的《平常禅》易懂和易读,需要静心、耐心地读才能有收获
  •   相比之乡更钟爱她的学生写的平常禅
  •   西方研究禅修者已经有超越我们大陆专家的水准,汗颜
  •   喜欢净香的娓娓道来、、
  •   估计是老书的原故,书皮上有些脏了,而且封面上有圆珠笔的油迹,还好我用洗甲油给擦掉了。内容之前读过部分片段,蛮受益的。希望能给我带来新的认识和成长。
  •     禅,是心在生活中的修行
      
      信徒们发明了很多工具帮助修行:静坐、冥想、节食、诵经、念佛、不婚......无非要实现两个目的:
      
      1.遏制恶念的生发
      2.将心智集中在善修上
      
      铭记至理名言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真正意义上的禅修,不是为了生活变得更好,而是接受它可能变得更糟。
      ——净香
      
      尝试保持正念,让事物自然展现。那样你的心就会在任何环境下都变得宁静,就像一个清澈的森林水池。各种珍稀动物会到池边饮水,你则能清晰地看透万物的真相。你会看到很多珍奇的事物来来去去,但是你始终宁静。这就是佛陀的喜悦。
      ——阿姜查(《宁静的森林水池》)
  •     无门之门,无路之路
      ——记夏绿蒂•净香•贝克《生活在禅中》
      文 | 张素闻
      
      一切时,一切处,都可以觉察自己和他人以及宇宙。
      
      在尘世中修行,是条艰苦卓绝的无路之路,比如,我们每天纷繁复杂的各种念头是如何产生的?词语与行为乃至思想意识背后的愤怒、恐惧、爱、贪婪、渴求乃至愚痴、轻信、虚荣、自保、好胜、狂妄等等如何产生?修行是个艰难的事情,先要把自己和他人以及宇宙当作观察对象,刚开始对自己进行觉察的时候,象是唐吉柯德爱上了和风车作斗争,疯狂转动的念头就象风车旋转不停的叶片,把自己当作了假想敌,不停地觉察各种妄想识别妄想洞察自己,犹如猿猴抓虱子,不断地在自己身上找来找去,这单调的工作会把我们的感官和思维训练得异常发达,也会把我们训练得异常有力,对自己足够狠心的人,才能掐死妄想和恶习,才能在修行路上有所进步。不断地在各种局面中寻找出路,有时,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置己于死地而后生。
      
      夏绿蒂•净香•贝克将修行分为的六个阶段:首先,对自己的感觉和内在的反应有所意识;然后,把情绪化的状态分解成身体与精神两部分,激发自己去拆穿那些情绪化的反应;第三,纯然的体验,丝毫不带以自我为中心的念头,只是纯然地体验而已;第四,慢慢地更为前后一致地进入一种非二元对立的生活状态,以体验为基础,替代被虚假幻想所左右的生活;第五,对人生和别人有比较强烈的欣赏和慈悲心,体证空无,无我地活着;第六,成佛。这样的划分,明显带有夏绿蒂•净香•贝克的个体经验,它使现代人更容易接受、学习与体验禅,但失去了祖师禅与如来禅的机智美妙以及力道。夏绿蒂•净香•贝克为了唤醒大家的觉悟之心,不惜口水成河,慈悲之心令人叹息。可是,第一义不着文字,能所两忘方是空性,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好比一个母亲,为了使痛哭的孩子得到片刻的安宁,不停逗弄孩子去看月亮,但,手指和月亮之间的距离,它的呈现,可能是零距离,彼此无二无别,也可能遥不可及,指是指,月是月,而看月亮的那个人也许要到很多年以后才能体会月亮的清凉与美妙。做一个禅师很难,他必须对空性有真实的体悟,而又有善巧方便的智慧引导来者去发现心地。心生种种法生,从唯识的角度去看,我们的心意识有个数据库—阿赖耶识(第八意识),阿赖耶识含藏了无数种子,种子会起现行,现行也会熏习种子,累劫以来,我们的数据库(第八意识)含藏了多少种子啊,这样的觉察和揭露到什么时候才能解脱?觉察,是最不方便的方便法,生命中的无门之门,无路之路。“直到最后,就只是在与自己的身体知觉同坐,在体验生命的本质而已。”
      
      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乃至世界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所知道声音和光波都有频率,有些声音我们听不出,比如次声和超声;光波也是这样,太短和太长的波长我们看不到。声音的起源处是什么?光的起源处是什么?如果把它们定位在喉咙或者光源,那还不够察觉它的本质。一个念头的起源处是什么?乃至一个念头和下一个念头之间是什么?一个音和下一个音之间是什么呢?一个光波粒子和下一个光波粒子之间是什么?声音有了持续的组织和排列,才有音乐。光也是。人生就象看电影一样,一秒钟24格胶片,借用我们视觉的停留特性,迷惑了我们的心灵和眼睛,使我们看到连续的事情,并且在这个连续的一系列事件中被迷惑,不断造作,塑造了我们形形色色的个体生命。传奇,或曰命运,也是类似这样每秒24格胶片的念头和行为不断塑造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夏绿蒂•净香•贝克很重视体验,体验带给我们从所未有的对自我的觉察和认知,但体验仍旧只是觉和受的相,仍旧是五蕴中的功夫,在古代的修行人面前,四大、五蕴、十八界,都是道场。 “纵灭一切见闻觉知,犹是法尘边事”,感受自己的恐惧、依赖、委屈、悲伤、怨恨、快活或者其他更多的各种情绪与念想,体察这些带给自己身体的感觉,可能会越陷越深,可能只是在纵容自己觉察的惯性和习气,在不停紧绷的神经中失去本来面目,反而误以为自己得道。夏绿蒂•净香•贝克教人缓慢转化,佛陀教人放下。《楞严经》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坛经》里,六祖惠能大师所传的修行方法:“以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为宗”,当下即一了百了,而夏绿蒂•净香•贝克的觉察之法似是神秀大师“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在各种相与念之中费劲耗力,观而后止,最后清净。可以从这里开始,做最笨拙的功夫,将僵硬尖锐冰山般的自我不断地融化成水,让自己的本性坦然如水,最后随器其形,不失其德,但,如此下去,要谨防道路将会十分漫长而且曲折。每当这个时候,就深感我们离经典越来越远,心性越来越浮,才智越来越浅,缺乏直接向古人学习的福德与智慧。或是正因为如此,夏绿蒂•净香•贝克在最后才说“无我、无念、无相,就只是……自在无殊时,我们的所有忧虑就会消失踪影。但是,通常我们不会有这样的认知,除非我们被逼得整个心思都必须放在眼前的这一瞬间,这时,我们才会忘记自己那些想要改变自己、改变别人或是改变环境的图谋。”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每秒24格胶片,当下掐断,一切就不再轮转,胶片和胶片之间本身是独立的,就像声音和声音之间,光波和光波之间。一个声音和另一个声音之间,如果不让它连续,只需要让它中断,完全空掉,抖落一切,有时,连觉察也放下,才自在。那种天然的自爱的本能,那种本然具足横扫千军的清净心力,那种超然的智慧,都可能在过度强调觉察以及对觉察的练习中丧失掉,变成对觉察的依赖,豢养分别思维,强化分别思维,反而容易覆盖如如不动的本性,增添无明烦恼,不是解开缠缚,而是增加捆绑,与空性相差千里万里,与解脱相差千里万里。真实地体悟空性,才能真实地勇敢,真实地无畏无惧,真实地慈悲与智慧。
      
       是为浅见,假文字相,剖析分享,都是葛藤。
      
  •      可能是因为这本书里面作为师生的西方人之间的问答与自己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太大,也可能是自己已经放弃观照自己的念头太久了。每日读着几页书,竟然感觉到一种郁闷和纠结。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因为净香的卓越的比喻,对自己的身体以及念头都能够尽量进行观照,而这也是近几个月来自己所懈怠的——可能这是自己读本书的最大收获。
       至于主要内容,用书后胡因梦的评价便可以完全概括:“净香要帮助修行者到达的存在状态,只是平平常常在此时此地过着自己的日子,维持着感官的开放,留意身心在每个当下的反应及变化,逐渐增强对身体的觉知,愈来愈细微地去发现意识底层的焦虑及紧缩倾向,并学习如何替瞬息万变的思维活动加标签,以勘破那些在早期养成过程中所种下的自我信念,如此方能突破这些根深蒂固的制约系统,学会安住于身体上的情绪能量。心理上如果不再企图挣扎抗拒负面的觉受,心量就会因此而拓宽,对空性的体悟也会深化,进而领会苦的真谛,发现我们与生俱来的慈爱与慈心。这才是精神修为最真实而不虚的目的。”
       开始有些迷惑:作者到底想要告诉读者什么。她只是反复强调要学生去打坐,并说明打坐中会出现的身心的反应,鼓励学生去发觉自己身体因过去经历的种种经验而造成的紧张感与“痉挛”,去观察自己,去打破自己思维上的局限,去发掘内心本具的慈爱。书中用的许多比喻确实很形象很具体地描述了身心灵修养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问题。也许是学生所问的问题过于浮于问题的表层,也许是作者很少或是几乎没有谈到修行过程中不得不而且是必须借助他力这至关重要的一点,读这本书的时候多少都会因为感到有些危险而觉得纠结,如果读来只是为了对自身的观照的指导,或是理解为什么要以及如何去观照,还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书名与内容多少有些不符,生活在禅中,理解应该是解释说明在行住坐卧的过程中如何去修行,而本书更多的是强调要去打坐,要去在打坐的过程中注意身体与念头以及打坐在生活中会有的效果。
      
      
       读书还是需要有良好的环境,虽然说,我们可以不受环境的干扰而安安静静地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可是,读书,要有思考要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对书的理解。从09年到10年,今天,在翠屏山的一角,才算把这本书读完,却发现仍然是非常有收获,如果说一本书能够有一两处让人感觉有收获的地方就算是有用的话,那么这本书是非常有用的了,至少,书中有作者的真实修行体会,也许正是因为净香师从日本禅师习禅,才多了对自己念头的直接观照,少了借助他力这方面的思想,也算是直接,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去观照自己的每一个念头,体会自己身体的没一点紧张,而且,不去过多地追究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只要知道就好,只要能够觉知就好。不过,净香怀疑,这个世界是否真的有能够进入佛的境界的人,说明她质疑于人能够成佛这一事实。而这个问题在汉藏地就不存在,佛弟子去皈依、追随师父,去修行,在内心就已经把师父当作是佛了,米拉日巴尊者不就是这样的吗?
  •     梦参老和尚说过,修行不宜太早,最好是在有过一些人生经历之后。而《生活在禅中》的作者净香•贝克则说,除非自己真觉得再没有第二条路好走了,那个时候才是修行的时候。
      
      净香•贝克自己正是这样一个有过很多人生经历的人。她是四个孩子的母亲,曾做过老师、秘书和大学行政助理,直到人到中年后,才跟随三位日本禅师走上了禅修的道路——分别是安谷白云、中川宗渊和前角博雄——三位在美国很有影响的日本禅师。1983年则正式成为前角博雄的第三代传人,后来搬到圣地亚哥的禅学中心,教导禅修至今。1998年,净香•贝克将法脉传给了《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的作者艾兹拉•贝达,显示了她平凡无奇的修行宗旨。
      
      因此,净香•贝克对佛学所论及的人类的各种问题和烦恼,以及它们产生的根源,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并且善于使用形象化的比喻加以表达,使她的佛法开示生动有趣,直指人心。比如她用“插线板”来形容我们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性反应,每次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纵然只是有人斜眼看了我们一眼,我们也会一头将自己插入插线板;如果是更大一些的不幸和打击,则很有可能承受不了,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再有她用“飓风之眼”形容我们对死亡的逃避,虽然我们都知道人终有一死,但大多数人总是在想方设法避免死亡的来临,而错过了好好享受与欣赏人生。
      
      净香•贝克是那种少有的对禅修的真谛有着透彻领悟的女性,这也是她能成为洛杉矶禅修中心第三代传人的原因。她认为禅修就是如实地过自己的生活,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我们把禅修理解成别一种东西,那么我们就是把别人的头安在了自己的头上。当然,有过禅修经验的人会有体会,虽然同样是生活,但这种生活与我们以往带着习惯性思维的生活会有很大的不同,所谓“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但其中的风光则大不相同。
      
      净香•贝克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话:“真正意义上的禅修,不是为了生活变得更好,而是接受它可能变得更糟。”这话虽然听上去有些残酷,会吓退一些想要通过修行改变自己人生的人,殊不知只有具备了这种大无畏的勇气,我们的心才能没有恐惧、没有担心、没有不安而得到真正的自由。况且这个好与不好,只是世俗所谓的好与不好,在真正的禅者看来,根本无所谓好与不好,所以“日日是好日”。
      
      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就很容易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都知道希腊神话中的悲剧人物西西弗斯,他因为触犯了众神被处罚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由于那块巨石太重,每次还没有推上山顶就又滚了下去,于是他就得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我们之所以把西西弗斯看成是痛苦和绝望的象征,是因为我们对这件事加上了自己的评判:这是一种惩罚,这种生活是没有希望的。而一旦我们放弃了这种评判,那么西西弗斯每天只是在重复做一件事而已,就好像举重运动员每天不断重复举着杠铃,射击运动员每天不断重复练习着瞄准。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日复一日,如果我们抱有人生应该不一样的评判,就会觉得现在的生活是一种痛苦和折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修行,就是为了回到我们的初心——一颗没有评判的心,一颗充满好奇的心,一颗接纳与包容的心,包括接纳我们自身的负面情绪和念头。而修行的过程则是提升自我的察觉力,留意身心在每个当下的反应及变化,逐渐增强对身体的觉知,最终看清我们感情、情绪、感受和念头的本质。这也许将是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但一旦我们经历了这个过程,就能破茧的蝴蝶一样,绽放出美丽的人生。
      
  •   流动而宁静的水
  •   我们执着于声色,那是因为但凡是人,最不费精力接触的便是表象。
    从领悟到顿悟仍是漫长修行。
  •   呵呵,东西方人的思维,不小心就把禅修变得像工业标准一样,太注重形式,而忘记了本质。禅修如此,生命也是如此。
  •   多谢推荐!我给这本书做的审校,虽然没署名。^_^
    改动蛮多的,一些主要术语都改了。希望文字还通顺。
  •   很美很深厚的书评,读了很有启发,谢谢!
  •   good~
    奇妙的事情就是,一旦我们看清了自己内心各种负面情绪的本质,那些情绪就会自然而然的消解,离我们而去。真该谢谢乔达摩的发明,即使一般人达不到他那种精进的境界,生活的禅修也足够让我们从容的度过此生了。
  •   最后两段说得好呀. 不用求真, 唯需息见
  •   不同意
    “除非自己真觉得再没有第二条路好走了,那个时候才是修行的时候。”
    不在无路可走时,我们同样有很多烦恼和恐惧,禅修让我看清楚幻想和现实,让我不再逃避,如实勇敢地面对,这不是让我们的心和生活都更上一层楼吗
  •   抑郁可以为禅修响起号角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