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社会建设研究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毛光烈 人民出版社 (2009-08出版)  作者:毛光烈 编  页数:233  

内容概要

  《宁波社会建设研究》讲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因此,我们在推进社会建设的同时,必须自觉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引,继而推动宁波社会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近几年宁波社会发展所展示的总体态势是:经济社会继续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各级政府对社会民生问题的重视已形成相对明确的长效工作机制;城乡一体化进程有明显进展;社会各阶层、各区域继续分化,同时新的整合因素在逐渐成长;政府社会管理、社会建设意识不断增强,社会组织生长发育潜力巨大;社会发展监测评价指标逐渐从“类经济”指标中分立出来,开放、包容、友爱、敬业的社会风气更加浓厚。具体来看,2008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 30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50元,分别增长13.4%和13.9%。新增就业岗位13.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由此可见,一方面宁波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扎实、势头良好;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去进一步地认真研究和思考,并做出回答。

书籍目录

导论社会工作研究篇一、范畴与界定: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一)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二)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特征(三)社会工作人才的内涵与特征(四)公民社会、民间组织与民间社会组织二、理论与方法: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工作(一)政府管理社会的职能(二)政府履行社会工作的职能(三)政府社会管理及社会工作的创新三、经验与问题:宁波市社会工作的现状分析(一)宁波市级政府的社会工作(二)宁波市民间组织的社会工作(三)宁波市基层自治组织的社会工作(四)宁波市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四、路径与选择:加强社会工作推进社会建设的思考(一)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二)转变政府社会管理运作方式,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三)培育民间社会组织,全面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四)发挥城市社区自治组织作用,强化社会工作基础(五)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工作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六)加强建设社会工作者队伍,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五、制度与设计:加强社会工作推进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一)社会工作制度设计中应坚持的几个原则(二)宏观层面,强化政府主导(三)中观层面,加强机构培育(四)微观层面,做强基层基础、注重队伍建设社会民生研究篇一、民生问题的提出及界定(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战略的确立(二)民生的含义(三)民生问题的具体内容二、国际先进城市社会建设的经验及启示(一)国际先进城市社会建设的做法与经验(二)国际先进城市的经验对宁波的启示三、宁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现实基础(一)宁波社会事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二)宁波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三)宁波社会管理建设的现实基础(四)宁波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四、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若干思考(一)宁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二)宁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三)宁波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社会管理研究篇一、社会管理的战略意义(一)宏观背景分析(二)宁波实际及基本判断(三)环境约束条件二、社会管理的理论内涵(一)政府职能的一般理论(二)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内涵与外延(三)社会管理的具体领域三、宁波市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SWOT分析(一)宁波市社会管理的现状与成就(二)宁波市级政府社会管理面临的一些问题(三)机遇与挑战:宁波继续“走在前列”的关键四、加强宁波市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若干思考(一)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二)重点领域(三)重大举措个案与实证研究篇一、社会工作的“海曙模式”剖析(一)定位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介入(二)基于政府、非营利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层面的分析(三)社会工作海曙模式的完善与推广二、宁波81890服务模式研究(一)81890服务的服务模型(二)边界的超越:81890服务供应方式的新思维(三)81890公共服务供应方式的效率分析(四)简短的结论三、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完善(一)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二)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实现方式后记

章节摘录

社会工作研究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正处于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历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急剧转型,社会矛盾也集中凸显,失业、贫困、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随之而来,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以来,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已成为政府转变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与市场经济的历史轨迹相一致的,在其200余年的发展进程中,积累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理论和方法。宁波市的社会工作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与社会建设的要求相比,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提是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体制机制,基础是培育民间社会组织,关键是发展基层自治、培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此,应当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思想的指导下,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配套的、可操作的制度设计。

后记

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后,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系统论述了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后,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先后迅速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施意见》、《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贯彻省委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决定的实施意见》,对宁波的社会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对于如何进一步推进宁波的社会建设,我一直比较关注,也一直在思考。大概在前年,深圳出台社会工作“1+6”文件,我看后深受启发,决定组织力量进行系列研究。当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的要求出发,我感到,开展社会建设,改进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方式,是当今社会发展必须重视、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在随后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多次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意见,供参加研究的课题组同志们参考。

编辑推荐

《宁波社会建设研究》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宁波社会建设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