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喊

出版时间:1999-1  出版社:广州出版社  作者:凌志军,马立诚  页数:43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书中将二十年来中国的思潮概括为五种,作者并没有试图给予解释,只是要求自己如实地描述一些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部 主流的声音
第一章 乍暖还寒
第二章 中南海纷争再起
第三章 胡耀邦与“文章救国”
第四章 万里与民心向背
第五章 昔日“逆流”,今日主流
第二部 教条主义的声音
第六章 冰冻三尺
第七章 忽喇喇似大厦倾
第八章 保守派卷土重来
第九章 邓小平力挽狂澜
第十章 大批判烽烟再起
第三部 民族主义的声音
第十一章 我们对于别人的民族主义不以为然
第十二章 中国涅磐
第十三章 开放的冲击
第十四章 新冷战
第四部 封建主义的声音
第十五章 东方的迷信
第十六章 愈演愈烈官本位
第十七章 儒家学说再度崛起
第五部 民主的声音
第十八章 潜流激荡
第十九章 民主要走向制度化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一个不能产生新思想的民族,是生机衰竭的民族。一个不能产生思想家的时代,是贫乏危机的时代。中国需要思想家和新思想,他们的涌现,使我们的精神天空星光灿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呼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对于本书的大不分观点我还是赞同的。但是有两个方面有不是很满意。第一就是在拍邓和江的马屁。第二就是对于民族主义的看法。我发现作者缺乏一种战略视野。而且有亲美倾向。民族主义自然有其不良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只纠着而且夸大它的负面作用。如果没有民族主义我们的国家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吗?我们的民族主义要做得就是把我国的利益放在至高的位置上。在与他国发生摩擦时我们的政府软弱,我们不能。要站起来捍卫国家利益。随时准备打仗一点问题也没有,只顾安逸的国家就是肥肉。没有广阔的战略空间也就没有我们国家的持续发展。不能寄希望于发达国家跟我们好。要倡导理性的民族主义
  •      “当今”是知识爆炸、百花齐放的时代,畅销书都看不过来。可有时脑海里仍然不合时宜地蹦出“找本老书来看看“的念头。
      
      记得这种想法第一次闪现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找一本书的时候,手指划过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和我要找的类似,便抽出来看看,那是本1981年的书,纸叶已经泛黄。虽然那时候的书体例、范式甚至写作精神都与现在不同,但突然很想拿来读一读,看看在我出生那年,人们是怎么看待社会、理解世界、思考人的。我出生那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托宾。
      
      这次看完了《呼喊》,一本99年的书,10年了。而这本书中恰恰是对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政治、经济生活变迁极其带来的社会变迁的集中反应。今年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
      
      我们可以看到,79-89-99-09,十年一跃却又一脉相承的中国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经历的坎坷和取得的成绩。我不禁此起彼伏。
      
      看十年前的书,特别是十年前“看二十年前的书”,让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澎湃与哀伤。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在课堂上或电影里看到的一种游戏吗,写一封信,写给十年后的别人或自己,埋在罐子里……
      
      看十年前的书,特别是看十年前“看二十年前的书”,就好像打开了10年前的那个信封。看看当时的人们是怎样思考的,也看看当时的人们是怎样认识前人思考方式的。有些现在无睹的东西,当时正在争取;有些当时蔑视的东西,现在成了主流;有些当时看来冲动幼稚的语言,阴差阳错的实现了。真是要感叹历史艺术之伟大。
      
      书中批判了96年一本畅销书《中国可以说不》——这本书我读高三的时候刚好看过,当时深受鼓舞——中狂热民族主义知识分子的预言:十五年后美国崩溃论。书中的论据是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美国经济好转。但是12年后的2008年,全世界都崩溃了。
      
      这本书算是我追读过去时代的开始吧,里面描述了很多我的小时候熟悉的东西和不熟悉的东西,现在终于开始知道它们为什么是那个样子了。所以我感谢这本书。
      
      但是这本书本身的阅读价值一般,正如书中所说,对于中国社会的种种思潮,作者只是罗列了一些历史事实,留读者亲自品评。但是书中却又在不合时宜之处对于个别民间具体问题表达看法。比如抨击《中国可以说不》,为周扬鸣冤。尽管我赞同书中反对民族”主义“的观点,现在看来《中国可以说不》一书也却有愤青风范,但抛开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式孤立地进行评价也难得公允。
      
      就内容来说,书中第一卷主流的声音和第二卷教条主义的声音是本书的构思主体,读来也感行文流畅、引人入胜。民族主义的声音、封建主义的声音和民主的声音明显感到作者功力难驭,多有罗列转引之处。虽然讲述历史的必要手段是还原史实,而训诂是还原史实最好的手段,但纪实文学毕竟不是文献综述,长篇累牍的原文转引,降低了文学作品应该得到的分数。吴晓波称第一作者凌志军是中国政论写作里程碑式的人物,可见,第一卷和第二卷的部分才是凌志军最拿手的地方。而从后三卷的内容、深度以及所占篇幅与前两卷的比例来看,尽管吴晓波还说“对上世纪90年代的细微观察和评论,我没有看到比他更好的人了”,凌志军对“上世纪90年代的观察和评论”至少在1999年还不成熟。
      
      无论怎么说,这本书讲述了神话中国结束后的20几年里中国思想领域里思潮激荡的那个年代,就像他们在该系列另外一本书的标题一样,是“交锋”。而这些思想,会随着中国社会对民主化、多样化、和谐化之追求,从交锋,不断的沟通、包容和扬弃,慢慢的融合。尽管今天,经过又一个十年的追求和建设,中国社会全领域的思想开放程度已经远远超过当时,但当时那种冥冥中的激荡,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今日,也因此值得我们追溯、了解、回味与传扬。
      
  •     对于一个主流媒体的记者,能写出这样的书已经不错了。
      这是个报告文学,不能当做学术的作品来读,所以里面的类容肯定不尽全面。
      买的时候,就没抱多大的期望,睡前、无聊时当做小说读读。
      里面关于76~79这段时间的政治斗争,感觉类似于叶永烈的《1978》。
      感觉写的最好是关于民族主义方面和儒家文化方面的。
      关于民主方面的,因为政治的原因,只写了官方的。而更重要的民间或者非官方的只字未提,不能说不是个遗憾。
      总的来讲,我还会继续阅读他的其他作品,如《变化》等。
      
      
  •      凌志军的书读过很多,包括《呼喊》、《追随智慧》,一直感觉他是一个很智慧的时政、财经记者,特别是善于讲述那些在那些政治风云中寻常老百姓喜欢听,爱听的东西。不着墨于政治斗争的残酷,也不强调政治斗争的曲折反复。在他娓娓道来的政治,有些像回合小说中情节,胜利者光辉伟岸,失败者不过尔尔。。。
       本书的第三、第四部分,民族主义的声音、封建主义的声音明显水平不够,大多数地方有些像做专业论文时的文献回顾,而且十分索然无味。
       凌志军是一个杰出的时政、财经记者,但是,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的,“要做一个作家”,做一个能够驾驭这个社会繁复、纷杂关系的作家,还是不够的。不过,做一个记者为什么不好呢?“以大历史的眼光来衡量瞬间”,给予读者一刹那的阅读快感,足矣!
       所以我给5颗星。
      
      
      
      
  •     
       当今的中国,声音嘈杂,凌志军和马立诚两位先生在《呼喊》一书中把它们梳理为五种:主流的声音、教条主义的声音、民族主义的声音、封建主义的声音和民主的声音。书是前几年出版的,借着改革开放30年之际又再版了。我在想,几年过去了,“中国之声”有没有变化呢?也许它们的音量有大有小,频率有高有低,但基本种类并没有什么两样。
       先说主流的声音,那当然是时代的最强音了。胡锦涛在首都纪念会上的报告就是最权威的阐述了。坚持改革开放就是它的主旋律。这话老百姓爱听,因为是改革开放的国策才带来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30年来,我们的生活确实改善了许多,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受益者。不改革,中国就没有出路,这是共识;尽管前面有暗礁、有地雷,我们只能走下去,走到底。
       然而,改革开放的国策也受到很大干扰。比如教条主义的声音就从“左”的方面予以否定,它抓住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不遗余力地攻击否定改革开放,甚至美化专制集权,替文革叫冤,要把国家拉回到那“万户萧索鬼唱歌”的年代。这多半是那些失却特权者的哀鸣。封建主义的声音则从右的方面鼓噪一气;那些人大肆宣扬“官本位”,目前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太子党”、“权钱结合”、“权力寻租”都是封建特权在当代的表现,林局长一类父母官嚣张地狂呼“老百姓算个X”,不就是以“大老爷”自居吗?它的最大危害便是让我们片面认为都是改革开放惹的祸,从而对改革开放失去信心。目前“群体事件”频发都与此种声音有关,让政府大伤脑筋。
       民族主义的声音有点复杂,实在是把“双刃剑”。有时它可以凝聚民气,办好奥运会一类大事;可是又很可能被别有用心的政客利用来转移人们的视线,希特勒、墨索里尼之流都是最善于打这张牌的。况且,拿捏得不好,,就会让我们处于“双重标准”的尴尬境地,更会损坏了国家利益。
       民主的声音不算微弱,但是因为触及到了一些敏感问题,所以很难成为主流,多半是“书生空议论”,而且那些“发声者”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其实,民主的话题,主流也一直没有回避。胡主席的报告里就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邓小平80年代便说过:“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重点是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这完全是“民主的声音”,也是全国的人心所向呀。所以,主流和“民主之声”的关系无需那么紧张。我一直认为中国民主化的进程,在目前“一党独大”的国情里,只有依靠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合力才可能完成。每一个以祖国利益为重、把人民幸福放在首位的有志之士,不管是党内还是党外,都应该把包括政改在内的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哪!
       书看完了,当然论述得很全面,可是,我忽然想到:人民的声音,怎么听不到人民的声音呢?人民的声音才是真正的“中国之声”呀!可是即便在人民代表大会的庄严讲坛上,又能听到多少老百姓的肺腑之言呢?两亿农民工,仅有两位代表。……要我“发声”,我会说,我喜欢改革,喜欢那种逐渐缩小贫富差距、逐渐减少腐败现象、逐渐扩大公民政治权利的改革;我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执政党的举措;但是我再不想听那么多的豪言壮语了,不管对什么权威,只能是“观其行”,而不仅仅是“察其言”……
      
      
      
      
      
      
      
       1
      
      
      
      
  •     在中国好像人人都爱谈点政治,它是男女老幼茶余饭后、灌水拍砖的重要谈资,但大家对政治的概念好像都千篇一律,或者是过去什么人因为说了什么话就被弄下去了,或者是现在的什么观念相当垃圾之类,再或者就是在媒体已经划定的圈子里面谈谈民主与民生,总体上要么是勿谈国事的人生慨叹,要么是简单粗暴的理想主义,人们对政治的热心就仅至于此了,很少有人真的把目光放到当下来,去关心正在发生的与潜藏的政治浪潮,是因为我党治理得太好所以一切风平浪静吗?文革中我姥爷天天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时刻关注着中央的风吹草动,好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时刻让自己处在安全的位置上。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很少有这种能力的了,当然当国家的注意力从意识形态转向经济利益后,也就不需要这种能力了(真的不需要了吗?)。
      我也是完全不懂中国政治的年轻人之一,所以对这本书上所讲的内容只有听之信之的份,原来《人民日报》也会时不时跟中央唱唱反调;原来被我一直以为只是个说辞的政治课本上那些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上面的那些老人家如此的重要,简直是党派斗争、篡党夺权的主要工具;原来即使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共产主义”依然有能力突破经济利益的围栏搅起一股子“逆流”。这些中国政治的细节我以前一直以为是会被直接屏蔽掉的,原来是如此堂而皇之的放在书店的中央,这一点也说明了我多么不懂中国政治,政治的声音在我们这个一贯喜欢“讲政治”的国家是如此的微弱。
      这本书讲了五种声音,其中与权力斗争相关的“主流的声音”与“教条主义的声音”写的很详细,后面的“民族主义的声音”“封建主义的声音”和“民主的声音”就很像是报刊的汇编了,也谈不上有什么值得说的观点,有些部分简直是没话找话,有些可惜了。
  •   确实属于文学作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