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读本

出版时间:2005-05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法]让-保尔·萨特  页数:657  字数:555000  译者:桂裕芳 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您是否想了解二十世纪文化名人萨特的思想、艺术,而又没有足够的时间研读其全部著作?那么不妨读一读我们为您精选的这部一卷本《萨特读本》。萨特的作品汗牛充栋,本书仅选择了相对而言较深入浅出,却又对了解萨特其人、其书、其学说至关重要的文本。    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是什么?我们搁置了他那浩如烟海的鸿篇巨制,而选择了他面向大众发表的一篇较通俗的演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萨特的文学观是什么?我们让最能概括其创作思想的论文《什么是文学?》来回答;萨特的小说,不妨从他的成名作《恶心》和短篇小说《墙》中感受其创意和技巧,戏剧是他的创作中的最受大众欢迎的部分,我们选择了独幕剧《隔离审讯》、《恭顺的妓女》及较易为中国读者所理解《死无葬身之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写得诙谐俏皮,妙趣横生,被认为代表了他的最高艺术成就,自然也在必选之列。这些作品形象地图解了作者的思想学说,在艺术上也各具特色。我们相信,这部篇幅不大的选本,能使不太熟悉萨特的读者获得对二十世纪这位闻名遐迩的大哲学家,思想家和作用一个基本的概念。

作者简介

让-保尔·萨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创始人。父亲是海军军官,在萨特两岁时去世,后来他就跟随寡母到当教师的外祖父家中生活。萨特二十岁考入巴黎师范学院哲学系,毕业后担任中学教师。1933年去柏林,投身于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门下深造。回国后,他在执教的同时从事写作。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萨特应征入伍,第二年被俘,一年后获释。
  从此萨特倡导“介入文学",创办《现代》杂志,试图用存在主义观点研究社会、政治、哲学和文学。50年代以后,萨特进入最为政治化时期,对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问题都表明了鲜明的立场。他的杰出政治活动,为他赢得了“20世纪人类的良心"的巨大声誉。晚年萨特失明,不得不告别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以谈话方式继续自己的理论运动,直到逝世。
  萨特一生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了50卷左右的论著。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方法问题》(1969)等。在文学方面,萨特的主要遗产是小说《恶心》(1938)、《自由之路》三部曲(1945-1949)、短篇小说集《墙》等。这些小说形象地阐释了萨特的哲学思想,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戏剧创作,最为世人瞩目。萨特生前发表了11个剧本,其中《苍蝇》和《禁闭》(1944)被誉为现代戏剧的经典式作品。此外,他还写了大量的文艺评论、政论、杂文等。
  1964年,“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瑞典学院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萨特表示拒绝接受。尽管如此,他仍以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了法国以至全世界整整两代文学家和思想家。

书籍目录

恶心墙文字生涯隔离审讯死元葬身之地恭师妓女什么是文学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附录 演讲的处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萨特读本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4条)

 
 

  •   我比较认可萨特的学说和他的社会品格,有关他的书几乎是看到就拿下。这书很棒,无论内容还是印刷!!值得拥有!
  •   非常喜欢萨特,这个版本翻译得很好,而且选的都是萨特最有代表的作品,很不错~~~~~
  •   着迷了,看萨特的书,他的语言太厉害了
  •   这本书越放越香,我权当成是文字和智慧的结晶吧。出门在外许久了,书在家的书架上封尘,上面的灰尘何时何人吹拂呢。香味久存啊,恶心却还未看
  •   新鲜,很久没有看小说看得这么爽了,喜欢,就是贵
  •   感受到了来自文字的诱惑!
  •   象说不好看都不行
  •   很有共鸣——永不满足,永不调和。
  •   老萨的书,读完总是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该书亦如是,基本收录的老萨的名篇,虽然不是特别完整,但还是值得一看的。
  •   装帧印刷蛮好,挺有质感,厚厚的放在案头,很有感觉
  •   喜欢阿贝尔·加缪,又听说加缪和让—保尔·萨特齐名,也看过萨特的《墙》。就对萨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兴冲冲地买来一本萨特来看,结果让我大失所望!总的来说,萨特最多是一个哲学家,而非文学家,他的文字里充斥着哲学的道理和说教。他的《恶心》完全是为存在主义而服务的。而那个让他名声大振的《文字生涯》,通篇都是作者的孤芳自赏。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他老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派头。在他的文学里,你看不到一点人文关怀。如果你想看文学,那么,这本书能带给你的并不多;但假如你想了解存在主义,这本书倒是会为你打开一个视角。总之,萨特,是一个一流的哲学家。而在文学上,他只不过是一个三流角色而已。
  •   看来我的学识还不能理解这样高深的作品。本人读过的书感觉已经不少了,这样的书很奇怪。摸不着头脑
  •   虽然今早刚看萨特的文字生涯,非常的喜欢。已经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的书了!!!!!希望与更多的读者分享萨特的文采。
  •   特是二十世纪思想家当中被引述最多,而了解最少的人。本书选择了相对而言较深入浅出,却又对了解萨特其人、其书、其学说至关重要的文本。其中有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小说中萨特的幽默与风趣并在,诙谐与哲理相融,如“天才无非是一种借贷:要想称得上天才,必须吃得苦中苦……你就会听到神圣的声音为你启示,而你只需挥笔直书”。
  •   太好了!此外已不能言语
  •   好像07年还是06年买的,萨特太有名了,想买回来看看,不过看了几天就看不下去了
  •     萨特《恶心》札记
       存在主义宣称:“人生不是别的,乃是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它致力于解决的基本命题包括“没有本质的存在等于虚无”以及“人是自由的,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它还指出,“存在先于本质”,即人首先存在,然后按自己的意志造就自身;生活本是一片虚无,全靠自己赋予生活以意义(显然这一主张有其适用的范围,比如荒谬英雄西西弗,没有尽头的重复机械的无效劳动并非出自他本人的意愿,但加缪仍然认为他创造了自己的命运并且是幸福的)。
      【书摘】
       P11:现在我不为任何人思考,我甚至无意寻找字词。字词在我身上流动,或快或慢,我不使它固定,而是听之任之。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思想模糊不清,因为它未被字词拴住。思想呈现出含混可笑的形式,沉没了,立即被我忘得一干二净。(这里有一个伏笔,几乎可以与结尾首尾呼应。)
       P12:描写了一个一面挥舞着手帕一面笑着倒退着奔跑的金发的小女人在街角转弯处撞到一个黑人的场面——“这整个场面对我产生了十分强烈的、甚至粗暴的然而却是纯洁的印象”——但,“这一切并不新鲜。我从未拒绝过这种无害的激情。恰恰相反。要感受它只需稍稍孤独,以便在恰当时刻摆脱真实性。”(不拒绝无害激情,但小心保持安全距离以便在恰当时刻摆脱其真实性——我只是觉得这一描述既适合我也贴近你。)
       P15:物体是没有生命的,不该触动人。我们使用物体,将它们放回原处,在它们中间生活,它们是有用的,仅此而已。然而它们居然触动我,真是无法容忍。我害怕接触它们,仿佛它们是有生命的野兽。(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而物体恰恰相反,是属性先于存在,物体正是由于有某种用处才会被创造出来。还有一种解释是——有过类似体验的人都应认同——当人们脱离日常生活的表象而对周遭物体的物性感觉敏锐时,通常而言也是因为他感觉不到自身存在与其它存在的差别,他觉得自己是独立于世界的不成形的模糊一团,是“多余的”,由此感觉“恶心”,列维纳斯所言“存在之恶”。)
       P24:这也产生了恶心,或者这就是恶心。恶心并不在我身上,我感到它在那里,在墙上,在背带上,在我四周。它与咖啡馆合而为一。我在恶心中。
       P31:但我感到自己是纯净的,我的四周以其纯净征服了我。
       P37:我看到了未来,它在那里,在街上,比现在稍稍更苍白。它为什么非要实现不可呢?那会给它增加什么呢?……我开始糊涂了,我是看见还是预见她的姿势?我再分不清现在和将来,然而它在持续,它在逐渐实现。……这就是时间,赤裸裸的时间,它慢慢来到存在中,它让你等待,可是当它来到时,你感到恶心,因为你发现它早已在这里了。 P44:总之我想象自己的生活在某些时刻会具有珍贵罕见的品质,那并不需要非凡的条件,我只要求一点严格性。(后面罗冈丹会和安妮专门讨论这种“特殊情景”下的“完美时刻”。)
       首先,开始应该是真正的开始……但这件小事与别的事不同,你立刻就看出它只是隐在朦胧中的一个大形态的前部;于是你暗想:“有点什么事开始了”。
       P45:现在我是这样想的:要使一件平庸无奇的事成为奇遇,必须也只需讲述它。人们会上当的。一个人永远是讲故事者,他生活在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之中,他通过故事来看他所遭遇的一切,而且他努力像他讲的那样去生活。(是的,文字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所以永远不要相信文字可以告诉你所谓的“当下的真实”。)
       P46:当你生活时,什么事也不会发生。环境在变化,人们进进出出,如此而已。从来不会有开始。日子一天接着一天,无缘无故地。这是一种没有止境的、单调乏味的加法。
       P47:我希望我生活的瞬间像回忆中的生活瞬间一样前后连贯,井然有序。这等于试图从尾巴上抓住时间。
       P47-64:描写周末人们做弥撒的点滴,写法有点像古希腊戏剧的“三一律”,即详细记述某一区域一天之内从早到晚发生的事情——我读来平淡无奇,但罗冈丹似乎遭遇了一次他所谓的“奇遇”。
       P65:这种奇遇感肯定并非来自事件,这已得到证明。它多半是瞬间相连的方式。实事大概是这样:你突然感到时间在流逝,每个瞬间导致另一个瞬间,另一个瞬间又导致下一个瞬间,就这样继续下去;每个瞬间都消失,用不着挽留它,如此等等。于是人们把这种特性赋予在瞬间出现的事件,把属于形式的东西转移到内容。总之,人们对著名的时间流逝谈得很多,却很少见到。
       P77:将近四十岁时,他们感到全身被经验塞得满满的,无法排泄,幸好他们有孩子,便强迫孩子就地将经验消化掉。他们想让我们相信他们的往昔并未丧失,他们的回忆浓缩了,柔顺地变成了智慧。(对医生、神甫、法官等经验论者的讽刺。)
       P94:这是真的,我始终意识到自己没有权利生存。我的生存纯属偶然,我像石头、植物、细菌一样存在。我的生命胡乱地向四面八方生长。有时它给我一些模糊的信号,有时我仅仅感到一种无足轻重的嗡嗡声。
       P109-114:恶心大发作,罗冈丹意识到自身的“存在”。
       P119:他们(一对年轻情侣)很自在,充满信心地看着墙,看着人,这样的世界真好,它正应该是这样,而目前,他们正从对方的生命中吸取自己生命的意义。不久,他们两人将变成一个惟一的生命,一个缓慢的、温和的,将没有任何意义的生命——而他们将毫不察觉。
       P139:我多么想放松一下,忘记自己,睡一觉,但我做不到,我透不过气来,因为存在从四面八方钻进我身体,通过眼睛、鼻子、嘴……(无它,有过体验。)
       P139-148:罗冈丹清晰地意识到了“存在”,并试图用字词将其固定下来。
       P158:(安妮说:)我知道。我知道再也遇不到能激起我热情的人或事了。你知道,去爱人可不是小事,需要毅力、慷慨、盲目性……在开始甚至还得跳过一道深渊。要是深思熟虑,就不会这样做了。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再跳了。
       P161-168:罗冈丹见到了安妮,他们俩正在认真讨论“特殊场景”与“完美时刻”的问题。
       首先应该浸泡在特殊事物中,感觉到你在对它进行整理。如果这一切条件都实现了,那个时刻就会是完美的。
       P171:我是自由的,我不再有任何生活的理由,我尝试的一切理由都成了泡影,我也想不出其他理由。我还相当年轻,还有精力重新开始。但是重新开始什么呢?在我最恐惧,最感恶心的时候,我寄希望于安妮,盼望她来救我,这一点我现在才知道。我的过去死了,德·罗尔邦(罗冈丹历史学要研究的人物)先生死了,安妮回来又使我的全部希望破灭。(无它,有过体验。)
       结局稍微让人失望,萨特没有向我展现一个我期待中的完整循环,即“虚无—存在暴露于虚无—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复归虚无”的循环,他选择让“文学介入生活”,给罗冈丹一个新的开始。但我的疑问没有解决。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札记
       萨特于1945年发表的一篇澄明自身立场及迎合共产党人的演讲。战后萨特对存在主义的立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书上比较温和地说是“修正”),即从“地狱即他人”——强调个人选择的绝对自由过渡到“人在自我选择的同时选择了所有人”。他说:“自由是一种小小的行动,它把完全受社会制约的生物变成部分摆脱所受制约的人”。
       但是,解释性工作做起来繁冗,读起来疲软,感觉还是缺少力度。
      【书摘】
       P631:开宗明义,我们讲的存在主义指的是一种学说,这种学说能揭示人的生活,而且名正言顺地提出:凡是真理,凡是行为,都包含着某种社会状况和某种人的主观能动性。
       P633:人不仅自己设计自己,而且自己决定自己,只是在存在之后自己设计自己,而且只是为着人这一存在,人才自己决定自己,人是自己的创造物。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
       P634:在自我选择的同时,人选择了所有的人。实际上,我们为创造我们想要成为的人而采取的每一个行动,无不同时在创造我们认为必须成为的那种人。
       P637:我想说:人注定是自由的。说注定,因为人不是被创造的;说他自由,因为人一经被抛入世界,他就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存在主义者不相信激情的威力,不认为一种崇高的激情是一股能摧毁一切的急流,并必定导致人采取某些行动,因此激情也是一种托辞。
       P638:切勿把他人当做手段,而要当做目的。
       P640:无所依傍意味着我们选择我们自己成为怎么样的人。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取决我们意愿的东西,或寄希望于使我们行动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性。
       P641:实在只存在于行动中……人只是自己设计的生活图景,人只在自己成为现实时才存在,人只是自己行为的总和,人即自己的一生。
       P642:既然拉辛从未写过新悲剧,为什么要给他写一本新悲剧的可能性呢?(既然安叶从未写过一部小说,为什么要给她写一部好小说的可能性呢?既然安叶并未朝人类学家方向发展,为什么要给她成为人类学家的可能性呢?既然你自身都没有强烈地想要成为你所期待的模样的意愿,又为什么要埋怨别人或外在的环境呢?)——他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是他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
       P643:重要的是始终承担责任,而不是由一个特殊情况、一个特别的行为来决定你的终生。
       P646:从某种意义上讲,选择是可能的,而不选择倒是不可能的。我始终可以选择,但我应该知道,要是我不选择,其实还是在选择。
       P651:人常常置身于自己之外,在把自己抛向未来和把自己抛离自身的同时,人才使自己存在;还有,人在追逐超验性目的的同时才能存在。人体现超越,只能在超越的范围内掌握客体,人处在超越的心脏,处在超越的中心。
      
  •     很多哲理剧一旦让某类人引起共鸣就会被奉为神作
      对我来说,《禁闭》就是我的神作
      它太能激起我共鸣
      很多情形、很多独白都在我身上一一再现
      比如我太在乎别人的看法,那些看法常常违背我的内心
      但是因为是“别人”的,他们对我构成舆论环境,这让我屈服
      我对别人看法的在乎甚至影响我对我自己规划道路的行进,不知不觉就走偏、失控
      受影响的时候干不了正事、夜里惊醒、压力大到会抑郁
      想毁掉我就用“人言可畏”这一招,我保证立刻缴械
      比如我对不好局势的缺乏行动力,明知不够自由,可是改变的勇气很小很小
      在迷人但有危险的追寻自由和乏味但万无一失的禁锢中,毫无疑问,我选择后者
      所以即使我说我的心里藏着一个自由和天真的灵魂大概没有太多人会相信
      即使有人给我开了一扇“走向自由的门”,我还是会担心诸如孤独、失败等等自由的副产品侵袭
      比如我爱我周围的人,喜欢和他们说话、接触,喜欢不一样的心灵碰在一起
      我交流无碍、表达顺畅,并且常常让他们觉得很快乐
      但是我怕抚慰因交流失败受伤的心,修补这种“缝隙”是我的软肋,最最难掌握的技能
      我不会那么绝对地说“他人即地狱”这种哗众大于本质的话
      但至少可以说,有些时候,他人是可以构成地狱的
      
      我挺喜欢萨特的剧,为什么只有像戏的东西才能叫做好戏
      让人正视内心和获取内心关照的戏我觉得其实才最好
      尤其是对我这种内心有点点小毛病的人来说至少不会让我觉得那么孤单
  •     最早听说萨特,是在高中的语文读本上,一篇名为《墙》的小说,使我对这个世界的荒诞以及啼笑皆非印象深刻。后来,上大学后对于萨特其人,及其存在主义听到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奇。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能找到的关于萨特的书并不多,其实就是整个跟文学沾得上边的书也不多,三楼可怜兮兮的排了几排,且多半磨损严重,面黄肌瘦,不敢乱翻;塞杂其中的还有很多是供人娱乐消遣的街头小书之类的,假以文学的名义滥竽充数。这或许是理工类学校的通病,严重缺乏人文气息的悲哀。这本《萨特读本》便是在那个时候看的。
      以当时的阅历,未必能真正理解萨特的很多观点,只是对他的“自我选择论”,“他人即地狱”等论述印象深刻。尤其是他的人是自由的,选择是自由的,但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观点深得我心,一直铭记,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抉择时,跟自己说,遵循你内心的声音,做你的选择,并为此承担。
      当时读书不求甚解,于是在笔记本上摘录了大段的文字介绍以备日后体会。时隔四年有余,重读摘抄,对于自由以及存在主义有了些新的体会。于是不辞其烦,将文字敲打出来,与大家共享。
      始终对这位二十世纪闻名遐迩的大哲学家、思想家和作家,保持我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
      
      ————————分割线————————
      
      让保尔·萨特无疑是二十世纪法国思想文化界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作为哲学家、思想家,他是战后风靡整个西方世界的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作为文学家,他针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提出了“介入文学”理论,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介入了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作为社会活动家,他勇敢地站在受奴役、受压迫的人民一边,不倦不懈地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歧视及专制暴政。他是战后法国知识界的一面旗帜,对整整一代甚至数代青年都产生过深刻影响。没有打算把萨特吹捧为真理的化身,也不想鼓动或者被鼓动去追随和信奉他的学说,但一个能影响其时代的人毕竟是值得关注的,何况他并不是把人们引向消极、悲观、颓废,而是努力唤起人们的自我意识和作为人的尊严感,召唤人们克服随波逐流,听任命运摆布的消极无为倾向,以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选择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也就是说,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配得上“人”的称号的人。当然,任何一种学说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有些影响甚至完全违背学说创立者的初衷。战后某些法国青年曾将标新立异乃至胡作非为冠以“自由选择”论的光环,且自我标榜为“存在主义者”,这显然只是借用了存在主义的词语,却大大有悖于萨特学说的根本精神。
      萨特的作品汗牛充栋,此书只是选取了冰山一角。萨特阐述其哲学思想的鸿篇巨制无法纳入,所以只选了一篇他面向大众发表的较通俗的演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虽不能全面透彻地演绎他的学说,却简约地指出了其学说的要义,驳斥了人们对存在主义的种种歪曲和误解;《什么是文学?》是最能概括其创作观的论文;萨特的小说,分量最重的固然是《自由之路》三部曲,但写的精彩的是他的成名作《恶心》和短篇小说《墙》;戏剧是萨特文学创作最受大众欢迎,干预生活最直接,社会影响也最广泛的部分,《死无葬身之地》和独幕剧《隔离审讯》《恭顺的妓女》篇幅较短且较易理解和接受;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被认为了代表萨特的最高艺术成就。萨特的生活以“读书”、“写作”四字便可概括:“我的生活从书本开始,大约也要在书本中结束。”这一点是萨特其人的重要特征。
      战后十年,是他的极盛时期,其声誉之高,连他本人都颇感惊异。青年们纷纷以阅读《现代》杂志为时髦,他的戏剧上演时场场爆满;甚至他经常光顾的咖啡馆也染上了史诗般的传奇色彩。萨特及其学说之所以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波,首先在于他准确地把握住了战争创伤和战后的冷战局面给人们造成的焦虑和彷徨心理,并试图以自己的学说给人们指出一条精神上的出路。特别是那些既不满意现存秩序,又不能认同共产党的知识分子,他的学说由于标志着一种忠于个人信念的独立不羁精神而具有格外强烈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他既是哲学家,又是文学家,他出色地运用了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使存在主义这种抽象晦涩的哲学变得通俗易懂了。对大多数人来说,哲学是哲学家们的事情,只有生活才值得自己关心。他把存在主义解释为“生活与行动的哲学”,他在小说、戏剧中展示人们共同的生活处境,揭露现实的荒谬,将人们面临的选择提到哲理高度启人深思,这样他的文学作品便与同时代人建立了密切的精神联系,他的哲学也就跳出了玄奥之塔而贴近了人们的生活,变得深入浅出、平易近人了。
      事实上萨特的学说的确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哲学,而是有关思想、生活和行动的一种哲理。萨特自己也曾说,存在主义不是真正的哲学,而是一种思想体系。这种体系源于克尔恺郭尔、海德格尔、雅尔贝斯关于“存在”的学说和胡塞尔的现象学。就其产生的土壤而言,原是社会矛盾深化、乐观主义丧失的产物:无情的生存竞争,尖锐的阶级冲突、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失业、破产、贫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特别是战争的残酷,死亡的恐怖……将人们抛入焦虑不安的困惑当中,人们感到自身置身一个荒诞、异己、动荡不宁和令人绝望的世界,个人孤立无援,人丧失了人的价值,变成了物的奴隶;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思想家们所称颂的高大、尊严的“人”,如今却渺小、软弱,完全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存在主义哲学家们提出要从新的角度研究人、关注人,重新探索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和前辈存在主义哲学家一样,“存在先于本质”和“自我选择”论事萨特学说的基本命题。即人首先存在,然后按自己的意志造就自身;生活本是一片虚无,全靠自己赋予生活以意义。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是人区别于物的最大特点。对于物来说,是本质先于存在,物在被制造出来以前,其性能功用早已设计好了;人却只能通过自我选择来创造自己的本质,确立自己的价值:“人生不是别的,乃是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萨特当然不会停留于重复或阐释前辈哲学家的论点。如果他的学说毫无新意可言,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何萨特的影响能大大超过他的前辈,而被西方尊为“本世界最伟大的哲人”和“半个世纪的精神导师”。萨特超越前人的地方,首先是完全剔除了存在主义自我选择论中的宗教神秘色彩,把人类自身的意志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克尔恺郭尔曾将人类可选择的生活分为三类:美学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在人生最高境界的宗教阶段,人的精神世界才与上帝的意志达到和谐统一。萨特不承认上帝,他说“上帝死了”。意思是人不需要任何神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每个人应自己进行选择,且以行动来体现自己的选择。于是自由选择、重在行动便成为萨特的无神论存在主义的最大特色。萨特拒绝上帝,同时也拒绝一切社会定见和习俗,他蔑视社会的批判,不承认既定的伦理道德和是非标准,主张按自己的独立判断采取行动,自己对自己负责。总之,萨特认为人必须从一切禁锢中解放出来,冲破神灵或社会强加于自己的观念,敢于自己做出判断,自己承担一切,哪怕遭到失败、牺牲,毕竟作为一个自由的人生活过、行动过。
      萨特强调存在主义是一种“关于自由的学说”,自由是这一学说的核心,但他所谓的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自由,而是思想的自由、选择的自由,这里,自由是一个哲学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人格的尊严和独立的思考。这一概念中包含了两个重要的思想因素:一是对现存秩序和传统观念的否定;二是在意识到人的异化和贬值的情况下,力图恢复人的尊严与价值的努力。萨特认为,无论人的处境多么恶劣,意识总是自由的,思想总是由自己支配的,人毕竟可以按自己的意志选择行为方向。你被敌人俘虏,失去人身自由,但你是成为宁死不屈的英雄,还是卑怯可耻的叛徒,全凭自己的决断。一个残疾人,受到生理的局限,他可以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也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找到自救的途径,全看自己作何选择。
      由此可见萨特的存在主义实质上是一种试图超越环境的限制,努力寻求个人价值观的学说。在人们对外部世界普遍感到悲观和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这种学说无疑因提示了某种较积极的人生追求而在人们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所以,安德烈·莫洛亚(法国作家,尤以其传记文学闻名于世。)将萨特的存在主义称作“随时给人以希望和向往”的哲学。萨特学说之所以在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中产生巨大影响,原因大约在此。
      萨特还有一个超越前辈之处,即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有了较大的突破。以往的存在主义学说,都将人的主观世界视为唯一的实在,而将外部世界视为虚无。萨特在战前的学术思想,同样只着眼于孤立的个人,看不到个人与他生活于其间的社会有什么关联。战争使他意识到不存在什么纯粹的个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存在,个人无法与社会割裂。萨特曾经认为,人的自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任何情况、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选择的自由。后来这一观点有所修正,他承认了社会存在对于人的制约,并修改了自由的概念:“自由是一种小小的行动,它把完全受社会制约的生物变成部分摆脱所受制约的人,譬如冉奈(法国作家,原系一惯窃,曾多次入狱,在狱中写出为其罪行辩护的作品,极富才华。萨特惜其才,将他保释出狱。)的生存条件不折不扣使他成为小偷,他却同时使自己成为诗人。”也就是说,萨特开始承认在社会制约作用的前提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就比将主观意志绝对化有所前进了。
        本上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而每个人对战争的态度,每个人自我选择的总和又决定着战争与和平的进程。“每个人的处境和集体的处境是分不开的,只有在改变集体处境的同时才能改变个人的处境。”因而每个人都对社会,对人类承担着一份责任,人人都应对社会上的重大问题作认真的思考与抉择,“不仅要考虑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要对人类负责。”这一思想,显然使萨特的存在主义比他的前辈具有了更多的理性色彩和积极意义。萨特宣称:“战争使我懂得了必须干预生活。”于是他参与了所有重大的社会政治斗争,并创立了介入文学的理论。萨特认为“写作是揭露,揭露带来变革,因而写作就是介入。”他声明他不要求绘画、雕刻、音乐直接介入,但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工具的文学却必定要介入。因为说话时一种行动,行动必然使作家介入。
      萨特认为艺术创作的深层动机,是作者需要向世界证实自己的重要性,而这一过程必须由作者和读者双方共同完成。“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因而“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种召唤”,即向读者的自由发出召唤。作家作为自由人诉诸另一些自由人,作者和读者的自由互相寻找,彼此影响。自由是创作的中心题材,但萨特认为,实际上作家在自己身上和他的读者身上遇到的都是“陷在泥淖中的,有待打扫干净的”自由,每本书都使人们从个别的异化中得到具体的解放。
      谈及“为谁写作”时,萨特回顾了作家与读者关系的演变史,说明在不同历史时期,作家有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自由度。他提出,当一种文学对自主性没有明确的意识,而听命于某种意识形态时,这种文学便是异化的文学;当一种文学对自身本质没有完整的认识,仅以形式上的自主为原则,而忽视作品主题的重要性时,这种文学便是抽象的文学。
      萨特的文学创作既是他介入生活的重要手段,也是他的哲学思想形象化的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萨特把文学放在从属地位。相反,文学才是他一生中的主要追求。较之哲学家的声誉,他更重视自己的文学家声誉:“哲学是第二位的,文学则是第一位,我要通过文学实现不朽。”在他看来,哲学本身没有绝对价值,时代的变化会导致哲学思想的相应变化,哲学探究的是永恒,而其论点总要不断为后人所超越;文学则不然,文学记录当今世界,优秀的作品可以超越时间空间,永远为人们所喜爱。不过萨特视哲学为文学的灵魂和尺度,因而“一个作家必须首先是个哲学家,哲学是对作家的基本要求。”
      与小说想比,萨特在戏剧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功。正是通过戏剧,萨特的影响迅速遍及全欧。就艺术手法而言,萨特戏剧对法国传统戏剧并无大的突破,但其重要特色同样是突出了对处境的刻画。萨特认为,“戏剧能够表现的最动人的东西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性格,是选择和自由地做出决定的瞬间,这个决定使决定者承担道德责任,影响他的终身。”所以,萨特的戏剧往往被称为“处境剧”。
      《文字生涯》是萨特六十年代中期出版的自传体小说,以叙述童年生活为主,却又是作者的自我剖析和自我批判。他以自嘲的口吻,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向读者讲述他自我发现、自我扩张和自我认识的过程,解释了他的存在主义思想的胚芽和整个学说的出发点。他的家庭使他很早就破除了对上帝的迷信,很早就开始寻求自身价值。他喜欢扮演孤胆英雄,救世人于水火之中。他深信文学能救世,于是“引天下为己任”,立志以他的作品“保护人类不致跌入万丈深渊。”然而使命固然崇高,自己却不堪重负,原来“一项伟大的事业就落在了一个不能胜任的人肩上”。他回顾往事。发现过去的幻想是“十足的疯狂”,实际上他“对大众的需求一无所知,对大众的希望一窍不通,对大众的欢乐漠不关心”,他“自封为大众的救星,私下却是为自己得救”。萨特承认自己骨子里是理想主义的哲学家,脱离实际,把概念当现实,把文字当作事物的精髓。对他而言,“写作即存在”,“存在只是为了写作”。他说:“由此产生了我的唯心主义,后来我花了三十年时间才摆脱。”最后他发现“文化救不了世,救不了人,也维护不了正义”。但写作已成为他的习惯,他的职业,他还得继续写下去,文化是人类的遗产,毕竟还有些用处。
      《文字生涯》从1953年着手写作,1954年已经完稿,但断断续续修改了十年,直到1964年才发表。这部作品出版后,法国及整个西方文坛反映强烈,很快译成各种文字。无论他的朋友或故人都为这部作品优美的文体和独特的风格所倾倒,一致认为确系匠心独运,新颖脱俗的大手笔,足以代表萨特的最高艺术成就。正是这部作品出版后,他被授予一九六四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虽然他声明“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拒绝了领奖,但作品获奖毕竟是无法否定的事实。
      萨特是位多产作家,除哲学、小说、戏剧和多种研究专著外,还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政论、杂文和文学评论,此外,他还写了大量札记和书简,直接记录自己当时的日常生活和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他三岁失去右眼,靠一只左眼完成了五十卷巨著。到1973年以后,双目濒于失明,仍以口述或对话方式勤奋工作。
      萨特一生都在身体力行地实践它的存在主义学说。他坚信人的一生就是“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一个人的存在价值只能由他自身的行动来认定。终其一生,他一直是按自己的设计不倦不懈地行动着。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战争时期他身在前线,无论客观条件多么困难,自由的空间多么狭小,他从来不曾放弃自己的追求。除了完成气象兵每日的任务,他一天也没有停止读书和写作,一刻也不曾中断思考和创造,总是不知疲倦地耕耘着自己,一分一秒都不轻易放过。这种永不止步的进取精神,是萨特的人生观、价值观中最富积极意义的一面,也是他个人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萨特所到之处,周围的人们往往深受吸引,很自然地将他奉为精神领袖,除他渊博的知识令人敬佩外,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萨特忠于自己的介入原则,直到晚年,参加社会活动依然热情不减,为了抗议美国入侵越南,他拒绝去美国康奈尔大学讲学,并接受罗素邀请,参加“战犯审判法庭”,调查美国侵越罪行,谴责美国总统等战争罪犯。同样,他也谴责苏联对待持不同政见者的迫害和对捷克、阿富汗的入侵。
      1968年巴黎学生发动“五月风暴”,萨特站在学生一边,不断地发表演说、签署宣言、出庭作证、参加游行,乃至上街叫卖宣传“毛派”思想的《人民事业报》……。很难说他真的相信学生们的行动能有什么成果,但他支持一切挑战现存制度的行为。他宣称自己是“资产阶级的叛逆,而且坚持背叛。”他始终相信自己是“社会主义者”,相信“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不过社会主义对他而言只是一个高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的代名词,而不是当时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
      总之,萨特一生叱咤风云,轰轰烈烈,虽然不时有惊世骇俗之嫌,但的确以实际行动坚持了自己的信念。他不畏强暴,不怕孤立,从不屈服来自任何一方的压力,始终凭良知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抉择。人们不见得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都同意他的见解,但他的勇气和人格却赢得了公众的敬重,以致有人赞他为“世纪的良心”。他去世时,数万(也有一说是十万)群众自发参加了他的葬礼,其中不少人甚至是千里迢迢从外省赶到巴黎来的。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萨特的坟头每天都有不知名者奉献的鲜花……一个作家不论有多少过失和缺点,能够在民众中赢得如此广泛的尊敬和由衷的悼念,至少说明他曾与千千万万民众息息相通,说明他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研究。
  •      虽然萨特先生在其演讲《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宣称存在主义是“始终不渝的乐观主义”。可是我却至死看到了一个悲观主义者眼中的世界。那是一种绝对的悲观,超脱的悲观。对这样的悲观主义这来说,世界已经没有什么事情比它存在这个事实更加荒谬的。所以他以一种悲天悯人的视角看着整个外部世界,也这样观察着整个内心世界。而且在他们眼中,这种种的世界所有的荒谬、痛苦、彷徨、失望、压抑、苦闷……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它们就是无可辩驳的存在着。他们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这一切,同时也对世人汲汲追求的名利种种都渐渐看淡,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似乎他们以超出尘世的眼光来审视外部世界的存在,所以对于一切的芥蒂都不以为意。对于人生的种种“苦”,他们甘之若饴。这是一种近乎“穷横”态度,可是不管怎么说,这样的悲观主义似乎走向了真正的乐观,带点玩世不恭的积极——荒谬是必然的,我为什么要无精打采的呢,还是享受这个过程吧,至少我还有选择的自由。孙猴子虽然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可是在如来佛的手掌心翻筋斗撒尿未尝不是一件乐事。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悲极也一样就是乐,正如极左很容易就变成极右,反之亦然。
      
       《恶心》是以第三人称视角来写的,以一个“世界外来者”的姿态,用新鲜的眼光观察着这个世界的存在。这个让我想起了《城堡》和《审判》,可是又有些区别。比起卡夫卡彻底的冷峻,萨特在这里通过主人公心中的浑浑噩噩的状态表现除了不少的感情。可是这种区别不是本质性的,他们都是“外来者”对世界的介入,目光有冷有热,但是视角确实极其的相似。我以为这就是存在主义者观察世界的视角,也是他们观察自己内心的视角。透过这种观察,“荒谬”是得出的一个关键词,如《恶心》和《文字生涯》、《隔离审讯》中随处可见的困惑,如《墙》、《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尾巨大的悲剧性的冲击。诚然,在作品中,每个人最终的命运似乎和他们的选择没有什么大的关系,但是他们每一个选择却造就不同的人格。我不能自由选择我的将来是怎么样的,但是我能自由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无论怎样的困境都不能阻止我的这种自由。这样的自由乍一看没有什么意义,不管怎么选择,革命者(《墙》、《死无葬身之地》)都死了。可是人终有一死,就像小说中的人所说,出卖自己人,背负着罪恶也许能再活上十几年,可是十几年之后不是一样死了?任何人都会死,可是普通人可能不会面临这样的选择,生存还是毁灭、肉体上消逝还是精神上湮灭,可是我们自由的选择却在无时不刻决定这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选择看上去和那些重大的决定有很大的不同,可是本质上却是一样的,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重大的选择不会决定一切,正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每一个细小的选择才是决定一切,正如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也许环境不同,路也不同,但是每一滴,每一步,我们都是自由的。上帝已经死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在绝对的种种的荒谬的存在中探寻并决定着着存在的本质。
      
       我承认这本书我没能仔细的读,细细的品,对于大师的思想也难有什么接收,上述的文字只不过是些只言片语的误读。好在这一行动还是被允许的自由。曾见郭象注庄子,却是庄子注郭象;都说朱熹注孔子,却是孔子注朱熹。借别人酒杯,浇自己垒块,甚爽。
      
      http://neverwas.blogbus.com/logs/22378941.html
      
  •     《恶心》看下来,觉得通篇都是描述主体与世界的关系。
      它并不讲人与人的关系,除了主角是主体,其他人都很难谈得上是主体,无论是自学者,还是安妮,他们更多的只是构成主角身处其中而感到陌生、孤独和恶心的世界的一部分。
      而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作为一个除了动态的存在以外一无所是的主体,而世界环绕他,充满他所能视能听,与他迥异,其安静和行动都蕴藏着突变的危险——因为迥异,因为每时每刻的陌生。
      然而,在世界表面上平静的时候,其蕴藏的巨大变化的可能性使人感到不舒服,它一旦变化,其变化的无意义和浅层次更使人感到不悦。
  •     这本书我粗略的看了一点。里面选了萨特的一些代表性的哲学和文学作品,不过最著名的存在与虚无没有节选,主要是《什么是文学》还有戏剧。到现在我还没有读到《存在与虚无》。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更是一种人文主义人性主义 自我选择 不失原则 是一种精神力量 一种生存方式 一种思维哲学 导师萨特 教会了我们这些
  •     此为萨特的纪念性文本,既然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那么我便将其作为参照的一个向度吧。不过只是偶尔才会拿起的,没有阅读杜小真论述文本的激动。对经典的解读品味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
  •   "一个人的存在价值只能由他自身的行动来认定。"还可以由另一半——爱的伴侣认定吧?
  •   嗯,这点我同意。这个可以跟萨特老爷子商榷一下,呵呵。
  •   一个人的存在价值是由他内心思想所决定的-------萨特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一点唯心主义游丝
  •   @冷月 我觉得那句应该可以理解成:一个人可以按照内心的想法去设计、去选择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所认为的个人应该具备的社会价值。重点在于承认存在的前提下,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及自主选择性。
  •   很长。我终于一个一个字看完了。
    大一那年(现在大二)有个学长超级喜爱萨特,翻阅很多关于他的著作,了解很多,受其影响我也一直崇拜但所理解甚少甚浅。这种哲理完全消化也是需要很强大的哲学基础啊。
  •   但好像某人炮轰他说是咖啡馆的哲学。
  •   @如烟 那也不尽然啊,呵呵,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欣然。
    @JKL 只要道理对自己有用,受用就是了,不必受他人的评论左右
  •   我是说不需要很强大的哲学基础。
  •   @JKL 啊,会错意了,不好意思。:)
  •   其实有时候想想。宣布上帝死了的人,其实都在伪造一个新的上帝出来,而这个上帝就更加形而上学。这有点像宿命论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