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史

出版时间:1989-10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 刘易斯·芒福德  译者:倪文彦,宋俊岭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重要著作之一,着重从人文科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内容包括:史前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诞生,古埃及城市,古希腊-罗马城市,中世纪的基督教、巴洛克和商业城市,近代和现代工业城市。作者从 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综合地研究了城市发展史,并对今后城市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意见。本书可供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城市地理、城市规划与建筑、城市管理等工作者研究参考,也可供有关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本书史料丰富,为提高实用性,书后编了中文索引,便于读者检索。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圣地,村庄,要塞
第二章 城市的逐步形成
第三章 先古的形式和典范
第四章 古代城市的本质
第五章 城邦的出现
第六章 市民与理想城市
第七章 希腊化时代的主义和都市状况
第八章 大都市变为死亡之城
第九章 修道院与社区
第十章 中世纪的城市状况和城市规划
第十一章 中世纪的瓦解,对现代的期待
第十二章 巴洛克的权力结构
第十三章 宫廷,广场和首都
第十四章 商业的扩张和城市的解体
第十五章 19世纪工业技术的天堂:焦炭城
第十六章 郊区及其前途
第十七章 特大城市的神话
第十八章 回顾与展望
感谢
索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城市发展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3条)

 
 

  •      知道这本书,是在国外一个规划网站上推荐的规划必读二十本经典名著。将近五百页,又冠以城市发展史这样的标签,便决定拿来读一读。
       这本书我前后花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断断续续地读完,中间一度想过要放弃。因为在我看来,内容繁琐啰嗦,所用的术语也不太专业,说是城市发展史其实完全是西方城市史,更重要的是,作者在人文的角度中掺杂着自己的主观情绪娓娓而谈,对于我这种在现代规划思想影响下的工科生来说,是完全不能理解和接受的。
       下面说下我在书中印象深刻的几处:
       第二章 城市的逐步成形 城市从其开源时代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足以用最小的空间容纳最多的设施;同时又能扩大自身的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更加繁复的形式,从而保存不断积累起来的社会遗产。
       以往的城建史都是着重于“城”和“市”两个方面,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工业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的剩余,从而产生相互之间的交易,慢慢的这样的聚居点也就称为“市”。进而也就引发了“城”的形成。而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城市文明,革命,政治,经济,宗教这类因素来分析,认为城市是这类因素的集合体。相似的是,作者也是认为城市是各种要素的聚合。
       第十章 中世纪的瓦解,对现代的期待 当19世纪人们开始建设新城镇市时,几乎没有一个人再想到中世纪的城镇了。老城镇里的生活慢慢干枯了,它们的城墙也成了个空壳,城内的一些机构也只是个空壳。今天,只有拿这个空壳轻轻贴近耳边,象拿一个贝壳那样,才能隐隐约约听到过去生活的呼啸声,当时城墙里的生活曾是充满坚定的信念和庄严的目的。
       第十三章 宫廷,阅兵场和首都 巴洛克的城市建设,就其形式而言,是当时流行的宫廷中的戏剧性场面和仪式的缩影与化身,实际上,是宫廷显贵生活方式和姿态的集中布置。皇宫面向两条路:从城市方面,由租金、供物、税收、统率部队、操纵国家机器;从农村方面,提供了结实的、训练有素的、吃的胖胖的男人和女人、他们组成了朝廷的主要部分,并接受皇帝慷慨赐予他们的荣誉、薪俸和赏钱。
       从上面两端节选的文字很清楚的看到作者对于中世纪和巴洛克时期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作者认为中世纪的小尺度空间和连续不断的空间的连续最符合人文关怀,相反,巴洛克象征着统治权威的大尺度,直线折线的改造自然则使作者感觉“整个城市其实就是宫廷的缩影与化身”。与此同时,作者将矛头指向近代,郎方的华盛顿规划是巴洛克规划思想的延续,被认为是最大的败笔。在书中,代表着作者主观主义的论述还有很多。
       作者在书中的一些思想,在现在来看是难以接受的。在作者的笔下城市是人们对于欲望,权力的需求,是人类各种罪恶的体现,相比之下,作者歌颂乡村,认为是唯一一片还残留着人类良知的净土。而城市和乡村的分割线是厚厚的城墙,越过城墙即是乡村。城市有着黑暗的一面:战争、奴役、职业上分工过细,在许多地方,总是走向死亡。
       作者在书中如此消极的思想其实是有原因的,在当时身处的社会背景下,工业快速发展,人类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西方城市的快速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而作者更是对战争后怕不已“如果不根除战争,我们的核力量就将破坏文明——可能会使人类灭绝。一度曾是生命水库的广大的农村人口最终会与那些城市人口同归于尽。”从某个角度来说,作者并不是悲观派,他只是用醒目的言语一次次地警示我们。
       本书开篇叙述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象征地看,就是一个世界;本书结尾则描述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从很多实际内容看,已变为一座城市。整本书作者很少使用规划专业术语,取而代之的是用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眼光来向我们描述他心中的另一座城市。在我看来,虽然这本书中有些资料已经过时,在今天看来毫无意义,有些看法也过于太激进而与现在的时代格格不入。但是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等多个层面对城市进行研究的方法和充满人文主义的关怀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      由于人口的过分增长造成的城市过分扩张和密度增加一直是芒福德对于现代城市的根本焦虑。基于他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的分析,如果说城市增长无法被控制,城市终将毁灭,正因如此,芒福德畏惧那些正在兴起的大都会,例如纽约和东京。
      芒福德对于中世纪城市和田园城市模型的嘉许透露了他对于城市未来的态度。然而在芒福德对于有机城市的想象和田园城市的实践之间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鸿沟。后者造成的大面积的城市郊区化与他想象中的有机城市(中世纪城市)相去甚远。与其从形态出发规划一座城市不如为城市的有机形态规划一个发展过程。正是当下的城市规划忽略城市发展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导致了区中心化的失败。
      
      1.现代城市的危机
       众所周知,芒福德的城市轮回理论暗示了城市无边蔓延的最终结局必定是崩溃。城市的第一次轮回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始于古希腊的小城镇,终于古罗马帝国的死亡之城,帝国最终瓦解为一个个互相孤立的城邦开启了城市的黄金时代——中世纪,而这也正是城市的第二次轮回的开始。在芒福德的时代,现代都市崇拜速度,崇拜经济和人口增长,而且那时整个科学和技术的意识形态都在支持着这种崇拜,这一系列的因素将城市推向了不可控的边缘。正是这一整套理论成就了芒福德对于黄金时代的想象。
       中世纪城市是芒福德的想象和方案的范式。作为范式,中世纪城市有很多优势,首先在中古时代并没有很强的首都的概念,所有的城市分散于各处并通过同业协会自治。其次,城市不可能过分拥挤,一部分原因是中世纪城市的去中心化,另一部分原因是中古时代恶劣的卫生条件。第三,中世纪城市基本上都有一个严格的城墙,城墙这一界限不仅定义了城市的范围而且限制了城市的增长。第四,由于地理环境和城市防御的原因,中世纪的有机形式形成了城市街道上有趣的互动。也正是由于上述的四点原因,中世纪城市拥有二十世纪的现代都市所没有的平等和民主。
      
      2.芒福德的解决方案
       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被芒福德看做未来城市发展的范式。田园城市反对过分拥挤的现代都市,而创造了另一种城市环境。从许多方面看来,田园城市与中世纪城市相似。第一,去中心化是田园城市的原则,也是中世纪城市的显著特点。第二,从城市设计之初,田园城市就限制了人口和密度,以及城市的发展面积 。第三,田园城市的规划中农业绿化带被特殊强调,绿化带作为一个限制城市发展的标志,可以被看做二维的城墙,限制着城市的进一步增长。
      即使田园城市与中世纪城市存在许多相同之处,相比于后者,田园城市还是存在着许多失败。虽然田园城市和中世纪城市都有着有机的城市组成,但是地块和街区的尺度却大不相同。由于田园城市是汽车主导的规划,道路是为汽车设计的,而不是行人。此外,由于田园城市的超尺度(此处指人行尺度)设计,使得它难以像中世纪城市一样形成有活力的街道生活。
      
       田园城市方案的真正实施可以再伦敦的“新城”和纽约皇后区的住宅实验,如芒福德居住的向阳新村中找到。作为伦敦的卫星城,“新城”是有问题的。显而易见,“新城”的定位与伦敦完全不同,那里的居民都依赖于伦敦所能提供的服务和工作机会。卫星城很难完全独立于其母城,所以随着去中心化的实施,卫星城便成为了服务于母城的睡城,而绝非一个独立的城市。
       当降到住宅实验的尺度时,城市设计在居住区的尺度上实践田园城市的概念。由于田园城市在本质上与中古时期的有墙城市别无二至,那些居住区总是与周边环境相隔离。例如,作为芒福德的家的向阳新村,尽管合院和花园设计的相当成功,但是每栋住宅有意地将他们的背面朝向街道。向阳新村是在1920年代设计的,比纽约的郊区爆炸提前的四十年,从中可以看出未来去中心化的一点趋势。
      
      3.有机城市主义的本质
       与其说有机城市主义关注与城市形式上的不规则,不如说它更加关注城市形成的民主过程。众所周知,被规划的有机城市很难像自下而上形成的有机城市环境一样富有活力。城市设计忽视了形成有机形式的过程和时间,导致了这种语境下去中心化的失败。虽然使有机城市主义应该对于已有的城市肌理和地理条件作出反应,但是更应该注意到一个格网城市是如何转换为有机形式的。
       在观察中世纪城市时,重要的不仅仅是形式同时还有时间。相比之下现代都市的一项重要失败便是政府和专家一点一点地将设计和建造的权利从人民手中剥夺,并用正式的城市设计元素取代它们,例如社会住宅、城市广场和林荫大道。现代城市的过分专业化不仅造成了城市的瓦解,也反过来作用于城市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是空间的专家也是空间的独裁者。由此看来经典的现代城市和田园城市在意识形态上并无差别。
       北京旧城是自上而下规划的典型先例,在历史上,低密度的四合院是贵族阶级居住的场所。四合院原初的肌理还可以从紫禁城的航拍照片中依稀辨认。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相对低收入的工人搬入四合院并开始用他们的方式占领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四合院的密度极速攀升,导致了居民对于四合院的细分和对于历史保护建筑的非法更新。在四十年间,四合院里被新建筑填满,只留下过道。城市街道在古代曾经是院墙,现在被沿街商业和合院入口软化,并向公众敞开。
      
       为了获得有机形式这一结果,设计或者规划可以像北京旧城的格网那样简单,想罗马帝国那样严格和正式,但是结果可以像现今的北京旧城或是中世纪城市。最重要的是要在自下而上的自主城市更新与自上而下的政府和专家规划之间做出平衡。在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在条款和导则中留出一些开放的空间以供居民建造它们自己的空间,为他们自己的家画上自己的记号。
      有机城市主义的先例研究
       对于有机城市设计,与其出产一个形式或者既定的透视,不如提供一个有自由度的过程和对于整个项目的远景目标。有机城市主义是城市设计师在面对城市更新这个课题往往会遇到的问题。泰迪. 科鲁兹在圣地亚哥有一个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他很好的平衡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城市设计方法,并为有机城市主义提供了一种另外的解决办法。
       在这个项目中,泰迪.科鲁兹利用当地最易得、最便宜的材料,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微型基础设施和微型结构元素。他设计的建筑比当地居民的自建房更为便宜也更容易实施,对于没有建造经验的居民尤其如此。正如芒福德所言,城市设计需要有时间的维度来支持,而在有机城市设计的语境下尤其正确。
       图03 圣地亚哥项目的实施过程,http://estudioteddycruz.com/
      
      图04 项目的远景目标,http://estudioteddycruz.com/
      
      
      
      结论
       去中心化的概念将会面临密度问题,这一问题在现今的城市发展中是无法避免的。对于二战结束后,城市积累的经济和人口增长,越来越多的特大都市正在形成。芒福德对于城市轮回的论述可以使正确的,那么这将会导致人们追尾城市规划和城市形式能够如何对城市界限做出反应。显然,芒福德只能忍受非常低的城市密度,然而在某些案例中,密度能够带来人们的互动和街道生活,这对于当下的城市环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因如此,如果为了避免形成死亡之城去中心化必须发生,那么卫星城必须保证一定的密度,也就是说为了城市设计的成功适宜密度的多功能街区必须存在。
       有机城市主义是对于“空间民主”的宣言。如果有机城市是区中心化后新城或在城市中城市更新项目的范式,与其为有机形式找到原则和公式,城市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应该为城市环境创造一个有足够自由度的框架,这一框架应该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用途,允许自下而上的自主设计发生。这样设计和建造的权利才能回到居民手中。
      
  •     大四因为课程原因买来的一本砖头,本想硬着头皮研读,没想到其中流畅的文字,让人拿起就放不下。
      城市是群体人的城市,城市发展史也是人,以及他们对于世界、自身理解的发展史,是一部群体世界观价值观发展史。整书呈现的是一幅宏大动态的画卷,涉及城市的方法面面,而其围绕的核心,是城市中不同人群的精神状态、价值取向甚至心理分析,而城市本身就像是这种状态和取向的具象化。这种解释方式,对我这种热衷于心理学的人来说,是格外合胃口。
      深入浅出的文字,让人通读全书后,似乎从未被什么体系框住,却能清晰了解他所阐述的全部。这大概也只有像芒福德这样博学的社会学家才能驾驭。
      
  •     【一本大书】
      
      巨大的体积、巨大的声望、以及《城市发展史》这个中文书名,强化了这本书作为城市史“经典”和“教科书”的形象,而我们的教育带给我们的思维惯性,使我们认为“经典”和“教科书”中的所有内容,都必须是正确的。不幸的是,这本书出版于1961年,写作的年份恐怕主要在20世纪50年代,书中除了少部分作者自己的观察和体会之外,大部分的素材都引自其他学者的研究,年代恐怕更早,也无法保证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没有错误。何况1960年代以后的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进展,已经推翻了书中很多论据。这恐怕也是为什么有人会说,最近50年的研究,已经使芒福德这本书的一半失去了价值。
      
      事实是否果真如此?
      
      从作者的角度来讲,如果芒福德得以健康活泼头脑清醒地一直活到今天,看看那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看看每天的新闻和报纸,在2011年的任何一座城市里生活上一阵子,他是会把自己1960年以前写下的句子全部打到在地?还是会更加痛心疾首地发现,他的同类在最近二十年间,在他认为错误的道路上愈行愈远并且自食其果?
      
      从读者的角度来讲,在一个强调一手材料考证、学术分工细密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读一本用二手材料砌筑起来的、充满了错误的历史知识和个人武断的通史大书?这个大书应该如何去读?读的价值又在哪里?
      
      【历史学家的两个位置】
      
      如果要真正理解一本书,首先要理解他的作者,理解他写作的立场和目的。
      
      有关历史写作目的的争论,自从有历史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两种不同的研究价值观一直在喋喋不休的争吵中共存,分别对应了历史学家的两个位置。
      
      有一种目的是:历史学家是历史故事的书写者。无论是16世纪的人文主义者还是19世纪的科学主义者,都有一部分人赞同历史学家应该具备一种专业能力,使他可以摆脱他自己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和偏见,而在心智上成为历史上某个时代的人,他工作的目的在于,将他的读者带回到历史的现场、亲历历史的原貌。这样的历史学家,就像19世纪巴黎的全景画家那样,用自己高超的技巧使他们的读者和观者身处当代而穿越时空,身处都市而宛入山林。这样的历史学家,他站在历史中写历史。
      
      另外一种目的是:历史学家的任务是指向当下甚至预见未来。纯粹讲述历史故事是个人行为,对于人类知识的建构是没有意义的,历史研究的目的应当为当代人提供历史的借鉴和历史的教训,在历史哲学的阵营里,甚而有一部分相信“历史规律”的人,认为研究历史有可能帮助我们辨认出未来的道路。这样的历史学家,他站在当下写历史。
      
      芒福德是那个站在当下写历史的人,虽然他完全不是一个“历史主义者”,也不是一个“复古主义者”。因此,要理解他写下的历史,不得不理解他的当下。
      
      他的当下,是刚刚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杀戮的西方世界,带来这一悲剧并将其演绎到前所未有的惨烈程度的,并非是人类的落后,而是人类的文明。而更大的悲剧在于,人们并未从这个悲剧得出有益的历史经验。战后十数年间,在“进步”和“真理”的幌子下,科技被用于军备竞赛,政治成为冷战的工具,文化被视作人类最不正当的需求。在战后重建的过程中,20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对城市犯下的错误,在更大的规模和范围上重演,而且被绝大多数人接受为城市唯一的方向。
      
      在这个背景下,作为一个显而易见的人本主义者,芒福德的抱负恐怕不在于贡献一本系统梳理正确知识的百科全书,而是要重写城市的历史,在历史中寻找出被忽略、或者被故意藏匿的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
      
      【通史的意义】
      
      历史总是在不断地被人遗忘中。这种遗忘有一部分是有益的和无意识的,是人类对自身鸡零狗碎的定期清扫;但是还有一部分,是被故意地忘记甚至被某些人处心积虑地清除和藏匿起来的。
      
      假使我们可以认同本雅明在1940年在“历史哲学”一文中写下的句子,认为一切主流的历史论述,都是统治阶级为了证明自己行为的正当性而刻意编撰的话;假使我们可以认同福柯对本雅明的回应,认为一切的知识都是权力的结果和帮凶的话,那么我们便能自然而然地体会到通史的重要性。写一部通史,便可以从源头上开始,将所有被无意识遗忘的重要的历史片段、被某些人处心积虑清除和藏匿起来的历史真相、以及这种清除和藏匿行为本身,全部都恢复出来。
      
      而在战后冷战和国家主义盛行的年代里,还有什么比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上,重新书写属于普通人的城市的历史以揭穿资本主义现代化和进步的神话更为紧要的研究任务呢?
      
      【有趣的章节】
      
      如果站在重写历史、批判当下、恢复被遗忘的历史片段这个芒福德自己最关切的角度看去,有几个章节特别有启发性。
      
      Chapter 4: The Nature of the Ancient City
      这本书的前四章是我最喜欢的,作者在这里打烂了“城市是从农村演变而来”的这个著名的陈腔滥调,这种调子认为人类的定居形成村庄,村庄有钱了、变大了、产生剩余物资可供一部分脱离劳动生产之后,自然就形成了城市。这种说法的危害,在于让我们认为目前城市的无限扩大和拥挤,以及将经济利益置于高于一切地位的价值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如芒福德指出,历史上几乎所有重要的城市,在其物质要素形成之前,都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精神要素,包括对自然的敬畏、对安全感的需求、对新鲜事物(包括丰富的商品)的渴望,等等。这种人们最本质的精神诉求,带来了以聚集为目的的流动和聚集。
      
      芒福德认为,人类为了精神需求的聚集最终形成城市。
      
      Chapter 9: Cloister and Community
      中世纪的教会,被批评了几百年,早已经臭名昭著。但是芒福德在这里指出,被19世纪以后的社会学家认为是西方现代城市起源的自治市的精神和机制,发端于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修道院。修道院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和互帮互助的社会模式,是后来的同业公会、市议会、公共设施、福利设施这样一些机构的雏形。
      
      Chapter 13: Court, Parade, and Capital
      芒福德对巴洛克城市的恨,简直恨入骨髓,而且把这种情绪强烈地表现在书里!不过这一章的有趣之处在于指出,很多我们现在认为很健康、很高雅、很正当的公共机构和文化场所,比如博物馆、美术馆、剧场、被华丽建筑围起来的“广场”、公园、动物园,它们最早都出现在巴洛克的宫廷里。这些场所和机构从宫廷流向城市,是贵族趣味对市民趣味的胜利。
      
      Chapter 15: Paleotechnic Paradise: Coketown
      从这部分起,与其是在写历史,不如是在批评现状。不过芒福德和复古主义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他批评的对象并不是工业、资本、技术这些东西本身,而是人们将这些东西所放置的高于一切的位置。另外,文中对人类过度追求“速度”的忧虑,和对核能未来将会无法控制的焦灼,几乎让人不知道是在看历史还是看新闻。
      
      Chapter 18: Petrospect and Prospect
      最后一章很清楚地表达了作者通过历史追溯寻求一个“好的城市”的目的。他心目中美好的城市,是一种全面表达人类各种诉求的城市,这种平衡的状态在城市的萌芽阶段表现得最为清晰,后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些诉求被不断地放大,而另外一些,则被排挤甚至打上了不正当的标志。。。
      
  •      一般写城市史很容易写成城市政治经济史,或者变成城市建筑史。但是路易斯芒福德却奇怪的抓住了城市本身,我又很难说城市本身是什么,只觉得他写的就是城市,写到表象,源流,机理,美学,哲理,全都具备了。这是难得一见的杰作,只是在写到当代城市时,同样显得束手无措与词穷。
      
      从古希腊开始,古希腊的城市和乡村并没有太多区别,人们用步行几个小时便可以从城邦来到乡村。这确保了城里的人可以吃到乡村新鲜的果蔬,喝道泉水。吃过晚饭城里的人可以到附近的乡村开始一场冥思和散步。也有许多人在城市和乡村都有住所。古代的住所想见是很简陋的,城邦的房屋和街道并不比乡村更宽敞和干净。那个时候人们没有太大的城市和乡村相区分的观念。希腊城市的公民可以平等参与城邦的治理,轮流进行议事,这确实是一种了不起的民主。只是这里的民主仅限于取得公民资格的人,其他一些没有公民资格的人是无权参与治理的。所以这里的民主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特权。路易斯芒福德解释说正是古希腊的这种将部分人排除出去的特权民主,导致了希腊城市的消亡。无论如何希腊城邦在人们的目光中,依然恍似逝去的荣光,对于部分取得公民资格的人来说,极少的饮食和清水,大量的闲暇时光,对基本问题的思考都是希腊城市胜于后来的其他城市的地方。
      
      在城市史中始终不能忽视的便是理想城市,柏拉图的理想国,莫尔的乌托邦,以及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是古典时代,资本主义初期以及现代城市中理想城市的折射。对于城市的建设是要以其内部生发的力量去进行,还是注意想象的力量,这个当中的平衡很难拿捏。从事实上看,这其中任何一种理想城市,都是对当时现实的一种反应,它更可能从属于自己产生的时代环境,是当时城市的一部分。
      
      至于古希腊城邦灭亡的真正原因,书中并未给予揭示。然而继之而起的罗马帝国其穷奢极欲,残忍和病态却,已经难掩血腥之势,铺天盖地而来。关于罗马城邦给人印象深刻的是石头砌就的高大房屋,一些专供享乐使用的华而不实的设施,技巧聪明却又考虑不周的城市设施。罗马的澡堂,血腥的城市杀戮,成群结对的躲在底曾,被奴役的人群。
      
      罗马城看起来是一副欢腾的地狱景象,工匠将聪明才智使用到专供贵族享乐之上,延误了技术发明的恰当使用。这会让人联想其古代中国,在享乐上的机巧和技术上的弱视。至于豢养一大批处于底层的奴隶专供劳役,又令人想起现代中国北漂族的低下室群体。路易斯曾讽刺当代的地铁,有将城市向底层发展之势,将人类生活引向缺乏阳光,空气的黑暗之处,是对地狱的翻版。这真是太有想象力的论述,不过仔细想想,芒福德对当代城市的弊端领会甚深,确实我应该是地铁的坚决反对者。
      
      罗马城市是在军事强权的杀戮下建立起来的,反应了人类在脱离在最初的天真自然之后,由动物本质所爆发的力量。这倒是跟古中国的情况及其相似,在老庄的时代,人们思考原初哲理,战国以后强力统治世界。罗马造成的人间地狱情形最后在中世纪的神权中走向没落。中世纪宗教在人间的统治,又是对罗马现世享乐和残酷生活的逆反。俗世精神中发展出消极,退却,平等,忍耐的性格。一切被罗马时代造成的痛苦,都可能在中世纪找到慰藉之所。芒福德盛赞了中世纪城市的美学布局。一种由人的身体同自然环境自适应的过程,不对称,状态随意,却最终实用的建筑和道路设计。遵循了最好的美学,这一点又似乎很可以跟中国的封建时代做类比,发展到无与伦比的审美,天人合一的普遍规则,同时以儒学,君权神授作为一种宗教的国家集权统治。中世纪的消亡非常明显,神权在俗世中造成了另一种特权,渐渐暴露出了人性固有的腐朽。随着商业的兴起,神权的城市让位给了商业的城市。
      
      这样我们对古代城市便有了个大致轮廓,知道它的出现和消亡都是有内在的规律可循,每一个接下来的时代都是对前一个时代的逆反。在古代城市,城市和乡村,一个阶层同另一个阶层的对立还不是那么明显和激烈。接下来就进入同我们紧密相关的时代,那便是亚当斯密所说的:“被资本家所绑架的城市和国家”。原来商业的兴起和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并不是古已有之,古代城市从价值观上讲是抑制商业的,但到了近代商业的地位却发生了突变。那其中原因是什么呢?
      
      在这本书里有解:人口的增加,剩余劳动力,技术的发展,生产率的提高,都造成了商业兴盛的条件。多余的劳动力生产出了无数可供人们消费的物品,而资本的本性便是无理性的追逐扩大化。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便被现代化大规模生产所绑架。商品代替了哲理以及宗教,取代了身体,自然,审美,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无形的帝王。
      
      这便是现代城市的悲哀之处,人类发明了技术,又被技术吞噬。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讲到“异化”,便是我们所处时代的最明显特征,人类正是在资本的无限扩张中,被机器异化。无论是我们所看到的变形金刚还是美国大片中所展示的生化危机。便都是对技术统治世界之后,所产生恐慌的逆反。
      
      于是现代城市所体现的各种问题便可得解,无限制的扩张所造成的地上建筑伤疤,没有房子的农民,被砍伐的树木。一座座模样完全雷同的街道和房子。工业化速度之下,被污染的城市,比古代奴隶城市多无数倍的被奴役的地下室阶层。正如芒福德所说,“生产率越是高,人们被奴役的程度便越强。”在一味追求效率的驱赶下,现代城市正一步步将自己的境遇推向深渊。也许我们可以再引一句古老的格言,“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在每一种城市形态的最兴盛之处,同时就隐藏着它的最大危机。于是在后资本主义时代,西方国家开始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建设,人类在摧毁了自然之后,又开始用人工仿制自然。就好像是想用塑料花模仿鲜花,至少在英国已经做出这样的尝试。至于路易斯芒福德自己,也是一副焦头烂额,毫无办法的姿态。至于我们的国度,由于后发的时间,我们还处在破坏的时间,极少有人会在这个阶段开始反思。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也许便可以对许多模棱的问题,给出自己的判断:并不是城市化程度越高便越好,为什么古代城市会发展出审美的极致,正是由于技术的落后,大量的闲暇时间。我们恰恰处在技术帝国时代,那么该怎么做才能不被这巨大的建筑,可怕的地下铁路,越来越强的生产奴役和异化?至少在我,闭眼想到被超市琳琅满目的塑料包装包围的日子,便有种恐怖袭上心头。作为大时代中的一个不断被大多数人向前裹挟的一份子,我们所能发挥自主的空间几乎是不存在的。所能做的,不过是精神上的不合作而已。
      
      
      
      
  •      可以说是一部鸿篇巨制,以前在图书馆读过,发现作者在60年代思考的问题,用之于我们现在的城市,仍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作者以一位伟大的人本主义者的姿态,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城市,城市不仅是具有磁力的空间,而且是生命的容器。多少人怀揣着“城市梦”,但现实中的城市又无处不充斥着欺诈和无知,人类的贪欲无休止地追求财富和名望,但在追梦的同时却忘却了生命究竟是什么?忘记了我们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这部书早已超出了一般文化学者的视野,在阅读中能体会到人类历史的喜怒哀乐和风雨沧桑,直击读者的心灵和良知,实在值得多读几遍!
      
  •     以前有看过英文版。的确是很大一部。视角也是西方视角。如果有心情好好看一下,西方视角的西方城市发展史,空间建设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审视空间的时,社会形态,思想,成为主体线索。这种思维方式,个人认为倒是国内规划教育所或缺的。
  •     tgbw78irhm3w98uih yo8g t7y985y98h67985nyv97u09[-c9ij m-798mu 9vighy76t vgou nv78 yoiub p;/
  •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
      
      “专门化、劳动分工、强制措施,以及丧失人性,在城市范围内产生了一种内部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在历史发展的整个进程中形成了一种隐蔽的仇恨和公开的反叛的潜流……”
      
      “劳动分工具有限定人的终生活动的性质,那么,又是什么使得劳动分工在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时间里竟被人接受了呢?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方法:首先是,劳动分工有助于创造第一次的经济繁荣,而人们自然首先看到经济繁荣的各种好处,最后才会看到它的各种不利之处……”
      
      “幸而城市的社会结构有助于它克服自身对于人类的限制性和强制性。如果说城市肢解了人的整体并强迫他在单一的工作中度过一生,那么城市则又从一个新的集团的实体上重新把人复原了;从而使得在单个的人生显得狭窄枯燥的同时,由此编织而成的城市整体却显得丰富多彩,因为编成它用了各色各样的线。各种专门团体不仅在城市中得以充分发展,它们在城市的有取有舍的日常交流中还发现了人类潜在能力的伟大财富,这是在先前简陋水平上所发现不了的。”
      
      “最后,如果这种分工很细的城市人,丧失了简朴村庄环境中不自觉的整体观念,他至少可以相应地获得一种独立人格的新观念,这观念是从部落、氏族、家庭以及村庄的观念中蜕变而来的。……在社会的底层,这里可能有奴役与压迫,但在顶端,而且长久以来仅仅是在顶端,这里却有自由、自治、选择的机会等等,都是新型的人格属性;这是家族共居或部落一致的基础上很难实现的。”
      ……
      “因此,城市变成了一个特殊的环境,它不仅支持着王权制,而且创造着不同类型的人:这种新型的人,与其处于较狭窄环境中的同类相比较,更容易接受宇宙的现实,更容易超脱部落社会习俗的羁绊,更能以同化旧的价值观而创造新的价值观,更能以作出新的决定,选择新的方向。”
      
      “终于,城市本身变成了改造人类的主要场所,人格在这里得以充分的发挥。进入城市的,是一连串的神灵;经过一段段长期间隔后,从城市走出来的,是面目一新的男男女女。他们能以超越其神灵的禁限。但是,人类起初形成城市时是不曾料想到会有这种后果的。权力和财富毫无意识地为人格诞生准备了一个巢穴。而最终,人格又将会破坏人们种种过分的虚妄与要求。”
      
      摘自《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美/刘易斯 芒福德著,2005年2月第一版,第四章〈古代城市的本质〉P115-117)
      
  •     没读完,不,只读了一点点,因此没法谈什么,也没读出什么好,我知道他好,也想读,可是,却一直没有读,这是为什么?06年就买了,为什么至今没读完?为什么一定要读经典?为什么四年却读不完一本经典?四年的时间过去了,所收获的是什么呢?为了去经营的那些东西,而放弃读经典,值吗?四年所追求的东西,加在一起也不如读一本经典给自己的意义大,这个意义就是提高生命质量。四年的东西加在一起也不如一本好书给予自己生命的启示多,启示大。只有经典是能接触生命层面的东西,其它无非是浮皮而已,是毫无意义的碎片。所以,要读经典。
  •     第九章 修道院与社区
      
      1.基督教胜利的原因:
      基督教认定最大的邪恶是罪恶、痛苦、疾病、衰老和死亡。这种教义较之于基于“生命、繁荣、健康”这一古老模式的任何信条都更接近于当时正处于瓦解过程中的社会现实。基督教徒的全部生活历程都与他处理逆境的方法、态度密切相连。
      
      2.修道院的作用
      修道院其实是一种新的城邦,它是一种组织形式,或者说,是思想志趣相投的人们之间的一种紧密的手足情谊联系。不是偶尔举行仪式而聚在一起,而是永远共同生活居住在一起,在人间努力实现基督教生活,全心全意作上帝的仆人。
      修道院在自己院墙范围内,建立一整套平静而有秩序的生活。10世纪新的城市社区开始形成的时候,修道院比市场更强有力地影响着当时的社会生活,即公共生活。修道院的理想形式就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平等的、共同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社会。这样一种公共生活在社会贫困条件下证明是可以办到的,甚至颇受欢迎。
      
      3.城市——保护的需要
      城市的发展顺序:
      -1.僻静的农村进行地方性生产
      -2.修道院和皇室庄园同这些农村地区进行长距离贸易
      -3.自从城镇建立起自己的城墙,城市生活的种种其他属性便出现:城镇的容器功能一经恢复,很快就会发挥它的磁体功能。
      城市的最大经济利益是每周定期一次的市场交易,但这种经济利益须有一个安全环境和合法制度作为保障。所以,像古希腊情况一样,在集日来市场进行贸易的人都受到集市规约的保护,现今市场上的集市十字就是这种集市规约的残留象征。
      中世纪的精神权力合世俗权力,已经形成某种程度上的社会均衡。虽然均衡微妙而不稳定,但至少社会结构中每一种成分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体现。
      商业热忱其实反映了有城墙的城市本身所带来的新的安全感。
      
      第十一章 中世纪的瓦解,对现代的期待
      当教会无孔不入的控制着中世纪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它的成功的搞乱了世界上的事物。教会,作为继续统治的代价,承担了一个致命的承诺,这种承诺,把每个古代的城市文明推向灭亡。教会的理想之国是在来世,来世是教会能充分能发挥其权威的领域,但是这个理想之国,由于教会本身的物质化而从根本上受到损毁,因为物质化使人们追求看得见的当世的天国,这个天国要比来世的天国更加富丽宏伟。这种自己出卖自己的行为受到许多中世纪教会神父的相继谴责。许多圣徒指出,现在教堂喧宾夺主,太轻易地代替了神灵。
      
      不论中世纪城市是什么样子,它仍然只是一个基督教城市的暗淡无光的幻影。从城市的外貌上看,它还有足够力量从现有的宗教和社会基础上产生一种新的城市秩序,但是实际上它的精神实质恰恰在城市的发展中逐渐消失。我们再次面临我们早先在研究希腊城市发展时遇到的同样的静止和单方面物质化的矛盾。
      
      威尼斯
      
      威尼斯这个城市是5世纪时一群从帕多瓦来的难民建立起来的,他们为了逃避侵略者,越过礁湖,逃到这里,亚德里亚海的浅水流到这里,形成许多沼泽地和岛屿。
      
      威尼斯的市中心有一个圣马可广场:在古代拜占庭教堂前面的一块绿地,原是圣马可教堂的一个苹果园。公元976年,建起了供香客朝圣时住宿的一个客栈,后来12世纪时,在寓所附近首次建立起了钟楼。这个地方后来就发展成了旅馆区。早在12世纪时,一个摆满小摊的广场逐渐形成。1176年改建圣马可教堂,1180年建立老的钟楼,1300年开始建设总督府。1520年建起了旧市政大厦。后来在老的面包房旧址上,建起了公共图书馆。这个广场的最后一笔直到1805年菜完成。那一年主教堂对过一端的建设完成。
      
      圣马可广场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历史积累起来的,同时还有历史环境、功能和时间的影响,是有机产物。不是某个人类的天才能在几个月之内在绘画板上生产得出的。
      
      威尼斯的政治体制是建立在暴力与秘密统治上的:统治者把秘密的告密和暗杀作为司空见惯的统治工具。这种制度阻碍一切诚实的工作、公正的判决和相互之间的合作信任,使那些在中央的人由于自己病态的怀疑、幻觉和想入非非,变得非常愚蠢,正想现在任何独裁制度下的成员一样。我们看到,在美国,即使是形式上的迷住政府统治下,任何单位或团体,不论它是原子能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或中央情报局,只要它是秘密行事的,它就会由于赖以工作运转的那种条件而脱离实际。开始是禁止、扣留批评性的反对意见,弄到后来变成了压制真理,而且,不论他们的错误是多么明显,他们的计划方案是多么不合理,他们承担的任务是多么不幸,他们仍要消灭一切不符合他们现行政策的建议。
      
      实际上威尼斯的政治情况并不像统治者设想的那么成功,尽管他们维持着繁荣和统一。但是这个社会保持着某种平衡,统治集团用安定的生活买取了人们的自由,例如几个世纪保证稳定的就业,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举行眼花缭乱的节日盛会。
      
      威尼斯本身是从严峻的现实中发展起来的:强迫移民、战争、冲突、海盗掠夺和商业贸易。但它不以理想城市自居。这些繁荣和显赫,只是一代一代精干的商人和企业家的最好的构思,他们追求金钱和权力,以及用金钱和权力能买到的奢侈和豪华。
      
      威尼斯的内在罪恶——秘密专制统治,日积月累的猜疑和仇恨,谋杀个性,强奸和暗杀,这些罪恶全都被经济上的繁荣和艺术上的昌盛所遮掩——当我们欣赏赞叹遗留下来的城市外部形态时,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它难能恢复的内在创伤——文明本身的创伤,奴役伴随统治而来,权力带来了人类的牺牲。
      
      
      
  •     差距,差距,不是他研究了城市这个最大的人工物而牛
      而是他本身就是个牛人,顺便写了下城市发展史.
      
      能够在一个安静的地方看好书,本身就是享受一种
  •     ***有关希腊的建筑艺术(帕提农神庙)
      作者以帕提农神庙为典型,分析了公元前6世纪之后的希腊社会。他指出,这个时候的希腊,人民对整体自我的崇拜已经着迷,整个城邦成为了新的神。为了创造建筑,他们表现出过分的骄傲以及道德上令人吃惊的冷漠。例如帕提农神庙,就是赔里克里斯自己的公共工程项目,是有雅典人强加给弱小邻国的不公正行为。
      “如果还须进一步证实整体自我的这种不知不觉的膨胀,那么巴特农神庙本身可提供证据:道德上的脆弱性也同样明显,因为它已经物化于无瑕的美学形象之中。”p155-p156
      
      作者认为希腊对城邦的崇拜在神话和传说中达到极致,体现在华贵的建筑工程中,又在一系列销魂的礼仪中得到补充。城邦最终因为其对于艺术和礼仪活动承担的过于沉重的义务而崩溃。作者认为培里克里斯时代以后的尽善尽美不是雅典变得强大的原因,反倒是Solon(公元前630年-前560年,雅典政治家,希腊七贤之一,曾为雅典立法)到培里克里斯之间的时间,并非完美的潜在力量。
      
      作者认为希腊最可贵的精神,是它培养并包容了丰富的具有创造性的个体。这在其他同样拥有神庙和建筑物的古代任何一个城市,都是不具有的。p158
      
      -------------------------------------------------------------------------------
      ***希腊的商业p158-p168
      市场:作者分析了希腊的市场的作用,它将下层民众从事日常交易的场所,与祭祀场所分开来。
      
      商人:但希腊的商业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希腊将商业和制造业排斥在希腊的教育界之外,商业对希腊市民来说是个不受欢迎的入侵者。希腊人从建立城邦开始,就未能纠正自身那种高贵、悠闲的生活形象,这种形象将商人、银行家、手工业工匠、店铺老板等摒除在外;但这些人其实是创造财富,没有富足局面,无论悠闲还是民主,都无从谈起。
      
      人口扩张:希腊的非公民人数占人口比例,越来越高,“处于鼎盛时期的雅典,有成年公民4万人(男性),自由民15万(外地人,妇女和儿童),还有奴隶约10万人。”雅典只有1/7人口属于市民阶层,其中增长的部分是手工业工匠和商人,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希腊没有在适当的控制下把货物运到生活富裕的地方去,并使商业道德话。由于未能把商人变成市民,希腊人最终使得市民变成为连商人都不如的人:由争夺者变成了顺民。
      
      --------------------------------------------------------------------------------
      
      第六章 市民与理想城市 p169
      
      希腊的城市事实上还是很具有乡村气息的,除了卫城中央的帕提农神庙,整个城市是充满缺陷、不规则发展的。但是它的意义在于这座城市里产生一种“新人”。希腊人产生出了自由市民。他们没有得到皇室恩惠,也没有经济、政治特权,但是他们重新获得了在乡村文化中曾今享有的地位。“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像希腊城邦,首先像雅典那样勇敢正视人类精神和社会机体二者间的复杂关系了。”限制与丰富,理性的智慧与盲目的直觉,诸如此类的规则。
      
      雅典卫城聚集了古代城市的各种真正元素:从旧石器时代的圣泉和岩穴到新石器时代的围墙和封围地,从皇宫和堡垒到巨大的庙宇,从受保护的营地和村庄到强大的引以为豪的城市。
      城市里没有公共厕所,胡同的宽度仅能容一个人加上他牵的驴通过。
      
      作者认为,要理解希腊城邦的成就,要把眼光从建筑物上移开,而更密切观察它的市民。希腊人民在物质享受方面是贫穷的,但他们在经验的广阔与丰富方面是富有的。他们的思想彻底开放,连身体的生理过程也不避讳。医生收取的报酬同工匠一样多。
      
      作者认为,雅典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神的发展、自然的发展、以及人的发展,都汇集到一点。不是艺术家(菲迪亚斯和波利诺塔斯)创造了理想化的雕塑,而是更加生动的表现在城邦的各种活动中——人性突然高大起来了。“雅典市民参加艺术活动与其在议会中或者在拥有6000名法官的法庭中任职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谈到以上的阶段过去以后,建筑物开始取代人的地位。城邦原有的协同机制大部分化作了冷冰冰的石头建筑了,另有一部分则随战争破坏而失散。
      
      
      
      
  •     第四章 古代城市的本质
      一.城市功能的发展 (p101-p105)
      本节总结了古代早期城市的一些性质。
      首先是,作者提出城市的发展过程是漫长的,很有可能物质外形的很大部分都先于王权制度而出现。城市最初的目的,如同一种工具,用来统治人和自然,使城市社区本身服务于神明。而当城市正式的组织完成的阶段,则可能是发生在比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并且,城市的组织结构一旦形成,就形式就很少再变化。
      接着,作者谈到古代城市的功能。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一般的人类功能(从更古老的乡村社会中流传下来),第二类概括为融合与扩大。
      作者具体分析了城市的这些功能。首先,古代城市史一些永久性的聚会地点。这一功能发源于人们定期举行祭祀典礼的神圣地点。其次,城市的功能在于突破乡村的自给自足和封闭,人口的融合,对陌生人开放的性质,以及为了获取粮食、原料和技术以及人口,进行的政府和贸易。***(这里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样的发展中,各类人都对城市的发展又过特殊的贡献。)最后,城市的发展形成了永久性记写形式和符号的需求,因为口头语言已经不适于贮存城市记忆。依靠经久性的建筑物和制度化的结构,以及更为经久性的文学艺术的象征形式,将城市的过去未来联系在一起。但作者也提到,城市作为记忆容器的能力使得人类活动冷却凝固,知道17世纪,城市形式没有重要改变。
      
      二.创造力的垄断(p106)
      作者提出城市的全部创造力,最初都与宗教相联系。因此宗教僧侣阶级长期以来垄断者创造能力,城市的体现就体现了这种垄断。广大资源被少数人抢先独自受用,“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义务将农民、工匠大众的生活提高到与自己相同的水平”。
      作者在这段中还提到一个重要的想法。他认为统治阶级在垄断创造力的过程中发现了人类发展中一个带有重要意义的原则。“我是指有意识的运用超然态度打破出生、营养、生育的单纯循环;或者,生产、交换、消费的单纯循环。虽然城市社会中生产出的剩余中一大部分都消耗在过度的消费,以及更不合理的军事破坏中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消遣、闲暇时间,排脱了日常规则而应用于研究自然和人脑训练活动了。”
      “可以说,随着城市的外壳日益成长发展,它的内容物也在扩大:不仅其内部空间、宗教圣区,就连它的内部社会生活也在发展。它的内部产生出各种梦想并且逐渐物质化;幻想变成戏剧,性愿望化作诗文、舞蹈和音乐。城市本身因而变成了爱的一种集中表现形式,已经从有性生殖的迫切需要中解脱出来。”
      
      四.城市的劳动分工(p109-p114)
      作者提出城市的劳动分工,在古代城市中已经形成。“专门化劳动的整个儿系统在印度已经细腻到如讽刺漫画的程度,那里种姓团体,以至种姓团体内更细微的分工划分,都已世代相传;但到柏拉图的时代。这种分工方式已成为习染极深的思想方法,就想奴役本身一样,久之已成为一种自然本性。托因比认为种姓团体及职业划分是“受阻碍的文明”的突出特点;但这种阻碍代表了全部城市社区的特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甚至今天仍有很多人不能设想超此限度的进一步的人类发展。他们即使靠机械化摆脱了体力劳动之后,也仍然会将职业上的固定性和局限性沿用到体育、文娱、学术及科学活动中去。
      这一部分中,作者还提出,古代城市中唯有统治阶级可以有脱离职业束缚的生活,“真正的人”。
      ***可以脱离职业束缚的生活,当代的职业艺术家,仿佛就是在寻找这种野生的生活状态。可能吗?
      
      
      六.发展的韵律
      新石器村庄的积极共生关系,在长期发展中达到稳固而难以发展。城市社区的行程过程,建立在牺牲、克己、草率的破坏和死亡。大都市的发展,如尼尼微,巴比伦,罗马等城市的发展,都是通过扩大其进贡腹地而实现的。
      
      但是城市的发展产生了丰富意义的生活。富有创造力的文化将技术发明转化为更高更精细的形式。技术发展成品也变得越来越丧失物质形态,体积、重量减少,设计或机理逐渐趋向简化。(汤因比称其为“灵妙化”)。
      
      七.城市戏剧
      城市的戏剧和古代的祭祀、宗教习俗有关。在各种形式的仪典和戏剧活动中,产生出一种更重要的东西,就是人类对话。从希腊到伊丽莎白时代的伦敦,戏剧性的对话,是城市生活最充分的体现。而城市衰落的标志,是城市中缺乏对话。
      
      
      
      
      
      
      
      
  •     古代城市中,人类的生命和活力被转变为艺术形式,而且规模宏大,前所未有。现在每一代都会留下一大批理想的形式和形象:圣祠、宗庙、宫殿、雕像、绘画、雕刻、墙壁和石柱上的刻画、绘画和记载,这些东西都是准备满足人类追求长生不死的最早愿望的,都想永远存活在后代人的心里。即使受到灭绝危险时,这种骄傲和宏伟也会牢牢凝结在城市的石头废墟中;在把容易流失的事物固定在“永恒”象征形式的作法中,艺术早于文字。p75
      
      在城市中,人们的潜意识的一些重要原型,神灵般的国王,生翼的公牛,鹰头人像、狮身人面的女人造像,泥塑的、石雕的、铜铸的及金镂的各种巨型造像都大量出现了。并非仅仅在剧场中观众才会感到演员比其实际身材显得高大。这也是城市所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幻觉,因为城市中心实际上就是个剧场。
      
      从前在古老的村庄中,这些旁观者可以充分参加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并能成功地扮演各种角色……但现在在城市中,他们都降低到小配角的地位。大概,城市纪念性艺术的使命之一便是使普通人下降到这种卑微地位,使之更易于统治,只要这种幻觉还继续存在。
      (p76)
      
      ------------------------------------------------------------------------
      城市生活的两种形象对照的原型似乎是在近东地区的大河流域上形成的。其中一种表现出沉静和信念,另一种表现出剧烈的不安;一种始终为危险和忧患所困扰,城市中四处都是权力的象征物,城市本身则筑起搞大的城墙,抵御那些“图谋不轨”的人;另一种则相信太阳和尼罗河之父的大仁大爱,深知岁月将周而复始年年如意,以正义的名义建立秩序,以生命的华贵衣饰美化死亡。
      
      其实,人类的文化发展在超过了新时期时代所达到的水平阶段之后,有两条发展道路都是开放着的——走村庄之路,或者走城堡之路:或者,用生物学的术语来说,一条是共生之路,另一条是掠夺之路。这并非绝对的选择,但它们的确通向全然不同的发展之路。前一种是自愿合作,相互适应的道路,包含了广泛的交流和理解:其后果将是一种有组织的联系,具有更复杂的性质,较之于村庄社区及其周邻地带居于更高的水平;后一种则是一种掠夺性的控制之路,它通向无情的剥削压榨,最终到达寄生性的生存方式:这是扩张之路,充满暴力、斗争和忧虑,它使城市本身成为一种“集中和榨取剩余资料”的工具。
      
      无论埃及形式或美索不达米亚形式,二者都不是纯粹的;因为比较协同合作的地方团体具有的一些特征,足以产生出极类似昆虫社会内那种稳固和自我愚弄的倾向;而在那些由于骚扰和侵夺强制而摧残的社区内总还有着生活的积极方面的充分影响,终究能创造出法律和秩序的体系,以互惠的义务为内部成员建设起一定程度的道德秩序……
      (p94~p95)
      
      
  •     说读过这本书其实还是比较汗颜的,因为没有读完.不是不想,而是读了很多次,每次读了一些就读不下去了,不知道这是不是大家阅读经典著作时的普遍问题(至少在我这里是这样的).不过我想说,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很翔实,但可能是因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东方人不太一样,我在阅读的时候感到这本书的思路有些乱,可读性不是很强,不能让我有一种深陷其中、意犹未尽、大彻大悟之感,也有可能是我比较驽钝,离大师的境界太远。
  •   在书的最后一节,芒福德总结到“城市最终的任务是促进人们自觉地参加宇宙和历史的进程”。在他看来,城市实际上是一个诗化的空间,其中充满各种希望和崇高精神。至于屠杀或者腐败,只是城市身上的毒瘤,不属于城市本身。城市在他这里,是人的母体,人的家园。
    抛开错误不论,书中对城市美好期待总让人对作者充满敬畏。
  •   赞啊!~
  •   好像60年代,是美国城市郊区化浪潮
  •   觉得 芒福德 站的高度 特别高
    是那种 科幻小说 的高度
  •   ----------------------------------------------------------
    4楼 2011-08-24 19:53:43 悟仁
      好像60年代,是美国城市郊区化浪潮
    ----------------------------------------------------------
    因为汽车的普及
  •   历史学家的位置和通史意义两个部分其实都可以进一步深入的。读完觉得有点意犹未尽,好像是一个很大的帷幕,被掀开了一个小角之后就突然到了尾声。期待后续解读。
  •   写得真好,但是我和“短章”也有同感,在一些细节上有没有更深入的论述呢?能不能点出书中描述的与现代城市发展的相背离的地方?相背离的因素是如何?
  •   短章和波尔卡,谢谢你们的意见!你们所期待的更深入的论述,需要建立在对城市史研究整体谱系和脉络的把握之上,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我会继续努力。
  •   您的专业是城市史?是挂靠在城市规划学院下面吗?
  •   我在港大建筑系,研究方向是殖民城市的建筑史和规划史。
  •   作为一个读者,我比较关心的是 这本书的错误在?
  •   作者有着不错的历史观
  •   写得真好! 赞!谢谢!Mumford 还有一本 The Culture fo Cities 西姑娘可有涉猎 有何高见呢?
  •   The Culture of Cities 是他比较早的著作,其中的精华部分都包括在这本城市发展史中了。
  •   哦~ soga~ 谢谢:)
  •   我要浇一点冷水,我目前读到115页,但对这本书的很多观点已经不敢苟同,一些想当然的结论相当之武断!
  •   是常老师的弟子吧。
    芒福德的书的确非常令人震撼,不过我也曾经深受其中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误导,直接导致我对全书的立场产生怀疑,直到有一天,在某个刹那间顿悟而豁然开朗。。。。。。
  •   LS,愿闻其详。
  •   作为批评者,永远都得记住——每一个观点都自有它的一个系谱,而你的价值即体现在你对这些系谱的融汇贯通。
  •   你真有水平!另外,“纯粹讲述历史故事是个人行为,对于人类知识的建构是没有意义的。”《罗马人的故事》也是如此吗?老师?
  •   LS大人,我没有看过《罗马人的故事》哦。。。。。。
  •   哦。那我也不看了吧。
  •   请问如果我想从当代观点去读一本城市史,您有什么推荐么?:)
  •   你的这个文章写得很好。
  •   写得很忠实
  •   脉络清晰,语言有力,学习了》
  •   我很想看这本内。好贵哦。T 3 T。
  •   卓越上打完折72.5,但是我认为非常值得。少吃一顿肯德鸡!
  •   比较专业,休闲时不太适合!
  •   提高生命的质量,大多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坚持,乱七八糟的小事来得快却毫无意义,不重要的东西加在一起击败了最有价值的事情,这常常是后悔的主题……
  •   评论的也够纠结的了~
  •   你是搞这个专业的?
  •   如何理解汤因比的"灵妙化"?
  •   我也正读到这一段,不知“灵妙化”是汤因比在哪本著述里的观点。正遍览他的<历史研究>,试图理解。
  •   我没读过这本中译本,不能对译者妄加猜测。但我可以表达的是,芒福德是美国出了名的以文笔晓畅通俗而著称的大牛人。如果他的书在学术书籍圈子里再可读性不强的话,这个圈里可能也就剩不下什么可读性强的书了。
  •   其实我想问的是那你觉得哪本书能让你有“深陷其中、意犹未尽、大彻大悟之感”,推荐来,让大家也感受感受
  •   每次阅读都需要同时记笔记才觉得能读下去,也才觉得有读出什么( -'`-; )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