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培训学习问答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卢先福 编  页数:203  

内容概要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决定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前途命运的大会,是团结、胜利、奋进的大会。大会通过的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基层党的建设,包括我们通常讲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它在执政党的自身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者简介

卢先福,男,1945年生,福建闽清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建教研部原主任,现任全国党建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79年进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宣传干部班学习,1980年毕业后留校,主要从事党建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是国务院特殊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1.什么是党的性质? 2.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3.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什么? 5.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6.党的先进性与党的阶级性是什么关系? 7.如何理解党的阶级基础随着时代发展在不断增强? 8.为什么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同时要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9.为什么说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不会改变党的性质? 10.如何认识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关系? 1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形成的? 13.怎样理解坚持党的领导? 14.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 15.怎样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改善党的领导? 16.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7.为什么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18.怎样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9.为什么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20.如何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21.为什么要把“三个代表”作为党的性质的重要规定? 22.我们党怎样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3.我们党怎样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4.我们党怎样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5.为什么说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26.如何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7.为什么党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和反腐倡廉建设? 28.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29.为什么说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30.为什么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第三章 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五章 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附录一 中国共党章程附录二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1.什么是党的性质?  党的性质是一个政党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也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和社会团体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认为,任何政党都是以一定的阶级为基础,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并为实现其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因此,阶级性质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政党是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政党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目标,有比较稳定的领导核心,有自己的组织纪律。在现代世界上,政党是一种普遍现象,几乎每个国家都有政党,甚至一个国家同时存在多个政党。世界各国尽管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不同,但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运作都是通过政党来实施的,政党政治成为现代政治的普遍形式。  政党有不同类型。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首要的是明确它具有哪个阶级的属性。不是这个阶级的政党,就是那个阶级的政党,世上决没有超阶级的政党。一个政党所代表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这个政党的性质也就随之发生变化。资产阶级政党往往标榜自己是超阶级的,是全社会利益的代表,极力掩盖其阶级属性。无产阶级政党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党的性质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实践中,都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明确宣布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入党培训学习问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不错,我们正好用得上,此类的问答书可以做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试出题的参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