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哲学史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冯友兰  页数:234  
Tag标签:无  

前言

“冯友兰作,品精选”收入作者大部分重要论著,由我店分两辑出版。先行付梓的第一辑七种是:《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上六种即“贞元六书”)和《南渡集》;现在刊行的第二辑则包括《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三松堂自序》等,一共四种五册。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县人。曾就学于北京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务会议主席等职。20世纪30年代初,他完成了两卷本《中国哲学史》,该书多次重印,为国内外学习中国哲学的标准教科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大学经长沙迁至昆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冯友兰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并于颠沛流离之中完成了“贞元六书”,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他受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之邀赴美讲学,在此期间用英文著有《中国哲学简史》,该书的语言风格及思想涵蕴别具风采,深受外国读者欢迎。

内容概要

冯友兰(一八九五——一九九○),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生后卦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二八至一九五二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书籍目录

自序绪论    第一节  中国现代革命时期的阶级分析  第二节  旧民主主义革命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四节  “以夷为师”(向西方学习)  第一章 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宣传斗争与章炳麟    第一节  《民报》与《新民丛报》斗争的要点    第二节 章炳麟对于康有为的驳斥   第三节  章炳麟对于康有为今文经学的评论  第四节 章炳麟所理解的社会革命第二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大理论家和最高领导人孙中山  第一节 孙中山的思想和政治活动的发展    第二节 孙中山追随维新派时期的半封建思想   第三节 孙中山领导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资产阶甥思想——建国方略     第四节 孙中山在国共合作中的半社会主义思想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教育家、哲学家蔡元培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蔡元培论世界观与人生观    第三节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第四节 蔡元培的哲学观     第五节 蔡元培的美学思想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的右翼——胡适、梁漱溟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内部的派别   第二节 胡适引进美国哲学——实验主义  第三节 胡适的实验主义的应用     第四节 梁漱溟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态度    第五节  梁漱溟对于孔丘的新估价及其对于儒家的新解释   第六节 梁漱溟的文化论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的左翼——陈独秀、李大钊    第一节  陈独秀论新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第二节  陈独秀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根源和奋斗目标     第三节 陈独秀对于当时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第四节 陈独秀论国民革命后中国的前途  第五节 李大钊接近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第六节 李大钊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阐述第六章 20—40年代之间的三大论战    第一节 20年代的“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对于“论战”的总结   第三节 关于中国在当时的社会性质的论战 第四节 全盘西化和中国本位的论战第七章 毛泽东和中国现代革命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阶段  第二节 毛泽东与“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斗争     第三节 《实践论》    第四节 《矛盾论》   第五节 《矛盾论》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第六节 社会主义阶段 第七节 极左思想阶段 第八节  空想共产主义与科学共产主义  第八章 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理学(上)——金岳霖的哲学体系 第一节 道、式、能  第二书 共相与殊相,一般与特殊 第三节 性与尽性   第四节 理与命   第五节 无极而太极  第六节 现代化与民族化第九章 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理学(下)——冯友兰的哲学体系 第一节 “接着讲”与“照着讲”    第二节 理,太极 第三节  气     第四节 政治、社会思想   第五节 精神境界   第六节  “新理学”的理论矛盾 第十章 中国哲学现代化时代中的心学——熊十力的哲学体系  第一节  熊十力哲学体系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熊十力哲学体系的中心思想  第三节  熊十力的宇宙论   第四节  熊十力的心学思想  第十一章 《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宣传斗争与章炳麟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使中国人民认识到:维新运动不能解决救亡图存的问题,必须用武力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孙中山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于190s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革命派;康有为的残余势力也逃到日本东京,这是立宪派。这两派是中国20世纪初期两大政治势力,各在日本东京设了宣传机关。立宪派的机关报是《新民丛报》,其总编辑是梁启超;革命派的机关报是《民报》,其总编辑是章炳麟。章炳麟(1869—1936)初名学乘,后改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早年参加戊戌变法运动,后来组织了一个革命的党,名“光复会”,以排满为宗旨,和同盟会的总纲有一部分相合,因与同盟会合作。章炳麟为《民报》的总编辑兼发行人,和《新民丛报》相对立。章炳麒在东京的时候,有不少革命的留学生和革命者向他学习国学,他和他的学生们在中国经学、文学、诗学、哲学、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等方面都自成一派,称为“章门”。他的著作很多,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编为《章太炎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第一节《民报》与《新民丛报》斗争的要点《民报》曾把当时和《新民丛报》斗争的要点归纳为十二条,称为《(民报)与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哲学史》为冯友兰作品精选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现代哲学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3条)

 
 

  •   冯友兰先生在四十年代被美国人誉为最顶尖的中国知识分子,这个“顶尖”主要是指冯先生的学术造诣和作为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尖峰地位。 他的书我读得不多。但酷爱他的《中国哲学简史》,看了很多遍都觉有新意。这本《中国现代哲学史》更是于无声中听惊雷,给中国近百年来的哲学史做了一个了断。
  •   唯物论,哲学理论,肯定世界的基本组成为物质,物质形式与过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持着只有事实上的物质才是存在的实体的这一种观点,并且被认为是物理主义的一种形式。该理论的基础是,所有的实体(和概念)都是物质的一种构成或者表达,并且,所有的现象(包括意识)都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了意识,而意识则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生理反应,也就是有机物出于对物质的反应。因此,物质是唯一事实上存在的实体。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唯物主义属于一元本体论。但其本身又不同于以二元论或多元论为基础的本体论。作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解释,它是唯心主义和心灵主义的一个对立面。
    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辩证唯物论的代表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
    唯物辩证法包含: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等范畴。在部分国家的宣传材料以及中高等教育的哲学课程中对于唯物辩证法有如下的描述:“由于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本身抽象出来的,因而它们既是客观事物本身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认识的普遍规律,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不是一种僵死的体系,它随人类的实践运动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含义、新的范畴、规律产生出来。”
    世界范围内,并非所有的科学工作者以及哲学研究人员都认同辩证唯物论这一哲学流派。爱因斯坦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手稿阅读完毕后曾做出这样的评价:“爱德华·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内容的手稿交给我,托付我发表意见,看这部手稿是否应该复印。我的意见如下:要是这部手稿出自一位并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那么我就不会建议把它复印,因为不论从当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还是从物理学史方面来说,这部手稿的内容完全就是胡说八道、疯人之作。可是,我可以这样设想:如果考虑到这部著作对于阐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义是一个有趣的文献,那是可以勉强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202页)
    注意:爱因斯坦的这段话,并非对“唯物主义”的否定,而是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这本书“根本违背唯物论”的否定。例如,本书中以毫无根据的“想当然”,或与达尔文演化论相悖、或用拉马克“获得性遗传”否定达尔文理论。比如,认为人的喉头等发音器官(不是性状变异自然选择而)是因为人的主观“需要”而产生的:“需要产生了自己的器官”(p511),猿变成人的原因是因为人的“食物愈来愈复杂,因而输入身体内的材料也愈来愈复杂,而这些材料就是这种猿转变成人的化学条件”(p513),“至于触觉,只是由于劳动才随着人手本身的形成而形成”(p512),“劳动创造了人本身”(p508)、甚至批判达尔文学者的唯心主义“甚至达尔文学派的最富有唯物精神的自然科学家们还弄不清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因为他们在唯心主义的影响下,没有认识到劳动在这中间所起的作用”(p515)。[张天海]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物质。过度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作用,这就是主观唯心主义.过度地夸大物质对意识的作用,这就是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它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中才能够终极地检验真理.而无论是客观唯心主义还是主观唯心主义,它们基本的方法论都是主观与客观相割裂,它们对真理的证明,总是妄图在意识内证明一切,反对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于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都是主观与客观相割裂,所以把二者同称为唯心主义。这个方法论才是二者最本质的共同。[2]
  •   冯友兰先生一生经典的论述,有关中国现代哲学,可称一本教科书,读后让人有种眼界增宽,看事泰然
  •   本书清晰、明了地分析了中国现代思想史。剖析了有影响的历史人物的思想观点(章炳麟、孙中山、蔡元培、胡适、梁漱溟、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并逐一分类,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不愧是大师手笔。尤为可敬的是,不因人物历史地位高而歌功颂德,而是批判地分析。的确是:宁愿不出版,也要写真话。
    实际上,前面大半部分所讨论的人物只是有思想、有理论,并无思想体系,称不上哲学家。后半部分金岳霖、冯友兰、熊十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看他们的理论就得费力理解了。
  •   非常好的书,是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7卷的单行本,很好的书
  •   已经买了冯友兰的《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中下),实际是1-6册,这本是连起来的,是第7册。值得收藏精读。
  •   以前有三册装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就差这本了,终于买到了,呵呵
  •   一提起哲学书,有人以为是高头讲章,加以拒绝。其实,真正的大家,不仅专业学养难以望其项背,他们的文字功力也十分深厚。写文章能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而不意间真知灼见迭出,读来十分有兴味。哲学家冯友兰就是其中成就显赫的佼佼者,
  •   冯友兰的这套书堪称哲学书籍的经典版本,设计、印刷都很不错。
  •   作者思路非常清晰,对现代革命时期的哲学思想归纳了全封建(慈禧)、半封建(康有为)、半资产阶级(章太炎)、全资产阶级半社会主义(孙中山)等,总结了陈独秀/李大钊的思想,比较客观公正。
  •   冯老的书读起来总是让人很感动,用最平实的文字讲述着深奥的道理,用我们现代中哲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连初中生都能读懂的文字”,看起来丝毫不费劲,而且很容易被吸引进去,不是哲学的专业的人也完全可以把它当成很好的课外读物来读,绝对会受益匪浅~
  •   这本书是冯老关于中国现代哲学的精辟之总结和阐释,读之大有裨益。好书!
  •   因为之前买了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所以想进一步了解。
  •   一直喜欢冯先生的书,这本书是了解近代哲学的一个窗口
  •   书到手已经很久了,确实没时间看,如若不是专门为买此书的同学,本人还是建议欲买此书的童鞋,买他的《中国哲学简史》。
  •   哲学确实不是一般人看的懂的···
  •   值得一读的中国哲学书
  •   本书所涉及到内容已经涵盖到上个世纪,中国人为了思想的归宿,在各种思想中寻找答案时涌现的各派思潮,对马克思哲学在中国所遭遇到的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
  •   冯友兰大师的书,应该都好看的吧!
  •   冯友兰先生的书真的没的说
  •   冯友兰前半生是英雄豪杰,后来萎顿环境使然。
    本书成书于后来,但对毛的评价很经典。
  •   冯友兰的作品,临终之言,谨慎又大胆,学术的生命长存!
  •   硬壳精装书,这个价格很赞了
    内容也很赞
    冯友兰先生的书是比藏的
  •   冯友兰先生在本书里,发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缺陷,得出无产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的理论!我们先前在学校里受到的教育不是这样的,错误的理论无形之中支配了我们这么多年,如果早点看见冯友兰先生的书,那该多好哦!
  •   冯友兰先生不愧为一世龙门,近现代各家思想,都用浅显的语言一一道来,言简意赅,提要钩玄,即展现了近代思想运动的波澜起伏,同时引发进一步阅读的冲动,全数读罢,有融会贯通之感~
  •   读哲学,思人生
  •   大师眼中的近现代哲学
  •   哲学入门砖啊
  •   虽然还没看,但冯先生的书,相信一定好。
  •   冯先生是我最喜欢的哲学家,先生谈学问总能深入浅出,读先生的文章真是人生-大亨受!
  •   此书极富智慧和情趣,特别适合生活单调、缺少趣味的人看,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   包装精致 内容吸引人 而且百看不厌
  •   送货非常快,是正版书哦
  •   这是一部现代史,记录有冯对毛的真实态度,很值得大家看一看
  •   对于理解近现代思想史有帮助
  •   一直等降价未果,只能下手了。
  •   质量好,内容比较写实。
  •   大师之作,值得阅读。而且还是内部发行,值得收藏。
  •   书包装不错,准备细读
  •   对于毛泽东的评价篇幅虽然很短,而且批评也不敢太过露骨,但对于劫后余生的他也已足显知识分子的气节。
  •   好书,好质量!!
  •   替学生买的
  •   服务很好,发货快!
  •   大家之言。
  •   简明扼要 非常好的书
  •   书不错。内容挺好,包装也不错
  •   到底是大家的著作,不妨一读。
  •   大师的书,强烈推荐
  •   使自己增加一些知识
  •   一定要看一看
  •   书籍值得拥有!!有收获。
  •   冯大师巨作
  •   内容不用说了,知道的早就知道了,不知道的说了也没用,就说印刷质量吧,挺好的,可以买。
  •   好书,对人生是一辈子的启迪。
  •   先读冯老的《简史》,如需深入了解,该书为选项之一。
  •   应该一看
  •   大师在深入内化理解之后,再娓娓而谈,好像和你聊天,十分亲切,读起来一点也不累。敢说真话。好书!
  •   很有意思,人民出版社为什么不给出版?
  •   好书一本。物超所值!
  •   不但对古人,对现代人也客观评论,尤其对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的评价;这个很难得。
  •   送货及时,书本内容较好
  •   书的外观不错,里面纸张印刷都不错,三联的一版一印,很好。
  •   老先生功底深厚,见解独到,值得细品!
  •   冯友兰的《中国现代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新编》的第七册,也就是最后一册,是他的封笔之作。出版之后不久,他即驾鹤西去。他在本书《序言》中说,在写本书最后一章的时候,“我确是照我所见到的写的”,并“真感觉到‘海阔天空我自飞’的自由了”。读到此处,似乎能听到作者的一声叹息,能感到作者获得解脱时的一种快乐。读完全书,给我的感觉,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的成果其实并不很多。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期,犹如春秋战国时期一样。那时,诸子并起,思想活跃,学术空前繁荣,几大哲学流派就是在那时创建并流传至今。但反观近百年来,虽然政治社会经济的进步可谓巨大,但学术却相对沉闷,收获不大。冯友兰说,他的哲学是“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但是,真能做到“接着讲”就不会是他现在的样子了。实际上,现代的中国哲学“照着讲”的本事也没有学好,“接着讲”就更不可能。本书中所提到的主要的哲学史人物,有的是政治领袖如孙中山、毛泽东,有的是学界名人如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梁漱溟,章炳麟是介于两者之间,真正研究哲学的只有金岳霖、冯友兰、熊十力三人。这些人中只有少数具有深厚的经学涵养,大部分人都是从西学着手的,而所谓的西学也只是杜威、罗素的哲学,严复所翻译的西方哲学著作又被他随意进行了篡改。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既不想接着中国传统的学问讲,又难以接着西方的哲学讲,三个专业哲学研究者虽然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哲学系统,但毕竟是闭门造车、远未完善,因此,想形成一个繁荣的哲学发展局面是不可能的。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1、西方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进并逐步取得统治地位;2、哲学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服务的观念深入人心;3、孙中山和毛泽东希望把外国哲学中国化;4、中国传统哲学遭到重大打击,但有少数哲学家力图在融入西方哲学成果的基础上重建中国自己的哲学。这也是中国面临西方的冲击从溃退到逐步恢复信心的过程,学术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基本是同步的。这些特点有时具有正面的作用,但对哲学本身的发展和繁荣是极为不利的。建国以后,我国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哲学,哲学的发展更是步履维艰。本书的最后一章是作者的精心之作。他对哲学本身进行了又一次反思,他从历史的深处来挖掘中国哲学的底蕴,并探索世界哲学的未来。他的有些话具有振聋发聩的力度,可引发广泛的争议。这是他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是他作为一个智慧老人留给后人的临终前的觉悟,因此是弥足珍贵的。
  •   《中国现代哲学史》实际上是冯友兰著名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的第七册,出于一些政治上的原因,人民出版社没有让这第七册与前六册团聚,很残忍;广东人民出版社曾以中国现代哲学史为题将之出版过,如今,三联将之纳入“冯友兰作品精选”系列重新出版了,是一个让更多的人看到的好事情,但是,三联仍然要在上面打上“内部发行”的字样。近期三联还有一本内部发行的书,那就是阿伦特的《极权主义及其起源》,涉及到的虽然是纳粹和俄共的一些事情,但如果用之来批判中国的现实,还是挺合适的,既然涉及到敏感的政治问题,也就当然要“内部发行”了。当然,现在所谓的“内部发行”,也不过是个名号而已,也不过是个让人唏嘘不已悲哀不已的中国特色而已。但有个问题不得不注意:一部哲学史为什么要被“内部发行”呢?哲学不是超越一切现实、追求真理、具有永恒价值的吗?这就涉及到中国哲学的特色问题了。一直以来,中国哲学和政治的关联是千丝万缕,即便是庄子那样的逍遥派,也要盯着“人间世”,从来没有纯粹的哲学思辨,而有深切的“人间情怀”,即便是超越,也是“即内在即超越”,重要的还是那个“内在”,而“内在”,却是无法摆脱“外在”而在的。具体到冯友兰的书,其政治色彩是相当浓烈的,实际上,这部书除了第八、九、十章,也就是论述金岳霖、自己和熊十力的三章还比较纯粹,是哲学史,其他的可以看做是一部“中国现代政治史”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章炳麟、孙中山,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李大钊、毛泽东,冯友兰实际上把眼光全然对准了政治层面的思想。关注思想史的人,或者对冯友兰有兴趣的人,不妨读读此书,看看自称能做到“海阔天空我自飞”的冯友兰写出的东西。
  •   冯友兰留下三史六书,这本《中国现代哲学史》就是三史之一(另外两本是《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这本书是承接着《中国哲学史新编》而来的,讲的是民国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他写的哲学史算是通俗易懂的了,尽量用一些例子来说明某个哲学问题。但有些地方又显得有点罗嗦。可能讲哲学问题,不啰嗦是讲不清楚的。应该是吧。
  •   研究历史和哲学的人必定有个限制,当代的事是不能谈的,只能研究现代和古代,有的国家连现代都不能研究和发表见解的。王船山是耶。

    钦佩胡友兰哲学研究的功底和勇气,值得学习。这本书值得玩味。

    从系统论上说,本书着重介绍了政治社会哲学,准确的书名应该是《中国现代政治哲学史》,对其它方面论述的太少,比如宇宙论、知识论、伦理学等,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和总结了。
  •   中国现代哲学史可以作为研究中国现代哲学的入门书来看,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   推荐喜欢哲学的朋友,尤其是现代中国哲学的朋友,这本书绝对值得一看!
  •   慢慢品读一下现代哲学史
  •   书中介绍了民国--新中国这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里一批重要文化人物的哲学思想。印象中有陈独秀、胡适、金岳霖、毛泽东等等,把自己放在最后一章。全书还未看过半,一直躺在床头~~~过阵子再拾起来读读。
  •   可能是上年纪了吧,近年来对以前毫无兴趣的哲学书籍开始有兴趣了,特别是对中国哲学。哲学的发展是和历史紧密相关的,基本上也属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一般,一边看哲学,一边品历史,不错。
  •   喜欢中国哲学的可以看看,有些内容还是很好的
  •   感觉比《中国哲学简史》差了些,似乎学术性味道淡了,政治意味浓了。不过也值得一读啦!
  •   关于中国哲学史的书,还是建议看劳思光先生的。
  •   书的内容在当时可谓新鲜,现在看了就有些一般了,还是能启人心智的,毕竟是大家手笔。
  •   很理想的一部书
  •   书显得很旧,不像是新的,总体还行。
  •   主观性较强的历史看法
  •   看的进度好慢,要花点时间研究
  •   只是有点儿简单化。
  •   装帧,纸质都不错。
  •   没有完全读完
  •   对于辩证法之矛盾论,有着不同于传统马义的观点,对于中共由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转变有很重要的哲学注解,而且出版这本书是在和谐社会提出之前的十多年,可谓具有先知的意义。
  •   这是大师生前最后一本著作!把一生的学识灌注其中!有人说,冯先生被洗脑啦!我不敢苟同!虽然,书中有许多马列主义用语,但是讲英文的不一定是英国人!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看法的!
  •   跟冯友兰其他的著作都不一样。
  •   说实话,还是喜欢看冯友兰先生早期的《中国哲学史》以及英文转译的《中国哲学简史》,这部新编,意识形态的概念太多了。
  •   除了对熊十力的介绍,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过而而。
  •   大家作品。而且花如此少的钱,买到三联书局印的简精装,好欢喜呀。
  •   只能说我自己对于近代史没有多大的兴趣 感觉像是近代历史和政治史 基本没什么哲学的感觉 可能是因为我接触的都是西方的古代近代哲学 对于这种哲学没什么感觉!完全没有哲的感觉 还有可能是本身对于中国现代哲学的排斥感 导致我没把他当做哲学看待 我好有偏见的 大家可以自己买来一探究竟= =
  •   内容很充实,很有帮助
  •   好书,值得慢慢看,细细品
  •   包装完好,纸质不错,内容也很好。挺满意。叙说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   这本书因为不同于冯友兰老先生的关于中国古代哲学著作风格,而受到部分人的诟病。其实则不然。中国古代哲学,注重探讨的是关于个人,关于心性,而现代哲学,因为贴近现实生活,故往往集中于社会意识,社会群体。前者偏灵,后者重史。不能因为喜欢灵性而苛求史律。... 阅读更多
  •   包装好,纸质好,内容更好!
  •   三联书店是质量的保证,
  •   这是冯先生《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部,一直未获出版,广东人民出版社曾于1999-08改为现名出版,当时我没有买到,只好借来复印一部保有。经典之作也!
  •   内容好像课本一样,没有哲学家的飘逸的味道,就好像喝着怪味的茶水,其实是想品味一份清新与豁然,所以打算考试的建议看,如果想感悟人生,参透天机,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建议大家看看相对均衡主义,人性,时空,本质与运动,尽在其中----哲学的东西要纯而清,方能深而新!
  •   大师的著作,很喜欢
  •   还行,速度也快。棒!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